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幕:七吹号的灾难 8章2节至11章
 第三幕:七吹号的灾难 8章2节至11章

第七印:天上寂靜片刻(8:1)

七吹號吹動之前,天上的景象更戲劇化的肅靜了半小時。這種肅靜要比雷轟電掣更具威力。可能含有兩個意思:

. 可能敘述過程中的片刻喘息,要等待下一個更具損毀性的審判來臨。

. 可能是要說明聖徒的祈禱快要到達神的面前,因此天上的一切活動都要停頓下來,好讓神能夠聽聞信靠祂的子民的祈禱。

 

聖徒獻上祈禱(8:2-5)

有學者覺得第二節(描述七位天使)應該放在第七節之前才符合次序,並說可能是抄寫聖經的人造成的錯誤。[1]我們不相信是抄寫錯了,而是約翰在告訴讀者有「另一位天使」之前,要先提出上帝一早就安排了七位天使和七技吹號的審判。然後,講完第三至第六節的事情,就以第七節接續第二節的敘述。

在第三節,相信「另有一位天使」是米迦勒或猶太人所稱另外一位「和平的天使」。依照猶太人的思想,天使長米迦勒是負責替以色列子民傳達禱聲的,而也有時稱一位「和平的天使」。那位天使是站在聖壇的旁邊。聖壇經常在天上的景象中出現(6:9;9:13;14:18)。我們相信它不會是一個燔祭的聖壇,因為在天上用不著獻牲畜作祭的,因此是個香壇。香壇原本是放在聖殿的聖所前面的(16:12;16:46)。它是用金造成。在聖殿中,每天獻祭前和獻祭後必須燃點香料的。這裏我們看見禱告是以獻祭給神的意思表達出來。聖徒的祈禱是在祭壇上呈獻給神的,而天使也時刻侍候,把我們的禱聲傳到神那裏去。

這位天使也拿著香爐,又從祭壇中取火盛滿在香爐內,然後倒在地上,地上就有雷轟與地震出現。這景象像以西結的異象(10:2)。這是什麼意思呢?明顯的,香爐裏的火炭帶來另外的災禍。我們相信是神聽見了聖徒的禱聲,便帶來怒氣,立刻向那些逼迫聖徒的人施行審判。

 

第一至第四吹號:地、海、河、行星的三分之一被毀(8:6-13)

「神面前七位天使」是誰呢?猶太人次經曾形容這七位天使,又稱為顯現的天使。他們是烏利爾(Uriel)、拉斐耳(Raphael)、拉高耳(Razuel)、米迦勒(Michael)、沙利耳(Sariel)、加百列(Gabriel)與利米耳(Remiel)(多比傳12:15)。他們是出現在神面前的天使,享有隨時被神派去執行任務的殊榮。雖然我們不能確定是否是這七位,但是這應該是我們認識這七位天使最好的背景資料。

七位天使都各賜給一支吹號。在聖經的異象中,吹號經常代表神介入歷史時間的一個象徵。在西乃山當神賜律法給他的子民的時候,當時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19:16,19)。這種角聲後來變成主的日子出現時不可缺少的一種描述(27:13;2:1;1:16;9:14)在新約其他地方,吹號時常被用來描寫末世時代要出現的異象。保羅描述當那一天號筒吹響的時候,那必朽壞的便會變成不朽壞的了(林前15:52,53)、當基督復臨的時候,神的號筒會吹響(帖前4:16)。馬太說當選民被召集在一起的時候,天上必有號筒的大聲(24:31)。在古代歷史中,角聲吹起通常含有三個意思:代表一種警號、代表聲勢(特別是君王來臨時)、代表號召人向前爭戰。

這幅景象主要是指出自然界受了許多的破壞。當每一次號角吹響的時候,自然界的某一個部分便受到破壞。由於當時只是末日前的序幕,所以自然界還未達到完全的毀壞。先是地土(7),然後是海洋(89),接著是江河和泉源(1011),末後便是天體(12)。這四位天使帶來四方面的破壞一起說明大自然界都受到了破壞,但只是有限度的受破壞(經文說明是「三分之一」),全面的破壞要等到七個金碗的審判(16)

