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沙法的被拯救
代下18:28-32,「28以色列王和猶大王約沙法上基列的拉末去了。29以色列王對約沙法說:我要改裝上陣,你可以仍穿王服。於是以色列王改裝,他們就上陣去了。30先是亞蘭王吩咐車兵長說:他們的兵將,無論大小,你們都不可與他們爭戰,只要與以色列王爭戰。31車兵長看見約沙法便說,這必是以色列王,就轉過去與他爭戰。約沙法一呼喊,耶和華就幫助他,神又感動他們離開他。32車兵長見不是以色列王,就轉去不追他了。」
這場戰爭就是這兩個王去跟亞蘭王作戰。亞蘭王對亞哈的背信(他們原來是結盟的)非常忿怒。壞人的結盟都不會久,就跟黑道一樣,今天你殺我,明天我殺你,說什麼義氣,其實完全都是意氣用事。
亞哈跟亞蘭王的結盟有這種結果是必然的。這場戰爭對亞蘭王,可以說不是一場他要求勝的戰爭,而是要求報復,他只要把以色列王殺掉就好。所以他下個命令,「只要與以色列王爭戰」。當然實際戰場上兩軍隊抗,還是會有很多廝殺,只是亞蘭王下了這個命令,特別在歷代志講了這命令,就是:「這場戰爭不要跟任何人打,只要跟以色列王爭戰。」
也不知道當時下的命令是不是只要殺掉或捉到以色列王就可以,但我們可以懂一件事,就是他所有兵力是放在以色列王一個人身上,因此這場戰爭是很難打的。
聽說美國打越戰(不過現在這類的消息都經過篩選,我們並不知道實際狀況)是個不求勝利的戰爭,所以就輸了。不知道是不是如此,但戰爭時,尤其流氓跟君子打仗,君子真是很麻煩。流氓打仗像中國的人海戰術,什麼人都殺,越南也是這樣,西方國家有基督教傳統,要什麼都殺是很難下手。二次大戰德國也很難下手,那些老弱婦孺很難殺得下手,但戰爭也許到最後就是這樣。
車兵長得到的命令是只跟以色列王爭戰,所以他們就找。這不太難找,王的戰車應該有點特別。不知道現在戰爭時,師長、總司令出來時會不會有一些標誌,在軍隊裡是很講究這種標誌的,「官大一級壓死人」,有個什麼上司來了,升什麼師旗、軍旗,他的吉普車上幾顆星,都知道,而戰爭時他們會不會隱藏就不曉得。
在這裡「車兵長看見約沙法」,應該不是看到他,而是看到他的車子,知道一定是王的車子。整個戰場上,起碼猶大和以色列聯軍裡應該只有兩部這種國王級的車;其實不是兩部,應該只有一部。注意到剛才讀的經文,第29節,亞哈說他要改裝上陣。我想不只是服裝而已,恐怕所有的車輛、衛隊都隱藏。因此,大家應該很快找得到約沙法。
這一幕講得也非常簡單,我們也要稍微小心點來瞭解。約沙法是怎麼脫離險境的?要想到所有亞蘭軍隊(可能幾千、幾萬人)都針對約沙法,那是他的車。也想到項羽死的時候,大家都把他的屍體砍得一塌糊塗,可能得到他一條腿的人都可以得賞,劉邦也一定會把這些殘骸通通合起來,因為要確定他的敵人真的死了。這種歷史故事也太多不同的說法,到底是真死還是假死,(到今天都有人說甘迺迪是假死),所以也要看到那屍體。大家看到王的車,一定是一湧上去要抓亞哈,那約沙法是怎麼脫離的?
