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四1】「末后的日子,耶和华殿的山必坚立,超乎诸山,高举过于万岭;万民都要流归这山。」
「末后的日子」是先知的用词,常指末事论的观念,这是否是指历史的结局呢?有的认为是指不久的将来,甚至是被掳之后的复兴时期。这个用词未必是在较迟的日期,被掳之前先知的著作中也常见到。
超乎诸山可能不是指实际的高度,因为那只有二千四百呎海拔之上。但在屡灵的涵义就不同。以西结在异象中看见的有至高的山上(四十2)。撒迦利亚看见耶路撒冷仍居高位(十四10),人仰视耶路撒冷比诸山都高,因为那是地上唯一之处是神显示祂示自己,所以堪称世界的中心。──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建立平安的国度(四1~4)】主耶稣再来,将他们招聚回来,要建立神的国度在地上。但神的国度未在地上显现之前,耶和华行神迹把神的国建在我们心上。这是一个平安的国度。当一个临终的病人,要接受麻醉剂的,就不是真平安。有时内心暴躁,外面平安,也不是真平安。真平安是罪得赦免,向神向人常存无亏的良心,就是真平安。
完全顺服神,内心无争战,是真平安。比如一家庭,父亲所说的,全家一致同意,这家就有平安。若父亲所说的,母亲不赞成,家中有了两个意见,这家就没有平安。心中若有两个意见,一个是神的,一个是我的,这人便没有平安。主耶稣说:「父啊!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这是完全的顺服,是真正的平安。——蓝如溪《弥迦书信息》
【弥四2】「必有许多国的民前往,说:“来吧!我们登耶和华的山,奔雅各神的殿。主必将他的道教训我们,我们也要行他的路;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
许多国的民都想来锡安敬拜耶和华,这敬拜不再限于神的子民。他们敬拜的目的,主要是为领受耶和华的真理。神的话好像河流一般,从圣殿流出(结四十七1起;珥三18以及亚十四8),越流越长,越流越远,河水所到之处必有医治的功效,欢乐生命的影响。
在这里──锡安或耶路撒冷,人们可以找到公理,所以这就成为国际法庭,解决一切的争端,使公正得以伸张。但最主要的,这里有道德的言语与训诲,给予世界真理的依据,在第三章律法祭司与先知都失败,现在这些都全部恢复甚至更新,不仅指导神的子民向善,也给予所有的万民真理的标竿。──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归向祂,也要行祂的路(四2)】神说,你来归向我,以色列人也同声说,凡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愿意遵守。今天若有人要入英籍,要在法官面前宣誓,就是说一生一世都忠于英王。如以色列人所说的,凡神所吩咐的,我们都愿意遵守,这意思是一生一世忠于神。我们接纳耶稣作救主,要行祂的路,向神宣誓,忠于祂,不出卖祂。
有些国家海关,你把钱给他,就进出不必查行李。这些海关对国家有没有尽忠呢?去年有位同工全家到美国去,有船公司的职员来见他,请他买票向他买。我的同工便问他,如向他买,有什么利益。他说,若向他买,他可赚五百元佣金。你想这个公司的职员,忠于公司吗?
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以自己利益为前提的,就是不忠于神。因我们是属神的,当行他的路。以神为第一,就是忠于神。我们接纳祂作救主,等于向祂宣誓,终生忠于祂。——蓝如溪《弥迦书信息》
【弥四3】「他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列国的争端都是以武力来解决,权力就是真理,所以穷兵黩武,政治人物都成为战争贩子。耶和华不愿意以色列有作战的力量,他们国防的设施也常不足,容易受外患所侮。但是他们有「圣战」的观念,知道他们争战的胜败在乎耶和华。以色列从来没有一次凭借本身的力量而取胜的,神也不愿他们学习战事。
但是以色列一直在列强互争雄长的情势下,他们常受池鱼之殃,多时成为外患的牺牲者。现在的情势必须改变。耶和华的王权一建立,祂公义的治权必统管天下。祂在圣殿审断列国的争端,国际和平必须建立。──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弥四4】「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惊吓。这是万军之耶和华亲口说的。」
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王上四25)。这也在以后是撒迦利亚的弥赛亚豫言:「当那日你们各人要请邻舍坐在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下」(三10)。
