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第十三章

上一篇   下一篇

太13:1-53 我们的君王讲关于他国度的七个比喻

1. 当那一天,耶稣从房子里出来,坐在海边。

他不怕被他的家人扣住,而是自由出去了。他的表现多么镇静。他“坐在海边”:这对他来说一定是很大的舒缓。他离开家里和大街上的争吵,来和大自然有休息的相通。在海滩上,在露天里,他可以更释放他的想象,离开用比喻表达的说法方式。

2. 有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众人都站在岸上。

“许多人” 盼望能听到他的教训,看见他行的神迹。这些人是如此紧紧拥挤着他,他有被推到海里的危险;这危险越来越大,因为这不是分散的人群,而是“许多人到他那里聚集”— 拥挤着他。船成了他的讲坛,在他和岸边的一点距离给了他呼吸的空间,使更多的人能听他说话。倾斜的海滩,蓝蓝的天空成了很大的礼堂,有空处给“众人”;这个用词很好地包括了很多人。先生“坐下”,众人站着:如果这种安排还盛行,我们聚会里睡觉的人就会少了。

3. 他用比喻对他们讲许多道理,说: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

他有很多的教训要说,他选择用比喻说出来。它们是多么奇妙的画面!对我们,对听到这些比喻的人来说都是如此!这个撒种的比喻是包含了极多关于天国的教训,因为种子是“天国的道理”(见19节)。要听,每一个字都值得我们注意。也许,传道者是指着岸上一位开始在其中一片地上撒种的农夫说话。“一个撒种的”,就是“那一位撒种的”。耶稣,我们的主,服从他父的命令,接过撒种的任务。撒种的“出去”。看,他离开他父的家,心里带着这一个目的 - “出去撒种”。

4. 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

“撒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 就算那位伟大的撒种人在工作,一些种子还是不能结出果实。我们知道他撒的是最好的种子,是用最好的方法;但是一些种子落在别人踩过的路上。没有泥土遮盖,不被泥土接受。那泥土很坚硬,因着交通被压得实实的。也有落在路边的,有尘土挡住我们的眼睛,泥堆把我们弄脏,飞鸟把种子偷走了。这不是给好种子的好地方。无怪乎种子暴露出来,“飞鸟来吃尽了。”如果真理不进入人心,邪恶的势力很快就要把它除去。

5, 6. 有落在土浅石头地上的,土既不深,发苗最快;日头出来一晒,因为没有根,就枯干了。

种子落在石头中间,或者在浅浅的土里,下面是没有被击碎的岩石的底;如果撒种的人完全避开这样的地方,他可能会错过一些好土。在这些“石头地”里,种子“发芽最快”,因为石头散发出落在它上面的热量,加速了它的发芽。但发芽快的凋谢得也快。当时候到了,太阳发出它的威力,没有根的植物立刻枯干死去了。“土既不深”,除了枯干它们还能怎样呢?对它们来说,每一样事情都是快快的,种子没有时间扎根,就这样,在热切的急匆匆中,快快的增长要面对快快的死亡,没有什么痕迹留下。

7. 有落在荆棘里的,荆棘长起来,把它挤住了。

那地本来是长满荆棘的,荆棘被砍掉,地被清理出来;但是那些旧根快快生出新芽,其他杂草和它们一道出现;混在一起的蓟草,荆棘,荨麻,还有那些不知名的杂草,把麦子软弱的芽抑制了。原来就有的植物“挤住”了可怜的外来植物,它们不容许入侵的麦子和它们分享田地:邪恶宣告要独霸我们的本性。这样,我们就看到三种种子的最终结局。

8. 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就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这要补偿所有的损失,按着这里所说的最高增长率更是如此。三种种子已经被飞鸟,天气和杂草破坏了;然而令人高兴的是,有一种留下了,加增,装满了谷仓。撒好种子,这永远不可能是完全的失败:“又有落在好土里的”。在每一片肥沃土地上收成不是同样多:它从一百倍到三十倍不等,不是所有的好土都同样好;而且情况可能会有不同。在同一个农庄,同一个季节,在同一位农夫之下,收成不会同一样,然而每一片地可以有相当好的收成。

主,如果我不能有一百倍的收成,让我至少也有三十倍,证明我是好土。

9. 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这让人想起一位军官对他的士兵说,“立正!”他说话,他是万军之主,有权要求我们去听。耳朵是用来听的:那造耳朵的说话时,我们要最大大地使用我们的耳朵。

10.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

也许众人向门徒抱怨,说他们不能明白他们的主在指什么。门徒也许感到不能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困扰他们,他们做得很好,去询问他们不会有错的先生,而不是发明一套解释的理论,却是可能完全错误的。