這裡講的有兩個原因,一個是「耶和華就幫助他」。「耶和華的幫助」分兩個方式,一個大概是人家的箭、槍林彈雨射不到他。另外一個方式就是「神又感動他們離開他」。
這好像有點廢話,我還是說你要去想,約沙法的車是一個君王的裝扮,捉到這車上的人的一定有重賞,大家就一起來攻打,而他怎麼脫離?這裡講到,「約沙法一呼喊」,我們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他是喊:「耶和華求你拯救我」,還是:「我不是亞哈,你們抓錯了」?他到底呼喊哪一個?我猜是後者,但這句話不夠敬虔,所以歷代志就只講一個「呼喊」,讓人家想到他可能是呼喊上帝。
但這樣一來,我們好像又有個印象:歷代志都不可靠。沒有,我總是有個前提:上帝的話一定是可靠的。而「上帝的話可靠」,你真的也要有信心。約沙法的脫離險境,跟我們所有平常所作的見證一樣:
譬如,現在金融海嘯的時候,你找到一個工作,在一個剛剛合併的銀行,一大堆人都被解聘,你剛好在那個時候進去。我們基督徒一定會說是神預備的,但要想想,你說「神預備」,我是能接受,不但能接受,我覺得一定要這樣講,但一個不信主的人會說是你運氣不錯;非常簡單,就是這句話。事實上,這銀行可能那時候召了十個人,其他九個都是佛教徒,他們可能或說是媽祖保佑。你叫一個旁觀者說到底是上帝保守了基督徒,還是佛祖保守了佛教徒,你從現實世界來看,(我從第一堂就說了,這是很重要的一個神學,不是解經而已),要馬上說這是神的作為,不那麼容易。甚至有時候我覺得聖經是禁止我們這樣講的。記得西羅亞樓坍了?神禁止我們說因為他們比較壞,所以神消滅他們。耶穌禁止我們這樣講,但耶穌沒有禁止我們,甚至耶穌暗示一件事:他們的死,是在上帝的手裡,如同你們的活,也是在上帝的手裡。
我的意思就是,我們肯定神在每件事上用祂善良、全能的旨意在統管,每一件事!這是我們要肯定的。至於我們說這件事如何呈現出上帝對他的忿怒或喜悅,那就很難講。有些人不信主,行為又很敗壞,但是他真成功,我們的困惑就在這裡。不僅作見證,在平常基督徒生活裡我們自己也要記得這一點,就是我們不能用成敗來論英雄。但這是我們每個人的個性,你今天感冒、生病,長期這樣,就會想是不是有得罪神的事情。這很正常,不是錯事,因此我們更需要有神的話、聖靈,讓我們不被成或敗來作決定性的影響,而只被十字架上的耶穌來作決定性的影響。也就是因為「耶穌為我死、也為我復活了」所以讓我在每件事上都相信祂作的一定好,一定是最對。
就拿剛才那找工作的事來說,找到工作,我可以感謝耶穌,但一樣要延伸下去,如果你沒有找到工作,也因為耶穌的十字架你感謝主。而你也不能排斥無神論或回教徒、佛教徒在同樣的時候找到工作,而感謝他們的上帝或覺得這是個運氣。
也就是說,我們在見證主的時候,前提是對主(主話語)的權威有絕對的信靠,但也不排除生活中一些經驗給我們的推論,因為那也是聖經的話:「如果你信靠我,我就給你多子多孫等等這類祝福」。我們不能派斥這樣的話,不能說這是所謂的成功神學,我們相信神的祝福會在人間、歷史中呈現出來,只是我們又加一個但書:這呈現出來的,常常是出乎我們意料的,但我們仍需要信靠。
這有點複雜,但我的重點是:我們任何事根據耶穌的十字架有個確定的前提:神做的都是美好的。而也因為這罪惡世界和自己的無知,我們並不太知道這人、這事產生的結果就表示上帝對他的喜悅或忿怒。
我們可以知道一件事:神對亞哈一定是忿怒的,但那忿怒表達的方式是讓他大富大貴,還是讓他夭壽,就不一定。而我們基督徒在這一點上常常就是跟世人一樣。神在世界的祝福不能說完全沒有,是有,但不敢說一定。
