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三十一30-三十二43
前言:-希伯来诗歌的特色:有点像我们中国人的对联。
1. 平行与对偶的特色:
(1)同义平行句:第一种就是我们称做同义平行句,它的上联跟下联是两个不同的句子,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好比我们在诗篇的第十九篇,第一节里面就讲到:“诸天述说神的荣耀、穹苍传扬祂的手段”。你看到“诸天”跟“穹苍”对应、“述说”跟“传扬”对应、“神的荣耀”跟“祂的手段”相对应,像这一类的句子,我们称做同义平行句,因为上一句跟下一句意思都是一样的。
(2)反义平行句:第二种我们称做反义的平行句,上一句跟下一句是讲到不同的事情,但是它好像是我们的一只手,有这个手心、也有这个手背,但是用正反两面把这个思想就表达出来,这个在箴言里面最多。箴言里面讲到善恶互论垂为箴言,它就一面讲到善、一面讲到恶;讲到义人、也讲到恶人。那前一句讲善、后一句讲恶;前一句讲义人、后一句讲恶人,这种的我们称做反义的平行句。在诗篇里面也有很多这一种的,比如说诗篇的第一篇里面,前面讲到恶人“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但是第二节就讲到:“惟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这前一句跟后一句刚好是相反的意思,但是要把一个中心的思想就表达出来,像这一种是属于反义平行句的。
(3)综合平行句:所以这个如果再继续发展下去的话,可能一个平行句,它就不是只是在单一的经节里面,而是借着好几行、一整个段落,把它表达出来,那这个在诗篇里面就有很多,我们称这个叫做第三种类型,叫做综合平行句。综合平行句就是同义平行跟反义平行,它的一个继续的发展。在这个1980 年代,哈佛大学跟史丹福大学各有一位学者,他们对于这种平行句再做一个进一步的说明。他们就讲到,一个是第一个句子,它是做一个启发,第二个句子就把第一句的思想,再进一步的发展。这一种的平行句,往往就是由第二句把第一句的思想,做了一个充分的表达,继续的补充。这两位学者,一位是James Kugel,另外一位是Robert Alter,他们两位对于诗歌的观察,对我们今天对于诗歌的了解,都可以有更大的帮助。
2. 格律的特色:诗歌第二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有它的格律,这是我们要讲到诗篇在希伯来文的诗歌,跟我们中国人的诗歌,比较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中国人的诗歌是非常非常讲究格律的音韵,像这个唐代的诗、五言诗、绝句、或是律诗等等,它都是有严格的平仄、音韵等等。但是我们读圣经里面的话,比较没有这个严格的限定,它在这点上面,我们还在继续的研究的当中。
那圣经里面的诗歌,它的格律比较是用思想为单位,一个词就是一个思想的单位,每一个词是一个音节、每一个音节的话、或是讲重音,那就做为一个思想的单位。在圣经里面蛮多的是用3+3,我们用刚才读的诗篇19 篇那边,可以做一个例证。那边说:“诸天.述说.神的荣耀”,你看这个是三个;“穹苍.传扬.祂的手段”,这也是三个,所以这是3+3,这个是在诗篇里面最常见到的一种方式。那么诗篇里面另外还有一种它的变体,我们称做哀歌、或者是挽歌,那是比较悲伤的,就是3+2;前面比较长,后面比较短,我们有的时候开玩笑讲的,就是三长两短,这个是在诗篇里面,哀歌的体裁比较常用到的,哀歌以后我们会讲到。像在诗篇里面的第二十二篇,或者是其它还有很多篇,他们都是属于哀歌的体裁;二十二篇、五十一篇、一百零二篇等等,这些都是哀歌,比较多会见到它就是前长后短,3+2 的题材,都是属于哀歌的形式。那像在先知书里面也有,先知书像诗篇,像这个以西结书第十九章就是一个哀歌。阿摩司书里面也有哀歌,那么也都是用前长后短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
3. 象征性比喻的特色:诗篇里面第三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有象征性的比喻,所以在诗篇里面,有很多象征性的字眼。比如说用具体的鸟类呀、或者是云呀等等的,是要来表达一些抽象的观念、或者人心里面的体认。有的时候我们人是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可是却用一些鸟类、一些象征性的字眼、或者是城墙等等,就把它的思想表达出来,这个是用象征性的语言表达的,在诗篇里面最常用到。所以我们讲到说希伯来诗歌,有三个最重要的特点,第一个就是平行对偶、第二个就是格律。格律最常讲到的,就是三加三的格律、或是三加二是它的变体,讲到它的哀歌。第三个就是有很多象征性的语言、用词。
