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 
緒論
        啟示錄是一本信徒都很想讀,但卻感到很難明的書。雖 
然如此,啟示錄仍是信徒應該必讀的書。 
        為了幫助大家明白和掌握此書,因此寫這講義。 
一. 啟示錄釋經法 
        首先,要和大家談談釋經法的問題。因為釋經法大大影 
響了啟示錄解釋的結果。 
        啟示錄的釋經法主要有兩種:即字義解經法和寓意解經 
法。 
1. 寓意法 (Allegorical Interpretation) 
        第一種稱為寓意解經法,或稱靈意解經法。這種解經法 
是早期教父們多採用的,特別是亞歷山大學派的教父們為最, 
而以奧古斯丁為其表表者。寓意法的要點是: 
  A. 不能照字面直接解釋 
        書中所講的那些象徵、預表,不能照字面意思去解釋, 
它們是別有所指的。 
        例如第七章中所提的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不是以色列人, 
乃是指得救的外邦人。 
        又例如第二十章所說的,基督要作王一千年不是真正的一 
千年。世上不會有一個所謂千禧年國度,千禧年國度只是基督 
要作王的意思。 
  B. 要照希伯來的詩体去解 
        啟示錄是照希伯來啟示文學的詩体格式寫的。希伯來詩 
体的特色是平行式的,因此,啟示錄是用數段平行格式 (有說 
是七段又有說是十段) 的詩,來描寫主基督得勝各種各樣敵擋 
的勢力。 
        從這理論產生了歷史派、現代派和無千禧年派。他們認 
為啟示錄是安慰並鼓勵當代和歷代信徒,要忍耐和得勝一切 
逼害,因為主終必得勝。而啟示錄所描寫的是每一時代的事, 
不是特指末世的事。 
2. 字義解經法 (Literal Interpretation) 
        另一種稱為字義解經法。字義解經法的要點是: 
  A. 以字面的意思為基礎 
        神是用人懂得的文字來和人交通,因此,除非在特殊情 
況下,不然,就應以文字表面的意思去解釋。所謂特殊情況 
是指聖經中一些字句很明顯有特別含意。 
        例如神曾向以色列人說:「且看見我,如鷹將你們背在 
翅膀上,帶來歸我。」(出埃及記十九:4) 明顯這不是說神有 
翅膀,乃是指神將以色列人,好像母鷹帶小鷹一樣,領他們 
離開埃及。 
  B. 注意文字、文法的不同用法 
        一篇文章會有許多不同詞語,文法。有形容詞、動詞、 
感嘆詞;有直述法、擬人法等等,因此在解釋時要注意它們 
的用法。是形容詞時,很明顯的那只是一種形容,不能照字 
面解,需要照上下文所描寫的情況去解;是俗語時,就要了 
解當時流行的俗語意思。 
  C. 注意文化,歷史背境等 
        文字和當時的文化和歷史背境很有關連。相同的字在不 
同的歷史,文化下有不同的意義和解釋。 
        字義解經法解釋啟示錄就產生了未來派的理論。認為啟 
示錄裡面所講的大都是末世的事件,是將來必要發生的事。 
        我個人認為字義解經法是較為可取,有幾個理由: 
  1. 神既然感動人去傳達祂的意思,就一定是用人懂得的話 
語去講,因此,用直接的文字去理解是最合理的。 
  2. 它提供了比較固定的原則,不像寓意法一樣,要諸多想 
像和猜測,叫人不知如何揀擇。 
  3. 本書稱為啟示錄,意思就是展開的,能明白的,不是掩 
藏的。因此應照文字本身的意思去理解,不必再猜測、想像。 
  4. 我們常說新約是應驗舊約,那是指照字面的意思應驗。 
      例如童女生子、救主生於伯利恆、祂受死埋葬等等都是字 
面應驗的。我們既信舊約是照字面應驗,那麼我們也應信新 
約的預言必照字面應驗。 
  5. 唯有照字義解經,主再來才有意思,不然,主再來可能被 
解釋作只是一種靈意,是信徒自我安慰而已。我們信主再來 
是照字面意思,那麼啟示錄也應照字面去解釋才合理。 
二. 象徵的解釋法 
        啟示錄裡面有很多異象,很多象徵,是最叫人困惑,叫 
人不容易明白的。亦是最叫信徒望啟示錄而卻步的。其實, 
我們不必怕這些象徵,因為解釋這些象徵並不難,我們可以 
依下列原則去解釋它。 
  1.啟示錄本身有解釋的 
        許多象徵式的語句,啟示錄本身就往往有解釋。我們依 
他本身的解釋就是了。試找出下面表象的解釋: 
   [七星] (一:16 比較一:20) 
   [七金燈台] (一:12 比較一:20) 
   [七盞火燈] (四:5) 
   [香] (五:8) 
   [大紅龍] (十二:3 比較 十二:9) 
   [七頭十角](十二:3、十三:1 比較十七:9-12) 
        當我們比較這些經文時,我們就很容易明白這些表象是 
什麼意思,不必猜測。所以,當我們讀啟示錄時,若遇到一 
些象徵、表象時,不必害怕,試從啟示錄全書找找看,很可 
能在其它章節裡有解答呢! 
