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章

惟一途径

   

  

现在我们要详细分析这举足轻重的论述:「我还有末了的话,你们要靠着主,倚赖祂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使徒勉励以弗所人,要明白这场战争的本质,因为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无可避免要作战。其实,不管我们是不是基督徒,这战争都是存在的,圣经从头至尾都教导说,我们所住的世界是一个战场,是一个我们不得不为自己宝贵的灵魂、永远的福祉而争战的地方。

    使徒针对这争战的本质,给了以弗所信徒一些非常明确的指示,也指示了打赢这场战争的惟一方法。显然这段鼓励主要是给基督徒的,而整段的论据乃建立在这意念之上。但是另一方面,这勉励中也含有普世的信息。事实上,不论世人是否体会到争战的存在,这争战已影响到所有的人。那些非基督徒不但不认识现今这世代,更无法了解为什么它是这般光景,为什么各式各样的事情竟然会发生。所以我们读到使徒有关打这场仗的指示时,就会豁然看清了为什么那些非基督徒无法想通他们的问题,无法用正确、成功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换句话说,使徒这段话阐述了致胜之道,提供良策让我们去击败那攻击我们灵魂、掠夺我们福份

的。

    我认为有必要讨论这个主题,将其放在现代的环境中,以明白它与现代生活的关系。我最近从报章上读到一段话,英国一位大学资深教授这样说:「教会应该在道德事务上采取更坚定的领导立场。教会必须针对现今的实际问题,包括性的问题,提供正确答案。虽然宗教观点可以提供最佳的基础,但绝对不能将其视为教导道德的惟一途径,否则我们就会显得太狭窄了。」这是今天的人对使徒的教训所持的一般态度。我不打算多作评论,我所以对其有兴趣,只因为我想它能有助我们了解使徒的教训。暂时先把细节搁在一旁,我们来看看保罗的教训对于这位教授的声明提供了什么一般性的答案。这位教授的观点是近代典型的代表——「教会应该作这个,不应该作那个;她早就该……。」我们都很熟悉这一类的论调。

    毫无疑问的,这类论调基本上已忽略了教会的本质及其教训。使徒在以弗所书确实说到,他的教训是对付冲突的惟一方法。那位教授说,「虽然宗教观点可以提供最佳的基础,但绝对不能将其视为教导道德的惟一途径,否则我们就会显得太狭窄了。」另一方面,使徒详细而公开地指出,他所提出的方法是惟一通向成功之路。所以他的呼吁才会如此紧急;正如我在前一章说过的,那是号角的响声:「要靠着主,倚赖祂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你作不到这一点,就注定被击败,甚至未交手前就已阵亡。使徒的方法是惟一的方法,这样说毫不过分。我们不必怕被指为「狭窄」,如果你知道某种疾病只有一种药可救,其它处方都药石无效,你就不会认为只用这药而不费时考虑其它药的行为是「狭窄」的。那不是狭窄,而是合理的举动。

    其实各个专家在这层面上都是狭窄的。今天我们活在一个分工细密的时代;可是我从未听过任何人说,核子科学家因为花全副心力、时间在核子科学上而在知识方面是狭窄的。当然不是!这是一般人都知道的,你越专长于某件事,就越有能力,越有成就。

    让我积极地表达我的理论。基督徒的信仰能使我们公开、确定地声称:只有这信仰能应付这些问题。耶稣基督的福音不与世上五花八门的理论、教训、哲学同类;圣经更不是许多书中的一本。圣经是神的书,是一本独特的书,与其它所有的书截然不同。教会不是无数组织里的一个,她声称自己是基督的身子。我们能放胆谈论,是因为我们有真理的启示。圣经没有提供我们理论,默想,或达成真理的企图。圣经每一卷书的作者都和保罗持相同的立场,就是他在以弗所书第三章所说的,「因此,我保罗为你们外邦人作了基督耶稣被囚的……谅必你们曾听见神赐恩给我,将关切你们的职分托付我,用启示使我知道福音的奥秘。」

