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太十九5「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夏娃是绝无仅有的一位,她是绝对为着亚当而造的。在旧约里,被认为象征教会的一些女人中,夏娃是独特的一位。在其他的女人身上,她们每一位都描述了教会蒙救赎的某些方面,诸如:我们看见她如何将自己献给新郎(利百加),从外邦人中被拣选出来(亚西纳),经过旷野(西坡拉),承受美地的产业(押撒),全然依赖那救赎她的亲属(路得),为她的主争战(亚比该)等。然而上述那些女人中,仍没有一个像夏娃那样,包涵了这么多的教训,因为她们全部都是在人类堕落以后而产生的。但夏娃却是在罪恶未进入世界以前,那有福的时期中被造的。这给我们看见,神如何完成了使教会和祂儿子联结的所有心愿。夏娃首先是从亚当出来的,然后再被带回归给亚当,作为他的配偶。从一而成为二,再从二又成为一,这是教会的奥秘。在她(教会)身上,一切从基督而来的,都得再一次被带回到基督里去。――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太十九6摩罕(Somerset Maugham)论及他的母亲是一位美貌可人,受众爱载的妇人;而他的父亲却一点也不英俊,不擅于交际,也不够体面。一次有一个人对他母亲说:『每一个人都爱你,你可以得到你所喜欢的任何人,为甚么你要忠实于跟你结婚的那个小丑男人呢?』她的回答十分简单:『他从来也不伤害我的感情。』再也没有更好的赞辞了。──《每日研经丛书》

 

187.主耶稣所说“唯一离婚的理由”是什么?为何今日亦有些教会准许用社会的一般理由准人离婚?(太十九章69节)】

    主那稣在马福音十九章9节曾宣布有关“休妻”的事,如此评论说:“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在马可福音十章12节补充说:“妻子若离弃丈夫另嫁,也是犯奸淫了”。主那稣在这两处经文论调的着重点是犯奸淫的事,而非休妻或离婚的事。细阅上述二处经文,便知有三种人会成为犯奸淫的人,即休妻另娶的,娶被休的妻子和离开丈夫另嫁的。主那稣不赞成人们有这种行为,事实亦即表示“休妻”或“离夫”均成为一种罪行,其罪行的形成是因为“另娶”与“另嫁”,和那第三者“娶被休之妻”。那么,如休妻不另娶,或离夫不另嫁,是否有罪,那稣并不加以解释,因为以色列人很少独身的,除非是“被阉”(太监)或生来是“阉人”(先天残废)或“自阉”(太十九章12节)的人。

    主那稣认为“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男子不可休妻另娶。显然地,若妻子犯淫乱之罪,丈夫便有充分理由把妻子休掉,也有权另娶。一个为人妻者如对丈夫不贞,与人通奸,或索性离夫他去,跟别的男人同居,这种女人已成罪人,她丈夫是可以离婚另娶,是毫无疑问的了。除此理由外,任何理由均不应离婚。但今日欧美各国的政府有离婚的律例,只要理由充分,法官即可判决离婚,甚至教会与世界同流合污,同意政府离婚的法律,准许信徒离婚,是违背圣经教训的罪行。

    至于那稣当时的犹太人,为丈夫者权威至大,如发觉妻子有何不妥,只要在人面前对妻子说三声“我休你”,即可令妻子收拾行李离去。

    保罗对哥林多教会所提出新的离婚理由,其动机并不是让信徒自由离婚,乃是因双方信仰不同而引致家庭不和,夫妻反目,“由他离去罢”一语,表示不信主的对方要求离去,各人享受自己的信仰自由,与今日一般人的离婚理由完全不同。但保罗仍然劝勉信主者的丈夫或妻子“以拯救对方”为任务,避免随意“离去”,可见他并不赞成基督徒轻易离婚。

    基督徒男女不应与非基督徒结婚:“信的与不信的不要同负一轭”(林后六章14节),免得因信仰不同以致家庭失去欢乐及引致夫妇反目而有离婚的危险,已婚的基督徒不应离婚,应设法过夫妇和睦及相爱的生活。

