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一章

上一篇   下一篇

使徒行传21116

使徒行传剩余的部分可以称为“捆绑之页”。从现在开始,保罗就是以“为主被囚的”身分出现。他对聚集在米利都的以弗所教会长老所传达的临别信息中说到:

“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里迫切,不知道在那里要遇见甚么事。但知道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我却不以性命为念,也不看为宝贵,只要行完我的路程,成就我从主耶稣所领受的职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

他那时已知道,他正在往捆锁和限制走去。他宣称在各城里,圣灵已向他指证将要临到他的事。我们会发现,不久他就真的成了被囚之人,并且到使徒行传结束时,他仍是被囚禁的。

或许本书最后一部分的价值,用保罗自己的话来表达最恰当不过。我相信他后来又被释放出来一阵子;就在他第二次下监时,他写下了教牧书信──提多书和提摩太前后书。极可能保罗为我们留下的最后一封书信是提摩太后书,在那里表达了他对教会的关心,以及他为真理所作的见证。他在提摩太后书中说,“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然后又加上一句,“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虽然他在狱中描所遭受的患难,痛苦,远比使徒行传所记载的更剧烈,但他在那样环境下所说出的得胜字句──“神的道却不被捆绑”──提供了我们使徒行传最后几章的要旨。

默想本段经文,我们会注意到所记录的事件包含着的永恒价值;但更重要的是,要观察这个故事最中心的要点,换句话说,就是关于圣灵领导的明显冲突。

在推罗的停留

首先来看他们在推罗的停留。4节说,“找着了门徒,就在那里住了七天。”这种译法暗示,他们不只是利用船靠岸卸货的七天空档里,顺便去寻找当地的门徒;而是指他们特意去找门徒;我们不妨用更醒目的字句来传达希腊原文中这句话的意思,“他们努力寻找,终于找到了门徒。”当他们抵达推罗时,必须在那里等候七天,他们就出去寻找门徒。毕齐尔(Henry Ward Beecher)有一次说,保罗缺乏艺术细胞,因为保罗曾遍游亚洲许多城市,亲眼目睹许多美丽的事物,和珍贵的艺术品,然而他的书信中却对这些一字未提。我同意这个事实,但无法茍同他对保罗所下的结论。我认为帕克博士(Dr. Parker)的话较为中肯。他提到保罗在推罗的停留时说,“对保罗而言,良辰美景、名胜古迹都算不得甚么,他眼中看到的只有失丧的灵魂,和基督十字架的救赎。”这些事才是保罗心中最关切的。

他们一行抵达推罗,就出去寻找门徒。今日的基督徒,旅行到了推罗,是否也出去寻找门徒?是否很多时候,旅行途中我们故意不与当地的门徒联络,而去看其它的事,拜访其它的人?他们出去寻找门徒,是因为他们知道推罗的一小群门徒正是传扬神话语,完成神旨意的有利据点。

这是使徒行传里第一次提到推罗。这里的门徒是从那儿来的?我们无法武断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能作一些推测。马可福音记载主耶稣早期的事工中,曾有从推罗来的人到祂那里。不久之后,耶稣亲自到了推罗、西顿一带,并遇见一位叙利非尼基族的妇人;虽然主用看来似乎过于严厉的方式试验她,但主仍以无尽的慈爱和能力赏赐了她的信心。

当主对祂曾行过异能的城市,说出最严厉的谴责时,祂的话语中隐含着对推罗的忍耐和宽容:

“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坐在地上悔改了。”

