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52

上一篇   下一篇

使徒行传二十二30-二十三35

 

 

    本段经文第一部分(二十二30一二十三11)中心焦点在保罗。我们将注意两点,第一,保罗和他的环境一一见于发生在白天的故事。其次是保罗和他的主一一见于发生在夜间的故事。

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在保罗当时的环境中,才能明了他所说的和他所作的。那是受尽折磨的一日,他被严酷地鞭打,却出乎意外地藉着外邦人的势力得以保全性命。紧接着的那天晚上,他已身心俱疲:肉体疼痛,心灵被当天发生的诸事所困扰,属灵上也是疑惑丛生,因为他试图接触耶路撒冷人的计划失败了。

 再略回顾当天发生的事。千夫长将他带到反对他的人面前受审。他们的态度可想而知,他们心中事先已有了结论。这不是一个公正的法庭。他面对公会时,惟一可能的朋友就是那位罗马的千夫长,他曾救保罗免于暴民伤害,并安排公会审问,以明白犹太人控告保罗的实情。

      保罗的心情很沮丧,这可以从他一开口所说的话看出来。「保罗定睛看着公会的人,说,弟兄们,我在神面前行事为人,都是凭着良心,直到今日。」大祭司立刻吩咐人打他的嘴。在那一刻,我们看见保罗的沮丧消失,转变成了愤怒:「你这粉饰的墙,神要打你;你坐堂为的是按律法审问我,你竟违背律法,吩咐人打我么?」这是他的公义之表现。当一个人坐在那里,表面上在审问他,却侮辱了公义的原则时,他就发火了。他并不知道那人是大祭司。当他明白对他说话的人,是神所任命的官长时,他立刻道歉。不是为了他反对大祭司的不公义道歉,而是为他所用的方法道歉。他的道歉证明了他对公义的热爱。

    这时保罗开始认识到,公会中有两派不同的人。于是他针对其中的法利赛人说话:

      「弟兄们,我是法利赛人,也是法利赛人的子孙;我现在受审问,是为盼望死人复活。」

      有人说,保罗这番话是试图击败公会,为自己找一条逃脱的生路。我并不如此想。我相信他是想找一个有利的据点,用复活的福音去接触他的弟兄。他再一次试图吸引他已经丧失的人,再找一个机会为他的主赢回他们。

      现在我们来看那天晚上,经过了一整日情绪的动荡之后,保罗在黑暗寂静的狱中之情景。我们试着与他一同进到狱中。他内心深处无可避免地会为当天的失败感到沮丧。他所自称的虔诚,受到了侮辱。他对公义的热爱遭到挫败。他想作见证的意图未能实现。我相信那天晚上,他一定郁闷不堪。他必然觉得,他在耶路撒冷的事工完全失败了。我相信,他开始对前面的事奉心生疑惑。我们如此推测,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有过同样的经历,一方面是根据人之常理判断。但我们也有基督对他所说的话作依据。稍后我们会看到基督对他说的话里,有三个词反应出保罗当时的心情。这位使徒如今身系囹圄,沮丧、失望齐涌心头。他原是送捐项到耶路撒冷来的,但没有人愿意听他讲话。他无法赢得他所至爱的骨肉之亲。他在耶路撒冷是彻头彻尾的失败了。这时,他的心思可能飘浮到几个月以前他那迫切的盼望中,那时他是多么渴望到罗马去。他说,「我必须往罗马去看看。」现在他似乎不那么肯定了。他似乎已被陷住,进退维谷;他已被打败了。此刻他正陷在绝望、疑惑、沮丧中。这是保罗生命史上最黑暗的夜晚。

    但接下去的故事却满有荣耀。那天晚上,主站在他身边,对他说话。如果我们只一味追究,到底主是如何说话,保罗又是如何听见的,那么我们就侮辱了这件事的神圣性。我们只知道主说话了,保罗也听见了。

