读《列王记》须知(一)- 编写列王年期表
1。还未正式上课之前,我要再次提醒大家,所谓“学问”,有“学”也有“问”。在比较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时,很多人都注意到两者在教课的气氛上非常不一样:在中国是非常安静,是一方单向的交流;在英美的课堂上,问题非常多,学生甚至挑战老师,问老师很多的问题。我所知道的一些教会的圣经班,简直就是一堂讲道,老师讲课,学生安静地听,谁也不敢发问。不只免费的圣经课如此,连付费的课程也是一样。我时常对学生说,在付费的课程上,讲员绝对不能推卸责任不回答学员的问题,所以若有不明白的地方,一定要问个清楚。我在《亚洲周刊》(2009年7月26日)读到林沛理的一篇文章《通识教育培养批判力》。他说:
香港新高中学制的首届学生,将于九月份升始的新学年修读二年制新课程。新课程之中,又以全新的必修科通识教育(liberal studies)最受关注。究竟何谓通识,似乎从教育局的官员到教科书的出版商、中学老师到社论作者,都没有人可以说得清楚。
这令我想到三年前在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多年的余国藩(Anthony C Yu)教授的一次面谈。余国藩任教芝大期间,是该校唯一由神学院、比较文学系、英文系、东亚系及社会思想委员会五系合聘的资深教授;他英译的四大册《西游记》详译本,公认是比较文学的经典。
我问这位“知识份子中的知识份子”(an intellectual's intellectual)什么是通识,他说通识很深奥,也很简单,它的精髓就是:学生必须反问老师。推行通识教育必然会遭到重大阻力,因为很少老师会自找麻烦,鼓励学生挑战自己。所以,真正的通识教育如夙毛麟角,即使在西方也不多见。余国藩认为,在西方通识教育的滥觞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与老师苏格拉底的互相质问。当然,他不忘提醒我,在其中的二十多场师生对话中,没有一场是苏格拉底输的。由此可见老师权威的不可动摇。
余国藩一语道破了在香港推行通识教育的内在矛盾。九七前香港人要绝对服从殖民地主人的统治,九七后又要在中央无形之手的操控下规行矩步。在这样一个强调权威和服从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下,加上一个重视背诵和考试的教育制度,不要说学生,就连老师大部分都是“沉默的羔羊”,又何来互相诘问的胆识和见地?
在这个意义上,通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批判力(critical intelligence),让他们懂得怎祥破谬和辨误;用独立思考(independent thinking)来超越从众心理(herd mentality);既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智慧,又能够一语道破集体愚蠢,并且对假相和谎言有足以自保的侦破和抵御能力。。。(完)
我请大家注意,当作者林沛理说:“。。学生在课堂上诘问老师。。挑战权威和传统智慧。。懂得怎祥破谬和辨误。。”他的意思是:学生要像丹·布朗(Dan Brown)对传统及前人作品 - 特别是被纳入经典(canon)的杰作 - 作批判性理解(critical understanding)和反省判断(reflective judgement)。他说丹·布朗借侦探小说的桥段和结构,对基督教史的正统进行大胆的再注释,并同时严厉批评罗马天主教会的不容异己和反女性主义。他认为丹·布朗称得上是破旧立新的批判型思想家。
林沛理肯定不是基督徒,在没有圣灵的光照底下,他堕落的理性在作批判性理解和反省判断的时候,不能“慎思明辨”(林前十四:29),分辨不出真理和谬论,只是为了批判而批判,为了挑战而挑战,为了诘问而诘问。这不是我所要强调的在课堂上“问”老师,“反问”老师,“挑战”老师。“问”是因为有不明白的地方,就算所问的是基督教史的正统教义,不表示问的人不“尊师重道”。这是为什么我时常对学生说,在课室的四面墙内,他们可以问。。问。。问。。如果从人的前额到头顶,再到后脑,到脊椎连一条线,正好像一个问号,所以说,上帝给我们一个脑袋,就是让我们用来发问的。还有,一个人发问,全班人得造就!所以,为什么不问?