    有些青年基督徒喜欢一个非基督徒的对象,认为婚后可以引导对方信那稣。可是这种以结婚为传道的方法,圣经毫无指示。事实有时正相反,婚后不但未能引导对方信主,反倒与对方一样慢慢成为非基督徒。――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79.耶稣进耶路撒冷是骑母驴呢?还是骑驴驹呢?还是更番的两只驴都骑过呢?(路十九章3335节;太十九章7节)】

    路加只提到一只驴,我们相信主那稣是骑在那一只“后来没有人骑过的”小毛驴之上。可是马太福音的口气乃是,他们“牵了驴和驴驹来……那稣就骑上”,似乎他一个人骑两只驴。马太也引用撒迦利亚书九章9节的话说:“你的王……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就是”二字,不论在希伯来文或是希腊文都可能译成“也”字。那就是说:主那稣骑着驴,“也”骑着驴驹子。因此,有解经家认为,主那稣是更番的骑两只驴,使母驴与驴驹都有机会分享主的荣耀,同时也有机会互相休息一下。母驴又预表老年传道人,驴驹可预表青年传道人,均应有机会被主使用。――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太十九8「耶稣说,摩西因着你们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

         在法利赛人的观念,耶稣所教训我们「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开」这话,和摩西准许休妻的吩咐,二者似乎互有出入,从表面上看来,这两件事好像并不一致,其实不然,因为神是永不改变的,这并不是说,当初所禁止的,以后在神的眼中又变为合法,好像神是反复无常的。绝对不是如此!当主耶稣说:「但起初并不是这样」时,祂就已断然声称不管外面的情形如何改变,而神的旨意却始终不变,也是从来不改变的。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属灵原则,就是我们需要常常追求明白神的定规,而不是祂的准许。我们应该问一问自己,到底神当初的旨意是什么。我们看事情,需要看其出自神心意那纯洁源头的本来面目,而不是看其以后因选民心硬而演变出来的现状。―― 倪柝声《旷野的筵席》

 

【太十九12一个阉人是失去性生活的人。耶稣分别三种人:有的人由于生理的不完全,或畸形而不可能有性生活。也有为人所阉的,这种习俗西方人一定会感到相当希奇。在王宫中的仆役,尤其是为皇室妻妾服务的人,往往就割除他们的睪丸。还有在庙宇中服务的祭司经常也要割除睪丸,例如在以弗所的亚底米神庙中的祭司就是如此。──《每日研经丛书》

 

     然后耶稣论到有人为天国的缘故而自阉的。我们一定要清楚,这句话并不是照着字面的意思去理解。早期教会的一场悲剧,就是俄利根的案件;当他年轻的时候,他就为了严格地遵守这节经文的字面而自阉,后来他逐渐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亚利山太的革利免亦与其相近似,他说:『真正的阉人并不是那些性无能者,而是那些不愿意耽迷在肉体的享乐之中。』耶稣在这节经文中是指为天国的缘故断绝婚姻、作父母的权利,以及人类的肉体之爱。──《每日研经丛书》

 

【太十九13出身于名门的印度人披雷曼奈德,在他的自传中,提到一次他母亲对他说的话,披雷曼奈德作了基督徒以后,被赶出家门,可是他有的时候仍要溜回去看他的母亲。她为着孩子作基督徒而心碎神伤,却仍旧十分爱他。她告诉他,当她怀他的孕时,有一位宣教士经常来看她,跟她谈话。那位宣教士送给她一本单行本的福音书,她念了,并且一直存着这本书。她告诉她的儿子披雷曼奈德说:她并不想作一个基督徒,可是在他诞生以前的那段时期,有时候她盼望这尚未出生的孩子,将来长大可以作一个像耶稣那样的人。──《每日研经丛书》

 

15.那少年人来问耶稣说:他该作什么事,纔能得永生。到底得永生是靠作什么善事吗?还是这少年人的问题有错误?(太十九章16l7节)】

    这个少年人的问题是错误的,因为他是根据犹太教的观念来求问那稣。主那稣并没有告诉他要作什么善事纔能得到永生。中文圣经在主那稣的回答加上一个错误的宇。请看17节:主那稣回答说:“你若要进入永生”,中文在这里加进一个“永”字,原文只有“生”字,即“你若要进入生”,意即“你若要生活得好,就要如此”,并非说:“你若要获得永生,或进入永生”。――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16.马太福音二十章所记载的巳初、午正、申初、酉初是什么时候,犹太人是否和我们今天一样,一天分二十四小时,他们的计算法是否与我们相同? 