    留意主显现的事实,「主站在保罗旁边。」想想保罗的过去,他的几次宣教旅行,他所遭受的压迫,击打,此刻他面临最大的考验,远比他在路司得被石头打得半死更严重。他被人拒绝,满心疑惑、绝望。但「主站在保罗旁边」。主熟悉他的经历。主也曾在耶路撒冷被鞭打、攻击、迫害;但他胜过了这一切。他对保罗满怀同情,而不是可怜他。可怜一个人,有时会变成一种侮辱。同情是另一回事。那是一种分担,进入另一个人的经历中。保罗被人拒绝吗?有主站在他身旁,主了解他被拒绝的滋味。保罗因耶路撒冷的失败而灰心绝望吗?同样的感觉也曾进入主的灵里面。保罗对未来怀疑吗?他的主知道这种痛苦。

      然后主对他说话,提到了他一切的需要。对于他的沮丧,主说,「放心罢!」对于他在耶路撒冷的失败,主说,「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尽管他的方法、策略有失误,但他的动机是纯洁的,因此主能说,「你……为我作见证。」针对他对前途的疑惑,主说,「你……也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那是何等不平凡的夜晚,充满了亮光和荣耀。主勉励的话语驱走了他灵里的忧伤;主赞许的话使他惊奇,并使他在自觉失败时得到安慰;主的任命使他肯定知道,尽管前面困难重重,他必有机会往罗马传道。

      如果要我表达,我个人从这段经文得到什么教训,我会使用通常我们祝福时的第一句话,「我们主耶稣基督的恩惠。」对于现在,她会在我们面临黑暗的时刻,亲近我们,鼓舞我们。如此,监狱成了圣所,黑夜成了阳光普照的白日。对于过去,我们有他的赞许。不论我们的方法和效果如何失败,只要我们的动机纯洁,他就会说,作得好。对于未来,我们确信他要引领指示前面的道路。

    这段经文余下的部分(二十三1235),记载了主那天晚上所说的第一句话如何得到证实,以及他的最后一句话如何应验。

    我们观察保罗接下去二、三年的经历,就可以看见主的第一句话「放心罢」得到了证实。至于最后一句话,「必怎样在罗马为我作见证」则在使徒行传的末了部分应验了。

这段经文里有三件事值得注意:第—,使徒的心理状态;第二,他当时所处的环境;第三,主看不见的同在和管理。

 首先观察保罗的心理状态。那个夜晚过去了;主那亲近、密切、奥秘的显现也过去了。主的声音不再响于耳边。他仍然置身狱中,感觉得到外面世界正逐渐增强的敌意;他仍面对着千百个难处。然而,一切都不一样了,他那晚与主的神圣交通,使他的心境全然改观。他有了绝对的确据。这位使徒,从此在一切苦难,忧愁,试炼中,都没有再动摇过。翻开哥林多书信,那里仔细描述了他所受的试炼。但在经历诸般试炼时,他的信心从未动摇。

      更进一步,从此以后,这位使徒的态度和举动表现了更稳定、更平衡的判断力。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出于信心的合理行动;他注意到每一件事,没有任河疏漏。他将别人欲杀害他的阴谋报告千夫长,指望罗马政权出面干涉,申张正义。不久之后,他使用他的公民权,向该撒提出上诉。他在船遇风浪,即将沉没时,接过全船的指挥权。他没有再沮丧灰心,或为失败而悲伤过。他的主已对他说,「你怎样在耶路撒冷为我作见证。」他就满足于持守主对他的工作之评估,而不再用他自己的尺寸来衡量。更甚者,他不再疑惑结果。他知道,即使遭遇海难,狂风,土人,毒蛇,他仍然能到达罗马。从此,我们看到保罗,正平静而坚定地迈向他的目标。他的故事是一个得胜的过程,我们看见他如何胜过环境,并且一路上善用每一个机会。他已进入那平稳、安静、信心的领域,因为他胆敢相信他的主那天夜要对他说的话。