不过“问”也要有法。有的人在堂上发问,简直不知所云,即没有逻辑,又与课题无关,漫无边际随意地乱问,这是浪费其他学员的时间。如果学员不懂得发问,有时老师可以巧妙地引导学员提问,帮助他们更深入地明白所学的课题。
2。啰嗦完了,现在回到正题。读《列王记》,大家一定注意到作者给每一个王朝的导言,如:“所罗门的儿子罗波安作犹大王。他登基的时候年四十一岁,在耶路撒冷,就是耶和华从以色列众支派中所选择立他名的城,作王十七年。罗波安的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王上十四:21)或:“犹大王亚撒第二年,耶罗波安的儿子拿答登基作以色列王,共二年。拿答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行他父亲所行的,犯他父亲使以色列人陷在罪里的那罪。”(王上十五:25-26)这个王朝导言有一定的格式:
南国犹大王朝的格式: |
北国以色列王朝的格式 |
(1)在某王的某年作王 |
在某王的某年作王 |
(2)登基年岁 |
|
(3)在某处作王 |
在某处作王 |
(4)作王年数 |
作王年数 |
(5)母亲资料 |
|
(6)评语 |
评语 |
圣经学者利用这些资料编写列王年期表。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年期表,我把其中两个放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一、根据李保罗博士著《列王记注释书,卷四》(出版者:天道书楼,2004年)
二、Prof K A Kitchen 著《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ld Testament》(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Grand Rapids,Michigan,2003)
南国犹大列王
北国以色列列王 经文 作王年数 经文 作王年数 李保罗博士
Prof Kitchen
李保罗博士
Prof Kitchen
王上十四:21
罗波安 Rehoboam
17年 主前 929-913
931/930-915/914
王上十四:20
耶罗波安 Jeroboam
22年
主前 929-908
931/930-911/910
十五:1-2
亚比央 Abijam
3年
912-910
915/914-912/911
十五:9-10
亚撒 Asa
41年
910-870
912/911-871/870
十五:25
拿答 Nadab
2年
908-907
911/910-910/909
十五:33
巴沙 Baasha
24年
907-884
910/909-887/886
十六:8
以拉 Elah
2年
884-883
887/886-886/885
十六:15
心利 Zimri
7日
883
886/885
十六:23
暗利 Omri
12年
883-872
886/885-875/874
二十二:41-42
约沙法 Jehoshaphat
25年
872/869-848
871/870-849/848
十六:29
亚哈 Ahab
22年
874/872-853
875/874-853
二十二:51
亚哈谢 Ahaziah I
2年
853-852
853-852
王下八:16-17
约兰 J(eh)oram II
8年
853/848-841
849/848-842
王下三:1
约兰
J(eh)oram I12年
852-841
852-841
八:25-26
亚哈谢 Ahaziah II
1年
841
842-841
十一:3-4
Queen Athaliah 亚他利雅)
7年
841-835
841-835
十二:1
约阿施 Joash I
40年
841-802
841/835-796/795
十:36
耶户 Jehu
28年
841-814
841-814/813
十三:1
约哈斯 Jehoahaz I
17年
818/813-802
814/813-806/805
十四:1-2
亚玛谢 Amaziah
29年
803/801-775
796/795-776/775
十三:10
约阿斯 Joash
16年
805/802-790
806/805-791/790
十五:1-2
乌西雅/亚撒利雅 Uzziah(Azariah
52年
797/774-746
776/775-736/735
十四:23-24
耶罗波安 Jeroboam II
41年
800/789-760
791/790-750/749
十五:8
撒迦利雅 Zachariah
6 个月
760-759
750/749
十五:13
沙龙 Shallum
1 个月
759
749
十五:17
米拿现 Menahem
10年
759-750
749/748-739/738
十五:32
约坦 Jotham
16年
749/745-730
750-735/730
十五:23
比加辖 Pekahiah
2年
748-747
739/738-737/736
十六:1-2
亚哈斯 Ahaz
16年
741/730-715
735/734 or
731/730-715十五:27
比加 Pekah
20年
749-730
737/736-732/731
十八:1-2
希西家 Hezekiah
29年
728/714-686
715-687/686
十七:1
何细亚 Hoshea
9年
730-722
732/731-722
二十一:1
玛拿西 Manasseh
55年
694/686-640
687/686-642
撒玛利亚被毁 722年(王下十七:6,十八:10)
二十一:19
亚们 Amon
2年
640-639
642-640
二十二:1
约西亚 Josiah
31年
639-609
640-609
二十三:31
约哈斯 Jehoahaz II
3 个月
609
609
二十三:34
约雅敬 Jehoiakim
11年
608-598
609-598
二十四:8
约雅斤 Jehoiachin
3个月10日
598-597
598-597
二十四:18
西底家 Zedekiah
11年
597-587
597-586
耶路撒冷被毁 586年( 王下二十五:4)
从这两个学者的年期表,我们可以看到有所出入。为什么?