                                                         (太二十章16节)

    中文圣经的巳初、午正等是已经相当古老的说法,应改译为第几时,请看下表便明白。

    中国人的老说法    我们的钟表  犹太人的说法

    子夜      半夜十二时←(对照)→第六时(半夜)

            半夜二时          第八时(半夜)

            半夜四时          第十时(半夜)

            天亮六时            第十二时(天亮)

            上午八时            第二时(上午)

    巳初      上午九时            第三时(上午)

            上午十时            第四时(上午)

    午正      中午十二时          第六时(午正)

            下午二时            第八时(下午)

      申初    下午三时            第九时(下午)

            下午四时            第十时(下午)

    酉初      下午五时            第十一时(下午)

            下午六时            第十二时(日落)

            晚上八时            第二时(晚上)

            晚上十时            第四时(晚上)

    根据此表,在看英文圣经时,如遇“第几时”的字句,便明白是我们现在的几点钟了。―― 苏佐扬《新约圣经难题》

 

32 人守诫命善事能得永生么?(太十九16-22)】

答:谈到这一个问题,在马可与路加两福音书中亦有同样的记载(可十17-22,路十八18-30),「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我该作甚么善事,才能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若要进入永生,就当遵守诫命。」(太十九1617)这里「进入永生」在原文上只有「生」字()(注),就如吕振中译作「进入生命」的意思。耶稣作这样的回答,意思是若要进入有意义,有善行方面的生命,就当遵守诫命,「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等,这是关乎十条诫命中后六条之待人本分,属于行善道德方面的诫命,(参出廿12-17),却没有说以守诫命为得永生的条件。因为行善事,守诫命与得永生完全是两回事,看「那少年说,这一切我从小都遵守了,还缺少甚么呢?」(可十20,太十九20)这个作官的少年人(路十八18),从小都遵守了一切诫命,到如今跑来跪在耶稣面前,求问承受永生的事(可十17),这种渴慕的心志与谦卑的态度,实在是可佩,主也爱他(可十21),但主却是还未应许他能得着永生。由此可知行善事守诫命,是不能解决得永生问题,这个少年人想要以行善事来换取永生。乃是其思想观念上之一大错误,所以主最后只能对他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太十九21)这种舍己为主的爱心信心生活,少年人无法接受,因为他有很多地上的产业,舍不得放下,来让穷人分享,终是仍没有得着永生,于是就变了脸色,优优愁愁的走了(太十九2122,可十2122)。

今日有许多也像这个少年人所犯的错误一样,总以为行点善事,做个好人,立些功劳,修好品德,作一个有道德的信徒,便可以得永生,岂不知人的本身就有罪性最根的存在,不能行善事,除神以外,没有良善(罗三191123,五12,七18-20,可十18)。须知当初神给人诫命规条原是好的,本是叫人知罪勿犯(罗三20,提前一910),但人不能遵行而被定罪,所以我们只有悔改认罪,蒙受神的恩典,凭着耶稣宝血洁净赎罪的功劳,因着信心来接受神的生命,在祂里面成为一个新造的人,才能得着永生的盼望(罗三2425,六2223,弗一89,林后五17,约三1617,五24)。

注:永生——太十九1617()意生命,生涯。()意永世的,无始无终的,亘古的,无始的,永远的,无终的。()意永生(16),其单用一字()意生命(17)——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三卷符类福音对于年青富官的记载有歧异之处;如何能消除这些歧异呢?(太十九16-22

