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九课 | 
经文  十19~39
 
主题  信徒生活之劝勉(一)
      ——根基与总纲
 
思路  从一章~十章18节,作者证实了耶稣是慈悲、忠信的大祭  
      司,远超越世上的祭司,他一次献上自己,就成全了救恩。
      我们都可以直接来事奉神,不必回到犹太教,透过祭司、礼
      仪来献祭了。
      处理完神学的问题之后,作者在十章19~25节作了一个承
      先启后的总纲,十章26~39节则是第四个警戒。
研经目标
      1.认识主耶稣在我们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从警戒中认识罪的深度与意义。
 
 
 
观察与解释
 
一、信徒生活之根基与总纲(十19~25)
  1.在这段经文中,作者提到耶稣为我们成就的工作有哪些?「坦然
    进入至圣所」的意义为何?幔子是他的身体,这比喻的重点何在?
 
 
                                                            
  2.因此,我们对上帝、对信仰、对人,应该有怎样的态度?「你们
    不可停止聚会」的重点是什么?(请参考N .I.V.圣经英文结构
    分析)
二、第四警戒(十26~31)
  1.第四警戒的重点为何?作者如何定义「故意犯罪」?这是什么意
    思?
 
 
                                                            
  2.故意犯罪的结局是什么?为何这样严重?
 
 
                                                            
  3.十章26节「因为」与上段相连,两段落有何关联性?
 
 
                                                            
三、勉励安慰(十32~39)
  1.警戒之后,作者如何鼓励他们?为什么要他们追念过去?
 
 
                                                            
  2.十章37节引自以赛亚书二十六章20节,及哈巴谷书二章3节。
    「那要来的就来」是什么意思?
 
 
                                                            
 
归纳与应用
 
  1.耶稣基督在我的生命中,当处于怎样的地位?(十20、21、29)
    我是否真的如此对待他?
 
 
                                                            
  2.聚会真正的意义为何?我应当以怎样的态度看待崇拜及与信徒的
    团契?现在的我,有何当改进之处?
 
 
                                                            
  3.作者勉励读者如何面对苦难,这对你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