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勉会众奋进 |
第5章与第6章是论亚伦与麦基洗德为祭司,本章是于二人间插入的一段勉词。我们既有一位亚伦而麦基洗德的大祭司,当如何勉励奋进,免得在灵道中似乎是赶不上了。但于5章既已提起麦基洗德,却又忽然中止,插入一段勉词,乃以当时希伯来信徒在灵道上尚属幼稚,像是尚无领受此种深奥道义的程度,因而于发明此重要问题之先,特加一番劝告的话,使会众有所觉悟。
一、言会众未进步的景状(5:11-14)。
(一)灵智不足(11节) 当时希伯来信徒之灵性知识甚是浅近。
1.有好些话难以解明 其所以“有好些话”,是因耶稣照麦基洗德的等次为祭司,系新约最重要的道理,在希伯来信徒也是一种新道理,其中要义不易领悟,自然难以对他们解明。
2.是因他们听不进去 其所以“听不进去”至少有二种原因:
(1)因希伯来信徒乃倾向犹太教,心中充满了旧道理,自然就听不进新道理了。热心律法的对于恩典即懵然不懂。
(2)因希伯来信徒的灵智太浅,并未将心习练明通,怎样领会深奥道义呢,此皆因他们在信道上迟迟不前,久则灵耳堵塞,讲者虽谆谆,听者终渺渺,有时听道人“听不进去”,固然是以传道人讲的不透辟,但亦多在听众心情耳塞,钝于听闻所致。
(二)灵课旷废(12节) 希伯来教会即学道有年,理当“作师傅教训别人”,不料他们仍限于“小学的开端”不求进步,有如那些留级的学生,虽历多年而学级仍然如故无异。
(三)灵粮亏缺(12-13) “只能吃奶不能吃乾粮”,在灵道上真为婴孩,仅可接受小学的教义,未能开通心窍,领悟救恩的奥义。此非传道人不愿供以灵粮,实因他们的程度尚未到“能吃乾粮”的地步。
(四)灵命瘦弱(14节) 信徒的灵性生命并非遽然可达高尚地步,必日渐增长发育始克由“婴孩”而少壮而长大成人,可怪异的是有多人学道已久终未长成,将“心窍习练得通达”,如何能“分辨好歹”呢?
二、会众当前进的态度(6:1-3) 希伯来信徒之大缺点即学道已久,仍徘徊于道理的开端,今则勉励会众竭力进到完全的地步。
(一)当离开道理的开端 所言道理开端亦即信道的始基,即人初归主时必须明白并实验的。
1.悔改死行 悔改即天国之入门“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此“悔改死行”之意:
(1)未悔改者所为皆死行 则即死人所行(太8:22),人在罪中如死人(弗2:1),未重生者所行皆是死行(加5:79-21)。二则致人死亡之行如本书9:14。三则其结果为永死之行,罪的工价就是死(罗6:23)。
(2)真悔改者即已出死入生 既已悔改死行,以后所行即不再为死行,“悔改”与“重生”二者是紧连的,以救恩门为双扇门,一扇即悔改,一扇即重生。
(3)向神悔改即救道的根基 此根基于得救以后无须“再立”,悔改以后虽不免仍有陨越,仍须在神前痛悔,但此乃成圣工夫之进行,并非“得救之悔改”。
2.信靠神 向神的信心,不但是信神的存在,位格权能等事,也是信神之三位一体,并信主耶稣基督,本处所言“信靠神”,或译在神里的信心,其意义是与悔改并行的。悔改是消极方面,信神是积极方面,有真悔改必有真信心,真悔改由真信心产生,真信心由真悔改增加。既有真悔改离去一切死行,后有真信心接受主的救恩,在信道上即已立好根基了。
3.各样洗礼既说“各样洗礼”,即不仅指归主时所行之“洗礼”,亦有旧约种种洗濯之规矩,后世所添种种洗濯之条例(可7:34),考此等规例,不过为洁净的表示,唯耶稣所留之洗礼是为信主归主之印证。
4.按手之礼于旧约时代每以按手礼为人祝福,或手按祭牲,以己罪归与杀而献之,在新约时代亦每借按手礼赐人殊恩,医人疾病,或设立圣职,但此按手礼能否生发实效,须视按手者是否为神所用之人。
5.死人复活 犹太人曾知死人必要复活(约11:24,徒24:15,赛26:19,但l2:2),但基督徒所信的,不但是来日众人都要复活,且是信凡属基督的,必要首先复活呢(林前l5:23)。
6.永远审判 我主耶稣必要按公义审判世界(诗97:8,96:10-13),但基督的审判亦非一次。
(1)信徒的罪已在基督的十字架上受了审判(罗8:1、2,林后5:21,加3:13,来9:26-28,10:10,彼前2:21,3:18)。
(2)在各人良心中受审判(林前ll:31),此指我们如有时陨越,应自己检讨,既已自责即不至受神的审责了(林前ll:31)。
(3)神的责罚 信徒若不自审,难免受神的惩治责罚(林前11:32)。
(4)基督再来时要在基督台前按工受审,亦按工得赏(林前3:8、13)。此外有基督审判犹太人,审判万国的万民,亦将审判天使(启20:10),并白色大宝座之审判(启20:12)。
总此六端根基要道,若以所说次序言,头二样是关乎灵性,中二样是关乎教义,末二样是关乎来生。若以彼此相关而言,则第一与第三,第二与第四,又第五与第六皆有互相的关系,因洗礼是表明悔改,按手是表明靠神,复活亦正是与审判相连的。
(二)当竭力进到完全 以上所言开端的道理,非不要紧,但不过是道理的初步,决不可在此开端上即止步。所言离去开端,非废除开端,乃言勿以开端的教义为已足,还须由此进行,譬如人建房子,固然是先立根基,若是以为立了根基即算成功,岂非大谬么?