3。李保罗博士在他的著作《列王记注释书 - 共四卷》(出版者:天道书楼,2004年)(我建议大家购买)用很大的篇幅解释有关编列年期表的问题。我把其中一大段抄录在此供大家参考;然后再把 Prof Kitchen 著作里的一小段资料(英文)也放在这里。大家读完后就会明白,何以学者会编出不同的年期表。
一、编列列王年期表的前题和假设
由于圣经所提供有关的数据和线索都很有限,凡是要为以色列列王编列一个年期表的,都不免涉及一些前题和假设。当笔者(李保罗博士)尝试作这番工夫时,也有笔者(李保罗博士)的一些前题和假设。
A。接纳希伯来文马所拉抄本23的数字资料
我们所读的中文旧约圣经,是从希伯来文旧约翻译过来的。MT的希伯来文旧约经文提供了关于以色列列王(包括了他们的年期数字)的资料。但是旧约圣经的希腊文 LXX 24却在一些年期数字上跟希伯来文旧约所说的不同。编列列王年期表是个复杂的问题。如果还要揉合希伯来文旧约跟希腊文旧约的差异,那问题就更加复杂了。25
在编列列王年期表之时,笔者一个前题就是接纳希伯来文旧约 MT所提供的数字数据。所以就编列列王的年期表来说,我们会将问题规限在希伯来文的旧约经文里面。笔者不但接纳希伯来文旧约所提供的数据,也接纳希伯来文旧约所提供的年期数字为确实可信,26 并从而去编列有关的年期表。
B。简单而合理
编列列王的年期表实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事情。在过程中难免会触及一些复杂的话题和要作复杂的讨论。但笔者在着手编列列王的年期表之时先定下了一个原则,就是事情应该尽可能简单而合力。这个当然不是说「简单」就是真理,但是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去解决一个问题或计算一个年期,我们无须要故意舍易取难的将问题复杂化。
另一方面,同样的不是说「合理」就是真理,但相信凡是真确的事情应该都是合理的。笔者相信圣经是真理,所以相信我们是可以根据圣经所提供的资料,编列出一个合理的年期表来。
C。关于年度的始末
在编理列王的年期表之时,我们很自然的会问一个问题:究竟在王国分裂之时,以色列人是以那一个月份为一年之始,从而计算一年的始末?这个问题会影响我们怎样编理列王的年期表。学者不少时候认为以色列人的年历有宗教年和民事年之分。有学者就认为古时的以色列人虽然在出埃及之后是以「尼散月」(Nisan,27 犹太历法的第一个月,一般相当于西历的三至四月)为宗教年的一年之始,但他们也曾经以「提斯利月」(Tishri,28 犹太历法的第七个月份,一般相当于西历的九至十月)为农事年之始(就是以秋雨降临开始耕种之时为一年之始),所以在王国分裂之时,以色列人也有可能在某个时期里是以七月秋季的提斯利月为一年之始来计算年期。29 这样的讲法让我们多了许多空间和弹性去编理列王的年期表,甚至可以容许南北两国以不同的月份(尼散月或提斯利月)来开始一个年度,而南国或北国也可以前后改变她们计算一个年度的方法 (就像 Thiele 所作的)。
我们大概不必去反对以色列人在农作的事情上会以提斯利月为一年农事之始的说法。事实上,主后1908年在基色(Gezer)出土一块属于主前第九世纪或第十世纪的泥版,内容虽是相当简单,似乎就是由七月提斯利月来开始记述当时以色列人的农作生活。30 虽然农作的周期是由提斯利月开始,但究竟旧约曾否明言或暗示七月提斯利月是为某种年度的开始,却是另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说旧约并没有说过七月提斯利月是为一年之始。在这方面,我们留意下面几处看似暗示犹太年历是由七月提斯利月为一年之始的旧约经文:
1。首先,出埃及记说到以色列的男子要一年三次向耶和华守节,就是在除酵节/逾越节(一月尼散月)、收割节/七七节/五旬节(三月西弯月)和收藏节/住棚节(七月提斯利月)向耶和华守节(出二十三:16,三十四:22)。出埃及记第二十三章十六节说收藏节是在 se't hassana (“going out of the year”)。有学者认为这个语句是指「年初」(“beginning of the year”),31 因而认为旧约曾经以收藏节所在的提斯利月为一年的开始。32 但是我们看见跟出埃及记第二十三章十六节平行的出埃及记第三十四章二十二节说收藏节是在 tqupat hassana (“turning of the year”)。Holladay 将这个语句译作“end of year”。33 这是个正确的翻译。所以可见出埃及记第二十三章十六节说的 se't hassana 应该也作「年底」解,像「新译」及「和合」所翻译的。经文说收藏节在「年底」,意思不是说收藏节所在的七月提斯利月是为一年里最后的一个月份(这个明显不是)。经文乃是说收藏节是为全年的节期里最后的一个节期。从宗教节期的角度来看,七月的收藏节已到了一年宗教节期的最后一个月份了。
2。其次,利未记第十六章二十九至三十四节说大祭司要在七月提斯利月十日的赎罪日一年一次的为以色列人赎罪。语句好像是说七月提斯利月是为一年之始,赎罪日是要赎以色列人过去一整年(由去年年头七月到年尾六月)所有的罪。但我们知道:(1)赎罪日肯定是关乎宗教事情,宗教事情肯定是以逾越节所在的尼散月来开始计算的,所以这里不可能是以七月提斯利月的赎罪日为一年的开始。(2)我们在上文已经说过,出埃及记说收藏节/住棚节是在「年底」,意思乃是说收藏节/住棚节是在全年的节期里最后的一个节期。从宗教节期的角度来看,七月是一年宗教节期的最后一个月份。这样,虽然事实上七月提斯利月并不是一年里的第十二个月,但赎罪日所在的提斯利月,从节期的角度来看,也算是在一年的「年底」,大祭司就要在这一日为以色列人「过去一年的罪」赎罪。神将赎罪日放在提斯利月,实际上还有差不多半年才到年底的亚达月(犹太历法里的第十二个月),说不定也有属灵的意义:就是期望罪过得赎的以色列人在年中余下的日子里活出圣洁的生活来。34 为此我们就想到,神将住棚节放在赎罪日之后(七月十五至二十一日),让以色列人记念他们的祖先出埃及之时,在旷野住帐棚蒙看顾引导的日子,目的可能就是要百姓警醒在余下年中的日子里,顺从神的律法来生活。