     三卷符类福音都有记载基督和年青富官的对话;分别是马太十九16-30,马可十17-31及路加十八18-30。这三段经文记载了两人对话的详情,有些细节只见于其中一卷福音书,亦有一些细节是两卷福音书均有记载的。无论如何,当我们将三卷符类福音的资料综合起来,就可窥全豹,从而得知这段事迹所蕴含的意义;单靠其中一卷的记载,并不能了解其中的含义。由此看来,我们实在要感激三段记载之间的歧异。

    司顿候斯(参StonehouseSynoptic Gospelspp95-96)作出下列统计资料:马可的记载最为详尽,有279个希腊字:马太用了270个希腊字(其中38个见于十九28,这节是马太独有的);路加只有202个。上述用字数目上的比例,颇不寻常,因为照新约圣经学者的研究结果,马可是四卷福音中最早写成的。自由派的圣经批评者所持的观念是,当某卷符类福音的记载比其他两卷为长,那么,较详尽的一段是后来写成的,是将早期的「传统」加以扩充而得的。然则,这个论调不可套用来解释年青富官这段经文。

    每一位符类福音作者,在选材写书时都有自己的原则,这是令人感兴趣的课题,司顿候斯花了很多笔墨来讨论。首先是马太的原则,他的目的,显然是要向犹太人陈明:(1)耶稣已成就了旧约的预言,他的确是犹太人所盼望的弥赛亚;(2)耶稣就是那位神圣的「先知」,他亦是「教师」,作出了对神圣生命最具权威的教导(以五段互相关联的教导来陈明);(3)耶稣已成就了神向以色列所作的应许,他亦是外邦人的光,神的国将会转至外邦人身上。

至于马可,则专注于基督拯救人类的功绩,而不着意记他的口头教训;马可强调行动过于言谈。因此,马可福音的各处均可见「立时」、「即」等这样的字眼。马可所关注的,是向外邦人解释巴勒斯坦的风俗(偶然会有亚兰语的引述句);马可借用拉丁语或其概念,故此可能是为罗马人引用的。

路加的与前者不同,他强调主耶稣个人的活力,以及他关顾身旁的每一个人,包括妇女和孩子。然而,引导路加写福音书的原则,是照着研究历史的方法来记录耶稣毕生事迹,由最先前的阶段(耶稣的先驱,即施洗约翰的诞生;天使向马利亚及牧羊人的宣告;耶稣十二岁时上耶路撒冷圣殿)至最末后的事迹(在橄榄山上升天)。路加福音记录了有关耶稣的多件事情,以及扣人心弦的比喻,都是马太与马可所没有的。例如完全人,活出爱与神的恩慈,为所有信徒(包括犹太及外邦的)开启了引往新生命之路。

    关于耶稣生平的记述,三卷符类福音各有增删;若我们以三卷福音书的基本原则作为基础,来理解三卷符类福音的歧异,并能融汇贯通,相信会是有益的。纵使三卷符类福音所强调的地方,是稍有不同,着重基督生平及性格的不同方面;然而,三卷符类福音都是可信的,见证了基督的生平。无论如何,我们拥有三份稍有不同的记录,我们可以将这些记录综合起来,得以全面地了解耶稣与周围人物的相处,亦知道耶稣对于他们的需求有何响应。

要比较马太、马可与路加的见证,我们需要将三者的意见组合在一起,才能了解三者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艾基斯《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年青富官的提问(太十九16-22

 富官来到耶稣面前,他首先询问耶稣,作为没有犯诫命的信徒,他自己在神面前有何欠缺。那富官问道:「良善(路、可)的夫子,我该作什么善(太)事,才能得(太)或承受(可、路)永生?」耶稣以一条问题回答他,希望藉此启发他理解基督良善的神圣本质,并使他了解何谓良善。耶稣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可、路),或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太),只有一位是善的(太),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可、路),你若要进入永生(太),诫命你是晓得的(可、路),就当遵守(太)。」── 艾基斯《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基督挑战富官的诚恳(太十九16-22

     那富官追问,要耶稣指出是那些诫命。「什么诫命?」(太)耶稣指出最基本的——十诫:「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太)当爱人如己。」

