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这卷书是讲到教会整体的伟大着作,内容包含了神从已过的永远,到各个世代、各个范围中深奥定旨的订立,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这卷书也是写给众地方教会的。这个事实带有极具挑战性的涵义,值得我们好好来研究。我们要提醒读者,这卷书对于教会的所是以及教会“一”的根基有着积极确切的启示;我们也能注意到,对于基督徒之间的“一”,是有着举世的关切与行动,对于这样的关切我们也深表同情。然而要达到这样的“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努力,第一是从外表来解决这个问题,将所有破碎的部分试着拼凑起来,让他们组合在一起;另一个方法就是恢复灵中的能力,产生自然而然的结合。第一种方法是组织结构上的集聚组合,就像机器的装配一样;另一种则是生机自发的团体生命关系。前者一定会不断的产生分裂,后者至终就会成为一个“荣耀的教会,没有斑点、皱纹、或任何这类的病”。
然而,教会要如何在地方上彰显出来?我们一定要记得,保罗的这封书信是写给在各地的众教会的,他非常清楚当时教会之间相互分离分裂的倾向,甚至已经有实际的行动产生出来了。在他去耶路撒冷之前,他预先告诉以弗所的长老,“我知道我离开以后,必有凶暴的豺狼进入你们中间,就是你们中间,也必有人起来勾引门徒跟从他们”(徒二十29-30),这就是分裂的开端。至终他在罗马的监狱里就写了,“你知道所有在亚细亚的人都离弃了我”。
保罗写完以弗所书之后,很快的又写了两封书信给提摩太,(提摩太可能当时人就在以弗所),要他防备教会背离基督徒基本信仰的开端,这已经是今天普遍的情形了。这两封书信警告我们要防备教派主义(ecclesiasticism),圣品阶级主义(clericalism),教条主义(ritualism),形式主义(sacramentalism)等,这些东西进到教会里,改变了教会原有的性质。保罗绝不是一个头脑在云雾里,脚踏在空中的人,他是特意写这封信来说明教会的所是。他在这卷书中提到属灵的争战,就是因为他很清楚,教会的真理是这场战争的中心,对于撒但的力量有极大的影响力。任何为着基督身体真实彰显的站住,就会面临到最大的敌挡和反对,这实在是叫人印象十分的深刻。如果只是由一群会众,也就是一群单独的基督徒所举办的“共同崇拜”,却没有任何共同的教会生活或教会生活的等次;或是一个传福音给不信的人的布道会;或只是一个大家可以去听着名传道人讲道的宣道中心——这样的聚集都可以安然的进行,不会引起太大的内外反对。但是,如果有一个行动,是为着一个真实的团体彰显,也就是圣灵形成的团体的基督见证,那么争战就开始了,就会有各样的努力要来打破、毁谤,甚至消杀这样的见证。
尼希米记就是这样多面受敌的好例子,我们要再一次指出,这样凶暴的属灵对抗也和以弗所书的主旨有关。其中的第一项,就是宇宙要移转至地方,地方是取质于宇宙。一个真正基督身体的表显,对于撒但的国度是一种持续的威胁和不祥的预兆,因为教会至终要擒拿并取代这个“管辖这黑暗世界的”,并且和基督一同掌权。神何等盼望祂的百姓能用这样的亮光来看他们中间的分裂和内部的问题,而不要怪罪于其它的因素!这就是保罗将这整个极大的“奥秘”的启示,告诉众地方教会的头一层涵义。这封书信还有许多具有重大意义的性质和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使徒保罗用文法里的最高级所形容的,“祂的能力向着我们这信的人,照祂力量之权能的运行,是何等超越的浩大,就是祂在基督身上所运行的,使祂从死人中复活”(一19)。虽然“你们原是死在过犯并罪之中”(二1),然而在地方上所显出的教会应该成为“祂复活大能”的见证及其具体表现。这不应该仅仅是在道理上,教会更应该在历史和现今的经历上,都宣告基督是复活的那一位。
