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工作三種看法
尼希米記2:11-20
我們做一件工作的時候,免不了要注意一些別人的看法,有的時候我們發現有些看法並不是積極的,或者帶有反對的意味時,我們可能會因此退縮,甚至放棄去做那一件事。有一個父子賣驢的故事我們都不陌生。這個故事說:
有一對父子帶一頭驢子到城裡去賣,他們兩個牽著驢子很愉快的走著,不久,在路上遇到一個人對他們說,你們怎麼那麼笨,好好的一隻驢子讓牠空著,怎麼不會想到去騎。作父親的想一想覺得很有道理,就叫兒子騎上去了。沒多久又遇到一個人,這個人指著騎驢的兒子罵,說他不肖,這麼熱的天竟然叫老爸走路,自己騎在驢子上。於是兒子下來,老爸坐上去了。當他們碰見第三個人時,換這個父親挨罵,說他虐待兒子,也許這兒子不是親生的,忍心讓他走路,自己騎驢,於是兩個人都騎上去了。沒多久他們遇到動物保護協會的人,指控他們虐待動物,怎麼可以兩個人騎一頭驢子,這對父子聽到這樣的指控就害怕起來,兩個人趕快下來。最後,他們決定抬著驢子走路進城。
我們進行一件事工會遇到什麼不同的看法呢?尼希米帶領猶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城,讓我們看見有三種看法。
一、想做成功的看法(v11-16)
11-16節讓我們看到一幅默默無聲的場景,尼希米抵達耶路撒冷之後,在深夜查看耶路撒冷城牆的損壞狀況,他沒有告訴任何人他要看什麼,幾個跟著他沿著城牆走的人,也許只是覺得這個來自遠方的客人,太興奮而睡不著出來散步,事實上尼希米他有一個想把這件工作做成功的看法。
1.專注的查看:在夜間能減少干擾
尼希米選擇在夜間出來查看,是為了要能夠專注的查看。他這位波斯王面前的大紅人,來到耶路撒冷,對這在那裡的猶太人而言,這是一為依錦還鄉的大人物,必定會百般的獻殷勤伺候著,對於尼希米來說,他不是來被人奉承或應酬的,他想把他想做的事情做成功,他要儘量減少干擾,他要專注察看耶路撒冷的城牆的狀況,然後再進行下一步。
2.先看實際的需要
尼希米在夜間出來查看,除了可以避免干擾外,他還可以看得更加實際。古代城牆的作用是防禦,這種防禦作用具有最大功效的時間是在夜間,白天有很多人活動,城牆的門雖然是開的,但敵人要侵犯總是不容易的。但在夜間,修得越好的城牆,需要派出來守夜的人就越少,城牆的弱點只有在夜間能夠清楚的看出來。尼希米他要按照實際的需要做這件工作。
3.先不看人的反應,不事先講出計劃,避免干擾性的雜音
尼希米沒有告訴任何人他要做什麼,看完城牆回來後,也不急著告訴別人,16節說:『我往那裏去、我作甚麼事、官長都不知道?我還沒有告訴猶大平民、祭司、貴冑、官長、和其餘作工的人。』尼希米要看見大家能同心的時機,他希望當他把所有的計畫都做好了,把這一件工作宣佈出來以後,耶路撒冷的百姓從上到下,能夠同心合意的把這件工作完成。
通常一件有點難度的工作,太早講出來會得到很多意見,有意見是出於關心,但不見得所有的意見都是有建設性的,因為每一個人的看法都不一樣,在工作還沒開始,就出現很多負面的想法,這一件工作很可能會因為了解不夠、甚至錯誤的看法而做不下去。尼希米很有智慧的等候好的時機出現時,才把他千里迢迢的從書珊城來到耶路撒冷的目的講出來。尼希米有很強烈的成功動機,他特別注意看能夠成功的部份。
二、現實的看法(v17-18)
雖然尼希米有強烈的成功看法,但住在耶路撒冷的百姓,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他們的眼睛停留在現實的問題上,無法用信心去看自己的處境。
1.要看見問題的嚴重性
人有問題卻遲遲不動手去處理的原因之一是,忽略了問題的嚴重性。耶路撒冷的居民每天在這裡生活,雖然看見的城牆是被拆毀的,城門也被火燒壞了,但他們卻不想把這個問一處理好,很可能他們已經習慣變自然了,既然城牆城門都壞掉那麼久了,我們的日子還是過得下去的,漸漸的就不覺得要把城牆壞掉的地方修補起來。他們以為我只要今天吃得飽、穿得暖、睡得著就夠了可以,至於城牆壞了,會不會哪天有外人來攻擊我們,那是「假設性」的問題,目前不需要太過於擔心,於是,慢慢的,他們把這問題的嚴重性忽略掉了。
另外一個看不見問題嚴重性的原因是,住在這個城市裡面的居民,已經發展出一套逆來順受的生活態度了,也許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生活環境能更好更安全一些,不過想到要花那麼多錢、花那麼多人力去修復城牆,代價太大了,倒不如安於現況。