    那少年人(太)说:「这一切我从小(可、路)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耶稣看着他,就爱他(可),对他说:「你还缺少一件(可、路);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就去(太)变卖你所有的(太),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年青人拒绝,就离开了

    他听见这话,就甚忧愁(路),就忧忧愁愁的走了(太、可),因为他的产业很多(太、可),因为他很富足(路)。耶稣周围一看(可),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太),财主进天国是难的(太)。有钱财的人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可、路)。」门徒希奇(可)他的话。耶稣又对他们说:「小子,倚靠钱财进神的国,是何等难哪(可)。骆驼穿过咸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跟从主的赏赐

门徒听见这话,就希奇得很(太、可),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看着他们说(太、可):「这在人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太、可)。」彼得就对他说(太、可):「看哪,我们已经撇下(太、可)自己(路)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要得什么呢?」耶稣说:「我实在(太)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太),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只见于马太)。」请留意,在路加二十二30下,基督重复这个应许。

接着,耶稣为今世作出应许:「人为神的国(路),为我和福音(可),撇下房屋,或妻子(路),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太、可);或父母(路),儿女田地(太、可),在今世必得百倍,就是房屋、弟兄、姊妹、母亲、儿女、田地,并且要受逼迫(可),来世必得永生。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太、可)将要在后面,在后面的将要在前。」

    将三卷符类福音的记载综合起来,我们注意到三者的用字,严格来说是有所不同,但所表达的意思则一。字眼的不同,有以下例子:(1)太十九29,「凡为我名撇下的」,可十29及路十八29则作「没有不在……」(2)可十30,「百倍」,太十九29及路十八30则作「许多许多」(译按:中文和合本亦作「百倍」);(3)路十八29,「父母」,太十九 29及可十29作「父亲,母亲」。在此可能指出,太十九29的「房屋」(oikias)是众数,而路加及马可则作单数(oikian)写法。

    将符类福音中记载同一事件的经文摘录在一起,使我们了解经文在用语上的不同;三者的记载或许会重复,亦有互补之处。除却抄传上的错误(叙利亚简明译本中的路加十八29,所用的字眼是'abohe;意即「父亲」,而不是指「父母」),基于上述第一及二项的用语,使我们不能肯定耶稣讲论时所用的亚兰文的字眼。然而,当我们追溯原亚兰语时,要考虑到同一个亚兰语可用不同的希腊文来翻译。正如第三项的「父母」与「父亲、母亲」;关于这个用语,在此应指出,时至今日,阿拉伯人亦习惯用「父亲」('abum)的众数('abawani)来指父母。因此,阿拉伯文表达「他的父母」,会写成'abawahu值译是「他的两位父亲」)── 艾基斯《新约圣经难题汇编》

 

【太十九24骆驼是犹太人所知道的最大型的动物。据说在城墙上有时候有两道门,大门是一切贸易乃交通工具必经之处,此外常有一道低短狭窄的小门。到了晚上大门关闭上锁以后,惟有穿过这道小门进入城内,这小门即使一个成人也很难直着身子进去。据说有时候这道小门称为『针眼』。因此耶稣在这幅图画中是说财主进天国,好像一只巨大的骆驼要穿过连一个人都难以穿过的小门那样的困难。

     还有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指示,希腊文的骆驼是kame{los;希腊文论及船的锚链就是kamilos,而希腊后期的文字有一种特征,就是元音的声调失去了它们尖锐的区别,因此使得彼此的发音相近。在这种希腊文中很难区别ie{的音调,它们的发音都是跟英文的ee差不多。因此耶稣可能是说:财主进天国好像用船上的锚索或锚链,穿过一根缝衣的针那样地困难。这的确是一幅生动的图画。──《每日研经丛书》

 

【财富造成一种处假的倚靠】在启示录给老底嘉教会的信中,就有一个生动的实例。老底嘉是小亚细亚最富庶的一座城市,主后六十年这座城受到地震的破坏,罗马政府愿意资助大量的金钱来修理他们破损的建筑,却为该城所拒绝,并且声称他们有足够的力量来解决自己的困难。罗马的历史家塔西图(Tacitus)说:『老底嘉从废墟中得到复兴,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努力,并没有接受我们的帮助。』复活的基督听见老底嘉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启三17)──《每日研经丛书》