就舉這個例子,約沙法怎麼逃離的?一方面簡單的憑信心講,就是耶和華幫助他,不必說到底是藉著什麼方式幫助他。而另一方面就人間來看,他的逃脫是因為那些敵人發現他不是亞哈。對敵人來說,可以完全不必有上帝。這在聖經上也有講,就是下面這句:「車兵長見不是以色列王,就轉去不追他了」。他不是說神的靈感動車兵長。我們相信是神的靈在感動讓他們想到,因為也許有的兵會想雖不是亞哈,但好歹也是個王,抓到了也不錯,就抓了也可能。反正他們就沒有去追他了。(這些東西我有時候講得稍微仔細一點,是讓大家在細節上也去想想。)
這一幕是在講約沙法的被拯救,更精彩的是下一幕:亞哈的死亡。
亞哈的死亡
各位還記得上一堂講的,米該雅說亞哈是必死,亞哈非常火大,如果不是出戰之前要討個吉利,(他不是信主的,所以我就用這話「討吉利」來說),而且有約沙法在那裡緩頰的話,米該雅一定被殺掉,因為米該雅說:「你一定回不來,你會死」。而上次講的重點是:每一個不管多壞的人(包括亞哈),他都知道上帝的意思,只是不斷在違反上帝的意思,以致於越變越糊塗,但從根本來講,每個人都並沒有擺脫上帝給我們是非、對錯、真假的啟示。這不可能擺脫的,因為上帝永遠是上帝,祂的作為永遠會光照每一個人(包括撒旦)的心裡,只是撒旦或不信主的人一直在扭曲那東西,但不能完全擺脫。
這我是要應用在各位的生活裡,我們不要裝糊塗,也不要被撒旦騙糊塗了,一個人在聖靈的光照下願意悔改、被對付,那是有福的。要是硬著嘴、硬著心,就越來越糊塗。但在糊塗的時候,你仍然無可推諉。
亞哈為什麼要改裝上陣?就是因為他知道米該雅講的是真的。他知道,否則何必改裝上陣?尤其一個國王御駕親征,意思就是要提高軍隊的士氣,叫大家看到連國王都來了。現在他改裝上陣,又何必來?根本就不應該來。他知道米該雅講的是真的,他去打一定敗,他會死,因為不討上帝的喜悅。
各位,這就是不信主的人的矛盾:你既知道去打一定死,不是就應該不去?而他為什麼還要去?中國人應該都知道,就是愛面子:「我就不要你講的是真的,我就要賭一賭」。因此他是在矛盾之中:知道自己會死,所以要改裝,又不肯回去,因為那樣很丟臉。我們人都犯這樣錯誤,都在這矛盾中定自己的罪,我們知道是非、對錯、真假,也知道我們的虛偽。
下面這句話太恐怖了:
代下18:33a,「有一人隨便開弓,恰巧射入以色列王的甲縫裡。」
一個神箭手瞄得很準,不是瞄準他的心臟或頭,是瞄準跟針孔一樣細的一個縫。即使亞哈站著不動讓他射,都不一定能射到那縫裡。這裡講在戰場上有人隨便射一箭,就剛好射到他的甲縫裡面。
同樣,然後歷代志的作者又不講了,但你應該有這認識,他不講是耶和華讓這箭就剛好進到那甲縫裡,是因為他不需要講,你應該知道得夠了:大小事、一個比頭髮還細的縫能穿透,都在上帝手裡。前面已經講過耶和華說要讓亞哈死,他非死不可,所以亞哈會按著自己的頑梗、悖逆、愚蠢,死要面子的上戰場。他會按著自己的聰明智慧和膽怯,而改裝上陣;亞哈想得是非常好:我改裝上陣。
這場戰爭中,亞哈是不應該死的,因為對方下令只殺亞哈,他一改裝,沒有人找得到他。然後如果亞蘭的軍隊因著王的命令,跟這人也不敢打,跟那人也不敢打,以色列、猶大聯軍就可以打亞蘭,所以這場戰爭非常可能亞哈大獲全勝,因為亞蘭軍隊被自己綁手綁腳。而亞哈大獲全勝回去後就可以殺米該雅,也可以跟百姓講:「不必信這種先知,不必信這神。看,耶和華說我一定死,我現在平平安安的回來,也把失土收復了。」他可以很榮耀。這場戰爭應該不難打,但你怎麼想得到?
