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經文:羅馬書11

 

前言

羅馬書,跟我上其他的書一樣,也不會太講它的背景。是在什麼地方、什麼樣心情,給什麼樣的人寫的,這些我也不會多去講,也很稀奇,這些在看到經文本身的時候我會去提到。在羅馬書1516章(特別是16章)有讓我們多瞭解一下羅馬書的收信人是什麼樣一個狀況。這個教會是在羅馬的教會,大概可以肯定不是保羅設立的,因為沒有看到保羅的旅程曾經經過這裡,去這裡傳道。

羅馬教會怎麼產生的?學者的推測大概也就是在五旬節時,耶路撒冷不是有聖靈的澆灌,裡面講也有從羅馬來的人。羅馬來的猶太人,聽到福音悔改了,把福音帶回羅馬去。這是個很合理的推測。

羅馬書寫的時候大概是主後五十七年左右。這些不太重要,這都是考試的答案,對我們知不知道神的恩典、活不活出神的聖潔,知道它在五十七年或五十六年,實在不太會有影響,但如果要追溯到聖經的權威,也許我們需要知道。

五十七年這時候離主復活升天,五旬節,也有廿多年的時間。廿多年教會的發展從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當然到地極,到地極那部分我們就不說了。我們注意的是保羅傳福音的路程(尤其使徒行傳主要在說的),但也不要忘記在司提反死了以後,教會大受逼迫,也四散,也有講到門徒有的是只向猶太人傳福音,但也有一些向外邦人傳福音的。那些向外邦人傳福音的,在經過哥尼流的異象之後就更清楚。要記得第一代的基督徒通通都是猶太人,他們可能很難脫離一個觀念,就是「人要成為猶太人,再成為基督徒,才能得救。」

各位,這是一個生、死的問題,在羅馬書也會討論這事。以後會慢慢講,不過在這裡,不管是腓利傳福音給太監,或腓利到撒瑪利亞去傳道,有些是對猶太人,有些也對外邦人傳講,然後福音就慢慢傳開了。

大數的保羅(掃羅)信主了,他在亞拉伯那邊,我們一般想到的就是他在亞拉伯那邊閉境靈修了一段時間,不過比較多的學者說他應該就在那附近開始傳道。他在傳道,後來又到了耶路撒冷,後來又到了安提阿去。

到安提阿那邊,這也是學者的一個考證,我們通常不會太注意這件事情,就是保羅從他大馬色的路上信主,到他第一次出去傳道的時間很長。他在安提阿那段時間也非常的長,聖經簡直沒有記載他做了些什麼事。聖經學者都會說這是保羅的一個神秘階段。這神秘階段,我現在自己再想想,也不神秘。就是說我們主耶穌生活了卅三年半,但祂傳道時間也就是那三年半。(祂還沒有來到我們這神學班,祂年齡還不夠;也沒有辦法來到我們神學班,祂也死掉了。)祂在十幾歲的時候應該就可以有一些傳道的事情,但聖經通通都沒有講。保羅也是,很長的一段時間什麼都沒有記載。是在教會發展的時候一個很了不起的人巴拿巴到大數去找到掃羅(徒1125)。就是在教會發展的時候,有聖靈的充滿,有神蹟奇事,教會不斷的增長,但也需要有像保羅這樣的人傳講知識。各位注意,我沒有高舉知識,神蹟奇事、愛心的行動是一樣重要,但我們也不能低看知識。

在舊約到新約我都常常講,以賽亞書說,「我的百姓不認識我」(賽13),何西阿書說,「我的民因無知識而滅亡。你棄掉知識,我也必棄掉你」(何46),「認識你獨一的真神,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這就是永生。」(約173)認識神,對神的認識,對神的知識、知道,對真理(我們比較不喜歡「知識」這兩個字,但「真理」我們就比較喜歡)、對知識的認識,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曾經提過巴刻(J.I. Packer)那本「認識神」很重要。

巴拿巴認識保羅,很不錯,在整個教會不斷發展的時候,我覺得碰到了瓶頸(從使徒行傳就可以看到)。就像你們教會在佈道會時,可能也會有這情形,所以我想牧師要設立神學院是非常有道理的。我們愛人,用四律等等領人歸主,叫他參加禱告會,甚至像聚會所那樣熱心,也讀聖經,也事奉了,但如果你對你的信仰沒有一個很完備的知識上的瞭解的話,在進展上會不容易的。聚會所(或中國的教會)在過去幾十年,一直希望在這上面有一點進展,但我覺得沒有進展,包括幾十年前設立了神學院,可能完全沒有達到我們希望的神學院的目標,所以我認為是一個失敗。但我們不能因為這麼多的神學院失敗,就說我們的信仰不需要有個正確的知識。「信仰」這字其實跟知識有關係,就是我們所信的內容:「我信上帝,全能的父,創造天地的主」,這每一件事都是一個知識。

保羅在這方面的知識是很豐富的,所以他就開始出去傳道。剛才講的就在使徒行傳1119「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難四散的門徒」,有人只向猶太人傳福音,有人也向外邦人。保羅到了安提阿之後,安提阿好像慢慢就形成一個對外傳福音的中心。

從主後卅三、四年耶穌升天,五旬節聖靈降下,再過一段時間保羅歸主,教會都在蓬勃發展,保羅也去傳福音。你們也可以從使徒行傳裡看到保羅、彼得傳福音的一些基本內容,那也是一些知識,就跟四律一樣,有些基本要講的。可是好像還是不夠完整,後來保羅就在他要回到耶路撒冷時,就是在幾次傳道的路程,覺得在亞細亞和在歐洲這邊把很多基礎都打下來,很不錯了,他就想到羅馬。

這也有很多學者討論過,就是保羅傳福音的那些點,各位如果有機會參加什麼保羅之旅,去看一看保羅去的地方,我沒有研究過,不過學者說保羅去的地方多半是大城市。各位,不要馬上就說,「怎麼都忽略了鄉村?福音應該傳給貧窮的、少數人,基督徒很勢力、現實等等」,不是這個意思,我們不要每次都把一些情形說成是負面的。保羅就是去大城市,我想你們也知道在中國大陸的傳福音,以前是很注重鄉村,現在也越來越注重城市。不是說我們要看重那些知識份子,知識份子的確常常是壞事,這一點都沒有錯,但是,我們不能因為這麼多(連教會的)知識份子都壞事了,就不注重這一環。是需要注意的,大都市常常是知識的中心,也是傳播、商業的中心,所以保羅很看重這個地方。

保羅就在去耶路撒冷之前,可能就是在使徒行傳第20章,他在不管是哥林多或哥林多附近的堅革哩那邊住了三個月,大概學者會有個共識,這是保羅安靜下來寫信給羅馬教會的一個背景。他覺得他把捐款送到耶路撒冷以後,就可以坐船到羅馬去。

這一幕很動人,神沒有答應他的禱告,他去耶路撒冷被耽誤了,而且耽誤了好幾年。講一個不倫的類比,就像你們是希望我十月來,如果變成三年以後的十月,那等太久了(當然我哪能跟保羅比)。

保羅是迫切想去羅馬。雖然這個教會不是他建立,他也沒有去過,但顯然他有一些感情,也知道一些人的狀況。因為保羅在各地傳道,羅馬是個中心,總有從羅馬來的人到各個地方去,百基拉、亞居拉也是從羅馬來的,所以他知道這個教會的狀況。

這個教會非常重要,就像我們今天,我也聽到很多人說跟中國大陸傳福音有三個據點一定要能抓住,一個是北京,一個是上海,一個是成都,這三個地方大概是對知識份子最重要,將來發揮的地方。我們不是輕看河南、安徽等地,但各位如果曉得的話也看到一個特點,雖然河南、安徽這些教會有極大的復興,但大概也是產生異端的大本營,而且非常的混亂,甚至說可能五、六年前就已經到了瓶頸。而且在這些很火熱、愛主、神蹟奇事而沒有一個好的神學時,碰到「東方閃電」、城市的興起,教會沒有辦法招架,教會也沒有法留住年輕人不往大城市流動,所以城市是需要注意的。我們倒也不是特別看重城市,我希望我們看重的是人的靈魂而不是城市,不過城市是很重要的地方。

所以這封信很特別,我願意這樣講,保羅花最多心血,勝過其他所有的書信,要給他不認識的羅馬教會寫一封信。再想想,對一個你沒有去過的教會,可能認識其中一些人(從16章最後的問安就知道),要花這麼多力氣寫一封信。這封信也有針對羅馬教會的一些問題,但最重要的,這是上帝給所有人的一封信

我也不能不說這一點,羅馬是當時的皇冠、全世界的中心,現在沒有一個城市能比的。紐約、上海、倫敦、東京都不能跟羅馬比,羅馬是罪惡的集中地,也早就取代雅典成為知識的集中地,羅馬是世界的重鎮。當然我們也不必因噎廢食,天主教說到今天都沒有改變,羅馬雖然沒落了,但教會還在那邊,天主教認為羅馬是一個最被神看重的地方。就教會歷史上可能也是,最早最被看重的可能是耶路撒冷教會,但若熟悉教會歷史就會看到耶路撒冷教會後來慢慢沒落,在使徒行傳已經可以看到有一點沒落,取而代之,或開始跟他其頭並駕的就是安提阿教會。

另外還有一個教會我們不大注意,但也很重要,就是亞力山大教會,亞波羅來的地方。那地方可能知識更發達,更是學術重心,但因此亞力山大教會的異端也多;知識多,異端也多。這三個,後來還有一個君士坦丁教會,如果還有第五個,就是以弗所教會,幾個大公會議都在這裡,非常重要。但這裡的教會很早,大概主後一百多年,沒有一個大過羅馬教會。羅馬教會就很重要。在保羅寫信給羅馬教會時,羅馬教會還不是那麼重要,但這封書信,我們很希望能讓我們看到神奇妙的地方。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

11,「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

耶穌基督

「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我們先講「耶穌基督」,其實也不用多講,當講到「耶穌」時,就是那個人「拿撒勒人耶穌」,舊約的名字叫做約書亞,意思是「耶和華的拯救」。所以想到「耶穌」就想到「約書亞」,那位拯救者,想到那位把人帶到流奶與蜜之地的人。

而如果想到約書亞的偉大,恐怕還要再加一句話,就是要想到那是一個比摩西要差得多的人,但成就了摩西都辦不到的事情。約書亞比摩西差很多,耶穌,當然沒有人能跟祂比,但祂也無佳形美容,我們看見祂的時候也沒有什麼叫我們羨慕的。

「耶穌基督」「耶穌」是那個人,「基督」就是彌賽亞、受膏者。有很多「基督」,只是我們今天把耶穌等於基督。基督可以說是個官名或位份,耶穌是一個名字。所以,「人說我人子是誰?」人說耶穌是誰?耶穌另外問過一個問題:「基督是誰?」你說:「這問題是不是重複?」不重複,你問任何一個人「基督是誰?基督是不是施洗約翰?基督是不是馬克比家族?基督是不是某一個非常偉大的人?」,像大衛、以利亞,都可以說是基督,因為基督的意思就是受膏者。先知、君王、祭司都是受膏的,都是有膏油澆在他們身上,表示他們被神賦予了某種職務和完成這個職務的能力。當然也可以想像這膏油也有預表聖靈(不過在舊約也許不是那麼清楚),有榮耀等等意思。

當然到了耶穌之後,基督這名稱就慢慢固定,基督跟耶穌就畫了等號,而我們講到「耶穌基督」的時候,不僅講到道成肉身的這位人,也講到是一個有上帝給祂使命,就是贖罪的羔羊、宇宙的統治者的三位一體的第二位,那位道成肉身的。

僕人

耶穌基督的僕人」,「僕人」比較直的翻譯就是奴隸,「耶穌基督的奴隸」。翻成僕人也沒有錯,因為僕人和奴隸在舊約、新約的用法裡,界線也不是那麼清楚。不過我們大概想到「僕人」的地位還是高一點,「奴隸」的地位是低一點。舊約、新約都有奴隸。

保羅是耶穌的奴隸,今天我們不大會講這句話,因為「我是耶穌的僕人」我們講得出來,「我是耶穌的奴隸」好像不大會講這句話。這是謙卑的話沒有錯,你自稱是奴隸當然是謙卑的話。奴隸在羅馬社會當然是沒有什麼地位,或非常可憐,比今天能夠想到的「奴」,我們中文講到的「奴才」,其實也不一定就那麼差勁,事實上,在皇帝以下,包括宰相和最被寵的太監都是奴才,都是「奴」,沒有什麼地位。沒有自主權,不可以照自己的意思做任何事,但要揣摩主上的意思做任何事。奴才就是這樣,有些太監,像看清朝的電影就是這樣,很奸、很壞,但一切是要替上面做事。

保羅在很多地方講到我們基督徒有奴隸的身份,這是一個矛盾(可能我們在這堂課不能多講)特別在哥林多前書第7章講到我們是自由的人,我們又是奴隸。722「因為作奴僕蒙召於主的,就是主所釋放的人;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就是基督的奴僕。」釋放就是得自由。一個奴隸成為了主呼召底下的門徒,主就讓他自由了。作自由之人蒙召的,像我保羅是個自由之人(包括可能是個羅馬公民)而蒙召就變成奴隸。

這一點路德講得非常好,他有一篇非常好的「論基督徒的自由」,可以在網路上查得到,他講我們基督徒是最自由的,我們因信稱義、在基督裡得到自由,不被任何事(包括律法、死亡)約束,我們也不害怕,可以為所欲為。但我們又是最不自由的,為了神、福音、基督的緣故,我們成為眾人的奴僕。這同樣可以在哥林多前書第9章看到,19節,「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僕人」,我甘心作了眾人的奴隸。

奴隸是自謙的,是個謙卑的話,因為這字是不好聽,但也可以說是一個尊貴的話,這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說的。「小的是皇上的奴才」,如果你講得不對的話,會聽到一句話說:「你也配?」作奴才都不配,有這可能。的確不大配,因為單就新約來講,成為耶穌的奴隸,被祂所呼召、釋放、祂寶血所潔淨、贖回的,是個特權,神揀選才有的特權,一般人還沒有的。

若從舊約來看,先回想到以賽亞書(尤其40章以後)常常出現的一個「耶和華的僕人」。這「耶和華的僕人」我們當然馬上就想到是耶穌,不過看以賽亞書40章以後的每一個描述,「耶和華的僕人」也是指以色列人,也是指先知,甚至也是指耶穌的教會,也就是我們。「耶和華的僕人(或奴隸)」在以賽亞書以後是個很尊貴、特別的名詞,在那之前,最偉大的先知,人稱呼他也是「耶和華的僕人(或奴隸)」,那當然就是摩西。

也講得很有意思,可能也是跟保羅的一個對比的狀況,就是保羅是自由人,為了神、基督成為奴隸服事眾人,摩西是埃及皇宮長大的(說他是王子不是最恰當的說法),但他成為服事耶和華以及那兩百萬人的人,他是「耶和華的僕人」。「耶和華的僕人」是神千挑萬選挑出來的,在出埃及記1431「以色列人看見耶和華向埃及人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華,又信服他和他的僕人摩西。

這一點我真是求主讓我們每個人認識清楚,你能夠絕對的信靠順服神,完全的捨己,當然都是靠主的恩典,而且我們一輩子辦不到;我們願意為主受羞辱、受艱難、受委屈,如果我們真是靠著主的恩典這樣做,主把我們升為至高,如同主升基督為至高,但你要小心,你不要(我們中國人最會玩這一套)就拿著敬虔當作得利的門路:「我就盡量謙卑;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就天天謙卑低下,像韓信受胯下之辱,低到有一天,人會跪在我面前。」我們對主千萬不是這樣的心,我們是被主的愛激勵,讓我們願意放掉一切。

在這裡看到「耶和華的奴隸」摩西放掉埃及的尊貴。你說:「那算什麼?埃及的尊貴那能跟上帝的僕人比?」但神讓祂的僕人身份有那麼尊貴,以色列人把對摩西的動詞跟對耶和華的動詞連在一起用:「敬畏耶和華、信服耶和華、信服祂的僕人摩西」。

在民數記12章,這次是有人向摩西挑戰,就是米利暗和他哥哥亞倫。當然米利暗是像個小媽媽一樣,摩西的命是她救回來的。亞倫是摩西的哥哥,是摩西的出口,神也設立他的。事實上就大祭司的身份來講,亞倫還比摩西高一點。可能因為摩西的續弦,娶了古實的女子,他們就毀謗摩西。然後耶和華替摩西作證,因為摩西自己不說話。127「我的僕人摩西不是這樣;」你知不知道我的僕人(奴隸)摩西跟其他的先知通通不一樣,「他是在我全家盡忠的。我要與他面對面說話,乃是明說,不用謎語,並且他必見我的形像。你們毀謗我的僕人摩西,為何不懼怕呢﹖」。米利暗就長了大痲瘋。

我們可以看到這耶和華的僕人摩西非常的尊貴。在申命記345,這可能是一個人的墓誌銘能有的最榮耀的一句話,「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在摩押地,正如耶和華所說的。」這是最羞恥,也是最難過的事,耶和華的僕人死在異教徒之地,不是在流奶與蜜之地,但卻是最榮耀的,因為他死的時候仍然是這個身份耶和華的僕人。

再看到約書亞,就是接摩西的人,約書亞記11講到,「耶和華的僕人摩西死了以後」然後下面講約書亞的時候,他還不是「耶和華的僕人」,約書亞不過是「摩西的幫手」,他還稱不上「奴隸」這字。不過我們感謝主,到後來約書亞記2429「這些事以後,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正一百一十歲,就死了。

如果要再知道「耶和華的僕人」的重要性,除了以賽亞書和摩西對比,約書亞以外,當然還有很多地方也講到有些人是耶和華的僕人,像先知、大衛等等都有提到。再分析下來,「耶和華的僕人」是以色列,是耶穌,是基督,是教會,是新婦,是先知,是大衛,是君王。事實上,詩篇不是說,萬物都是祂的僕役?萬物也都是祂所造、所生、所養的。

保羅是耶穌基督的僕人(或奴隸),這一段可以看哥林多前書第79章保羅自傳式的描述,就是「我是使徒,是自由的,有各樣的權柄,但為了基督的緣故,我作了眾人的僕人。」當然也有人會比謙卑,所以教會的領袖、牧師就是眾信徒的僕人,眾信徒就是這世界上人的僕人或奴隸。在天主教裡,主教就是神父的僕人,教宗就是所有僕人的僕人,最謙卑。不過是不是真的這樣就不知道了。這些話都可以變成很虛偽,我們也不去諷刺別人,但希望大家都注意到這矛盾(或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現象。

我們謙卑,要有一顆僕人的心,我真是奴隸,什麼都不能。各位,有些其他的字眼,像管家、教師等等,就不太像是奴隸,奴隸這字有最謙卑的意思,不過也有最榮耀的意思,恐怕你們每個人也都有這身份,我希望都有。這僕人,想到舊約、新約,想到得自由、得釋放,想到權柄,哥林多前書第9章是個很好的參考。

奉召為使徒

奉召

「奉召為使徒」,他是一個蒙召的人。「召」也是個很重要的神學字眼。可能這字眼要在羅馬書第830節特別講得多一些,「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這「召」就是calling,有人翻成「召命」,因為這字的重要性不太能從「召(或呼召)」看出來。我們中文說打招呼,在中文翻call這字,我想翻得蠻對的。你也知道「召」這字在中文有不同的字,如「昭、招、召」,我們通常用「召」,這是神學裡一個重要字眼,就是上帝用祂的呼召來成就事情;如果我們稍稍講得粗糙、概括一點,就是上帝用祂的話來成就事情。「神說」,就是神說話,「神說有就有、命立就立」可以想到創世記第1章的創造過程,不過那裡沒有用「召」這個字,有用「神說」,這「說」就等於「召」。在以賽亞書40章講到神的創造時,他就用「召」這個字,4026「你們向上舉目,看誰創造這萬象」,也先把這「萬象」說一說:

「萬象」這個字是個壞字,在以賽亞書4713,就是百姓所拜的萬象。拜這些天象,就跟現在看星象一樣,是壞字。但被用壞的東西絕不妨礙神原來創造的美好,萬象(包括天上的萬象)都是上帝所造的。

「你們向上舉目,看誰創造這萬象,按數目領出,他一一稱其名」這個「稱其名」就是呼召。這很生動,把上帝的創造描述得有點像舞台上的頒獎一樣,那頒獎的人說:「康來昌」,「有!」就上去。或從舞台後面出來,說得戲劇性一點:「有一天有一個熊媽媽」,就有個熊媽媽走出來,「她去抓蜜蜂」,就有小蜜蜂出現,他講到什麼,那個就出現。以賽亞書40章用這個來描述上帝的創造。所有在創世記講到的光、暗、天空、海裡的、地上的活物、飛禽、走獸、植物,神說:「青草」,青草就出來了。我們姑且說有點像個魔術師,這都是用一些文字來表達神的創造,就是神叫那個東西,那東西就有了,神不叫那個東西,那個東西就沒有。這是說神的話、神的道、神的呼召有這樣的能力。

神也用祂的呼召(或祂的話)做第二件事。通常我們講神的作為就是創造,創造完了就是管理(providence 護佑)萬有。這萬有造了以後,神沒有不管,神在大小的事上通通都管,祂也用祂的呼召在管。希伯來書13「常用他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這在歌羅西書117,羅馬書後面也講到,就是說萬有的存在是上帝,萬有的繼續存在,歌羅西書講「靠祂而立」,萬有還站得住,也是出自上帝的話,好像上帝說:「站住」,就站住;「跑」就跑;「死」就死;「老」就老。上帝吩咐受造物怎麼樣,就怎麼樣。

我們這裡有學物理的,整個的宇宙會不會崩塌、塌陷?科學家說有這個可能,我們這裡不知道可不可以附會一下的說,宇宙沒有塌陷,就是有一個不可思議、超乎科學的力量,祂讓整個宇宙沒有垮掉,沒有墜入虛無裡,祂托住。

這「托住」,也不要講到宇宙那麼大的事情,耶穌也有講,你看天上的飛鳥多麼的賤,一個賣多少錢,若是你們的天父不許,一個都不能掉在地上。然後下面說,比飛鳥更卑賤的,就是你的頭髮,也都數過了。天父許可,飛鳥會掉下來,天父不許可,飛鳥不會掉下來。

我看過一本很動人的書,題目就很動人:「當麻雀掉下來的時候」。那就是表示神所愛的一個寶貝怎麼死了?這不也是我們平常問的問題,當四川地震,那些小孩被壓的時候(這不是麻雀,比麻雀貴重得多了),是怎麼會掉下來?其實不必想那麼多傷情的事,神講了,神許可他被壓死,鳥也是這樣。所以各位,你以為你洗頭頭髮掉下來是偶然的事?不是,都在神的手裡。

這說起來有點好笑,也有點嚴肅,就是這世界上沒有哪一件事神沒有在管的。萬有都因祂而立,也因祂的命令而衰竭。這以賽亞書也有講。以賽亞書每次講到上帝創造、全能、偉大的時候,也同樣講到上帝的偉大和全能包括上帝會讓祂所造的東西消失和死亡。譬如以賽亞書406「凡有血氣的盡都如草」。「凡有血氣」的意思可以說是「凡是受造物」,凡是受造物都像野地的花。

所以我們在唱這首詩歌時常常可能唱錯了。也對,野地的花,通常如果根據耶穌的話來講,就是所羅門最榮華的時候也不如野地的花,但如果照以賽亞書來講,就是說這麼榮華的東西也會枯乾。

它為什麼會榮華?為什麼野地有那麼美麗的花(同樣在詩篇裡也很多)?這是耶和華讓它開放的,耶和華給地鋪上各樣的裝飾,包括青草,是耶和華叫它開,而它為什麼會枯乾?也是耶和華叫它謝。在以賽亞書407講到花的凋殘是因為耶和華的氣吹在其上。

這也有意思,耶和華的氣一吹就有生命,耶和華的氣一吹也有死亡。氣、風、靈都有這樣的作用。尤其看啟示錄,會看到耶和華的風一吹起來,就會產生大災難,包括枯乾,包括我們現在熟悉的這些焚風。在整個宇宙萬物的進展中,上帝用祂的氣、祂的靈、祂的命令、祂的話、祂的呼召在指引受造物,包括人文界和自然界,看得見的和看不見的每一件事的進展。從最小的夸克(不曉得多少分之一秒的短暫存在),到星雲,到每件事,都是神用祂的話在托住的。

神用祂的話、祂的呼召,第一個是創造,第二個是管理,第三個可以說是拯救。從亞當夏娃墮落後神所說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在哪裡」那就是呼召。這也太多了,包括在舊約時會看到許許多多耶和華對祂百姓的呼召,包括神藉著先知和祂的僕人講的:「我在呼喚、呼召、伸手呼喚時,我的百姓卻不理我。」也在以賽亞書看到,神不僅是呼召祂的百姓,當祂呼召而祂的百姓居然不聽的時候,神會呼召仇敵來擊打他們。當然神呼召祂的仇敵,可以看以賽亞書133「我招呼我的勇士就是那矜誇高傲之輩,為要成就我怒中所定的。

這些我們幾乎已經進到預定論的觀念。陳水扁也好,馬英九也好,任何一個人,任何一件事,他信耶穌也好,不信耶穌也好,有意識也好,沒有意識也好,菌類、單細胞動物也好,或是沒有生命的原子、分子等等,通通在神的旨意中進行。

我不大知道像啟示錄說的萬物(星辰月亮)要讚美神,是不是純粹是文學的寫法,照現在科學的瞭解,那些東西應該不能讚美神的,但聖經裡不斷的講它們也要讚美神,所以我不知道是不是有一天科學也要講它們也有意識的。這不曉得,但尼布甲尼撒和非利士人、亞述人那些很殘暴的「矜誇高傲之輩」,也是被上帝呼召的。它們不是在順服中成全上帝的旨意,就是神怎麼樣激動了他們(就好像神蹟動了古列王)作一些事情。

神用祂的呼召在作拯救的工作,叫亞當夏娃思想他在哪裡,叫以色列人歸向祂,祂藉著祂的先知,包括那最偉大的先知,或先知所預言的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可以到我這裡來」,這是一個呼召:到我這裡來。以賽亞書也講過:「你們口渴的到我這裡來」,呼召是一個拯救的動作。