 

     瓦蒲里(Walpole)创造了这个讽刺的警句:『每个人有他的价值。』如果一个人有钱,他很容易认为每一件东西都有它的价钱。如果他十分需要一件东西,他就可以买下来。若有甚么困难临到他身上,他能够买通一条出路。他也会认为他能够买通进入快乐的道路,离开忧伤的道路。因此他认为没有上帝他仍旧可以过日子,因为他自己能够掌握自己的生活。──《每日研经丛书》

 

     约翰孙博士(Dr. Johnson)在参观一些富有奢华的城堡与产业之后,说了一句冷酷的评语:『这就是使人难以死去的东西。』一个人对于世上的东西太感兴趣,就很可能忘记天上的事;看得见的事使他受到过分的束缚,就会使他忘记那看不见的事──这是一种悲剧,因为『所见的是暂时的,所不见的是永远的。』(林后四18)──《每日研经丛书》

 

33 骆驼穿过针的眼一语有何意义?(太十九24)】

答:耶稣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这一节上句经文,大意是形容财主进天国是很难的,骆驼与针眼可作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是从字面上了解,高大粗壮的骆驼,穿细小的针眼,表示何等的困难。二是解经家认为「骆驼」这字的原文()实际的意思是「绳索()」,因这两字原文只有一字母之差(),所以其本意即为绳索过针的眼。三是把这针指为从前耶路撒冷一处城门房边的小门,为步行者出入所用,称为针眼门,当骆驼要穿过这小门的时候,先要卸下其背上背的东西,跪下并用人力推拉帮助,才可勉强进入,但不论如何解释,这句话大概是出犹太人的俗语,就是不能的意思,含意是很明显的,门徒听了,当时已能领会其意义(太十九25,可十26)。——李道生《新约问题总解》

 

【马太福音第十九章:君王国度与生活为人的关系】

一、生活为人与进天国的关系

1、有疾病的难处

1)「耶稣说完了这些话,就离开加利利,来到犹太的境界,约旦河外」(1节)——马太十八章记载主耶稣对门徒的一席话,点出人自大、绊倒人、轻看人、丢弃人和不饶恕人等毛病,然后就往前走,要紧犹太地的耶路撒冷,在那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参太二十18~19)。所以主耶稣此后的行程,乃是十字架的道路。

2)「有许多人跟着祂;祂就在那里把他们治好了」(2节原文)——本节的原文并无「的病人」三个字,表示这些跟随主的人个个都是有病;若不是身体有病,便是心灵有病。跟随主行走十字架的道路,乃是人得医治的秘诀。

2、人有情欲的难处

1)「有法利赛人试探耶稣说,人无论生命缘故,都可以休妻吗?」(3节)——法利赛人代表宗教徒。宗教徒只顾律法的字句,却忽略了律法的精意(太二十三23),因此与主耶稣的教训格格不入。他们在这里想借着摩西有关休妻的律法来试探主,好抓住祂的把柄。

2)「耶稣回答说,那起初造人的,是造男造女」(4节)——主耶稣的答话,是要把人带回到「起初」的光景。神在起初造人的时候,又造男人又造女人(创一27,五2),神的用意是要男女结合,故婚姻是神亲自设立的。

3)「并且说,『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5节)——上一节是藉神的创造来体会神的心意,本节是藉神的话(创二24),来证明婚姻是神所命定的并且神的命定是一男一女,而不是一男多女,或一女多男。

4)「既然如此,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6节)——男女二人,一经婚姻的结合,在神看,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个人,所以圣经记载人数,往往不将妇女计入(参太十四21,十五38)。人若有此属灵的眼光,便会看见说,离婚乃是将一个人硬生生劈开两半的行为。

5)「法利赛人说,这样,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她呢?耶稣说,摩西是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7~8节)——有几件事我们必须看见:第一,摩西所订休妻的诫命(申二十四1),并非「吩咐」,乃是准「许」;第二,摩西准许人休妻,乃因人「心硬」,并非神「起初」的心意;第三,许多时候,人因硬心而不遵从神时,神会暂时容忍活任凭他,但并非表示神喜悦如此情形;第四,一切事物应从「起初」的观点,而非既成的事实,来推断是否合乎神旨。