4. 摩西临终以前,对以色列百姓也作了诗歌,这是记载在申命记第三十二章跟三十三章。那时候摩西好像是以色列的一个大家长,他就对每一个支派,一个支派一个支派,一共有十二个支派,一一的讲到他们将来的命运。这个就是我们讲到摩西之歌,是记载在申命记的第三十二章、跟三十三章里面。
5. 圣经早期的诗歌本身具有预言的性质:摩西之歌也是讲到以色列人未来要遇见的事情。
6. 分段:
(1)序言:呼召天地,并宣告神的本性(1-4 節)
(2)诘问和间接的谴责(5-6 節)
(3)忆述神昔日为以色列所施行的大能作为(7-14 節)
(4)直接控诉(15-18 節)
(5)判决(19-25 節)。
(6)以色列得拯救的保证(26-38 節)
(7)耶和华拯救的应许(39-42 節)
(8)呼召以色列敬拜神(43 節)
一、 天地为证,神的话如甘霖滴露:1-4節。
1. 天地要来做见证。
2. 神的话如甘霖:上帝的话在嫩草上、像甘霖,尤其在以色列地方,这些都是让植物丰富的。这教训如露,又如细雨降在嫩草上,如甘霖降在菜蔬中,把生命和复原带给有需要的人。
二、诘问和间接的谴责:5-6 節。
1. 第5 节首先直接谴责,第6 节接着提出问题。
2. 开始提出谴责的诘问十分简洁,这些是以由君王所派传达谴责之使者发出的角度来提出的。耶和华是君王,摩西是祂的使者。败坏的以色列被形容为乖僻弯曲的世代、愚昧无知的民,与耶和华的本性构成强烈的对比。耶和华是他们的父,创造建立他们的神。这愚昧无知(直译“无智慧”)的百姓以此报答祂,实在是忘恩负义。
三、忆述神昔日为以色列所施行的大能作为:7-14。
1、7-14 節是列出宗主以君王身分,为藩属所做的一切作为。同样,耶和华对祂子民的护佑,也可以从以色列史上古之日、历代之年无数施恩作为中显示出来;父亲和长者也可以作为见证。所列举的伟大史实有三:以色列蒙拣选(8、9 节);出埃及时蒙拯救(10~12 节);耶和华对祂子民迦南地的赏赐(13、14 节)。
2、10-12 節旷野流浪时神的眷顾,以三个明喻描绘:环绕保护她如同保护自己瞳仁的保卫者;催迫雏鹰飞翔,但又在初次试飞之时盘旋在牠们底下的母鹰;没有旁人帮忙他引导子民的仁爱牧者或领袖。特别强调的是耶和华独自引领以色列,祂身旁并没有外邦神祇。因此以色列偏向他神,是加倍的可耻。
四、直接控诉:15-18節。
1. 人得了丰富就忘了上帝:“耶书崙”意思就是那正直的人,就是指以色列。我们慢慢有能力、学问、聪明、产业,富足了,对上帝依靠的心就没有那么多了,心中骄傲,就慢慢离开上帝。尤其是“渐渐”慢慢的离弃神,因为觉得我现在很好了,不需要神了。
2. 轻看救我们、给我们丰富的上帝:“轻看救他的磐石”。轻看、藐视上帝就是上帝在我们心中很轻了。
五、判决:19-25節。
1. 小心神向我们掩面:“掩面”就是不再施恩了。当神把祂的脸对着我们照的时候,那是祝福;当祂把脸盖起来,不对着我们的时候,那就是对我们愤怒了。当神向我们掩面的时候,祂要看我们的结局如何,短期的结局就是灭亡;对那悔改的人长期的结局就是:神暂时的掩面让他们悔改,重新认识上帝。
2. 21 節不算为神和不成子民两个辞语带双关。我们立时便想起了何西阿(何一9,二23)。本节在形式上是工整的对句。
六、以色列得拯救的保证:.26-38節。
1、29 節“惟愿他们有智慧,能明白这事,肯思念他们的结局”:“能明白这事”明白上帝掌权、上帝 是应该依靠的、上帝是轻慢不得的。
2、“肯思念他们的结局”会去想到如果离开上帝、不听上帝,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还有相反的,如果听上帝,最后的结果会怎么样?
3、36 節出现了一个有趣的对句例子。动词伸冤和怜悯(和合本作“为……后悔”)相对。法律上的作为带来了拯救,而这拯救却是怜悯的彰显。
七、耶和华拯救的应许:39-42節。
1. 诗人的话从耶和华的言语中得到了印证。耶和华以第一人称说话,宣告祂是独一的真神:我,惟有我是神,在我以外并无别神。假神没有能力。只有耶和华能使人死、使人活,损伤、医治,天上地下都没有谁有能力从祂手中把人救出来。
2. 40 節举手是起誓的动作。可能是诉诸神以为见证的意思。起誓的常用公式是“正如耶和华是活的”(意思就是说:“我的话就像耶和华是活的那么真实”;和合本一贯译作“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但耶和华却指着自己的名起誓:正如我是永活的(和合本作“我凭我的永生起誓”)。
八、呼召以色列敬拜神:43節诗人最后的劝诫,针对世界各国而发。他们当赞美以色列的神,因为祂为自己仆人报流血之仇,审判祂的敌人,“覆盖”祂的地和百姓。动词“覆盖”通常译作“赎罪”,这是个祭礼崇拜的字眼,指神藉以达成赎罪的作为。这个字描绘神清除及覆盖祂人民和土地的罪愆。祂不只饶恕祂百姓的过犯,更遮盖他们的罪咎。敌人的不洁和以色列人道德上和礼仪上的过错,都把土地污秽,覆盖因此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