1.进到完全 此完全二字,一则指道中知识言,要在信道上完全的知识,不但仅明“神圣言的小学”或是“道理的开端”,更当竭力追求,明白那关于麦基洗德为大祭司等深奥道义。二则关于灵性言,即在灵道上不要常作仅吃乳的小儿,乃要渐长至完全地步,而有成人的身量。
2.竭力进到完全 如此进步颇非易事,“所以应当竭力进到完全地步”。
三、会众不进步的危机(6:4-8) 果已蒙天眷受灵恩,仍背道退后,实罪无可遣。
(一)虽然“近乎得救”(4-5)。
1.已蒙光照即已得基督的光照(弗5:14,约8:12)。
2.尝过天恩 “尝过天恩的滋味”,“尝”字有享受之意(诗34:8)。
3.于圣灵有分 即有分于圣灵的恩赐,灵恩不等各有分享。
4.承受恩言 又“尝过善道的滋味”此“善道”意即恩言,因神向以色列家应许“的恩言必然成就”(耶33:14),至主再来时,此恩言就应验了,在尝的人口中真是甘美。
5.觉悟来世权能 本句原与上句紧连,觉悟来世权能是因尝过神善道的滋味,“近乎”原文有配合之意,是言行为与信心是配合的,他们既有此种种的实验,即是表明他们近乎得救了。
(二)却是“近乎咒诅”(6-8) 此言已有信道经验而后退的危险。
1.后退之罪。
(1)乃不能从新懊悔之罪 已蒙恩而得光照竟然背弃基督,乃是故意犯罪,倔强抗主,“就不能叫他从新懊悔了”。
(2)乃重钉主于十架之罪 钉耶稣于十字架的乃是我们的罪,我们不犯罪,耶稣不上十字架,人悔改后故意背道弃主,即是要主为他重钉十字架,“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羞辱他”,是罪中之大罪。
(3)乃近于咒诅之罪 正如一块田,屡经农人耕耘灌溉,竟然长荆棘蒺藜,终必被弃,结局就是焚烧。
2.见弃之意 此段意义颇滋人疑窦,其意:
(1)有指尚未得救者 其人虽蒙光照,尝过天恩却尚未至得救地步,但既言“与圣灵有分”又蒙耶稣为他“钉十字架”(否则不能言为其重钉),必非未得救者所经历。
(2)指假设之词 即藉此警戒退后的信徒,言“那些已蒙光照于圣灵有分,若离弃道理,就不能叫他们重新懊悔了”。但圣经既是真理,所讲一切必不出真理的范围,故写圣经者决不以假设之词恐吓信徒。
(3)指已得重生之人 言人虽已得了重生,却仍当勉励前进,否则仍有丧失的危险。即得救者仍可不得救,但此与圣经真理显然不合,因属基督的人是已经得救,已经称义,已经成圣,人几时得了重生,即几时入了永生界,断无再丧失的理。
(4)指得救而不得赏者本书所论在旷野倒毙等事,乃指他们失去了应许地的赏赐,我们若不努力,亦不免失掉赏赐。本处所言“近于咒诅”并非言受了咒诅“结局是焚烧”,是言“工程被焚烧”(林前3:15)。“自己却要得救;……乃像从火里经过的一样”,不是深可惜又可叹吗?