11. 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

使用比喻一般的原因是为了让真理清楚,抓住人的注意力,让教训给人的记忆留下深刻印象。但在这个情形里,我们的主用比喻说话,是成就了很早以前就对这个叛教国家的判决,他处在这一国当中,却受到如此不敬的待遇。他们有光,却故意留在黑暗中,这有祸了。对他自己的门徒,我们的主愿意解释这比喻,但他不会向外面不信的众人解释。如果众人当中有任何人真心要知道主说话的意思,他就会作他的门徒,然后他要受教,明白“天国的奥秘”;但是那些拒绝弥赛亚的人,他们听比喻,听了却听不见,看见了却不明白。

听到外面的话,这是众人皆有的特权;“知道天国的奥秘”,这是神主权的一种恩赐。我们的主是极大胆地讲出真理: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这是严肃的话,让人降卑的真理。救恩,以及藉它而来的知识,是主愿意给谁就给谁的。毕竟存在着一种叫分别的恩典的事情;让现代人想怎样就怎样讥笑这个教义好了。

12.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那些对属灵真理有一点明白的人,他们要得到更清晰的光照;但是那些故意活在黑暗当中,在光的面前会越来越迷惑,除了发现他们并不明白他们以为自己明白的事情,他们是什么也得不到。一个无知的人上博物馆去,或者去听一场很有学问的讲座,他只能感觉到他自己是一个更大的傻瓜。他什么也学不到,因为他不能明白科学基本的名词。属肉体的人也是如此;属灵的真理不是光照他们,反而是让他们瞎眼了。

13. 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

这就是他“用比喻对他们讲”的原因;他们不能明白属灵的事情,所以他没有给他们不加装饰的教训,因为要是这样,他们会根本就不听了。他们不能真正看见他们所看见的,不能听明白他们所听到的。教训越清楚,他们就越因此迷惑不解。他们在道德上,在灵里是病得如此厉害,以致他们可以注意到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真理吸引人的外表:对真理本身,他们不喜欢,也不能明白。直到今天,对属肉体的人来说,创造的奇妙,恩典的作为,神护理的工作,信仰的命令,都不过是没有声音的音乐,或者画出来的阳光而已:他们听不见它们的教训,他们感受不到它们的能力。

14. 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

新约不断引用那奇妙的以赛亚书第六章,它是何等清楚表明有罪的以色列的毁灭!那些拒绝去看的人受到惩罚,变得不能明白。罪的惩罚就是把人留在罪中。我们主那个时候的犹太人轻慢他们所听到的,所以他们被任由去听却不明白。连立约的信使对他们说话也是徒然。

15. 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他们让自己的感官变得死寂。在罪中刚愎自用,这使得他们对属灵事物变得无心,耳聋,瞎眼。他们就是这样给自己关上得救的门路,用他们自己最大的努力拦阻他们自己归正。真理就是这样临到他们,是定他们的罪,而不是使他们归正。如果真理使用除比喻以外任何的其他形式临到他们,他们会连听都不愿意去听。如果他们愿意去明白,真理用比喻这种形式表明,要比任何其他形式能更清楚让他们看见;但是,因为他们不愿意,比喻就变成一种昏暗的灯笼,把光拦阻在他们外面。如果人故意闭上他们的眼睛,光本身就要令他们变得眼瞎。就是这样,当主放弃某人,这是因为他们的罪的缘故;但是当他拣选某人,这不是因为他们是更好,而是因为他能使他们变好。

这节经文教导,除非人正确使用感官,否则有感官都是小事一桩。人应当“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如果他们转向基督,他就要医治他们,就是医治他们“蒙了”的心,“发沉”的耳朵,“闭着”的眼睛。但是哎呀!有一种人是不愿意“回转”的;因为他们以他们的瞎眼和蒙蔽的心为荣。

16, 17. 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

蒙拣选有如此特权的人是有福的!恩典开了你们的眼睛和耳朵。“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这些眼睛看到的何等的奇妙,宝藏和启示!定睛在神的爱这奥秘上的眼睛是有福的。“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它们听见一些比天使歌声更甜美的东西,就是从耶稣内心发出的永恒之爱的声音。你们知道了那极大的奥秘;主的心意已经向你们启示,你们是“有福”的。你们在福音之下,神让你们明白在律法之下最伟大,最好的人都不能发现的事情。夏天最短的一日也要比冬天最长的一日要长;你们这些卑微的人,在福音时代要比耶稣临到之前最好的圣徒能看见的看到更多在耶稣里的真理。对此是无可置疑的,因为耶稣用“我实在告诉你们”验证了这句话。那些得着重生的感官,能看见,听见神的真理的人,他们是比所有其他人更蒙福。我们是在这些蒙福的人当中吗?如果是,让我们为如此大的赐福赞美主。真正“听见”福音,“看见”它的福,这是一种极大的蒙福。我们回应,表明出来的爱和感恩应当真是极大的!