    使徒并没有对以弗所人说,「请注意,很多人给你们提供劝告和教训;我也读了不少书,得到一些结论,所以请容许我提出以下的建议……。」不!完全不是这样。他说,「神用启示使我知道。」那不是从保罗而来的信息,是主亲自给他的,是荣耀之主在往大马色的路上给他的。祂捉住了保罗,俘虏了他,祂说,「我要派你向百姓和外邦人作执事,作见证」(参见徒二十六1618)。神的启示是基督徒信仰的整个基础。所以我们若将其视为世上诸多理论中的一种,就是愚不可及的。正如使徒彼得在教会建立初期所说的,当时他和使徒约翰被拘捕,在耶路撒冷的官长前受审,他公开宣告,「除祂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徒四12)。没有别的!甚至第二个都没有!祂是惟一的,有祂就够了,你不需要添加别的救法。只此一人,别无其它的名。这种说法也见诸于使徒听说的每一件事。这也是为什么他如此紧急、迫切地要将这信息传给他们。这是惟一的盼望。除祂以外别无拯救。这是一个肯定的宣言;任何人若为自己的基督徒信仰感到羞愧,或者企图作出妥协,或者声称这是许多理论中最好的一种,都是否定了基督徒最重要的立场。

    然而,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一个断然的主张上,反而必须继续把真理彰显出来。我建议你检视历史的证据,就会得到一个必然的结论;基督是惟一的救法。回顾过去,观察过去世代的历史,读读世俗的历史书,比较旧约记载的历史,你会发现,毫无疑问的,保罗的断言得到了完全而彻底的证实。

    你在以色列百姓自己的历史上,也可以找到具体而微的证据。他们的历史显示,什么时候他们忠于神,敬拜祂,遵行祂的诫命,就会一切顺利;他们成为列邦万国的榜样,所行的尽都亨通。可是什么时候他们远离神,投靠外邦人的偶像,或者采用其它国家的宗教,哲学,他们就会陷于困境。你读旧约时会不时看见这原则出现。

    但是最使人印象深刻的声明,最完美的结论,乃是保罗自己在罗马书第一章第十八节至末了说的一段话。他说列国和万民中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远离了神,就是他们的造物主,结果变成了愚拙人——「自称为聪明,反成了愚拙。」他接着列出他们道德上的腐败,以及他们所陷入的歪曲和淫秽。现在的教师常说:「教会应该对性的事表明立场……」其实教会已经如此作了。你若想知道教会说些什么,可以读罗马书第一章的后半部分,那里记载了现代人类生活中一切堕落、污秽、败坏的情景。这些事以前已经屡屡发生了。何时发生呢?都是当人们自以为聪明,远离他的造物主,而转去拜其它受造物时发生的。整个人类历史都在证实保罗的声明。基督降世之前,一切理论都有自己的发展余地。希腊哲学曾盛极一时,他们中间最伟大的哲学家都已教导出他们的信念。罗马帝国也以它的律法制度著称,但后来其中心开始腐化,终于导致整个帝国的崩溃。罗马的败亡并不是因为敌国军力比它强大,而是因为它的中心有了道德上的腐败。这是史学家所共认的。换句话说,历史印证了使徒的教训。

    不幸的是,近代历史也证明了这说法。我们可以从中看见它们与真理的相关性。真理与我们现今的世代息息相关!从报章和医学报告我们得知,青少年性病和堕胎的比例正节节上升。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道德问题巳成了当前最紧急的事——现今道德已经严重地崩溃了。有人说,这是没有道德的一代,人们似乎根本没有任何道德意识。可是别忘了,这是十九世纪末教育改革之后产生的结果。那位声称宗教不是惟一解决之道的教授,他本身是教育系的老师;从十九世纪末到现在,这一类的学者和理论真是多不胜数。现今我们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道德沦丧,罪恶泛滥。世上对付道德和社会问题的机构如雨后春笋冒出来。俱乐部,协会,文化中心等等的机构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加。各国政府从未像现在这样,花费庞大的金钱企图解决道德和社会问题。然而我们还是不断听说道德标准似乎是每一天,每一小时都在变化,腐坏。这个问题变得越来越难以解决。人们挖空心思想要找出对策。前面提到的那位教授说「事情到了这地步,教会必须采取行动,必须出面说话。」可是他却又画蛇添足,告诉教会应该说些什么,偏偏他的建议又是完全错误的。

