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见大奋兴之后必有大布道。此历来教会时有的情形,在昔耶路撒冷的教会第一次大奋兴之后,随即有大布道会,如本书第二章所载,适可为历代教会奋兴与布道之工,二者相互并进的伊始,亦即基督教会的伊始。或有称此行传第二章为教会的生辰者,以我主的真教会,可说是于此日产生;考路加福音第二章,是详载基督的诞降,此使徒行传第二章,又详论教会的产生(教会亦基督的身体),是行传与路加二书前后应照,意义相关,不但证明二书系出自一人的手笔,且表明主的救道是始终一贯的。而且本章所载,正是彼得初次用他那天国的钥匙(太16:19),开了得救的恩门,此乃开了犹太得救的门,以后我们读到第十章,就见他如何开了异邦得救的门。
一、布道会非常的机会(5-13节) 要开一布道大会,不可不默察时机,昔耶路撒冷的第一大布道会,正是时机成熟,为天然的良好机会。
(一)听道人一方面 以当时听道的人而论,机会是非常优美:
1、听道者之拥挤 时当逾越节,犹太人及进教的人,皆自天下各国而来,耶路撒冷新添外客,不下百万之众,书中明言者,亦有十五国之多。如帕提亚是在喀司便海之南,玛代在喀司便海之西南,波斯之西北。以拦在波斯海股之北。替革利司河东。米所波大米即亚伯拉罕的本乡。加帕多家、本都、亚细亚、弗吕家、旁非利亚,皆在小亚细亚(亚细亚为今小亚细亚之一省)。埃及与古利奈之吕彼亚,皆在非洲之北境。此外亦有自罗马来之客旅,并自革哩底和阿拉伯而来者。
2、听道者之希望 据言有“虔诚之犹太人,从天下各国来,住在耶路撒冷”。详审此“住”字之意,知当日旅居耶路撒冷的客旅,并非仅为守节而来;再看“虔诚的犹太人”一句,可知那些自各国而来,住在耶路撒冷的,是犹太教中的热诚分子;当时犹太人皆以为但以理书所言之“七十个七”将满期,即弥赛亚受膏的时日已到(但9章)。所以凡会中引领切望弥赛亚来的虔诚教徒,莫不客居耶路撒冷,急待神旨的显露。想当日既有这样多的虔诚教徒,急切地盼望弥赛亚来到,对这一班人宣讲基督的救恩,自然是良好的机会了。
(二)会众一方面 五旬节时布道的绝好机会,固在听道者皆心热如焚的;急切求见弥赛亚的救恩;却更在会众方面,亦皆大众一心的,合口同声宣布福音的要道。
1、方言的便利 最奇异的,是所有的会众皆“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看听道的人,彼此相语日“门徒说话是用我们自己的乡谈——我们生来所用的乡谈——他们用我们自己的话”等语,可知此非常的事为空前的大奇事。“说方言”之事,新约中屡记之(10:46,19:6;林前12章又l4章),惟他处所载,说方言者,必须有人传译,听的人方能明晓,否则众人皆莫名其妙,甚至连说者自己亦不解其意(林前l2:11,14:5又27-28节),惟五旬节时则不同,乃门徒随机应变的,对何国人讲道,即说何国的方言,听的人亦皆声入心通地恍然明悟。此与今日某某教会中所说的方言更是迥然有别了。
(1)此乃消除巴别刑罚的先兆 人因叛逆,口音淆乱,今因圣灵降临,语言相合,足以表示将来在基督的国内,“万口同音地”颂赞主名,不至有语言各别之弊了。
(2)此乃救恩为万人预备的征据 新教会的第一次大布道,即用了天下各国的方言,正是表明我主救恩的福音,是为天下万国人预备的,凡有耳的,都应当听。
2、分讲的得力 门徒们既皆受了圣灵的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给他们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就各趁机会对天下各国的人“讲说神的大作为”。就如听道的人彼此说:“看哪,这不都是加利利人吗?我们各人怎么听见他们说我们生来所用的乡谈呢?……我们……都听见他们用我们的乡谈,讲说神的大作为”。可见当时不但十二使徒一同起来为主作证,连一切聚会的男女,既一同受了灵感,也就一同起来为主作证。众门徒如此的先作个人传道,或分班小集的工夫,即最得力最有功效的预备。假若开布道大演讲之前,不先有会众如此的预备工夫,其布道大会必难收圆满的效果,如当日五旬节的布道大会,在彼得未开讲之前,众人已皆因门徒分讲之工,“惊讶希奇”。而且也惹动了敌人的注意,以为门徒“是新酒灌满了”,信徒的态度,受世人讥评,被世人误会,乃古今常事,是不足怪异的。
就以上两方面说来,听道的人既如此多,又如此热切;门徒们又各被灵感,大众一心地作起工来,这真是布道会的绝大机会。
二、布道会特别的演讲(14-36节)(讲台模范) 本段乃论彼得初次的演讲,看这一篇的讲话,亦大可为传道人的模范:
(一)讲演的态度
1、起立(14节) 宣讲时,在众前起立,一则向众人表示敬意,一则为便于讲话。当日彼得于第一次布道时,正是昂然而立的,立于众前侃侃传报天国的救恩,此即传道士于广众之下讲道时当然的态度。