這些災禍大部分與出埃及記的災禍有相同之處。當時因為法老王拒絕讓以色列民離境,所以神便在埃及降下災禍。「雹子與火攙著血丟在地上」可比較出埃及記九章廿四節的災禍,加上約珥二章卅一節的。海的三分之一變成血,而「海中的活物死了」可比較出埃及記中摩西舉杖擊打河裏的水,河水變作血,而河裏的魚也死了(7:20,21)。西番雅也曾有相似的描寫(1:3)。眾水變為茵蔯(artemisia, 為一種植物,味道苦澀,是有害的)。茵蔯的出現是以色列民拜偶像而招來的一個結果(29:17,18)。茵蔯代表了神對不忠的子民審判時帶來的苦楚(9:14;23:15)。天上的光輝三分之一沒有光也像出埃及記其中的一個災禍,就是全地變成漆黑(10:21-23)。這一切的比較,說明約翰的思想是浸淫於舊約的經文中,故此當他描寫異象的時候,很自然的便會想及這些經文的背景了。

可以肯定的是,這些災禍的發生是神要運用自然界的力量向人類提出警告,那個終極的毀滅快要來臨了。這裏也提醒今天的人,在末世,大自然界是會遭受到極大程度的破壞。

 

飛翔的鷹(8:13)

另外三位天使吹號之前,相信是有一段休止的時間。在這止息的時刻,便有一隻鷹單獨在天空飛翔,預先警告那末日的來臨(24:28)。這景象也與巴錄二書七十七章廿一節相似。在巴錄二書中,這「鷹」是由上帝所差派去警告以色列民。

我們不能確定這「鷹」在此是指什麼?按照以上背景,它可能表徵神使用自然界作媒介,要把祂的信息傳給人群[2]。飛鷹的宣言十分嚴肅,說明將臨之災比先前的更加可怕。

 

第五吹號:無底坑王亞玻倫(毀壞者)的災禍(9:1-12)

這是一個恐怖的景像。許多人受到欲生不死的災禍。

「一個星從天落到地上」這景象應該是指魔鬼的攻擊。以賽亞書十四章十二至十五節指那背叛的天使由天墮落深淵。以諾書也形容那些遊蕩與不服從的星辰,手足分別綁起被拋進深淵裏面(以諾書86:1;88:1)。「有無底坑的鑰匙賜給它」說明這個時候神是容許魔鬼去攻擊地上的人。

在啟示錄中,「深淵」或「無底坑」是常出現的字詞。「深淵」是一個懲罰墮落的天使、魔鬼、假先知的地點(9:1,2,11;11:7;20:1,3)[3]當然無底坑的審判是暫時的,最後的審罰地點將是硫磺的火湖(20:10,14,15)

「深淵」的概念可以從舊約和猶太人的文件中找到。最初的時候,這個地方是指關閉眾水的地方。在創世記,混沌初開的大水是圍繞整個大地的,於是神造了穹蒼(和合本譯為「空氣」),把水分為上下(1:6,7)。故此深淵的第一個概念就是指地下的大水,是由神把它們規限住,好像一個埋藏在地下的大海。當水止住後,乾旱之地使顯露出來。後來,深淵成了神敵人的居所,這些被鎖在深淵的敵人仍然被神控制(9:3;51:9;74:13)。深淵也被人視為地上的一個無底大深坑(24:21,22)。那些在天上不聽從命令的天軍,與地上的君王,一同被聚集,像囚犯被鎖在這個大坑的牢獄中。以諾書描寫深淵是一個失落天使的居所。這些天使過去曾來到地上誘惑人間婦女,或教導人拜魔鬼而不拜真神(6:1-4)。這無底坑沒有穹蒼,沒有硬地作底,沒有水源,沒有鳥兒;只是一片荒蕪和恐怖(以諾書18:12-16)。那兒呈現一片混亂,有一道火焰燒上來和出現一條極大的裂縫,通到深淵裏面(以諾書21:1-10)

火煙從深淵的坑冒騰,當中有一群恐怖的蝗蟲出現。在舊約,蝗蟲是毀滅的象徵(1-2)。牠們並不會攻擊地上的植物;是不准牠們這樣做(9:4),牠們的目標是襲擊那些額上沒有印記的人。普通的蝗蟲是傷害植物不傷害人的,但這些魔鬼蝗蟲則有蠍子的刺,只攻擊人。牠們的襲擊一共長五個月。五個月就是蝗蟲的壽命,可能含意蝗蟲是用了一個世代的時間向大地施行襲擊。人們渴望死去,但卻不能(3:21;8:3)