6)「我告诉你们,凡休妻另娶的,若不是为淫乱的缘故,就是犯奸淫了,有人娶那被休的妇人,也是犯奸淫了」(9节)——正当的离婚,只有一种理由,就是有一方淫乱;因为淫乱在神看,是破坏合一的行为。夫妻间在神面前的合一,既已遭拆毁,故无必要去维持外表的合一。「淫乱」原文指「娼妓行为」,似乎不止是偶然的过犯,且以习以为常;「奸淫」原文指「已婚男女破坏婚姻关系的行为」。

7)「门徒对耶稣说,人和妻子既是这样,倒不如不娶」(10节)——门徒的意思是说,结婚之后发现对方不满意,但又不能随意离婚,倒不如不结婚为妙。

8)「耶稣说,这话不是人都能领受的;惟独赐给谁,谁才能领受」(11节)——结不结婚,并不在乎人的定意,只有那些有神特别恩赐的人(参林前七737,「女儿」原文是「童女」),才可以不结婚。人若无此恩赐,却勉强不结婚,恐难免发生淫乱(参林前七29)。

9)「因为有生来是阉人,也有被人阉的,并有为天国的缘故自阉的;这话谁能领受,就可以领受」(12节)——有的人天生就有生理上的缺陷,有的人是被迫失去性的能力,但惟有为着天国的缘故,彻底对付自己的情欲,这等人乃是特别蒙恩的(参启十四4)。

3、人有骄傲的难处

1)「那时有人带着小孩子来见耶稣,要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门徒就责备那些人」(13节)——「按手祷告」意即与主联合,承受主的祝福。门徒企图阻止小孩子来接受主的按手祷告,是因认为小孩子微小、幼稚、无知,不够资格领受主恩。在人的天然观念里头,满了这种尊卑、贵贱、大小的思想(雅二1~7)。信徒也常不知不觉中,有贵重这个,轻看那个的情形(林前四6)。

2)「耶稣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天国的,正是这样的人」(14节)——像小孩子「这样的人」,是指像小孩的纯真、谦卑、依赖,这是进天国的要件(太十八3)。

3)「耶稣给他们按手,就离开那地方去了」(15节)——主乐意与谦卑的人联合并祝福他们。我们当趁着还有机会亲近主的时候,学习谦卑的功课;否则,等到祂「离开那地方去了」,就来不及了。

4、人有贪财的难处

1)「看哪,有一个人来见耶稣说,夫子,我该作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16节原文)——这一个人是一个少年财主(22节);「得永生」在马太福音里,是指进入天国并生活于其中。这个少年财主以为行善是进入天国的惟一条件,故有此问。

2)「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以善事问我呢?只有一位是善的」(17节)——主这话的意思是说,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太七18),只有善人才能发出善来(太十二35);而惟有神是善的,世人不可能凭其邪恶的本性,行出善事进入天国。

3)「你若要进入生命,就当遵守诫命。他说,什么诫命?耶稣说,就是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当孝敬父母,又当爱人如己」(17~19节原文)——这些诫命是旧约律法中对于人的条例(出二十12~16;利十九18)。神当初颁布这些诫命的用意,乃是要人在遵行之中领会两件事:第一,诫命表明神爱的心和圣洁的性情;第二,因人不可能完全遵行诫命,从而认识自己的败坏,并求告神。主耶稣在这里向那少年财主提起这些诫命,目的也是要让他了解,他凭自己是不可能完全遵守诫命的。

4)「那少年人说,这一切我都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20节)——可惜这少年人并没有看见自己的无能,以为一切都已遵守了,其实他顶多只在字句外表上遵守诫命,却在精神内涵上免不了违犯诫命。