在神學裡的「有效的呼召」(在羅馬書第9章會看到)就有一點像佈道會、決志的呼召,如果聖靈感動讓一個人心中願意跟隨主,他就跟隨了主。這不必把它想成是一次的動作,神不斷的有這樣的動作。

神也用祂的呼召、祂的話在審判,包括剛才講的拯救的時候也可能是審判。祂在呼召亞述、巴比倫軍隊攻擊以色列的時候,也是在審判以色列。祂的話也審判萬有。

各位,當然最重要的(或最切合這裡的)還沒講到,神也用祂的聲音在呼召人服事祂。這當然就是保羅自己的經驗。我們基督徒今天不大把蒙召跟得救放在一起,事實上絕大多數在用的時候是分開的:「我是三年前得救的;我是大二時蒙召的」我們都會這樣講。這樣講我們也能理解,也不要一天到晚在作那麼嚴格的神學批判,這話講得不對,那個話講得不對,不過起碼就保羅來講(耶穌在呼召時也是一樣),你蒙召得救時,就是蒙召成為祂的僕人,這兩個好像不能分開。耶穌沒有呼召門徒就是來聚會,耶穌呼召他作門徒就是:你撇棄一切來跟隨主。

保羅在蒙召時,使徒行傳三次記載這樣的話,這些記載各有不同側重的地方,但是要表達的也就是保羅在大馬色的路上是悔改信了耶穌,他認識了耶穌但如果他是悔改,他知道他錯了,他錯的事情就是他不相信耶穌,而且逼迫相信耶穌的人,這是他的錯,而悔改就是要轉變成對的,那麼他對的事是怎麼樣?就是他要相信耶穌,他要傳揚耶穌了。所以你相信耶穌,不可能不傳揚這位主的,因為這是祂給你的「召命」,你活著就是。

又想到哥林多前書第9章,「我的賞賜是什麼?就是叫人不花錢能得到福音,這就是我的權柄,就是我的自由,我要作的就是這件事情。」在使徒行傳第9章講到這件事情的時候,保羅的召命是亞拿尼亞跟他講的,「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這是透過亞拿尼亞講的。在使徒行傳22章,他在耶路撒冷跟眾百姓講的時候,他說:「有聲音對我說」然後也是說,「你去,要作的事情有人會跟你講」,然後亞拿尼亞也跟他講了說,「神揀選了你,叫你明白他的旨意」,然後,「要將所看見的,所聽見的,對著萬人為他作見證。

所以各位,(這是保羅在後面講的)我們不是自己的人,我們是重價買來的。你是個奴隸,你已經沒有權力。你有權力作任何事,因為你是自由的,這是神給你的權力,但這些權力是作眾人的奴隸,就是對萬人見證只有這位主,耶穌基督是救主,如果不是因著祂的救恩,人沒有盼望,都要完蛋。

第三次在使徒行傳26章,就完全沒有提到亞拿尼亞,甚至沒有說「你現在要認罪悔改,接受我作你的救主,我為你流血而死而復活」都沒有講。因為保羅現在已經知道了,在他被那光一照的時候就知道他都錯了:「這真是主」,然後主說,「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徒261819)就是從天上來的呼召。

「呼召」這個字如果要繼續講下去就變成很重要,在改教運動時這個字再度被路德和加爾文提出來。路德是很重要的一個人物,但在發揚光大上可能是加爾文。天主教覺得說(跟我們現在有一點像)一個人蒙召就是一種特別的基督徒,要進到修道院去,全時間服事主,把一切東西都撇棄,人間一切的關係都沒有了,父母兄弟姊妹通通都沒有,也不結婚也不嫁娶,(各位,這做法我不覺得一定是錯誤的,當然所有做法在人間都有流弊。),他們就專心在修道院裡工作。這是蒙召的人。而路德就打破這觀念,蒙召的人不是到修道院裡,蒙召的人仍然在世界上吃喝嫁娶,作跟世人一樣的每件世俗的工作,作立法委員,甚至我不知道作股票,在證券交易所工作跟在賭場工作有沒有太多的不一樣。

這也不是純然諷刺的事情,昨天碰到一個弟兄,人請他在佛光大學教書,他也不知道該不該去。我們教會也有人慈濟醫院找他,他不知道該不該去。我都說去啊。有人說去就像作滲透工作一樣,我也不覺得那是滲透,我們也沒有什麼偷偷摸摸的要滲透。各位,你到基督教大學,一樣是在作滲透工作。我已經多次講過,耶路撒冷並不比巴比倫更聖潔,聖殿並不比所多瑪、蛾摩拉更聖潔,在聖經裡這些污穢的地方多得不得了。我們在這個罪惡的世界很稀奇的事,是在任何一個賭場、妓院、廟宇裡,神完全掌權。同樣在任何一個教會裡,你可以看到魔鬼很可怕的工作。

我在這裡要強調的就是,路德和加爾文特別強調,你在所謂的世俗的世界的工作,也是聖的,也是神給你的呼召。這就是我常常在講到「基督徒沒有社會責任」時,我的重點不在說我們跟社會脫節,重點是我們在這世界上作任何扶貧、良善工作時,你必須肯定、絕對的知道這是神給你的工作。今天很多基督徒對神一點都不認識,一天到晚以他的學問自誇,對神一點都不敬虔,一點不肯讀經、禱告、跪下來,他以為他是一個專業人士,就在那裡拼命大放厥詞,叫大家聽他的。他沒有敬畏神的心,那他作的怎麼可能討主喜悅?不過都是跟著世界的潮流在那裡跑而已。一個敬畏神的人,是會在教會裡面很順服的。不過我就不談這些了。

保羅是一個蒙召的人。在加爾文以後,甚至在德國的社會學家韋伯(不是基督徒)就講到,這造成了近代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發展。這也很複雜,就是說當加爾文和路德把世界的工作當作神聖的時候,那些敬畏神的人,特別是清教徒,就很努力的把教書或做生意這些都當作聖職來作,就讓整個的社會有個很大的活力。當然,韋伯也看錯了,這個活力到最後變成會自己毀掉自己。因為你敬畏上帝,以致於覺得你在立法院、證券事務所工作都是神聖的,所以你像服事上帝一樣的在作證券交易所的工作,你作得就非常好、非常棒,然後你又敬虔,過儉樸生活,你的錢(這是資本)就越累積越多,越來越豐富,然後就在你的豐富當中,就把那根丟掉,就只注意到這些豐富了。我想韋伯這講得很對,你看到資本主義世界是不是墮落了?我不敢講資本主義一定是從基督教開始的,但我覺得很有關係(起碼近代資本主義),但那敬虔的部分是更重要。

使徒

「召」是一個很重要的事,召命、使命,「奉召為使徒」。這「使徒」有兩個意思,聖經(新約)裡比較廣泛,也比較少用的,就是每個人都是使徒,使徒就是有神給的使命的人。你在這個世界上是有使命的,這當然就是大使命,我們每個基督徒都是使徒。

不過這種用法雖然比較廣泛,適用在每個基督徒身上,卻又不是聖經主要的用法。聖經主要用法,使徒應該是繼承那12個門徒而來的。在福音書裡也有叫他們「使徒」過,不過比較多叫他們「門徒」。這12個特別的門徒,後來在使徒行傳第1章就看到他們成為教會很重要的人物,而且這12個使徒大概就某個意義來講,是取代了以色列的12個支派,也就是說教會是新的以色列。新的以色列每個支派的代表(或領導人)就是12個使徒。

12個使徒他們的條件,在使徒行傳121有講,「主耶穌在我們中間始終出入的時候,就是從約翰施洗起,直到主離開我們被接上升的日子為止,必須從那常與我們作伴的人中立一位與我們同作耶穌復活的見證。

使徒大概必需要第一個條件,就是從耶穌受洗開始,一直到耶穌升天為止,都眼睛看到的。各位,這不只12個人,你看到那70個人也是,跟隨耶穌的人從祂受洗一直到升天都看到的,這些人才有條件作使徒。可能更重要的是22節最後一句話,「復活的見證」,就是他必須看到耶穌的復活。

這有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需要讓後來的人(這從我們基督教講很重要,所以使徒停止了,沒有再有使徒)知道使徒是一個根基。當一個房子的根基立好了,就不要再立根基了。所以保羅在以弗所書也有講,教會建立在使徒這根基上,使徒就是見證耶穌所說、所做的都是真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在比較晚期一點(或我們覺得比較晚期一點)的書信裡都說到,你們這些沒有耶穌的人放心,我們看過;我們看過,你相信,就等於你看過。所以在約翰壹書11特別講到,「論到從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們所聽見、所看見、親眼看過、親手摸過的。」然後他又再講:「我們也看見過,現在又作見證」、「我們將所看見、所聽見的傳給你們」,他一再講五官,看見、聽見、甚至摸過。有人說這是對付那「說耶穌沒有肉身」的異端的,我倒覺得這不是那麼重要,重要的是,耶穌是神,是那看不見、摸不到的神和靈和神的話,卻是真的為我們成為肉身。祂真的成為一個人,我們看見了,而且我們作見證要你相信這一點。這在神學上都很重要,不過我們在這裡就先不講。

在彼得後書,彼得對這些下一代的基督徒說,116「我們從前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大能和他降臨的事告訴你們,並不是隨從乖巧捏造的虛言,乃是親眼見過他的威榮。」我們親眼看到過。

因此你馬上就會想到,保羅不是使徒,他沒有看到,好像沒有這樣的資格。當然有人這樣挑戰,保羅當然也有答覆,就是哥林多前書91「我不是見過我們的主耶穌嗎﹖」,他在加拉太書111-12也講,「我告訴你們,我素來所傳的福音不是出於人的意思。因為我不是從人領受的,也不是人教導我的,乃是從耶穌基督啟示來的。」;神「樂意將他兒子啟示在我心裡,叫我把他傳在外邦人中,我就沒有與屬血氣的人商量」我沒有和其他任何使徒商量,上帝告訴我的,我看過基督,當然這主要是講在大馬色的路上我看過。所以保羅雖然好像不大符合使徒的條件,但他說他「一點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林後115),他非常清楚的說,不僅在加拉太書、哥林多前書,在帖撒羅尼迦後書他也說,「若有人不聽從我們這信上的話,要記下他,不和他交往,叫他自覺羞愧。」(帖後314),「你們要站立得穩,凡所領受的教訓,不拘是我們口傳的,是信上寫的,都要堅守。」(帖後215)保羅的書信在這一方面從來沒有客氣過,如果有人懷疑、不相信我所講的,就由他不相信吧,你們要相信。

也就是說這12個使徒見證他們所傳、所講、所看到的,就是這位耶穌,包括祂的肉身、說的、教訓的,他們都看到了,最重要的就是祂的復活,這是使徒,他們是要作這見證。

耶穌原來挑的這12個裡面,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有一個失落了。這也是神的旨意,我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是很羞辱耶穌的,因為祂精挑細選,居然有一個人失落了。當然這也是神永遠的旨意。可能保羅算是遞補他的,當然可能有人說馬提亞是遞補他的,這我們也都不去討論。我們可以知道一件事,就是使徒是要建立教會的,而恐怕建立教會的使徒裡,我們也非常稀奇的一件事就是耶穌挑的12個人,通通沒有後來這個人重要,在大馬色挑的那個最重要。作使徒,把整個教會的根基建立好。

 

經文:羅馬書11-4

 

特派傳神的福音

11,「耶穌基督的僕人保羅,奉召為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

保羅是耶穌基督的奴隸,是蒙了上帝的呼召(如同每個基督徒都蒙了神的呼召),做神給他永恆、既定的工作。保羅是作「使徒」,使徒是教會的根基,這在以弗所書220「被建造在使徒和先知的根基上,有基督耶穌自己為房角石,」就表示使徒對耶穌的教訓和生平的記載(特別是祂的復活,當然包括保羅所講的死和復活的意義)讓人知道那是真實的,他們為此作見證。我們當然相信聖靈在這中間會有保守。

特派

下面就講他作使徒,「特派傳神的福音」。「特派」就是「分別」的意思,跟「法利賽人」的字根是相似的。中文翻「特派」也很對,就是他是神特別叫他傳福音的。

各位,使徒是作什麼的?我剛才說「使徒是教會的根基」今天已經沒有使徒,因為教會的根基已經立好了,聖經已經寫好了,關於耶穌的見證,耶穌的言行和它正確的解釋都在聖經裡有了,當然後世的人還要繼續不斷的解釋、瞭解,但那都要根據聖經這唯一權威記載的。教會就是有這本聖經才能生活下去,這是我們的基礎。而天主教不是完全這樣講,他們認為教會的傳統、主教、使徒都繼續下去,聖經是一個基礎,但教會必須在教宗的領導和解釋之下才是正確的。這差距可以很大,也可以不大。

傳神的福音

這裡還沒有出現「教會」這個字,但出現了「使徒」。使徒是作什麼?作教會基礎,而教會是作什麼?教會的工作基本上一般喜歡分成兩個,一個是對外,一個是對內,也就是對信的和不信的,對內是栽培,對外是傳福音。傳福音當然也包括社會的關懷等通通在內。這樣講也許在瞭解、分工上很方便,不過可能我們如果在分的時候也要記得不分也是對的。就像我常說的,福音難道是給外邦人聽的?我今天覺得最偉大的神學家也要不斷重新聽福音。難道,有些教會覺得有些課程非基督徒(或初階的)不宜聽,他們會不太懂。這就教導來說可能也對,但我有不覺得嬰孩和吃奶的對神奧秘的事一定就不如那些有智慧或在教會裡很久的。我的意思,包括在使徒行傳可以看到,教導和傳福音這兩個常常是可以互換著用的。我們通常講傳揚好像對外,教導是對內,傳揚是對非基督徒,教導是對基督徒,其實這兩個觀念非常一致。

因此保羅說他是使徒,是傳揚福音的。有人說他的使命是建造教會的。有些基督徒的特點甚至我們在今天也非常佩服的,就像你們的牧師,他在一個地方開始工作,一輩子都不離開,這可以是個很忠心的表現。但同樣,保羅幾乎迷嘔在一個地方流得太長過,同樣也可以是一個忠心的表現,我們也不一定要說任何一個模子一定要套在每個人身上,我們忠於神就好,至於說在哪裡,沒有關係。

你說,「保羅是個傳福音的,missionaryevangelist、福音的使者,他跟彼得好像不大一樣,彼得是固定在一個教會訓練栽培的」是這樣嗎?你看保羅寫了那麼多教牧書信,不僅是教牧書信,包括羅馬書裡也講到教會生活,這一點就是我也不太懂為什麼教會要這樣分,可能是分工方便:他是「宣教部」的,我就不知道「宣教部」跟「牧養部」有什麼不一樣。一個宣教是就不需要做牧養工作嗎?我實在不太瞭解,宣教士到一個地方不是發完單張就走,要帶人信主,成為門徒,這都有教會的造就。教會我就覺得很豐富,可能有些人或某些教會在某些方面的恩賜比較強,有分工也好,是可以瞭解的,但我還是說,當我們在傳揚福音,或做所謂福音預工時,就可以講出上帝最豐富的恩典,我們就等於是在造就那將要成為神門徒的人。

奧古斯丁在西坡作主教時,他跟碼頭工人講道時講到三位一體,這並不是他賣弄學問,因為我們亦講到認識神的時候,會提到三位一體的,雖然不一定用這名詞,雖然不一定講那裡面我們都不太懂的意思,但我們會要讓人知道我們信的是獨一真神,我們信的耶穌是真神,我們所信的聖靈是真神。但我們不是信三位神是信一位神,那這怎麼回事?這是一定會講到的,(我們在這裡也會碰到,求神幫助)。也就是傳神福音的時候,我們不要只把它想成是四律,好像很簡單。四律是很簡單,但四律後面也有完整的神學,你只要傳揚福音,只要傳揚耶穌基督為主(這是保羅說的:我不是傳自己,是傳耶穌基督為主)我傳耶穌基督為主,就不可能不提到基督又是神又是人;談到基督是神,我就不可能不提到三位一體;談到神,就不可能不談到祂永遠的計畫、呼召、揀選;談到耶穌是主,就不能不談到我們是罪人,是離棄祂的;談到耶穌是主,就不能不談到這位主如何來拯救我們;我需要被拯救,就不能不談到我的罪惡。所以各位,我要再講,神學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能把神學念得好,你的講道是很豐富,而不是很囉唆費解的。

保羅在講,「我傳神的福音」。這福音是什麼?先簡化的來說,保羅是在傳福音,保羅建立教會就在傳福音。如果有一個基督徒、教會、牧師他不是在傳揚福音,他說他的負擔就是在作福音預工的話,我覺得他的認識有很大的錯誤。他如果是作立法委員,或公司的董事長的,你要在你董事長的工作上見證上帝,並不是說你在作董事長,開董事會的時候說,我們大家先禱告,或我們這公司是基督教的公司,我們都要靈修。不是,完全不是,因為你不一定作董事長,可能作總經理或工友。做工有也並不是說你在掃地的時候要跟街上的人傳福音,而地都沒有好好掃。你甚至不是穿著福音背心在掃地,也許你正在嫂慈濟的地方,他不准你穿這些東西。我不是說你的言行一定要怎樣,但你是一個主的人,這是不能否認的事實(而我們基督徒常常否認了),你活著怎麼可以不活出基督?你怎麼可以不活出基督?你可以在有些情形下不能講,這我知道,但你不能沒有這生命,我不能不活出這生命來。城造在山上,不能隱藏(雖然我們常常隱藏了)。

「特派傳神的福音」,「傳」這字我也不能不講一下,就是現在一般也不講「傳」了,都要講行為的見證、預工:我給你米、救濟物品,不講耶穌。我承認技術上需要的小心是必要的,聖經裡也有兩卷書沒有提到神的名字。但我還是說,你那對神的心不能有絲毫的打折扣,你不能說我在作這件事時不是一個屬主的人,也許你不是馬上、時時刻刻想到,但你必須活出這樣的生命。而且活出這樣的生命裡,你再拙口笨舌都不能沒有某種的語言的表達。這是我認為很多近代神學家有點離經叛道的地方,他們很反對傳,他們說,「基督徒只會講,只會說,我們今天要道成肉身,不能只有講。」我承認我們有太多光說不練的毛病,但我從舊約到新約,包括前面講的「呼召」、「神話語的重要」,各位,請不要看輕語言和文字表達福音的重要。請不要不著邊際的在傳福音,請不要不露痕跡的在傳福音,請不要看到很多見證就給你的懶惰找藉口:「我是不敢講,也不想講,也不會講,所以我就是好好的上班就好,這就是見證主」。各位,不行的,你一定要對基督的道理有所瞭解,而能夠活出來。保羅是傳的,他不是一個默默的基督徒。當然你也可以引以賽亞書說,耶和華的僕人他不使街上聽見他的聲音,那是指他的謙卑,不是說我們不要去傳揚。

「傳神的福音」。「神的福音」是什麼意思?你們念希臘文會看那「的」的意思。「神的福音」的意思重點不是說這福音的內容是在講神,因為福音的內容大概比較多是在講耶穌基督。所以我們通常在講「福音」時比較多講到「耶穌基督的福音」,或「基督的福音」,因為我們一講福音會講到耶穌,比較少講到「神的福音」。但保羅在羅馬書裡用「神」的次數,比用「基督」的次數多了兩倍,一百多次。「神的福音」的意思大概是說這福音的創始成終者是神,是神救贖計畫的一個部分。

福音

下面講什麼叫作「福音」,羅馬書都在講福音。先簡單的說,「福音」第一個應該是話語。我喜歡說福音是四個P,第一個是proposition,查字典是「命題、陳述」,意思就是福音是話,是個句子。我的意思就是你不要把「福音」想成就是愛或一些行動,福音是需要用文字來表達的,因為在第2節說了福音的第一個定義:「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在聖經上」是文字、是語言。

第二個是promise,應許,就多多少少表達一件事,就是還沒有實現的。今天我們已經實現了,包括在希伯來書1140「因為神給我們預備了更美的事,叫他們若不與我們同得,就不能完全。」從這個應許,你可以一直回溯到伊甸園裡神說的,「女人的後裔要傷你的頭」,雖然這句話是對蛇講的,但也是對我們人的一個神學上叫做proto gospel就是福音的一個雛形。那時候痛苦的人類亞當夏娃和他們的後裔就希望神能把人的這仇敵消滅,那就是福音。

福音也可以繼續講到是神給亞伯拉罕(或挪亞)的應許,這都有,但比較確定的福音的形式應該是給亞伯拉罕的,那應許是祝福(那祝福我們以後會看到),你現在可以想到就是:你會有後裔、你會得到土地,萬國會因你的子孫得福。福音是一個祝福的形式,但是是應許的。

你還可以想到在摩西的時候福音是個應許,因為這應許雖然給了亞伯拉罕,後來好像又在約瑟(或雅各)的身上失去了,就是他們離開了那應許之地,為了避難到了埃及,然後就在那裡受苦了四百年,神的應許好像完全沒有實現。骯然在亞伯拉罕的時候好像也沒有實現,實現得非常貧瘠。後來在約書亞時算是比較實現了。

這應許好像在大衛的時候又再一次比較具體實現,甚至是更清楚的。在撒母耳記下712,當大衛要為神建殿時,神應許他,「我必使你的後裔接續你的位;我也必堅定他的國。」就是大衛的國度非常偉大。但這應許,在亞當夏娃的時候是應許,挪亞的時候是應許,亞伯拉罕時是比較確切的應許,在摩西和約書亞的時候又是一個應許,不過應該還是包在亞伯拉罕的應許裡,因為主要是那塊地。大衛的時候可能就是第二度高峰的應許,就是那個國家、子孫的永遠。但這應許好信也沒有怎麼太實現,因為到所羅門兒子時,國就分裂了,後來土地也沒有了。這應許好像就在以賽亞書的預言上看到了:「你們會復國,會重新浴火重生、死裡復活一樣」。以西結書也有講,就好像枯骨復活一樣。這應許在舊約一直都有。新約的時候這應許好像就實現了,那就是第三個P。第一個是proposition,聖經;第二個是promise,應許;第三個P就是Person,第3節:「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

所以「福音」是講到耶穌基督的。「福音」是一個「人,Person」(當然這字沒有辦法翻出祂也是神),不是死的字句,到會成為肉身。我們信的固然是信條、教條、教義、神學,神的創造、神的審判,耶穌基督的救恩都是一篇篇的道理,一本本的書,但這些道理、書、文字如果不是讓我們去敬拜事奉那又真又活的「人,Person」那就是錯誤的。但如果講到我們敬拜事奉的又真又活的「人,Person」,卻沒有個正確的教義的話,那也錯誤的。今天很多人反對神學、教義,不是敬虔派,是很多新派反對,他們說:「我們信的是耶穌,不是聖經」。這是貌似敬虔的話,其實是褻瀆。因為如果沒有聖經,我們不會有對耶穌的正確認識。

花了很多力氣講我們認識耶穌是什麼,這可能是最大的一個部分。還有第四個P,這要到16節,「這福音是神的大能」才看到,是Power。當然這是靈恩派弟兄姊妹最喜歡講的,而我們也並不輕看這個。不過講道「神的大能」,固然我們要從羅馬書繼續講下去,但「神的大能」你不要忘記保羅講最清楚的是在哥林多前書第12章,基督是神的能力,「基督總為神的能力,神的智慧。」(林前124)「神的能力」是軟弱,甚至死亡的,這是指十字架。所以這也是很豐富,但我們現在也不能講那麼多。

回到11最後這字,「傳揚神的福音」。我們剛才講福音是這些比較專有的名詞,PropositionPromisePersonPower ,不大懂,講得簡單一點,「福音Gospel」就是好消息。這詞在世俗也會用:百貨公司打折的福音、買房子的福音、想瘦身者的福音等等,福音就是好消息,你聽了會很爽的。這有沒有一個背景?有,其實就是剛才講的以賽亞書。

以賽亞書特別40章到60章裡,是一個預言以色列在亡國、被擄、徹底的死亡和敗壞當中會有一個好消息。這太動人,要講下去又講不完了:「神說:你們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賽401);「報好信息給錫安」(賽409),你要極力揚聲講:神又回到應許的地方來了。這裡40章以後看到的好消息,就是一個絕望的國家、民族,聖經上的形容就是個「樹丕子」,「」是個象形字,木頭的木,把水平線以上砍掉,剩下一塊木頭在土地裡,叫「樹丕子」。當然有些再造林也是這種做法,但通常樹這樣砍掉就死了。以色列是個「樹丕子」,亡國、被擄,聖殿沒有了,先知通通死光光了,還能活嗎?枯骨還能復活嗎?好消息:能復活!被丟棄的還能回來嗎?好消息:能回來!這在以賽亞書特別多,但在以西結書、耶利米書和其他的書裡面都有,之前也有,福音是在罪惡過犯絕望中的人需要聽到的,那也是我們需要聽到的。

福音是神所應許

福音和律法

12,「這福音是神從前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

我今天講得實在太多太仔細,我覺得是很必要的,但也常常希望從這些比較複雜的裡面抓到重點。

福音是什麼?我們常常說福音就是耶穌愛你,所以福音是新約。那麼舊約是什麼?舊約就是律法了。舊約是什麼?舊約就是神很兇,新約就是神很好;舊約就是充滿了可怕的律法,新約就是充滿了美好的福音。這觀念不能說全部錯誤,但整體來講是錯誤的。羅馬書12,就告訴你:錯了,福音在舊約就有了。舊約和新約的人通通是靠著上帝的恩典得救,通通不是憑著自己的行為得救的。舊約有福音、有恩典,新約有律法,有要求。

當然講這種口號是的話我們可以記載,但裡面的意義,神學家也常常搞錯了(我不能說我沒有搞錯)。從創世記時亞當夏娃就需要聽到福音,亞伯拉罕、挪亞那世代、所多瑪、蛾摩拉城的人有沒有聽到福音?當雅各在那麼困苦艱難,當他哥哥逼迫他,他逃亡、被拉班欺負、性命在危險的時候;當大衛在掃羅追殺的時候,不只是在被追殺極其窘迫可憐的時候,在犯罪大罪惡,在上帝的震怒之下的時候,有沒有福音給他們?各位,這很重要,在舊約時有沒有福音傳給他們?有,有福音傳給他們,跟傳給我們一樣。當然這在新約聖經裡不是提得太多,我剛才提到的是在希伯來書42「有福音傳給我們,像傳給他們一樣」,那是指什麼?不是只在曠野的那一代有福音傳給他們,再想想,在曠野時的以色列人,所傳給他們的是律法、十誡,不是嗎?