3。最后,利未记第二十五章八至十节说以色列人要在七月十日的赎罪日在全地响遍角声,然后开始第五十年的禧年。经文好像是说经过了四十九年之后,跟着第五十年的七月十日的赎罪日就开始第五十年的禧年,因而经文好像是说七月提斯利月为一个年度的开始。35「新译」大概就是这样理解和翻译这几节经文:
「8 你又要为自己计算七个安息年,就是七个七年,你经过了七个安息年,四十九年的日子以后,9 在七月初十,你要吹角,在赎罪日,角声要响遍你的全地。10你们要把第五十年分别为圣。。。」
其实这里的经文并没有明说第九节的那个赎罪日是下文第十节所说的第五十年的赎罪日。经文最自然的意思反而是回头指上文第八节所说的第七个安息年(即第四十九年的安息年)的赎罪日。36 这样,经文其实是说第四十九年的赎罪日要开始禧年。但意思大概并不是说第四十九年为禧年(大概也不是将第四十九年算作第五十年),37 而是第四十九年的赎罪日要预告次年第五十年为禧年。神要以色列人在禧年之前的一年的赎罪日预先宣告禧年,大概是因为禧年可以牵涉许多事情(参利二十五:10-17、19-55),人们要在禧年之前作好安排准备才能进到禧年去遵守禧年或享受禧年,于是神要他们预早宣告,好作准备。
这样,就如恒常每年一次的赎罪日那样,一方面是要赎一年过去的罪,一方面也为年中余下的日子作准备,第四十九年之赎罪日就着禧年来说也有类似的作用:它一方面响应第四十九年,它也同时为第五十年的禧年作准备。
如果是这样,旧约就没有什么经文明言或暗示且以色列人是以七月提斯利月为一个年度的开始。相反的,我们倒有确实的理由相信以色列人是像米所波大米亚的民族那样以「尼散月」为一年之始。旧约有这样的记述:
a。神曾经吩咐摩西,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要以神拯救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那个月(就是尼散月)为正月,即为一年之始(参出十二:2,十三:4)。
b。正如上面说过的,出埃及记说到以色列的男子要一年三次向耶和华守节,就是在除酵节/逾越节(尼散月)、收割节/七七节/五旬节(西弯月)和收藏节/住棚节(提斯利月)向耶和华守节(出二十三:16,三十四:22)。经文再次以尼散月为一年之始。
我们可以相信,尼散月不但是为所谓宗教年年度的开始,由于以色列人的宗教跟他们各方面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他们的生活 (包括诸王年期的计算)38应该也是以「尼散月」为一年之始。这样,我们大可以认为以色列人(无论王国分裂后的南国犹大还是北国以色列),他们一直都是以尼散月为一年的宗教和民事生活计算之始。这样,我们在编理以色列列王的年期表时,也应该以尼散月为一年之始来计算。39
D。关于一年的长短
当时的以色列人是以尼散月(一般即西历三至四月)为一年之始,即当时的一年是由西历的三月中至翌年的三月中。所以一般来说,一年就是由西历一年的三月中至翌年的三月中,前后共十二个月的时间。但是,圣经计算日子年数有一个特点,就是当有不足整数的时候,不足整数的部分也可以算作一个单位:不足一日的也可以算作一日:40 不足一年的 -- 尤其是总年数超过一年的,最后一年那不足一年的几个月,也可以算作一年。这样,在计算列王的年期时,当两王的年期是紧相接续的时候,相接续的那年的前部分是可以算作前一个王的最后一年,相接续的那年的后部份则又可以算作后一个王的第一年,因而同一年可以被计算了两次。这个在编列列王年期的时候也是须要留意的。
E。关于一年的确实年份正由于当时的以色列人是以尼散月(一般即西历三至四月)为一年之始,即当时的一年是由西历的三月中至翌年的三月中,所以在我们推算列王年期的时候,有时我们无法确定一个王的某年(例如他在位的第一年和他在位的最后一年)确实是西历的那一个年份。例如说:虽然我们可以准确推算到耶罗波安一世登基作王的那一年(以色列人由尼散月开始的一年)是由主前 929年三月中至翌年 (即主前 928年)的三月中,但是我的仍然无法确定他是在主前 929年三月中至十二月底期间登基,还是在主前 928年一月头至三月中期间登基。因为虽然在西历来说那是属于两个不同的年份,但在当时的以色列人来看却是属于同一个年头;所以在这种情形里,有学者会将有关的前后两年并列(例如说耶罗波安一世是在主前 929/928年即位)。但为简化起见,笔者在本注释书里除特别需要外,一般只说头一个年份(例如说耶罗波安一世是在主前 929年即位,但意思同样是说他在主前 929/928年这期间即位)。
F。关于「登基作王』的意思
在编列列王的年期表之时,我们留意到经文说的所谓某王「登基作王」其实是可以有两方面的意思:
1。「登基作王」可以指某王「登基单独作王」,意思是在同一国(犹大国或以色列国)里,一王在除他之外并无别王的情形之下登基作王。情形通常是先王已死,新王就在先王死的同年或次年登基接续先王单独作王。这种登基是继承(或夺取)王位实权的登基。这个也是我们对「登基作王」一语最自然联想到的意思,而圣经也经常是这样来用这个语句。