各位,也請你不要太把一個個案當作全體。今天不是你天天禱告:「主,求你讓病毒進入星雲的喉嚨裡去」。第一個這種心不好,第二個,這種事不會常常發生的。主是在做事,任何一個事都在做。主是可以用一個病菌把所有軍隊都消滅掉,但主很少做這樣的事。五個餅、兩條魚可以餵飽五千人,但主很少這樣做,一般就是用米飯、買當勞來餵飽我們。兩個都是神的作為。我們可以因著環境多求這個或多求那個,但你總是信靠上帝,而且不要忽略神使用一般理性和經驗的做法。這不是你的信心要沒有,剛好相反,你要更有信心。
現在有這件事,這事同樣不常發生,但發生了。不管發生的是所謂的常態或稀有現象,這裡不講,但你應該非常敬虔的說:「耶和華是輕慢不得的」。雖然你可以舉出一萬、一兆件輕慢耶和華沒有任何壞下場的結果(:很多人輕慢耶和華,好得很,很多人敬畏耶和華,死得很慘的,為主殉道的多得很),我還是說不要用世間成敗論英雄,不要用世間的成敗論信心,要用你的信心來解釋世界的成敗。
代下18:33b-34,「33王對趕車的說:我受了重傷,你轉過車來,拉我出陣吧!34那日陣勢越戰越猛,以色列王勉強站在車上抵擋亞蘭人,直到晚上。約在日落的時候,王就死了。」
這裡都讓我們看到一個複雜的情形,雖然亞蘭王下這命令,事實上戰爭還是有的。這時候以色列王是退了。33節應該也是個總結,不知道他撐了多久,因為那箭射進去時他感覺是多慘,我不曉得。
你知道我馬上想到「兩顆子彈」。也看過一些記載,有人被刺了一刀,但當他不知道被刺時,並沒有什麼反應。這有時在現代都會裡還有,有些精神不正常的人會在公共場合刺人一刀,中國大陸、回民那裡都有這樣的情形。有人說真的被刺了,你不一定知道多恐怖。
我不知道亞哈的身體知不知道,但我猜那箭一射,亞哈心裡就知道他非死不可。但我也猜(從33節不大看得出來,從34節可以看得出來),亞哈還是嘴硬,他不要出陣。
我覺得人最悲哀的就是這樣,悲哀到最悲哀的當然就是猶大,上吊死了。就是人知道自己錯,但不悔改,還要硬。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那最蒙福的是一開始就順服神,一般人就是硬,要照自己的意思作,然後神管教臨到,如果屬靈一點的就趕快悔改,但有的人就更討厭上帝:「我就是要跟你拗下去」。我覺得亞哈還要拗下去:「我中箭了,但我就是要打,我要打贏。」所以他說,「勉強站在車上抵擋亞蘭人,直到晚上。」
34節跟33節看起來有衝突,33節說馬上拉我出去,34節說一直打到晚上。當然不是衝突,33節是講一件事,就是他要出去。34節是講他整個出去的過程很長,可能又想出去,又還想打一打。他對亞蘭人的恨,還加上他對上帝的不滿,我想都在這裡。
歷代志、列王記大體都是一樣,下面歷代志寫法就在列王記裡沒有。但王死了。你當然可以想很多,如果你是記者,要報導這場戰爭,一定會問後來怎麼樣,整個戰爭到底結果如何。但他根本講都不講。我估計是亞蘭人贏了,但聖經沒有講,因為歷代志的作者根本不要你去關心誰贏誰輸,他要講的兩件事,一個是亞哈死了。事實上這還不是歷代志的重點,亞哈死不死對他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約沙法被責備了,那就是一般報紙根本不會登的。
李登輝總統去媽祖廟或講那些話,世俗的報紙哪裡會說,「基督徒總統講那種話不對」?世俗報紙根本不會講這樣的話,事實上還可能稱讚,就像美國新派的基督徒也會稱讚有個很寬大的基督徒出現了,對其他宗教有寬容。但對守聖經的我們就會說,「李總統別的政績我不敢確定,但他講這些話是得罪上帝的,這我可以很確定。」