我们无从得知,推罗的门徒从那里来的。我有时候会想,第一代教会的使徒和传福音的人,实际上是在收割主当年在世时所种下的庄稼。

他们到了该撒利亚,遇见腓利。二十二年前,腓利曾被扫罗驱赶离开耶路撒冷。当时扫罗大大迫害教会,“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司提反殉道之后,迫害越演越烈,直到信徒被迫分散各地,在其它地域传神的话。腓利就是被扫罗逼离耶路撒冷的信徒之一。他下到撒玛利亚,在那里传道。如今二十二年过去了,保罗却成为腓利的座上客。腓利算得上是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先锋,他在这方面成绩婓然。他是第一个向撒玛利亚人传福音的人,他也是第一个替非洲人(埃提阿伯大臣)施洗的人。腓利最早明白这些事更广大的意义。甚至早在彼得接纳哥尼流之前,早在扫罗被主基督得着之前,早在居比路人和古利奈人到安提阿传道之前;腓利已经响应了那更大的呼召,在撒玛利亚传道,并替埃提阿伯太监施洗,接纳他进入圣徒的交通团契里。

如今这个一直追随那一线曙光的人,已来到一天中最光明的时刻──那位向外邦人作使徒的保罗,来到腓利家中作客。这两个人回顾以往,将如何赞叹神管理的奇妙!他们一同坐下,回味这二十二年的岁月,那是多么伟大而满有恩慈的回顾啊!我们现今也当如此。我们每过一段时间,也应该坐下来回顾一番。是否有一些是我们二十年前认识的人,现在我们不愿意再见到他们?扫罗当年对腓利的憎恶岂不是出于自然的感情?他如今亲密的良友,岂不止是当年他极力迫害的对象?在基督里的交通具有何等改变的力量!它能将二十年前互相畏惧、争斗、迫害的两个人聚在一起,使他们彼此能谈论往事,在火炼和迫害中看出神动工的手。当我们与主基督有真正的交通时,回顾往日是一件蒙福的事!

现在我们特别来看这段经文的中心要旨。第4节说:

“找着了门徒,就在那里住了七天;他们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12节,我们读到:

“我们和那本地的人,听见这话,都苦劝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

请注意,这事路加和在该撒利亚的腓利,亚迦布,以及同团旅行的人,是站在同一立场。这些人受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他不该往耶路撒冷去;稍后这些人又苦苦劝了一次。前一章里,我们已读到保罗对以弗所的长老表示,他确定将临到他的事:

“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不知道在那里要遇见甚么事,但知道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

他对以弗所的长老宣告,他必须经历这些,才能行完他的路程,证明神恩惠的福音。在推罗,那些人劝他毋去耶路撒冷时,他未予回答;当亚迦布拿他的腰带,捆上自已的手脚时,他也未说一语;但是当路加和其余的人同声附和亚迦布,力图劝阻他时,他说话了:“你们为何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碎”这个字其实不含太多痛苦的意思,而是指削弱,屈服。你们为甚么哭泣,以致使我的心软弱,屈服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人捆绑,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愿意的。”这个对比昭然可见。两方面的歧见是无法避免的。两者的动机都是单纯的。我们毫不怀疑使徒的动矶之单纯性。至于在推罗的门徒,以及腓利,亚迦布,路加,他们的动机也是单纯的。他们都蒙受圣灵的启示,都忠于他们主的旨意。但是,双方同有正确的动机和同一个启示来源,得出的结论却恰恰相反。

对于这一点,有各种不同的解释。有些人认为,保罗错了,所以他接下去所受的苦,都是随之而起的。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那些人的劝告是错的,保罗才是忠于神的旨意。

我相信保罗是对的。他的决定是出于圣灵引导的结果。细读这一段经文,从他往耶路撒冷的整个过程,他的理由和最深刻的动机这角度来看,我们会发现他是要将从外邦人教会收集来的捐献带到耶路撒冷,去帮助那里的贫穷圣徒。他满怀爱心,要去服事耶路撤冷的弟兄。但再读一遍罗马书,我们会惊奇地发现,那里揭露了他个人的经历,以及他宣教的热忱。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