  2.與其他經卷有關的 
        啟示錄中許多象徵是和其他經卷有關的。因此,參考那 
些有關經文,我們也許就可以明白其中意思。 
        試試下列的比較: 
   。 [樂園中生命樹的果子] (二:7 比較 創二:9,三:24) 
        可見這個賞賜是有關生命的,以前亞當因為貪愛分別善 
        惡樹果子而不准接近伊甸園的生命樹。現在教會因為重 
        拾對主的初愛而得生命樹果子為賞賜。 
   。 [隱藏的嗎哪] (二:17 比較 出十六:5 - 35) 
        嗎哪是昔日神在曠野時給以色列民的糧,供應他們肉体 
        的生命,是神給他們的賞賜。現在人若不依從巴蘭和尼 
        哥拉黨的教訓,就是不聽他們的話,神就必將祂的話作 
        為生命的糧,好像嗎哪一樣賞給他們。 
   。 [四活物] (四:6-7  比較結一:5-14) 
        聖經提到四活物出現時,是常和神的寶座在一起。他們 
        是在神寶座前服侍神的幾位特別天使,是執行神的吩 
        咐,和帶領讚美神的。他們的外表樣式大概是表示服事 
        神應有的態度、樣式。 
        每當讀啟示錄時,遇到一些表象,啟示錄本身沒有解釋, 
那麼就試試從聖經其他經文找找看,有沒有出現過。如果有, 
在那裡有什麼意思呢?和啟示錄有什麼關聯沒有?也許,你 
能從其中得到答案。 
  3. 沒有解釋的象徵 
        啟示錄中有些象徵在啟示錄本身沒有解釋,其他經文亦 
沒有出現過。這一類就比較困難。然而,我們還是可依下列 
途徑解決: 
  A.參考上下文 
    上下文會幫助我們去了解這些象徵的意思。 
    例如:「尼哥拉一黨人的行為,這也是我所恨惡的。」(啟 
    二:6)聖經除了啟示錄有論到這尼哥拉黨外,其他經文沒 
    有出現過這名字。我們對這黨知的不多,但從上下文,我 
    們最少仍可得到以下合理的答案: 
     a. 他們是一個黨派; 
     b. 他們的行為是主所不喜歡的,因此一定是不好的; 
     c. 他們的教訓是主所反對的 (二:15)因此一定是錯誤的; 
         並且因為和巴蘭的教訓相提並論,很可能是相似的。 
        許多表象,我們都可以用這方法找到解答。不必多所猜 
測,且相當合理。你可試試看。 
  B.按常理去解釋 
        聖經是給我們讀的,常和我們人所能明白的事物有關, 
因此,我們可以按人的常理去理解它。 
    例如:「並賜他一塊白石,石上寫著新名,除了那領受 
    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啟二:17) 這塊白石是什麼 
    東西呢? 
