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课

第十四课

上一篇   下一篇

上行诗 (三)

一. 诗篇第124篇
1. 主题:
 这是大卫的作品。是一首团体赞美诗,采用一唱一和的体裁(1-5节为问,6-8节为答),颂赞神拯救诗人脱离强敌,前段是叙述脱险的经历,后段则称颂神的救恩。
2. 解释:
A. 作者用3个比喻形容恶人之凶狠:
a. 犹如猛兽,又如鲸鱼。
b. 犹如洪水,波涛汹涌。
c. 犹如捕鸟之人布下天罗地网,令人插翅难飞。
    前两种为看得见的危险,后者形容看不见的陷阱。
B. 这是一篇“危险之诗”,也是一篇“帮助之诗”,这篇诗的头一行两次描述神是“帮助我们的神”,最后一行说:“我们得帮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华的名。”神在我们这一方,是我们的帮助,神的帮助不是一个人独有之经验,乃是神百姓共同之标志。本诗不是谈论危险,而是谈到帮助,生活的危险是序曲而非本诗的主题。不论危险与否,最主要的是我们仍然存活,因为“神是我们的帮助,我们得帮助是在乎耶和华的名。”这是一个有福的思想,这位立约的主是帮助我们的。
C. 诗中把世界比喻做三样东西,首先比喻世界如一头猛兽,活活的吞吃牠的猎物。其次,世界被比喻做潮流,洪水氾滥时,突然涨,也退得快,它的骄傲、诡诈令人抵挡不了。第三,世界比喻做捕鸟人的网罗。世界用一些甜头把我们诱拐、陷在网内,但因着神的恩典和怜悯,他使网破裂。大卫回顾往日,世界如洪水般临到,有时又如同捕鸟人的网罗罩在他身上,虽然世界想要陷害、吞吃、消灭他,但他能站在神的家中,宣告说:“我们得帮助,是在乎倚靠造天地之耶和华的名。”

二. 诗篇第125篇
1. 主题:
 这是一首信靠之诗,用见证、祈祷和赞美述说以色列的安全在神手中。耶路撒冷城建于高山上,四周高山环绕,诗人以此比喻神对他子民的保护。诗中的钥字是“倚靠”或“交托”,它所强调的是它的“安稳性”,诗人引用地理环境说明这项真理—神的信实永远坚定。
2. 解释:
A. 诵读诗125篇是基督徒培养信心、驱除不安全感的一种方法。当生命经过黑暗路程时,诗篇不是故做轻松状,而是诚实地面对包围我们的各种不安全感,正视它们的存在。以色列民是神的百姓,神坚定不移地与他们同在,不论是施怜悯或是行审判,始终满有神的恩典。我们可以学习不倚靠感觉而仰赖事实生活。
B. “众山怎样围绕耶路撒冷,耶和华也照样围绕他的百姓,从今时直到永远。”锡安代表稳固,耶路撒冷代表安全,依靠耶和华的人如同锡安山,这儿是说永远的稳固和永远的安全。此处的代名词是复数,那些倚靠神的人乃像锡安山,并不孤独,因他和其他有同一心志的人共同形成锡安山。锡安代表耶路撒冷之“精华”,即教会中之得胜者,是教会的柱石,因为在神里面,因此不动摇。众山给予耶路撒冷的保护是一个比方,用来描述神自己给予教会永远的安全。
C. 神既然护卫他的百姓,为何还受恶人的欺压呢?恶人只能暂时逼迫义人,神不会允许他们长久加害义人。另一个威胁信心的就是跌倒的可能性,我们从属灵经历来说,有主的保护,另一方面也有属于肉体的邪恶,在我们里面有这种义人与恶人之间的冲突在进行着,对于这种战争,只要开我们的眼睛,叫我们看见,恶人的杖已经在十字架上被折断,我们已脱离罪和死的律。
D. 诗人将盼望和信心放在主身上,他以祷告结束这篇诗,作者深信神必赐福给他的百姓,必善待那些行善和心里正直的人,至于那些偏行弯曲道路的人,耶和华必使他和作恶的人一同受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