所以路德講了一句很重要的話,而我覺得今天很多路德宗的神學家都沒有把握住(抱歉這樣講太狂妄)。路德說,「能夠把福音和律法分得很清楚的才是好的神學家」,於是以後路德宗的神學家天天想分福音在哪裡、律法在哪裡。其實福音和律法的分,恐怕很難用舊約、新約分。我們就說十誡,這是律法,再沒有錯了,「除我以外,不可有別的神」,有別的神你就要死,你只能敬拜獨一神。這是律法,你要去做的事。可是,十誡是最大的律法,還是最大的福音?

十誡的第一句話:「我是耶和華你的神」,這已經是福音了,「曾將你從埃及地為奴之家領出來」,這也是福音。新約裡,耶穌講的是不是福音?應該是福音,耶穌講的登山寶訓、八福,是不是福音?「有福啊」,那不是福音是什麼?而,登山寶訓是福音嗎?「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單從這一句來看,你不憐恤人,就不會被憐恤,這是最嚴厲的律法。「你們是世上的鹽」,這是福音還是律法?鹽失了味要被丟外面。我覺得福音和律法不是像我們想得那麼好分,神的話裡都有律法的要求,也都有福音的恩典,不大容易分。

不過我們現在在講到「福音」的時候,就用常識來判斷。就是一個好消息,一個絕望的、犯罪的、死亡的、生病的、被世界撇棄的、被上帝拋棄的、被上帝定罪的,他還有沒有希望?有,這是福音。這就是神學重要和美好的地方,我們自己、教會不是常常有這種狀況,常常面對這樣的人?吸毒的人,你給他什麼福音?在四川地震裡兒子死了的人,你給他什麼福音?我最近知道一個人,七個家人,父母兄弟、太太兒女,通通死掉了,你給他什麼?他不想活下去了。你叫他從死裡復活,只有拉撒路一個人耶穌叫他復活了(或只有那幾個)。福音是什麼?各位,這跟你的生活、你自己有關係,你也會被你自己控告,「求你不要審問僕人,因為在你面前活著的,沒有一個是義的」(這是大衛的禱告),但我們又沒有廢掉律法,所以這是很重的神學,也是我們牧養,並和我們自身很有關係的,這也是這個世界非常需要聽到的。這是從舊約就開始,神偉大的信息。

「藉眾先知在聖經上所應許的」,這「眾先知」不是指先知書以後的先知,「眾先知」應該是包括從創世記開始。因為亞伯拉罕已是先知,摩西更是最大的先知。

有這應許,因為有這樣的罪惡、痛苦,我們都在呻吟當中,即便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羅823)我們也在呻吟、嘆息。但神的應許(promise)是美好的,是會實現的,「神的應許,不論有多少,在基督都是是的。」(林後120)這是保羅對哥林多教會講的,感謝主,我們在基督裡,我們得到了一切。所以要在基督裡找到一切,在基督裡認識神。當然也在神裡認識基督,在聖靈裡認識基督,在基督裡認識神。三位一體的教義都是互相有關連的。

神子耶穌基督

神的兒子

13,「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按肉體說,是從大衛後裔生的;」

「論到他兒子我主耶穌基督」。「他兒子」當然就是神的兒子,耶穌是「人子」。我們在這裡沒有看到「人子」這字,所以也不多解釋,因為也很複雜。這裡我們講到「他的兒子」,這是單數,是耶穌基督。但是聖經上講到「神的兒子、大能者的兒子」有很多字眼,甚至舊約有時翻成「神的眾子」,是不好的字眼,聖經上第一次出現時是非常不好的,在創世記第6章,神的兒子娶人的女子為妻,惹了上帝很大的怒氣。

我們今天也沒有辦法介入到那麼深入,耶穌的試探裡也有這話:「你若是神的兒子」。耶穌在十字架上也有這試探:「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走下來」。神的兒子和人的兒子都不是那麼好定義,「人子」裡有「神子」的意思,包括但以理書裡,「我看見有一位像人子的得了權柄」;以西結也喜歡以「人子」自稱;大概耶穌自稱最多的就是「人子」。世俗也有位作家七等生也很喜歡用「人子」;西遊記裡豬八戒也喜歡說「人子」。各位,這個字不是很簡單的字,神用這樣的字眼我們不瞭解,但更重要的恐怕是「神子」,祂是神的兒子,祂不跟那些天使,或我們被神的恩典、權柄賦予、加賦的一些身份,祂的本體就是神的兒子。當然這一點就是三位一體。是奧秘,但我們從字的本身還是可以瞭解。

我再次說,各位不要把神學、聖經看得那麼難懂,神是非常愛我們,小孩子也可以懂的。「耶穌是神的兒子」,單從「神的兒子」可以想到耶穌是誰。人的兒子就是人,神的兒子就是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會打洞,人生的就是人,神生的就是神。所以「神的兒子」表示一件事:祂就是神。

但這,我們今天可能看不出來,在初代教會這爭執非常多,等一下我們也會看到,所以不要以為神學沒有意思。我們現在談福音,不能不談耶穌,甚至在談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死,談耶穌道成肉身之前,我們要談祂是誰。祂是神的兒子,祂是我們的主。

我主耶穌基督

這裡我也不知道保羅是不是在聖靈感動下雞皮疙瘩都起來,他說:「我主」,他不是說「我們的主」。他特別在描述這位主的時候想到是「我的主」,「我的神」,也就是掌管萬有的。

「主」這個字,也有「神」的意思。猶太人在舊約時,你知道很多聖經也是把「耶和華」就變成「主」,猶太人也不太敢念「耶和華」這字,就以「主」字代替。新約時,在很多舊約指「神」、「耶和華」的地方,也用主來代替,舊約也有這樣。當然「主」這個字,在新約、舊約也有用在人身上,我們不能否認。不相信耶穌是神的異端常常說我們不能把「主」就等於「神」,但我們覺得聖經有很多地方很強烈的明明「主」就是那位耶和華神,我們不可將之淡化。

我們不是在上系統神學,不能講的那麼詳細,但這裡有提到的我就提一下。在哥林多前書84也有講到,「神只有一位,再沒有別的神。雖有稱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許多的神,許多的主;然而我們只有一位神,就是父,萬物都本於他」然後下面說,「並有一位主,就是耶穌基督萬物都是藉著他有的」。

這裡不能像「耶和華見證人」或其他異端,覺得耶穌就是一個最大的受造物,因為下面就有講耶穌是造物主,就把「耶穌是主」講出來了。耶穌是主,包括祂管理萬有;包括祂管理我們;包括我們的生活、動作、氣息都在於祂。這「在於祂、祂賦予這些」,比較多的是「祂是神」;「祂賦予這些」我們應該有的反應,比較用的是「祂是主」。祂是主,我就是僕,祂是神,我是受造物,受造物是完全被動,但是是「主」,我們就不完全是被動,我們需要在主人的權柄下作順服、忠心良善的管家。

「我主耶穌基督」,這神學部分,因為是聖經的話,我就要講了,耶穌有二性,two nature,這當然在希臘文、拉丁文裡都有一些講究,我們中國宋明理學裡也講到「心性」,我覺得很有意思,可能也有可以溝通的地方,等以後中國的哲學家、神學家去研究,不是沒有價值。

按肉體說

耶穌基督的本性,按肉體的性質,按祂的flesh來講。「按肉體說」按我們可以看到,可以摸到,文字可以想像的(這都不要想得太複雜,免得害怕。沒有那麼複雜,聖靈感動保羅寫的,也是我們可以看得懂的。)「按祂的肉身來講」這就表示耶穌真的有肉身,跟你我一樣。耶穌有肉身,有心臟,有頭腦,有頭腦而來的知、情、意。各位不要把耶穌的心思、意念、智慧想到那就是祂的靈的部分,祂腦袋是空的,沒有,耶穌的腦袋、腦細胞也跟我們一樣運作。至於說這跟道成肉身、靈魂體有什麼關係,抱歉我們就不進入這部分,我們只知道耶穌的確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人,除了祂沒有罪以外,祂跟我們完全一樣。甚至就某個意義來講,祂沒有罪,但也是聖經允許的祂有軟弱。軟弱是不是罪?也很難說。

「祂有軟弱」這是怎麼講?哥林多後書134「他因軟弱被釘在十字架上」,這是指祂肉體上沒有那麼強壯,還是聖經裡講到軟弱時有時也會講到是德行或靈性上的不夠堅定。我們總之就說耶穌絕對沒有罪就對了,但是我們又說祂是一個人,我們可以用有限的說法說,祂有肉身上的軟弱,憑祂自己的力氣,祂大概舉不起200以上的東西,但祂如何又是神,又是人?這神和人在祂裡面不交換,又不分開,這我們也不知道。但我就是強調一點:祂有肉體。

從大衛後裔生

「是從大衛後裔生的」,祂是大衛後裔生的。這句話也沒有那麼簡單,大衛的後裔當然就是大衛的子孫,尤其在馬太福音裡,人對耶穌的呼喊常常講到「大衛的子孫,可憐我」。這跟前面講到的撒母耳記下第7章,「你的子孫裡面有一個」The Son of David,是今天很多敬虔、保守猶太人還在盼望的,祂是彌賽亞,要來救他們,是王族的血統。記得這血統在列王記裡看到是差一點被剪斷,在亞他利雅的時候,好險。

是從大衛後裔生的」太熟悉了,尤其你熟悉馬太福音的家譜,路加福音的家譜也許不大熟悉,起碼你熟悉聖誕節,我請問:耶穌的肉身跟大衛的肉身有沒有關係?我提醒你,耶穌是童女懷孕,耶穌跟約瑟肉身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祂是大衛後裔生的是什麼意思?我們在馬太福音家譜裡看到只追溯到亞伯拉罕,因為那比較是給猶太人的。誰生誰,誰生誰,然後到16節,「雅各生約瑟」。他不是不懂生理,當他說「亞伯拉罕生以撒」、「俄備得生耶西」…時,都是男人在生。男人怎麼能生孩子?所以他不是這意思,只是用一般的方式來講。約瑟沒有生耶穌,「雅各生約瑟,就是馬利亞的丈夫。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是從馬利亞生的。」因為下面馬上就講到耶穌的肉身跟約瑟一點關係都沒有。那為什麼耶穌是大衛的子孫?

我比較接受的一個解釋是,馬太福音是約瑟的家譜,王的家譜,路加福音第3章是馬利亞的家譜,人的家譜。在馬利亞的家譜裡,寫法當然也有不一樣的地方,就不是誰生誰、誰生誰,而是誰是誰的兒子,誰是誰的兒子。馬太福音是從早到晚,路加福音是從晚到早,一直追溯到上帝。你會看到特別在31節,「拿單是大衛的兒子」,不是所羅門。但馬利亞這家譜應該馬利亞也是大衛的後裔。我們勉強來解釋這個:我們能夠用語言來瞭解的就是,耶穌在馬利亞的腹中,除了成胎的那一剎那跟一般的人不一樣,以後通通都一樣。我們的成胎是受精卵,耶穌絕對不是,因為馬利亞沒有跟約瑟同房。那是如何,有些人包括唐崇榮牧師講到神如何讓無性生殖等等,這些我都不知道,不能隨便套用,我們只知道祂是一個完全的人,但是祂的產生是聖靈感動生的,是不能用科學來講,因為這是個信仰。但不能用科學講不是說這不是真實的,只是我們不能理解,因為科學不能理解上帝的事情。但這重點在講祂真的是人。

耶穌是神

14,「按聖善的靈說,因從死裡復活,以大能顯明是神的兒子。」

這也請各位原諒,我不是聖經專家,照我所知道的和合本聖經翻譯的還不錯,我只是希望能夠更「直譯」一點,不要太考慮到文體的優美,最好是什麼字就直接翻,死板一點也忠實一點。

和合本這句話翻錯了,這是看很多解經書得到的結論。可能很多新譯本也翻錯了。為什麼翻錯?恐怕是為故意的敬虔而翻錯。正確的翻譯(也是異端喜歡用的)是,「耶穌從死裡復活,在大能中被立為上帝的兒子。

「按聖善的靈說」,「聖善的靈」個特別的字眼,不是平常用的「聖靈」這字,但意思大概就是聖靈。按著祂的肉體、按著聖靈、按著靈說,祂是神的兒子。(「祂是神的兒子」沒有翻錯)按肉身來講,祂是大衛的後裔,按著聖靈說,祂是神的兒子。你說:「這有什麼問題?」各位,這有很大的問題。

請問:耶穌是神的兒子,耶穌從什麼時候開始是神的兒子?或就什麼意義來講,耶穌是神的兒子?這問題你不太懂,我再說一下,就什麼意義來講,你是神的兒子?我相信你會同意你是神的兒子(或兒女),我也會同意我是神的兒子,就什麼意義、方法,我是神的兒子?答案應該是「就我們信神」,「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112)你是神的兒女,因為你相信祂,接待祂,因為神賜給你一個權柄。

用再簡單的話來講,我們是神的兒女是因為恩典。我們根本不是神的兒女,我們是魔鬼的兒女,神的恩典、聖靈重生我們,我們是神的兒女。這句話還可以用其他方式來講:你是因為信心成為神的兒女;是神的揀選你成為神的兒女;耶穌洗淨你的罪使你成為神的兒女,可以從聖經找到很多說你是神的兒女的經文。還有一句聖經有講,我們是因著被領養(加拉太書)成為神的兒女,這應該是嗣子。我們是被領養來的,原來根本是野孩子,很可憐,神把我們領過來。

而耶穌是什麼意義是神的兒子?我把標準答案跟你講:我們是因著恩典,耶穌是因著本性,祂是by nature,我們是by grace。我們剛才說,神生的就是神。可是這裡不是這樣講的。

在初代教會有的異端也根據這節經文說耶穌,到今天還有這樣有猶太教色彩的異端。各位,異端都類似,萬變不離其宗,基本上都不相信耶穌是神,但他們有很多聖經的根據。他們說耶穌是一個非凡的人。各種異端可以有很多形式的出現,或把他們再分成兩類,一個是說「耶穌不是神」,另外一個說「耶穌不是人」。這兩個都是異端。

說「耶穌不是神」的異端也有很多種類,簡單的說他們認為耶穌不是神,耶穌只比神小那麼一點點。但聖經裡有稱祂是神的兒子,有稱祂為主,有時候也把祂稱為小寫的神,那異端怎麼講?這類異端有很重的猶太教背景,他們很強調獨一的真神,因此當你說「耶穌是神」的時候就會產生一個問題:「難道我們信的是兩個神?這不可以。」各位,我們基督徒也不是信兩個神,我們只信一神。後來有聖靈出現就更複雜,信三個神?這又不行,我們只信一神。

為了要挽救我們不成為多神論,所以這個異端(異端剛開始都是出於好意)說耶穌不是神,這樣就只有一個神,父神。而聖經在很多地方稱耶穌是神,意思是祂是個人,但祂的出生很奇怪、很特別。各位,出生奇怪的也很多,像以撒,是過了生理年齡時生下來的,要說奇怪,有太多奇怪的事情,今天試管嬰兒的出生也很奇怪,在五十年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這個異端說,耶穌出生非常特別,母腹中就被聖靈充滿。這很奇怪但也不是很特別,施洗約翰也在母腹中就被聖靈充滿。

總之,他們說耶穌是一個很奇特的人,這個人比施洗約翰、以撒,或其他異教裡面的人都特別,因為祂是神特別感動生的,但祂不是神。祂比所有的天使都更偉大,但祂不是神,祂不是那自有永有、永遠長存的造物主。異端都承認祂的環境很特別(因為都可以從聖經的字面來接受),聖靈在腹中就覆庇祂,生下來後也保護祂,祂也行神蹟奇事,祂也是個非常順從上帝的人。

照這一節正確的翻譯,「耶穌從死裡復活,在大能中被立為上帝的兒子」來看。異端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是祂死裡復活的時候。因為這拿撒勒人耶穌太偉大、太棒,祂一生順服了上帝的旨意來做事,於是上帝就用非凡的能力、聖靈的能力叫祂復活,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所以耶穌什麼時候是上帝的兒子?是復活的時候。

我們再想想,聖經上說耶穌什麼時候是上帝的兒子?好像祂在受洗的時候有這麼一句話,「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祂在變像山上,好像有這句話,「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他。」耶穌是神的兒子,不管是在受洗或變像山上的時候,不管這是不是捏造的(不信主的人或異端會說是捏造,我們當然不會說是捏造),不管怎麼說,耶穌好像不是在永恆中就是神的兒子,好像是受洗的時候或一個特別的屬靈經驗(變像山)裡。

我們還能不能有更清楚的經文說到耶穌在復活的時候被說成是上帝的兒子?好像又有很多這樣的根據。羅馬書這裡是個很明顯的例子,另外在使徒行傳第2章。

各位先把你過去的神學、教義通通放在一邊,因為你現在要跟異端對抗,異端比你懂神學,也比你熟聖經,你講的,他通通可以反駁。他可以說包括馬利亞的聖靈感孕,所以祂不是那自有永有的神,聖靈本來也是個受造物,就是神行了一個很奇妙的事,叫一個童女生出一個很奇妙的人,這不等於祂就是神,祂是個很奇特的人,然後祂做了很多事。

使徒行傳230「大衛既是先知,又曉得神曾向他起誓,要從他的後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寶座上,」大衛的兒子。第32節,「這耶穌,神已經叫他復活了」。第36節,「神已經立他為主,為基督了」。這「立」字,應該就是羅馬書14這裡的,「在大能中被立為神的兒子」,起碼是類似的意思。

後來在使徒行傳第3章第二次證道裡也有講到,那時甚至不是講到大衛的子孫了,第22節,「摩西曾說:主神要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們興起一位先知像我」,也是一位先知,沒有講到兒子。

到使徒行傳427「要攻打你所膏的聖僕(僕:或作子)耶穌」。在後來有些抄本裡就變成「聖子」,因為講「僕」實在沒有把耶穌的地位講得夠高。在使徒行傳裡可以去找每一篇重要的講道,耶穌的重要性都跟祂的復活連在一起。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講是好得不得了,是啊,耶穌復活,顯出祂是神的兒子,但在看聖經那麼仔細的異端,就看到(各位注意,他們是要維護神的獨一)耶穌不是那位自有永有的神。

那我們怎麼解釋?如從羅馬書14這裡看起來更是,「按著聖靈說,祂的靈力是在從死裡復活的時候,在聖靈顯的大能當中,被立為上帝的兒子。」這個字不是「顯明」,是「立」,立為神的兒子。

後面還有其他的經文,很難過的包括希伯來書好像也是這樣講,希伯來書就是講到說祂做完了工作(就是洗淨了人的罪),祂就承受了一個名,這名超乎一切的天使,這「名」從下文來看就是「兒子」。就是說耶穌是神的兒子,是復活以後的事。

這樣說來,耶穌是神的兒子,跟我們是神的兒子,好像也就差不多。再跟哥林多前書15章對比,祂是初熟的果子,我們是其他的。甚至異端可以繼續講:你再看看哥林多前書15章講耶穌的復活講得那麼詳細,講到最後就講到,第28節,「萬物既服了他,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叫神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子也服父。所以耶穌不是三位一體的神,三位一體根本不合聖經,只有一位自有永有、獨立存在的耶和華是永遠的神,聖子是第二偉大的,但不是神,聖靈是第三偉大的,但也不是神。

各位,如果看聖經,你會看到異端講的聖經原文的根據,比你能提出來的多得多。怎麼辦?我在這裡不去討論這些,你說:「那不行,我們要死掉了」各位,你不會死掉,神會幫助你的。這又是我說了,不能輕看神在教會裡的工作,神的確不僅保守了聖經正典,也保守了這「三位一體」的教義。很多異端對「三位一體」最大的攻擊就是這不是聖經的字眼。我承認,但若再用更敬虔、更謙卑的態度來看聖經的話,在舊約、新約就都可以看到。

如果講很直接的一件事,這就是在初代教會裡包括有個教父亞他那修,他講得真是太棒了,他說:如果耶穌不是完全的神,我們就沒有救恩了。他的確是從跟我們有關的救恩講,不是講那抽象的神學討論,他說:「我們得罪的是神,如果救贖主不是神的話,我們沒有救恩。」這真是聖靈感動他讓他看到這件事,因他所做的神學爭辯,他自己被流放了五次,是皇帝的大敵人。亞流異端對他有很多的攻擊,但他就是在我們今天覺得很不必要的一些爭執上他站住了,這功勞太大了。我們後面也會看到耶穌必須是神。

在這裡怎麼回答?我們完全不必否定這些經文,這些經文都是真實的,因為耶穌有人性的部分,我姑且用「部分」這字,因為我實在不能分這個部分、那個部分。就是說,耶穌是人,耶穌是我們的救主,但耶穌也是我們的榜樣。耶穌的榜樣裡有祂雖然是人(這在腓立比書有講),祂是這麼的謙卑,要完成救恩,祂完全的順服天父,取了奴僕的形像,而且死。祂這一切要讓所有人看到,如果祂是神,是上帝的兒子,跟亞當是對比的,祂尚且順服,而且順服最難的事背十字架釘死,並且祂沒有罪,而且受天父的咒詛和一切的艱難,祂順服了,所以神把祂升為至高。

所有的人的兒女、神的兒女,都要走這條路,當年在伊甸園,亞當就沒有走這條路。他也是神的兒子,不是嗎?剛才看到的路加福音,「亞當是神的兒子」。那麼簡單的一個命令,不是耶穌那麼難的命令。這也是保羅在羅馬書第5章說的,「末後的亞當和先前的亞當的對比」,那個神的兒子和這個神的兒子的對比,那個神的兒子不配,他是個受造物,這個神的兒子就是神,而這個神的兒子做得不知道比那個神的兒子多得無限倍,更多不可思議的順服,這是給天使和世人都看到,也要給魔鬼看到。三位一體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對第一位的順服,跟第一位對第二位、第三位的順服也是一樣,不過那不是我們今天講的。

如果神的兒子這麼順服、信靠,你不羞愧嗎?魔鬼不羞愧嗎?固然這是一個救恩,但這也是一個榜樣。沒有錯,耶穌的人性這「部分」是需要提升到像神一樣的地位,耶穌的人性「部分」要提升到神的「部分」(還是姑且用「部分」這字),因為這是我們在亞當裡失落的,我們原來是神的兒女,現在不是了,要贏回這,耶穌成為人,讓祂自己再成為神的兒子,也讓我們信靠祂的人,在祂的拯救和效法當中,成為神的兒女。

但另外一面你不要忘記,耶穌是神的兒子從來沒有任何升和降的部分,耶穌的神性一點都沒有改變過。就本體的三位一體而言,父、子、靈沒有哪一個比哪一個大,也沒有哪一個要順服哪一個,祂們是互愛互信的。

其實保羅在第3節已經保證了耶穌的神性,因為他說,「論到他兒子」,那是在萬世之前就是祂兒子。在第4節講是救恩的過程裡面,祂的確是從死裡復活被立為神的兒子。

 

經文:羅馬書1:5-9

如果說保羅的羅馬書是要講福音的概要內容的話,(當然可能不只是闡述福音,但我們把它簡化一點講),我們可以說11,就是他來傳福音,然後就可以跳到1416,福音是什麼。再跳到321,神的義已經顯出來了。其他中間的也很重要,但通通可以略過不看,就是他在講福音是什麼。

4節,說到福音是耶穌,福音是應許。現在我們要看第5節,可以說是沒有那麼重要的話,就是些問安的話。

15,「我們從他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

我們

「我們」其實就是個描述的方式,這個信,還有保羅的書信裡,有的他說是提摩太跟他一起寫,有時也講到代筆的,不過我們相信從整個看來是聖靈感動他,是保羅一個人寫的;每個字都是他的意思,有時不一定是他這樣寫的。這「我們」大概是要表達一個流行的講法,就是這是一般基督徒的信仰,我們都有同樣一位主,所以他用「我們」

受了恩惠並使徒職分

「受了恩惠」。這「恩惠」是白白的好處,恩惠、恩典都是神給我們的白白好處,不要錢、不要付代價,是神給的,是美好的。

下面,很多解經家有兩個說法,這「受了恩惠並使徒的職分」,是指他受了兩個東西,一個是恩惠,一個是職分?還是說他受的恩惠就是使徒的職分?我比較接受的一個看法是後者,這使徒的職分就是恩惠。當然我們不是每個人蒙了神的恩就等於我們作了使徒,但保羅在這裡要表達的是他蒙了主的恩,就是主要他作使徒。這「蒙了恩作使徒」,不是說沒有「他被拯救、洗淨、聖靈充滿、神給他很多恩賜」,不是沒有,但這一切(包括蒙拯救、進入神的國)有個目標,就是他要作使徒。

前面已經講過「作使徒」就是建立教會,成為教會的根基,或說「作使徒」就是要把我們的信仰闡述得很清楚。「作使徒」可能我們在新約裡也會看到,使徒好像要在各地按立長老。這若變成一個制度的話,使徒好像比較有大權柄來按立長老,甚至按立牧師。

剛才有人問關於使徒的事,我們基督教基本上是不用「使徒」這名稱,因為聖經已經完成,教會的根基非常穩固,就不再需要有使徒。當然天主教還認為教宗就是使徒。其他異端(不一定都是異端)或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團體也喜歡把他們的領袖自稱是使徒。這有點危險,因為通常「使徒」的意義就是教會裡有最大權柄的那一位,自命使徒是有點危險。我們在聖經裡可以看到保羅的用法就是教會的建立者,而且不是一個教會,是所有教會的建立者,就是那12個使徒,有點像那12個支派的代表。

當然職分和恩賜也不能分開,這恩賜倒也不是說講道的恩賜,你看看那12個使徒,有名氣的很少,事實上大多數我們都不知道他們做了些什麼事。也很感謝主,12個支派也是神國度的一個雛形,但那12個支派你能數出來的也不太多,甚至聖經好像有不同的算法。我覺得這都有很豐富的神的意思,就是神揀選的人的確有優秀的,也有平凡的。不是從我們人來看有什麼特別。以色列也沒有什麼特別,今天你看他很特別,其實在亞伯拉罕、大衛、耶穌的時候,猶大、以色列、希伯來這民族,在世界文明上不是什麼很了不起,是相當差的,名不見經傳,可是神就恩待憐憫。