蝗蟲的王叫「亞巴頓」(希伯來文Abaddon)和「亞玻倫」(希臘文Apollyon),含意一樣,都是「滅亡和毀滅」(26:6;28:22;31:12;88:11;15:11;27:20)。。

從無底坑出來的蝗蟲的災禍不應該照著字義去解釋。這裏的目的要指出第五個吹號的災禍並不是來自自然界的,不像前四個吹號都是屬於大自然界受破壞的災禍。第五吹號的災禍是出於魔鬼的;這就是邪惡勢力垂死的掙扎,拼命施展它們的技倆。

 

第六吹號:伯拉大河四使者被釋放帶來火,煙,硫磺災難(9:13-21)

蝗蟲只准傷害而不准殺戮,但是現在出現的魔鬼騎兵蜂擁而至,要殺害人類三分之一。

沒有人知道被綑綁在伯拉大河的四位天使到底是誰。伯拉河就是以色列國土的理想邊界。神應許亞伯拉罕:「我已賜給你的後裔,從埃及河直到伯拉大河之地。」(15:18)因此。這些天使是來自遙遠的東方之地,一向以來是仇視以色列的疆土,以往亞述人與巴比倫人就是從那處興起並摧毀以色列民的。今天這些地方多數是屬於中東的地區。[4]

另外,在以諾書中常提起一些「懲罰的天使」,他們的職責就是到了適當的時候,把神的忿怒施放在地上,也降在人的身上。相信這四位天使是屬於這一類懲罰的天使。

這裏描寫許多騎馬的戰士。當時最可怕的戰士是那些在伯拉大河以外居住的帕提亞鐵騎了。這裏可能指那些帕提亞鐵騎的後裔披著恐怖的面孔向全人類襲擊。在末世的戰爭中,戰士也將是這樣的可怕。當時的騎兵人數竟有二萬萬人;換言之他們的數目好像神的戰車(68:17),是數不盡的。他們似乎攜帶著火焰作戰鬥的工具,他們的胸甲如火,有紫藍色的煙,並有硫磺的黃色。那些馬匹的頭形同獅子,尾巴則像蛇。從牠們口中噴射出毀滅人的火焰,煙和硫磺,以及那條像蛇形的尾巴都會傷害人。經過這次大屠殺以後,結果全人類有三分之一被殺害了。

其餘的人類應該很自然的對這樣恐怖的結局有所警惕才對,但是他們執迷不悟,繼續拜偶像和魔鬼,並且仍然依照他們的舊習慣生活。在聖經,拜偶像與拜魔鬼的邪惡程度是相等的,它的結果必然導致邪惡與道德敗壞的事情出現。

 

不能言說的啟示(10:1-4)

十章一節至十一章十四節形同第六次與第七次吹號之間的中場插曲。第六次吹號已響過,但第七次吹號要到第十五節才發出,這時讓我們看見一些恐怖的事情。

這位「大力的天使」從神面前直接走出來的。他穿上的是雲彩,「雲彩」可能象徵戰車:祂「用雲彩為車輦。」(104:3),他的頭上有虹,而「虹」也可能是神寶座榮耀的一部分(1:28)。他的面貌像太陽,這種情況就是耶穌在登山變形像時面上發光一般(17:2)。他的聲音像獅子的吼叫,這句話通常是用來比擬神的聲音的:「耶和華必從錫安吼叫,從耶路撒冷發聲。」(3:16;11:10;3:8)。這位天使是從神的面前出來,也有人認為他不是別人,而是那榮耀的基督自己。

這位天使一隻腳踏海,另一隻腳則踏著陸地。這說明他的身形與力量,因為海與陸相連就是整個宇宙。在天使的手中有一小書卷。書卷展開少許,但卻沒有完全展示出來。這就是說,他賜給約翰所見的只是一個有限度的啟示,只有一段很短的時間讓他看見。

當那天使開聲說話時,那七雷便響起來。這裏所指的可能就是引述詩篇廿九篇神所說的七種聲音。約翰聽聞天使的聲音時,準備把它紀錄下來,但是有一項命令禁止他這樣做。說明他當時所見的事情,是只准他一人知道,而不准他再傳遞給別人。我們不必揣測這個啟示所指的秘密到底是甚麼。我們只簡單知道一件事,就是約翰所經驗的事情是秘而不宣的。神有些時候就是這樣,祂只向一個人講話,而這個人也不須把這些話重講出來,而且這些話可能是當代的人不能夠明白的。

