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第一课

上一篇   下一篇

题示:把利未记一至七章,和十八至二十章仔细读一遍。

 

     我们常说有种人无论干什么都不会干得好,他的病就是「样样皆能,无一精通」,这句老话容易叫人产生错觉;富兰克林说人应该是「样样皆能,精于一件」。一个真有学问的人应该对样样都懂得才是。对一个事奉神的人来说,圣经就是「某样」,是他要特别花时间去「钻通钻透」的。但他若真要精通圣经,就非要同时具备其他知识不可,那不单使读经变得趣味盎然,亦是解经的重要工具。

 

 

     有人问一姊妹,有没有把圣经全读过,她说:「我没有全读过,我只是挑来读。我曾试过三次想由头到尾读它一遍,但每次到利未记就打断了。我喜欢创世记和出埃及记,但利未记实在太沉闷了。叫我无法读下去,结果就打消那念头。」对像她这种人,我们是同情呢,还是责备?说利未记是「沉闷」就真的是看错了利未记。你怎能盼望在一本满了规则的书上找「刺激」?明显地,利未记不单是给我们阅读,更重要是给我们去研究的。单单阅读不会得着什么的,但我们若肯专心地花功夫去研究,就会使利未记变成全圣经中、最能诱发好奇心的其中一本书了。

 

澄清立扬

 

    首先,让我们把对本书的几个误解澄清一下,这可分四方面说:

   1)人以为利未记那些献祭的仪式规矩,与及表记,我们是无法完全了解的,更不必谈到属灵的得着了。

   2)有人以为利未记的事情,都是在摩西的时代,离我们这一代太久远了,对我们的生活不可能有什么实际的关系。

   3)利未记的困难太多,如其中某部分的命令、琐事,和严酷,都跟我们对神的认识格格不入。

   4)创世记和出埃及记都是段落分明,容易明白,但利未记就好像全混在一起,理不出个头绪来,因此读起来就了无趣味,无法消化了。

    我们若肯心平气和,又公公正正地来研究它,上述四个困难不只会消于无形,我们更会发觉它有很高的属灵价值,是我们这一代的木铎,而且全书也是根据神的计划来写的。耶稣基督见证这本书是出于摩西,也是神所启示的,新约圣经起码引用过四十次,它使圣经别的真理平添了不少色彩。因此,能好好了解利未记,就会帮助我们了解整个圣经的信息。

要从利未记读到益处,就一定要有一正确的方法。为此,我们先在下面分述本书的主要目的、内在价值、特别立场,和结构等。

 

主要目的

 

    利未记的主要目的,是让以色列人知道怎样过一个在圣洁的国度里的生活——一种能与神相交的生活,来作列国救赎中保,这是一种更高的事奉。因此,以色列人一定要了解神的圣洁是怎么一回事。利未记分开三方面来启示这真理:

   1)献祭的制度:它强调「若不流血,罪就不得赦免」,使人对罪的严重性有深刻的认识。

   2)律法的观念:告诉以色列人什么是神对人的生活和行为的标准。

   3)刑罚的制定:凡干犯律法的,必要受刑,使人知道神的圣洁是绝不更改的。

    神对以色列人整个启示的中心就是「分别」,与列国分别出来,利未记的律例就是给以色列人和外邦人中间,划一条明显的界线,好预备以色列人作列国救赎的中保。尤有进者,利未记也是以色列人预备好基督的来临(藉此唤起他们对救赎的需要感),并指出会幕中一切的礼仪,都是预表加略山那最后的赎罪祭的。

 

内在价值

 

    第一、利未记启示的神,不单对昔日的以色列人是重要,对今日的信徒也同样是不可或缺,因为神是永不改变的。

    第二、神对人一切的法则,都以表记方法启示出来,这法则对古今都合用。理由是利未记的祭司及献祭虽然已成过去,但它们所代表的属灵原则却永远存在。今天,就是一些所谓基督徒都轻看由献祭带来赎罪的观念,但利未记并不如此看,我们的主耶稣以至新约圣经作者更不如此看,他们为这真理作见证。

    第三、利未记提供一种神权政体的公民律法,虽然有部分的细节在今天不大采用,但其原则仍是我们现今法律的基础,就如宗教与国家,资方与劳方,地土与财物之私有权,结婚与离婚等,所有这些以及其他等,都是我们今天立法之基本指标,全都记在利未记上,无怪乎有人说:「今天制定法律的人,无不得助于利未记的启示。」