18. 所以,你们当听这撒种的比喻。

因为你们看到了幕后的事情,蒙了恩,可以通过外面的比喻分辨内在的含义,来“听”对这“撒种的比喻”的解释。

19. 凡听见天国道理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

福音是“天国道理”:在它里面有王的权柄;它宣告、启示君王耶稣,它引导人顺服他的权杖。 听见却不明白,就是把好种留在你这个人外面,没有把它领受进入你自己里面。对任何人来说,这样的听不会有任何结果。

撒但总是警醒着要拦阻神的话语:“那恶者就来”,就在种子落下的那一刻。连真理和人刚硬干枯的接触,他都总是害怕,所以立刻把它“夺了去”,神的话语被忘记,甚至遭人不信。无论如何,它没有了;在我们听众的心里不是一片麦地,而是一条大路,坚硬,繁忙来来往往的路。这人不是一个反对的人,他是领受了这种子;但他是按着老样子领受真理,他本性的土没有改变;种子还是原样,直到地狱的恶鸟来把它叼走,这样它就没有了。至于真理“撒在他心里”,它是被撒在他天然,没有被更新的心里,所以它没有生命的扎根。我们看到有多少的听众是这样的人!我们对这些人讲道是徒劳的;因为他们学了又扔掉了,他们领受的,几乎在临到他们的同时,他们就把它拒绝了。

主,不要容许我们任何一人把你君王的话语封闭排斥在外;什么时候真理最小的种子落在我们身上,愿我们打开我们的心去领受它!

20, 21. 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是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

在这里,种子还是一样,撒种的人还是一样,但是结果有一点不同。在这种情形里,有足够的土盖住种子,有足够的热力使它快速生长。归信的人注意去听,很容易就相信了;他看来是很高兴就立刻接受了福音,他是同样急切热心,喜乐和富有表现。他“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肯定这看起来前景是非常好的。但是土在本质上是恶的,刚硬,荒芜,表面。这人没有生命的进入,可以进到福音的奥秘里,在他自己没有根,没有原则,没有更新的心去抓住真理;所以他快快、很表面地兴旺了一阵,只是一阵的功夫。这里讲得很简单,“不过是暂时的。”这“暂时”可能因着环境长一点或短一点。当事情对基督徒来说变得麻烦,因着从主而来的受苦,或者从世界而来的逼迫,暂时相信的人是如此没有汁液,如此没有根,如此缺乏恩典的滋润,他干枯了,他的认信枯萎了。就是这样,撒种人的指望再一次受到挫折,他的努力失去了。除非石头一般的心被改变,否则它必然总是如此。我们见过很多人,他们热得很快,冷得很快。他们“当下”接受了福音,很快又离开了。一切都是表面,所以是急匆匆,不真实。愿我们都有破碎的心和预备好的思想,当真理临到我们,它可以在我们里面扎根常留。

22. 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后来有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把道挤住了,不能结实。

在这忙碌的世代,我们自己是认识这等的听众。他们“听了道”,受到福音的感动,他们接受它作为种子放在他们思想当中,有一段时间它生长得很好;但是人心不能同时归属两种吸引人的对象,所以这种人不能把自己交给世界,也把自己交给基督。得钱财的思虑,贪婪,欺骗,从急切想发财而出的罪,或别的骄傲,奢华,压制,以及因着得到财富而出的其他的罪,拦阻人,让他们不能在信仰的事情上成为有用,甚至不能真诚对待自己:他们“不能结实”。他坚守他的认信,他守住他的位置,但是他的信仰不成长;事实上,他的信仰表现出被世界挤住,压制的糟糕迹象。外在信仰的叶子还在,但上面没有露珠;所应许的结实的穗子还在,但里面没有麦粒。杂草生长超过了麦子,把它挤住了。我们不能同时栽种荆棘和小麦,这种尝试对于为耶稣获得收成来说是致命的。

请看在这里,财富是怎样和“思虑、迷惑”,还有“不能结实”联系在一起的。小心谨慎是一回事,但人为什么如此急切用荆棘让他们的荆棘隔离带变得更加宽阔呢?