 

神宣佈末後的事(10:5-7)

天使現在作出一項宣佈,並且起誓加以證實。「不再有時日了」最好翻譯為「指沒有剩餘的時間了」,人再不應該再等候了,因為那敵基督已經挾著他所有的摧毀力量來到了。就如新約的記錄說:「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10:37),或「那大罪人,就是沉淪之子便會顯露出來」(帖後2:3)

當這件事發生的時候,「神的奧秘就成全了」。意思是說神對人類歷史預定的全盤計畫在這個時候便會展露出來。最後的一幕必會揭露出來──神與敵基督者;善與惡,彼此都要面對面相會。雖然我們現在仍看見邪惡勢力叫囂跋扈,但在那場最後的戰爭,一切問題都得解答,神必會勝利,而一切冤情也必會獲得正直的伸張。

 

神使者的喜樂與苦惱(10:8-11)

約翰兩次接受指示,他要親自去拿那書卷。就如以西結接受異象的指示把書卷喫盡,讓書卷充滿他的肚腹(3:1,3)。深信兩個異象所描寫的意義也是相同的。神的使者必須把神的信息置於他的生活之中和他自己的身內。

甜蜜的書卷的觀念在聖經中經常出現。詩人思念神的法度或言語,比蜜甘甜(19:10;119:103)。約翰更說,書卷也帶來苦味。相信是他看見這神審判世界的奧秘,目睹恐怖末日的情況而發出的苦味。

 

量度聖殿(11:1-2)

似乎約翰是存心要把啟示錄其餘的內容在本章中作一個概述。他已經喫了小書卷,心裏已經明白上帝的奧秘,因此他要把將來的事情──不是詳細的資料,展示了出來。他對將來的事情是滿懷信心的,從十一節開始,即將句子的動詞的時態由將來式改變去了過去式的。

「有一根葦子」(原文 Kalamos)賜給約翰當作量度的杖。「量度的杖」這個字的意思就是一根蘆葦。一根蘆葦的莖有六至八呎長。「杖」是猶太人的長度單位,相等於六肘。一肘約十七、八吋,因此一杖的長度約九呎。先知在異象中常看見測量的景象(40:3,6;2:1;7:7-9)約翰心中知道這些是以前出現過的異象。測量有多種的解釋。它可以指預備興建或重修屋宇,也可以指拆毀的準備。在這裏,它的意思是保護。像第七章二,三節中所描寫的蓋印一樣;蓋印與測量都是用來保護上帝的忠實信徒,免受魔鬼攻擊世界時受到危害。

上帝只要求約翰測量聖殿,不必測量外院,因為那個地方是交給外邦人的。

耶路撒冷的聖殿是分作四個庭院的,最外邊的是外邦人院。第二個院庭便是婦女院,婦女只准到此為止;第三個是以色列民院;普通猶太人只准在這個範圍內出入。最裏面的便是祭司院;那裏放置一個用銅造成的燔祭祭壇,一個用金造的香壇,和至聖所。按照歷史,聖殿是在公元後七十年被毀壞,而我們相信啟示錄是在九十年代寫的。相信約翰以過去式動詞時態描寫測量過去的聖殿,用以預言將來末世要發生的事。約翰把這幅景象取了過來應用。他不是掛念著二十多年前那個被摧毀而不復存在的聖殿建築物。這裏更合理的解釋就是約翰把世人分為信徒和外邦人兩種(林前5:1;帖前4:5)

「神的殿」在此可喻意為基督徒的教會,也就是代表上帝的子民。在新約中,基督徒就是活石,用來建築一所靈宮(彼前2:5)。教會是建造在使徒與先知的上面;耶穌就是房角石;整個教會就是在主中生長而成為一個聖殿(2:20,21)所以保羅說:「豈不知你們是上帝的殿,上帝的靈住在你們裏頭麼?」(林前3:16)

量度的目的若非為毀滅(撒下8:2)就是為保存,這兒應該是為保存。神吩咐量度的人直接歸在神的掌管和保守之下。在行將來臨的大災難中,教會要被保守,就如信徒受印記一樣(7:3)教會不會被毀滅,但其他的人(外邦人/不信主的人)卻註定滅亡。

  如果神的殿是預表教會,那教會的某些部分在末世是交給了外邦人,受他們的管轄。但那權柄是神所允許的,神所交給的。「外邦人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63:18;8:13;12:3(LXX);21:24)。神不容許外邦人消滅教會,只允許他們在有限時期之內逼迫教會。