葡萄树与无花果树都是以色列民族的表像,那两种果树枝叶丰茂,结果累累,可谓日隆的国运。可以坐在树下憩息,无人惊吓,是十分平安祥和的田园生活,以色列人一直想望与向往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弥四5】 「万民各奉己神的名而行;我们却永永远远奉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而行。」
万民虽来神的殿敬拜,但是目前来看,先知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情况。万民仍拥有他们各自的信仰与宗教。别的神仍没有完全消除,信奉偶像的事也显然没有绝迹。但是这并非带给先知失望。相反地他更重视以色列的信仰,并且有责任劝导本国的民要有坚定的信仰,这信仰的见证必须持久而且广传,好像明光照耀在黑暗之中。──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当靠主的名而行(四5)】「万民各奉己神的名而行,我们却永永远远奉耶和华我们的神的名而行。」今天外邦人仍不肯承认主的名,不肯尊敬神的人永远是少数。我们盼望全世界人都得救。但主耶稣说不可能全人类都得救,直至万王之王出现的时候,人仍然要奉自己神的名而行;我们却需要耶和华的名而行。奉耶和华的名,就是遵行耶和华的意思。例如你要向朋友借一笔钱,这朋友跟你爸爸很好,你向他借钱,他一定不肯借给你,但你可以说:「我爸爸说我可向你借一万元。」他必因你的爸爸而借给你,假如我们假传圣旨,查出来之后他一定不会借给你。照样基督徒的生活应奉耶和华的名,没有一件不是出于耶和华的,若是神的旨意我们行,不是神的旨意我们不能行。我们所作的每一件事,是否都合乎神的旨意?无论心里想的,口里讲的或手所作的,我们所行的是否按照神的旨意;按我们按照神的旨意,神叫一切应许来应验。── 鲍会园《乱世中的呼召──弥迦书的研究》
【弥四6】「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聚集瘸腿的,招聚被赶出的和我所惩治的。」
这里「到那日」就是指那日子。耶路撒冷在将来被高举,雅各神的殿大有荣耀。神应许祂的看顾,要招聚羊群,使他们重新联合起来,享受保护与安全。这里提到瘸腿的羊,也是西番雅所强调的,「拯救你瘸腿的,聚集你被赶出的。」(三19)
「我所惩治的」,七十士译本作「我所弃绝的」,神不要的,与「赶出」是同义。有人加上「我必医治」,可能是根据何西阿书第六章一节:「他撕裂我们,也必医治。」所以这里着重的鼓励,是神复兴以色列的应许。耶和华没有离弃祂的子民,再招聚他们归回。──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弥四7】「我必使瘸腿的为余剩之民,使赶到远方的为强盛之民。耶和华要在锡安山作王治理他们,从今直到永远。”」
余民或余数,是旧约先知书中十分重要的救恩论用词,专指耶和华保守的一小群信心坚定的子民。他们是在劫后余生之下,成为以色列民族复兴的核心,可说是强盛之民。这里余剩之民与强盛之民二者是同义字。
「强盛之民」也有译为「众多之民」,因为人数众多,会显出强盛的力量。「今时」是指拯救的时候,对先知来说,不是「现在」,必在不久的将来。──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弥四8】「你这羊群的高台,锡安城的山哪!从前的权柄就是耶路撒冷民的国权必归与你。」
锡安山是羊群的高台,因为牧羊人需要有守望的高台,为要照顾群羊的安全,常常遥望,看有无野兽从四方来侵袭,或有偷羊的贼从远处来潜入。这无疑是在荒野十分突出的景色(参阅代下廿六10)。在圣殿的山上南端,是山冈的望楼(代下廿七3;尼三26;赛卅二14)。
圣殿一直象征着耶和华的王权,这神权政治永远以耶路撒冷为荣华的表像,这里是万王之王的国土,有祂的国权。这样的荣华必须恢复,以色列的复兴才可带给世界和平繁荣的希望。──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181 锡安的民或城何以称为女子?弥一13,四8,10,13】
答:1. 在本书中所说,「锡安的民」(一13,四10,13)、或「锡安城」、「耶路撒冷民」(四8)、以及「成群的民」(五1)等各处下面皆有小字「原文作女子」(参116 题)。英文本译为Daughter,意思是女儿,且都是个单数字的集体名词。吕振中译本有作为「锡安小姐」、「耶路撒冷小姐」(弥四8,10,13)、「民兵队小姐」(五1)。神是看重那些在罪恶环境中,仍能不被罪恶所玷污,保持清洁与贞操的子民。故先知弥迦得神的默示,对于他的干罪子民,是以哀伤劝戒悔罪的爱心,仍称之为锡安的女儿,视之如处女(参139及176题),表明他们需要圣洁!