19章就在講這事:
代下19:1,「猶大王約沙法平平安安地回耶路撒冷,到宮裡去了。」
你知道這節經文有多諷刺?這一節讓你看到歷代志那種神學觀念是多麼強烈。大家關心的戰爭勝負,他跟本不講;後來怎麼樣、基列拉末拿回來沒有?通通不講,亞哈死了也不講,亞哈死後以色列有沒有大亂、動盪、誰接他的位置,都不講,因為那不是他關心的事情,他也希望神的兒女不要太關心這事。(我再說我們今天關心的都是歷代志不要我們關心的,歷代志要我們關心的,我們都不關心。)
他平平安安的回去了。是,跟他爸爸亞撒比起來他很好,太好了,平平安安回去,但他就被責備了:
約沙法的被責備
代下19:2a,「先見哈拿尼的兒子耶戶出來迎接約沙法王,對他說:」
看,我已經發過好幾次牢騷了,大家都喜歡作先知、說預言,先知真是很苦。
這「哈拿尼」在歷代志下16:7,曾經責備猶大王亞撒,就是約沙法的父親。父親責備父親,現在兒子責備兒子。我實在也不能不稱讚,上次稱讚過亞撒,這次稱讚約沙法,照一般中國皇帝,這樣的先知當然會死,居然敢這樣責備王。我們做對了被責備,還會有點傷心、冤枉,但做錯了被責備會更火大。以中國人愛面子來說,顯出我們的錯誤,是最受不了的。
代下19:2b-3,「你豈當幫助惡人,愛那恨惡耶和華的人呢﹖因此耶和華的忿怒臨到你。3然而你還有善行,因你從國中除掉木偶,立定心意尋求神。」
耶和華的忿怒怎麼臨到約沙法,沒有看到他馬上講,但這是歷代志一貫的神學:你去幫亞哈,耶和華的忿怒就臨到你。但我也覺得這寫得非常妙,對歷代志作者在聖靈帶領下寫的,也覺得很感恩。很多人說歷代志是一種成功神學,即時賞罰,但包括在這裡就沒有講約沙法哪些地方被罰、神如何罰他。有時候會講,(像亞哈,神罰他,他馬上就死了),有時候不講,而你要有個確定:神的即時賞罰,和祂永遠、公平的賞罰、慈愛,都任何一個時候會臨到人的。我們需要有這樣的信心和順服。
處罰沒有講,然後又有一段特別講約沙法優良美好的地方:
約沙法的義行
代下19:4-7,「4約沙法住在耶路撒冷,以後又出巡民間,從別是巴直到以法蓮山地,引導民歸向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5又在猶大國中遍地的堅固城裡設立審判官,6對他們說:你們辦事應當謹慎;因為你們判斷不是為人,乃是為耶和華。判斷的時候,他必與你們同在。7現在你們應當敬畏耶和華,謹慎辦事;因為耶和華─我們的神沒有不義,不偏待人,也不受賄賂。」
約沙法的這段作為,照一般政治手腕來講是錯誤的,一個王不應該去管這些事。你管別是巴的縣長、以法蓮山地的警察作什麼?皇帝不能(事實上任何人都不能,尤其領袖更不能)事必躬親,叫底下的人分層負責作就好。但這裡他不在講政治技巧,他在這講這個王對上帝非常熱心,所以去做這事。我不知道他的政績如何,不過這未必違反政治學原理,看起來好像違反。
現在很強調「政教分離」,一個君王、董事長、校長、老師,可不可以表達他的信仰?這問題很難回答。如果總統在聖誕節說都是耶穌基督的恩典,我們基督徒當然非常高興,但如果他說這是媽祖的恩典,我們就很生氣,問題是在這社會裡,還有很多媽祖的門徒,一個總統可以用公器這樣講嗎?我不覺得可以。你如何恰當的來表達你的信仰立場,其實古今中外都有很多討論的空間。我看到有一個現象,在回教國家,他們的領袖可是臉不紅、氣不喘,大聲說他們是阿拉的工具。而西方世界基督教領袖倒不敢講這話,因為怕冒犯世俗的媒體。
