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五)超越苦恼的深渊

性格重整之旅 by 苏颖智

化冰问题
  1. 一般人问“为什么是我?”乃是在他们失恋、失婚、失业、生意或学业失败、身患顽疾……的时 候;问“为什么不是我?”则多数是在见到别人顺利、成功、发达、结婚、名成利就、死里逃生丝毫不受损,而自己则不如人的时候。
  2. 若我们因失意、失败、疾病、失恋、失业而问“为什么是我?”的话,其实是反映出自己根本不接受这些挫折,也不接受“失去”是人生过程中必然的一部分。
  3. 一个人愈是喜欢在失去时问“为什么是我?”便愈苦恼和难过,恍如将自己关在笼牢里一般。但到底怎样才可以解脱苦恼,从痛苦、自怜中释放出来?诗人在诗一一六中把自己的宝贵经历与我们分享。
  查经 诗一一六
  4. 诗人一开始便说“我爱耶和华”,原因是:(1-2节)
  (a)“他听了我的声音”──可能是痛苦之呻吟、哭诉、疑问……任何声音他都听到。
  (b)“和我的恳求”──可能是恳求他医治、拯救国家、解除内忧外患;或是救他脱离敌人;又或是恳求他延长寿命。神是否常常垂听你的祷告和恳求呢?请分享个人的经历。
  (c)“他向我侧耳”──原有蹲下,弯腰侧身,好象父亲听小孩子说话之情形。明显地,诗人对神之同在极敏感,与神之关系也十分密切,他可“听到”神向他说话。为什么?因他爱耶和华,他向神不仅有“情”的投入,也有意志上之回应,“我一生要(不断地)求告他”,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他必定不忘记告诉耶和华。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将事情告诉耶和华?与诗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5. 3节 暗示诗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可能是希西家患绝症顽疾(赛卅八1-3;王下二十1-7);也可能是大卫受到扫罗追杀之祸。其次,诗人也遭遇患难愁苦,无论在肉体上,心灵上都受到极大痛苦。若换了是自己,会有何反应?诗人在此处境中的反应是:(3-6、8节)
  (a)他认定神是公义的,是伸冤的主,所以,他有耐性去等候耶和华的审判。(参诗六二1)
  (b)他认定神是满有恩慈,以怜悯为怀的,纵使我们有过犯、软弱,他也不会因此作弄我们,反而渴望赦免我们一切罪孽,所以诗人只须坦承自己的错以及隐而未现的罪。恩惠是指他赐下我们本身不配得的恩典,怜悯是指他赦免不值得同情的过错。
  (c)他认定神是保护愚人的,他自觉愚拙,反映出他是个谦卑的人。
  (d)他认定神是以厚恩待他,所以只须放心交托自己的生命、前途在他手中,毋须惧怕。
  (e)他记念到神曾在他身上的作为──救他的命免于死亡,赐给他永生;救他的眼免于流泪,在绝望中赐安慰和希望,在黑暗中赐亮光,让他看见人生目的、方向及生活原则:救他的脚,免了跌倒,在生活上保护、保守他,免于行差踏错。这表示诗人之信心不独建立在神的话语、属性及应许上,同时也是建立在他过去之经历上,他不会忘记神在他身上所作的一切!
  6. 这是代入性的应用问题,组员可自由分享。
  7. 从过去的经历及神的应许,诗人在7、15节中又认定:神是以厚恩待他(及一切圣徒)的。“厚恩”乃指无微不至、彻底、体贴入微,寸步不离地照顾的意思。笔者去年在美国遭械劫,第二天到以前担任牧养之教会参加祈祷会,分享神的保守:身体丝毫无损,还可以向那贼人传福音,只是损失了500元美金,另三百多元港币。想不到祷告完毕,一位同工告诉我,在主日有人想把爱心奉献给我们,因找不到我们,只好等到祷告会才转交给我们。拆开一看,实在难以置信,竟有六百零五美元──他连我们被劫了多少钱,我们需要多少钱也知道得一清二楚,他早已预备好了!
  弟兄姊妹可分享神在生活上怎样保守他们,藉以彼此提醒自己,叫我们更能确信神的“厚恩”。
  8. 诗人不是白白领受恩典的,基于过去神的拯救及保守,他向神作出下列回应:
  (a)13节 他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向众人讲见证,传扬主的真实,叫人知道主的恩典。在组员中,有多少人在信主得救后,曾向人讲见证、传福音呢?
  (b)14,18-19节 他要在神面前还他的愿。我们在经历过神某些恩典后,曾否向神立志?有无许过任何愿?又是否有向神还愿?若否,那准备如何还愿呢?
  (c)16-17节 诗人说他是神的奴仆,神要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另一方面,他要以感谢为祭献给神,并求告神的名。
  9. 组员分享过他们对神所忽略之处后,组员可提出挑战:面对这样伟大又慈爱的主宰,我们是否认定他的主权、甘心做他的仆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地方主权仍归自己,没有按神的“本子”办事,甚至不想他过问的?