    第四、利未记满了表记的教训,在这里,最重要的真理都藉着可见之物或表记而显露出来,新约一切重要的事实,都在旧约表记上找得到。藉此,基督在旧约时代就已经显露出来。这是「神特别赐人的宝藏,说明罪人靠神儿子作祭司的工作而得救的途径,和有关一个得救之人现今与将来之地位和尊严。」再说,利未记有部分的地方,至今仍是未应验的预言,开洛博士(Dr. SH.  Kellogg)说:

    「我们不要以为利未记大部分的预表都已经实现了,已成过去了。从新约看,很多预表都要等到将来荣耀的那日才会实现的。举例说,指到基督的节期都实现了,就如逾越节和五旬节。但指到以色列全家得救的赎罪日呢?我们知道,赎罪日所预表的,因着我们大祭司升到天上已部分实现,但按该表记,他还要出来给百姓祝福的,那也实现了吗?他出来宣告全以色列家的罪都得赦了吗?再说,吹角节又怎样?七七节(庄稼初熟时)呢?安息年呢?还有那最重要的禧年呢?历史记录中,没半点显出它们是实现过的,因此利未记就会叫我们儆醒等待那伟大的将来,直到它完全实现的那日,如撒迦利亚先知所说:『当那日,马的铃铛上,必有归耶和华为圣的这句话。』」(亚十四20

     这就是利未记的价值!

 

独特立场

 

    我们要了解利未记,最简单者莫如欣赏它的立场。这在书的起头就已经说清楚了:「耶和华呼叫摩西,从会众的会幕中向他说话。」(编者按:上述为钦定本译法,和合本作「耶和华从会幕中呼叫摩西」。)

    在这之前,神是在冒着烟烧着火的西乃山上说话,但现在——从出埃及记看到——会幕「按着山上的样式」建立起来了,神住在他的子民当中,并从会众的会幕中向人说话,因此,神不再是隔得远远的对罪人说话,像他对列国那样,他们已经因着血封的约,与神进入新的关系,甚至可以与他有交通了。

    我们要留意,与这相仿的,就是利未记的祭,它们不是说人能藉那些祭而得蒙救赎(因为他们已被出埃及的山羊羔所救,并要永远守逾越节作为记念);不,绝非如此,利未记的祭不是为救赎而有,乃是为如何保持那新关系而立。

    因信称义而得以进入那新关系的人,都会十分了解利未记的祭,原是指到基督的牺牲而说的。

    这就是利未记的独特立场,也是因着这立场,利未记与创世记和出埃及记的配合,就更是显得自然流畅:

    创世记:神对人败坏的补救——女人的后裔。

    出埃及记:神对人呼求的答案——羔羊的血。

    利未记:神对人需要的供给——祭司、祭牲、祭坛。

    这也是利未记得名的由来,以色列人的祭司全是由利未人担任,「利未记」一词,是由希腊文leuitikos而来,意思即是「一切属于利未人的」。

    利未记之所以能占摩西五经心脏地位,理由实在很充分,因为它的内容就是作中保的祭司、赦罪的献祭,与及在祭坛与神复和,就正是五经的中心信息,也是福音的心脏!

    史可福说得好:「利未记与出埃及记的关系,就正如书信与福音的关系一样。」在福音书,我们因着羔羊之血而得释放,在书信则被圣灵居衷。在福音书,神是在外面对我们讲说话,但在书信,神则在我们心内对我们说话。在福音书,我们与神有交通的地位——救赎。在书信,我们与神有交通的同行——成圣。利未记就像书信一样,清楚地显出救赎工作的多面性。任何得救的人都可以见证这些工作是实在的。

    当我们一一研究过利未记每一个祭之后,对加略山上发生过的事,自然有更深的透视,更大的了解。这颗无比的金刚钻会一面一面的转给我们看,这个奇异的恩典会显得更烁烂光芒,直至我们不能不高歌称颂:

 

        至爱的代死羔羊,你的宝血,

            恒久有效;

        直至神付了赎价的教会,

            不再犯罪!

 

        自从以信得见你的,

            被扎肋旁;

        救赎大爱成我乐歌,

            直到离世!

 

        然后我以更尊贵甜美之歌,

            颂赞你救赎的大能;

        用无罪之心,得救之舌,

            向坟墓凯旋!