一位好农夫岂不要把荆棘和杂草连根拔除吗?我们岂不应该尽我们所能,远离要得世上的财物,将它保持,加增,积聚的思虑吗?我们的天父要保证我们有足够的,我们为什么要因着世物烦恼呢?我们不能把我们的思想既归给这些事,也归给神的国。

23. 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这是神的道成功的故事。第四种田要补偿一切的努力。当然,没有一个预言能教导所有的真理,所以在这里我们看不到耶稣有提在丰收之前必须要有的耕耘。按着本性没有一个人的心是良善的:良善的主把这块地变成了“好地”。在这情形里,人心和思想都集中在天上的信息之上,“人听道明白了”。带着爱明白了,真理进入到人里面,在那里生根,它生长,结实,报效撒种的人。我们的目标一定要是在里面明白理解神的道,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因着它结出果实。

愿我们的目标是成为那些结实“有一百倍的”的人!啊,如果能够,我们愿意给我们的主万倍。我们每听一次布道,我们都当努力行出一百件满有恩典,爱心和舍己的作为。我们这位撒种的神,有如此属天的种子,理当得到荣耀收成的回报。

24. 耶稣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象人撒好种在田里。

我们的主仍然是经常给我们讲这福音主旨,他讲了关于“天国”的事情;他继续他的做法,就是把真理变得如此明白,只有故意瞎眼的人才不能明白,他又带出另外一个清楚,内容丰富的比喻。我们很清楚晓得,“ 人撒好种在田里。”他撒得很好,他是在他自己选好的田里撒种。他回到他天上的家,把他的田交给他仆人照顾。唉呀,这照顾变成了何等的担忧!

25. 及至人睡觉的时候,有仇敌来,将稗子撒在麦子里就走了。

仆人太容易睡着了。有一个时候,本性要求他们这样做,有其他时候,有罪的懒惰劝服他们作同样的放松。好人,随和的人,他们不能相信会有任何人要破坏他们主人的田地;而且,警惕、驱赶入侵的人,这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工作。“把异端赶尽杀绝”,这是警惕的绰号。“古板的清教徒做法”,这是对认真实行纪律的蔑称。人用“固执”来描述忠心。“人睡觉的时候”,有任何受过训练的人能抵挡时代的灵,保持清醒吗?

“有仇敌来”:我们知道这仇敌是谁。他工作的时候是在晚上。当守望的人沉睡,他是不睡觉,而是在那个时候特别活跃。安静,狡猾,不让人看见,这恶者撒下稗子,好像麦子的东西;这稗子很像麦子,除非到了开始成熟的时候,否则没有人能分辨它们的不同。他带进那些喜爱“现代思想”,世界娱乐的人,这些人凭他们的谈话像是基督徒,他们的夸口好像极其属灵;他狡猾地把这些人介绍进来,就离开了。如果他留在他施行诡计的地方,他可能会遭人怀疑;所以他“就走了”,在别处做同样的事。他亲爱的孩子都宣告他不存在,只不过是一个神话;因为他走了,很多人得出结论,认为这些人是对的。撒但不是无所不在的,但他狡猾地把这变成一种优势,因为他常常能藉着不在,比他在场做成更多的事。一个被人知道的魔鬼只不过是半个魔鬼而已。

26. 到长苗吐穗的时候,稗子也显出来。

好种子生长,唉呀!坏种子也同样充满增长的力量。撒但的原则在其中有可怕的活力和力量。两样种子有一段时间都是隐藏起来的,但是当一样“长苗”,另外一样“也显出来”了。

稗子和麦子一样快快长出来,看起来如此相似,似乎是一样的东西。这田被破坏了;它的收成因为混杂了一种有毒的植物而被败坏了。敌人他自己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伤害了他所恨的人,这对他来说就足够了。

27. 田主的仆人来告诉他说:“主啊,你不是撒好种在田里吗?从哪里来的稗子呢?”

现在他们醒过来了:保持清醒,这本是好的。他们看到邪恶增长,尽管他们没有看见邪恶的那一位撒种。看到被破坏的田,他们受不了了,他们快快跑去告诉他们的主人,实在想不通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问主人的怎样一个问题啊:“从哪里来的稗子呢”他们肯定他撒了“好种”,没有别的;他们显然认为他会知道是谁撒了这冒充的麦子。我们也惊奇怎么会有这么多的恶事进入了基督在其中设立他工人的地方,我们惊奇高呼,“从哪里来的稗子呢?”这问题最好还是留给主,但是问这个问题,我们就是承认我们睡着了。

28. 主人说:“这是仇敌作的。”仆人说:“你要我们去薅出来吗?”

“主人” 没有睡觉。他知道是谁行了这残暴的坏事。他是神和人的敌人,行这恶事的只有他。看上去似乎是一位有学问的博士,或者一位聪明的诗人,或者狡猾的演说家,在人群中散布怀疑,把怀疑引进教会;但是在这场面背后做这事的,这恶事的真正作始者,总是魔鬼他自己。

“仆人” 很心急要用立刻想出来的法子除去这恶事。把假的麦子赶出去,让真正的麦子生长!这件事情说比做要容易;所有为了他们的疏忽懊悔的真正仆人很自然就想起这点,心急要把事情纠正过来。要是麦子里有草,锄头就要把它们除去了;但是这稗子是长在麦子上,很像麦子,这就是教会和世界那些人的真实写照,这些人是挂名的基督徒,很好的道德家,但是对神的生命一无所知。我们不能把这些人除去。但是我们是多么经常希望,我们能做到这点就好了!

