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聖訊讀書 目录 A-AA+ 书签 朗读

             

一百五十二.怎样按照圣经教养儿童

圣经与信仰问题解答 by 谢迦勒

  怎样按照圣经教养孩童
  谢迦勒
  儿童阶段的成长环境如何和在怎样的思想熏陶影响下成长,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将来能否成为有着健全人格和对社会有益的人,其实在儿童阶段已经大致决定了。今天有太多太多的中国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重点放在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以三岁能认识多少个汉字,五岁能被多少首古诗而自豪。上学之后,就是围绕着考试能得多少分展开竞争,这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最终或许也真的如他们所愿,取得了高分。但是,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性格出现了扭曲,生活能力变差,道德品质恶劣等,这样的人长大之后,就算知识再多,也难免自私自利,没有诚信,缺乏仁爱,危害社会。
  中国古人是非常重视儿童全人教育的,《弟子规》是一部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读物,其总叙就是以论语学而篇中的一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就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人在培养孩子时,更看重的知识以外的东西。做学生的先要在家里学习孝顺父母,然后出外要学习顺从兄长,行为谨慎并且对他人守信用,学习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爱的人。当以上几点全部都做到了之后,如果还有多余的精力,这个时候才可以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圣经更是非常重视儿童教育的,并且清楚地告诉我们,儿童阶段被怎样引导,对他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箴22:6】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有一项统计:全世界犹太人仅有约一千六百万人,占世界总人口不到0.25%,但诺贝尔奖获得者,犹太人却高达25%,这个比例极大的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犹太人正是得益于圣经中如何教养孩童的智慧,使这个人口不多的民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看看圣经教导我们该如何教养儿童。
  1.爱的环境:
  【创2:24】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神造男造女,将婚姻的构成设计成二人成为一体,“一”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位,神的心意是首先让夫妻二人的关系亲密无间、牢不可破、极其稳固,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一个安全的、温暖的、有爱的成长环境。在爱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就容易善良、有爱心。反之,在父母的争吵打骂甚至是虐待里成长的孩子,就容易冷酷凶狠,脾气暴躁,或者性格孤僻、懦弱、抑郁。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还会很容易的将这种伤害继续延续到他人身上。
  【玛2:15-16】虽然神有灵的余力能造多人,他不是单造一人吗?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愿人得虔诚的后裔。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谁也不可以诡诈待幼年所娶的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休妻的事,和以强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恶的。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不可行诡诈。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创世记第一章里说,上帝是希望人类能尽快遍满地面、治理全地。为了能快速的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应该就是上帝为亚当造多个配偶,夏娃一号、夏娃二号……夏娃N号,然后将人类婚姻也都设计成这个样式。这样,岂不是就能更快地实现人口遍满地面的目标了吗?但是经文说,神有能力为亚当创造多个配偶,但是神却没有这样做,只为亚当创造了一个配偶——夏娃。这就是为他们的后裔考虑的,为了使人得到虔诚的后裔。神希望每个家庭中的每个孩子,一生下来都能在一个有安全感、和睦的环境里成长,因为良好的婚姻更容易产生优秀的孩子。并且这处经文又说,离婚和家庭暴力都是神所恨恶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犯罪,都是由于他们的父母婚姻出问题造成的。
  2.父母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今天,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道德品质问题,家长和社会一般都会责怪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其实,对孩子意志和品质起到主要作用的不是学校,而是家长。很多家长不能给孩子以身作则的做榜样,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比如,孩子在超市偷了一包口香糖,回家之后家长夸这个孩子真能干啊,都知道顾家了,甚至这位做父母的,自己也是常常从单位里偷拖把、灯泡、工具拿回家用,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在学校里教育孩子说“不可偷窃”还有什么用。或者做父母的为了获得利益说谎、造假证明,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在学校里教育孩子说“做人要诚信”还有什么用。再或者小朋友玩耍中,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家长呵斥孩子应该立刻打回去,甚至大人为此打起来的都有,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在学校里教育孩子说“要宽容,要爱人”还有什么用。……。父母对孩子形成的是耳濡目染的实物教育,其影响力远远大于老师给他们的教条教育。
