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簡介(一1~7)
一1 大衛兒子所羅門是以色列王中最有智慧、最富裕和最受尊敬的一位(王上三12,13;四30,31)。他說了三千句箴言,但只有一部分保存在本書裏。這些箴言從第一章1節延續至第二十九章27節。
一2,3 第2至6節告訴我們他為何寫下這些箴言。簡單來說,箴言提供生活與生命管理的實際智慧。
從箴言裏,人們可以學做一個精明的人,得到一些實際知識的訓誨。他們學到怎樣分辨通達的言語,辨別善與惡、有益與無益、有助和有害;也學到什麼是聰明、公義、恰當和可敬。
一4 聆聽箴言,愚人變得靈明或機智,少年人得着見識和正當的常識。
一5 智慧人留心聆聽箴言,就變得更有智慧,而聰明人卻學到怎樣管理自己和勸告別人。一卷主要針對年輕人的書,在開始就說“智慧人聽見”,不是很重要嗎?這就是箴言裏所謂智慧人的意思。智慧人是受教的人。他願意聆聽,而不是只會發言。他不是令人難以忍受的通天曉。
一6 本書的目的是使人明白箴言和譬喻或謎語,那就是深藏於字面裏的教訓。本書能幫助人掌握智慧言語的意義,以及言語中所包含的真理。
一7 現在我們看見本書的鑰節(另參看九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或說是智慧最重要的部分。一個人想得智慧,就要從敬畏神開始,要信靠祂並且順服祂。有什麼比受造物信靠祂的創造主更合理呢?另一方面,有什麼比一個人拒絕神的話,而靠自己的預感來生活更不合理呢?一個人要做的智慧事,就是為自己的罪悔改,相信耶穌基督為主為救主,然後全心全意地為祂而活。
愚妄人藐視智慧和訓誨。在本書裏,智慧人是願意並渴望學習的人,而愚妄人就是不接受任何言語的人。他倔強和自負,即使他會學習教訓,也要經過挫折和痛苦才學到。
貳.所羅門談論智慧與愚昧的箴言(一8~九18)
一.智慧的訓誡(一8~33)
一8 首七章主要是向“我兒”說的話;“我兒”這用語出現約有十五次。在這幾章經文裏,我們聽見為父者的心聲,他希望兒子能過着最美好的生活。年輕人聽了父親這些勸告,就能避免一些為愚昧人而設的圈套,能有技巧地處理日常實際的事務。我們生活行事,全有賴敬虔的父母,尤其是敬虔之母親的影響!
博施提醒我們說:昔日許多偉人能夠成為偉人,全賴他們自幼在母親膝下受到諄諄訓誨。試想想摩西、撒母耳和提摩太。母親的關懷及其屬靈的影響力,在這些屬靈領袖的生命裏,結出了豐富的果子。再想想奧古斯丁、牛頓和熱心事主的衛斯理兄弟。他們的母親若不是在家裏以愛的律和基督徒的見證,作為他們日常的指引和感召,大概他們也不會名垂千古。3
一9 人若聽從父母親的勸告,就能得到頭上的華冠和項上的金鏈;那是用詩意的方法來指出,一個聰明的兒子若聽從父母,他的生命會得到何等的榮譽,活得何等美好。
一10 一個年輕人的生命若毀了,我們的解釋往往是,他結識了壞朋友。第10至19節生動地描述這個過程。
然而,警告的旗幟必要先升起。生活圈子確實四處都有邪惡的引誘。我們必須有勇氣和志氣,一星期要說上一千遍“不”。
一11 這裏,街角的匪幫誘勸我們的年輕朋友參加一次持械行劫。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們把受害人擊斃。我們的朋友因這些惡棍接受他為匪幫的一員而感到高興。他們??說:“你與我們同去。”他極可能受到這種大膽而刺激的行為所誘惑。
一12~14 也許他厭倦受保護的生活,想做一些“反叛”的事情。這正是一個好機會。那是一件徹底的罪行!突然而暴力的死亡,然後迅速地銷毀任何可疑的證據。而最大的行劫動機,當然是在一夜之間有錢起來。他們有許多贓物,足以裝滿同謀者的房屋。所以他們會說:“別那麼落伍了,你不想發財嗎?贓物平均分配。你不會吃虧的。”
一1 5 , 1 6 但有一個更有智慧的聲音說:“我兒,不要這樣做。你離開他們愈遠愈好。不要參與他們所謂的橫財大計。你不會成功的。”
“你要了解的是,這些傢伙不斷追求犯罪的生活,而且行動極之迅速。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做出殺人的罪行。”
一17,18 飛鳥有足夠的感應去避免任何清楚可見的網羅或圈套。這些人卻自害己命,自設陷阱,然後自投羅網。
一19 這故事裏有一個教訓。那些意欲一夜發財的人,要為他們的貪婪付上生命的代價。凡貪戀財利的,所行之路都是如此;這貪戀之心乃奪去得財者之命。這段經文談及透過暴力行為而致富。但其應用是更廣的。包括任何迅速致富的計劃,無論那是賭博、賭金獨得的博彩,還是投機於股票市場。
跟着,我們聽見兩個聲音,向過路的人呼喊。一個是智慧的聲音,一個是陌生婦
人的聲音。雖然智慧在這裏以婦人的身分現,但實際上是象征主耶穌基督。4那陌生的婦人卻象征世上邪惡和罪惡的引誘。在第20至33節,智慧跟愚昧人理論,他們愚蠢地以為自己沒有智慧也可以生活。
一20 留意智慧是站在策略性的位置上呼喊,以致每個人都能聽見她的信息。她在城中寬闊處發聲。
一21 她站在嘈雜的十字路口,又站在城門口。因此,事實是我們的主到處向來去匆匆的人發出呼召:
在人生擁擠的交叉路上,
在各色人種的呼喊聲中,
在自私的爭吵喧鬧之上,
人子啊,我們聽見祢的聲音!