 

结构

 

    利未记的结构又怎样?分析创世记和出埃及记时,我们知道要欣赏全书的中心信息,就一定要了解全书的结构,对利未记也是如此——除非我们是被某些古古怪怪的念头笼罩着。

    我们之所以说被「古古怪怪的念头笼罩着」是有理由的,原来很多有名的圣经学者分析利未记时,他们对本书之结构各说各是,分歧点很大,有些说全书应分九段,有些说七段,有些说六段,有些说五段,也有些是分二段(即是一至十章,和十一到二十七章),你看,博士们都搅不清,小民还有什么办法?

    首先,我们一定要确立一观念,就是任何勉强的划分只会把圣经分割得支离破碎——很多读圣经的人都有一倾向,就是脑子中先有某些题目,然后在圣经中找支持他的经文,按此划分,这是危险的。我们要正视每本书要说的是什么,不是我们要它说什么。态度正确了,书的脉胳就条理分明地显现。现在就让我们以此态度来研究利未记。

 

两大段落

 

    我们发现什么?为什么这样分段——不管其中有没有小段落——这就是利未记的分段?综观全书,我们就知道这分段错不到那里,因为第一大段,一到十七章,和第二大段,十八到二十七章的分野是明显不过的。理由在那里?原来前面十七章讨论的,都是非道德性的问题,而其馀十章则全是讲道德的问题。第一部分是讲敬拜方面的,第二部分是讲实践方面的。前部分全是与会幕有关,后部分则与生活和行为有关。第一部分是指出就神之路——藉献祭,第二部分指出行神之路(或与神同行)——藉成圣。第一部分是礼仪与属物的层面,第二部分则是道德与属灵的层面。前者预备了除罪之法,后者预备了刑罚之道。第一部分与百姓的洁净有关,后者与百姓洁净的生活有关。

 

中心信息

 

    在我们研究利未记是否可再分小段之前,整本书划分两部分的方法,已足够指出全书中心信息的所在。我们在上面有关本书之独特立场一段已指出,神是在会众的会幕中向人说话,他已经下来,住在人中间,与人有交通,他是藉着血封的约进入与人的新关系上而说话。这个新的关系,新的交通,就是全书之钥义。全书之第一大部分(一至十七章),是指到交通的基础——藉着挽回祭;第二部分(十七至廿八章),是指到交通的要求——实际的成圣。换句话说,第一部分是指向神的交通基础,而第二部分则是指向人的交通条件。

    利未记既然是论及交通这方面,它与新约圣经约翰壹书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利未记第一部分说:「他的血洗净我们。」第二部分则说:「不错,他的血是洗净我们,但也要我们在光明中行才是。」本书的中心信息,就藉这两件事——洗净与在光明中行——而使我们可以彼此相交,因为我们是「与父」相交的。

    就让我们把这个清楚又简单的意思牢牢记着:利未记是分开两大段:

  1) 相交之基础——献祭(一至十七章)

  (2)相交之实践——分别(十八至廿七章)

   下一步就是分别来研究这两部分,我们同样会发现全书的发展是非常有层次的。就以第一部分(一至十七章)来说:前七章是有关要献的祭,跟着的三章是有关主持献祭的祭司,再后六章是有关洁净人民的礼仪——个人的或全体的,而本段最后一章则是说献祭的所在,即会幕中的祭坛。因此第一部分就是讨论四个题目:献祭、祭司、百姓,与祭坛。

    翻到第二部分(十八至廿七章),我们发觉其次序仍是一样的。十八至二十章,是有关人的规矩。二十至二十二章,是有关祭司的规矩。二十三至二十四是有关节期的规矩(廿四章是与节期有密切关系的圣所的灯与饼问题,因为节期是人周期性的记念,灯与饼是永远的记念)。最后,二十五至二十七章是关于以色列人要得迦南地的规矩。换句话说:第二部分讨论的,也是四个题目:百姓、祭司、节期,与迦南。下面我们用一图表说明:

                     利 未 记

                  成 圣 与 相 交

     Ⅰ 相交之基础——献祭(一~十七)

          献祭(除罪)——(一~七)

          祭司(中保)——(八~十)

          百姓(洁净)——(十一~十六)

          祭坛(复和)——(十七)

 

     Ⅱ 相交之实践——分别(十八~廿七)

          百姓的规矩——(十八~廿)

          祭司的规矩——(廿一~廿二)

          节期的规矩——(廿三~廿四)

          迦南的规矩——(廿五~廿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