我们给人主要的印象应该是“活的”,我们的见证应该是:虽然来的时候内心冷淡、疲乏、疲倦,以至于无法往前,灰心丧气,身心灵都被消磨殆尽,离开的时候却是更新、复苏、加力、蓬勃,神圣生命的运行使我们的灵高昂。注意这里所说的是“神圣生命的运行”,而不是“人类生命的活动”。在基督教和许多所谓的“教会”里面,有一个错觉或是误解,以为外在的活动基本上就是属灵的生命,因此他们就有许多的花招,表演,节目,“特别工作”,以及永无止境的“特别活动”。这些常给人一种生命的感觉,甚至叫人觉得产生“生命”,或是激发“生命”。然而,这可能是“工作的生命”,却不是“生命的工作”;生命会工作,但是工作不一定就是生命。这就是以弗所教会的判决,“我知道你的行为(工作),然而”(启二2)。神圣的生命是自发的,不是操纵出来的,属灵上死亡的人是要得着复活,而不是靠人工的办法蒙拯救。教会的主是复活的主,祂的见证就是复活的生命。因此“祂复活的大能”应该是真正新约教会的印记证明。我们经常引用主自己的话,几乎像是应用公式一样,“因为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被聚集到我的名里,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而在同时,聚会的空气却是沉重、毫无灵感,缺乏神圣生命的供应,这样的情形怎么是有复活的主同在其中?
我们再往前来看这封书信的涵义。如果地方教会是宇宙教会真实的缩影,那么根据这封书信,地方教会就应该,也能够有丰富的、健康的、预备要来建造的食物。许多世纪以来,这封信喂养并启发了许多的信徒,它作为食物的价值是无穷尽的。一个真正基督身体的地方彰显,应该有满了膏油的话语职事,因此不应该有饥饿的灵魂得不着食物,那里所释放的话语不应该只是一篇篇经过研读、研究的演讲或文章,而是从天上来的信息,叫人能说,“今天我们真是得着饱足了”。主的百姓能得着喂养,在属灵的身量、度量和担负上有长大;他们不仅在头脑中有知识道理的增加,更对主有真正的认识。一个教会的价值,就在于各个肢体之中基督度量的多寡。这不仅是一种理想,乃是圣灵在任何一地所形成的真正教会的正常情况。保罗在这卷书中用到“丰富”这个词,就指出神百姓的聚集在属灵上应当是十分的丰富。
我们在前面已经指出,这卷书作者的属灵经历和他的信息是相符合的,现在我们要再来说明,宇宙和地方教会的历史,在许多方面也应该跟随使徒属灵的经历。
一、所有的地方教会都应该是从天所生的,是从上头所生的信徒的集合,或者说是他们团体的交通。因此任何在个别信徒身上是真实的事物,在团体基督徒身上也应该是真的。我们现在来到“教会”这个观念的根源,我们最好在这里把它弄清楚。在圣经里,任何一个团体若不是从上头生的,就没有权利被称为——基督的教会。因此我们可以不用理会许多虚有其名却没有实际的团体。基督教国或是基督教已经变成一个庞然大物,成为飞鸟栖宿的窝巢,想把他们联合起来,不过是这个拥有“天上飞鸟”的人所耍的把戏。他们当中自然是有好有坏,但无论好坏,他们都不是重生的,或是从上头生的(约三5-13)。这就说出信徒在各地的聚集,必须是圣灵主宰工作的起头,教会必须取质于她的“头”,也就是那位“首生者”、“房角的头块石头”和“根基”;教会在每一面的彰显,都必须是属天的源头以及属天生命的具体表现。因此任何人为的组织都应该被排除,教会不是一个“机构”,而是生命的产物。所以任何地方教会,或者说在任何地方显出的教会,都可以称之为“神的工作”。我要提醒你们,我们现在是要来探讨这个问题的根基:到底什么是教会,以及什么不是教会。我们所关心的是何为真正的教会,当我们来研读福音书,看主耶稣如何说到祂自己以及一般的人,就能找到教会真正所是的钥匙。