2、高声(14节) 讲道人的声音,贵能洪亮,俾大众皆得听闻;然亦无取乎太高,致讲言未毕,即力竭声嘶,不能畅所欲言。
3、迫切听 彼得所讲的一段话,真是痛快淋漓,哀感动人,非同浮泛平淡之言可比。
(二)讲演的大题 彼得于五旬节所讲的大题,即耶稣为神所立的基督(36节),即犹太人素所仰望的弥赛亚。此亦千古传道士所讲唯一的大题,不论在何地何方讲道,唯讲基督的救恩显有效力,唯有基督的救恩深具感人之力、救人之能啊。
(三)讲义的层次 彼得所讲,适合今日讲道家的次序:
1、引言(14-21节) 即借敌人讥评之言为小引,述及圣灵降临,正是表明今乃救恩时代。说我们“不是醉了”,以非饮酒之时;考以色列人饮酒,皆在晚间(帖前5:7),今时值三点(即午前九时),断非饮酒之时。此乃适应先知约珥之言(珥2:20-32),上帝将他充满的灵恩,浇灌他的众儿女,使少年人得见异象,老年人得见异梦(异象显于清醒时,适合于活泼有为的少年人所见,异梦显于寝睡时,适合于幻想无为的老年人所见),而且在天上也要显出奇事,地下也要显出神迹等等,此皆是在主的日子(即弥赛亚的日子),未到以前之事,今时圣灵降临,正是表明此即“求告主名而得救之时”(21节)。
2、要义所讲要义显有四步:
(1)以其行事证其为基督(22节) “以色列人哪,请听我的话……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
(2)以其受死证其为基督(23-24节) 基督之死,并非偶然,乃是“按着神的定旨先见”。因为圣经对于基督死的苦难,与死的原因等,已历历详言,其如此“被交与人”。实由神的慈爱,并耶稣的顺服,为要成功我们的赎罪祭。但你们虽“借着无法之人的手,把他钉在十字架上”,那公义的神“却将死的痛苦解释了”,以基督死的苦,正是变成了生的门呢(按本处所用的痛苦二字,原文即产难之苦,如帖前5:3,太24:8同意)。
(3)以其复活证其为基督(24-32节) 以色列人哪,你们虽把耶稣钉死,神却已经“叫他复活,因为他原不能被死拘禁”。此事大卫亦有预言,在诗篇上预先说到神必不叫他的圣者见朽坏(诗16:8-ll);然而大卫已经死了,其坟墓尚在,可见其所说的并未验于本身,乃是指耶稣的复活而言。“这耶稣,神已经叫他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据此处彼得以耶稣的复活证其为基督,是最的确的:(甲)按诗篇所言,必有一位神的圣者,不见朽坏。(乙)此言未验于大卫本身,因大卫已死,其墓尚在(29节)。(丙)此乃预言基督将要从死复活(30-31节)。(丁)今耶稣既已从死复活,可见耶稣就是基督(32节)。
(4)以其高举证其为基督(33-35节) 耶稣不但从死复活。且“被神的右手高举”,上升于天,大卫在诗篇上亦有明言(诗110:1)。其上升于天,亦是显有证据的,因为已将“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圣灵,浇灌下来”。以圣灵降下,其故有二:(甲)乃成全父的应许。如言“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浇灌下来”。(乙)乃为基督的恩赐。此乃基督已升于天的确据,因基督曾应许门徒说:“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约16:7)现在圣灵既已降下,可知耶稣是已经升到天上。言其上升,是被父的“右手”高举--就“坐在”父的右边,右手指权柄荣耀之意,“坐”字是已被立为主为基督之意,今耶稣既已上升,坐于帝右,故照其应许,将圣灵降下来。
3、结语(36节) 如此说来,按照以上四步所论,足可以证明那位拿撒勒“人”耶稣(22节)就是“主基督”(36节)(是从耶稣为人,证耶稣为主为基督)。“所以”以色列全家,都当确实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
由上以言,彼得的演讲,不但是意义透达,且极有次序,起得固然得法(就本地风),结得更是得力,详审“所以”二字,可知其结语的得力与总括,是足以成功他讲道的目的,使人不能不承认耶稣为弥赛亚了。
三、布道会显然的效力(37-47节)
(一)布道之力(37-40节) 以此番大演讲,众皆心如刀扎,幡然悔悟,推其原因:
1、使徒之讲言足有感力 观彼得等讲道,苦口热心的,侃侃然痛切直陈,众人闻听之下,自易深深受感。
2、所引之圣经足有感力 使徒每讲一段,必引旧约为证所引者亦适与当日所有奇迹相合,自不能不令他们怦然心动。
3、所处的时局足有感力 以色列人渴望弥赛亚来,心切情殷,约数百年之久,今忽闻他们日前所钉死者,即其所望之弥赛亚,他们心中的况味,将如何痛切呢?
