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温州教育局禁止圣诞节进校园的做法
谢迦勒
昨日(12月24日),在各大主流媒体上都出现了一条醒目的新闻:温州市教育局对辖区各类中小学以及幼儿园发布一条禁令,禁止在校园里举行任何与圣诞主题有关的活动和庆祝,并负责督查、落实到位。
这一禁令一经公布,立刻在网络上下引发激烈的讨论。那么我们怎样能尽可能做到客观冷静的看待这个问题,甚至是这类现象呢?
中国人开始铺开来过圣诞节也是近些年的事,主要是一些商家为了大卖产品而实施的营销策略,通过圣诞节的宣传,一些礼品啦、圣诞大餐啦可以卖得火爆,一些商家利用圣诞主题的促销,可以赚的盆满钵满。而改革开放之后是中国人,不再是盲目排外,对外来文化也持比较欢迎和接纳的态度。当中国走向世界的时候,世界也在走进中国,其实,很多年前,商家还没有想到利用圣诞主题做营销时,中国人对圣诞节也不陌生。因为在许多世界著名的影视、诗歌、文学作品里,圣诞节是个出现频率很高的内容。在我们许多中国人的印象里,从小学课本中就有一篇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小孩子们对课文深层次要揭露的问题或许还是懂非懂呢,但是,让他们已经知道了,原来在平安夜里有吃火鸡的传统啊。圣诞节在许多中国人的心目中,都和几个关键词温暖、爱、浪漫、筵席、礼物是紧密相连的。现在,通过商家的炒作,中国人也开始在圣诞节里互致问候,馈赠礼品,朋友团聚,在中国目前这样一个天天抓贪官、处处有失联的冷硬的社会里,增添一些温暖,一些浪漫,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圣诞节不是虎狼,没必要引起神经过敏般的恐慌。如果仅仅只是温州教育局发这样的禁令,温州以外周边市县的学校照样过圣诞节,那让该辖区内的孩子怎么理解?你总不能禁止全省乃至全国的中小学校都不过圣诞节吧?即使你真的做到了禁止全国的中小学都不允许过圣诞节,他们看到大学生过圣诞节,社会上大人们也在过圣诞节,他们又该怎么理解?这会让他们出现认知上的困难,到底圣诞节是好是坏?通过一纸禁令的方式封杀校园过圣诞节,这是一些官员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极度不自信的表现,法无禁止即可为,民众喜欢过什么节日,怎能用行政命令强制干涉呢?尊重自己的民族传统与接受外来的文化本是可以互相吸收借鉴的,为什么我们非要把它弄成矛盾对立的呢?
在此后,该市教育局基教处相关工作负责人接受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发送这个通知的最根本目的还是希望学校能对传统节日引起重视,而非如现在这般只是一味推崇西方节日,我们也不是一味打压,而是希望学校能进行平衡,西方节日我们可以了解,但不宜太热衷。
可是,实际上温州市教育局的做法已经违背了他自己说的这段话。如果不是一味打压,只是希望学校对传统节日与外来节日能平衡进行的话。那为何出这一纸禁令呢?做合理的做法,不是简单粗暴的对外来文化一笔封杀,而是积极引导学生们在自己民族节日的时候,学校可以搞一些适合孩子们并能被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在这上面动脑筋、下功夫。如果自己想不出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又对孩子们喜欢的节日以‘这是外来文化’的理由无情地封杀,那孩子们就只能一动不动了,这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保护。如果温州市教育局真有特别愿意推广传统文化的心,不是靠在本辖区内禁止过外来节日,而是应该积极的向世界推广咱们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去。
自昨日这条新闻在各大网站发布后,我们从众多跟帖回复里又看见了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现象,那就是许多人站出来趁机表达爱国的决心,同时表达对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憎恶之情。好像不过圣诞节的都是革命同志,过圣诞节的都成了阶级敌人似的。这一现象以前在美国世贸大楼被恐怖分子袭击之后出现过,日本大地震核泄漏之后出现过,用车锁砸穿开日系车的中国人脑壳后出现过……,几乎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涉外事件后,这一现象都会反复的再次重演。真不知道我们的同胞怎么啦,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许多人的的思维方式还是象文革时期一样。学生们过过圣诞节也就是送送贺卡,玩一玩,和爱不爱国根本是扯不上一点关系的。商家们宣传圣诞节,也就是为了卖东西,也和爱不爱国扯不上一点关系。反倒是那些趁机挑动民族仇恨的人,倒更像是把爱国挂嘴边的投机分子。还有人说,圣诞节是宗教节日,是为了纪念一个叫耶稣的人的生日,所以,我们不要过圣诞节。如果这么说,那更是荒唐可笑,我们现在采用的公历2015的纪年方法,也是以耶稣降生作为公元起点来定的,难道我们也要一笔封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