保羅這使徒,我們姑且說是名符其實,他真的可以說是建立整個基督教教會的。我這樣講沒有褻瀆的成分,教會是建立在耶穌身上,但如果沒有保羅的說明的話,當然還是有人得救,但就不夠完全。特別是如果沒有羅馬書的話,即使有使徒行傳和其他書信,即使再把神的恩典和因信稱義都有講,但保羅還是講得最清楚、完整的,當然也就最被異端攻擊,包括現在。這廿年來福音派的神學院都在提什麼「新保羅觀」,我認為是異端,是錯誤的,可是很多福音派接受。其實他的重點都是要否認因信稱義,否認我們得救完全是靠著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工作。

保羅作使徒,他要把這講出來。這危機、艱難其實從使徒行傳一開始就看到,不過我不再提,免得你覺得太複雜。

在萬國中

「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保羅在萬國中,當然他是外邦人的使徒,我們可以看到舊約,特別在以賽亞書、約拿書這些比較後期的書裡,可以看到外邦人也能蒙恩、蒙福的事。甚至在創世記「女人的後裔」,應該是所有的民族都能蒙福;在亞伯拉罕的子孫,「萬國要因你的後裔蒙福」,也可以看到救恩是普及所有人的。可是,「福音、神真是不偏待人而讓萬國都得到恩典」這個觀念也是逐漸逐漸有,並逐漸逐漸清楚的,甚至在使徒行傳可以看到初代基督徒對於猶太人以外的人要得救,是有很多懷疑。非常感謝主,聖靈藉著保羅和一些其他的事情,就讓這觀念被打破。他們就到各地去傳福音,這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我們不是看到使徒行傳裡有些人還是不跟外邦人傳福音,只跟猶太人傳?因為他們覺得你要成為猶太人以後才有得救的可能。

祂的名

在萬國中傳福音、建立教會、作主門徒,這些都可以講得通,但保羅說,我是「在萬國之中叫人為他的名信服真道」。就是這不是很簡單的說我去傳福音,也不是說建立教會,而是「叫人為祂的名」。

「叫人為祂的名」就是認識了耶穌,認識耶穌基督,或耶穌是主,或耶穌是彌賽亞,或所有有關耶穌的頭銜、名稱(包括人的兒子、神的兒子)。這些名稱所代表的就是主耶穌豐豐富富的本性,和祂所為我們成就的事情。我們在講「主耶穌」,或「我是一個基督徒」時,就把這些都涵蓋在內了。

我們傳福音不是光舉一個名號。像今天,名號也很被看重,要買名牌、Sony的東西,那名很重要,但一般人也不是那麼看重名的實質(有的人可能看重),甚至連名也不一定就是品牌保證。我現在也知道要買Sony的東西要看是在哪個國家製造的,日本製、馬來西亞製、中國製,都不一樣。

這在教會裡也有點不幸,我們都是傳一個主,但有些教會所傳的主,就跟另外一個教會傳的主有些不一樣。如果這些不一樣,就像都是日本製的,只是這是99年,那是98年,因為品質管制好,所以差別不太大,就沒有關係(當然如果能夠盡量準確還是好的)。

我們每個人傳的福音應該是一樣的福音,但也都不會百分之百一樣,就是都有我們自己的特色。這些不一樣,我們也希望都是多元的美好部分,而不是偏差、錯誤的部分。

保羅在跟這人或那人講時,可能強調的也不一定是一樣,但當你講出耶穌名的時候,就好像我們都是一樣的傳這位主耶穌。名字是很重要,名如其實,「奉主的名」就是倚靠這個主,倚靠這個名後面所代表的,也把榮耀歸給這名字所代表的,這叫做「名」。

信服真道

叫大家因為我們所傳揚的這位耶穌(以及所傳耶穌的這內容)而信耶穌?也不是,保羅說,叫他能信真道,「信服真道」。這我們又看到真理、道理的重要,不要忽略教義、神學、聖經道理,不要說「那些是死道理,我們要活的生命,要有愛。」要有愛、有活的生命都對,但那正確的道理是不能沒有的。

而且這裡講的不是只是「信」真道,而是「信服」真道。這「真」是強調它的真實,「道」表示它文字的部分。他是說「信服」,這我們中文翻譯得很好,不僅是信靠,而且有順服;不僅是腦袋或心志上的一個肯定,也包括行動上的順服,有這樣的意思。

我們事奉、傳揚福音,不是只多一個人數,甚至多一點奉獻,我們傳揚福音是叫人能夠相信,而且有相信的必然結果,就是會順服。當然,我們總是因信稱義,我們順服的程度總是會不夠,但求主幫助。

蒙召屬耶穌基督

16,「其中也有你們這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

我的工作是作使徒,叫大家信服真道,我的工作對象現在也有你們,雖然我還沒有去你們那裡,但現在我寫這封信。

這真是很有意思,我們很少對一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或起碼絕大多數沒有見過面)團體、個人,寫一封這麼重要的信,通常都是寫給比較認識的人。當然這也不是完全不可能,一個「空降部隊」,從外地來的校長,他給全校師生的信也可能很語重心長。

現在羅馬是那麼一個重要的地方,保羅跟羅馬教會裡有些人認識,像亞居拉、百基拉就是從羅馬教會出來的。在羅馬書最後一章更看到他認識其中很多人,也聽到羅馬教會的一些狀況,所以他寫這最重要的一封信也是很正常。

他說你們這些也是「蒙召」的。「蒙召」前面講過,就是神用祂的聖靈、祂的話(這是絕不能少的),還有絕大多數情形下是用祂的兒女(就是舊約的以色列人和新約的教會)來讓其他的人能夠聽到主對他們的話,就是呼召。

我說絕大多數情形是使用人,有的時候神也可能用天使或異夢、異象,但那是極少的情形。神很少用這情形就是提醒我們這些教會、基督徒,因為我們都很懶:「主,你就在夢中把他嚇一跳,讓他信耶穌就好了。或叫天使跟他傳福音,啟示錄裡不是天使也傳福音?」但這情形非常非常的少,從舊約到新約,神總是使用祂的兒女來作這樣的事。

你們也是蒙的呼召(雖然不知道是藉著哪個人講的),蒙召就是屬耶穌基督,這又是「有效的呼召」。當一個「呼召」臨到你時,用通俗的話來講,當路上有人在賣東西,呼喊:「三件一百」,那是呼召,呼召你去掏錢買它。但那呼召不一定有效,你通常不會掏錢買。這是呼召。

再講幾個我們不大熟悉,但想想就有點熟悉的例子。剛才講賣東西,就是招你,招攬生意。另外看到美國政府招兵的廣告也是,Uncle Sam美國政府徵召你。還有個最不好聽,但很能表達保羅的意思的,就是「應召女郎」,他招你,你就去,而且不能有任何抗拒,要絕對的服務他。當然那很下流,但卻能很恰當的表達我們的蒙召。這是有權柄的,是不能抗拒的。當然「應召」你還是可以抗拒,你可以不幹或怎麼樣,但神那有權柄的話語,帶著絕對的慈愛和能力,會對祂所揀選的人有效的呼召,讓他有回應。

這就跟我們一般講法不大一樣,我們通常比較強調決志者的意志:「我聽到了有反應」,但在聖經(或羅馬書)裡很強調那呼召者就是上帝的大能。也就是事實上不是你決志,是神先揀選你;不是你應這呼召,而是神的召臨到你。對先知、保羅、我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甚至再想想耶穌的呼召,和舊約的呼召,和神對保羅的呼召,跟我們今天有一點很不一樣的,神不是對保羅說:「我是誰,你要不要跟隨我,你可以作一個選擇。我現在等三分鐘,你願意就決志,走到前面來。」從來沒有,神的呼召沒有任何人有選擇的餘地,叫你,你就來了。

當然我們也想到,「被召的多,選上的少」這些經文,這就出現了自由意志的教義之爭,這以後會看到。但在這裡所提到的兩次呼召,在傳統的改革宗或路德、加爾文宗裡很強調的是神絕對的主權:「是我召你;你們這些也是蒙召的人」。我們中文沒有翻「應召」的人,就是回應這呼召的人。祂是說召你,你就去了,就不能夠抗拒。

「蒙召屬耶穌基督的人」,蒙召以後,就是屬基督的。這在聖經也看到很多,你是屬神的人。保羅對提摩太說,「你這屬神的人」(提前611)。直接翻譯就是「神人」。這裡「屬耶穌基督的人」,我們是基督耶穌的人,是榮耀祂的人,是被祂恩典充滿的人,是靠著祂、為著祂而活的人。保羅也有講,「你們不是自己的人」(林前619);「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林前723);你們是屬基督的。你是一個自由的人,但又是完全不自由的,你完全屬於祂,要在一切的事上,心思意念都屬祂。

17,「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為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眾人。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

羅馬

「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這字眼也很叫人震撼,「羅馬」。羅馬這城在這時候或再前面一點,該撒提庇留的時候,耶穌降生的時候;或說再前面一點,凱撒的時候,那是新約聖經還沒有開始,耶穌基督還沒有道成肉身的時候,神就在一個非常奇妙永恆的計畫中做了預備。

但以理書也有預表這,一般解經家會說在但以理書第7章裡從海底來的四個獸裡,最可怕的那獸就是羅馬。也有人說是指著將來的敵基督,或將來的亡國,這我們不曉得。最後那獸非常可怕,可能也是在啟示錄講到的海裡上來的那獸。這獸非常恐怖,如果就是指羅馬的話(大概一般解經家也會這樣說,只是聖經沒有直接講的時候,我們的確定性就還是不是百分之百。)這個獸卻也為上帝的福音服務。

這獸(羅馬),包括保羅在加拉太書說的,「及至時候滿足」,我們大概可以這樣說,就是神在耶穌降生之前,就藉著羅馬帝國的興起使福音遍傳。包括語言的統一:拉丁文是高階層的人,希臘文是普通的人使用。在整個羅馬統治的世界,你可以用一種語言走遍天下。這連我們中國都不大辦得到,我們中國只有「文」是相同的,「語」是不同的,所以中國人這些地方,甚至隔一個山,語言就不通。我現在到三峽,語言都不太通,因為台語不會講。

羅馬那時候語言通,這很重要,所有其他一切的重要包括羅馬的統治之外,那些可能在世界看起來太重要,神看只有一件事重要,就是福音可以傳開。所以你不要輕看神在不信主的人身上的工作,太重要了。語言統一了,交通方便了,條條大路通羅馬,今天到歐洲去還可以看得到。羅馬的軍隊、法律,讓整個地中海世界非常平安,以致於保羅還有其他人傳福音也相當方便。在羅馬之前沒有這麼好。當然神可以藉著每一個情形,如果熟悉西洋史,這都是可以大大發揮的,非常奇妙。到現在我還沒有看到有人發揮得很好,有人只是附會一下。

而羅馬的政治制度,我們也想到政治、軍事這些東西都是獸,後來也逼迫過基督教,之前我們的主也是羅馬人釘死的(使徒信經:在本丟彼拉多手下受難)。但你又可以從福音書、使徒行傳看到羅馬那制度,真棒,保護了初代的教會,免於受猶太人的逼迫;都是羅馬人保護了初代教會不受猶太人的攻擊和消滅。之後,在羅馬書寫成之後,再過可能差不多幾十年,羅馬教會就興起,成為一個照歷史學家講,到今天都不衰敗的一個教會,連羅馬帝國亡的時候,這教會還在那裡,成為整個中世紀的燈塔。當然這是天主教的講法,我們基督教也不一定要完全否認這說法。

在那榮華富貴的羅馬城裡,包括我們覺得有過很多下流,以致於最後需要改革的羅馬教廷裡面,神是不是也在其中作了許許多多的工作?我們相信神有,只不過他們腐化的程度和教義敗壞的程度有多少,我們也是各家之說。在這裡可以看到一件事,保羅非常看重羅馬。我們也可以承認一件事:神也很看重羅馬。羅馬書的確是最重要的一卷書。

奉召做聖徒

「我寫信給你們在羅馬、為神所愛、奉召作聖徒的眾人」保羅說:我現在寫信給你們,你們是神所愛的。並且第三次談到你們是「奉召作聖徒的」,第1節講到「奉召」,第6節講到「蒙召」,第7節講到「奉召」。我還是說這強調的重點都不是「應召」,都不是對呼召的回應,強調的是神主權的呼召,事就這樣成了。當然我們要成為聖徒,不知道還要經過多少艱難。神呼召我們成為祂的兒女;神呼召我們要得永遠的產業;神把我們叫來,給我們使命;神把我們叫來,給我們祝福;神把我們叫來,叫我們卸下肩頭的重擔;神把我們叫來,也讓我們成為聖徒。

各位,對不起我真的沒有去研究,但這「蒙召作聖徒」也真的陰錯陽差常常被世界做成最壞的字眼,就是「應召女郎」,的確是call girl,作「聖徒」。在當時和現代也有,作「神女」,就是妓女,在當時希臘羅馬的廟裡面有廟妓。所以有人反對奧運會,因為點聖火的工作都是些非常漂亮的女祭司來做,這是從希臘的廟妓開始的傳統。

這裡「聖」的意思是「你們是與世界分別的」。

分別為聖

這「分別」我也多次講過,我們是入世又出世。現在的教會喜歡講入世,跟世界沒有分別,那真是常常會把根都錯過。我們心裡要有個絕對的分別,分別為聖。這絕對的分別不是在食衣住行育樂或看得見的任何一件事上,這分別在我們心中有主,我們心中認主。所以我們的食衣住行育樂都在巴比倫、羅馬城裡,在罪惡的世界裡,耶路撒冷跟巴比倫也沒有什麼分別,但有分別就在我們是有主的還是沒有主的,我們心中有沒有主。我們的一切都是為著主、靠著主而做,這叫作「聖」。不是說我們一切看起來多乾淨,多善良,而是我們為主、靠主在做。

恩惠、平安

保羅寫給他們,當然也不要忘記也是寫給我們的,「願恩惠、平安從我們的父神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這是一個祝福的話,保羅常常用的。「恩惠」我已經講過是白白的恩典、白白的好處。通常講「平安」是恩惠的結果。「平安」若要繼續講下去,也可以講得很複雜,但我會在後面講十字架道理時講。「平安」這字的含意可能也很豐富,有和平、安息的意思。「和平」就暗示一件事:有爭戰或仇恨。爭戰和仇恨的結束就是和平,和平的停止就是爭戰。所以當我們講到平安時,是不是也暗示到有不平安、不和平的可能?有。當人離棄了上帝以後,我們就在跟上帝為仇的狀況,也在跟萬物(甚至包括跟自己)為仇的狀況中,因此我們沒有和平,我們需要在主的救恩中跟神和好。

平安、和平、 安息、安全,當然也表示一件事,就是不安全、不安寧的狀況。我們有沒有?也有。也就是說如果和平相對的是戰爭,這安全或安息相對的就是危險。我們也在危險當中,有死亡、各樣的危險。這危險基本上也是一個,就是我們在上帝的咒詛中,上帝的震怒下,同樣需要上帝的恩典,就是成就在耶穌基督身上的十字架救恩,我們才能夠有平安。

平安是恩惠的結果,因著恩惠,因著上帝奇妙的救恩(藉著耶穌基督做的),我們跟神和好,也跟萬物和好,也能享受到平安。這享受當然將來在新天新地才是完全的,但這享受,今天所有神的兒女也多多少少可以得到一些。只是這種享受,主要的還是我們內心,我們不大能夠說一定在肉身上。像韓國的宣教士,他們去傳和平的福音,但他們的肉身並不平安,他們會死亡。我們今天也跟世界上每個人一樣,如果有地震,絕大多數情形下廟垮了,教會也會垮。若有時聽到說廟垮了但教會沒垮,有可能是吹牛的。在SARS時基督徒也會死,非基督徒也會得病。也就是說,我們今天得到的平安、和平、和好、安寧,主要還是內在的。我們求神讓我們不輕看這內在的,當然我們也希望外在的也能夠有很多

父神

這「平安、和好」,只能從父神來。「父」當然是形容詞,是一個象徵性的字。有「父」並沒有「母」,我們不相信有什麼天后、天母、媽祖那些東西。「父」,我們也不相信是像米開蘭基羅所畫的那位老頭子;不是。「父」是象徵性的希望我們能明白我們跟這位神的關係。但「神」也好,「主」也好,恐怕也是象徵性的,「上帝」也是象徵性的,因為怎麼「上」怎麼「帝」?我們只能就這些神使用的字眼,求聖靈光照我們。

「父」恐怕最重要表示我們是從祂而來。有父才有子,所以「父」的第一個意義應該是創造者。「父」另外一個意義應該就是為父者,我們的父親會養我們。祂不僅創造,祂也維護我們。「父」還有一個意義應該就是教導者。我們的父親生我們、養我們、教我們。我們的父親當然也會處罰我們,就某個意義也會拯救我們。

當然這裡所有的意義我們都要小心的來用,因為在人間,所有這些父親可以是非常壞的,他可能是在完全不負責任的狀況下生下我們,可能我們的母親是被強姦生我們,我們從來不認識我們的父親,這情形並不少。我們的父親可能從來沒有養過我們,也從來沒有好好教過我們,我們從小是家暴的,這也不是那麼少。就是我們想到「父」的時候要非常小心,或要非常想得完全,求聖靈光照我們從聖經來看。

祂教導我們、拯救我們,父親常常拯救我們。這些也都是不完全的,只是這樣來講。但這樣講還沒有把「父」講完全,如果是「父」我們就是「子」,如果祂生我們,我們就一定會像祂。前面講過,誰生的就像誰。而我們是祂所生的,我們有沒有祂的形像?常常我們就沒有,因為我們的形像敗壞。

並且,我們也常常不接受祂的養,或接受祂的養卻不感恩。我們如果是祂的「子」,接受祂的教嗎?常常也不接受,反而扭曲祂的教。我們不接受祂的一切(包括祂的愛),我們是逆子。但我們希望在神的恩典中,再重新成為一個回頭的浪子,重新成為祂的兒女,我們會像祂,會接受祂的愛,也會孝順祂;或不用孝順,其實聖經裡講的是孝敬,我們會恭敬祂、順服祂。至於養父母的那「孝」在聖經裡幾乎沒有講,起碼對上帝沒有講。這很重要,因為我的神是全能的,祂不需要我們給祂任何東西吃喝,聖經在講這些供物吃喝時,也很清楚的點明、講出來那是給利未人、祭司和城裡的孤兒寡婦吃的。就是我們對神應該有更多的敬。我們該像祂、恭敬祂、順服祂。

「父」、「子」還有一個關係,就是我們是承受產業的;兒子是承受父親產業的。我們在天上的父,「父」這個字可以有很多想法。「神」我們就不去多講,「神」是大能者,獨一的真神。

主耶穌基督

「並主耶穌基督歸與你們」保羅也再一次把耶穌說是「主」,我們聽祂的。我們在領受祂的恩惠福音的時候,保羅沒有忘記他是傳耶穌為主,就是我們凡事都要聽祂的。

廿世紀末有開始流行一個說法:Lordship salvation主權的救恩。這個講法很對,但可能也有一些偏差。這也是一些比較保守的改革宗牧師提出來的,就是:「我們不能只講耶穌是拯救者Savior,我們必須講祂是我們的主,我們在每件事上要順服祂。」這講得很對,但也可能有個危險,會變成律法主義。就是「你如果信耶穌,就要在每件事上如何的順服神,如何的聖潔、善良。」其實「主權的救恩」可能是針對過去幾十年大家講的:「信耶穌就好了,不需要順服神」的一個反彈,而在講到反彈時,也許就把恩典的部分講得淡一點,這我們也需要注意。

不過我們在講到「主」的時候,我們需要知道這位主的慈愛,也知道祂的全能。「歸與你們」願神把這些都給我們,讓我們在世寄居的時候能夠平安度日。

18,「第一,我靠著耶穌基督,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神,因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

信德傳遍天下

這是保羅的習慣說法,有「第一」沒有「第二」,你不用去找「第二」,他的意思就是很重要。這很重要其實也不一定是道理上很重要(當然保羅沒有一句話是敷衍的講法),但也是很真誠。我們看聖經、保羅書信有時會有難處,因為我們是罪人,有時會從我們這墮落的理性來看,就會覺得,像我有時會覺得保羅是不是太誇大?講話不真實,有點吹牛。不過現在會這樣想了,以前實在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邪靈度聖靈。現在越來越多看到一個真實屬神的人可以有多麼偉大。

我在說他誇大,因為這句話「你們的信德傳遍了天下」第一個就是誇大,我在中國就沒有聽過羅馬教會,什麼時候傳遍天下?這個「傳遍了天下」的確可以說是文學上的誇大,但不是道德上的誇大。保羅沒有惡意,「傳遍了天下」他也常常會講這句話,這就好像我們說:「誰都認識你」一樣,其實哪有誰都認識你?我們誇大的話太多了。又如「下午一片漆黑」,怎麼會?到處不都還是亮的?就是我們有很多話從字面來看好像不實際,但我們不是因此來替聖經開脫,這「傳遍了天下」的確是可以用的詞句,就是說相當廣泛的被人知道。我們相信(雖然也覺得很稀奇)羅馬這教會連是誰開始的、誰牧養的都不知道,只能說大概亞居拉、百基拉在那裡有很長時間,還有其他在羅馬書最後一章可以看到的一些人,但神就是很恩待這個教會,所以它成為千年來中世紀這麼被重視的教會,的確有理由,是神在這上面工作。

當然你也說:「保羅對哥林多教會不也是這樣講的?」保羅很多書信一開始也都講「你們多麼棒、多麼棒、都全備」等等,但在仔細看看,對每個教會的稱讚,其實都沒有任何的不合事實,也是那些教會的特點。我們相信羅馬教會的信德的確值得稱讚。

「信德」其實就是信心。之所以說「信德」應該就是你們因為信了以後產生的德行。因為你說「信心傳遍天下」好像不大容易講。你可以說喬治穆勒的信心傳遍天下,但這也是他的信德,就是他信心所產生的辦孤兒院的那些果子傳遍天下。他的信心本身好像比較不太容易描述,是一些事蹟,所以這裡翻「信德」也不錯。就是可能羅馬教會因著信靠神,他們所做的各種表現,包括他們傳福音、彼此相愛、各方面,是傳遍了天下。而這裡說「信德」,像對哥林多教會就說你的「恩賜」,所以的確哥林多教會的特點是恩賜多,羅馬教會可能的確就是一個信產生的德行。

靠著耶穌基督

他說「我靠著耶穌基督,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神」。「我靠著耶穌基督」這句話是「through Jesus Christ」我通過、透過耶穌基督。在基督裡就是in,這些介詞可能都有類似情形,意思還是說我是一個完全屬神的,因此我在感謝的時候也因著耶穌基督(或在耶穌基督裡、靠著耶穌基督)而能感謝。

這感謝有兩方面:一個是,我今天在這裡感謝,都是因為耶穌基督(或都是在耶穌基督裡面)對我們拯救、恩典、慈愛。另一個是,我因著耶穌基督看到耶穌基督在你們身上所做的事就感謝。所以這裡「我靠著耶穌基督」包括你們因著耶穌基督,和我因著耶穌基督,或者我們都在耶穌基督裡面,我能夠說這句感謝的話。

這好像有點囉唆,但從一個角度來講就不囉唆,就像「我來到這裡,真是非常感謝主,主的恩典真是很豐富。」為什麼?因為「你們教會很漂亮、這麼多年輕人、禱告會很興旺,因為我從上次到這次再來,主在我身上很多恩典很多很多」,簡單的就說一句話「我在耶穌基督裡很感謝」。所以這句話我不覺得是客套話,也很豐富。的確也是,神在羅馬教會和在保羅身上,讓他覺得基督這麼豐富。

感謝我的神

為你們眾人感謝我的神」就是神做得非常奇妙。這「感謝」他又講到「感謝我的神」。他前面講「我主」,現在講「我的神」,我認為都在強調他跟神的親密,神對他的美好。他當然也可以說感謝「我們的神」,但他是說「我的神」。

這「感謝」裡,也有些稱讚的意思,頌讚神。當我們感謝主時,不就有頌讚的意思?讚美主。恐怕也有讚美羅馬教會的意思。可以看到「感謝」蠻特別的,保羅不是他得到了什麼而感謝。我們感謝常都是因為得到了東西,別人給我什麼或醫我的病,我謝謝他。保羅沒有得到什麼東西他就感謝神,他不是為了自己的好處(或不是直接這樣),他因為神在羅馬教會的恩典,或羅馬教會的表現而感謝神。這都是蠻豐富的,雖然比起其他地方好像是不太重要的經文,但在應用上我覺得也很感恩。

19,「我在他兒子福音上,用心靈所事奉的神,可以見證我怎樣不住的提到你們;」

不住提到你們

這句話我以前也是小人之心,「不住的提到你們」,保羅根本沒去過羅馬教會,他會不住的在禱告中提到,每天嗎?我再想想,我沒去過的教會我禱告的有幾間?一間都沒有。我沒有見過的人,不住的為他禱告的有幾個?恐怕也很少。但後來自己還有在一些屬靈的人身上的經驗裡發現,一個人真的是越來越屬神的話,他的關心、代禱,的確就越來越多。他的生活、心思意念就不會像我一樣常常是在想或說些別的事情,他的心裡也沒有那麼觸角的敏銳,但一個屬神的人,他同樣只有24小時,同樣也需要休息、睡覺,但他就能夠常常去想到、提到別人。我想也不一定是時間上多麼的頻繁,但他的心的確是為哥林多教會也好,羅馬教會也好,為任何一個教會他是相當的擺上,這的確是聖靈的能力。所以不是體力、時間的問題,屬神的人可以在他心中因著神的幫助有極大、極美好的事奉,雖然他沒有到過那地方,沒有跟很多人講過道。

有神作見證

不住的提到你們」顯然就是禱告,常常在神面前提到你們。而「神可以見證我」,簡單的意思就是:這是真的。當然有很多的見證是假的(包括在法庭上),人不都是真實的。但基督徒在用這「見證」時,意思就是是真的:「我的見證是真的,我告訴你的是真的。」表示說的人很肯定這是真實的。當然他可能被騙,他可能也在騙人。但這字的意思就是:我要用這來表達這是真實的。

「神見證我」,神是我的見證人,約翰福音也常常這樣用,我們見證神,神也見證我們;我們見證耶穌,耶穌也見證我們。我們對人講耶穌是真的,耶穌也對別人講,我們講的是真的。耶穌最後會見證我們是真的,如同耶穌向亞倫、米利暗見證摩西是真的。今天我們傳福音碰到的一個很大問題就是:神怎麼是真的?我們需要找很多見證,有時我們找科學家,有時找吸毒的人:「我們的福音、神怎麼是真的?因為這些事情。」

有時我們的見證也很不可靠,因為曾經見證主的人也許後來不信了,曾經見證科學是怎麼反駁達爾文的,後來又接受達爾文。人的見證都有限,但神的確也使用我們這些見證人。我們感謝主。

神也使用萬物,星星、月亮、太陽都在述說神的榮美,甚至不信主的人,雖然他們不願意,但就某個意義來講他也見證了神。不信主的人也見證了神對罪人的憐愛,雖然他們不承認。不信主的人也見證了神言出必行,雖然神使用不信主的人在擊打以色列人的時候,不信主的人並不知道。萬物都是作神見證的,見證神的真實,雖然萬物是這麼不可靠,他們能夠見證,是因為神可靠。神也藉著萬物在見證祂的真實,因此就常常見證這些見證祂的人是真實的。就是神會替教會、神的兒女申冤。「神在見證我不斷的為你們禱告」。

用心靈所事奉的神

這個神是什麼神?是我事奉的神。「事奉」這字我們又需要瞭解。神當然不需要事奉,不需要服務。各位想想事奉(或被事奉、被服務)是什麼意思?就某個意義來講好像神需要被事奉,而且在每件事上需要被事奉。被事奉的通常都是有權有位的,董事長、總統,所以人幫他開門、端茶倒水的事奉。若就有權位來講,只有一位該被事奉,就是神,只有祂有權位。

但「事奉」還有一個意義,就是被事奉的人是很弱的人,所以要事奉他。一個人老年痴呆了,不會吃飯,所以要事奉他;一個人走路步履闌珊,所以你要扶他、事奉他。反正太小、太老、太弱、太病的都需要服事,就這一點來講,神不需要事奉,神是全能的。

再就服事的人而言,我們能服事神嗎?我們應當服事神,再一次,我們是這麼的悲賤、軟弱,我們當然是苦力裡的苦力,奴隸裡的奴隸去服事神,而且祂最偉大。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又不能服事神,因為我們太爛了,我們這麼多罪惡,神哪需要我們服事?也就是說,就神的絕對的有能力,神不需要服事;就我們的絕對的卑微,我們也沒資格服事祂。但就神絕對的威嚴,我們應當服事祂,萬物都應該服事祂;就我們生命裡自己的毫無價值,而相對神的絕對有價值,我們除了服事祂,還服事誰呢?