29. 主人说:不必,恐怕薅稗子,连麦子也拔出来。

稗子太多,和麦子如此混杂在一起,和它如此相象,以致把一样薅出来,而不把另外一样也拔出,这是不可能的。事实上,有一种假冒的麦子是生长在真正的麦子上面,把它们除去,这对作物是很危险的。急匆匆要施行纪律的人,常常是把最好的赶出去,留下的是最坏的。在邪恶明显公开的地方,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去对付它;但在令人质疑的地方,我们最好是收手,直到我们得到更完全的指引。

30. 容这两样一齐长,等着收割。当收割的时候,我要对收割的人说,先将稗子薅出来,捆成捆,留着烧;惟有麦子,要收在仓里。

容许这两种种子留在一起一段时间,好让它们以后可以更容易分别出来。确实,邪恶要拦阻那好的,但即使这也要比错误地把好的扔掉要好。分别的时候要来到,那是“收割的时候”,那时两样都要完全长成。那是一个适当的时候,要作出分别,不会因此造成伤害。那时主人所雇用的“收割的人”要正确,有效,全面,彻底做成这工作。因为那时候,那伪装的麦子要被绑成一捆一捆烧掉;真正的麦子要被收进主自己的仓库里。这将是一种彻底的分别,主命令我们要为此等候。我们的主所说的“我要对收割的人说”,这要很好拦阻我们对教会的长老,或者国家的长官匆忙说话,激发他们行匆忙和不当的纪律惩治。他们能拔起荆棘和蓟草,但是稗子是另外一回事。官长和教会可以把公开的邪恶从他们当中除去;内在没有价值,但外表看为好的,他们却不可管,因为判断人心,这是在他们的范围之外。

我们的主宣告假麦子,冒充承认相信的人的结局是可怕的。“捆成捆”;物以类聚,相似的罪人和罪人放在一起。“留着烧”,再也没有什么话更能说出可怕的毁灭了。在这之后,我们听到是何等安静祥和的话语,“麦子要收在仓里。”这所有的都被收聚,所有的都被承认是主自己的人,所有的都被收进他的仓库里。

31, 32. 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象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

按着从种子出来的东西和种子的比例,芥菜种是所有种子中最小的,但它里面有一种特别的生命,所以它带出如此大的增长。比喻里的这个人我们是认识的:他的田是教会,或者人心;他“拿”过种子,是其他人疏忽的,因为他们认为它是太小了;他把这有生命的种子种在他自己的田里,为它守望。它生长,生长,直到最后它“比各样的菜都大”,就像一棵树。在人心中神的生命的结果决非是小的;而是极大的恩典,极大的计划,极大的作为都是由它生出来的。恩典在教会,在个人身上的工作是如此明显,以致那些像飞鸟一样,对属天事物几乎一点都不知道的人,都来它所生出的圣洁有益的影响和组织下寻求庇护。

我们本不会想到我们的主和他的十二门徒会带来基督教众多的教会。我们现在甚至不能说一个行善的小小努力会有什么结果。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内在的生活会有什么结果。它自己有一种扩展的能力,它要冲破各样约束,成长,能遮荫,结出果子,给人庇护。如果主在里面种下不坏的种子,它的结局是大的。

良善的主,请加快这有福的生长过程。我们几乎是看够了这芥菜种,现在请让我们看到那棵树吧。

33. 他又对他们讲个比喻说:“天国好象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许多解经家认为这讲的是教会,或者人心里的邪恶势力。按照这种解释,我们看到“妇人”为什么拿来面酵,为什么她对此如此偷偷摸摸,因为这里说她把它藏在面里。按照解释这比喻所用的原则,面酵一定要被当作邪恶的预表;如果这原则一定要运用在这种情形里,那么教导是明显,很有价值的。面酵很快就在教会开始它败坏的影响,它用这样那样的方式继续,仍在动工。

但上下文没有带领我们去这样解释。这个比喻用了其他比喻所用的字眼作为开始,就是“天国好象”;没有一个字警告我们题目改变了,我们的主现在不是在讲国度本身,而是在讲国度里的邪恶。而且,我们的主不是说,“天国会好象”,而是就是“好象”,所以,他指的是某些正在起作用的事情;我们真的看不到那妇人藏起了面酵,更看不到把它藏在“三斗面里”,就是藏在一家很大的教会里。这里用面酵,岂不很简单就是把它当作是对一种影响的另外一个写照,这影响看起来微弱,但变得积极,征服一切,最后全然得胜吗?这尽管是被藏在用“三斗面”来比喻的万民当中,毫不显眼,却生出一种奥秘的迅速之力,要在这世界的“全团”里继续动工,让万民都服了它自己。让我们的朋友按自己选择的来接受这两种解释,从任何一种里面学到很好的功课。求主保守我们脱离邪恶的面酵;求神圣的影响在我们所有人身上动工!

