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数据
| 要 旨: | 坚固保罗的事工,为他的使徒权威争辩,驳斥哥林多教会的假教师。 | 
| 作 者: | 保罗 | 
| 写作对象: | 哥林多教会和各处的信徒 | 
| 写作时间: | 约公元55至57年,于马其顿。 | 
| 背 景: | 保罗已写了三封信给哥林多教会(两封已告遗失)。在哥林多前书中(第二封信)他用了措词强硬的语句来纠正及教导他们,大致上他们的反应是积极而顺服的;但是,也有人对保罗的权威提出疑问,并且怀疑他的动机。 | 
| 钥 节: | 所以,我们作基督的使者,就好像神藉我们劝你们一般。我们替基督求你们与神和好。(林后5:20) | 
| 主要人物: | 保罗、提摩太、提多、假教师 | 
| 主要地方: | 哥林多、耶路撒冷 | 
| 特 色: | 这是一封极其个人化及自传式的信函。 | 
| 概 说: | 许多个世纪以来,魔鬼都小声地重复着牠圆滑的承诺,诱骗、欺诈、引诱、催逼人拒绝神,去追随撒但。撒但的工人有多种──散布与神的先知相反信息的假先知,攻击亵渎神的道貌岸然的领袖,以及混入教会中鼓吹异端邪说的假教师。欺骗在继续,现今的时代仍然充满了“迷信”、“主义”和“理论”,他们都自称可以引领人到神那里。 保罗不断地与那些误导信徒的人对抗,为使福音传到世界每一个角落。在他旅行布道的途中,他宣讲基督,使人归主,建立教会。但这些初信者很容易受到假教师的影响,因此,保罗需花上很多时间,警告及纠正他们。 哥林多教会被拜偶像及不道德的风气所包围,使他们的基督信仰及生活方式受到冲击。保罗透过亲自的探访和书信往来,指导他们的信仰、调解纷争及解答他们的疑难。哥林多前书是针对教会的道德问题,结果大部分信徒都愿意受教。但是,假教师却否定保罗的权威,并且诽谤他;因此,保罗便写了哥林多后书为自己辩护,并斥责那些歪曲真理的人。 保罗是一个谦卑的仆人,要他在这封哥林多后书中列出自己作为使徒的资格,实在为难,但他知道必须如此行。 保罗首先提醒他的读者:他们之间的关系──保罗恒常忠诚、率直地与他们相处(1:12-14);他的行程──他正计划再度拜访他们(1:15-2:3);他之前的信(2:4-11)。然后,直接谈到假教师(2:17),他回顾过去在哥林多的事奉,表明他的信息是有果效的,从而敦促他们不要偏离真理(3-7章)。 保罗谈到的第二个问题是,有关筹集金钱援助耶路撒冷贫穷基督徒的事。他告诉哥林多教会其它地方的信徒是如何积极地乐捐,鼓励他们藉实际的行动来表达他们的爱心(8-9章)。然后,保罗为自己真使徒的身分,作了强而有力的答辩,并且指出假使徒的影响(10-13章)。当你读到这封个人化及自传式的书信时,小心留意保罗字里行间的爱和激励,并且立志委身于神的真道,预备抵挡一切假教训。 | 
大纲
| 一·保罗为他的行动作解释(1:1-2:11) 二·保罗为他的事奉辩解(2:12-7章) 三·保罗为他的筹款工作辩解(8-9章) 四·保罗为他的权威辩解(10-13章) | 为了响应那些攻击他的性格和权威的人,保罗阐释了事奉的性质,并且公开地介绍自己的事奉经验作为榜样。这封信对所有立志投身各样事奉行列的人,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为它谈到许多今日我们需要在事奉中处理的问题。像保罗一样,那些承担事奉的人,必须无可指摘、正直无伪、充满自信、关怀热诚、态度开放及愿意为基督的缘故忍受苦楚。 | 
重要主题
| 主题 | 解释 | 重点 | 
| 试炼 | 保罗在事奉中,经历了不少重大的苦难、逼迫及对抗。他甚至为个人的软弱──身体上的一根“刺”所困扰。但即使如此,保罗仍然认定神是信实的。 | 神是信实的,祂的能力足够让我们面对各样的试炼。当试炼来临时,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谦卑及倚靠神的功课。神安慰我们,使我们也能够安慰别人。 | 
| 教会纪律 | 保罗为他执行教会纪律的角色而辩护。教会绝不能对不道德的行为和假教训置之不理。但是,过宽和过严的处理都要避免。对于已悔改的信徒,教会要重新接纳他们。 | 教会所有纪律处分的目的,都在于纠正错误,而非复仇。若要有效地发挥教会功能,就必须正视及解决面前的问题,而不是坐视不理。但我们凡事需要凭爱心而行。 | 
| 盼望 | 为了鼓励正在面对试炼的哥林多信徒,保罗提醒他们将会在天上得着新的身体。相对于今日的苦楚而言,这是极大的荣耀和得胜。 | 我们知道将会得着新的身体,因此我们有盼望。不管今日我们面对着怎样的仇敌,仍能奋勇向前,我们忠心的服事必会带来荣耀的赏赐。 | 
| 施赠 | 保罗为耶路撒冷教会穷乏的信徒展开了一次筹款活动。许多位于亚洲(亚西亚)的教会都伸出援手。保罗对施赠的信念作了说明和辩护,并且要求哥林多信徒继续他们之前已作的承诺。 | 如同哥林多信徒一样,我们必须在金钱上有所付出。我们的施赠必须是慷慨的,甘心乐意的,有计划的和基于需要的。我们的慷慨不但能帮助有需要的人,也能使他们感谢神。 | 