四、会众须进步的愿望(6:9-12) 以上多敬责勉励之言,今则改换口气,说希望安慰之言,好像“用盐调和”令听者津津有味。
(一)愿其保守原有的爱心(9-10)“亲爱的弟兄们,我们虽是这样说,却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
1、称为亲爱的弟兄本书仅这一次对着圣徒用此称呼,正是承认他们为主里的弟兄。
2.满有爱心的果子 所言“深信你们的行为强过这些而近乎得救”,当译为深信你们有更美的行为,即是随着救恩的事。“近乎”二字可译为“配合”或“随着”,意即他们不但信,而且能行道,结出爱果来。所结爱果:一则即为主所作之工,在基督里为主而作的事工。二则为主所显之爱,我们的爱无非是基督之爱,基督是爱源,我们是爱流,基督爱的泉源从我们流出。三则为主伺候圣徒,此大概指耶路撒冷会中那些贫苦的圣徒(林前l6:3)。
3.神必不忘此爱心的行事:公义的神必不忘记其子民所有的圣工,必按着所应许的报应他们。
(二)愿其显有应许的信心(11-12)上段言对人有爱,本段则言对神有信。二者紧连,且言“我们”是指提摩太等(13:23),共同希望会众显出信心的实行。
1.显有“殷勤” 人能有信亦必有实行。
2.满有指望 信心中包括“指望”,有信必有望,“有满足的指望一直到底”或说直到末世主再来。
3.到底不变 不至在信道上半途而废。
4.不敢懈怠 即毅然进行,不敢懈怠(罗12:12),“懈怠”二字上文已用在听道上勿懈怠,此乃言在行道上勿懈怠。
5.承受应许 信心最大的功能即“承受神的应许”,真信心非恃功乃赖恩,即凭信接受神所应许的恩赐。
6.恒心忍耐 信心最大的试炼就是忍耐,忍耐成功便成全完备无缺(雅1:4)。
(三)愿其持定前面的希望(13-20) 过去是信心,现在是爱心,将来是盼望,此即本书之三大段。
1.一个最大的模范(13-15)亚伯拉罕即以信持定盼望的好模范。神应许亚伯拉罕的也是应许我们的(加3:29,徒3:25),其以信所承受的应许是指后裔(创15:4、5,22:17-18),并地业说(创15:18-21),此应许在亚身上并未实验,却仍以信坚持所希望的。
(1)此应许是人看为不能成功的事(创17:17)。
(2)却凭信等候25年(创12:4、17:19、21:l-5)。
(3)亦远望将来的基督(约8:56)。
(4)只有神言为凭,除神以外无他证据仍毫不怀疑。
2.两件不变的保证(14-18)。
(1)神的应许(14-15)神是“决不能说谎的”,如何应许必如何应验。一则神应许亚伯拉罕(14节,创12:l-4,13:14-17、l7:6-8、22:17-18),二则在亚伯拉罕持定应许(15节)。
(2)神的誓言(16-18) 神无谎言,自然无须起誓,但为体恤人的软弱,恐有人不及信任之处,故以誓言为据。一则人皆指比自己大的起誓,多指着神起誓。二则一起誓辩论则终结(16节)。三则神因无比己更大者即指自己起誓,此誓言与应许即两件永不改变的保证。
3.三种可凭的喻言(18-20)。
(1)避难所(18节)误杀人者尝以逃城为避难所,以保其性命(申19:3-6),今有更美的避难所,即福音救恩,即耶稣为一切罪人预备的,不论何人皆可投奔耶稣,在其救恩中得着灵命的护庇。
(2)灵魂锚(19节) 圣经只此一处用锚喻指望。此比方最切当,因信徒在此惊涛骇浪的苦海中真是危险万状,但靠那以信心为根基的“指望”,如同灵魂的锚且有神的“应许”与“誓言”为锚缆,是十分可靠的。此锚已抛入天上,至圣所的隐密处,抓住那万古磐石,任遇何风浪皆不足为虑了。锚之为用,是以抛在不可见的海底之深处,吾人的灵锚也必须通入天上的幔内,方能“又坚固又牢靠”,不致随波而沦亡哩。
(3)先锋(20节) 在天上的至圣所已有我们“作先锋的耶稣,既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先为我们进入幔内。
(甲)如此可作我们的先导:因拿撒勒“人”耶稣已进入天上隐密处,即为“人类”开了一条超升入天的道路。
(乙)如此可作我们的代表:因耶稣超升于天,即代表信徒进入荣耀,他所得的信徒皆有分。
(丙)如此可成就我们的盼望。耶稣在那里,信徒的盼望亦在那里,耶稣既已进入幔内,就为那些倚靠他的人成了永远得救的盼望。
(丁)如此可为我们作成得救的工夫。耶稣在天上的幔内为大祭司,不同旧约的大祭司一年一次进入至圣所,耶稣乃是为我们活在荣耀里,为的是作成我们的成圣得胜工夫。耶稣基督真是我们唯一的希望,我们所想所求不在主以外,他是我们的避难所,他救恩的指望即我们的灵锚,他也进入天上的幔内为我们得救的先锋,他真是我们说不尽的满足福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