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e 6 of 14:1957年3月11日上午第一堂信息)
(权柄属于宝座中的人)
穹苍之下,有四轮。
以西结书第一至第三章的主题是讲到先知为着他的职事所作的准备。已经讨论过的题目有:(1)先知自己,(2)诸天开了,(3)神的诸异象:我们思考了穹苍之上凌驾四轮的宝座;我们思考了穹苍之下的四活物;剩下来现在要思考的就是“轮”(读结一15-21)。“轮”具有好几方面特点,在此举出的有五点。
第一点:“四轮”代表活动力(mobility)
此点有两个涵义。首先是神正在运行,我们在这里也正是神四轮宝座的运行中。其次是神之运行绝对自由无阻。神的行动,四方都能直行,上下完全自由。读者若是还不能清楚了解,可以用使徒行传来跟以西结书相比较。读使徒行传,等于读整本新约《圣经》(保罗全部书信都是使徒时代的着作;因此,使徒行传包含整个新约)。当我们读使徒行传时,我们就可发现上述有关宝座的两个含意。
(1)宝座正在运行。毫无疑问“宝座中的人正在运行。”我们可以看见主在使徒行传里的行动作为。使徒行传并非一本静止的书,里面说到的主并非站着不动,而是有行动作为的。
(2)神有权要求行动自由。运行之自由必须被肯定和被接受。举彼得和哥尼流一家人的故事为例。彼得在房顶上所看见的异象在我们脑海里记忆犹新。主当时正在行动,要从以色列推进到外邦,从耶路撒冷推进直到地极。在以西结书的异象中,耶和华自由直往前行无阻。但在彼得的异象中,彼得想拦阻主的动向。彼得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徒十14)然而,主不受传统的手来约束,主不受偏见的手来约束,这是令彼得震撼的转折点,也是必然现象。主向彼得启示的话分解如下,主说:“彼得,我一定要前进,你愿意跟随我前进吗?你若不愿跟着我前进,于我无差,于你则是落后停留原地。你若愿跟我向前进,你就得顺从让我完全自由无阻的运行。你的头脑思想不可阻挠我的运行,你的宗教传统不可阻挠我的运行,你的偏见也不可阻挠我的运行。”
主耶和华正在运行,祂有权要求运行之绝对自由。这就是“四轮”第一个特点。神在向前行,神宣称有权持续向前进。这件事并非今日才宣布。有太多东西、太多事情跟这件事有紧密关系。我们必须记得神乃是一直向着永远目标推进。要记得我们不可去阻拦主的道路。我们的主一再要来否定在我们心中的东西、在我们心思里的意念,甚至我们过去的经验,连我们自是的念头都要否定。我们的主说:“我从真道中还要发出更多亮光、更多真理。你们尚未领悟我运行前进之终极目标。在前头的比后头以往的更多,因此一定要让我完全自由地领导你们向前推进。”
请用心思想,因为以上所述不单是“轮”的第一个特点,也是全部特点的基础。因为主的宝座凌驾于四轮之上,其原则就是——神是一位行动的神,神命定要自由无阻向前推进。
第二点:“四轮”说出动向(directness)
“四轮”的动向是往前直行,不偏不倚。“四轮”异象有诸多难解的点,此乃其中之一。下面的见解可供参考:当神往前直行之时,祂未曾被任何不可预见之事物所阻挠。如果神改变前进方向,乃是预定之路线,不是发生紧急状况使之改变,神改变路线并非因为发生了不可预知的情况。也许我们大家觉得难以理解。请回过头来再以彼得做例子。在此清楚看见神似乎改变了方向。为什么呢?因为前此神前进的方向都是向着以色列人,神运作推进都是有关以色列人。现在神的方向似乎有了改变,彼得跟不上成了难题。神的方向忽然有一个大改变。彼得要求主继续直向以色列人前进,求主不要改变道路向外邦人的方向前进。
表面看起来,神改道向外邦前进的简单理由,乃是因为犹太耶路撒冷遭遇患难逼迫,向着以色列人前进发生困难。神学家解经,也有这种看法。他们认为神向以色列人推进的路线发生了困难,因此使祂改变路线向外邦人推进。神向外邦前进乃是另辟一条不同的路线。原因,简单一句话,犹太人的路线发生了阻碍。彼得的看法正是这样,他很为难,心有不甘对主说:“主啊!这是不可的。千百年来,主祢都向着以色列人行事,求主现在不要改变路线。”
事实上呢,神并没有去改变路径。《圣经》非常清楚告诉我们,自始至终,外邦人一直存在于神的意念里面。神要通过犹太人向外邦伸出手来,犹太人顺从使命的话,事情就不同了。可是犹太人失败,不能完成神的使命,神还是要照着祂的旨意向前推进。
“轮行走的时候,向四方都能直行,并不掉转。”(结一17)他们的方向可向任何一个方向改变,可是并未改变神的旨意。行走似乎改了方向,可是还是直往前行,并不掉转。神不会因任何情形改变祂的旨意,改道而行。神总是直往前行。读此四轮异象的确极为不易理解,可是用以色列人和外邦人来做写照,可以得着一把钥匙去解开难题。
