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课 | 
经文  三1~四13
 
主题  基督比旧的众神仆更美(三)
      ——基督比摩西更美
 
思想  在第一、二章,作者从主耶稣的神性、人性,论证其远超越
      过天使,并警告读者勿忽略这么大的救恩,否则无法逃罪。
      既然论到主耶稣成为人,作者于第三章开始,便从与人比较
      的角度,进一步说明主耶稣的超越;而第一位被比较的,当
      然是犹太人最尊敬的摩西。由这比较,也发展出第二次的警
      戒。
研经目标
      1.从古人的「不信」,认识「信心」之意义。
      2.认识「安息」之真正意义。
 
 
 
观察与解释
 
一、基督比摩西更美(三1~6)
  1.作者如何称呼读者?
    称呼——
    意义——
 
  2.作者如何介绍主耶稣?有何用意?
 
 
                                                            
  3.作者如何比较主耶稣与摩西?
    相同:
  
          身分 
          角色
          工作 
                                                            
二、第二警戒(三7~四13)
  1.三章7~19节
    (1)三章7~11节,作者引用诗篇第九十五篇警戒读者。请研究诗篇第九十五篇的历史背景,并记录之(参出十七2~7;民十四章)。
 
 
                                                            
  (2)三章12~19节
    a.在旷野漂流的以色列先祖,和希伯来书的读者有哪些类似之
      处?
 
 
    b.请描述当年先祖们「不信」的内涵(不信的原因,不信上帝什
      么?不信的本质?)
 
 
    c.作者此次警戒的主旨为何?在三章12一15节的警戒之中,也
      有一些勉励,请找出其重点。
2.四章1~13节,这一段承接第三章,思路较为复杂,需要用点脑筋
  了。
  (1)四章1~3节上,作者在此论到信心与安息的关系,从上下文看,
     你认为这里的「安息」是什么意思?
 
 
(2)四章3节下~11节,这里说到几种「安息」?四章9节(背景资
   料告诉我们,当时读者可能想放弃基督信仰,回到犹太教),你认
   为作者在这一段论证的目的为何?
  *「安息」的本意有休息、欣赏、庆祝之意。安息日的意义在于放下
   工作,存感恩的心,敬拜过往六日赐福的上帝,享受与神亲密的相
   交。
 
 
(3)四章11节,「竭力」与「安息」是否冲突?如何调和?请查考「竭
   力」的意思。
 
 
(4)四章12、13节的主题为何?与上一段的关系为何(可连接四章2
   节来思考)?
 
 
 
归纳与应用
 
  1.这段警戒中有一特殊语法:「要(当)……,免得……」,共出
    现四次,你找得到吗?请罗列出来,并默想对自己的意义,及可
    付诸的行动。
 
 
                                                             
  2.「那进入安息的,乃是歇了自己的工。」在救恩的事上,主已完
    全成就,不需人的努力。你是否完全相信,「救恩」不需要任何
    的好行为、灵性作为条件?
 
 
    但另一方面,恩典又非廉价品。得着恩典后,是否「竭力」使自
    己与所蒙的恩相称?(可从心志、人生目标,及行为几方面来思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