  结论
  “忘恩负义”是今天世人的普遍现象,信徒亦然,结果是自招损失。我们若能在苦难中抓紧神,认定他的信实及应许,以感恩的心回应他,就是突破困境与苦恼之最佳保障。
  祷告
  回应主的爱,认罪及立志去改变自己。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化冰问题  1. 一般人问“为什么是我?”乃是在他们失恋、失婚、失业、生意或学业失败、身患顽疾……的时 候;问“为什么不是我?”则多数是在见到别人顺利、成功、发达、结婚、名成利就、死里逃生丝毫不受损,而自己则不如人的时候。  2. 若我们因失意、失败、疾病、失恋、失业而问“为什么是我?”的话,其实是反映出自己根本不接受这些挫折,也不接受“失去”是人生过程中必然的一部分。  3. 一个人愈是喜欢在失去时问“为什么是我?”便愈苦恼和难过,恍如将自己关在笼牢里一般。但到底怎样才可以解脱苦恼,从痛苦、自怜中释放出来?诗人在诗一一六中把自己的宝贵经历与我们分享。  查经 诗一一六  4. 诗人一开始便说“我爱耶和华”,原因是:(1-2节)  (a)“他听了我的声音”──可能是痛苦之呻吟、哭诉、疑问……任何声音他都听到。  (b)“和我的恳求”──可能是恳求他医治、拯救国家、解除内忧外患;或是救他脱离敌人;又或是恳求他延长寿命。神是否常常垂听你的祷告和恳求呢?请分享个人的经历。  (c)“他向我侧耳”──原有蹲下,弯腰侧身,好象父亲听小孩子说话之情形。明显地,诗人对神之同在极敏感,与神之关系也十分
密切,他可“听到”神向他说话。为什么?因他爱耶和华,他向神不仅有“情”的投入,也有意志上之回应,“我一生要(不断地)求告他”,无论什么事情发生,他必定不忘记告诉耶和华。  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将事情告诉耶和华?与诗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5. 3节 暗示诗人的生命受到严重威胁:可能是希西家患绝症顽疾(赛卅八1-3;王下二十1-7);也可能是大卫受到扫罗追杀之祸。其次,诗人也遭遇患难愁苦,无论在肉体上,心灵上都受到极大痛苦。若换了是自己,会有何反应?诗人在此处境中的反应是:(3-6、8节)  (a)他认定神是公义的,是伸冤的主,所以,他有耐性去等候耶和华的审判。(参诗六二1)  (b)他认定神是满有恩慈,以怜悯为怀的,纵使我们有过犯、软弱,他也不会因此作弄我们,反而渴望赦免我们一切罪孽,所以诗人只须坦承自己的错以及隐而未现的罪。恩惠是指他赐下我们本身不配得的恩典,怜悯是指他赦免不值得同情的过错。  (c)他认定神是保护愚人的,他自觉愚拙,反映出他是个谦卑的人。  (d)他认定神是以厚恩待他,所以只须放心交托自己的生命、前途在他手中,毋须惧怕。  (e)他记念到神曾在他身上的作为──救他的命
免于死亡,赐给他永生;救他的眼免于流泪,在绝望中赐安慰和希望,在黑暗中赐亮光,让他看见人生目的、方向及生活原则:救他的脚,免了跌倒,在生活上保护、保守他,免于行差踏错。这表示诗人之信心不独建立在神的话语、属性及应许上,同时也是建立在他过去之经历上,他不会忘记神在他身上所作的一切!  6. 这是代入性的应用问题,组员可自由分享。  7. 从过去的经历及神的应许,诗人在7、15节中又认定:神是以厚恩待他(及一切圣徒)的。“厚恩”乃指无微不至、彻底、体贴入微,寸步不离地照顾的意思。笔者去年在美国遭械劫,第二天到以前担任牧养之教会参加祈祷会,分享神的保守:身体丝毫无损,还可以向那贼人传福音,只是损失了500元美金,另三百多元港币。想不到祷告完毕,一位同工告诉我,在主日有人想把爱心奉献给我们,因找不到我们,只好等到祷告会才转交给我们。拆开一看,实在难以置信,竟有六百零五美元──他连我们被劫了多少钱,我们需要多少钱也知道得一清二楚,他早已预备好了!  弟兄姊妹可分享神在生活上怎样保守他们,藉以彼此提醒自己,叫我们更能确信神的“厚恩”。  8. 诗人不是白白领受恩典的,基于过去神的拯救及保守,他向神
作出下列回应:  (a)13节 他要举起救恩的杯,称扬耶和华的名:向众人讲见证,传扬主的真实,叫人知道主的恩典。在组员中,有多少人在信主得救后,曾向人讲见证、传福音呢?  (b)14,18-19节 他要在神面前还他的愿。我们在经历过神某些恩典后,曾否向神立志?有无许过任何愿?又是否有向神还愿?若否,那准备如何还愿呢?  (c)16-17节 诗人说他是神的奴仆,神要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另一方面,他要以感谢为祭献给神,并求告神的名。  9. 组员分享过他们对神所忽略之处后,组员可提出挑战:面对这样伟大又慈爱的主宰,我们是否认定他的主权、甘心做他的仆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哪些地方主权仍归自己,没有按神的“本子”办事,甚至不想他过问的?  结论  “忘恩负义”是今天世人的普遍现象,信徒亦然,结果是自招损失。我们若能在苦难中抓紧神,认定他的信实及应许,以感恩的心回应他,就是突破困境与苦恼之最佳保障。  祷告  回应主的爱,认罪及立志去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