所以我們的結論就是,我們都必須不斷靠著神的恩典來服事神,神本身是自給自足的,我們在作每件事時,從來沒有加添神任何的美好,因為祂不需要任何東西就已經是美好的,我們也沒有叫上帝有更多的快樂或舒服,或吃得快樂一點,因為祂都不需要這些。我們是因著祂服事我們,或祂給我們的白白的恩典,才能彼此服事、服事祂。祂沒有需要,祂服事我們,我們也說祂絕對不需要服事我們,祂那麼偉大,哪裡要服事我們?但正是因為萬物(不只是我們人)都是這麼卑賤、無力,所以神不斷的要把生命、氣息、動作賜給我們,神不斷要賜給我們吃的、喝的、穿的、力氣,要醫治、教導我們,說得難聽一點真是要擦我們的屁股,因為我們常常留下很多垃圾讓祂去清理。

故此,「事奉」是一個僕人的工作,或者是一個有能力者的工作。

「事奉」這個字有時候也變成「敬拜」,事奉神、敬拜神。英文worship Godserve God常常是一樣的。Sunday Service就是Sunday Worship,英文常常放在一起。在聖經新約、舊約裡我們事奉主常常就是獻祭,那不就是敬拜?我們禱告、在教會裡所做的就是敬拜神,也是事奉神。

再次說,不管是敬拜也好,事奉也好,就神本身來說,祂完全不需要,神太完美。但就我們人蒙了神的恩典,我們的責任就只有這個,就是除了把一切歸給祂,還幹什麼呢?事實上在我們被祂事奉的時候,我們也在敬拜祂、讚美祂了。

保羅說,我事奉、敬拜這個神,是怎麼事奉、敬拜?「用心靈所事奉的神」「心靈」原文就是「靈」,用靈敬拜、事奉。這「靈」是什麼意思?這又很複雜,可能你馬上想到的事耶穌在約翰福音對撒馬利亞婦人講的,「神是靈,拜祂(或事奉祂)的要在靈和真理裡事奉祂」,所以我事奉神是在靈裡事奉,或藉著靈事奉。

這又看到剛才那幾個介詞,是through 還是byinwith,在希臘文還有我們中文都有很多不同的翻法,希伯來文也有不同的形式,我想我們很難講得那麼仔細。如果你說我事奉神是要在靈裡事奉,要靠著靈來事奉,不靠著「我」,這是講得通的。如果說我事奉,就像聖經好多地方講的,主要神喜悅的是在靈裡的敬拜、靈裡的事奉,包括唱詩讚美或宣教、上課、排椅子等等,可以想到很多,這事奉、敬拜再次連在一起,我是要靠著聖靈,不能在我自己裡面,或說不能用人的方式,這也講得通。有解經家說保羅在這裡講的特別可能主要不是指著聖靈,而是指著他自己的靈,用靈來事奉。

各位,這字眼真的蠻複雜。看哥林多前書保羅有說,「我要用靈禱告,也要用悟性禱告」,這就產生很多問題。靈恩派弟兄姊妹說「用靈禱告」就是說方言,「用悟性禱告」就是什麼,我想不能這樣講。「用靈禱告、藉著靈禱告、在靈裡事奉」,我們單講這裡,我們不是也唱一首詩歌:「我靈歌唱」?你靈怎麼會唱歌?你喉嚨在歌唱的,但就是那個意思:我很興奮。這實在很難說,我們也不要談什麼人是靈、魂、體三分,那都太複雜,我比較同意的一個解經的看法就是說,神是靈,我們的肉身、喉嚨、金錢、禱告都很好,但這需要是從神而來的才能歸向神。我用這樣的字眼來講,就是我們的敬拜、事奉、一切要倚靠神,也要把榮耀歸給神。你的聰明、智慧、電腦技能、唱歌技巧、講道等這都很好,但需要是在靈裡面的,也就是不是靠著自己的。不管是你的靈或神的靈,我不願意介入到那麼多,因為我也不懂。

在他兒子福音上

還沒有講完,保羅說,我保證我是不斷的提到你們,因為神為我作見證。而神是什麼神?是我在事奉的神。你又怎麼樣能事奉神?因為怎麼樣、怎麼樣。你怎麼事奉神?我用靈在事奉神。你用靈在事奉神?那有沒有在用靈唱歌、用靈禱告、用靈去四川扶貧?最重要他要表達的是第一句話,「我在他兒子福音上」。這話都難解。你說保羅真是很可惡(當然我們不敢這樣講),為什麼不講簡單一點?因為他要表達的意思實在很豐富。各位,他一直都在講一件事:傳福音。教會、使徒、一切的存在就是要傳揚這福音。「我在他兒子福音上」,我的事奉就是為了福音的緣故。

當然你也可以說,「我就是服事耶穌」,或也可以說,「我就是要傳揚耶穌的名」,這些通通都可以講,不過保羅是說「在他兒子福音上」。這「兒子」其實就是福音,這「兒子」就是耶穌,就再一次講到耶穌跟上帝親密的關係。(我剛才已經談了一些叫你緊張的話,原來耶穌還不能隨便這樣講。耶穌是神的兒子嗎?是什麼意義下是神的兒子?)福音是藉著耶穌基督的生和死造成的。當然這裡面又是跟聖靈有關係,不僅在傳揚的時候要聖靈,耶穌基督的生和死裡復活,和祂生平的工作也都跟聖靈有關係。生是聖靈感孕生的,生活裡沒有太多講,但記得使徒行傳曾講過神用祂的靈膏拿撒勒人耶穌,「神怎樣以聖靈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穌」(徒1038),耶穌自己在趕鬼時也說,「我若是靠著神的靈趕鬼,就證明神的國臨到你們了。」也就是說這福音跟聖父、聖子、聖靈都有關係,不過我們比較熟悉的還是「祂兒子的福音」,這是祂兒子所做的,我在這福音上事奉上帝。

 

經文:羅馬書110-16

 

保羅這個禱告

110,「在禱告之間常常懇求,或者照神的旨意,終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裡去。」

保羅說「我禱告」,前面講「提到你們」,當然可能是為羅馬教會的這事、那事禱告,但下面再說「提到你們」就跟我有關,不再是為這事、那事、這爭執、那爭執禱告,是為「我能夠到你們那裡去」。這「終能得平坦的道路往你們那裡去」就是希望順利一點到你們那裡去。在後面看到保羅曾經再度提出這樣的要求,羅馬書1532「叫我順著神的旨意,歡歡喜喜的到你們那裡,與你們同得安息。」希望到你們那裡去能夠很平坦。

保羅在這時候,大概主後57年,在哥林多寫這封信,他希望把捐款交給耶路撒冷後就到羅馬,估計半年之後去,結果等了三年以後才去。神沒有聽這個禱告,或說神成全這禱告和眾人禱告的方式,完全不是他們能想到的。

這有很多可以思想,包括即便是最屬靈、最美好的事情,沒有任何的錯誤,神也不一定會成全。這我覺得也是給靈恩派弟兄姊妹(不要說靈恩派弟兄姊妹,只是他們稍微強烈一點,我們自己也是一樣)常常問的這問題,「為什麼神會那樣?」的答案。

各位,我不是不耐煩,求主赦免我,這問題實在不需要問了,因為神的旨意就是這樣。這是一個很痛苦的回答,我希望很有愛心的來回答。「神為什麼這樣?」我們不能夠控告上帝,你可以問,可以求神給你答案,但在牧養教會時或在自己生活裡,我必須告訴你,有千千萬萬不合理的事,甚至每一件事都不合理。你要用我們人的腦袋去判斷的話,神沒有一件事做得對,甚至神根本不會存在,或一切都是矛盾。如果你順服、信靠的話,每一件事都可以有答案(當然我們的理性不一定能說明得很清楚,我們也不是這樣堵別人的嘴。)

保羅不知道,他祈求。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沒有任何私心,對雙方都有益處,但神就耽誤了他一段時間。他常常禱告,其實保羅也知道,他在哥林多寫這信時,就知道要做兩件事,一個就是要送捐項到耶路撒冷,另外一個就是要到羅馬去。事實上如果到羅馬,他會展開他第四次的旅程,他也展開了,不過在聖經裡就沒有多記載,就是他去羅馬,然後在往西班牙那邊去。這些聖經都沒有多講,我們在教牧書信裡可能看到一些,包括提多書、提摩太前後書裡看到他再去了哪些地方。這第四次旅程以及他去耶路撒冷,其實保羅知道不妙,最起碼保羅知道去耶路撒冷不妙。「現在我往耶路撒冷去,心甚迫切(原文是心被捆綁),不知道在那裡要遇見什麼事;但知道聖靈在各城裡向我指證,說有捆鎖與患難等待我。」(徒2022-23)這一去,非常不妙。

這裡就有很多叫人疑惑的問題,保羅該不該去耶路撒冷?我們得小心看。使徒行傳20章講到會碰到這些艱難,大家也勸他不要去,甚至在之前的時候就有人勸他不要去,說是很危險的,但保羅還是要去。使徒行傳214,在推羅的門徒「他們被聖靈感動,對保羅說: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後來到12節,變成「我們」,「我們和那本地的人聽見這話,都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這是在先知亞迦布照著聖靈的話,「說:聖靈說:猶太人在耶路撒冷,要如此捆綁這腰帶的主人,把他交在外邦人手裡。」後,大家(包括路加)就苦勸保羅不要去,而保羅說一定要去。聖經講得很清楚,推羅的門徒是被聖靈感動的。這麻煩了,保羅去耶路撒冷到底是順服神,還是不順服神?他明顯違反聖靈的意思嗎?

我特別舉這個例子就是說要小心,我們對神要有絕對的把握,但我們對自己又實在沒有把握。這也很難說,你說,對神有把握不是也是透過你自己?這沒錯,但我們對自己真是沒有把握,對神又真是有把握;我們對神在我們身上的恩典又真有把握,但我們自己對神的恩典又沒有把握。你說好麻煩,對不起,我也只能這樣說了。這也不是在講神學上抽象的東西,因為這是很重要的,包括我自己也是,我到底是不是個得救的人?到底神愛不愛我?我到底會不會從救恩中失落?還有其他大大小小所有的問題。各位不要覺得這都不是問題,你在碰到很大艱難時也會動搖的,再屬靈的人都有動搖過的,我們會有很多的動搖。

加爾文的神學就很強調神對祂的兒女一定會保守,給我們一個確據,但他的神學卻又叫很多人完全沒有確據,因為他不知道他是不是神預定得救的人,就恐懼得要死。衛斯理宗說,你要聖潔善良就知道了。但大家也都會恐懼得要死,因為我到底聖潔夠不夠?這些事情,我們真的只有再次求主憐憫,我還是強調神的絕對可靠,人相對的不可靠,包括正統神學,像路德、加爾文,和不是那麼正統的神學,像衛斯理,(說不那麼正統,不是說他錯,而是他有些地方不是那麼肯定神的權威)目的都是希望信徒的生活不要糟糕、隨便,希望好一點,不要說神保守,我就墮落,也不要說要聖潔,而我到底夠不夠聖潔,就墮落。我覺得所有人的想法、描述,都有它的流弊,我們求神幫助。

說到這裡,我認為在這裡有很明顯一件事情(也不大明顯,這是矛盾),聖靈的帶領是又清楚,又不夠清楚,就算兩造之間都知道這是聖靈帶領。保羅知道,聖靈告訴他在耶路撒冷有禍患,推羅的門徒也是,這是共同的,沒有矛盾。但對這樣的帶領:「你去耶路撒冷一定會有禍患」,你要不要去?我覺得聖靈就沒有很清楚的講。聖靈只有很清楚的講如果你到耶路撒冷,你一定有禍患。推羅的門徒和保羅都知道這件事,我覺得這沒有矛盾,大家都知道去會有禍患。但保羅對這的解讀就是我還是要去,聖靈只說有禍患,沒有說我不要去。推羅的門徒講那你就不要去。在箴言裡有這句話,「人被拉到死地,你要解救;人將被殺,你須攔阻。」(箴2411)。所以他們也是聖靈感動下的一個結論,保羅也是聖靈感動下的一個結論,都是對的,但可能有個相反的解釋。我覺得我們在信仰的生活裡就要小心一點,即使你有聖經那麼清楚的根據,也有聖靈那麼強烈的感動,未必就要說你這樣的解釋絕對是正確,甚至可能絕對是正確,但也未必會排除另外一個看起來跟你不一樣,卻也是絕對正確的解釋。

神的旨意

另外,可以看到保羅在這裡和在羅馬書後面,還有使徒行傳2021章都有一個問題,就是:神的旨意。到底神的旨意是什麼?這如果要仔細講又太長,我就非常簡單的講。

神的旨意,在我們今天一般來講,就是生活中神對我們是怎麼樣一個帶領,我們要知道才好。譬如說我應該去哪裡工作、牧會?我應該上班,還是辭去工作照顧家裡?我應不應該到美國讀書?大大小小每件事,我們都要尋求神的旨意。但我認為這樣的理解恐怕是錯了。

先講答案,你怎麼知道神的旨意?第一個,有沒有聖經的根據,第二個,屬靈人是不是也阿們這樣的事,第三個,環境的印證,第四個,你心裡有沒有平安。大概就是這四個,我看到的書都是這樣講的。但這樣來講,應用性不高,第一個,神的旨意有沒有要我去美國讀書?聖經上沒寫。第二個,屬靈人的建議是很好,但屬靈人的建議也常常會有錯誤,尤其在很重要的事上。像大衛要建殿,拿單說可以,可是錯了。第三個,環境的印證也很難說,你說神開路了,但很多時候你在作惡時非常順利,在走十字架道路時卻是非常艱難。到底是順利還是不順利叫做環境的印證?這都可以兩面講的。我不是說你以後不要再作這種見證,但實在說,有時候我們會用自己的想法:「神開了多麼奇妙的路」。

這樣講吧,比方我到美國去申請學校,才申請了一個,結果他回絕我,我就把他當成神的旨意不要我去,我就不去了,這是神的旨意。沒想到過幾個月他們又寫一封信來要我去,啊,神開路了。各位想想,那封信到底是誰遞的?神開路是你自己撞開那條路。就是我們不能用成敗來論英雄,你不能夠因為這件事是順利,甚至合你的禱告,就一定是神的旨意。我沒有否定這件事,事實上聖經很多時候也這樣講,我在這裡只是再次說我們因信稱義,不太能夠用環境最後的發展是怎麼樣,來決定神的旨意是怎麼樣,因為環境最後的發展是你看不到的。耶穌上十字架到底是不是神的旨意?很多人認為不是,如果你真是神的兒子,應該早就把羅馬人打敗了,哪裡還要上十字架?神的兒子怎麼會死得那麼悲慘?所以環境不一定是對的,你在走神的道路時可能非常艱難,約拿在躲避神旨意時非常順利的買到船票,你說神開路?

第四個,你說心裡平安的印證,這也是可以參考,但也不一定。同樣約拿違背神的旨意,在船上睡得非常平安。有時候你在做神的工作時心很不安。我們人是不可靠的,環境也不一定可靠,所以這四種可以參考,但不是絕對的

我是認為整個問神的旨意是什麼這個問題,恐怕都問錯了。神要不要你去美國?要不要你去這裡工作,神要你今天坐第一個位置還是最後一個位置?從最大到最小的問題都可以問,因為神萬事都管,不是嗎?你要問也可以,不過我覺得我們那樣來想神的旨意,有點太具體,而且有點太律法化。

太具體就是,我覺得在聖經裡,神對人整個的帶領,在具體的事上一般來講我們不是太能夠知道。這有聖經的根據:「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雅414),耶穌也講過類似的話。所以你說神怎麼樣、怎麼樣,我覺得在具體的事上不大能夠知道。

包括結婚,「這真是神安排的」,你們感情很好都是神安排的,有問題的時候都不是神安排的了。「神帶我到哪個地方工作」,我也聽過多少人流淚禱告,去了那裡,怎麼今天會變成這個樣子?當初你去的時候也是神的旨意,今天變成這樣也是神的旨意,你怎麼知道神要你在那裡工作多久。你說:「那神要我的婚姻就是七年」?當然不這樣說。就是我覺得我們人在解讀時都是相對的。我不是說一定不對,但我們不大看得到,除非神有什麼特別的指示(這跟最後要講到的預定論有關)你並不知道神在人間對個人、團體在將來會有什麼樣的帶領;你並不知道,神如果不特別啟示你,你不知道。

而且,就算神特別啟示人,人的解釋還是不一定正確。耶穌的來臨,末後必要發生的事,但以理書有講,聖經很多地方都有講,可是有誰知道是那樣應驗的?我們到今天都不大知道。猶太人早就知道祂要降臨,要生在猶大地的伯利恆,但有幾個人去等祂?一個都沒有。神特別指示將來的事,我們看到了,但將來的事會怎麼應驗,我們還是不知道。主的再來也是一個例子,聖經講得非常清楚主的再來怎樣怎樣,但我們現在有多少人會解釋主的再來是怎麼樣。就是我們人是非常有限,主的旨意具體上在過去、現在、將來怎麼實現,我們實在不大知道。所以具體我們不大知道。

第二個,不太能夠律法化。就是如果我們想到主的旨意就是律法的條文的話,第一個,這也沒有錯,神的旨意就表現在祂的律法中間,譬如神要我們善良、誠實、除我以外不可有別神,神的旨意的確就在祂的律法、聖經、祂的話中表現出來,也沒有錯。但神的旨意在律法中呈現時,是要你去這樣「遵行律法就是遵行神的旨意」嗎?這要非常小心來理解。

我用個話來講:父母對兒女的旨意(心意、用意、用心、盼望)是什麼?他希望兒女做什麼?就是:每個月孝順金廿萬?這不對,把父母想得太壞了。但不是很多父母都這樣想的,「養兒防老」?各位,有個很大的危險,我們基督徒也這樣想上帝:上帝對我們的旨意就是每個月都要奉獻十分之一;上帝就是要我們每天要恭讀祂的話多久,上帝要我們聽祂的話、做這些事。各位,這些都沒有錯,但有個基本的錯誤。

當然,人間的父母都有很多錯誤,我在舉例子時你一定要想到相對的。假定一個好的父母,對兒女的旨意是什麼?先講壞的,就是我們都會有的錯誤,其實也是真的,因為我們是不完全的。我聽到太多,可能自己也犯過這樣的錯誤。最近在美國有很多華人的小孩,年輕的第二、三代基督徒,teenager,十七、八歲或廿幾歲的,很多都不去教會,他的父母都非常敬虔。他們會說一句話:「我爸媽只有一件事,就是書要讀好,我只要拿回家的成績是A+ 就好」中國的父母不管是不是基督徒,常常就是這樣。「我兒子是哈佛的,拿獎學金」,「其他什麼教會、愛主,都是假的,我只要念哈佛大學醫學院,我爸媽就很高興。他是牧師、長老,什麼要我愛主,都是假的,我只要成績好他最高興。我成績不夠好,在教會服事很多、讀經、禱告,都沒有用。」很多美國的小孩子覺得基督徒父母非常虛偽,敬虔愛主都是假的,他們只要一件事,就是兒女光宗耀祖,賺錢很多、學問很大。各位,你再聽聽我們中國家長講的話,是不是就是這樣,我們希望的就是這個。當然我們會加上很多其他的話,又要愛主又要如何,那誰都會講,佛教徒也會講這種話,但最關心的是什麼事?

我們的神對我們最關心的是什麼?甚至唯一關心的是什麼?你成績要好,每天要洗碗、倒垃圾,從家裡到學校每件事通通做到,我就很高興?父母可能有這樣的父母,但神是這樣的神嗎?神要你遵守每一件律法,神要你敬畏祂,奉獻十分之一,去短宣,作拿細耳人,要你聖潔良善,每天早上出去晚上回來,就照著這些單子給祂,神說:「你很好,你滿足了我的心意。」是這樣嗎?

在人間,包括父母、老闆,恐怕多多少少都是這樣,你要遵行,照我的意思做。就在這一點事上,好像神也是這樣要求,我們也應該這樣做,我覺得所有的基督徒都會犯這錯誤。我們今天上羅馬書最重要的就是這一點。各位,神的意思不是這個。如果父母的意思就是你做了這麼多好的事情,守了我的規矩,才是好兒子,那就錯了。如果是個好的父母,他對兒女最大的期望就是:你接受我的愛。什麼讀書、洗碗、倒垃圾、規規矩矩,那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我對你的愛你接受,我給你吃,你願意吃。尤其越小的時候,我教你,我抱你,父母對一個三歲的小孩,會要他洗碗嗎?我餵你奶,你吃,我就好高興;我哄你睡,你會睡,我就好高興。你領受我的愛,長得白白胖胖的我就很高興。你說對,小孩子的時候是這樣,卅歲時就不是這樣了。你在神面前,永遠是個嬰孩。如果想到神要你做這些,神才喜歡你,就完全信錯了。我必須這樣講,而基督徒最容易犯的錯就是這樣。你要知道上帝對祂兒女的旨意就是「我愛你,接受我的愛」,這就是上帝的旨意。你不要把他變成「你要愛我」。對,最大的誡命就是要愛神,但這條誡命是誡命在福音上的,是「神愛我們」。

所以神的旨意最重要的,不要想到是很細節的生活上的部分,因為那我們多半不知道,更嚴重的是不要把他律法化。固然律法完全顯出神的旨意要我們聖潔、善良,要我們知道神是如何聖潔、善良等等,都有,但不管在人墮落或沒有墮落的時候,神希望人的一件事情,神的旨意整個濃縮成一個,就是神要人信靠祂,接受祂的愛。若這個你能領悟,真是聖靈幫助你領悟的話,所有羅馬書都不必上了,所有課都不必上了,而你一輩子,甚至不知道是不是在天堂裡,我們都要學這個,因為我們會忘記。我們會用兩種方式得罪上帝,一個是違反祂的律法,一個是不接受祂的福音。

違反祂的律法,這太多了不需要講,我們體貼肉體、自私等等,太多了。不接受祂的福音就是,我們居然想用我們的肉體遵行祂的律法,來得到祂的愛。這我等一下會繼續講。我認為神的旨意在神學裡還有「神預定的旨意,神教導的旨意」這些的討論,我們都不去講那麼多,神的旨意就是要信靠祂。

在這裡就可以講,保羅是說:我希望我是信靠祂,在信心當中,神帶我能夠到你們那裡去。但在信心當中,神如果沒有帶我到你們那裡去,感謝主。

切切想見他們

111-12,「11因為我切切的想見你們,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使你們可以堅固。12這樣,我在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

保羅很想見他們,這一點我以前也認為是種誇大的話,現在知道不是誇大,一個人真的有上帝的愛,對從來沒有見過的人也會有強烈的愛。人是「人在人情在」,看不見就沒有一切,而上帝能讓我們超越這一切。

他非常想見他們。我們也有想見的人,甚至沒有看到的我們也很想見,譬如你要到美國去讀書,甚至沒有看過照片,但你也很想見到那地方。保羅想要見到他們,當然他是人,是罪人,是有限的,雖然那時候是在聖靈的默示之下,有絕對的權威,跟神講話一樣,但他想見他們不是個人喜好而已(雖然喜好也不是壞事),他也不是想看羅馬的大風景、偉大建築(雖然那些也是值得看的)。我們想見人,還有什麼原因?各位,你想要到一個地方,想要見一個人,從最簡單的講法是他會給你一些好處。我想要去維也納,想聽到維也納的音樂;我想要去布拉格,想要看到布拉格的風景;我想要從那人、事、物中得到一些好處,這沒有錯,也不壞,但保羅想要見他們,是要給他們東西。這是神、神僕人的特點。但也要小心,絕對不要把這講成一種偉大的英雄,像倪柝聲說的那種只知請酒,付出不收,這也是錯誤的。甚至很多時候有人講到神的愛是完全付出,不求回報,我認為這是錯誤的。

