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24

上一篇   下一篇

使徒行传九10-22

 

 

    本段经文开头的话,暗示他是接续前面的事件。第九章前面九节经文已叙述了扫罗被主得着的经过。他在大马色的路上看见大光,听见耶稣的声音;他后来被人领到大马色,又软弱,又沉默,并且双目盲瞎。

    现在来到他为事工所受的装备之第二个阶段。上一讲结束时他的光景,将和本讲结束时他的光景成明显的对比。他本来瞎了眼,但我们将看到有鳞从他眼上掉下来,他双目又复明了。他本来是沉默的,但不久他将出现在大马色的犹太人中间,宣讲并证明耶稣是基督。他本来软弱不堪,濒临崩溃,他从前的偏见都被一扫而光,但我们将看到他面对前面的伟大事工时,他变得健壮起来。

    本段经文提供了三个画面。第一个是亚拿尼亚和主耶稣。第二个是亚拿尼亚与扫罗的交往。第三个是扫罗出现在会堂里。让我们——观察这些画面,试着找出他们所含的属灵意义。

    我们首先被亚拿尼亚这个人所吸引。除了使徒行传的记载,我们对他一无所知。但越是这样,就越有启示的价值。与其他人相较之下,他实在是个默默无闻之辈。他只在这里出现,以后就消声匿迹了;只有保罗曾在书信里提到过他,另外就是他的影响不时出现在保罗的作品和思想中。他最初对保罗所说的话,所作的事,必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弥漫在保罗的书信中,并激起他宣教的热诚。当神要对付扫罗这个人,使他面对他一生的事工,接受他所需要的一切能力时,神拣选了一个无名之辈作为他的工具。我们如果将传说添入亚拿尼亚的故事中,就破坏了圣灵所给我们的画面。亚拿尼亚只是一个门徒。他没有正式的职位,也不是使徒。我们已经看过,圣灵如何不受使徒的限制。他差遣执事腓利到撒玛利亚去。如今我们看到,他甚至不倚赖执事。他拣选了一个门徒,既不是使徒,也不是执事;透过这个人,她要赐福给宣教士的先锋保罗;而保罗不仅仅要带领亚洲各城的人归向基督,并且要藉着他受圣灵启示的事工,使希伯来思想得到再生。

      另一件不可忽略的事是,保罗在第二十二章第一次叙述他得救经过时,提到亚拿尼亚,说他「按着律法是虔诚人」。这不是描述他的基督徒特质,而是他的希伯来特质。保罗是最后一个人,在描述一个基督徒时说他按着律法是虔诚人。他说亚拿尼亚「按着律法是虔诚人,为一切住在那里的犹太人所称赞」。这是说,亚拿尼亚不是希利尼人,而是希伯来人。按着扫罗所受的宗教教育说,扫罗基本上是希伯来人;但按着他童年所受的影响说,他又是希利厄人,如今他被送到希腊的城市。而蒙差遣去带领他的人,是一个希伯来人,他的主要基督教理想都是希伯来的理想。

      主在异象中对亚拿尼亚说话,叫他的名字。他立刻回答,「主,我在这里。」耶稣告诉他当行的事,又耐心地听他的抗议,并鼓励他顺服。

    这段记载予人深刻印象之处,在于早代基督徒对超自然的事所表现的自然态度。路加下笔时丝毫未想到需要作一番解释或说明。亚拿尼亚听见主的声音时也没有流露惊慌,似乎他与主那样直接的谈话原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所以亚拿尼亚听到他说话,一点也不觉得意外。更进一步说,亚拿尼亚已经豫备好了回答主。这是一个美丽的画面,表达了基督和属他的人之间那种温柔,直接,亲密的关系。

     耶稣对亚拿尼亚提到「一个大数人,名叫扫罗」。大数是希利尼的教育中心,提到他是「大数人」,是暗示他的整个哲学正与希利尼的哲学争战不休。亚拿尼亚的拒绝也是绝对自然的。扫罗的恶名,他早就已风闻了。亚拿尼亚说,「我听见许多人说,这人怎样在耶路撒冷多多苦害你的圣徒;并且他在这里有从祭司长得来的权柄捆绑一切求告你名的人。」很有趣的是,「圣徒」一词以前只在新约出现过一次。那是在马太福音,说到圣徒从坟墓里出来,指的是旧制度里的人。在此之前,这词从未被用来指基督徒。这也是保罗惯用的词,我想他可能是学自亚拿尼亚。随后就出现这词的定义,「一切求告你名的人。」在哥林多书信一一这是特别为那些住在说希利尼话的犹太教徒中间的基督徒而写的——开头说,「保罗……写信给在哥林多神的教会,就是……蒙召作圣徒的,以及所有在各处求告我主耶稣基督之名的。」这两处用法的相似,是饶富意义的。

      主将他内心有关扫罗的奥秘吐露给亚拿尼亚:「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于是亚拿尼亚遵命前去。