34, 35. 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

那先知就是大卫,或者亚萨。诗篇第78篇这样开始,“我的民哪!你们要留心听我的训诲。”除了神,还能有谁这样说话?然而在第三节这同一位说到“我们的祖宗”;所以他必然是一个人。那么在诗篇第78篇里,说话是既是神也是人,是神人,福音书作者最贴切地把这话用在我们主耶稣基督身上。我们的主说隐藏的事,用公开的比喻发明隐藏的事,那些他们认识的眼睛被打开的人,是可以明白,而那些自己让自己瞎了眼的人是不能明白他的意思。这些比喻包含了远古的隐秘,极深的奥秘;所以其中可能有比我们已经认识到的更多的预言。

36. 当下耶稣离开众人,进了房子。他的门徒进前来,说:“请把田间稗子的比喻讲给我们听。”

可能他们明白了芥菜种和面酵的比喻,但是稗子的比喻对他们还是一个谜。我们不必为此感到遗憾,因为尽管他们是无知,我们却得到我们主自己的解释,没有主的解释,我们必然是迷路了。

37. 他回答说,那撒好种的就是人子。

他来到这个世界,目的就是在当中撒天国的种子。所有恩典,真理,以及我们当中属灵的生命都是他种下的。

38. 田地就是世界;好种就是天国之子;稗子就是那恶者之子。

“田地就是世界”,这包括了教会;但是世界不完全是教会:因为“好种”,或者“天国之子”,就像教会一样,坏种子就是那些和神的百姓混在一起的人,和他们一起生活,在世界这广阔的田地里必然和他们联系在一起。这里不是特别指着加入教会说的,尽管所用的词把这包括在内。顽固的人尝试把异端斩尽杀绝,国教禁止思想不正的人留在国内;但是所有保护信仰不让异教徒或者异端留在其中的尝试都变质成了逼迫。在世界上没有一处地方,我们可以维持一个只是由圣徒组成的安居之地。在很多情形里,对最好之人的残酷对待是出于认为他们是错误的教师,所以不应当被容忍这个看法。用属灵的手段热切抗击错误,这是正确和必要的,但是使用属肉体的兵器,以及其他暴力的解决方法,是绝对荒谬和邪恶的。这个世界现在是一片混杂生长的田地,在尽头临到之前,它必然仍是如此。

39. 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

“魔鬼”是播种撒下恶人的。在他进入乐园之前,世上没有一个这样的人;但是现在他们到处都是,不仅仅在世界的田地里,还在教会的花园中。现在是生长的时候:收割快到了,伟大的家主已经选好了收割的人。收割的人是“天使”,而不是人,对此我们应当高兴。“世界的末了”什么时候临到,我们并不知道,但肯定它是近了。

40-42. 将稗子薅出来用火焚烧,世界的末了也要如此。人子要差遣使者,把一切叫人跌倒的和作恶的,从他国里挑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这是何等的描述!“一切叫人跌倒的”,还有所有让别人跌倒的人,作恶的,都要被挑出来,这是我们当敬虔盼望的结局。不仅外在作恶的,还有假冒的人,假的麦子,都要被除去。这不仅是对教会,还是对“国”的清除,那时候要包括世界全片的田地。我们不能做成这种清除,只有主他自己的天使能做到这一点,而且他们要做到这一点。这要发生在“世界的末了”的时候,这个时代最后的高潮。那些不敬虔的人的归宿将是“火”,那最可怕的惩罚;但这不会消灭他们;因为他们要表现出一种活着受苦的最确凿的记号,就是“哀哭切齿”。迟早这将要是恶人的结局。尽管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和相信的人在同一片地里大大兴旺,几乎和他们不能彼此分别,然而他们要从这如此尊贵的联合中被除去,和世界的垃圾一道被“丢”在那大大的“火炉”里,这火炉的烟要往上升,直到永永远远。“人子”要带着权柄作成此事;天使不过是羔羊忿怒的执行者。