4、圣灵之特恩足有感力 当时彼得讲道,其最大最深的感力乃在圣灵的权能,使徒们皆充满灵恩,所出之言自然显有灵能灵力,使听道的人不能不悔悟,因而急切地请教彼得和其余的使徒说:“弟兄们,我们当怎样行?”彼得遂趁机示以得救的必须说:你们要得救,最要者即“悔改受洗”,可以“罪得赦,……领受所赐的圣灵”。
(二)布道之效(41-47节)
1、得救的人数增多(41-47节) 一日因布道会的灵感而受洗皈主的,有三千之多,实是教会历史上最大收成之一日。但在一日有三千人皈主,固堪称奇,在那一日只有三千人皈主,更堪称奇;因为听道的人既如此之多,也都是从天下各国来的虔诚人,于此灵恩丕降的日子,何以仅有三千人皈主呢?果然“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吗?
2、教会的内容进步(42-47节) 此数节所论,即教会受灵感时的真象:
(1)信徒的虔诚 (甲)遵守圣经。(乙)擘饼。(丙)祈祷。(丁)称谢神(47节)。此亦历代教会,受灵恩时,在信道上必有的光景。
(2)会众的相爱 不但对于神有虔诚,对于教中弟兄,亦能在主内彼此相爱:(甲)同心共处。如言信的人都在一处。(乙)凡物公用。此有无相通的道理,非真在基督内,不能实行。(丙)变卖家产。不但凡物公用,且将家产卖去,照各人所需,分与各人,此遇教会有特殊情形时,或可实行;然各信徒的家产,究属各有主权,不得因有教谊,即存觊觎之念。(丁)存欢喜诚实的心用饭。会众于灵恩充满时,不但共赴爱筵,在家中或在圣殿中擘饼,而且亦有出于爱心的款待,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
(3)外人的对待 (甲)众人都惧怕(43节)。此惧怕是出于一种敬重的心,见门徒所行的神迹奇事并教会特殊的景况,不能不存一番敬重的心。(乙)百姓都喜爱(47节)。得众民的喜爱,即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的最大原因。
我们对于第一大布道会有何感想?教会的时机,是如何造成的?众人分工与一人演讲何者更得力更重要?彼得的演讲何为最要之点?我对其演讲有何取法?当日门徒的有无相通,与今日的共产主义有何不同呢?
讲经要题:
(一)宣道的模范(2章)
1、具有圣灵活泼能力(1-4节又l7节) 无灵能灵力者,所讲皆徒然。
2、以宣布救恩为宗旨 如彼得所讲,不外基督之生(22节),之死(23节、36节),之复活(24-32节),之升天(33-34节)。
3、以圣经为标本(16-21节,25-28节,34-35节) 若所讲经义,不以圣经为基础,难免越乎真理的范围。
4、苦口忠言述明人罪(22-23节又36节) 传道不宜仿效粉饰者流,专讨人悦,不敢直言人的罪过。
5、终则引人悔改皈主(37-38节)
(二)得救的模范(37-47节)
1、深悟己罪(37节)
2、受洗归主(41节)
3、恒心守道(42节)
4、友爱弟兄(44-46节)
5、注重灵交(42、46、4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