    我們若照上下文和常理去理解它,其實不難明。 
     a. 它一定是塊寶貴的石頭,因為是作為賞賜的; 
     b. 它是白色的,定是表示潔白無瑕的。在撒但掌權, 
       異端當道,道德敗壞的環境中仍能得勝,神以潔白 
       無瑕的寶石來賞賜他,表示讚賞他的聖潔; 
     c. 新名是神特別給這得勝者的。是他和主之間的個人 
       關係,外人不得而知,是最親密的賞賜。 
        啟示錄中許多沒有交代的表象,我們可以照這方法試去理 
解它。但要合情合理。又因為聖經沒有清楚的交代,我們只能 
說可能如此,不要將自己的看法定為絕對。 
  C. 應注意大意多過注意細節 
    解釋這類象徵時,不要太注重小節,要先從大處著眼。 
    例如:「我轉過身來、要看是誰發聲與我說話.既轉過 
    來、就看見七個金燈臺.燈臺中間、有一位好像人子、 
    身穿長衣、直垂到腳、胸間束著金帶。他的頭與髮皆白、 
    如白羊毛、如雪.眼目如同火焰.腳好像在爐中煆煉光 
    明的銅.聲音如同眾水的聲音。他右手拿著七星.從他 
    口中出來一把兩刃的利劍.面貌如同烈日放光。」(啟一: 
    12-16) 
        雖然這裡每一句話都可能有特別含意,但若不知道也不要 
緊,我們從大体上已可知這段經文的主旨是什麼了。我們讀這 
段經文,很清楚知道它是描寫教會的主,就是主耶穌的威榮、 
可敬、可畏的本相和本質。人讀了就自然使人敬畏祂;敬拜祂, 
順服祂。 
  D.不必強找現代人、事、物去解釋它 
        許多時候我們對這類象徵感到困惑,因為我們很想用現代 
的事物去解釋它,但又找不到適當的,因此常覺得難。其實, 
我們不必強用一些現代東西或事物去解釋,照它本來的意思去 
解釋就夠了。 
    例如: 
  a. [生命的冠冕] (啟二:10) 這是一種賞賜,無非是證明、記念 
    他們的生命是豐盛、強壯的,是配得賞賜的。 
  b.[二十四位長老] (啟四:4) 不必一定要找出這廿四位長 
    老是誰。也不必說他們是代表舊約十二位,新約十二位。 
    但從經文本身我們知道: 
   。他們是長老。長老肯定是和牧養,照顧人有關。 
   。能作長老,一定是德高望重,靈性高超的人物。 
   。能坐在神寶座左右,是極高的賞賜。他們事奉神,牧 
       養人,定有非凡的貢獻和成就。 
   。他們共有廿四位。那是一個完整、概括性的數目。歷代 
       以來這樣有貢獻的人,主必使他們與祂一同坐寶座。 
   。他們和四活物有別:四活物是天上的使者,長老則是地 
     上來的領袖。他們的服事被神大大記念,以至可以在神 
     寶座周圍出現。 
   c. [兩個見證人] (啟十一:3) 
     這兩個見證人是誰?我們不必硬性說他們是摩西,以利 
     亞,或以諾。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他們是誰?聖經的 
     講法是最清楚的,他們就是二位滿有能力的見證人。聖 
     經沒有說他們的名字,我們又何必一定要找出他們的名 
     字來呢? 
        啟示錄中還有許多類似的表象,我們可以用這方法去 
處理它,你就不會覺得啟示錄太難了。 
三. 啟示錄的結構 
        啟示錄是約翰的見證。是他在異象中所見而寫下來的。 
這些異象是他在四次感動下,神給他看見的。而這四次感 
動就成了本書的骨幹。這四次在聖靈感動下所看見的異象, 
聖經清楚的說,是有關現在的事和有關將來必成的事。(啟 
示錄一:1,19) 
       這四次感動分別是: 
1.第一次感動 (一:10) -- 看見現在的事 
    -- 有關七教會異象 
2.第二次感動 (四:2) -- 看見將來必成的事 
    -- 有關災難的災情 
3.第三次感動 (啟十七:3) -- 看見將來必成的事 
    -- 有關將來的結局 
4.第四次感動 (啟廿一:10) -- 看見將來必成的事 
    -- 有關新天新地 
  
四. 主題 
        啟示錄的主題是很清楚的,因為在本書一開始時,約翰 
就己經開門見山地指出:「耶穌基督的啟示.....將必要快成的 
事指示他的眾僕人」。全書就是環繞這主題而寫成的。若用 
一題目去表達這主題,我們可用「必要快成的啟示」。 
        本書除了一小部份是論到有關當時的事以外,(即首三章 
有關七教會的事)其餘大部份都是論到將來的事。特別是有關 
末世和主再來的事。神要透過啟示錄告訴我們,在主耶穌再 
來時,世上將會有些什麼事情發生。也告訴我們,這個世界 
的結局如何?人類有什麼盼望? 
        書中所論到的事,有些已照字面應驗,有些正在應驗, 
有些不久將要全部應驗。因為這是神的啟示,是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