耶路撒冷城的居民,自己每天經過固定走的城牆缺口和壞掉的城門時,已經失去感覺了。一直到尼希米看過整個耶路撒冷城牆城門狀況後,把問題的嚴重性整個呈現出來時,總算開始引起他們的注意了。不過知道自己有問題是一回事,一想到要面對問題、處理問題時所花的精神跟代價,還是不能真的叫他們動起來。尼希米讓他們看見另外兩件他們以為不存在的因素。一個是領導人,另一個是資源。
2.要看見有人負責
尼希米告訴百姓『上帝施恩的手怎樣幫助他。』就是要他們知道,他可以來領導他們重建城牆。也許耶路撒冷城的居民也曾經想過修復城牆的事,但是推來推去沒人願意出來當帶頭的,也有可能是相反的情況,很多人都想出來當頭,大家爭來爭去,到最後沒有人能當這件工作的領導者。尼希米對他們說了自己的經歷,上帝怎麼幫助過他,而他千里迢迢的從書珊城來到這裡,就是為了這件事來的。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尼希米是一個空降的超級強棒,如果是沒有人肯當領導者,尼希米都從那麼遠的地方來了,至少也要讓他試試看;如果是很多人爭著當領導者,以尼希米在波斯帝國中央政府中的地位,沒有人敢說他不夠格。而且尼希米是請假來的,他不是要移民回來定居的人,等到工作完成後,這個人就會離開了,就算有人不高興,也不至於不高興太久。當這個能夠被大家都接受當重建城牆的領者者確認後,百姓開始覺得這件工作是可以做的。
3.要看見有資源
除了真正的看見問題需要改變,而且有人來當領導人之外,耶路撒冷城的百姓還看見重建城牆所需要的資源。尼希米把王對他所講的話告訴了百姓,在尼希米記二章八節,尼希米向波斯王要求提供木料,讓他能夠用在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工作上,波斯王允許了。當尼希米把這個具體的資源宣佈出來後,百姓說:『我們起來建造吧!』為什麼尼希米告訴他們,他們自己住的地方,城牆壞得多麼嚴重後,這些人沒有馬上說:『我們起來建造吧!』。因為人都是現實的,雖然我們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也知道有很棒的人來幫助,還是會擔心錢從哪裡來。談到錢總是很傷感情的,從古到今都一樣,只要有錢,人的精神就有了,所以聖經說:『於是他們奮勇做這善工。』
包括我在內,我們都是用現實眼光看問題的人,我們會把問題的嚴重性忽略掉、我們都不想負太大的責任、我們更不想把錢用在公眾利益的事情上面。這個月是我們繳稅的月份,我們在計算要繳多少稅的時候都是愁眉苦臉的,但是想到得到好處的時候,卻會覺得理所當然。我前年繳了兩千多塊錢的稅,今年退了七百多元、去年不用繳稅、今年五月一日之前,我用電腦已經算出來要繳565元的稅,到五月一日的時候,我就上網申報所得稅,並且用信用卡把稅繳了。我不是很高興做這件事的,所以我開始上網查看看我們家有沒有什麼社會福利,結果我真的找到了,林懇五月二日生日,剛好滿五歲,他有資格得到一個社會福利,而且一年有一萬元的金額,這個福利就是他讀私立幼稚園有幼教卷,政府會補助一萬元的學費。我很興奮的打電話去社會局問怎麼領這筆錢,結果這筆錢是直接撥給幼稚園的補助學費用的,害我白歡喜一場,因為林懇讀的幼稚園給傳道人優待,不用繳學費,只需要繳半額的月費,所以這筆錢我們是不該得的。
我們要求神調整我們的現實眼光,上帝樂意使用我們,但我們卻常常用現實的眼光看上帝的工作,以致於我們失去許多經歷上帝的機會。
三、反對的看法(v19-20)
一件工作除了有期盼成功的看法和現實的看法之外,還有第三種看法,這種看法就是反對的看法。19節說:『和倫人參巴拉、並為奴的亞捫人多比雅、和亞拉伯人基善、聽見就嗤笑我們、藐視我們、說、你們作甚麼呢?要背叛王麼。』
參巴拉、多比雅、基善是何許人呢?他們是當時和猶太人狠親近的異族人,同樣受波斯帝國統治的人,他們跟猶太人的處境一樣,至少也該同病相憐一下,而且這三個人當中有兩個人跟猶太人是親家,在13章28節說:『大祭司以利亞實的孫子耶何耶大的一個兒子、是和倫人參巴拉的女婿?』13章4節說:『神殿中庫房的祭司以利亞實、與多比雅結親。』這種相同處境,而且關係密切的人聽說猶太人要重建城牆,卻取笑他們,唱衰他們,甚至想要他們遭殃,這都是出於反對的眼光。他們想看到什麼?