~羅範克
一22 智慧向愚昧人、褻慢人和愚頑人呼喊。愚昧人是無知的、易受感的人,他們來者不拒地受着各種影響,無論是好還是壞;他們不穩步履,似乎正走向錯誤的方向。褻慢人是那些藐視智慧之勸告的人;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事物是神聖或嚴肅的。愚頑人是那些無意識地拒絕指引的人;他們因自負和固執己見而變得愚頑。
一23 本節可從兩方面去理解。第一,意思可以是:
你們既不接受我的邀請,現在就回轉過來聽我的責備吧。我要用審判的話將我的靈澆灌你們,並且把你們的前景告訴你們。
依着這解釋,第24至27節就是描述他們將來的結局。第二個意思是:
我責備你們的時候,你們要回轉和悔改。你們若能這樣做,我就要以祝福將我的靈澆灌你們,並且把我智慧的話指示你們。
這裏的“靈”大概指“思想”或“心意”。基督確實把聖靈澆灌那些回答祂呼召的人,但這真理在舊約並不如在新約那樣清楚地表明。
一24 人生中一個極大的悲劇,是愚蠢地拒絕智慧所發出的仁慈懇求。這就是主在橄欖山上的呼喚,為人類喪失機會而感嘆的哀歌:“我多次願意??只是你們不願意。”
一25 對於那些輕棄一切的勸誡,不理會智慧所提出、建設性批評的人,智慧感到悲哀。
這種固執的拒絕是極不合理的,因為神的命令和警告是為了人的好處,而不是為了神的好處。班豪斯所說的一個故事正闡明這道理。在美國華盛頓動物園裏,獅子籠前面有一個鐵欄,使觀眾與獅子籠保持六英尺的距離。可是,有一個小女孩竟然穿過了這鐵欄。她的祖父叫她立刻出來,她卻故意退後。一隻正在等待機會的獅子一下把她抓住,並拖進籠裏,最後把她咬死了。
根據班豪斯的解釋,故事的教訓是:神賜給我們的誡命和原則,都是為了我們的好處;神從不因祂的專橫,或因為祂不想我們活得有意義而頒下一道誡命。神說:“你們在我面前不可有別的神”,並不是因為祂擔心自己的地位或特權不保,而是因為祂知道,我們若把任何其它東西放在祂的前面,我們就會受到傷害。我們若明白這事實背後的道理,也會了解神為何要管教我們。“主所愛的,他必管教。”(來一二6)祂不希望我們退後而撞着一隻獅子,因為獅子──魔鬼──正在尋找可吞吃的人。5
一26 人若堅持拒絕聽從,就無可避免地要面對災難與毀滅。這樣,智慧就要發笑了。“你們遭災難,我就發笑;驚恐臨到你們,我必嗤笑。”
主是否真如本節和詩篇二篇4節所說,當災難臨到不敬虔者身上的時候,就會發笑呢?我們若以為這笑聲中含有任何殘酷、怨恨和懲罰的成分,答案就顯然是“不”了。我們應從象征的角度來看這發笑。從充滿習語之語言的角度看,這裡所表達的意思是:區區一個人,竟然藐視全能的至高者,那是何等荒謬可笑的事,那就如一隻小昆蟲藐視一個熔礦爐一樣。此外也可能有以下這種想法:一個人可以取笑智慧的誡命,或當這些誡命不存在;但當那人收割自己的愚昧,而誡命仍然穩妥不動時,至少對於那嘲笑者來說,誡命似乎是最後發笑的一方──那是正義的笑聲。
一27 報應的日子必然臨到。人所恐懼的審判要臨到他們身上,象狂風一樣。災難象暴風一樣咆吼而來。急難、痛苦、衝擊、絕望要抓住他們。
一28 那時,人要呼求智慧,但卻徒然。他們懇切地尋找她,但卻尋不見。他們這才知道,他們不接受光,就是否定並拒絕光,但已經太遲了。他們從前不去看;現在他們卻不能看。神的靈不會常常與人競爭(和合本作“不永遠住在他裏面”,創六3)。因此福音的呼籲是迫切的:
要及時!要及時!
要趁耶穌呼召你的時候,
要及時!
你在罪中多待一天,
天堂大門不再打開,
你再呼喊也是徒然,
要及時!
~十九世紀不知名作者
一29 聖經對這些藐視者的非難是,他們恨惡智慧的指引,並且固執地拒絕敬畏耶和華。也許他們嘲笑福音只是婦孺之理,根本不能說服他們。他們“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羅一22)。約翰福音三章19至21節也談到人對智慧的恨惡。
一30 他們生命裏容不下神話語的勸誡,當聖經責備他們邪惡的言語和行為時,他們更嗤之以鼻。他們不懼怕神或神的責備。
一31 他們必須為自己的任性付上巨大的代價,必且飽吃他們自設之計謀的惡果。那是他們自己的錯,而不是智慧的錯;只是他們不願意聽。
一32 “輕率的人因他們的任性而跌倒,愚蠢的人因他們的漠不關心而毀滅。”(莫法特譯本)。每一個人都有自由作出生命中的抉擇,但他並沒有自由為他的抉擇選擇後果。神在世上已經建立一些道德原則。這些原則支配每一個選擇的後果。神已經連接起來的因果關係,是不能分開的。
一33 從正面看,一個留意智慧之言的人,必安然居住,不怕災禍。人若作智慧的門徒,必能享受美好的生活,遠避痛苦、哀傷和羞恥;但這一切卻尾隨着任性和邪惡之人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