各位再想想,你在愛一個人時,就說醫生愛病人時,「我就是愛你,就是照顧你,因為我就是這樣的醫生,你病好不好,是死是活,我都不管」,有這種醫生嗎?你教一個學生,「我就是愛你,傾囊相授,我把一切教給你,你學不學,聽不聽,打瞌睡都沒關係,我都不管,因為我愛你。」會這樣嗎?難道我們的神會不希望我們有所改變?現在教會裡很多都是這樣錯誤的講愛:「我就是付出,不求任何回報」。這是不對的,這是看不起你的愛,也看不起你的愛在他身上的結果。所以你再去看神的愛,神的愛是雙向的,神愛,也希望被愛的對象有反應,也能夠有反應,為那有能力。所以「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是錯誤的,聖經上講我們希望有收穫。但那收穫不是我們自己的利益,或不直接是我們自己的利益,那收穫是主,我們得到的是主。我們為主擺上,得到的也是主;我們能為主擺上,也是因為主為我們擺上一切。

「要把些屬靈的恩賜分給你們」,不要只想到保羅是偉大的使徒,不斷的給別人。保羅要把屬靈的恩賜給人的時候,他是希望這個教會能因此也繼續的給別人,包括給我們。各位,神都沒有那麼偉大(我姑且這樣說),單就是愛你而不希望你愛祂。神不是天天這樣講?你忘記了誡命嗎?神哪裡是說「我不希望你愛我,我只要愛你就好」?神第一個誡命就是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我。神不是我們想到的那種拼命施捨的大師,神說,「你要愛我,你不愛我,可咒可詛。」

保羅給你們,希望你們堅固,你們的堅固能幫助人,「這樣,我在你們中間,因你與我彼此的信心,就可以同得安慰。」我們從神那裡得到安慰。保羅當然比他們懂得多,他也沒有任何驕傲的意思,但他不是一個不指望神不做任何工作的人。我們今天因為太多的失敗和挫折,沒有看到神的能力,所以我們常常就是,「算了,算了,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對,可能我們很多時候的確是白辛苦,但我們不會說是沒有收穫,起碼我們知道神紀念,這就夠了。

你與我彼此的信心」,我希望我有信心神帶我去,神讓我能把所講的講得好(這包括保羅現在在寫的羅馬書),也包括我相信聖靈能感動你們在讀的時候能讀得懂,也包括你我繼續能行,我們能同得安慰。安慰裡也有鼓勵、激勵的意思。

仍有阻隔

113,「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裡去,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如同在其餘的外邦人中一樣;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

「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也是保羅慣用的語氣,可以在聖經裡好多地方找到,他的意思也是看起來很囉唆,就是「我願意你們知道」。為什麼要用兩個否定來說一個肯定?這不是囉唆,而是保羅要表明的他心態:「我不要你們不知道」好像更強烈一點,「我一定要你們知道這情形,我早就想到你們那裡去了」。

各位,別人去羅馬是觀光、求學、找做官的機會,這不一定是錯事,也沒有不好,保羅去那裡是「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他不是只是「要在你們中間撒種」,不是撒種不問收穫,他要得到果子。雖然不一定得得到,但知道這是聖靈做的工作。最起碼是做在主身上,那就有果子了。

「我屢次定意往你們那裡去」,我好幾次要去。這可以想到保羅三次的傳道都想去羅馬,但就沒有去成。保羅實在非常看重大城市。

他在羅馬到底有沒有做什麼大事?也很稀奇,我們沒有看到他做什麼大事。保羅後來是以囚犯的身份到羅馬被軟禁(使徒行傳最後一章),在羅馬大概有一兩年的時間他的確作了很重要的事,寫了四封監獄書信。起碼是很多學者這樣講,我覺得也對。

這四封監獄書信裡可能最重要的是以弗所書,另外歌羅西書、腓立比書,和腓利門書可能沒有那麼重要(我姑且用神學的意義來講)。但雖然可能沒有那麼重要,也很安慰、鼓勵人,包括極短的腓利門書,給我們極大的感動。他在被放了以後大概就往西班牙那邊去傳道,在羅馬這裡有多少我們不曉得。奇怪他在羅馬沒有留下一篇講道,他在羅馬所做的最偉大的事就是這封書信。

「我一定要在你們中間得些果子」,希望那果子也包括你們,跟你們以後去教羅馬書時那些聽到而行出來的人。

我定意要去,我想去。相信他也一定禱告要去,但神沒有開路。你不能說他定意去就不是神的旨意,不要用成敗論英雄。他到那麼多的外邦人那裡去,我們當然以可以想,如果保羅從安提阿一開始就去羅馬,甚至他從大馬色路上之後就去羅馬的話,今天整個基督教也許不一樣了。我們也想到如果那時候神沒有讓他往西,而是往東去,或他在亞力山大、耶路撒冷,會有什麼轉變?或他繼續往東去,會不會有一天到中國來?很多歷史會不會改變?很多人都揣測過,但我們也不曉得,就是神有阻隔。

神為什麼要阻隔?注意,這「只是到如今仍有阻隔」也可以說是魔鬼、猶太人、羅馬人、盜賊、時間、天氣的攔阻,這我們都要小心點想,講得仔細、完全一點(當然也沒有辦法講得那麼完全和仔細)。神的手攔阻,跟魔鬼的手攔阻,有沒有不一樣?當然有不一樣。撒旦的攔阻也有神的意思,這一點要小心看,約伯記是最明顯,的的確確是撒旦對約伯的攻擊,但的的確確也是神的允許這事。萬物萬事都在神的旨意中進行,希望我們是個順服神旨意的人就是。

神為什麼要造成這阻隔?撒旦、魔鬼、羅馬人、教會、或保羅的身體、生病,都有可能,解經書上都會告訴我們,重要的就是這都是神的旨意,但神的旨意並不是叫我們消極、不做事,神的旨意也可以叫我們逆向而行。神攔阻你去,但你更加的要去,也有可能,神就要看看你的決心、毅力如何。所以我們求神幫助我們要有信心。

欠福音的債

114,「無論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聰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們的債,」

什麼叫「欠債」?欠債就是欠錢。保羅絕對沒有欠希利尼人、任何人的錢,他是欠福音的債。什麼叫「欠福音的債」。大概也不能想說是保羅開過這支票,寫信給羅馬說我會到羅馬來傳福音給你們,但一直沒有兌現,所以保羅說欠債了。(我對你們倒是有點欠這債,跟董牧師答應了,不能不還)。

我們不是在律法上欠了任何的債,而是在福音上。當然也可以說是在律法上欠了債。就是說實際上保羅沒有任何義務要去,但就耶穌給我們的使命,我們每個人都欠債了。這種欠債應該叫每個人有個非常正面、積極、謙卑的態度,不是自滿的態度。

就像我來這裡講,也許你們會謝謝我,會講些稱讚的話,但我會不會被這些稱讚弄得以為自己真的很了不起,有一個絕對的良藥清醒我,就是:你不過是來還債的,你已經欠了他們不知多少了。

這不是故意的客氣,每個人活在世上都有這樣的情形:你為什麼要對別人這麼好?為什麼要給這些人這麼多東西?為什麼這些人這麼虧欠你,你還要這樣做?為什麼你要這麼勇敢、積極?不是因為你欠他,是因為上帝給你。耶穌吩咐了,耶穌給你聖靈,給你這些能力,叫你去做這事,你就要去做這些事。不是他配得,是耶穌要你去做。這種生活的態度很有福氣。後來在羅馬書138,也有講,「凡事都不可虧欠人,惟有彼此相愛要常以為虧欠;因為愛人的,就完全了律法。」。這就是愛的欠債。律法上我沒有任何事沒做到,但就上帝給我的恩典太豐富,我就算做到一切還是虧欠,我就算傳福音到全世界,傳福音到死,我還是虧欠,因為神給我的恩典和命令是要到普天下的,我們辦不到,也真的在神面前有個無虧的良心,但就神給我們的恩典來講,我們是一種不是難過的虧欠,而是喜樂和謙卑的虧欠。

盡力傳福音

115,「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

「所以情願盡我的力量」,這「我的力量」也很重要,當然可以說在聖靈裡有無限的力量,但聖靈所使用的工具也都是個有限的工具。保羅會死,他傳福音的地方也有限,我們也是一樣,只能盡力,也求主讓我們在盡力中有安息

「將福音也傳給你們在羅馬的人」。我希望去你們那裡傳,但保羅在這裡就是先用寫信的方式告訴他們。這些收信人多半都已經是基督徒了,所以各位,今天在講基本的福音,也不知道還有任何一卷書像羅馬書這麼豐富,我是在跟最屬靈的一群弟兄姊妹講,但跟我跟完全沒有聽過福音的人一樣要講。

求聖靈幫助,下面我們要進入一個非常偉大的經文,第16節:

我不以福音為恥

116,「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

「我不以福音為恥」是不是個可能,有人會以福音為恥?可能是這樣。當然在保羅身上不會,他是以這為榮的,他從來不會想到這是丟臉的事。但就耶穌曾經講的話,起碼很多人會以這福音為恥:在審判時有人是會被上帝看為可恥的,因為他在活著的時候以福音為恥,「凡在這淫亂罪惡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當作可恥的,人子在他父的榮耀裡,同聖天使降臨的時候,也要把那人當作可恥的。」(可838)有人會以福音為恥。因為我們活在肉身當中,即使我們是屬靈的,被聖靈充滿的基督徒,恐怕也很難避免這樣的情形,我們為以福音為恥。我們有時會跟著世界潮流,會體貼肉體,求主赦免、幫助我們,但耶穌也的確這樣警告我們。

我們也不是一天到晚就殉道或如何,那也不一定就是以福音為榮。有些人反其道而行,就天天要在街上說:「你們這些該死的罪人,你們要信耶穌」,就是不以福音為恥。各位,這可能還是血氣,你自己在賭氣,不一定好。有些人也可能在世上挫折很多,就藉著福音去罵人,這也不好。在電線竿貼一些東西,可能是好,也可能有不智慧的地方,所以要小心點講。

有人可能以福音為恥。我們求主憐憫,因為自己也在其中。也想到保羅對提摩太不也有這樣的提醒?「你不要以給我們的主作見證為恥,也不要以我這為主被囚的為恥;」(提後18)可能提摩太會這樣。我想保羅也不是責備,因為提摩太就是比較膽怯的人,所以保羅這樣提醒,我們不要覺得是罵他,我想保羅不會。

當然我們也要小心,當在講這些話時,也不要一種勝利主義 triumphalism,一天到晚宣告,這種也不大好。我們也不是故意狡猾或謹慎,包括你今天到台北街頭、佛光山、回教地方去傳福音,一些謹慎、略有隱藏,我想不是壞事,不是以福音為恥。

保羅是以福音為榮的。同時,還有很重要的地方,整個福音的本質在這世界上是被以為恥的。這又是在哥林多前書第12章那裡有講的。因為這世界被弄瞎了心眼,不知道十字架是那麼榮耀、美好。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

「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福音的第四個PPower 。我非常尊敬靈恩派弟兄姊妹,但這一點我一定要說,神的大能如果你只想到是叫死人復活、瞎子看見、醫病趕鬼、排山倒海、撒豆成兵、五餅二魚餵飽五千人,或今天在很多靈恩派特會、文宣裡看到,有些是誇大不實,我相信也有真的發生的。但就算是真實的,我們也要說,這不是聖經講的主要的神的大能。這是聖經有講的部分,我不否認,但不是主要的。

主要的,又一次是看到哥林多前書第1章,神的能力是人看來的神的軟弱。神沒有軟弱,但若說軟弱,神的軟弱是比人強壯。保羅也在23說,「我在你們那裡,又軟弱又懼怕,又甚戰兢。」。其實所有的書信(聖經)都有些類似的地方,哥林多前書跟羅馬書也非常相似。神的巨大的能力當然也表現在祂的創造、管理、拯救、審判,在祂用祂口中的利劍擊殺列國的時候,在祂使無變有的那些事上,但神的大能好像這一切都不足以表現出來,神一定要藉著一個最可怕的事,就是祂成為人的樣式,甚至神的死亡來完成。這我們簡直難以述說,不知道保羅是怎麼表達這件事情的:這個能力要救一切相信的人。

當然我這是跳到哥林多前書,也是跳到後來羅馬書和前面耶穌釘十字架,你才想得到,現在我要你用這字眼來想:神有極大的能力要救人。你先想到的就是神像超人一樣,換了個衣服就飛、擋火車,這是神的大能。我要提醒各位,這些在耶穌的生平中都只是略略看到一點,像五餅二魚這些神蹟,但所看到的整個大能又看不到祂上十字架、死亡。神的大能是我們好像沒有看到的大能。

神的大能,我已經說了,創造、拯救這些都有,我們就集中在一個地方來說,拯救,神要救人。神的大能不是祂大能蓋一個房子,或創造了一個什麼東西,神的大能就是像超人一樣,你快要死了祂來救你,像消防隊、救難人員一樣,有時他們自己會死,而神不是,神很棒。超人、蝙蝠峽也有被打敗的時候,神不會被打敗。各位,聖經詩篇裡非常多,大衛寫過許許多多神怎麼拯救他,很有代表性的就是詩篇18篇,「曾有死亡的繩索纏繞我,匪類的急流使我驚懼,陰間的繩索纏繞我,死亡的網羅臨到我。我在急難中求告耶和華,」我剛才講的是卡通片式的,一個人從天上掉下來,底下鱷魚、恐龍正要吃他的時候,飛天俠過來救了他,回頭一箭就把那恐龍砍死。我不是在講笑話,我在講你要想像,因為舊約時候神有多少次這樣拯救以色列人。

很早的一個拯救,其實創造就是一個拯救,幾乎可以說把人從空虛渾沌中救出來。當然這涉及很多神學的事情,就不多講。可以說試探也是一個拯救,神好像沒有把男女從蛇的試探中救出來。還有沒有一些拯救?沒有,神沒有拯救亞伯被該隱的殺死。還有沒有拯救?有,洪水氾濫時神曾經拯救過挪亞。但你再想想那次的拯救有沒有一點奇怪,如果要救挪亞,不要降洪水不就好了?挪亞,從人來看完全是自救,他造了方舟,還造得很好。不過這我們也不討論。好像還沒有拯救,那都是神的忿怒。

我們比較可能可以看到的拯救是亞伯拉罕,他有被拯救。亞伯拉罕在埃及時,從法老和自己的懦弱(他說妻子是他妹妹)中被拯救過。所多瑪、蛾摩拉裡的羅得被拯救,不過那些拯救我們都覺得有點怪,要知道(各位,我講這課是照著正統的神學講到神的全能、預定等等,)你看到這幾個拯救都是在神的咒詛下進行的。所多瑪、蛾摩拉的拯救,最好的就是不要降火,但沒有,降火了;挪亞的拯救最好就是不要降雨,但沒有,降雨了。

後面還看到雅各有許多的拯救,他差一點被他哥哥殺掉,事實上從聖經的描述,從母腹中就在打架,差一點被另外一個雙胞胎掐死。他也差一點被舅舅拉班騙而死亡,有可能。他差一點被迦南人殺掉,就是他兒子利未、西緬殺示劍人,所以那附近的人要殺他們。他也差一點被饑荒吞滅、死亡。

約瑟也多次的被拯救,差一點被他哥哥殺掉。以色列人,上帝拯救,這就比較更清楚,在紅海邊、埃及的奴役中被拯救,在大而可畏的曠野中差一點被沒有東西吃或沒有水喝中被拯救。

不過你都記得,這每一個後面都是上帝在做,不是我們今天想到的勢均力敵,魔鬼力量很大,上帝來打一下魔鬼,而是魔鬼很大的力量後面還有上帝。

剛才看到的就是大衛,大衛多次從掃羅手中被拯救。也不只是掃羅,他也差一點被他的兒子殺掉。從掃羅手中被拯救有時真是太戲劇化,千鈞一髮。在詩篇18篇的描述,大衛說好像地獄都開口了,好像真的就像電影裡,整個大樓正在垮,我掉在火海中時,突然天上有個超人來把我救起來,「他從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從大水中拉上來。」(詩1816)。另外一個例子,死亡的繩索已經纏著他,這像你已經被吊起來,椅子都被踢掉,這時候有個神槍手,一槍打斷那繩子,你被拯救。大衛的描述很特別,他是被壓制了很久,上帝在山上緊急用祂特別的交通工具超人,飛快的來救。

後面還可以看到很多個人和團體的拯救,包括從火爐中、獅子口中被救出來。不過我要講的都是一點:這些都不恐怖,魔鬼、毒蛇、猛獸、巴比倫的軍隊、亞述、滅命的瘟疫、紅海,各位,你要想想從哪裡被救出來。魔鬼?死亡?都錯了,下面就告訴你,這都是我們不去想的,是從上帝手中被救出來,上帝要滅掉你。所以當保羅在講福音的時候,實在他在講一件好恐怖的事,一個禍因,是沒有人能避免的:我們不是在魔鬼、死亡、疾病、天災人禍手中,我們在忿怒的上帝的手中,這需要被拯救。其實還有一句很重要的話,但要等一下再說,祂不是救所有的人,是要救相信的人。所以「相信」又是一個關鍵,相信和拯救是連在一起的。

 

經文:羅馬書118-23

 

神的忿怒顯出

118,「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

當保羅在講「神的義在福音上顯出來」的時候,他又說「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這兩個「顯明」是一樣的,跟19節的「顯明」不一樣,但意思應該是類似,也非常有關連。

福音,神拯救的大能,神稱這人為義,神藉著耶穌基督的作為讓我們這些罪人能夠重新跟神有好的關係,以致於得到完全的一個拯救,進入神的國度裡,是神已經把它顯出來的。但要講到這顯出來是個多好的消息,必須講到我們在一個多壞的狀況,唯有知道你在多壞的狀況之下,才能知道神對你的拯救是多麼的寶貴和美好。從耶穌基督為我們罪人死而復活的「福音」,其實就可以知道這種「禍音」,就是我們多麼糟糕,需要耶穌來為我們死而復活。上帝來拯救我們,就先有個預設,我們的可憐、罪惡狀況只有上帝能拯救,上帝以外最偉大的天使也不能拯救,什麼事只有需要上帝來拯救。當然也就是上帝的忿怒,需要上帝來拯救。所以18節講到神的忿怒從天上顯出來了。

「從天上」當然不是說某個地方,宇宙萬物都是從神而來,都在神裡面,所以「從天上顯出來」就是從神那邊顯出來,不要把它想成一個空間。

「神的忿怒顯出來」這是我們今天不喜歡講的。我們不喜歡講忿怒,尤其不喜歡講神的忿怒。神學家(尤其比較新派的)都喜歡只講神是慈愛、良善。我們不能夠同意這樣的講法,神絕對是聖潔、良善,這是一切的前提,也是聖經告訴我們的,神是絕對的、唯一的美好,神是全能而又美好,這我們始終不能忘記。而不喜歡說神是忿怒的理由,因為忿怒在我們人間是個不好的印象,一個忿怒、發脾氣的,總是修養不好,就算是很正直的義怒,我們也覺得有點遺憾。現在的人錯誤又多,艱難又多,又不肯悔改,就常常希望上帝是不會發脾氣的,這都是我們的人性。

(希望我並不是因為我喜歡發脾氣,就為神發脾氣找理由,這是絕對不可以這樣做的。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想法想神,任何人都不可以。)

但聖經裡講得很清楚,神是有震怒的。有太多經文說到有關神的忿怒、震怒、猛烈的怒氣,甚至這些經文比神的慈愛的經文還要多。像啟示錄裡很多這樣的經文,新約、舊約講到末後、神審判時這些經文很多,其實不管有沒有直接這樣的經文,聖經裡不斷的表達這件事,就是神非常的忿怒。

神的忿怒當然不要想成一個喜怒哀樂無常的暴君,或可惡、不受管教的孩子,神不是這樣,但神的確是一個公義、正直的神。也就是我們要肯定祂的公義、正直,一定有包含祂對罪惡的拯救和忿怒。這也都不能隔離,神一定有分,神對罪惡一定是不喜歡,一定是要消除這罪惡的。這當然都在祂全能掌管之中。

聖經裡有許多經文說到神的震怒,例如:

詩篇711a「神是公義的審判者,」我們講「神的義」裡有神會發怒的。「神的義」,就是神是很公正的,當人行在不義中時,祂會發怒、不滿,祂是公義的審判者。

當然這「義」後來也成為一個拯救。神的義、神的愛、神的拯救、神的審判其實在祂自己是不能分的,區別就是祂所揀選的人是被拯救的,祂所棄絕的人是被消滅。從人來看就是信祂的人就被拯救,不信祂的就被消滅。

詩篇711b,「又是天天向惡人發怒的神」,「向惡人」這三個字有打點,就是「又是天天發怒的神」。神是個天天發怒的神,為什麼?因為人天天在罪惡、抵擋上帝中,人天天在行惡。

要注意,我們千萬不要想成神怎麼這麼小氣、脾氣壞,我們碰過這樣的人,所以不喜歡看到神也是這樣。我們都不希望碰到這種喜怒無常的人或天氣,或市場的表現,我們希望都是很好的。如果我們在主裡面才能真的很好,神的公義和祂絕對的善良,使祂必定對不肯悔改的罪人有忿怒。

詩篇90篇裡摩西也講到,「我們經過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們度盡的年歲好像一聲歎息。」我們都在你的震怒底下度日子。

路德在這裡講得也很好,路德特別強調摩西是律法的頒佈者(當然是神頒佈,但摩西的確是領受了律法再頒佈),他對律法強烈的要求有很深刻的瞭解,所以摩西是最屬靈、最敬虔、最義的,但他知道他在神的震怒之下,而且整個以色列人都在神震怒之下。

我們是在神的震怒之下。當然這震怒之下讓我們悔改、歸向神,讓我們看到看到自己的不好,看到神的救恩,那是對的,而如果越來越頑梗,越來越否認這位神,神的震怒就越來越大。

顯在不虔不義者身上

神這震怒是顯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不虔不義」也有很多不同的解釋,有人講「不虔」是對神的不敬虔,是宗教上的;而「不義」是對人的不義,是法律上的。「不虔」是對前面那四誡(或五誡),「不義」是對後面的那六誡(或五誡)。這是很多人的解釋,不過比較穩當的解釋,「不虔」、「不義」是同樣的,你對神不敬虔,對人不會義,你對人的不義,就是出自你對神的不虔,因為下面也有講,「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

也就是,神的忿怒只顯在一種人身上,那種人就是「不虔不義」、「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就是罪人,其實就是我們每個人。

祂的忿怒很明顯的顯出來,這可以想到許多文學、科學的描述,我們自己也不妨想想:神的怒氣在人的身上顯出來嗎?且先不要說有沒有這位神,就說在這世界,我們是活在一個很幸福的狀況,還是比較恐懼的狀況中?

愛因斯坦也問過這老問題,他問過兩個問題,第一:這宇宙是不是友善的?第二:這宇宙是不是有秩序的?一個是講到理性方面,一個是講到道德方面。理性不只是講到科學方面,因為有所謂「實踐的理性」和「純粹的理性」。科學的理智、邏輯,和道德的運用是有關係的,但這關係不是建立在人之上(像康德所說的),一切事都建立在神所做的事上。當人拒絕神的時候,人就在一種很悲慘的狀況中,就是神的震怒,我們在神的咒詛、怒氣之下。

不過,雖然我們肯定這一點,也不要常常提,因為這會叫人很反感,覺得這是嚴苛的加爾文主義,把神想得太壞、太凶。我們當然也不要去替神開脫,聖經怎麼講,就怎麼講,但神是一切事情的源頭,這我們絕對要肯定

神在這世界上是顯出祂的怒氣。所有非基督徒,包括羅素,無神論、其他宗教(特別包括道家和佛教)都覺得世界無意義,事實上,若不能夠肯定、相信一位全能慈愛的神,這世界就非常虛空、沒有意義、悲慘、難過。

像愛因斯坦,他並不是個信徒,是個無神論或不可知論,但多少還受到一點猶太教的影響。很多人因著他一些應酬的文字以為他是個愛神的人,其實我必須很誠實的說,他不是這樣的,但他多少受到這些影響,所以他還希望宇宙有理、有情。而我們知道,如果不相信神的話,不會看到宇宙有理、有情,看到的是無意義、悲哀、虛空、虛無。

不過,就算我們有了神的恩典,我們也會(甚至更)看到神的震怒,更看到如果不悔改歸向主,如果神沒有為我們預備救恩,如果沒有耶穌替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復活,如果不是聖靈讓我們看到、接受這樣的恩典,我們是多麼可悲、可憐。我們生活中生老病死的每一件事情,包括佛教、希臘神話裡這些故事,是哲學家都討論的。叔本華這悲觀的哲學家,還有我們中國的老莊,看起來豁達,其實也就是一種極大的悲哀、人生沒有意義。這是很自然的想法,如果不相信有一位全能神就一定會很悲哀,這宇宙就處處有悲哀。看到不管是天災、人禍、生老病死時,我們都會覺得這是不幸的。不信神的人也看到這世界的虛空、虛幻,不管是佛教的「空」,或羅素這些無神論,他說過很有名的話:我們要有一個unyielding despair不投降的絕望,在絕望中不放棄。這宇宙沒有意義,但我們不能投降,我們不能放棄,但是沒有意義的。這很可笑、虛無,所以現代和後現代,雖然他們中間有很大的爭執,其實他們是一樣的絕望,因為神的忿怒顯在他們身上。

這些「不虔不義」、對上帝不恭敬、不守神的律法的,保羅就再用一個字來形容,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什麼叫「行不義阻擋真理」?看字面來講就是人很壞,不但行不義,而且阻擋真理的進行。就如在司法界、學術界、各界,為了利益等等就昧著良心在做事,阻擋真理。

不過聖經學者在這裡也指出,「阻擋真理」可能最好的意思就是刻意的壓制真理,不讓真理顯出來,尤其是改革宗和路德宗很喜歡講這是一個關鍵的字。我們一定要記住,人的罪惡最重要的就是在阻擋、攔阻真理,這真理當然就是上帝,就是一切關於神的事。這一切關於神的事,神已經顯給人,在萬物中都顯出來,但在墮落的(當然也就是被神咒詛的)人、萬物身上,我們都想盡辦法要壓抑、抑制這個真理,這鋼、鐵、金鋼鑽一般的事實

我們刻意去壓制這真理,還不是說我們不刻意尋找就尋找不到,而是很明顯已經有的,我們卻壓制這真理。而那是誰呢?是外邦人?猶太人?少數的這些、那些人,還是多數的這些、那些人?答案是一切的人,在後面會看到,沒有一個行義的,一個都沒有,沒有一個人不在阻擋真理。每個人若不是上帝的恩典,在這墮落、被咒詛的世界裡,我們就是不斷的在壓制真理,這真理是神給我們講的。下面就講得更明白,第19節:

神已將自己顯明

119,「神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原顯明在人心裡,因為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神把關於自己的事顯在人心裡,下面一句話就再度強調這這句話的真實,「神已經給他們顯明」。

我們馬上先問一下:這是真的嗎?想想看,你覺得神的事情是清清楚楚的,神把祂自己放在你心裡,你心裡就知道有神嗎?從行為學來講,什麼都是後天學習的,也有人說有些先天的東西。不管先天或後天,不管人是一張白紙,還是先有些東西、範疇在那裡,不管經驗主義或理性主義他們的爭執,我們要講的是聖經的話,我們相信人的心不管本來是什麼,現在是什麼,神是始終不斷的把關於祂的事情都顯在人的心裡面,而且這是人可以、能夠知道的。

這裡強調、重複的說這是神顯明給他們的,神已經顯明,你不能說沒有。這就是神學裡很重要的「啟示」,可以說就是「自然啟示」,我們是藉著自然的萬物,看得到、聽得到,甚至想得到的,裡面通通都有神的作為、智慧、慈愛、憐憫。所以從一草一木,或人類文明歷史的一個過程,都可以從其中看到神,因為神把祂顯明了。

這「顯明」翻得很正確,就是不晦澀不明,是很清楚的顯給你們。當然我想我們今天並不同意這一點,我們會說我們沒有一個人知道神,你今天對無神論者或其他宗教的人,他不會覺得這基督教的神是很清楚的。這我們也承認,但我們更要承認神的話,神的話說已經顯明,為什麼我們今天不清楚?其實答案就在18節,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在阻擋或壓制這顯明。雖然是壓制不了,因為那比良心的聲音還要更真實,神把祂放在那裡,你怎麼可能壓制得了?但我們就不斷的去壓制、扭曲祂,這就產生了一切的罪惡。

我們基督教常常講人有罪,而且把人講得十惡不赦、罪大惡極、「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誰能識透呢﹖」(耶179),聖經的經文很多,保羅在羅馬書這裡也有講,在以弗所書也有些很有名的話,譬如,「…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他們心地昏昧,與神所賜的生命隔絕了,都因自己無知,心裡剛硬;良心既然喪盡,就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弗417-19

但我們能說人都是這樣嗎?好像不是。我們會說人是不好,因為有些私心,但也許我們也不必太過份,可以很中庸、適度的說:「這也沒有那麼嚴重,為什麼基督教把它看得那麼嚴重?而且實在人也沒有都是那樣的壞。」對,我們重點不在你外表的行為是不是殺人放火,我們認為人心裡面很多的詭詐。好,就算我們心裡有很多詭詐,但能不能說有相當多的人裡(包括孔子、周圍的人,不信主的老師、親人)也有不錯的,甚至有非常好的,聖經上為什麼說他們很邪惡?