2。「登基作王」也可以指一王未死,他的儿子就登基参政。我们可以称之为「登基参政」。圣经里显然是有这种儿子参政作王的情形(例如犹大王乌西雅的儿子约坦参政;王下十五:2)。当一王登基参政之时,先王是仍然在位的,王位实权按理也仍然在父主手上,不过有时也会因某个原因王位实权落在参政的儿子手上,以致参政的儿子(参政王)俨如当时的王。41 这样,当经文说某王登基时,经文有时候可能是指他登基参政而不是说他登基单独作王。
我们不难想象在当时的环境里,一王在「参政作王」和「单独作王」之时都分别有他登基的仪式。但在圣经有关的记述里,如果一王有两次登基的话,圣经通常都只提到其中的一次登基。
G。关于年期的年次(「第几年』)
当经文说到某王的「第几年」之时,原来也有两个计算法:
1。年次是以登基之年为「第一年」,登基之后的一年是为「第二年」。这个计算法可称为「实数年」。42
2。年次是以登基之年为「登基年」,登基之后的一年才算为「第一年」 。这个可称为「登基年法」。事实上,圣经也有这方面的显示。最清楚的例子要算是关于南国亚哈谢登基之年的记述。43 经文在一处说到亚哈谢是在北国约兰的「第十一年」登基(王下九:29),另一处经文却说亚哈谢是在北国约兰的「第十二年」登基(王下八:25)。对于经文这个「矛盾」,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一处经文的历史资料是用「实数年法」来作记,另一处经文的历史资料则是用「登基年法」来作记,因而两处记载在年次上有一年的差别。
H。关于登基作王(在位)的年数
在编列列王年期表之时,笔者要提到的最后一个假设是: 虽然经文说「登基作王」时有时是有「登基年法」的用法,但当圣经说到某王作王「多少年」之时,笔者都一律以该年数为一个实在的年数(事实上,列王纪一般就是用「实数年法」来计算年次的)。例如经文说南国的罗波安作王「十七年」(王上十四:21),他就是作王「十七年」,而不是说连同登基之年就算作是王十八年。
不过,一王作王年期的实数有时是指单独作王年期的实数,有时则可以是连同他参政的年数(如果他有参政的话)。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再加多一年来计算作王的年数。
注:
23 希伯来文圣经的「马所拉抄本」(Masoretic Text ,简称 MT),就是我们目前所接纳,由犹太人传统中一班称为「马所拉学者」(Masoretes 或 Masorites)的经文抄写权威所保存和加上标点与读音的希伯来文圣经抄本(犹太人称他们的旧约经文的传统为「马所拉」(Masorah)。大约在主后500年,犹太人中有两个马所拉阵营,一个在巴勒斯坦的提比利亚 (Tiberia; 可称为西方阵营),一个在巴比伦的 Sura (可称为东方阵营)。但到主后九世纪,东方阵营的两个马所拉学派 ben Asher 及 ben Naphtali 所保存的经文成了主流的经文。主后十四世纪,这两个家系的经文合成一个传统经文,称为「被接纳的经文」(textus receptus;或叫做“received text”)。这个希伯来文经文成了 Rudolf Kittel 所编的 Biblia Hebraica(简称 BHK)头两个版本所依据的经文。其后亦是目前所流行的 Biblia Hebraica Stuttgartensia (简称 BHS)则是依据主后 lOO9年或 lOO8年属 ben Asher 家系的 Leningrad Codex B 19A(代号 L)。这个抄本乃是目前最早包括了整个旧约经文的抄本。本注释所用的希伯来文圣经也是这个 BHS 的经文。 (返回原处)
24 「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代号 LXX) 原是指最早期的希伯来文摩西五经的希腊文译本,但这个名称后来被用来泛指整本旧约圣经(甚至包括旧约的次经)的希腊文译本。传统说 LXX 是在主前三世纪中由埃及王多利买二世(Ptolemy II;约主前285-247年)下令,由在埃及亚历山太(Alexandria)的七十位(或七十二位)犹太长老所译成(因而有「七十士译本」的称谓)。LXX 成了早期教会所爱用的旧约圣经译本,因而不大受犹太人的欢迎。论到LXX,留意以下的几个版本或叫法:
(1)“LXX”这个代号经常是特指七十士译本的 Lucianic 版本(Lucian 死于约主后312年)。
(2)「古希腊文译本」(“Old Greek”)或「七十士译本雏本」(“Proto-LXX”)是泛指在 LXX 之前较古老的希腊文译本。
(3)「Lucian译本雏本」(Proto-Lucian)是指属主前一、二世纪(在 Lucian 的版本之前)一个按巴勒斯坦的希伯来文旧约所修译的希腊文旧约译本。这个译本影响了 Lucian 的版本。
(4)另一个属主后一世纪或较早的古希腊文译本叫做 Proto-Theodotion 译本(或称 Kaige recension,因爱用希腊文 kaige 来翻译希伯来文的 gam 而得名)。
(5)在耶柔米(Jerome)之日(约主后400年)有三个 LXX 的版本:俄利根(Origen)的 Hexaplaric text,在埃及的 Hesychius ,以及 Lucian 的版本。这三个版本合称为 Trifaria Varietas。