「四十二個月」(13:5)等於1260(11:3;12:6),又即「一載二載半載」(12:14;7:25;12:7)。換言之,這兒踐踏聖城的時限和但以理所講的一樣,這時限又等於兩個見證人見證的時間,婦人在曠野的日子,並但以理書中聖民交在獸手中的時期。這四十二月的期限也正好相當於公元前安提阿哥四世暴虐耶路撒冷的時間。安提阿哥四世苦待敬虔的猶太人的驚人程度難以想像,但迫害終於也有個結束。約翰要信徒知道,神子民受試煉是有限度的,最後他們會蒙拯救。{\LinkToBook:TopicID=152,Name=i. 小書卷七雷(十14}

 

兩位見證人(11:3-14)

上帝在主的日子最後要來臨之前,將會差遣祂的特使來到人間:「看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豫備道路。」(3:1);而瑪拉基直接指出這位使者就是以利亞:「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來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4:5)。因此,在那場至終鬥爭之前,上帝的使者先要來到地上。

有些學者認為兩位見證人比喻作律法與先知,或律法與福音,或舊約與新約。也有學者說這兩位見證人是以諾與以利亞,因為他們兩人都沒有死(5:24;王下2:11)教父特土良(Tertullian)認為他們兩人在天上一直被上帝保守著,將來要處死敵基督(Concerning the Soul 50)。多數的學者認為「兩位見證人」是有兩個可能性:

. 經文是那麼清晰的形容兩個人的形像和工作,相信是確實有所指的;因此他們應當是兩位人物。如果是這樣,多數的學者認為兩位見證人就是以利亞與摩西。以利亞被視為眾先知中最偉大的一位,而摩西則是尊貴的律法傳授者;故此這兩位傑出的人物擔當了上帝使者的職責。他們兩人在耶穌登山改變形像時也曾顯現過(9:4)。而且,在本段經文的描寫中,他們兩人是最適合的。第六節描寫他們有能力叫水變為血,並且隨時隨意用各樣的災殃攻擊世界,這就是摩西昔日曾作的事情(7:14-18)。另外又說他們有火從口中出來,燒滅仇敵;他們又能叫天閉塞不下雨。這正是昔日以利亞所作的(王下1:9-10)以利亞也曾預言天將不會降雨在地上(王上17:1)

. 以預表方式來解釋兩個見證人和聖城。(上面我們已以預表方式解釋「聖城」是教會,而且教會在受逼迫時必蒙保守)。藉著預表方式,學者認為忠心的信徒是兩位見證人。也認為約翰心目中的見證人也可能是指殉道的信徒。而「兩個」的數目也可能涉及聖經的規定(17:6):見證要憑兩人的口才可接受。換言之,神差遣了足夠的見證人。接受這解釋的人更認為叫外邦人悔改的這個重任不是區區兩人可以勝任的,所以應該由全體忠心的信徒去完成,他們組織起來就會「有摩西和以利亞的能力」。因此兩個見證人穿的「毛衣」(原文「粗麻衣」)代表喪服。他們所預言的是災難。兩個見證人被比作「兩棵橄欖樹」(4:3)。撒迦利亞將兩棵橄欖樹比作「兩個受膏者,站在普天下主的旁邊」(4:14),和約翰的比喻非常相似。兩個見證人又好比「兩個燈臺」。撒迦利亞只提到一個燈臺。約翰兩個燈台的意義其實也是整體的:在啟示錄頭兩章中,約翰共用「燈臺」六次,全部是代表教會,這兒也是一樣,教會的見證是整體的多於個人的。兩個見證人的死卻是指殉道的信徒。

 

    任何一個解釋都有可能,我們無法作最好的選擇。

  兩位見證人是作完見證後才殉道。「作完」(telesosin)意思是到了終點,或達到目的(telos)。見證人不是死於非命;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此時,「獸」便出來與他們交戰,它是出自無底坑的敵基督(9:1)。啟示錄下半卷中,此獸猖狂得很。兩個見證人分明不是孤零零兩個人,而是大軍,因為獸不是一刀就將他們殺掉,而是要先與他們「交戰」(potesei polemon, 7:21)。爭戰結果是獸得了勝,見證人全部被殺。為主而死的人完成了任務便離去了。