我不敢說誰對誰錯,但我想每一個基督徒、神的兒女有心見證主,而且在行為上見證主,這是對的,只是我們怎麼在公共場合中表達這件事情,求神給我們智慧,我們討主的喜悅。如果主喜悅的話,我們也希望不要冒犯到人,因為保羅(聖經)也這樣講:「若是能行,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羅12:18)但我們是先跟神和好的。
約沙法作這個事情―設立審判官。可能他也沒有越權,審判官其實就是士師,約沙法的名字就是「耶和華審判」。而這裡是不是也表達一件事?各位在公司做事不知道有沒有這經驗:當有一件事情,現在在做這事的人或單位做得不好,通常就會另設一個單位。
比方香港幾十年前成立了一個「廉政署」,抓貪污的。那就表示原來該抓貪污的單位腐化了。在台灣也是這樣,也可能很悲哀,任何一個單位,不管是教會內或教會外,可能久了都會官僚化、腐化,原來那種活力都會沒有,就需要另外設立一個機構。
這意思就是說,在約沙法的時代,應該原來就有這種在遍地公平、不偏待人、不受賄賂的法官或審判官,但好像腐化了,所以約沙法再來設立這些人。這一方面表達出約沙法很注重公正、很注重上帝,另一方面也表達約沙法底下原來的那班人馬不是如此。
代下19:8-10,「8約沙法從利未人和祭司,並以色列族長中派定人,在耶路撒冷為耶和華判斷,聽民間的爭訟,就回耶路撒冷去了。9約沙法囑咐他們說:你們當敬畏耶和華,忠心誠實辦事。10住在各城裡你們的弟兄,若有爭訟的事來到你們這裡,或為流血,或犯律法、誡命、律例、典章,你們要警戒他們,免得他們得罪耶和華,以致他的忿怒臨到你們和你們的弟兄;這樣行,你們就沒有罪了。」
以色列人這些政治、行政方面的事都可以分析很多,其中有個很特別的地方,(照說應該祭司和利未人在以色列歷史上有作這些事,只是我還沒有看到聖經學者在這方面討論得夠多),就是摩西五經裡對很多東西都有詳細規定,包括哪些潔淨、不潔淨,包括房子長霉了他都要管,但有兩個現在社會很重要的東西都沒有提,一個是醫院,人生病了怎麼辦?舊約裡我沒有看到醫院和醫生。有講到生病就是隔離,讓他自己好,就是這樣。另一個,我沒有看警察,也沒有看到監獄。這比房子長霉的事要大得多,但沒有講。人犯法怎麼辦,大概就是兩個,犯得嚴重就是處死,另外一個,獻祭就沒事。但應該也有關起來,上次不是看到米該雅被關?所以還是有監獄,但聖經沒有提這個。因此以色列這司法、執法方面,檢、警、調這部分到底誰來作?也很稀奇,從這裡來看(當然所羅門獻殿時也看到),是牧師來作,就是利未人和祭司,還有以色列人的族長來作這工作。
這裡可以很清楚看到約沙法的重點是敬畏耶和華而作的事,一切都是為耶和華的事情,但這種起碼形式上是尊主為大的國家,一樣還是有爭訟的事。所以各位也不必太為教會裡有很多紛爭難過,我們都是罪人,這些現象一定有的。就算不是罪惡的事情也有,像保羅和巴拿巴的爭執,也是讓安提阿教會不知道怎麼辦,就分開吧。我們不一定能夠解決人間所有問題,事實上我們一定不能解決人間所有問題,包括教會裡也是一樣,但敬畏上帝總是每個時代都是好的。
第11節也是舊約政治上很重要的事:
代下19:11,「凡屬耶和華的事,有大祭司亞瑪利雅管理你們;凡屬王的事,有猶大支派的族長以實瑪利的兒子西巴第雅管理你們;在你們面前有利未人作官長。你們應當壯膽辦事,願耶和華與善人同在。」
這些我們看一點興趣都沒有,但重要的是什麼?就是「兩權分立」制度:耶和華的事和世界上的事。其實要用今天的觀點來講,每件事都是耶和華的事,燒飯、紅綠燈號誌、每件事,這世界沒有哪件事神沒有在掌權的,但我們一般總會講到屬靈的事和屬世的事。屬靈的事是大祭司管,屬世的事,因為王是猶大支派的,所以這些內政、行政方面大概都是猶大支派的族長在管理。下面第20章也是在列王記沒有記載的。