这就是他决心去耶路撒冷,面对一切苦难的最初动力,也是主宰他生命最强烈的驱策力;他渴望将外邦人与犹太人带到基督里,使他们合而为一。

那么,路加和那些人“被圣灵感动,对保罗说,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必须用其它几处宣告来解释这节经文。在前一章里(2023),保罗说,“圣灵在各城里向我指证,说,有捆锁与患难等待我。”本章11节,亚迦布在圣灵感动下说预言,他没有告诉保罗不要去,只是宣告说,如果他去了,就会被捆绑,所以他们才苦苦劝他勿去。至于在推罗的人劝阻保罗,那是因为圣灵预告了如果保罗前去,必遭难无疑。整体来看这个故事,我们不能由此断言,圣灵曾宣告说他不可去;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圣灵已告诉他,他将受苦难,并被下在监里。推罗的门徒听见了,从圣灵得知他去耶路撒冷将遇见的难处,就劝他勿去。圣灵说,有捆锁在前面等候保罗,因此他们的劝告实际上是在反抗圣灵的教导。我想他们并非存心如此,他们并未想到这一点。圣灵绝不会指示一个人去劝诫另一个人,使后者逃脱掉圣灵所指明等在他前面的道路。我相信在这件事上保罗是对的,他忠于最深刻的事实。

本章也带给我们很大的安慰。我们知道这一类的事确实可能发生,我们个人也可能有相同的经历;我们是否面临一些试验,好叫我们决定到底那一个想法是出于圣灵的心意?是的,这是一种动机测验。路加和那些门徒的动机是高尚的,那是出于对保罗的爱。但保罗的动机层次更高,是出于对主的爱,出于成就祂旨意的热心。对于那些肯顺服圣灵,寻求祂引领,相信祂启示的人,最后的试验总是在测验他们的动机。有的时候,某些动机本身是高尚的,但由于应该有更无限高的动机存在,以致原先的动机就成为错的了。

这里启示的中心是甚么?保罗毫不动摇。他感觉到他们的爱所产生的压力和催迫。“你们为甚么这样痛哭,使我心碎呢?”“心碎”一词表明了他们的眼泪和恳求是如何压在他心头,使他不胜负荷,快要屈服了。他看重它,但也抵抗它。他知道他们对他的爱,但为了忠于他的主,他不惜将这一切放在脚下,而完全顺服祂的主。

请留意这个故事的结尾。路加说,“保罗既不听劝,我们便住了口,只说,愿主的旨意成就便了。”他们最后终于明白保罗是对的。从保罗的忠诚,决心,和不被泪水动摇的意志,他们看见了主所启示的心意。于是路加说,“我们便住了口”,并且“收拾行李”,与保罗一起出发。这是一个美丽的结尾。它最后证明他们之间真正的团契。他们的劝阻是出于真诚,他的拒绝也极有尊严,他们终于在明白主的旨意之后,又互相联结,合而为一了。

不久我们就看到,这为主被囚的使徒,踏上通往捆绑之路;根据他自己书信中所说的,这条道路最终导致了神福音的广传。

使徒行传21172229

保罗到了耶路撒冷,受到弟兄们的接待。请注意,这里没有提到任何使徒。很可能当时他们都已分散在各处,执行神交给他们不同的使命。保罗就对雅各和监督耶路撒冷教会的众长老,讲述神借着他在事工上所得的胜利。

他们听了,就归荣耀与神;但他们对他所成就的事工没有多说甚么,他们心中最关切的,是他出现在耶路撒冷所可能造成的危险。面对这种情况,他们审慎思考之后,就向保罗提出一项建议。当时有四个相信耶稣的人,都有愿在身,必须屡行所许之愿包含的义务;长老们建议保罗和他们一起,在那几天里作那四个人当作的事,还他们的愿,并和他们一同行洁净的礼。长老们认为,借着这项行动,可以推翻有关保罗的传言,因为传言中说保罗反对摩西的制度,这很可能在耶路撒冷引起一场骚乱。

我们讨论的重点将放在长老的建议,和保罗的行动上。要了解这一点,我们必须回到当时长老提出建议的环境中。

使徒到达耶路撒冷的时间是五旬节。耶路撒冷挤满了群众。根据罗马历史学家的说法,五旬节期间,涌入耶路撒冷和邻近地带的犹太人数目在两百万以上。

为了充分明白当时弥漫全国的气氛,我们必须记住,那段时期希伯来人已深深感受到罗马政府的压迫。犹太人的反抗事件时而可闻;罗马帝国也下定决心要扑灭一切反抗。这时,在群众中点燃一星火,使其引发出一场不可收拾的暴乱,是轻而易举的事。