新约启示录里面,出现另外一个难题(启二、三章)。这是普遍教会之难题。看起来似乎主在七个教会中遇见了意外的阻碍,似乎祂必须越出常轨,而进行另一条途径;似乎主必须放弃“一般教会”的路,而倾向“得胜者”的路。这是一种看法。另一种看法是属天的看法,那就是神继续照着祂的旨意前进。神的旨意不会偏差——神继续直往前行。这一点值得深思,而且有许多教训在其中。
第三点:“四轮”时而触地站住,时而上升(结一21)
“四轮”的动作,有时触地站住,有时从地上升,有时似乎又回到地上站住。站住的时候,四活物便将翅膀垂下。有时好像全部站住停顿一段时间,又重新反复上面这些动作。这些都可用历史经验多面来说明。
(一)就五旬节时来说,主动工的起点是耶路撒冷,是在地上(使徒行传第2章)。然而主的运作却又高过地。使徒行传的记载符合有时从地上升,有时到地上站住。这跟第二点所说继续直往前推进,并不互相冲突。的确,有的时候主必须站住等候——主必须等待一些事情发生——主向前推进之运动似乎停滞了。这充满了历史的写照——教会的全部历史就是如此。时而神运行直向前进,时而祂站住等候。主等待得着祂所要得的东西,然后祂又再直往前行。在教会历史中,我们可以看见神这些运作。我们必须严肃来思考,神有时站住等待所要得着的一些东西。
(二)就信徒个人的经历来说,有时神运行前进,有时又似乎是站住等候——主等待要得着一些东西。这可能是主所赐的亮光,等候个人来调整自己,可能是等候个人去除一些不是出乎主的东西等等。在信徒个人生命中,我们的确知道,有些阶段,神似乎停滞不往前推进。看来像是神的推进被阻停顿——其实祂乃是等候一些事情发生。在那段等候时期,信徒个人应有极其严肃操练学习——“为何主不再直往前行?为何主不再携我直往前行?主站住祂是等待什么?祂要我调整什么?主的心要我去除阻拦祂道路的是些什么?”弟兄姐妹,每一阶段,当主看来似乎是站住等待的时候,个人都当有操练和学习。
(三)就主的圣工来说,主的圣工的确会有一些阶段,似乎站住,似乎在等候什么而不往前推进。圣工停滞原因不一,但绝对不是神放弃了祂的旨意,也不是神不再直往前行。祂的站住是等候我们,是等候祂的子民,是正在等待祂子民该有的一些事情发生。在这些等待阶段,我们都应该操练学习,问说:“主正在等候什么?”
(四)就教会历史来说,二千余年提供给我们太多有教育性的学习。向上看,我们看见神从天上的运行推动——宝座似乎从地上升,直往前行。宝座凌驾超越大地事物之上,还是满有能力直往前行。向下看,我们看见教会历史一些黑暗时期。例如史称中世纪的黑暗时期,还有其他时期,我们的主似乎停顿站住了。教会历史有多次如此,主站住等候一些东西。然后有主的百姓兴起来,面对这些事,深切操练学习。这就是教会的历史,看见经过神子民操练学习,神又再推进直往前行。
神的运行、推进和神的站住等候,其原则就是:宝座行动,直往前行:宝座有时站住,活物便将翅膀垂下,然后宝座又运行推进。我们应多多思想这原则,因其满了属灵的教训。
第四点:四个轮辋周围满有眼睛(结一18)
《圣经》里有多次说到“眼睛”。在撒迦利亚书中说到眼睛,在启示录也有多次说到眼睛。眼睛乃是表号,说明宝座全备的智慧聪明。宝座中的“人”,具有全备的智慧聪明,掌权管理。将此原则应用在启示录第一章,意义就显出来了。七个教会受审判,审判教会的那一位主是一位眼目如同火焰的。主向教会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主向教会责备的言语,证明祂彻底洞悉教会,甚至比教会之自知更清楚。
主责备老底嘉教会说:“你说,我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主说:“你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主又继续说:“我劝你向我买眼药,擦你的眼睛,使你能看见。”——看见主所看见的。主比教会之自知,主知道更多,看见更多。举此一例说明就够了。“凌驾四轮之宝座”,它的运行、推动,是全然“聪慧”的。宝座之中的“那一位”看见并知悉一切。主的目光透视,全无盲点;主的智慧完备,全然无误。
第五点:生命的灵在轮中(结一20)
耶和华的运行,关键性的原则就是“生命”。控制宝座的关键,主要的原则也是生命。《圣经》从头到尾,逐步开展有关生命之原则。要知道,整本《圣经》关键性的课题也是生命。《圣经》始于生命,也终结于生命。神的全部运作,从亘古到永远,以生命为基础、为课题。
总结: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