    真正的情形如问呢?当宗教在一个国家里式微时,道德问题很自然就日益严重了。不要忘记,我们有两套统计数字。一是医学界的报告,证明性病、堕眙等可怕现象正直线上升。另一个统计显示,教会的数目正逐年下降,信徒的数目和主日学师资的人数都在递减。这两件事是互相牵动的。基督信仰影响减少的时候,不道德的事件就相应增加。我曾指出这是为了证明新约的宣告:圣经的教训乃是惟一的方法。除此别无途径。近代社会的状况活生生地证实了这一点,然而那一位教育系教授却说,不可将圣经的教导当作惟一的教训。他说或许它可以带来最大的盼望,如果我们说这是惟一的答案和解决之道,就未免太「狭窄」了。那么,让他建议别的方法吧!他还会提议什么呢?教育?我们已试过了。社团?我们也试过了。文化中心?目前仍在试验阶段。这些老生常谈显得多愚昧,荒谬,根本没有面对事实本身!

    还有进一步的理由,说明为什么圣经的教训是惟一解决之道,那就是我们所关注的战争本质。整部历史证明了这一点,现今的社会光景也是最有力的证明。但除了战争本质以外,战争这事就足以使这前提必然成立了。怎么说呢?人类自己的本性已使战争无法避免。人们不断犯的一个致命错误,就是把人看成有理性有智慧的,因此,整个世俗教训的基础即在于;你只要告诉人某些事是恶的,如果去作必然会遭致恶果,这样他们就会停止去作。反过来说,你若告诉他们何者为善,他们自然会趋善避恶。唉!这种观点真是显露了对人类本性的一无所知。

    持相同看法的并不只是我一人。最近我读了一篇书评,是由马庭(Kingsley Martin)执笔的,他评论的是现代知名作家吴尔夫(Leonard Woolf)的自传。马庭多多少少达到一个结论,就是吴尔夫那一学派的人最大的麻烦在于他们未看清人类基本上是没有理性的。他用了一个在我看来相当贴切的例证。他说「吴尔夫和他的同伴,诸如罗素(Bertrand Russell)及其他人,都未把握这一点:人类好像一座冰山。」露在水面上的冰山只是一小部分,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看起来很明亮耀眼,但是水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部分是埋在深邃、幽暗的海洋中。马庭说,像吴尔夫那一类的作家,未明白人类是非理性的。他的意思是,人不是受其心思,理智,悟性所管理,乃是被他的欲望,冲动,直觉,和心理学家所谓的「动力」所驱策。这些东西控制着人类;而现今世界面临的问题就是「动力」的问题。

    这种情形不只见诸于个人,也出现在国家中间。所以那些致力消弭战争的机构显得如此荒谬。国家和个人一样,不是受「常识」控制。如果世界由「常识」管理,世上就不会有战争了。战争从各个观点来看,都纯粹是疯抂之举,既浪费金钱,又耗损人命,实在是解决纠纷和问题最幼稚的方式。你怎能藉着彼此厮杀来解决问题呢?我再说一次,战争纯粹是疯狂之举,不值一试。但是为什么各国还在随时备战呢?答案是他们不是受心灵、理智控制,乃是受表面以下三分之二的部分控制;你看不见的那一部分冰山,包括了贪婪、骄傲、想要占有、胜过别人的欲望。就是这些,引起了战争。雅各说,「你们中间的争战斗殴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不是从你们百体中战斗之私欲来的吗?(雅四1)。个人如此,国家也如此。因此只有对付了这隐藏的、强有力的三分之二部分,才能为当前景况提供解救之道。这是福音一向所宣告的,也只有福音才能拯救时弊。除此别无它法。