这些事实可以帮助我们较为了解长老对保罗的态度。保罗已离开耶路撒冷多年,但他早已名声远播。他曾一度被公开指定主迫害信奉“拿撒勒异端”的人。二十二年之前,他曾从大祭司手中接过文书,奉命去将男女信徒下到狱中,甚至判处死刑。然而这个人一旦被主耶稣得着,他整个人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耶路撒冷和一般犹太人都知道他的历史,他的出现很自然会引起他们的敌意。

更甚者,连信主的犹太人也对他不友善。注意20,21节:

“兄台,你看犹太人中信主的有多少万,并且都为律法热心。”

这些信徒仍然坚守各样仪式条文,他们完全反对保罗的观点,就是说人若在基督里就有了自由,应该脱离其它一切轭的束缚。我们还须记住一点:保罗此行是将他从外邦教会得来的捐项带给耶路撒冷教会,但这里我们看不出他们对他有任何感激或感恩的态度。

这些日子里,保罗一定内心暗自悲伤。他可能会忆起从前司提反殉道的事,以及他前次访问耶路撒冷的经过。他在这里从未受到人们的欢迎。

这些长老并未认识到,犹太人如此热心律法是不对的。他们没有要求保罗让步,但却要求他为自己辩明。这是两回事。他们要也借着一个行动──遵守仪式──来否认有关他已摒弃仪式条文的传言。他们这项提议,基本上是诡诈的。不管他们自己的观点如何,他们一定明白保罗的态度。要求保罗在犹太人面前辩明他自己,实在是不诚实的。他们知道,保罗个人已经不再守那些仪式条文了。耶路撒冷的长老一向与保罗的事工保持密切连系,他们读过他的书信,当时加拉太书和哥林多前后书都已写成。保罗曾在安提阿责备彼得装假,而如今他们却要求保罗装假。

我们看过了长老作出这番提议的目的和条件,接着来看保罗如何同意了他们的建议。

如果直接从那些擅长权谋之术与欺诈的长老,转移注意力到保罗身上,我们会发现正移向一个全然不同的层次。我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认为在这件事上,保罗犯下了他一生事工中最大的错误。然而我们,必须认清一个事实,他同意的理由,不是为了权宜之计,或玩弄权术,而是出于一片虔诚。他同意的原因是,他渴望得着他的弟兄。这点在罗马书里表露无遗: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祂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称颂的神。”

这不是一个人为了顺应环境,避免耶路撒冷骚乱,暴动,而采取的行动。也小是一个人为了自保性命而采取的行动。这个行动,是出于一个人极欲拯救他弟兄的热诚;如果借着这样作,他能够向他的弟兄传信息,赢回他们的话,他情愿一试。这样作对他个人毫无价值。这是与他的信念相抵触,而屈服于外在环境的行动。他这样作对吗?

结果如何呢?长老们失算了。他们原想保持耶路撒冷的和平,结果不但未能如愿,反而激起了他们一心想避免的暴动。另外,保罗的目的也未达到。他想借着妥协,不惜违反自已的信念,来争取向他弟兄作见证的机会,结果他失去了机会。他的弟兄并未被赢过来;本段末了,众人跟在他后面,呼喊着当年他们对主吶喊的同一句话:“除掉他!”