(6)俄利根的 Hexapla 并列了六个旧约经文:希伯来文经文;用希腊文字母逐个字母翻译希伯来文的经文;Aquila(约主后140年)的希腊文译文(犹太人采用的希腊文经文);Symmachus (主后二世纪后期)的希腊文译文;LXX 的希腊文译文;Theodotion(主后二世纪后期)的希腊文译文。(参Richard N.Soulen ,Handbook of Biblical Criticism,Second Edition 「Atlanta John Knox Press, 1971」, pp176-177) (返回原处)25 其实希伯来文旧约圣经跟 LXX 分别就以色列列王所提供的数字既是不同,那是无法将它们揉合的。(返回原处)
26 Tadmor(“The Chronology of the First Temple period”WHJPV:51-56)认为部份数字只是个约数的整数,所以实际年数会跟圣经所记的有出入。这样的主张固然让我们有很大的自由度随意加减圣经的年数来编排列王的年期,只是这样的做法会叫我们的年期推算变得很随意而主观。(返回原处)
27 被掳之前称为「亚笔月」(Abib)。(返回原处)
28 被掳之前称为「以他念月」(Ethanim)。(返回原处)
29 参例如:费毅荣,《希伯来列王的年代》,第13-24页。(返回原处)
30 “Gezer calendar”ANET,p.320 (返回原处)
31 KB,P.393;Holladay,p.139. (返回原处)
32 F.F.Bruce, 「历法(CALENDAR)」,「新典」[上],第211页。(返回原处)
33 Holladay ,p.393;cf.KB,p.1039;比较撒上一:20. (返回原处)34 同样的,新约圣经也期望蒙赦罪得救赎的信徒,在一生余下的日子里过圣洁荣神的生活 (例如罗马书六章)。(返回原处)
35 F.F.Bruce,「历法(CALENDAR)」,「新典」[上],第211页。(返回原处)
36 洪同勉,《利未记(卷下)》,第724页。参「和合」翻译:「你要计算七个安息年,就是七七年。这便为你成了七个安息年,共是四十九年。当年七月初十日,你要大发角声;这日就是赎罪日,要在遍地发出角声。第五十年,你们要当作圣年。。」 (返回原处)
37 利二十五:18-22 大概不是论禧年,而是论一般的安息年,因为经文所关心的(若第七年不耕种,人们有甚么可以吃),显然是每个第七年的安息年所面对的事情。至于第七个安息年之后的禧年,这段经文没有直接论及。大概人要如此这般地去遵守(就是人要一连守两年安息年[第七年安息年和第八年禧年],到第九年才再耕种),而神也会如此这般地去祝福(就是第六年给百姓四年的出产)。 (返回原处)
38 虽然登基大事看似属于民事范畴的事情,但我们知道国王登基是由祭司膏立(王下十一:12)。在一个神治的社会国家里(就像以色列那样),登基大事其实也属于宗教的事情。申命记就将新王登基之事也纳入律法里面(申十七:14-20)。(返回原处)
39 D J A Clines(“The Evidence for an Autumnal New Year in Pre-Exilic Israel Reconsidered.”JBL 93,1974,pp22-40)就反对以秋季来开始计算国王在位之年期。(返回原处)
40 例如圣经以约拿事件预言主耶稣在地里三日,实则是说主耶稣被钉之后被埋葬“头尾三日”。主耶稣到第三日清晨就复活了。(返回原处)
41 在这方面我们要留意:例如南国乌西雅王因患上麻风,朝廷实权就落在他参政的儿子约坦手上。南国约坦王显然又是另一个例子,在位期间王位实权又落在他的儿子亚哈斯的手上(王下十六章)(返回原处)
42 参上文注15有关的讨论。(返回原处)
43 其实列王记一般都是用“实数年法”来计算年次。另外两个例外地采用“登基年法”的例子是犹大王亚撒和希西家(参下文有关的讨论)。列王记甚至用“实数年法”来计算巴比伦王(例如尼布甲尼撒)的年次(虽然巴比伦本身是用「登基年法」的)。(返回原处)
二、关于年期的年次(「第几年」)(资料源自Prof Kitchen 著《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ld Testament》(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Grand Rapids,Michigan,2003)在上文的段落 G 谈到有关计算年次的方法时,李保罗博士说:
当经文说到某王的「第几年」之时,原来也有两个计算法:
1。年次是以登基之年为「第一年」,登基之后的一年是为「第二年」。这个计算法可称为「实数年」。这是米所波大米亚的「登基年法」(accession-year system 或称 post-accession dating system)
2。年次是以登基之年为「登基年」,登基之后的一年才算为「第一年」 。这个可称为「登基年法」。这是埃及的「实数年法」(nonaccession-year system 或称 ante-dating system)。事实上,圣经也有这方面的显示。最清楚的例子要算是关于南国亚哈谢登基之年的记述。经文在一处说到亚哈谢是在北国约兰的「第十一年 」登基(王下九:29),另一处经文却说亚哈谢是在北国约兰的「第十二年」登基(王下八:25)。对于经文这个「矛盾」,一个简单的解释就是:一处经文的历史资料是用「实数年法」来作记,另一处经文的历史资料则是用「登基年法」来作记,因而两处记载在年次上有一年的差别。
究竟列王记在计算一个王朝的年次时,它是从一王登基之年起计(实数年法),还是从他登基后的一年起计(登基年法)?我们知道,尼布甲尼撒的新巴比伦帝国是用「登基年法」来计算年次的(参王下二十五:8)。但从所建议的列王年期表来看,我们看见以色列南北两国基本上都是用「实数年法」(登基之年为第一年)来计算的。(注:耶利米书也像列王记是用实数年法,只是耶五十二:28-30所引用的资料本身却是用了巴比伦的登基年法。身处巴比伦王宫的但以理书里难免也是用巴比伦的登基年法。)例外的只有两处:
a。犹大的亚撒王朝。
b。希西家参政之时(单独作王之前)
有关资料为什么改用了「登基年法」,我们并不清楚。我们只知道,根据圣经所提供的资料,经文在这两个时段里确实是转用了登基年法来计算:
经文说犹大王亚撒在耶罗波安第二十年登基,而两年后北国的拿答在亚撒的“第二年”登基。这个“第二年”显然是根据“登基年法”来说的,因为如果是用实数年法,那是亚撒的第三年。
至于犹大王希西家,经文说他在何西亚第三年登基参政,但何西亚的第七年却是希西家的第四年(王下十八:1,9)。
Prof Kitchen 在他的著作《On The Reliability Of The Old Testament》(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Grand Rapids,Michigan,2003)也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对不起,是英文的)
THE DETAILED CHRONOLOGY OF THE DIVIDED MONARCHY PERIOD -CONCISELY!
This topic is complex in several ways. We must stick to essentials. The first thing to realize is that the chronological data in Kings in particular -- regnal years, synchronisms, etc. -- follow normal Near Eastern usage. They cannot be understood by just totting up figures as if this were some modern, "Western" composition. That way lies confusion, as many have found to their cost. Ancient regnal years were calculated in one or another of two main ways, simply because kings never normally died conveniently at midnight on the last day of the last month of the year, so making their regnal years identical with the ordinary calendar year. So, as in Mesopotamia, one might use accession-year dating(登基年法). When the throne changed hands during the civil year, that whole year was (in effect) credited to the king who had died, the new man treating it simply as his "accession year" (登基年 a year zero), and counting his Year I from the next New Year's Day. On this system, if a list says a king reigned eight years, then eight years should be credited to him.
But in Egypt the classical system was the opposite: i.e., nonaccession-year dating(实数年法). In this case, when one king died and another ascended the throne, the whole year was credited to the new man (as Year 1, straightaway), and none of it to his recently deceased predecessor. In such cases a king who is known to have reached his eighth year can only be credited with seven full years. (Unless, under the New Kingdom system, his full years run independently of the calendar year, when a final six months or more = one full year. But this purely Egyptian problem will not concern us here.) These phenomena do affect the calculation of regnal years in Israel and Judah. A simple theoretical example may show this ( see figure below ).