  成语“有其父必有其子”虽然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了,但是,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父母言传身教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是何等巨大。就算我们不同意“必”有其子,但是,确实是非常非常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圣经也是这样警戒我们,有什么样的父母,就容易自然而然学成什么样的孩子。【王下15:34】约坦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父亲乌西雅一切所行的。【王下24:9】约雅斤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父亲一切所行的。【代下20:32】约沙法效法他父亚撒所行的,不偏左右,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亚伯拉罕大有信心,他常常筑坛,常常接待陌生的客旅,整日寄居在帐篷里,他的儿子以撒从小耳濡目染看到父亲所做的这一切,所以,他的儿子以撒也就大有信心,蒙神赐福。罗得贪爱世界,生活没有见证,做事不按照神的真理,他的女儿整天看到的是妥协的罗得,所以,他的女儿做事也就按照所多玛常见的罪恶。所以,做父母的应该处处给孩子作仁爱、诚信、善良、正直的榜样。
  3.尊重孩子:
  【西3:21】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我们常常听到的都是对孩子说“不要惹你的父母生气”,却没有听到过对父母说“不要惹你的儿女生气”,这是因为我们不认为父母与儿女是平等的双方。很多做父母的都认为,孩子是属于我的个人物品,我可以任意待他;我可以控制他的一举一动;我可以替他安排好他的一切;当孩子的意思与我不同时,我有权否定他的一切。圣经说,在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会失了志气,灰心丧志。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也很可怜,每次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只要与他的父母想法不同,最后放弃的总是自己的意思。因为他年龄小,自己还没有生存的能力,必须处处依赖父母生活,所以他也无力反抗。体力也处于弱势,父母怎么打他,他就只能怎么被动地挨着。这样的孩子,一旦长到有能力反抗时,就很容易表现出叛逆的性格。
  圣经教导做父母的,要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个体来尊重,不能因为我体力比他强就辖制他,也不能因为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就得凡事都得听我的。上帝把孩子赐给了哪个家庭,那个家庭中作父母的只是替神在照管孩子、养育孩子,把孩子带到正路上,而不是他的私有财产。【弗6:4】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每一个意见,尽可能的在他认知的程度上给他充分的自由,父母若是冤枉、误解了孩子,必须向他道歉。被尊重的孩子,才会懂得尊重他人。
  4.管教孩子:
  【箴22:15】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
  圣经告诉做父母的要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是溺爱孩子。父母对孩子都有一种天然的爱,所以,有些做父母的就溺爱孩子,对孩子不舍得碰一下,事事都惯着他。即使孩子犯错了,也替孩子开脱,认为小孩子嘛,不懂事很正常,长大就会自动好了。其实错了,小时候若不及时纠正,大了就纠正不过来了,这会害了自己的孩子,既会给别人制造痛苦,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管教儿童的最佳的年龄就是0-12岁,大了基本上就不需要管教了,他已经枝干被理顺啦。即使偶犯糊涂,根本不用管教,只要稍一提醒,他马上就在爱里顺服听从了,做父母的会很省心。我们听到很多家长都抱怨说“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了,太叛逆了,不愿和父母沟通,不守纪律,打架、撒谎、偷东西等。哎,什么办法都用了,都不管用”,其实是在最佳时期里,父母教育上失职。有些父母就是只顾赚钱,根本不管孩子的事。等他们发现问题时想管了,却发现为时已晚。
  小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不被父母管教的。若不管教,任由他自己自由生长,那一定就会长歪了,因为在人的本性里面,与生俱来就有太多坏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罪性”,就像刚才经文里所说的“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管教其实就是一种纠偏的过程。只是不要轻易动用管教这一手段,作父母的要多用耐心、多用教训吩咐孩子,运用各样的智慧引导孩子。只有当一切的方法都用尽了,孩子仍然顽固不肯悔改时,才不得不被迫使用管教的办法。
  管教比吩咐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管教能帮助人记得牢固。【箴29:19】只用言语,仆人不肯受管教,他虽然明白,也不留意。我上小学的那时候,老师是可以体罚学生的。我曾经把“冶”一不小心默成了“治”,被老师抓着我的手,用挺粗的柳树棍子打手心,打一下老师嘴里就说一句“我让你多一点儿”“我让你多一点儿”……,整整打了我十下,手都肿起来了。这事到如今都快有40年了,每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从那以后,就算哪个字我都能写错,这个‘冶’字,我是再也不会写错了。大卫曾经就被神严厉的管教过,神让先知告诉他“从今以后,刀剑祸患永不离开你的家”,果然,此后大卫家灾祸不断,刀剑不断,他的儿子也接二连三的死亡。这个结果让大卫彻底与奸淫的罪断绝了,再也不会犯这个罪了。管教时虽然很苦,但是,管教过后就会结出平安的义果。【箴13:24】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智慧的父母不是给孩子多攒点钱,不是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而是把孩子带到万福之源——真神的面前,让上帝亲自赐福他们的一生。照着神的吩咐养育他们,殷勤把神的话语教导他们。【申6:6-7】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