代下20:1,「此後,摩押人和亞捫人,又有米烏尼人,一同來攻擊約沙法。」
特別講這三種人來攻。歷代志是以色列人被擄回歸時寫的,那時他們所在的地方也有摩押人、亞捫人、米烏尼人來騷擾,所以特別提出這三族。當然你如果不相信聖經的默示的話,會說這是捏造出來的,編了一段故事。就好比中國大陸雷鋒的故事,或我們台灣也會,要叫你反共,就編一個什麼「南海血書」之類的故事,產生一種民間的反應。很多聖經學者都說這是編出來的故事,要叫被擄回歸的人對這些敵人能夠同仇敵慨,信靠上帝。但我們不相信這樣的講法,我們相信在約沙法時代,以及被擄回歸時都有摩押人、亞門人、米烏尼人在干擾以色列,都一樣要去信靠上帝。
代下20:2-3,「2有人來報告約沙法說:從海外亞蘭【又作以東】那邊有大軍來攻擊你,如今他們在哈洗遜他瑪,就是隱基底。3約沙法便懼怕,定意尋求耶和華,在猶大全地宣告禁食。」
從海外亞蘭那邊的軍隊來攻擊,「約沙法便懼怕」。「懼怕」我也講過多次,跟「敬畏」是同一個字。這裡中文翻「懼怕」,在修辭上很恰當,因為不能說當敵人來攻擊時,「約沙法便敬畏」,這樣不太合理。但他在對這三族人懼怕的時候,也對上帝有敬畏的心,尋求耶和華,那是很對的。
我們很自然會想到,尤其你若對舊約有些熟悉,包括以賽亞書裡,包括後面也會看到,我也講過很多次,很多人的想法就是:「歷代志作者(聖靈、神)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要去尋求人的幫助。像約沙法在這裡就很對,不像他之後的一些猶大王,在危難時就尋求其他國家的幫助。」但我常講,這種神學(:生病時如果看醫生、吃藥,就比較沒有信心,我們就應該單單仰望主。)就變得很粗糙。
各位,單單仰望主是對的,但生病時不看醫生,未必是對的。我沒有說看就對,不看就不對,不一定的。我們有很大的自由,是敬畏、信靠上帝,但怎麼來作這件事?我們有時候勸人,不僅是詞不達意,有時會亂用字眼,譬如勸人家不要打官司:「你就仰望主就好了」,而為什麼我打官司就是沒有仰望主?有時聽人說:「你這困難就不要去找律師、不要去找警察,就單單仰望主,不要再去找人、不要再聽人的話了」,難道說話的不是人?我正在聽你的建議,你不是人嗎?各位,我們絕對要小心,我沒有說你不要聽人的意見,也沒有在玩文字邏輯遊戲,我只是在說,我們專心信靠神是絕對重要的,而我們也需要常常反省自己有沒有用這字眼來掩蓋自己的驕傲或懶惰,有時候是這樣的:「一切交在主手裡」,那麼就不要做事,也不要讀書,也不要看醫生了,我們什麼事都不要做?絕對不是這樣的,神的恩典絕不減少人的努力。但我們看這類比較刺激的見證時,好像常常傳遞給我們的一個印象,就是好像什麼事都不要做。我要堅決的說:我們要做事,但更要對神有信心;有信心不是不做事。
他們宣告禁食、大家聚會、求耶和華幫助。第5節:
代下20:5-7,「5約沙法就在猶大和耶路撒冷的會中,站在耶和華殿的新院前,6說:耶和華─我們列祖的神啊,你不是天上的神嗎﹖你不是萬邦萬國的主宰嗎﹖在你手中有大能大力,無人能抵擋你。7我們的神啊,你不是曾在你民以色列人面前驅逐這地的居民,將這地賜給你朋友亞伯拉罕的後裔永遠為業嗎﹖」
這段禱告描述的方式也很像所羅門所做的事情,裡面也有很重要的神學。耶和華不是只是我們列祖的神。當他說「耶和華─我們列祖的神」,那意思是說,只有我們列祖是蒙神揀選、跟神立約的,並不是講神沒有管萬邦萬國,神也是「萬邦萬國的主宰」在一切的事上。