    其次要考虑的就是与我们作对的仇敌。「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保罗说,「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如果你穿上一切道德方案或伦理教训,企图用它们来抵挡魔鬼的诡计,他就会在一旁发出轻蔑的微笑。这些在他看来都是雕虫小计,他根本不屑一顾。稍后我们还会针对这一点作更详细的解说。

    此外,我们也要考虑神要我们达成的标准是什么。基督徒的信仰不单单告诉我们要友善,仁慈,清洁,道德。基督徒不仅仅是一个好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而已。很多人以为教会就是一批值得尊敬的人,他们会因此而离开教会。他们说,你在教会以外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结果,例如某某人,他不是基督徒,却照样是一个善良,仁慈,道德高尚的人。确实是如此。但我们的回答是,这并非基督徒的标准。一个基督徒并不单是不作这,不作那就够了。作基督徒有更积极的意义。他被召去「饥渴慕义」,「清心」,「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这就是基督徒。学像基督!活像基督!你思考这标准的时候,就知道世人所提出的各种建议是何等的不足,根本不可能实现。所以我们可以像保罗那样公开、坦然、放胆、毫不羞愧地说,只有这真理,是惟一得胜之途径。为这缘故,神的儿子才到世上来。如果还有其它救法,祂就不必来了。这救法若不是惟一的,祂就不会有道成肉身,也不会死在十字架上了。「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这是基督徒立场的开端和基础。基督来,从某方面而言,是因为祂若不来人就没有救法。祂来是因为人类完全堕落了。

    神出于慈爱舆智慧

    在我们陷于罪中时

    差末后的亚当前来争战

    将我们拯救

这是惟一的方法,再没有别的救法。让这世界称它「狭窄」吧!世界所谓的聪明,只会使这世界在道德和伦理上日趋腐坏。基督的方法才是惟一的途径。

    再来思想第二点。从前面那位教授的言论推测,显然基督教会很容易被人误解;不幸得很,过去几世纪,这种情形确实不断发生。基督及其信息受到误解,有很多人像那位教授一样说「教会应该对社会有所贡献。基督教或许是我们最佳的盼望。它不是我们惟一的盼望,但或许只有基督教能带来一些结果,所以教会应该承担她那一部分的责任。」政府在遇见危机时也会这样说。遇到难题无法解决时,他们会问,「现在教会怎么说?」他们指望教会发表一般的言论,来改善社会的道德景况。教会必须负责!是的,但是我认为这种态度却显示他们完全忽视了教会真正的信息。

    这段经文常常遭到两方面的误解。第一个误解是,基督徒信仰及其信息不过是一种教训,我们自己必须去运用。这也是那位教授的言论所依据的基础。这是很古老的谬论,是十八世纪福音大复兴以前就开始的。归根究底说来,这理论是源起于一群被称为自然神论(Deists)的人。他们说神创造世界就好像一个制表匠作好了表,上了发条之后就不再和这表有任何进一步的关系了;祂给这世界定下一个道德规范,然后就撒手不管了。所以他们把基督信仰仅仅当作一种道德教训,教人如何生活而已。很多公立学校教导学生说,基督教是一种宗教,能使人「成为好公民」。它教你不可作哪些事,当作哪些事。它不过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教训。

    这实在是对真理立场的可悲误解,因为它把基督教视为许多教训中的一种,例如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斯多德,辛尼加(SeneCa)等人,他们都提供了崇高,理想的道德教训。基督教只是另一种教训,或许是这中间最出色的一种,所以才值得我们注意。近代也有不少杰出的哲学家或政治家,已去世的甘地(Gan-dhi)即是一例,他提出了一些非常崇高、高贵的教训。于是他们在这一连串的伟大教师中间,添加了一个名叫「耶稣」的人,这人很快成了人人注目的中心。有些人极尊重祂,另有些人则对祂评价不高。但是这一类的观点和说法只是将基督教贬低为一种伦理、道德的教训——不过是「真、善、美」的另一个主题。就是因为许多人,特别是现代人持这种观点,教会才变成今天的样子。