温馨提示:您随时都可以用鼠标在阅读页面划词,会调出百科对该词的注释
当他人从你分享的链接访问本页面时,每一个访问者的点击,你将获得[1阅点] 的奖励,一个IP计算一次.

打开手机扫描阅读

书架 书评

上一页
  怎样按照圣经教养孩童  谢迦勒  儿童阶段的成长环境如何和在怎样的思想熏陶影响下成长,对一个人的一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将来能否成为有着健全人格和对社会有益的人,其实在儿童阶段已经大致决定了。今天有太多太多的中国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重点放在了文化知识的学习上,以三岁能认识多少个汉字,五岁能被多少首古诗而自豪。上学之后,就是围绕着考试能得多少分展开竞争,这是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最终或许也真的如他们所愿,取得了高分。但是,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乐,性格出现了扭曲,生活能力变差,道德品质恶劣等,这样的人长大之后,就算知识再多,也难免自私自利,没有诚信,缺乏仁爱,危害社会。  中国古人是非常重视儿童全人教育的,《弟子规》是一部中国古代儿童启蒙教育的读物,其总叙就是以论语学而篇中的一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就让我们看到中国古人在培养孩子时,更看重的知识以外的东西。做学生的先要在家里学习孝顺父母,然后出外要学习顺从兄长,行为谨慎并且对他人守信用,学习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爱的人。当以上几点全部都做到了之后,如果还有多余
的精力,这个时候才可以用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  圣经更是非常重视儿童教育的,并且清楚地告诉我们,儿童阶段被怎样引导,对他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箴22:6】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有一项统计:全世界犹太人仅有约一千六百万人,占世界总人口不到0.25%,但诺贝尔奖获得者,犹太人却高达25%,这个比例极大的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犹太人正是得益于圣经中如何教养孩童的智慧,使这个人口不多的民族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看看圣经教导我们该如何教养儿童。  1.爱的环境:  【创2:24】因此,人要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神造男造女,将婚姻的构成设计成二人成为一体,“一”是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单位,神的心意是首先让夫妻二人的关系亲密无间、牢不可破、极其稳固,这样才能为自己的下一代提供一个安全的、温暖的、有爱的成长环境。在爱的环境里成长的孩子,就容易善良、有爱心。反之,在父母的争吵打骂甚至是虐待里成长的孩子,就容易冷酷凶狠,脾气暴躁,或者性格孤僻、懦弱、抑郁。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还会很容易的将这种伤害继续延续到他人身上。  【玛2:15-16】虽然神有灵的余力能造
多人,他不是单造一人吗?为何只造一人呢?乃是他愿人得虔诚的后裔。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谁也不可以诡诈待幼年所娶的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休妻的事,和以强暴待妻的人,都是我所恨恶的。所以当谨守你们的心,不可行诡诈。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创世记第一章里说,上帝是希望人类能尽快遍满地面、治理全地。为了能快速的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我们认为最好的方法应该就是上帝为亚当造多个配偶,夏娃一号、夏娃二号……夏娃N号,然后将人类婚姻也都设计成这个样式。这样,岂不是就能更快地实现人口遍满地面的目标了吗?但是经文说,神有能力为亚当创造多个配偶,但是神却没有这样做,只为亚当创造了一个配偶——夏娃。这就是为他们的后裔考虑的,为了使人得到虔诚的后裔。神希望每个家庭中的每个孩子,一生下来都能在一个有安全感、和睦的环境里成长,因为良好的婚姻更容易产生优秀的孩子。并且这处经文又说,离婚和家庭暴力都是神所恨恶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青少年犯罪,都是由于他们的父母婚姻出问题造成的。  2.父母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影响最大的老师。今天,如果一个孩子出现了道德品质问题,家长和社会一般都会责怪学校教育
出了问题。其实,对孩子意志和品质起到主要作用的不是学校,而是家长。很多家长不能给孩子以身作则的做榜样,不能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比如,孩子在超市偷了一包口香糖,回家之后家长夸这个孩子真能干啊,都知道顾家了,甚至这位做父母的,自己也是常常从单位里偷拖把、灯泡、工具拿回家用,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在学校里教育孩子说“不可偷窃”还有什么用。或者做父母的为了获得利益说谎、造假证明,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在学校里教育孩子说“做人要诚信”还有什么用。再或者小朋友玩耍中,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家长呵斥孩子应该立刻打回去,甚至大人为此打起来的都有,如果是这样的话,老师在学校里教育孩子说“要宽容,要爱人”还有什么用。……。父母对孩子形成的是耳濡目染的实物教育,其影响力远远大于老师给他们的教条教育。  成语“有其父必有其子”虽然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了,但是,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父母言传身教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是何等巨大。就算我们不同意“必”有其子,但是,确实是非常非常容易出现这样的结果。圣经也是这样警戒我们,有什么样的父母,就容易自然而然学成什么样的孩子。【王下15:34】约坦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效法他父亲