四轮异象之总结,是在新约的马太福音里,耶稣向门徒宣称:“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太二十八18)这就把我们带回到“四轮宝座和整个受造的关系”。并且“权柄属于那宝座中的人”。请注意《圣经》用“权柄”这个词。耶稣并非宣称:“所有的能力都赐给我了。”因为权柄比能力更大。权柄之内,含有能力。运用权柄,就是运用能力。耶稣宣称:“全部属天政权的权柄是我的后盾。”——“世人只承认我是拿撒勒人耶稣,只承认我不过是一个普通常人;然而他们会发觉我有全部属天权柄作我的后盾。”他们发现事实果然是这样。
接着,耶稣向门徒宣称:“所以你们要(往普天下)去……我就常与你们同在……”(太二十八19-20)在此有宝座往前直行的运动“往普天下去”,耶稣基督的权柄与教会同在。当教会行走在宝座运行的道路上,就会有天上所有的权柄作其后盾。我们现在已经将新约的马太二十八章十八至二十节切入以西结书,指明神的仆人所做准备的工作。以西结肯定需要如此做准备。以西结若未曾看见那个异象,他侍奉之工就成为不可能。每一个神的仆人都应有那异象。弟兄姐妹!我们都需看见那异象,我们都需要确定有此看见。
新约《圣经》还有其他部分可以切入以西结书。例如歌罗西书和以弗所书都可以与以西结书第一章伴读(歌罗西书头三章和以弗所书头三章)。这两封书信有丰满的教训,可以用来解明以西结书的第一章。请注意两封书信中的词句和一些关键性的观念。举一个例来说,在歌罗西书第一章里,有“造物”(creation)这个词,宣示的主耶稣,在“造物”中之地位,其他书信无可相比。这一章《圣经》堪称为巨型大章,宣示基督——万有都是靠祂造的,又是为祂造的(参西一15-17)。
前文说到“四活物”代表天上、地下,整个“造物”。四活物的头以上,设有宝座。这些异象在歌罗西书和以弗所书中受到肯定。以弗所书中说到“诸天”(弗四10)就是一个例子,其中有许多教训可领受(本书从第三篇到此,专讲以西结书第一章的主题。有关神的仆人接受准备进入职事并所看见的大异象)。
第二个大异象有一书卷(从结二9读到结三14)
十字架:矛盾的结合(Paradox)
现在再讲第二个异象,说到“有一书卷”。以西结说:“我观看,见有一只手向我伸出来,手中有一书卷……内外都写着字……有哀号、叹息、悲痛的话。”有话对他说!“要吃这书卷。”以西结就吃了书卷,口中觉得其甜如蜜。到第14节又说;“我心中甚苦。”——口中甜而心中苦,太奇怪了。这一书卷内外写满了哀号、叹息、悲痛,怎么有可能在人口中甜如蜜呢?先知吃完书卷去完成职事之时,他又说是心中甚苦(按:心同灵)。
职事在此,甜与苦结合在一起,有什么意义呢?要如何来解释呢?可引一、二段经文的话来解释一下。例如耶稣与十二个门徒吃逾越节的筵席。在筵席上,主心中想到的是那“杯”。因为后来他祷告说:“我父啊,倘若可行,求祢叫这杯离开我。”(太二十六39)这杯乃是主受苦之杯,是主的“苦杯”。毫无疑问是“苦”的。可是在筵席上,“主又拿起杯来祝谢”。这两件事的结合;是苦的,可又是祝福的;有苦难,又有荣耀。这就是十字架矛盾结合的意义。
耶稣在筵席上明明告诉门徒有人要出卖祂,也告诉他们人子必要经历受死的苦。用饼杯表明祂全部十字架的过程。然而《圣经》记载说:“他们唱了诗,就出去……”(可十四26)一面唱诗,一面出去。出去就将苦难临头,他们哪能有心情唱诗,他们应该静默悲哀才对。可是他们是唱着诗出去的。
《圣经》未记载耶稣和门徒所唱的是诗篇第几篇。教会中权威人士相信,逾越节所唱的是诗篇第一百十八篇。读其中一节,第十七节说:“我必不至死,仍要存活。”这一首诗是十字架受苦一面的诗,也是另一面得着荣耀的诗。要是当时他们唱的真是诗篇第一百十八篇,我们就可以看见甜的和苦的都在这杯里。
希伯来书第十二章第二节说:“祂因那摆在前面的喜乐,……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难。”这句话将苦与甜结合在一起。当保罗说:“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快乐的。”(林后六10)他心中想到的就是苦与甜相对结合之意义。这两件事,在神仆人的职事里,常常合在一起。十字架的道路常是正反两面结合之意义。十字架是一条苦难的道路,心灵受苦,可是并非全然受苦,我们的主把苦难和喜乐作一个平衡。我们不但是与祂的苦难有交通,也是有份于喜乐的交通。
“耶和华的右手施展大能,耶和华的右手高举,耶和华的右手施展大能!我必不至死,仍要存活。”
(诗一百十八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