      下一个画面是亚拿尼亚和扫罗。扫罗在「直街」住了三天。今日前往大马色的旅客都知道这街,他迄今仍在那儿,是交通的街道。瞎眼的扫罗被人领着,经过直街,到犹大的家里,那地方今日已成废墟。大马色的直街是从西门延伸向东门。在扫罗的时代,那街非常宽大华美,充满希利尼文化影响的痕迹。他是贯穿大马色城的主要公路,由圆柱分成三部分,中间一条街供行人徒步用,旁边一条是单行道,供通往东门的车、马使用,另一边则供通往西门方向的车马使用。在那里,有一个主要建筑,专门用来接待耶路撒冷来的大祭司的代表。大数的扫罗就在那里接受招待,住了三天。接待他的犹大,完全视扫罗为大祭司的代表,他看见这几天发生的事,不禁讶异万分。

      亚拿尼亚找到这幢接待大祭司代表的房子。他进去之后,就将手按在扫罗头上,说,「兄弟,扫罗。」他立刻承认了这种新的关系。然后,他就提到「主」;这也是扫罗在大马色路上所使用的同一个词,当时他说,「主阿,你是谁?」主回答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如今亚拿尼亚说,「在你来的路上,向你显现的主,就是耶稣,打发我来、叫你能看见,又被圣灵充满。」这是亚拿尼亚将手放在扫罗头上时所传达的信息。

    然后,「扫罗的眼睛上,好像有鳞立刻掉下来,他就能看见。」我们相信,当鳞掉下来的那一刻,亚拿尼亚提到的整个经历都临到了扫罗,就是他能看见,并且被圣灵充满。请注意,

按手的不是一个使徒,或一位执事,而是一个门徒。基督打发一个门徒,将手按在他所拣选的器皿上面;他将要用这器皿在君王和外邦人面前宣扬基督的名。

      接下去我们看见,亚拿尼亚要求扫罗受洗;就在他受圣灵充满之后接受洗礼,洗去他的罪口毫无疑问的,这是指用水施洗,是一个记号,证明他与过去一刀两断,进入属灵的更新中。在这个例子里,是先有圣灵的洗,然后是代表外在承认的水洗。

      最后一个画面是扫罗在会堂里的情景。但在这一个画面,和前面他与亚拿尼亚的画面之间,已经隔了两年的时间。这段时间他住在亚拉伯,我们可以从加拉太书要知晓这一点。他独处了一阵子,然后回到大马色。从前他是以逼迫者的身分由耶路撒冷到大马色,这回他却是以传道人的身分前来。从前他来是为了止息拿撒勒人的异端,这回他成了拿撒勒人耶稣的大使徒。「就在各会堂里宣传耶稣。」请特别注意接下去的话,「说他是神的儿子。」那是新的里程碑,是福音的扩展。我们翻开使徒的书信,会发现保罗和约翰特别喜爱用「神的儿子」一词。特别是约翰,在他短短的七章书信里,这词一共出现二十三次之多。在保罗的书信中(暂且将希伯来书也包括进去),这词出现了二十九次。彼得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第一次使用这词,但他在书信里只使用过一次。「神的儿子」充分说明了主耶稣基督这「人」的奥秘。保罗就直接宣讲耶稣是神的儿子。他在会堂中所宣讲的,和他当初前来大马色的动机是多么鲜明的对比啊!他最初是一个满腔热诚的人,要逼迫一切与他看法不同的人。如今他站在会堂里,仍旧满腔热诚,但再也无意逼迫那些与他着法不同的人。他只是对他们宣讲、诱导、说服、辩论,但再也不压迫他们了。

    我们读毕这整段经文,看到什么属灵的价值?第—,他启示了活看的基督如何直截了当地对付属他的人,透过她自己的儿女,成就他的旨意;他吸引更多人加入他的事工,来扩展他在世上的作为。复活的主在作工,他分别向亚拿厄亚和扫罗显异象,将他们放在一起。哦!多少时候我们看不见这一点,我们把他放在遥远之处。我们向他祷告时,似乎以为她在很远的地方,我们必须千里跋涉去寻找他。似乎他高高在上,将事工指派我们之后就漠不关心,我们还得苦苦哀求她垂目看我们一眼。但此处的昼面显示,那位活着掌权的主,知道将最适合的人放在最适合的地方,并把最适合的信息给那人。

    我们再一次看到一个例证,说明了耶稣那句话的真理:「风随着意思吹……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将圣灵的行动硬归纳成一种模式。这里不是使徒,不是执事,而是一个门徒,将手按在扫罗头上,他就被圣灵充满了。

    请留意扫罗受圣灵充满之后所作的第一件事。「吃过饭。」他禁食三天,直到他受了圣灵;然后第一件事就是吃饭。我们不要认为,一定要肉身受苦,才能表现我们被圣灵充满。他起

来,吃了饭,就在灵里、身体都健壮的情况下,出发往亚拉伯去了。这是基督徒应有的基本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