      再略为看看四周的环境。有四十个人同谋起誓,说若不先杀保罗,就不吃不喝。请记住当时保罗的处境,他是只身奋战。教会没有伸手援助他,甚至会众也没有捐给他任何消息。较早的篇章里我们发现彼得在狱中时,教会为他迫切祷告。但我们看不到有任河为保罗举行的祷告会。至少,没有人想要帮助他。在整个耶路撒冷城内,他没有可投靠之人。惟一对他比较友善(即使这种友谊也颇有疑问)的人,就是千夫长革老丢吕西亚。外面的群众对保罗的敌意是出于宗教的狂热,这一类的敌意是最可怕的。原先的情况并未改善,甚至更糟;没有一丝世上的亮光照入黑暗中,然而保罗却是平静的,坚强的。为什么呢?因主与他同在,主说,「放心罢!」那句话好像乐符,在他灵魂深处响起,即使外面正有四十个人阴谋杀害他。主已经应证了他在耶路撒冷的见证。主已经宣告了他将在罗马作见证,因此他知道,没有任何敌对的势力能拦阻神的旨意。

    这段经文中,我们无法用眼睛的感官来看主的管理。事实上,除了保罗所见的异象之外,这里没有任何特殊、奇妙之处。这只是一个平凡的故事,没有重大的危机,没有闪电,打雷,或晴空霹雳。第一个器皿是保罗的外甥。我们对他一无所知。他以前从未出现在圣经记载里。以后也未再出现过。他听见他们的计谋,就立刻去告诉保罗。那位看不见的主,使用这一个年轻人,用最寻常的方式,拯救她的仆人。少年人到监狱见保罗;然后又把这个消息告诉千夫长吕西亚。

    接下去要注意的人是吕西亚。这消息打动了他的心。不久之前,曾有一个埃及人引发一场暴乱,导致流血事件,许多人因此丧命。这些罗马官员余悸犹存,正谨慎观察这群狂热的犹太人,深恐他们又起骚动。千夫长写信给巡抚腓力斯,说到他发现保罗是罗马人之后,如何救他免于犹太人的杀害,并将他带到公会去。吕西亚的行动不是因他的心被惧怕或怜悯所动,而是因他被那看不见的主所感动。

    结果如何呢?四十个人埋伏在道途中,要一举剌杀保罗。他的主如何拯救他呢?主将他送出城外,他不是用受伤的双脚一拐一拐地走出去,而是坐在马背上,由四百七十个卫士护送他离开耶路撒冷。那一夜,他骑了三十五到四十哩路,抵达安提帕底。通过了危险地带之后,只留下七十马兵,其余四百个兵士就回耶路撒冷了。保罗在马兵护卫下,到达该撒利亚。这就是主如何照顾他的经过。

    最后一句话是,「看守在希律的衙门里。」这衙门原是希律所建,后来以东人在罗马官员的授意下,从希律手中接管过来。那是一个监狱,但也是主为她仆人豫备的宫殿。

    保罗在他的书信里说,「一主」,这是他的主,也是我们的主。「一信」,他对主的信心使他刚强起来。我们信的就是这一位主。「一洗」,就是圣灵的洗,使相信的人与主合而为一。每一个基督徒都分享着同一个洗。「一神,就是众人的父,超乎众人之上,贯乎众人之中,也住在众人之内。」他是使徒的父神,也是我们的父神。

      再将焦点从这个故事,转移到我们自己的生活。我们可以在平凡中看见一些超自然的事。在街上行走,那可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主的作为;所遇到的人,那可能不是偶然的,而是主的作为;那个少年人听到了他们的计谋,又去转告,那也不是偶然,而是主的作为。

    旧约以斯帖记第六章里有一句话说,「那夜王睡不着觉。」什么使他无法入睡呢?是超自然的神便他睡不着。为了打发时间,王就差人取历史来,读给他听,正好读到未底改的事迹。这一切都是极自然的小事,却是出于那超乎万有的主!

    我们回顾以往,生活是主精心设计的。再环顾四周,充满着迷惑混乱。环境是没有盼望的,人也无法相助。但主与我们同在,我们就有平安。他能使用微小的事拯救我们,例如那个好奇的少年人;他会在我们的服事上作伟大的工,在必要时差遣罗马兵了护卫我们。这确是一个平凡的故事,但在神永恒的亮光下,他是灿烂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