这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爱心必须忠于真理。企图暂时牺牲某项原则,指望以后有机会再重建此原则,这是永远行不通的。我们绝对不可能用这种方式赢得机会。在我们属灵光景最佳的时候,我们更要谨慎提防妥协的机会。一个从不会为了救自己性命而妥协的人,可能面临的危险是,为了帮助他人而妥协。我们永远无法借着妥协而建立一个原则;这是一句扎心的话,一句严厉的话,但它包含着无限的爱,并具有永恒的真理。虽然我们的初衷是想藉此获得一个机会,结果我们,必丧失机会。

这就是整个故事的结尾;但接下去,又有别的事发生。我们将看见,当人失败(即使是从高尚的动机出发而失败)的时候,主就出现了,而且温柔地使人再得恢复。使徒保罗因被囚,反而得以保全了性命。

这个故事有三点特别值得注意:

1·使徒保罗;
2·暴民;
3·耶路撒冷教会。

我们不妨倒过次序来看,首先看看教会,其次是包围使徒的那一群愤怒,狂热的民众;最后来看这位被囚的使徒。

耶路撒冷教会

耶路撒冷教会建立,已经有二十五年的历史。令人惊奇的是,在整个暴乱中,见不到教会的踪影。保罗是孤零零一个人。若不是罗马政权出面干涉,保罗可能早丧生在暴民手中。自从使徒行传7章,记载耶路撒冷最先发生的几件事之后,每逢教会以代表的身分出现时,她总是一再妥协,玩弄权术。她略带难色地接受了彼得有关他在哥尼流家中所作事工的见证。她对撒玛利亚的事工心存狐疑。她采取妥协的策略,与那些坚守犹太教仪式的人和平共存。雅各对风尘仆仆、带来外邦教会捐项的保罗说,有许多犹太人都为律法热心。这话本身带着认可和承认。也可以这塺说:这些人企图靠着行律法,获得安全感。毫无疑问的,要接纳这些承认基督、真正相信祂的人进入教会,最简捷之计,就是与犹太教的繁文缛节妥协,仍旧遵守仪式条文;但这种权宜之计,却削弱了教会的力量。

结果一目了然。教会在耶路撒冷城中产生不了任何影响力。在这悲剧时刻,这个身上带着主耶稣印记的使徒,本应受到教会热烈的欢迎;但他独自站在冷酷、凶恶的暴民中间,还必须靠罗马人的权力使他悻免于难。教会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替他辩驳。教会已因妥协策略而彻底失败。

暴民

用“暴民”称呼他们似乎并不高雅,但也实在找不出更适合的字眼。我们面对那群暴民,是否会心生愤怒呢?我们岂不应该感到悲伤,因为那个城市的信念多少被教会缺乏见证这事实削弱了?耶路撒冷虽然曾在主在世时拒绝祂,但她后来被五旬节的能力大大充满。我们不禁想到,如果教会没有采取妥协策略的话,那些群众是否会有不同的态度和举动呢?

这群犹太人暴民最令人吃惊的,是他们的狂乱。这幅画面纯粹是东方式的:他们撕破衣裳,将尘土向空中扬起。他们起初还保持安静,聆听保罗讲道的前半段,其内容颇为客气,是保罗自己的见证。但是当“外邦人”一词一从他口中吐出,立刻爆发动乱。我们读保罗的这篇演讲,很难相信他已结束了整篇讲道。很可能他仍企望继续讲,但他所提到的“外邦人”一词,已经激发了群众的狂怒。

这是一种偏见和骄傲的表现;他们的偏见起自他们误以为,只有犹太人才能在神的制度里居一席之地。他们对保罗的叫嚣前后一致。他们对自己的观念错误,他们不惜为这种错误观念付上一切代价。他们认为,他们是神特别的选民,意思是,神只拣选这个国家,将祂的爱赐给她,而毫不顾及别的国家。他们相信,神一点不理睬外邦国家;只有在外邦国家妨碍了犹太人的时候,神会出面管理、击碎外邦诸国。那就是他们的观点,那就是他们的错误,那就是他们的偏见。

结果是甚么呢?偏见导致他们看不见神的作为。保罗在他的演讲中一直想叫他们明白一件事:他的一切行动都是在神的管理之下。但偏见使他们不但闭目不视神的作为,并且错待保罗;更甚者,最终偏见将使这个国家自取灭亡。──《摩根解经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