43. 那时,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象太阳一样。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义人被迫要和仅仅是假装的人合在一起,但他们要从这云中被解脱出来,他们“要发出光来”。这“国”永远是“他们父的”,现在他们要显为是他的后裔,因此要继承他的荣耀和喜乐。直到那时,他们一定要在很大程度上被那些不配和他们同在一处,但却强闯进来的人遮盖,因着世界的混杂被留在某种的黑暗里。这些入侵的人要被行刑的天使除去,“义人”要特别显明他们的品格,这要使得他们的卓越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清楚被人看见。他们能听这件事,这是好的;因为他们“有耳可听”,就让他们高兴专心地听吧。

44. 天国好象宝贝藏在地里,人遇见了就把它藏起来,欢欢喜喜地去变卖一切所有的,买这块地。

主题仍旧是“天国”。人遇见藏起来的“宝贝”,这也许是在他耕地或者挖土的时候。他没有在寻求,然而他却“遇见了”。圣经岂不记着,“没有寻找我的,我叫他们遇见”吗?要可以对宝藏伸张权力,找到的人必须要把这地买下来;要这样做,他就要变卖“一切所有的”。当人发现福音的丰富,他们就是这样做的。耶稣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用最大的代价,买下世界,得到他的教会,教会是他所渴慕的宝贝。我们把这比喻特别的应用留给读者。他在类似的事情中作这主要的,这样行的人,他就是在实际中行得好了。他欢欢喜喜变卖他一切所有的,好使他可以肯定得着天国。

45, 46. 天国又好象买卖人寻找好珠子,遇见一颗重价的珠子,就去变卖他一切所有的,买了这颗珠子。

请留意,在这个例子中,宝贵的东西不是偶然遇上的,而是在努力寻找之后被发现的。头一个比喻描写的是那普通人,当他在做他的工作,决不是热切寻求属灵事情的时候,福音就临到他,他耕地的时候翻到一块金子,有足够的聪明,要得到金子而不要土块,他买下地和宝贝。在眼前这个比喻里,主人公不是一位耕农,而是一位买卖贵重物品的商人。这人是一位特别的人,明白珠宝的价值,他一生的工作就是寻找它们。他是一个有头脑,努力的人,急切要找最好的东西; 所以他读书,他听讲,他思考搜寻,就像一个“寻找好珠子”的珠宝商。他发现了福音,正确判断“天国”就是众珍珠中最好的珍珠,所以他牺牲一切其他的东西,使他自己可以得到它。在两个例子里,人都变卖所有去赢得奖赏;所以在任何情形里,不管我们的归信是怎样发生的,我们都一定要为基督放弃一起;不是出于强迫,而是出于自愿。我们一定要欢喜作出牺牲;确实,我们一定要认为这不是牺牲,就像这两个心急热切变卖他们所有财产,为要得到使他们毕生富足的那一件宝贝的人一样。

47, 48. 天国又好象网撒在海里,聚拢各样水族;网既满了,人就拉上岸来,坐下,拣好的收在器具里,将不好的丢弃了。

在这里,在人当中“天国”就像撒网或者拖网。它围绕一大片的水域,把各样在海里游动的动物包围在它里面。这撒网是一个成功,因为这网“聚拢”,“满了”。然而这成功可能不像看上去那样如此之大,因为网里的东西参差不齐;它是“聚拢各样水族”。只要它还在水里,它就必然包括“不好”的和“好的”。不可能是别样;还在海里的时候,要去把它网到的东西分别出来,这是徒劳的。岸上是分别的地方:没有价值,没有用,败坏的要被丢弃,尽管它们曾经在网中;但真正宝贵的要从网里拿出来献给它们的主。我们现在一定要起来打鱼,撒网,等候把网拖上来;要到最后我们才能“坐下”,把我们打到的分拣出来。很多人正尝试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做最后的事情。

49, 50. 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把恶人分别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国度里的“恶人”和“义人”被分别开来,这要发生在时代的末了。神的使者,那所派定的“天使”要成就这事:这事要无误,快快,完全,终结地得到成就。恶人的灭亡是用最可怕的词句来描述的。那些希望我们轻看恶人所受惩罚的人,在主耶稣的教训面前是站立不住。那种认为火要引致灭亡不复存在的看法,从这里所用的比喻里找不到任何支持;因为在“火炉”里恶人“必要哀哭切齿”。

51. 耶稣说:“这一切的话你们都明白了吗?”他们说:“我们明白了。”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明白真理,这是至为要紧的,“都”明白,这是我们应该盼望的。仅仅的字句或比喻,没有一丝意义,是既不能使人活过来,也不能使人成圣。正如食物一定要被吃下,消化,吸收,同样真理一定要被人的心思拿过来接受。如果我们的主问我们,我们能说“我们明白了”吗?我们明白他在这里给我们讲的这七个比喻吗?那些说“我们明白了”的人,是按着应该做的那样明白了主的教训吗?也许他们对他们自己明白的看法并不像应当的那样谦卑。