2.在四8节中有两个原文是「女子」的词,国语本译为「山」与「国权」。「羊群的高台」就是群羊的守望楼;又如文理本译为「守羊牢之戍楼」,二在希伯来之原文音是「以得台」。这以得台靠近伯利恒(创卅五21),在较高之耶路撒冷的锡安山上,可以遥远的望见,其形态好像是锡安的女儿。为着读者易于明白,故译之为「锡安城的山」。在弥赛亚基督再来复兴的日子,耶路撒冷的民权和国权,也要归与生于以得台(蒙征伯利恒,弥五2)的耶稣基督。――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弥四9】「现在你为何大声哭号呢?疼痛抓住你彷佛产难的妇人,是因你中间没有君王吗?你的谋士灭亡了吗?」
「现在」不是只指他们目前的处境,而是在理论方面的逻辑,可译为「因此」,因此我要问你,有以下三个问题。
全城的人都在患难中哭号,他们看见敌人临近而惊呼,在灾祸接踵而至而恐惧。他们的痛苦好似产难的妇人,生产的痛苦是先知耶利米常用的描写(六24及廿二23)。这因罪恶而得来的灾祸,因祸患所带来的痛苦是该受的。这些痛苦是因你中间没有王吗?君王应有智慧与能力来解救这样的困境,但是他们无能为力。谋士呢?他们会有周密的思想与计划,知道怎样防范阻止与解决,看来他们也无法帮助。──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经验痛苦而有盼望(四9~10)】神要百姓接受他们所面临的困难,是神定意计划刑罚。今天我们若遇见这些刑罚,就不能把自己的经验与神的计划分开,因我们经验做每一件事不是偶然的,是有神的旨意在当中。神有一清楚完全的计划,每个人都经验过痛苦,但大家的感觉却不同。如果这痛苦是我们完全无法控制的,也没有出路和盼望的;这种没有盼望的痛苦是非常难忍受的,但我们知道要经验痛苦而有盼望。这种痛苦若有更好的目标,便较容易接受。但我们经验痛苦时,是否知道这是出于神的旨意呢?如果知道出于神的旨意,我们不有会设盼望,在痛苦中可以忍受得了。没多久之前,我知道有一位姊妹在很大考验中;一个想事奉神的人,差不多要取去自己的性命。我知道她的经验,也同情她的感受,当我与她交通后,她对我说:「我现在好像看见有一点出路。」我听见之后很放心,知道她不会自杀了,她最初这么消极是因看不见有盼望。照样,我们在忍受痛苦时知道前面有盼望,知道是神的计划,有神的目的,便有盼望。——鲍会园《乱世中的呼召──弥迦书的研究》
【弥四10】「锡安的民哪!你要疼痛劬劳彷佛产难的妇人;因为你必从城里出来,住在田野,到巴比伦去。在那里要蒙解救,在那里耶和华必救赎你脱离仇敌的手。」
耶路撒冷城必遭毁灭,他们必被掳到外邦,到巴比伦的路是多么崎岖难行,疲乏困倦的旷野里。人的帮助是无能的,只有求耶和华拯救。但是他们若不被掳到巴比伦,神公义的审判仍未达成。所以耶和华救赎他们脱离仇敌的手,不是在耶路撒冷,而在巴比伦;是那里被掳之地才得解救。──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弥四11】「现在有许多国的民聚集攻击你,说:“愿锡安被玷污,愿我们亲眼见他遭报。”」
许多国的民聚集来攻击以色列,这是末事的情况。他们存心来玷污锡安,因为锡安好似贞洁的女子却遭羞辱。锡安是在圣地,有圣殿,是分别为圣的。但是外邦人来侵略,蹂躏这地,就成为污秽了。这些外邦人存心破坏神的子民。他们敌挡真神,视神的百姓为仇敌。──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弥四12】「他们却不知道耶和华的意念,也不明白他的筹划。他聚集他们,好像把禾捆聚到禾场一样。」
他们以为耶和华完全放弃以色列民,所以任凭外邦人肆意的攻击、杀害、欺压。其实耶和华的意念,对以色列人不是灭绝,而是炼净,使他们经过管教磨炼之后可以得着复兴与更新。神的筹划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是建设性的,不是破坏的。
祂要聚集他们,那与聚集以色列人不同,祂聚集他们好像把禾捆聚在禾场一样,准备筛谷的工作,以打粮食的铁器来打(摩一3)。发怒气打列国,如同打粮(哈三12)。──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弥四13】「锡安的民哪!起来踹谷罢!我必使你的角为铁,使你的蹄成为铜。你必打碎多国的民,将他们的财献与耶和华,将他们的货献与普天下的主。」
先知以民族的骄傲,呼唤锡安的民,来执行耶和华重要的任务,将敌人践踏,踩得粉碎。提到牛的角,这不是踹谷的动作了。这是在动怒中抵触敌人的行为(参申卅三17)。
以色列有坚强的能力,足以破坏外邦的权力,使他们被打得粉碎。那时以色列可有战利品,将他们的财献给耶和华,他们的货物产业一并奉上,献给普天下的主耶和华。耶和华是全地的主,祂统管万有,祂是历史的主!这里以色列靠祂获胜,是圣战的观念。──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弥迦书》
【弥赛亚的国度(四1~13)】
一、天国之成立(四1~2)
1、主国显然成立之时——主国显然成立是在“末后的日子”
2、主国在万国中之地位
3、主国对于万民之化力
(1)“万民都要流归这山”(四1)
(2)万民都要听受真道
(3)万民都要行在主的路上
二、国内之政治
1、天国即“地”国——天国实现在地上
2、神权为国政
3、神权代强权
三、国民的生活(四4~8)
1、安居乐业(四4)
2、实行神旨(四5)
3、灵性健旺(四6~7)
4、处境安全(四8)
四、建国之产难(四9~13)
1、一次被掳(四9~10)
2、二次播散(四11~12)
3、最后产难(四13)
——贾玉铭《圣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