這其實是在跟以色列人講:我們要專心信靠上帝,我們今天有這些困難,可能是這個原因。也可能我們有這困難,是神要我們看到祂奇妙的作為。第8節就是回應前面所羅門的禱告:
代下20:8-14,「8他們住在這地,又為你的名建造聖所,說:9倘有禍患臨到我們,或刀兵災殃,或瘟疫饑荒,我們在急難的時候,站在這殿前向你呼求,你必垂聽而拯救,因為你的名在這殿裡。10從前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你不容以色列人侵犯亞捫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以色列人就離開他們,不滅絕他們。11看哪,他們怎樣報復我們,要來驅逐我們出離你的地,就是你賜給我們為業之地。12我們的神啊,你不懲罰他們嗎﹖因為我們無力抵擋這來攻擊我們的大軍,我們也不知道怎樣行,我們的眼目單仰望你。13猶大眾人和他們的嬰孩、妻子、兒女都站在耶和華面前。14那時,耶和華的靈在會中臨到利未人亞薩的後裔─瑪探雅的玄孫,耶利的曾孫,比拿雅的孫子,撒迦利雅的兒子雅哈悉。」
第14節這人的名字講得很長,從玄孫開始講起、曾孫、孫子、兒子。就是約沙法王講完了,還有個對應的。可能他算是個行政領袖,然後有個宗教領袖也就對應的說:
代下20:15-16a,「15他說:猶大眾人、耶路撒冷的居民,和約沙法王,你們請聽。耶和華對你們如此說:不要因這大軍恐懼驚惶;因為勝敗不在乎你們,乃在乎神。16明日你們要下去迎敵,」
你們就要下去迎敵。你看,這句話就講得很清楚:通通交在主的手裡,但你們要下去迎敵。你迎敵要迎到什麼程度?是通通被殺光?還是像底下看到的一個都沒有死,只是詩班出去唱歌而已?
各位,你要效法、學習的是專心的仰賴神,要效法學習的不是以後就派一個詩班出去打仗。就是你不是依樣畫葫蘆的學。你不要看熱鬧,要看門道。我覺得我們現在始終就是看熱鬧。
我也不反對,如果今天我們要買一塊地,或住的地方有什麼困難,或這裡有廟,我們就像約書亞時候繞境一圈、禱告。我不反對,我覺得這也很好,但如果你覺得約書亞繞了就成功,我們今天也來繞一繞,那我就覺得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我沒有反對這個,做這個也不是壞事。只是你要知道不是你繞幾圈的問題,是你對上帝有沒有信心的問題,否則你繞得再多、派再多詩班也沒有用。這就是上帝作戰,但你們要迎敵。
代下20:16b-17,「他們是從洗斯坡上來,你們必在耶魯伊勒曠野前的谷口遇見他們。17猶大和耶路撒冷人哪,這次你們不要爭戰,要擺陣站著,看耶和華為你們施行拯救。不要恐懼,也不要驚惶。明日當出去迎敵,因為耶和華與你們同在。」
這次他說不要打仗,但你們還是要派軍隊去。
然後「約沙法就面伏於地,猶大眾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也俯伏在耶和華面前,叩拜耶和華。」還有「哥轄族和可拉族的利未人」這都是專門司唱的,他們就「讚美耶和華以色列的神」。
這些,不信主的人看了都會覺得很荒唐,不會有這種事的。我完全相信這記載,只是在完全相信這記載的重點是信靠上帝的作為,而不是說我們每次就是這種方式來打仗,不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