二、接下来,我们要来看关于“地方教会”的问题。教会若是由圣灵所生的,那么就是由神的儿子的产难所生,这个产难的原则必须存在于任何真实教会的起源之中。在新约里,宇宙教会和地方教会都是由真实的产难所产生。因着基督所经历的产难、忧患、痛苦,就在五旬节产生了教会。他们中间的核心人物被浸到耶稣的苦痛之中,当祂死的时候,他们忍受了魂破裂的痛苦;因此当主复活时,他们真是陷入了狂喜。约翰福音十六章二一至二二节所记载的,就是这样的经历,我们不需要再详加细说。至于教会又如何呢?在新约里,有哪一个教会不是由苦难所生,并且也是被生到苦难的里面?一个教会一产生,马上为着她生死存亡的争战就开始了。那些要作为基督团体彰显的代表者,就经历到被石头打,监禁,鞭打,追赶,阴谋陷害,毁谤,以及各样的迫害。教会是由血和泪产生的,必须有人付上这样的代价。或许教会因着轻忽,愚昧,争竞,纷争,形式主义,失去真理的价值感,或是其它的理由,因而失去了能力,唯一恢复的方法,就是重新再浸入苦难,悔恨,眼泪,以及产难之中。这就是对于哥林多前书之后的哥林多后书正确的诠释,也是启示录二、三章中众教会的情形,对于老底嘉教会尤其是如此。一个没有经过患难所产生的教会,无论是就着自然律或恩典律来说,一定是个软弱,没有果效的教会。
三、我们再从保罗和教会的历史来探讨,我们必须说,在地方显出的教会,以及教会中所有的成员,都必须是在基督里遇见神的果子。任何一个团体或是个人的职事,要像保罗一样有丰富的果子,即使不及他那样的程度,开头都必须这样来遇见神。基督的十架和复活必须是教会的核心分子所具备的。十架会使人毁坏、离弃所有人的自满、自恃、自信、骄傲、野心以及妄为;复活可以进到人的里面,并取代人原有的生命。我们特别可以从这个核心的代表——西门彼得的身上清楚的看到,他是一个被十架破碎毁坏过的人,藉着复活又重新建造在另一个根基之上。保罗在大马色的路上遇见主,他被击打,又存活下来的经历,使他得着基督和祂的身体——教会,这个极大隐藏奥秘的启示。或早或晚,这样遇见主的经历,无论是个人的或是团体的,都必须是这个真正团体生命的根基。许多的教会以及主的仆人,或是在一开头,或是在较晚的时间,或是在失败之后的恢复时期,因着遇见主,他们的历史就改写了。在此之前,他们的尽职是平凡的,有限的,相较之下没有能力的;在此之后,却是释放的,扩大的,有属灵果效的职事。有一本芝加哥慕迪出版社出版的小书,“着名基督徒一生经历的危机”(CrisesExperiences in the Lives of Noted Chriatians),里面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
四、如果宇宙的教会是超越属地区别的,那么地方教会就应该在灵里,在交通里,以及在扩展上是超国际,超宗派,也是超越宗派之间(inter-denominational)的。我们常说,基督不可能为世上任何事物所局限,所归类,祂的性情远超一切,祂的国籍、祂的时间、祂的教训、祂的为人能符合所有人类的需要,然而祂又不是单属于任何一种人的。我们看过许多艺术家试着描绘启示录五章中,“他们的数目有千千万万”这样的情景,画家以世俗的好意,画了各种国籍、肤色、体格、服装、年纪、身材的人。我们已经说过,也许他们是出于善意,但是谁能描绘出复活的身体?这个身体是“同形于祂荣耀的身体”(腓三21),“复活的是属灵的身体”(林前十五44),我们相信所有因着人类堕落所产生的隔离和差异,将会永远的消失。