聖經在後面會說到這發展的過程,但我們現在要講那很合理的基礎,就是因為人故意的不認識上帝,故意把對上帝的認識壓制,這是一切罪惡的根本。所以你跟一個無神論討論,你在怎麼說神的存在是真實、藉著所造之物就可知的?他不會被你說服。

就像現在的「智慧設計論」,基本上是一些相當不錯的基督徒,很客觀、公正的在表達這宇宙是上帝(或說有智慧者)設計的。不過可能不夠完全,因為上帝不只在設計,也在創造,建造。

這宇宙有個造物主是合理的,但這合理的,一旦跟基督教的創造主有關係,他們就會想盡辦法壓抑。像DNA的發現Francis Crick就說了:我們不能相信有造物主。像他這樣聰明的人就說過,生命、世界的產生幾乎等於是一個神蹟,他不講是神蹟,因為一講到神蹟就講到有上帝,他不能接受有上帝,他什麼都可以接受,但不能接受有這位全能的上帝,所以他說生命的產生是外星人造的。外星人的存在比上帝的存在證據薄弱太多,也不要講證據,那實在是很荒唐,這麼偉大的科學家怎麼會這樣講,因為他不要有一個上帝的創造。

另外,「宇宙大爆炸論」,我也不知道這理論是不是對的,我們用科學來證明聖經都要非常小心,這是不大妥當的事,應該聖經、神的話是至高權威。但很多學者(包括敬虔的)都說「大爆炸」顯示宇宙有個開始,很支持創造論。我們聽起來可能也是這樣,但這理論可能過了廿、卅年也沒有人接受了,所以基督徒不要太擁抱這些東西。神的創造我們知道是真的,科學有時候支持,有時候反對,我們也不必太在意,當然參考是好的

英國廿世紀的天文學家Fred Hoyle就非常反對,他一直在抗拒「大爆炸」,理由不是科學上的證據,就是因為這「大爆炸」有點會讓人推想到上帝的創造是可能的,所以就壓制。

還有像今天的Richard Dawkins、無神論,他們都知道宇宙、生命就他們的專業來看是非常奇妙,如果用一個上帝來解釋是很好的,但為著他們心中那種罪惡,要敵擋、阻擋、壓抑真理(這大概是原罪的一個表現方式),就是不想有一個創造的神。

所以這種無神論、不可知論,或今天有些異端的所謂福音派,他們去認同其他宗教「開放的神觀」。所謂「開放的神觀」就是就算你承認有三位一體的神,但不要承認一個絕對全能、創造萬有、從無到有創造時間、空間的神。所以很多福音派神學家不大相信神創造時間、空間,他們總是要把神的全能或慈愛、公義打一些折扣。這是一種壓制。

我不能憑我的學問、知識去批評這些學者,因為他們的知識、學問、道德都非常棒,但我的確說,如果從聖經上的話來講,除非被神憐憫,每一個人都有這個特點:他行的不義,不虔不義。先不要說他不孝順父母或犯了十誡這些,因為聖經不是先講這些,這些罪惡是有的,是人否定上帝以後,或早或晚最後總多多少少顯出來的,我們承認有些在神的保守中顯出得比較少,我們也感謝主,但如果你不願意信靠神,就總會在阻擋真理,就會把這些邪惡越來越多的顯出來。

神是明明可知

120,「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

這當然有很多的爭執,像天主教的「自然神學」就說,人憑著自己自然的理性,可以對神有某種程度的認識,但要得救的話,還需要「特別啟示」。基督徒我們相信有「自然啟示」,但我們不相信有「自然神學」,也就是我們不人可以憑自己的理性發展出一套神學,完全需要靠著神的啟示。

但我們現在不介入那些爭執,就說神在自然界的啟示,也就是在這裡說的,「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我們還是要問:是不是這樣?真的有神嗎?

我們基督徒當然說真的有神,不但有神,而且無法避免的在神的創造物裡都顯出來了,整個宇宙中最小到最大的事情,甚至在人類歷史中看得見或看不見的,人文界、自然界的每件事都有神的智慧、全能、公義、聖潔、善良表現出來。如果人沒有墮落,整個宇宙不是在墮落咒詛中的話,大家都會認識神、讚美神,雖然我們不太知道生物界或無生物界怎麼表達這些,不過聖經上是有這些形容的方式。但人墮落了以後,就故意阻擋這真理(18節),壓制上帝在自然界中每一個要顯示出祂的真實的真理,同時也壓制、阻擋在他心裡面接收、領受這種真理的能力和管道。神的啟示在萬物裡都有,好像發出了電波一樣,同時我們也有個好的收音機在心裡,可以收得到。但我們卻盡量去扭曲那電波,就是我們人的罪了。

當然,這個如果跟非基督徒爭論的話,他們不一定會同意,但也沒有辦法否定。他們當然不會相信有神(或聖經裡這位神),但我們指出:你其實知道,是一直在故意扭曲、壓制。

這是神學上一個很重要的討論,關於「自然神學」,近代一個神學學者,有名的護教家Van Til ,他所代表的改革宗,還有正統教會就一直不斷的講,人就是在壓制、扭曲上帝在自然界裡顯出祂真實的事,而且扭曲他心裡領受這些真理的能力,他在不斷的否認、扭曲,這就產生不只是知識上的問題,而且會有道德上的問題,就有各樣的敗壞,這就讓人在神的震怒之中。人因為離棄神,本來就在神的震怒中,故意這樣做,就更讓自己越來越偏行。

神是很愛人的,神創造世界不僅是要讓人享受、治理這世界而榮耀上帝,也要叫萬物在神的權柄、帶領之下,藉著人對神順服的這種治理,很幸福快樂,而且這幸福快樂最終和一直不斷的就是跟神有個美好的交通。

神的慈愛是一定要有對象的,當然三位一體神彼此之間就是愛和信的對象,在創造了世界,有了時空以後,祂也把這樣的愛放在萬物(特別是人)裡面。我們相信天使也是,天使就是因為認識神而去愛神。

我們認識一個東西,不一定產生愛,可能認識一個細菌,而更討厭這細菌;認識一個邪惡的東西就更討厭它,但對上帝,是越認識就越知道祂的美好,就一定會產生愛。「認識」這字在新約、舊約、希臘文、希伯來文裡面都有性的關係,意思是神是這麼的美好,你在認識祂的時候,就會產生對祂的信靠和愛,跟祂的結合。當然這都是個比喻的說法。

這我們講得稍微多了一點,但要瞭解這段經文必須這樣提,就是上帝把自己顯出來,上帝從天地的創造以來,最重要的還不只是顯出自然界或人文界種種的奧秘,而是把神的永能和神性都表達出來。

「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他說是「明明可知的」,而我們看這世界,能看到一個永能、慈愛的上帝嗎?「神性」就是神的各樣屬性,神的全能,甚至祂的三位一體,我們能看得到嗎?

路德在講到「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特別講到,這就是自然律,他甚至說自然律、自然的法則跟十誡沒有什麼不一樣。我想這也對,因為這裡是在講到「神的永能和神性」好像就是神在自然界、人心裡所彰顯出來的,跟神特別啟示出來的十誡沒有什麼不一樣。但當然路德會說我們人是徹底、不斷的在壓制,當然神也不斷繼續的光照我們,這是壓制不了的,寫在我們心中,但我們就是抗拒,在抗拒下就產生更多罪惡。

我們基督徒需要有這樣的相信,「神的永能和神性」是在受造之物中可以顯出來的。這是很奇妙的事,但我們在聖經裡不是看得非常多,在一般佈道會裡不也常常聽到,有的雖然講得不太妥當,但是有這樣的聖經根據:「遍地滿了耶和華的慈愛」(詩335)、「遍地滿了你的豐富」(詩10424)、「我觀看你指頭所造的天,並你所陳設的月亮星宿,便說:人算什麼,你竟顧念他﹖」(詩83-4)萬物沒有一個不得神的恩惠和慈愛,也沒有一個不會顯出神一些奇妙的作為,這顯出來就是讓我們知道神的慈愛、憐憫,叫我們去敬拜祂、事奉祂。

「叫人無可推諉」,就是要認識祂、信靠祂、愛祂,我們不信、不愛祂是不可以的。神有這樣的能力把自己顯出來,讓我們常常在神所顯出來的美好世界裡(雖然充滿了墮落和我們這墮落的人),不斷去信靠、讚美主。這就是保羅要講的,我們人都不這樣做,主就藉著祂一個很奇妙、特別的救恩。

人心無知昏暗

121,「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

「因為,他們雖然知道神」我們都知道神。看到祂是明明可知的,我們知道有這位神,卻故意的阻擋這真理,而這「知道神」是絕不可能壓制住的,既知道神,我們就要去信靠祂、愛祂。「知道神」不只是個普通的知識,可有可無,也不會知道祂就變成一個神學博士,會寫很多東西,「知道神」,這神是一個Person

又提Van Til,他常常強調神是個Absolute Person絕對的人、人格,其實這都不太妥,祂是個絕對的生命力、意志、智慧、聰明。這樣的一個Person或三位一體的神,當然受造物認識了祂就需要愛祂,祂是愛,我們也要這樣去愛祂;祂是能力,我們就要向祂吸取能力;祂是光,我們要吸收祂的光;我們得到這樣的恩惠,就要以這樣的恩惠來回報。這是把祂當作神來榮耀祂,而我們不這樣做,當然無知的心就越來越黑暗。求主幫助我們,要榮耀祂、感謝祂,要活出一個生活,處處是倚靠祂的。

也且先不要講到說,「榮耀祂」就是我們要開賓士轎車,或我們要常常傳道,或基督徒在這世上要有多好的見證,「榮耀祂」最基本的是對祂的認識,對祂的愛,活出祂啟示出來的真理和道,肯定、信靠祂,這都是「榮耀祂」。

但我們都沒有這樣做,我們去榮耀、感謝那些受造物,我們整個心思意念都大大有個改變,就變成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這是個惡性循環,故意壓制對神的知識,我們就越來越無知、虛妄。當然這也不是說不信主的人在道德、知識上都那麼爛。

 Van Til(或基督教)有些話會讓我們有些錯誤的瞭解,好像人就是一個無惡不做的野獸,或像木頭石頭一樣的什麼都不知道,這些明顯的不僅違反了我們的常識,更是違反了聖經,聖經裡有講到許多不信主的人,包括在約拿書還有很多地方看到,羅馬的政府、但以理書講的這些文明,他們都也可以顯出很多的知識、道德和美好的地方,甚至成為神的工具。但我們要說,那都是神的恩典,雖然他們壓制神的一般啟示,但神的一般恩典還是臨到他們,然而他們不會感謝神給他的這些不斷臨到的恩典,就對神的事越來越無知、昏暗。而神還是保守他們,使他們可能在道德、學問上都還是有很多成就,但一講到神的事,他們就昏暗了。當然,對神的事昏暗,對其他知識至終也會出問題。這我們在科學、文化上恐怕有得是筆墨官司可以打,我只是根據聖經說必然是這樣。

之所以說「有筆墨官司可以打」,意思是說人不願意信靠聖經裡的這位真神時,他的科技、文化等雖然在神的保守中還可能有成就,但至終整體和個人都會亂下去。所以在神的保守下,西方世界在原來認識神、信靠神的情形下可能發展出一些很美好的科學,但隨著他們不信主,這整個大樓就會慢慢腐蝕。像後現代就是這樣的情形。

當說「筆墨官司可以打」就是說我們並沒有把這事證明出來,因為人在信主時,特別十六世紀宗教改革後,人對神的認識特別深刻,科技就能發達,政治、各樣發展就特別好,然後人在啟蒙運動以後逐漸逐漸遠離神,也就墮落了。當然我們不太能夠看到信主的人立刻就有好的科學,也不太能看到離棄主的人立刻就有壞的科學、知識或道德,這不太能看到。到底是什麼影響了什麼?那不信主的人根本覺得基督教始終是一種妨礙真理的東西。但我們根據聖經會說,人如果不認識神,雖然神有很多保守,但至終他們就是無知、黑暗的。

122,「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

他們「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也不是說他們的IQ不好,我們不會這樣說,但這也可以從哥林多前書第1章那裡看到,他們在神的事上完全的無知,當然也會影響到其他方面。神還是在保守他們,但這些不信的人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林後44),可能有這樣的現象。

我們當然也不必談誰是這個樣子,人沒有把神當作神,因為獨一真神已經把自己給他們顯明,人雖然知道這位神,卻不把神當作神來榮耀祂、敬拜祂、愛祂、感謝祂、倚靠祂、信靠祂,就越來越糊塗。這糊塗,前面也說了,就是一個惡性循環,在神的咒詛、世界的神弄瞎心眼、人自己的頑梗之下,就越來越昏暗。我們以為的聰明,成為愚拙。

再次說,這愚拙不是說IQ低,而是對神的不認識。在道德、知識上可能都不錯,但因為故意不認識神,就越走越錯。聖經說,「愚頑人心裡說:沒有神。」(詩141)並不是指IQ的問題,就是不認識神,不敬畏神。

我們也不要說比較笨的人才信靠上帝,因為聖經好像有這樣說,「神揀選愚拙的人」,不要死板的這樣看,我想「神揀選愚拙、軟弱的」重點是說這叫人謙卑去倚靠上帝,知道自己的不行,如果你真的很剛強,但知道自己一無所有,都是從神來的,就非常好了。

123,「將不能朽壞之神的榮耀變為偶像,彷彿必朽壞的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

「不能朽壞之神」當然是我們人沒有辦法想像的,萬物都是有開始,有結束,但神是不能朽壞的。「神的榮耀」其實就是神的一切,就是神。神把祂的一切榮耀,把祂自己顯出。我們把神變成偶像,把神豐富的榮耀、聰明、智慧、能力都變成一個偶像。

這在人間很多,當然是外邦人做的,但也不要忘記以色列人不就是這樣?在出埃及記裡看到亞倫就是做了偶像,而且他並不是把那當作一個異教的神,是把那當作耶和華。也就是我們的罪惡,應該是看到神這麼多偉大,就敬拜那位創造宇宙萬物的神,而不是看到這麼多偉大就去敬拜一個受造物。這是個很關鍵的問題。

保羅在使徒行傳17章跟雅典人也是講這樣的話,神創造我們、萬物,是要我們去尋求祂,是要我們使用萬物,用這些萬物來榮耀祂、相信祂。這是個生死的關鍵,就像神給我們知識,不是叫我們崇拜知識,而是使用知識(當然某種程度喜歡是也是很對的)。神給我們美麗、健康、自由、平安、公義、聖潔、善良、知識、學問、吃的、喝的、彈的、看的等等所有的受造物,看得見的、看不見的,這一切目的是要我們去尋求神、敬拜神、愛神,但是當人故意把這神存在的真知識一再地壓抑時,他無知的心就是居然自己來造神。亞倫就是帶著以色列人做這樣的事,不是外邦人而已。

求主幫助,讓我們在聖經裡不斷的看到神豐富的榮耀。這裡講的「神的榮耀」應該是指祂的神性和祂的崇高、偉大、莊嚴,特別神自己的這些啟示。詩篇191「諸天述說神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但人就把祂變成飛禽走獸的樣子,這些是必朽壞的,神是不朽壞的,神是無始無終,受造物都是有始有終的。

可能就某個意義來講也是可以瞭解,墮落的人一定會這樣。他不能夠相信神,看到奇妙的土地,就拜土地公;看到海洋很奇妙,就拜海龍王;看到雲雨雷電很奇妙,就去拜天上的雷公。

但這種把神的榮耀變成偶像,是很荒唐的,詩篇裡一再講到這種錯誤,你在拜一個自己手所造的,怎麼可以?在以賽亞書、耶利米書也不斷看到講到偶像的虛無,像以賽亞書449,開始講到這些的虛空、虛無,當然到最後自己也變成虛空、虛無了。以賽亞書4149章,詩篇1154-9,耶利米書第10章都有講。「他們不知道,也不思想;因為耶和華閉住他們的眼,不能看見,塞住他們的心,不能明白。」(賽4418)這又是講到耶和華掌管。但我們不要總是講到這方面,也要想到人自己無知的心就昏暗了。在先知書也看到,在這裡也看到,不要去做、拜那些偶像,那些是受造物,必朽壞的,他所顯出的能力是從神來的。神不斷的呼籲我們要歸向祂,單單敬拜祂、信靠祂、愛祂。

 

經文:羅馬書124-21

 

神任憑

124,「所以,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以致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

當人把不能朽壞的神的榮耀變成偶像時,神就任憑他們。

保羅的確在講一個非常詳盡的神學,只是用非常濃縮的方式來講。當人把神(或神的榮耀)變成人和飛禽、走獸、昆蟲的樣式,變成受造物,不能動、不能說的偶像,自己離棄神就越來越多自甘墮落時,神就任憑他們。

「任憑」很可怕,我們人當然覺得是最好的事,天天希望神任憑我們,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小飛俠的故事也表達出這種心態,小飛俠去的地方叫做Never never land,就是絕不絕不的地方。小孩子最討厭聽到的就是「never,不可以」,我去的這個地方是沒有never的,絕對不會說never,皆大歡喜,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我相信這是今天很多人(甚至基督徒)心裡情慾還在想的:只要什麼都可以,不是很好?當然這會變成一個罪惡的世界。

當神任憑人的時候,你要說這在神的主宰當中也是可以,不過就從經文上來講,也是從人這邊來看,就是神允許人這樣。人既然要故意的敵擋神、故意的不認識神、故意拒絕神的這些真實時,神就讓他們為所欲為。

這可怕的事情在何西阿書也有講,「以法蓮親近偶像,任憑他吧!」(何417)就是神讓我們所謂的自由,要做任何事祂都不加干涉的時候,那真是非常危險。就好像以利的兩個兒子在那裡犯罪時,當耶和華不做任何攔阻的事情,而且他們做這些惡事沒有任何攔阻時,他們就有許多的罪惡。這種罪惡好像暢行無阻的時候,聖經上說,「因為耶和華想要殺他們」(撒上225)。

當我們做事(不管做任何事)好像沒有任何的牽制時,你且不要說這是神開路,有可能這是神在任憑你。當然我也不能說現在都很順利就該死,神在任憑我。你也不要那麼緊張,求神幫助我們。總之,活在神的律法和對神的順服當中,是最有福氣的事,隨意妄為是不好的。當然神也給我們自由,我們也希望靠著聖靈被神的愛激動來做事,不是祂講一動,我們做一動。

「神任憑他們逞著心裡的情慾」這都是非常濃縮的講法,可能從宗教道德的歷史來講,可以花很多力氣、寫幾十本書來講這過程,大概西方就是這樣。西方包括歐洲、美國,人總是這樣,當他們一直不斷的想要擺脫神對他們的約束,就像詩篇第2篇講的,世上這些人都要擺脫耶和華對他們的約束,他們要甩開上帝給他們的束縛時,一定會有暫時好像的解放,在西方可能從文藝復興時,或更早就開始,但比較明確的是在啟蒙運動的時候。歐洲、美國都越來越是這樣,他們解放出來後也想到很多很棒的東西,神也在其中有工作,但基本上對上帝、上帝律法的不順服,一定有個現象就是,「逞著心裡的情慾行污穢的事」,就是道德上一定會墮落。

我沒有去詳細考察,好像荷蘭是一個很好的代表。荷蘭曾經可能是最敬虔的一個國家,有強烈對主敬虔的傳統,但今天好像是毒品、色情最放蕩之處,就是他們擺脫了這敬虔之後的結果。大概整個歐洲、美國東北這些地方常常就是這樣,他們罪惡就很多,「行污穢的事」。信仰上的墮落會造成道德上的墮落,道德上的墮落就會「彼此玷辱自己的身體」、傷害自己的身體。這也是無可推諉的一件事,包括人現在的吸毒、性的放縱。

125,「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敬奉那造物的主;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阿們!」

這裡「神的真實」應該就是23節講的「神的榮耀」,把神的真實變成虛謊,就是把神的榮耀變成偶像。

神的真實」是什麼?這當然也是哲學上的大問題:「什麼叫做真實,What is truth」?彼拉多問過這問題。若問一般人什麼是真的,大概就是物質上的東西,摸得到、看得到的是真的。我們也不能說這答案錯誤,相對上有它的正確,摸得到、看得到的是有某種程度的真,但摸得到、看得到的物質的真,我們也要問,真到多久?譬如,這棟建築物、這個麥克風是真的,但一萬年以後,這句話應該就不是真的,這建築物、麥克風應該就不在了,物質的東西有它的開始,有它的結束。又譬如數學公式,應該是真的,可以存到永遠,但我也不敢說是不是這樣。也就是「什麼是真的」有很多講法,我們就講簡單的,就像道德、正義、公平等等一樣,如果不建立在神的身上就都沒有。

「他們將神的真實變為虛謊」甚至可以瞭解成「真實的神」,或神的榮耀,也就是神,他們把神變成虛假的。神學家很喜歡講這句話:Let God be God ,要讓神作神,就是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造神,那是偶像。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去信一個神,那也會信錯的。這都是我們基督徒也常常會犯的錯誤:我們希望神如何如何。所以這需要聖靈、聖經的話、十字架道路常常來糾正、引導,免得我們常常會有些偏差。有的不是偏差,但是是片面。很多真理我們很強調那片面,事實上我們理解的恐怕都是片面的,所以我們需要在這些片面裡能盡量的完全。

他們玷污自己的身體,讓自己的身體受到污穢、傷害,而且他們「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在第1章就看到「我用心靈所事奉的神」,在這裡敬拜、事奉兩個字就連在一起。

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我們可以想到的就是拜偶像。先是製造受造物、製造偶像,然後又去拜。這在台灣看到最多,好像打造一個金身,然後抬媽祖、遊街這些很荒唐的事我們都看到非常多。

但偶像,還有「去敬拜事奉受造之物」,不會只是一個有形的偶像而已,有很多無形的,譬如瑪門、財富、政治上的權力,這也是很多人膜拜的。偶像、或有形的神,既是人手所造的,當然就是虛假的,它自己完全沒有獨立存在的能力。

關於偶像的虛假,在詩篇裡有兩次提到偶像都是人手所造的,但講得很生動的是在以賽亞書44章以後,裡面講到人怎麼做偶像。相對的其實總是有一個,就是真神不是被造出來的,偶像一定是被做出來的。這你今天去跟任何一個不信上帝的人講,他都啞口無言。我們也不要跟他辯,因為就算他講不出話來,也不一定會信真神,可能更火大。「你為什麼要抬這些?某個廟裡的菩薩失竊,你還要去拜它?它自己都保不住自己,連叫一聲:小偷來偷我了,都不能講,你還要去信它,它還能保你平安?這很可笑的。」

這些事包括那些最聰明的不信主的科學家都是,我們雖遠遠不及他們,但在這最基本的事上,我們會說他們是愚拙、無知的。但他為什麼還要這樣做?高級一點的人,崇拜知識、自由、愛情等,都很多。人之所以會去敬拜偶像或這些假神,就是覺得它了不起,了不起就是它有能力,能治病、給福氣、叫人中樂透。

事實上聖經裡講到偶像的虛無,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詩篇很多地方都講到偶像是虛假、人手所造的,這都是常識,不需要多講,但為什麼還要去拜它?這也是我覺得教會在這幾十年來,也許多少受到一點靈恩派的影響,也不能說不對,就是偶像固然完全是虛假、人造的,但偶像後面的污鬼、邪靈,好像是真的,或說真的有那力量。這我們也不能完全否認,是有這情形,因為聖經是這樣講的,包括法老的術士、異教徒、巴力的先知有時也能做一些,啟示錄有講,耶穌也有講那假基督、敵基督、假先知,「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太2424