Egypt(实数年法) B.C Mesopotamia(登基年法) King A -- Year 12 980 King A -- Year 12 King A -- Year 13; dies 979 King A -- year 13; dies Year becomes Counted to King A King B -- Year 1 King B -- accession year only King B -- Year 2 978 King B -- Year 1 King B -- Year 3 977 King B -- Year 2 King B -- Year 4 976 King B -- Year 3 King B -- Year 5 975 King B -- Year 4 King B -- Year 6 974 King B -- Year 5 King B -- Year 7; dies 973 King B -- Year 6; dies Year becomes Counted to King B King C -- Year 1 King C -- accession year only King C -- Year 2 972 King C -- Year 1 King C -- Year 3 and so on 971 King C -- Year 2 and so on
On the Egyptian method a king reaches his seventh year ("seven years"), but it is credited to his successor; so we subtract one, giving him a true reign of only six years. On the Mesopotamian method a king reaches his sixth year ("six years"), which is credited to him (merely = accession for next man), so he has a true reign of six years, nothing to subtract. These usages apply as much to Hebrew kings as to their neighbors, and cannot be ignored. This can be seen in a very special context, as long ago pointed out by Thiele. In the history of Israel,
Ahab(亚哈) sent troops to the Battle of Qarqar in 853, as his opponent Shalmaneser III(亚述王撒缦以色三世) tells us. So Ahab at least lived into 853. But twelve years later, in 841, Jehu(耶户) of Israel paid tribute, as Shalmaneser III also tells us. Yet within that span our data in Kings give two reigns in Israel, Ahaziah(亚哈谢) at two years and J(eh)oram(约兰) at twelve years, which makes fourteen years to our Western minds. On the Mesopotamian accession-year system, this would also be true. But the founder of Israel, Jeroboam I(耶罗波安), came not from Mesopotamia but from Egypt to found his kingdom, (1Kings 11:40; 12:2), and so he may well have brought the Egyptian usage with him. Because, on the nonaccession-year usage, Ahaziah would have only one full year and J(eh)oram eleven full years -- total, twelve years, fitting neatly into the twelve years from 853 to 841. Then Ahab and his predecessors would also have used this mode. So six kings with eighty-four stated years had actually one full year each less, giving us eighty-four years - six years = seventy-eight years, back to 931/930, for the accession of Jeroboam I(耶罗波安), and by inference that of his rival, Rehoboam(罗波安) of Judah. See diagrams below:
There is one other control over this period in Hebrew history. Jehu(耶户) gained his throne by murdering both his predecessor J(eh)oram II(约兰) in Israel and Ahaziah II(亚哈谢) of Judah (2 Kings 9:14-29 ), an event now apparently vouched for by the Tell Dan stela independently of Kings, on which Hazael claims the credit for himself (perhaps viewing Jehu as his henchman). Thus the period from 931/930 down to 841 covers all the kings of Israel prior to Jehu and all the Judean kings down to Ahaziah II inclusive, who was killed by Jehu by or in 841 = eighty-nine or ninety years. The total for Judah, also six kings in that time, is ninety-five years, five or six years in excess of eighty-nine/ninety years on six kings. In theory Judah too could be using nonaccession years = eighty-nine real years, almost identical with Israel. If on the accession-year mode, then these five/six years may represent an error in the figure for either one or more reigns or for one or more coregencies.李保罗博士是圣经学者;Prof Kitchen 是圣经考古学者,他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列王编年表。由于这些牵涉学术性的研究,以后在查考个别的王时,我只会用约略的数字,除非有必要,我才会重提有关年期的问题。
3。读《列王记》要对列王的年期有所认识之外,我们还要对当时以色列/犹大国周边的列强,如埃及、亚述、巴比伦。。有所认识。圣经考古和历史文献提供我们很多参考的资料。我要在下一课和大家分享。
感谢主,因着许多圣经/考古学者的研究,我们今天在查考《列王记》时,手头上才会有那么多丰富的辅助资料。这里有一个提醒:千万不要本末倒置,把辅助资料当作是“正餐”或“主菜”,把《圣经》当作是“小吃”或“甜品”!查考历史书,不是单单为了知道历史,而是要认识历史的主,看他在历史里的作为;以史为鉴,警戒我们这末世的人,不要重蹈覆辙。(林前十:11)
我在这里顺便推荐一本圣经考古的中文书 -- 《圣经考古大发现》,作者 Prof Allan Millard (阿兰·米拉德),译者朱玉华,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英文版在 1997年出版)。我曾经上过 Allan Millard 的考古学课程,他是 Prof Kitchen 在英国利物浦大学的同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