5)「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21节)——主在此提出最厉害的要求,以显明认得不完全。本节的含意如下:第一,即使人遵行一切诫命,在主看仍是不完全;第二,人的「有」常成为人蒙恩的拦阻,故要变卖「所有的」;第三,你不能把所有的分给别人,就证明你并不「爱人如己」;第四,你现在所有的,不过是地上的,你在天上一无所有;第五,即使你将所有的分给人,在你的心里仍可能他只有穷人而没有主(太二十六11),故还要来跟从主,亦即爱主过于爱一切(太十37~38)。

6)「那少年人听见这话,就忧忧愁愁的走了,因为他的产业很多」(22节)——那少年人所以会忧忧愁愁的走了,是因为他发现属地和属天,属世和属灵并不能两全其美,除非放弃其中的一方,就不能得着另一方;可惜他竟拣选了属地和属世的一方,乃因他的产业很多。这话也证明,人越多财就越贪财。这种情形,也可应用在属灵的事上,人若在主之外注重属灵的产业,例如口才、知识、恩赐,就会引来忧愁的后果。

7)「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23~24节)——「财主」的定意是,在主之外有所拥有,不肯为着主的缘故,舍己、失丧魂的享受(太十六24~25)的儿女。这种人要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的眼还难。骆驼顶大,针眼顶小,除非应用十字架的原则,就是舍己、把己烧成灰,化为乌有,如此才能穿过去。

8)「门徒听见这话,就稀奇得很,说,这样谁能得救呢?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25~26节)——这是本段经文的结论:人要进入天国并活在其中,不止那少年财主觉得不能,门徒也觉得不能,连主耶稣也印证说,在人这是不能的。人不能凭着自己进入天国,但是神能将人所不能的,转变为可能,因为在神凡事都能。神的方法是将祂自己给人,在人里面加力,使人也凡事都能(腓四13)。

二、生活为人与得国度奖赏的关系

1、国度的奖赏在于人的撇下

1)「彼得就对祂说,看哪,我们已经撇下所有的跟从你,将来我们呀得什么呢?」(27节)——彼得的意思是说,我们在今天既已有所撇下,就应当在将来有所得着,这样才算合理。其实他并没有看到,他之能够撇下所有的来跟从主,乃是神使然的。

2)「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祂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28节)——「复兴的时候」是指当主再来,带进千年国度,万物复兴的时候(徒三21);那时,主要坐在宝座上作王(启十一15),并有复数的宝座赐给跟从祂的得胜者,其中包括十二使徒,他们要审判以色列民并万民(启二十4)。主耶稣这段答话,表明神既是公义的,决不会漠视我们撇下所有的来跟从主的举动,必定有所奖赏。我们得以进入天国,是在乎神的恩典(弗二8);而我们能得着国度的奖赏,是在乎人的行为(启二十二12)。

3)「凡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亲、母亲、儿女、田地的,必要得着百倍,并且承受永生」(29节)——「得着百倍」是指在今世就能得着丰满的享受和喜乐(可十30);「承受永生」是指在来世得着永远生命的福乐(路十八30)。这些都是国度的奖赏。

2、国度的奖赏有先后之别

1)「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30节)——「然而」一词乃是对彼得自满于目前光景(27节)的警告。人若将为主摆上的引为炫耀自夸,就必落到「在后」;即便你没有骄傲的灵,但若松懈而未竭力奔跑(参腓三13~14;来十二1),仍将会落后。

2)「在后的将要在前」(30节)——前句是警告;本句是鼓励。为着得国度的奖赏,我们都当尽力奔跑(林前九24),把自己当跑的路都跑尽了(提后四7),就有可能成为「在前」的。我们的本分是跑,而判断在前或在后,乃在于主。

── 黄迦勒《查经辑要》

 

【跟从耶稣】

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

   一、人不可休妻

         1.人要与妻子联合,二人成为一体

         2.神配合的

         3.人不可分开

   二、在天国的,正是小孩子

         1.店小孩子到来见耶稣

         2.门徒责备他们

         3.耶稣给他们按手祷告

   三、少年财主忧忧愁愁的走了

         1.可去变卖你所有的

         2.还要来跟从我

         3.他选择了他的产业

── Chih-Hsin ChangAn Outline of The New Testa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