    这也是现代主义(Modernism)或自由派(Liberalism)的教导,是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盛行的。它的主题是「历史的耶稣」。他们完全否定神迹,甚至整个超自然的因素,和代赎等事。耶稣是什么?他们说,「哦!耶稣是世上最伟大的宗教导师。听听祂的教训,效法祂的榜样,跟从祂;你若作到这些,就会是一个好基督徒。别在意教义,那些并不重要;耶稣的教训才重要。」

    所以基督信仰被减少到只是一种道德,和一种伦理规范和教训。这必然会导致失败和困难,因为这等于把整个工作交给我们自己去作。我很佩服这教训,接下去我该作的就是接受它,然后将它付诸实行。责任全在于我。他们说:「可是,你可以看看耶稣的榜样呀!」耶稣的榜样?祂的榜样最容易叫我泄气了!当我看见祂的道德风范,祂绝对的完美,看见祂在世上行走时从未犯罪,我就觉得自己已被定罪,无药可救了。效法基督?真是荒谬!我连自己的要求都达不到,更别说别人的要求,怎么可能效法基督?古圣先贤往往使我自惭形秽。我读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及其他人的事迹,常觉得自己连起步都还未跨出呢! 然而我却得接受登山宝训的伦理教训,和理想的社会规范,并且去实行出来!他们说,「这些教训太奇妙了!可以刺激你;看看耶稣!跟从祂的脚步!

难怪我们会失败,人们会离开教会;难怪我们的国家会面临道德崩溃;因为这些非基督徒的伦理教训把一切责任都推给我,而我自己却是软弱,一无能力的。我的本性和保罗一样,我说:「我真是苦啊!我心里明白什么是对的,可是我发现我肉体之中另有一个律把我往下拉。我心中爱慕神的律,可是另一个律在我里面作工,使我成为罪和死的俘虏」(参见罗七1425)。这是冰山三分之一的部分,露在水面上,反射着阳光。可是我知道还有三分之二的部分,在将我往下拉,使我堕入深渊和黑暗里。「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谁能救我呢?」这是无可避免的情景。如果基督教只是一种伦理教训,它就和其它教训一样无济于事。当「基督教」被削减到这层面时,它就产生不了什么功用。

可是基督徒的信仰不仅是伦理规范而已。那些教育家不能转过身来对我们说,「你们既然代表基督教会,就当挺身而出。不要心胸狭窄!只要递出你们的帮助,说出你们的教训,我们想知道你们对于性,以及生活中其它问题的看法。」我的回答是,你们需要的不是我对性的看法,而是那能救你们脱离性的捆绑和控制的能力。有关性方面的知识太辽阔了。现代人对性的知识非常丰富,远超过他们的祖先。他们有许多书籍可供参考——包括小说,教枓书;可是他们读得越多,就变得越糟糕。阅读只能使问题更严重。我们需要的不是知识,而是能力。这是今日社会道德制度崩溃的原因。那些制度无法提供能力,一点也不能!因此我们要留心,不可将基督徒信仰削减到只是一种伦理、道德的教训。神禁止任何人对基督信仰存着这样无知、盲目的态度。世上各种教训经过了数百年的试验,都完全失败了;不管是在个人的范围,或就整个国家和国际社会而言,都是如此。

    我要提出另一种对基督徒信仰的误解。有人说,「不!单单把这教训放在人面前,叫他们去照着行,是不够的。我们面对的是这世界,肉体,和魔鬼的反对。我里面可以感觉得到;当我走在街上,目睹满街的广告,招牌,或者打开报纸,罪就悄悄潜入,想引诱我。在大城市里,生活的每一层面,包括人们的衣着,言论,到处都埋伏着试探。我怎能对抗这一切呢?」他们说,「只有一个方法。如果一个人想拯救自己的灵魂,过一个善良、纯洁的生活,他必须与这一切隔离,隐居起来。」