52. 他说:“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象一个家主从他库里拿出新旧的东西来。”

我们首先的盼望应该是我们自己可以“受教作天国的门徒”:这是一句值得留心的话。这点做成了,神命令我们每一个人要像一个“家主”,使用我们的知识,为我们家中所有人的饮食负责。我们明白的,我们一定要教导别人。我们领受进入我们“库”里的,我们一定要“拿出”。如果主使我们受教作天国的门徒,这是为了别人的缘故。为这些人我们一定要像一个持家的人,为家里人拿出供应。一些东西是放在那里等候成熟的,管家在适当的时候把它们拿出来;其他的东西最好是新鲜从园里拿来;他是立刻把这些事情奉上。他没有任何保留;但是他并没有把他的供应局限在一件事情上。他不嫌弃旧的,他不害怕新的。古旧的真理因着生命的经历变成新的了:如果这确实是真理,那么对它的新看法,只不过是在新的光中的旧观点而已。我们一定要在教导别人的时候培养多样化,但我们决不可通过为了给孩子新奇的食物,而给他们致命的毒品毒害他们来达到这个目标。只有配得收进宝库的东西才配得拿出来给一家的人。那在漫长一生中不断拿出各种各样宝贵真理的“文士”,他是需要好好受教。

主,让我们有能力做这些事。指教我们,好使我们能指教我们的家人。让我们不要为自己有所保留,而是把你所交托我们负责的都拿出来给你的百姓。哦,求你让我们在你回来的日子,因为我们对交托我们的显为忠心而被你接纳!

53. 耶稣说完了这些比喻,就离开那里。

他没有留下把他做得如此之好的做得过分。当他“说完”了,他就离开。当他在一个地方完成他的工作,他就“离开那里”。
太13:54-58 君王在他自己的家乡

54. 来到自己的家乡,在会堂里教训人,甚至他们都希奇,说:“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

我们的主回到他自己的家乡,他是带着怎样的感情呢?他是多么愿意和从前的朋友在一起,因为他“在会堂里教训人”。他们是多么心急要来听他们这位造成如此轰动的年轻同乡!他们对他如此奇妙谈论极大的话题,行极大的事是感到多么惊奇! 惊奇带来询问,他们开始问怎么会有这样的事情。这问题,“这人从哪里有这等智慧和异能呢?” 本可以是带着尊敬来问的,是本可以使他们得到至有教训的回答的;但是有些人用不悔改的不信沾染了这问题,这使他们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主,求你让我的问题永远不要沾上不信。让我对你所做的感到惊奇,却不要对你能行如此的异能感到惊奇。

55, 56.“这不是木匠的儿子吗?他母亲不是叫马利亚吗?他弟兄们不是叫雅各、约西、西门、犹大吗?他妹妹们不是都在我们这里吗?这人从哪里有这一切的事呢?”

对他们来说,他的家人是他们当中最卑微的。他从他们当中而出:他名义上的是父亲是一位乡村工匠,他的母亲是普通的马利亚,他的亲属是再普通不过的人。这应当使他们高兴,鼓励他们,但没有。他们变得讥讽起来,反复唠叨着雅各、约西、西门、犹大这些他家人的名字。他们暗示,他在木匠的作坊里学到如此多的智慧,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不曾在拉比当中得到极好的教育,他其实知道得并不多。他怎么可能有如此的名声?他只不过是普通一个人而已。嗨,当他的父母上耶路撒冷过节,把他弄丢了,他们是知道他的!他们听到的不可能是“木匠儿子”说的话。

57. 他们就因他跌倒。耶稣对他们说:“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没有不被人尊敬的。”

他们因着那本来可以作他们垫脚石,帮助他们前进的跌倒。可怜的人啊!这和今天很多的人是多么相象,这些人一定要看到闪闪发光装出来的东西,否则他们对那最深邃的智慧就是想都不想!如果他们能够明白一篇讲道,他们就认为这不可能是一篇好的讲道;如果一个人简单自然行事,他在他们眼中就不值得多多留意。今天普遍的情形依然是,在一个人出名的地方,他的邻居很难认为他是真正伟大。距离带来美感,云彩让看见的东西显得更大。这真是愚昧。

58. 耶稣因为他们不信,就在那里不多行异能了。

不信约束了他的手。他为什么要在一群不会因他得益的人当中花上他神圣的精力呢?在他本来愿意行最多事情的地方,他被迫行得最少,因为他看见,他所做的一切对他们都是浪费。求主救我们脱离这样的心态!

主啊,赐我们信心直到满满;求你能为我们,在我们身上,向我们行出许多恩典的“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