乌西雅一切所行的。【王下24:9】约雅斤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效法他父亲一切所行的。【代下20:32】约沙法效法他父亚撒所行的,不偏左右,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正的事。亚伯拉罕大有信心,他常常筑坛,常常接待陌生的客旅,整日寄居在帐篷里,他的儿子以撒从小耳濡目染看到父亲所做的这一切,所以,他的儿子以撒也就大有信心,蒙神赐福。罗得贪爱世界,生活没有见证,做事不按照神的真理,他的女儿整天看到的是妥协的罗得,所以,他的女儿做事也就按照所多玛常见的罪恶。所以,做父母的应该处处给孩子作仁爱、诚信、善良、正直的榜样。  3.尊重孩子:  【西3:21】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恐怕他们失了志气。  我们常常听到的都是对孩子说“不要惹你的父母生气”,却没有听到过对父母说“不要惹你的儿女生气”,这是因为我们不认为父母与儿女是平等的双方。很多做父母的都认为,孩子是属于我的个人物品,我可以任意待他;我可以控制他的一举一动;我可以替他安排好他的一切;当孩子的意思与我不同时,我有权否定他的一切。圣经说,在这样家庭里成长的孩子会失了志气,灰心丧志。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也很可怜,每次想表达自己的想法时,只要与他的
父母想法不同,最后放弃的总是自己的意思。因为他年龄小,自己还没有生存的能力,必须处处依赖父母生活,所以他也无力反抗。体力也处于弱势,父母怎么打他,他就只能怎么被动地挨着。这样的孩子,一旦长到有能力反抗时,就很容易表现出叛逆的性格。  圣经教导做父母的,要把孩子当做平等的个体来尊重,不能因为我体力比他强就辖制他,也不能因为你吃我的、喝我的、用我的,就得凡事都得听我的。上帝把孩子赐给了哪个家庭,那个家庭中作父母的只是替神在照管孩子、养育孩子,把孩子带到正路上,而不是他的私有财产。【弗6:4】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每一个意见,尽可能的在他认知的程度上给他充分的自由,父母若是冤枉、误解了孩子,必须向他道歉。被尊重的孩子,才会懂得尊重他人。  4.管教孩子:  【箴22:15】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  圣经告诉做父母的要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是溺爱孩子。父母对孩子都有一种天然的爱,所以,有些做父母的就溺爱孩子,对孩子不舍得碰一下,事事都惯着他。即使孩子犯错了,也替孩子开脱,认为小孩子嘛,不懂事很正常,长大就会自动好了。
其实错了,小时候若不及时纠正,大了就纠正不过来了,这会害了自己的孩子,既会给别人制造痛苦,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管教儿童的最佳的年龄就是0-12岁,大了基本上就不需要管教了,他已经枝干被理顺啦。即使偶犯糊涂,根本不用管教,只要稍一提醒,他马上就在爱里顺服听从了,做父母的会很省心。我们听到很多家长都抱怨说“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了,太叛逆了,不愿和父母沟通,不守纪律,打架、撒谎、偷东西等。哎,什么办法都用了,都不管用”,其实是在最佳时期里,父母教育上失职。有些父母就是只顾赚钱,根本不管孩子的事。等他们发现问题时想管了,却发现为时已晚。  小孩子成长过程中没有不被父母管教的。若不管教,任由他自己自由生长,那一定就会长歪了,因为在人的本性里面,与生俱来就有太多坏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罪性”,就像刚才经文里所说的“愚蒙迷住孩童的心,用管教的杖可以远远赶除”,管教其实就是一种纠偏的过程。只是不要轻易动用管教这一手段,作父母的要多用耐心、多用教训吩咐孩子,运用各样的智慧引导孩子。只有当一切的方法都用尽了,孩子仍然顽固不肯悔改时,才不得不被迫使用管教的办法。  管教比吩咐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管教能帮助人记
得牢固。【箴29:19】只用言语,仆人不肯受管教,他虽然明白,也不留意。我上小学的那时候,老师是可以体罚学生的。我曾经把“冶”一不小心默成了“治”,被老师抓着我的手,用挺粗的柳树棍子打手心,打一下老师嘴里就说一句“我让你多一点儿”“我让你多一点儿”……,整整打了我十下,手都肿起来了。这事到如今都快有40年了,每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从那以后,就算哪个字我都能写错,这个‘冶’字,我是再也不会写错了。大卫曾经就被神严厉的管教过,神让先知告诉他“从今以后,刀剑祸患永不离开你的家”,果然,此后大卫家灾祸不断,刀剑不断,他的儿子也接二连三的死亡。这个结果让大卫彻底与奸淫的罪断绝了,再也不会犯这个罪了。管教时虽然很苦,但是,管教过后就会结出平安的义果。【箴13:24】不忍用杖打儿子的,是恨恶他。疼爱儿子的,随时管教。  智慧的父母不是给孩子多攒点钱,不是给孩子报很多辅导班,而是把孩子带到万福之源——真神的面前,让上帝亲自赐福他们的一生。照着神的吩咐养育他们,殷勤把神的话语教导他们。【申6:6-7】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