    换句话说,世人对基督徒信仰的第二个误解,就是修道生活。这段历史很有趣。一开始有一群人,他们非常看重他们的灵魂、生命、日常生活。这些对他们极其重要,到了一个地步,他们甚至放弃自己的事业,家庭,所喜好的一切,隐退到修道院中,过所谓「虔诚」的生活。他们的看法是,你打胜这场仗惟一的方法,就是尽可能避开仇敌。我必须解释,这原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的。使徒保罗在罗马书第十三章里说,「不要为肉体安排。」确实,如果我们少花一点时间在报纸和电视上,如果我们走在大街上时眼睛向前直视,眼目不要留连在某些事物上,对我们只有好处。可是有些人又作得太过份,他们说,你必须彻底从世界出来。你必须集中心力单单在成圣的事上,你必须放弃正常人的生活,离群索居,住在修道院里,或者成为山中隐士,或者避居地窖;这是惟一逃避试探的方法。他们并未停留在这一步。他们说,你必须刻苦己身,所以你要一周禁食两次或三次。你还得作这作那,譬如说身披骆驼毛的衣服,或用各种方法苦待你的身子,尽可能羞辱它。有些人甚至鞭打自己的身体,或在皮肤上划上痕迹,正如保罗在以弗所书所说的。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克服与我们争战的仇敌。

    但这不是基督徒的信仰,原因如下:即使你避开世界的繁华,下到地窖隐居;即使你离开世界,却离下开你自己,你无法把自己的罪性留在修道院外面。邪恶的念头还在你里面,你赶也赶不掉。你不论走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无论是你走在伦敦的大马路上,或者住在斗室里,你的老我本性都会把你往下扯。不但如此,你或群居,或独处,魔鬼的力量都一样强大。「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石墙不能将他们阻挡住,铁栏杆无法将他们挡在外面,上锁的门也不能阻止他们进来;他们如影随形地紧跟着你。他们是属灵气的,看不见的,无孔不入的;即使你隐居地窖,他们也在那里。你驱赶不了他们。因这缘故,修道院制度终于瓦解了。

    我们可以用马丁路德的故事来作总结。究竟他有何发现?他是一个修道士,住在地窖中,禁食、流汗,祷告,企图攻克己身,排除这问题,击败这些属灵气的仇敌。但是他越努力,似乎就越接近完全失败、绝望的境地。最后他终于看见了!他的修道理念歪曲了基督徒信仰的真义,根本不合乎基督徒的信仰。真正的「基督教」是完全不同的。他看清楚了,如果你在世人当中作基督徒,就能作一个「扫地的」基督徒。你不必一定要作修道士,发愿行善事,守独身。不!一个结了婚的人也能和弃绝性生活的人一样作基督徒。他忽然看清,修道院制度并不是神的方式,这个发现揭开了改教运动的序幕。感谢神!马丁路德发现了修道主义的错误,因为他们认定一个人若仍住在世界中,就无法成为基督徒。当然罗马天主教并未如此教导,但是他们却把基督徒分成「神职的」,和「平信徒」,并坚称后者可以借取前者的义,其实这已违反了圣经的教训。我们可以从新约看见截然不同的记载:基督徒都是平民百姓,有仆役,奴仆,丈夫,妻子,父母,儿女。使徒并没有对他们说,「退居到修道院去!远离世上的生活。」不!感谢神!他从未这样说。因为这不过是给富人的福音而已。不但如此,若认真执行起来,恐怕世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基督徒见证」这回事了。

    以上的论调完全否定了基督的荣耀。基督徒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对抗属灵气的仇敌呢?不是「坐下来默想基督,采用祂的伦理教训,试着付诸实行。」也不是「退居山野作一个修道士或隐士」。乃是停留在你本来的地方,即使四周有各样的邪恶和罪包围你,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与你作对,企图使你失望,使你堕落;你就留在那里,「要靠着主,倚赖祂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这不是退缩,不是逃避,不是企图作一些不可能的事。不!乃是靠奇妙超然的福音,使我们面对这一切与我们为敌的事物时能「得胜有余」。

    我探讨这些,是因为世人对基督徒信仰的基础有可怕的误解。感谢神!我们的信仰与这些人的想象截然不同。那是超自然的,是「神在人心中的生命」,因此我们所持有的不仅是盼望,也是得胜的确据。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