1.要看笑話、失敗
第一、他們要看別人的笑話和失敗。和倫人、亞捫人、亞拉伯人原本跟猶太人要站在同一陣線上的,他們又有人跟猶太人結為親家,照道理說,應該要為他們能夠重建城牆感到高興,為什麼他們要嘲笑、要唱衰呢?道理很簡單,人性當中常常會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人常常不需要什麼理由,只要別人比自己好,就想要扯一下別人的後腿。
去年吳牧師介紹我買一套歷史書,這套歷史書寫整個羅馬帝國的形成到衰亡,作者是一個日本人,後來這套書翻譯成韓文,在韓國賣得非常好。幾年前這套書也翻譯成中文了,吳牧師推薦我非買不可,我買的時候他也要我幫他一起買一套。在這套書裡面介紹羅馬帝國之前的希臘雅典和斯巴達政治體制,今天的民主制度是雅典的體制發展出來的,在雅典曾經發生一件很諷刺的民主事件。雅典有一個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投票制度,這個制度叫作「陶片流放制度」,如果大家覺得某一個政府官員不好,可以在定期的公民聚會中把他的名字寫在一片陶片上面,如果某一個人的名字被寫在陶片上超過一半的聚會人數,或有六千片陶片上寫著同一個人的名字,這個人就要被流放到別的地方十年。有一次舉行定期的開會,亞里斯多德遇見一個剛搬來這個城市不久的人,這個人不會寫字,他就請剛好坐再他旁邊的亞里斯多德寫一個名字,亞里斯多德問他你要寫上什麼名字,這個人並不認識亞里斯多德就是他請幫忙寫字的人,他說:「請你幫我寫「亞里斯多德」在這片陶片上面。」亞里斯多德問這個人:「亞里斯多德有什麼不好,你想要他被流放呢?」這個人說:「其實我從來沒有看過亞里斯多德這個人,但是從我搬來這個城市以後,常常聽人家說這個人多偉大、多有正義感,我聽都聽煩了。」亞里斯多德聽完,什麼話都沒說,就把自己的名字寫上去,然後把陶片交還給那個人。那一年,亞里斯多德就被流放了,不過三年後,波斯帝國攻打希臘半島時,亞里斯多德被召回去帶領軍隊抵抗波斯人。
這個世界有很多為了反對而反對的人,如果一件工作要開始做了,有人反對是正常的。不過這還只是沒有殺傷性的反對,另外一種反對的看法,是具有殺傷性的。
2.要看遭殃
那些和倫人、亞捫人、亞拉伯人說了一句非常陰險的話,他們想看猶太人遭殃,他們說:「你們要背叛王嗎?」在民主時代講這樣的話沒太大的意義,但在極權專制的時代,這樣的話是非常可怕的。古代的君王在打殺之間奪取政權,他們自然也害怕別人用相同的手段搶去他們的權柄,所以對於任何可能造反的風聲都會很注意的。
我們今天自由到一個地步,可以痛快的罵國家領導人,可以取笑高階層的人,甚至連他們的家人都可以拿來消遣,這種現象在極權社會是不可能的。也許是我們這個社會從極權中得到解放,大家已經淡忘了過去的歷史,連我自己也完全不懂什麼叫做集權社會。一直到我知道自己家族的過去以後,才真正明白「你們要背叛王嗎?」這句話的嚴重性有多大。
我有談過的一件事,我父親的親哥哥是被抓去槍斃的,在日據時代他被日本人徵召離開台灣去當軍伕,聽說是去香港,後來回到台灣不久就出事了,我們家後來有得到政府的補償。我的伯父為何會被抓去槍斃呢?我們家又為什麼得到補償呢?我父親從來不談這些,我從我姑媽那裡聽來的,我姑媽跟我父親當年一起去把他們哥哥的骨灰捧回家的。我姑媽告訴我,我的伯父跟鄰居吵架,對方去密告說我伯父在海外時加入共產黨,他被抓走後大約十天,我姑媽和父親就被通知去把他的骨灰捧回家。這一件事距離今天也只不過五、六十年,「你們要背叛王嗎?」這一句話,在兩千四百多年前講的,不是開玩笑的話,尼希米記第六章記錄了說這話的那些人,用了好幾個方法要致尼希米於死地。我們很難想像,猶太人得罪這些人什麼,這些人甚至是跟猶太人有姻親關係,卻只是為了反對他們做一件工作,就採取這樣的手段。
一件事工會有三種看法,我們在上帝面前做任何事,都需要祂的恩典,若是出於上帝的感動,祂叫我們站出來執行推動一件工作,就求祂給我們智慧,做好各樣的預備及計畫;如果上帝要我們參與一件工作,我們要把消極、不負責任、不肯付出的看法除去;如果我們遇見了反對的人,就要求神保守我們的信心,既然相信我們所做的事出於上帝的心意,就不要讓任何惡意的反對把我們嚇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