如果教会的组成是基督,以及借着圣灵成为属基督的一切事物,那么我们的聚集、我们的交通、我们擘饼的立场,也必须是基于所有信徒里面的基督,就是所有真基督徒里面基本的生命。当我们谈到做主的工时,可能有些事情是我们彼此不能接受的,但是我们仍然持有一个生命的立场,这就是主饼杯的真实意义。在以弗所书中,保罗只看到一个教会,虽然他知道还有许多其它的教会存在。在这世上,或许有千万个饼和杯在真正的基督徒当中,然而主看到的只有一个饼和一个杯。即使在一个地方,一个饼被擘开了,“大家分着(吃)”,主还是只看到一个饼。基督可以被分享,却是不能分开的。在“千千万万”同有祂生命的信徒中,基督仍是一位。有时主在我们中间动工,改变了我们心思以往的持守,我们很容易就落到一种试诱和争战里,想在灵里和那些还没有改变的信徒分别开来,这种特别的局面或是经历就产生了一种难以矫正的倾向,想要产生出一个“宗派”来。当然神在我们身上的工作是有其真实和鲜活的价值,我们极其盼望其它的人能知道,也能经历到,但是我们不能叫我们的经历成为我们和其它神真正的儿女之间的一道墙。惟一有盼望的方法就是闭上我们的眼睛,不去看那些冒犯我们属灵感觉的事物,(这指的不是有罪的事物),并且继续借着神的恩典,尽量维系在基督里的交通,总要避免在态度和谈话上,叫人感觉我们在属灵上高人一等。因着无知、偏见,或是缺少理解所产生的误会是免不了的,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把心关闭,只作自我的反省。新耶路撒冷的城墙的确是区隔出基督之内和基督以外的事物,但是我们也要记得,这座城每一面都有“一万二千斯泰底亚”,这象征了基督的浩大,也预表祂的教会的广大。
当保罗写第一封书信给哥林多人时,他知道他要对付分门别类的灵,因此在信的开头,他就说到基督徒交通的真实立场和范围,“在基督耶稣里被圣别,蒙召的圣徒,同着所有在各处呼求我们主耶稣基督之名的人;祂是他们的,也是我们的”。在这同样的范围内,他用这段话,“愿恩典与一切在不朽坏之中,爱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人同在”,来结束以弗所这卷书。
五、我们以上说到保罗个人的历史,具体呈现了他是“神奥秘的管家”这个启示的原则,如果这点是真的,那么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历史所显示的另一个在地方教会中的特质:教会完全是被基督所取得的。腓立比书三章十二节说到,“基督耶稣所以取得我的”,“取得”这个字是一个很强的说法,意思是被“拘捕”、“征服”、“取用”,或是“在掌握之中”。这个字也用在约翰福音一章五节,说到光和暗,“黑暗不能胜过光”,这个字也用在污鬼“附着”人身上。因着这样“取得”的结果,保罗总是说他自己是“基督耶稣的囚犯”,“基督耶稣的奴仆”,或是“身上带着耶稣的印记”。因着这样取得的经历,意味着保罗从此失去了他的独立,他不再有自己的方向,自我的管理,世界向着他也失去能力,基督对他有绝对的主权。他是一个完全为着基督耶稣而活的人,不只是为着祂做这做那,而是完全为着“祂”这个人。他遇见主的时候,第一问题是:“主啊,你是谁?”他向主降服之后,又问:“主啊,我当做什么?”主在他身上的主权不是一个道理,而是完全的主宰。这是何等切身的经历!就像之前许多人遇见主,主重复的呼唤他们,“亚伯拉罕,亚伯拉罕”,“雅各,雅各”,“摩西,摩西”,“撒母耳,撒母耳”,“马大,马大”,“西门,西门”,最后但不是最不重要的一位,就是“扫罗,扫罗”。这样一个带着目的的真实呼召,必须存在于任何一个真正地方教会的组成之中,一旦教会失去这样活的使命感、目的和命定,就会失去动力,只不过存留在那里,却没有任何的冲击力。(译自史百克所着“奥秘的管家”第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