| 正确的教义 | 假教师对保罗作使徒的职事和权威提出质疑。保罗重申他的使徒身分,以此来支持他所传的正确的基督教教义。他的真诚、他对基督的爱,以及他对人的关怀,足可为他辩护。 | 我们应该像保罗一样关心教会中正确教义的传达,但我们也必须与保罗有相同的动机──爱基督、爱人,并且要态度真诚。 | 
哥林多前书和后书的分别
给哥林多教会的这两封书信有很大的差异,不但语调不同,连关注点也有分别。
| 哥林多前书 | 哥林多后书 | 
| 内容以实务为主。 | 内容以个人为主。 | 
| 谈论哥林多教会的会众。 | 谈论保罗本人,剖白他对哥林多教会的爱。 | 
| 处理有关婚姻、自由、恩赐及教会的秩序等问题。 | 处理假教师的问题。保罗集中为自己的权威和所传信息的真确性辩护。 | 
| 保罗教导他们如何维护教会的利益。 | 保罗给信徒以个人的见证,因为他知道,信徒接纳他的劝勉,对教会的健康发展极之重要。 | 
| 提供建议,帮助哥林多教会抵抗这个罪恶城市中异教的影响。 | 保罗作见证,帮助教会对抗假教师所带来的严重损害。 | 
责备的原则
| 方法 | 参考经文 | 
| 必须态度坚决 | 7:9;10:2 | 
| 对你看到是好的东西予以肯定 | 7:4 | 
| 要准确对应问题,态度要诚恳 | 7:14;8:21 | 
| 了解事实 | 11:22-27 | 
| 在责备后作善后工作 | 7:13;12:14 | 
| 坚决的立场,温柔的辅导 | 7:15;13:11-13 | 
| 只说基督的观点,而非你个人的意见 | 10:3;10:12-13;12:19 | 
| 除非拒绝悔改,否则不予以惩治 | 13:2 | 
有时候直接的责备是必须的,但应慎重执行。责备的目的如同执行纪律一样,是为了帮助人,而非伤害人。
筹款计划的所需项目
有关筹款方面的事,不必回避或感到难为情;却要有周详的计划,尽责地推动。
| 所需项目 | 参考经文 ( 林后 ) | 
| 资料 | 8:4 | 
| 明确的目的 | 8:4 | 
| 有预备、心甘情愿 | 9:7 | 
| 奉献的心 | 8:5 | 
| 领导才能 | 8:7 | 
| 热心 | 8:7,8,11 | 
| 恒切 | 8:2-9:9 | 
| 诚实正直 | 8:21 | 
| 责任感 | 9:3 | 
| 有人继续推动 | 8:18-22 | 
保罗的资历
保罗关注哥林多教会的问题之一,就是他们以为保罗不过是个高谈阔论的传道者,因此对他在信中的劝戒不以为然,没有认真遵行。保罗在哥林多后书回答他们的质问,指出他作为基督使徒的资格所在,并且申明为甚么他们必须遵行他的教导。
| 资历 | 参考经文 ( 林后 ) | 
| 他是神所呼召的 | 1:1;1:21;4:1 | 
| 他说的是实话 | 1:18;4:2 | 
| 他所行的都是出于纯洁和真诚,并且在与他们相处时,只是按神的心意行事 | 1:12 | 
| 他率直、诚恳 | 1:13-14 | 
| 他有神的圣灵 | 1:22 | 
| 他热爱哥林多的信徒 | 2:4;6:11;11:11 | 
| 他以基督的能力说话 | 2:17 | 
| 他在他们中间工作,并改变他们的生命 | 3:2-3 | 
| 他是信徒的榜样 | 3:4;12:6 | 
| 从不放弃 | 4:1,16 | 
| 以真理教导他们 | 4:2 | 
| 只传基督耶稣为主 | 4:5 | 
| 在传福音时忍受逼迫 | 4:8-12;6:4-5,9-10 | 
| 他是基督的使者,蒙召去传扬福音 | 5:18-20 | 
| 他努力要过一个无可指摘的生活,免得妨碍别人归向神 | 6:3-4 | 
| 廉洁、明白真理,对哥林多的信徒有无限的忍耐 | 6:6 | 
| 可靠、充满神的能力 | 6:7 | 
| 时刻忠于神 | 6:8 | 
| 从没有受贿或占过谁的便宜 | 7:2;11:7-9 | 
| 在处理给耶路撒冷的捐献上,无可指摘 | 8:20-21 | 
| 运用神的兵器来完成神的工作,不凭血气争战 10:1~6 | 
 | 
| 确信自己属于基督 | 10:7-8 | 
| 只为主而夸口 | 10:12-13 | 
| 他拥有权柄,因为他将福音指教他们 | 10:14-15 | 
| 为了要完成他的使命而忍受痛苦与危险 | 11:23-33 | 
| 得着惊人的异象 | 12:2-4 | 
| 在肉身上有一根神拒绝挪去的刺,叫他保持谦卑 | 12:7-10 | 
| 在他们中间施行神迹 | 12:12 | 
| 一心要建立他们的属灵生命 | 12:19 | 
| 充满神的能力 | 13:4 | 
| 在试炼中站稳 | 13:5-6 | 
| 常常关心他的属灵儿女,期望他们变得成熟 | 13:9 | 
保罗寻找提多
 {\ExtFile:map\nt\p482.jpg}
{\ExtFile:map\nt\p482.jpg}
保罗寻找提多,希望在特罗亚与他会面,从而得知哥林多教会的消息。但他在特罗亚找不到提多,于是往马其顿去,可能是在腓立比,他终于找到提多。──《灵修版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