「大城」(16:19;17:18;18:10,16,18,19,21)多數被認作耶路撒冷(「主釘十字架之處」),主要是基於第8節的「主釘十字架之處」。殺害見證人是在耶路撒冷發生的,但是耶路撒冷在這裏卻被兩個可怕的地名──所多瑪與埃及來稱呼。我們認為較合理的解釋是以「大城」代表敵對天上聖城(2122)的地上之城,也就是與神為敵的世界。先知以賽亞也曾稱耶路撒冷的首領為所多瑪的首領,而耶路撒冷的人民則稱為蛾摩拉的子民(1:9-10)。所多瑪與蛾摩拉代表了罪惡的城市(19:4-11)。耶路撒冷的人也同樣憎惡這兩位見證人;他們任由兩人陳屍街頭而不埋葬。不把屍首埋葬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79:3;王上13:22)。現在的情況更壞,人們的憎惡達到極點,竟然因為上帝見證人的死歡欣快樂,像慶賀節期一般。

「從各民各族各方各國中(5:9){\LinkToBook:TopicID=132,Name=. 猶大支派的獅子(五514},有人觀看」說明全人類都看得見這一件事。觀看屍首「三天半」。死者的安葬對猶太人是十分重要的,不許葬埋即是要增加死者的羞辱。在此更有可能是勝利者固意要陳屍示眾。

這件事並不就此結束。經過三日半,有生命氣息進入這兩位被殺的見證人體內,他們便站起來,並且兩位見證人在眾目之下被召到天上去。歷代不知多少次教會被壓迫至奄奄一息,但在野火燒盡的邊緣,教會總是春風吹又生。每次教會的復活總叫逼迫教會的人心驚膽戰。升上天重演了昔日以利亞乘著旋風與火車火馬離去一樣(王下2:11),或應驗了保羅所說的信徒被提(帖前4:17)。在信徒被提以先,世人將可看見這景象。

接著是上帝的審判來到。地震使城倒塌了十分之一,居民中有七千人死亡。相信七千就是十分之一的數目。這審判使許多人願意悔改,齊聲歸榮給上帝。一貫以來,約翰只提到世人對神的審判硬著頸項,無動於衷(9:21)。但這兒所發生的事是這樣的令人驚奇,這樣明顯的是神的作為,連罪人也不得不歸榮耀給神。

 

第七吹號:神的忿怒和審判到了(11:15-19)

本段經文好像要把未後的勝利展示出來,但是作者還有半本書的內容未曾寫完。約翰目的是要先把那將要來臨的事情作一簡要記述而已。

. 勝利將會出現,那時列國將會變成上帝與祂的受膏者的國度。這是詩篇第二篇第二節一早預言的,指明彌賽亞的統治開始了。因為這種勝利,那二十四位長老,就是全教會的代表齊聲感恩頌讚。

. 經過這場勝利,上帝權柄至尊的統治便建立起來(17)。上帝統治人類一千年,那就是「千禧年」;在這一千年期間,全地充滿平安與繁榮。

. 到了千禧年告終的時候,一切仇視的力量再湊聚起來,合力作出最後的攻擊(18)。結果他們全被擊潰,於是最後的審判便開始了。

在十九節,我們再返回現時的光景。在這個異象中我們看見一個天上敞開的聖殿,和那個立約的約櫃。這個異象說明兩個意義。

. 立約的約櫃本來是放在至聖所裏面的,普通人是不能見到的,只有大祭司一人每年只能在贖罪日一天才准進去。這個異象說明了上帝豐滿的榮耀要展露出來。

. 立約的約櫃本來的意思是上帝與以色列民訂立的約而立的,現在更指明上帝與凡相信耶穌的人訂立的約已完成了。將來無論任何的事情發生,上帝決不會不履行祂的應許。



[1] 巴克萊,《啟示錄註釋》每日讀經釋義(香港:啟創,2000),光碟版,ad. loc.

[2] 我們反對《曲冬人散》作者何淩西認為這「鷹」代表美國在開戰前戰斗機的警告。

[3] 聖經有時使用「地獄」(Gehenna, 或陰間)來形容無底坑”(14:15)。「地獄」/「陰間」是懲罰惡人的所在地。啟示錄卻沒有提到這個字。

[4] 在此,再一次,我們是不願意立刻把這二萬萬的騎士當著是中東某些國家的軍隊。不過,深信在未世時,在伯拉大河外之地必須興起攻擊人類。


中华圣网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