這些我們都承認有,但是它們的力量,我們也又不能忘記一件事:如果神不允許它們這樣做,它們是不能這樣做的,它們本身沒有任何力量。而神為什麼允許這樣?因為人不願意信靠上帝,神就讓人收這「要信靠自己手所做的」的一個結果。

這些東西一定有它一定的果效,包括在亞倫做金牛犢的時候,他做那金牛犢是需要安全感,那東西也的確非常貴重,是純金做的。亞倫說,我叫大家把金飾丟在火裡,就出來一隻牛了。很神奇,我們不知道亞倫有沒有誇張,可能是一種誇張,要減輕自己的責任。當然這裡還有很多問題,在曠野哪裡有足夠的火來鑄這些金銀,怎麼作我們也不曉得,可能邪靈也在其中有工作,或耶和華允許這樣的事。我們人需要安全感,給我們平安,當你不在神那裡找到安全感時,就喜歡在偶像裡找。

現在聰明人的偶像就不會是什麼媽祖這一類的,而可能就是基金、學問、知識,都是好東西,連造偶像的材料都是好東西,那都是上帝造的,但人把它變成一個它自己力量沒有辦法負荷的,它沒有辦法做任何的事,你去依附他,就在虛幻當中。

有時候神也允許魔鬼作這些欺哄你的事,但你不要被這些事欺哄了。它可能可以給你一些安全感、平安、讓你中樂透,但那是邪惡、不道德的。偶像之所以會流行,包括人其他的偶像:愛情、性、自由、知識、或他們以為的真理,都有一些叫人很安全、很喜悅、很滿足的,為了繼續要得到這安全、喜悅、滿足,人就辛辛苦苦在服事它。所以一方面人要從偶像那裡得到一些好東西,一方面人又要把好東西獻給這偶像;一方面把它稱為最尊貴的,而且以它為樂,一方面自己有非常辛苦的在服事它。

這些都跟我們敬拜上帝看起來很相像,有一點像平行線:一方面把最好的給神,因為神把最好的給我們;一方面我們在敬拜事奉神當中有極大的喜樂,一方面我們也非常辛苦。你說哪個是對的,哪個是錯的?我們相信我們的是對的,但你不要忘記偶像或污鬼的以假亂真,是常常會這樣。更不要忘記我們在罪惡的世界,我們是罪惡的人,我們會以真亂假,就是把神的榮耀變成虛假。這兩個當然是類似的,一個是我們把真的變成假的,一個是世人把假的當成真的,恐怕我們都會犯這些錯誤,去敬拜它,把最高的尊榮給它,又想盡一切辦法事奉它,當然也從那裡得到享受、喜悅和滿足。

他們「不敬奉那造物的主」,所以創造的確是個很重要的教義,聖經很多地方都講到神是全能的,神預定、計畫、執行了一切,創造了萬有、管理了一切,但人卻不敬拜神,去做偶像,然後去敬拜事奉他手所做的。

保羅一定是在講到這些現象,當然這是外邦人,但猶太人並沒有落後多少,包括聖經裡看到第一次做偶像的,當然以前也有神像,但起碼形式上是以色列人在那裡做的,之後繼續,耶羅波安、亞哈也做這些事。在保羅寫羅馬書的羅馬世界裡,雖然羅馬人有那麼多聰明(也是神給的),但他們的神也是非常的多。所以保羅在想到這些偶像、邪靈時,他不只是在責備人,不只在表示人在神的忿怒之下,他也不能忘記一件事(願我們也是這樣):他要讚美神;你們不讚美神,我要讚美神,「主乃是可稱頌的,直到永遠」。

這句話當然是聖靈的感動,也是一個他在寫人墮落時不能不想到的神的榮耀,在講偶像的虛假時不能不講到我們要頌讚主,祂是造物主。這「造物主」當然是指耶和華,也可以指耶穌,就是三位一體的真神。

神再一次任憑他們繼續的惡性循環:

神的震怒在人身上

126-27,「26因此,神任憑他們放縱可羞恥的情慾。他們的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27男人也是如此,棄了女人順性的用處,慾火攻心,彼此貪戀,男和男行可羞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

這整個過程都在講神的震怒在人的身上。神的震怒怎麼樣在這些不虔不義的人身上?因為他們不認識神。他們不認識神是他們的錯嗎?我不認識愛因斯坦,是我的錯嗎?我不瞭解微積分,是我的錯嗎?好像不是,是我笨一點、我生不逢時。但神不是愛因斯坦,也不是數學公式,神是放在每一個受造物裡面顯明出來的那一位,你是知道祂的。

就再回到剛才的問題:你是不是真的認識神?求主讓我們有這信心,如果能在這信心和對神話語的瞭解下說得很清楚,也很好,說不清楚也許就不要多說,但我覺得我們根據聖經應該是可以跟人講:其實你是知道有神的。當然我們就可以想辦法用聖經的話和自己的經驗來講。

好比:你覺得這桌子會自己產生?你舉出任何一件看得到的東西來問對方:你覺得這是自己產生的嗎?既然那都是有人做的,為什麼這宇宙萬物你會說是自己產生的?而且這樣的推論可以繼續推論下去,越推越嚴謹,越推越仔細。

又譬如這個麥克風,可能是廿個人做的,有三個工程師設計,不同生產線的,有人做塑膠,有人做其他部分,最後把它裝配起來,可能有廿個人做。那我們能不能說這宇宙是廿個神造的呢?這就可以繼續推下去:這廿個神是怎麼來的?剛才我們有個推論就是看到的東西都是有個人(或東西)造的、設計出來的,那這廿個神明又是從哪裡來的?我們必須肯定的就是有造它的,我們也必須肯定所有的都是被造的,所有看得到的都是受造的,有東西來造它們。照邏輯上簡單講,推下去就是:如果有廿個神明、一萬個神明,這一萬個神裡面只有一個是創造的,其他都是被造的,我們可以說那就是天使或神所造的其他一些有能力的東西。

我們現在可以不僅推出有一個設計、創造的神,而且只有一位,祂是創造萬物,而祂不是被造的。那麼祂從哪裡來?祂是自有永有的。再問:你怎麼知道有這樣的神?可能可以繼續推下去,這當然就有點或非常難了,因為我們講到神的永能和神性之後,你繼續要推的是:這個神慈愛、智慧、公義嗎?我認為可以推下去,這是我們傳福音或神學家、牧養教會的應該做的事情,因為你在牧養時就是應該要讓人知道他的生活中每件事都是這位慈愛的神在引導他,你要讓他認識神,讓他信靠神,不是只要他會讀經禱告。當然讀經禱告很好,但讀經有沒有讀到神,禱告裡有沒有跟神禱告,他生活裡有沒有跟這為神在親近?我們自己也是一樣。

我們這些信主的人可不可以再推下去,根據聖經,或根據我們有些深度或膚淺的學習,這位神其實是三位一體的真神?你說:「不可能,我想不到」。但聖經既說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就應該可以,我認為是可以的,只是那就超出我現在能講的能力。就像有些神學家說:「從這棵植物的構造可以想到主也是三位一體的」等等,有些神學家用神的啟示來講到三位一體:你要認識神,需要神向他啟示,啟示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用話,神要讓人認識祂,就要用神的話。神的話跟神是一體又是兩位,話語要正確的表達,需要有靈來陳述。所以可能可以這樣推上去,應該一定可以,聖經是這樣講的。

不過我們現在不去想這麼多,就想到聖經上的話是真實的,神把這些都告訴了我們。這些告訴是在自然界的啟示,但不要忘記保羅這封書信可不是自然界的啟示,是我們所說的「特別的啟示」。神特別感動保羅寫下去,讓我們在看大自然時能想到這位神,最後是稱頌祂、敬拜祂。

但當我們不這樣做的時候,就一直偏離,越偏越多,偏到先是我們自己變笨,我們的思念變成虛妄,無知的心會昏暗,然後我們會把神變成偶像、虛假,同時會放縱私慾。當沒有真神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幸福,我們把能讓自己肉身很喜歡的東西就當作我們的神,所以性也是很多現代人的神,想盡辦法去服事性,也想盡辦法在性裡面得到享受;很勞苦的要做性的行為,也很放縱的希望享受到。

順性、逆性

26節講的這「放縱可羞恥的情慾」,很多解經家說就是講同性戀,也有些很嚴謹、保守的解經家說這恐怕不只是講到同性戀,因為性的罪惡不是同性戀而已,還包括淫亂、獸交,聖經裡五經就有提到這些事情。

也有解經家說,「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不是講同性戀,因為女性的同性戀在以前的世界(包括舊約的世界)是沒有直接被責備的。這不是說女性的同性戀不是罪惡,而是猶太人和外邦人都沒有這習慣說女同性戀的錯誤。這不是替女行性戀開脫,而是保羅要表達一件事,我覺得這解釋很合理,「女人把順性的用處變為逆性的用處」那順性、逆性你當然可以解釋成同性戀,但可能另外一個更自然的解釋是「從一而終」的觀念變成「雜交」的觀念。我不是在侮辱女性,但我們承認有這樣的事情,古今中外性的罪惡裡,不管是受害人或被利用,常常就是用女性。有妓男,但妓女是更多。雖然可能罪惡男性犯的比較多,但工具還是女性,所以他先講到性的錯誤,這種亂交、淫亂。

我再次說,不是說把女人就說成是禍水,更多時候比較是男人開始這錯誤,但的確女性是這錯亂的一個工具。所以這「順性」是從一而終的意思,「逆性」就是很多的性伴侶。當然男人也是這樣,但他還是找不同的女性伴侶。

27節就很清楚是講到男同性戀。當然我再次說,男同性戀也好,女同性戀也好,或性的其他罪惡也好,都是罪惡。好像在離棄神以後,偶像再下來的結果(不一定是時間上的先後次序),就是人也不像人,人也沒有發揮人該有的功能。這是可恥的。當然這是從我們基督教的觀點來講。

報應

「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這我們也不太敢馬上就應用,有人說這就是愛滋病,報應。這我們不敢一定否認,但也不敢講得太大聲,因為這世界上得愛滋的很多是小孩子,是父母傳來的,是輸血的緣故,並不是在性上犯罪的,所以我們不要太把報應很直接的就講是怎麼樣。

也就是不管成功也好,失敗也好,順從主也好,得罪主也好,不要馬上在細節的應用上,把它變成立即的因果關係。不能說,「我現在工作這麼順利就是因為敬畏神」也不能說,「我今天連摔了三跤就是因為早上沒有好好禱告」,或「這個國家不敬拜上帝,所以現在經濟就如何,像美國」。你也看到亞哈的時候國力很堅強,卻是他們最得罪神的時候。這些都不能講得太直接,我們相信是這樣,長遠的、永恆的來講一定是這樣,人種什麼,收的就是什麼,一定是這樣,只是在種和收的過程裡,我們人看不到神那永遠的旨意,有時候看得很片面,即使我們覺得是這樣。我不是說人間沒有報應,也不是說神在人間沒有很快的賞善罰惡,有,但我們總是說這是相對的判斷,不敢絕對的準確。

他們「就在自己身上受這妄為當得的報應」可能有一個非常妥當的解釋,就是當你在行惡的時候,本身就受到這惡的懲罰了

報應通常指兩方面,我們常講的是最後審判的報應,是公正、完全的,但也不一定要等到最後審判才有報應,我們會說今天就有。今天我們在行善的時候就有賞賜,今天我們在行惡的時候就有刑罰,只是人不一定能夠馬上體會到。有時我們做錯的時候,好像沒有任何刑罰,行善時反而常常有很多艱難。這我們都承認會有,不過我們也相信聖經上這句話,一定會有當得的報應,不管是將來或現在,不管有多少。

128,「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神就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

保羅再把前面的話下個結論,「他們既然故意不認識神」就是我們應該認識神的,但這個世界卻故意不認祂。

從神來講,當然是神的咒詛使人不認識祂,但保羅在這裡講的不是這種極少數的經文,保羅是很清楚講他們是故意不認識神;不是講到神讓他們不認識祂,而是他們刻意的壓制神告訴他們的真理。越刻意壓制,結果就會越壞,越來越不認識神。

神就更「任憑他們存邪僻的心,行那些不合理的事」。這固然講到是「不合理」但裡面內容的發展就不只是不合道理、邏輯、理性,就是在罪惡的世界裡有越來越多各樣罪惡。

我們也很難講這世界是會越來越壞,還是會越來越好。在我們華人教會裡常會講到越來越壞,所謂的「前千禧年」的講法。但這不一定對,也不一定錯。我們不能夠說在創世記的時候比現在要好很多,在創世記時就是很壞,所以神要滅掉那世代。我們不能說在耶穌的時候就一定比唐明皇的時代要壞或好很多,整個世界我們可以說亞當夏娃以後就充滿了罪惡,但罪惡的呈現在哪些地方,我們具體的體會到多少,的確有不同的時候。在聖靈大工作的時候,有時也有非常多的復興,這我們也承認的。

充滿各樣罪惡

129-31,「29裝滿了各樣不義、邪惡、貪婪、惡毒(或作:陰毒),滿心是嫉妒、兇殺、爭競、詭詐、毒恨;30又是讒毀的、背後說人的、怨恨神的(或作:被神所憎惡的)、侮慢人的、狂傲的、自誇的、捏造惡事的、違背父母的。31無知的,背約的,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

「不義」基本上還是不守神的律法,不按著神的心思意念來行。「邪惡」可能比較多是指外在的,「不義」可能比較多指內心,但這也不一定。「貪婪」就是一種很強烈的慾望,想要得到一些東西。「貪財是萬惡之根」,貪婪是一種對很多東西的慾望,很多時候是錢。這些神給我們的慾望應該都是好的,應該都是集中在對神的盼望上,當人沒有神的時候,就會無止境的貪一些其它的東西。

「惡毒」恐怕跟「邪惡」也是一樣。我向來不喜歡對這些邪惡的名詞分析太多,不過我們在解經,也看一下。這種「惡毒(或作:陰毒)」是不是也是心中的一種壞。「貪」恐怕還沒有那麼壞,就是喜歡一個好東西,而「惡毒」甚至常常是損人不利己,當然到最後可能所有的惡又有相關,因為不信靠上帝,甚至對自己都是邪惡的,殘害自己還以為是對自己好,相信包括吸毒的、性錯亂的。

「滿心是嫉妒」簡單的說,嫉妒就是看到人家比你好時,你對他的那種情緒,就是不希望他好,對他的好很不高興。後面講到的「狂妄、自誇」就是相反,當你比別人好的時候就是這種情緒,自大。當然,別人比你好的時候,你應該為他高興,欣賞、讚美,當你比別人好的時候,應該跟人分享,這都是我們沒有的。

「兇殺、爭競」,有人說「爭競」也許不是一件壞事情,但我是覺得聖經既這樣講,我們就不要有這樣的心。「兇殺」當然是殘暴的要消滅其他東西,「爭競」也是一種要把別人比下去,自己安全感不夠的那種心情。有人說適度的競爭是不錯的,教會之間也應該有。我覺得我們總應該用愛來成為我們的動力,而不是這種爭競,把別人比下去。

「詭詐」裡面當然有欺騙,「毒恨」是一種非常損人不利己的情緒。「讒毀的」是說人家的不是,而且可能不只在傳,還是在捏造別人的錯誤。「背後說人的」應該不是背後稱讚人,而是說不誠實。「怨恨神的(或作:被神所憎惡的)」這一點也是在聖經裡常看到。是,神的恨惡是在人的身上,人也是恨惡神。

我看很多經歷神奇妙大能,後來離棄神的人(或國家、民族)都有這樣情形。像雪萊、拜倫這些非常聰明的詩人,在他們的作品裡都看到他們對神有極大的恨;尼采也是。他們不是無神論,他們是恨神。他們說自己是無神論,但其實就是覺得神太真實的錯誤而恨惡上帝。這一點也在人的歷史上不斷的出現。

「侮慢人的」對神怨恨,對人就侮慢、輕看,狂妄、自大。「捏造惡事的」這可能是造謠,也可能是做惡事。「違背父母的」基督徒是孝順、尊敬長輩,但我們也不是那種中國的孝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要絕對的順從。我們不會這樣,因為知道父母也是罪人。但我們對父母要有尊敬、奉養,這也是聖經裡很清楚的教訓。

我們也會看到當人離棄上帝的時候,要說能夠真孝順,恐怕也不是真實的。再想想中國人的孝順裡,真的是對父母好的孝順嗎?是不是很多地方也有很多的悲劇?包括婆媳之間。我還是說,任何一個美德如果不建立在對神的認識上,恐怕都會有很嚴重的偏差

「無知的」,知道有神,卻故意的否認這樣知識,最後的結果就是那原來知道的,也變成不知道,越來越不清楚了。這段話跟哥林多前書第12章也很近,就是我們不認識神;也跟以賽亞書第1章很相近,就是我們比驢牛都不如,畜生尚且認識神,我們卻不認識神。不認識神,以後什麼東西就都不知道。這意思是說,在神的一般恩典之下對一些受造物的事還有一些曉得,包括不信主的人他的數學、知識可能都很好,但那是神的恩典,而且必須建立在對神的認識上。他們不認識神,所以他們的基礎是錯的,只是神給他們一些恩惠,讓他們看到一些真理,而他們不認識神,就對自己沒有幫助。

「背約的」就是說話不算話。「無親情的,不憐憫人的」這些也可以在現代社會常常看到,為了錢財,父母殺害兒女,兒女殺害父母,都很多。

不過我又要說,以前的人,想當年,是有親情的嗎?看看中國歷史上的親情如何?我覺得也有很多的悲劇,而且非常普遍。看中國歷史的皇家裡,為了權位,兄弟、父子相殺的,不是例外,是常態,包括一些英明的君主。我們不是故意拿放大鏡來看這些邪惡,實在是看到這個世界上罪惡非常多。

132,「他們雖知道神判定行這樣事的人是當死的,然而他們不但自己去行,還喜歡別人去行。」

「他們雖知道」,又是一個我們不大相信,或不大同意,或自己也不太覺得的「知道」,我們不大同意人都知道神,剛才的解釋是說你一定知道,不管是誰,但我們一方面在神的咒詛下,另一方面我們故意的不認識神:「在神的咒詛下」是我們從出生就沒有辦法認識那神在到處都啟示出來的真理,「故意不認識神」是我們就不斷用自己的罪惡否認神,因此就越來越看不到祂,就變成了惡性循環。我們不認識神,在道德上就有很多敗壞,而且不但自己敗壞,還希望別人也敗壞。

但,是嗎?好像你也可以找到很多的人會說:「我自己錯了,希望你不要犯同樣的錯誤。」是,可能有很多人,包括在這世上不一定算是非常特別的聖人,一般人就可能會這樣說,但恐怕重要的還不是去行了上面說的這些邪惡,因為我們必須同意一件事情,就是這個世界上有相當多的人起碼在表面上沒有行這麼多的邪惡,因此,罪的很重要的一個成分,是心中的不善良,不一定是外表表現出來的。很多時候因為禮貌或法律的約束,我們不敢行出來。

但這樣推還是不夠,人心中真的是惡毒、爭競、讒毀、侮慢人,真有這麼多的壞嗎?請各位在平常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去想,你覺得聖經裡講到人這些心裡的邪惡是真實的嗎?你覺得你不信主的父母這麼壞嗎?用以弗所書第4章講的,你可以說你的父母(假定他很好)是:「良心喪盡,放縱私慾,貪行種種的污穢」?能這樣說嗎?你能覺得從小到大看到的老師、同學、不信主的人都是「放縱私慾、不義、邪惡、貪婪、讒毀、侮慢人的」?你能說這話?我看我們不能說,那保羅是在誇大嗎?我們又說保羅絕沒有誇大。我們看聖經,尤其越來越深入、越來越相信神的時候,我們就不要放過這些我們不太想去仔細研究的,因為人好像沒有那麼壞。

各位,保羅的意思不是說每個人(包括保羅自己、我們)心裡隨時隨地都是這樣,不是這個意思。甚至我們可能在很多時候,很多人身上,他的心裡也常常不是這樣,甚至可以說他極少時間是這樣。我們姑且相信孔夫子到晚年時「從心所欲不逾矩」,他可能會有很長時間不會想到那些不好的事情,他非常聖潔。那他們這些指控為什麼又是真的?因為他們在基本的事上有個錯誤,包括孔夫子在內,包括以弗所書第4章講到的這些外邦人,存虛妄的心行事。

保羅絕對不會不知道很多外邦人的道德、品行、人格都是非常好的,我們也不是否認這事。他們到底錯在哪裡?他們基本的錯誤,不但自己錯,還有意無意的在鼓勵人這樣做,就是他們不信靠上帝。人所有的罪惡,上面講的這些邪惡,總是要回到最初的地方,就是不認識上帝,這是人的罪惡。而這是罪惡嗎?有這麼嚴重嗎?我就再一次用聖經上的話來講,我們總是要用聖經上的話來思想,雖然我們的經驗常常不是這樣。

比方如果我是一個很好的,也還算是個正常的父親,我兒子聰明能幹、品學兼優,從小乖巧,就像在社會上看到相當多的人(就算很少數是非常好的,像孔子,我們都說是有的),是好心的,有正義感的,非常好。但是他有個特點,就是他不認我是爸爸,他每天看到我不會叫我,看到我好像沒有看到一樣。我從小養他,給他吃喝、出學費,帶他出去玩,跟他一起打球等等,但他在這一切裡面從來不覺得我是他爸爸,我好像不存在一樣。各位,這很嚴重,他不是智障白癡,他對人彬彬有禮,但他就是不認我這個爸爸,沒有看到。人家跟他講:「你摸到了、看到了,這是一杯水。」他說:「我看到了。」「這是你爸爸。」他說:「我沒看到。」「你爸爸比這杯水還清楚」,這是聖經講的,上帝的顯明比其他的東西都更清楚。那你會說這孩子有問題。如果這孩子不只是看到父親從來不喊,也不恭敬他,通通沒有,而且看到滿街男人都喊「爸爸好」,甚至有一天他剪了一個紙人叫爸爸,天天抱著他睡。這有很大的問題。你說,反正你兒子什麼都好,讀書也好,對人也都好,你就不要責怪他,他就是有一種怪異的罕見疾病。

保羅說這不是罕見疾病,是每個人都有的疾病,是罪惡。而這罪惡不會停止在不認爸爸,這罪惡不會用一個剪紙來代替爸爸,這罪惡會或快或慢的引到那些不義、邪惡、貪婪、性的錯亂等等。

所以保羅講的那些現象,不是說單獨一個人身上是這樣,是每一個人身上,除非神的恩典,都會有的特點,就是不認這個上帝。他不認、不信、不愛這個上帝,而且他一切所作所為,除非他重生得救,是喜歡自己做,也鼓勵其他人繼續這樣做,甚至他覺得這是真理:我們不能迷信,信靠這種虛假的神。

這是第1章講的,第1章保羅講完了以後,他底下的聽眾如果是猶太人,就跟阿摩司書一樣,都會拍手:「講得太好了,這些外邦人,你不要看那些希臘人、羅馬人智慧、神廟多棒、文明多好、國家多強,我們承認羅馬人也征服了我們,我們也打不過他們,但他們不認識上帝,道德墮落,他們不認識真神,有這些哲學、文學,有什麼用?他們根本不認識神。」猶太人會非常稱讚保羅講的第1章,外邦人是這樣。然而就在這說保羅講得好的時候,保羅說:「停,不要拍手,我也在講你。」第2章就比較多是在講猶太人。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或者是有猶太人,又有希利尼人。在這邊他先講希利尼人或外邦人,再講猶太人。

其實也不要嚴格的說第1章就是講到外邦人,第2章講猶太人,其實都有,只是第2章越來越強調是猶太人。

你這論斷人的

21,「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就在什麼事上定自己的罪;因你這論斷人的,自己所行卻和別人一樣。」

「你這論斷人的」,就是在批評論斷其他人。這需要說明什麼叫做「論斷」:

可能很多人的印象就是「不要論斷」。這有耶穌斬釘截鐵的話說不要論斷,「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太71)這是登山寶訓講的,所以我們就不論斷人。但「論斷」是什麼意思?論斷其實就是判斷,就是看這件事是對錯或好壞。「不要論斷人」看整個聖經來講,對事情和人(甚至對神)的真假、是非、美醜、好壞的判斷,不但不是件壞事,是件好事,應該有的,我們應當會判斷,要不然真假、對錯、是非、善惡、真神、假神我們都不會判斷,還得了?「論斷」就是分辨哪個比較對、哪個比較錯。

而為什麼說「不要論斷」?馬太福音71講的「不要論斷人」,那重點不是說不要做這些事,重點是在說你不要把自己當作神,因為只有神能夠做絕對正確的判斷,神才能看到任何一件事,或人做事的動機和結果的全貌,我們看不到,所以你不要把自己當作神,以為你看到的就絕對正確。只有神才能論斷,因為神才能看到什麼對、什麼錯、什麼好、什麼壞。我們在世上也要做這些事,但要靠著神做,我們自己不是神。所以,「不要論斷」,第一個不要把自己當神,以為自己看得很準。

當然「不要論斷」還有其它的,在神的論斷、判斷之後,神還有很正確、美好的做法,包括那些錯誤的祂要如何糾正,正確的如何要繼續持續下去,這也是我們做不到的。包括錯誤的怎麼赦免、怎麼更新,我們也做不到,就是我們沒有能力做一個判斷、論斷,因為我們知道得不夠,也不知道怎麼處理,也處理得不夠好,但不是說不要做這些事,只是我們沒有那絕對的能力。

更是在「不要論斷」時想到,尤其在第7章,耶穌如果是真的叫我們不要論斷,祂就不會跟著說,「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後才能看得清楚,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所以你是要知道人家講的對錯的,要不然我們基督徒的邏輯,保羅就要自打耳光了,「你這論斷人的」,保羅,你不是正在論斷別人?所以不是這個意思,就是你要知道自己是個罪人,知道自己的有限,你要去倚靠上帝。我們把每件事都想到是神,就比較正確。

「你這論斷人的,無論你是誰,也無可推諉。」這裡又講到「無可推諉」,其實跟上面講的類似,就是你既然知道別人是這樣,你在你有限的判斷中能看到別人的錯誤、不應該,最重要的就是別人對上帝的不恭敬、不認識、不信靠、不讚美、不事奉,那為什麼你也是這樣?所以猶太人跟外邦人是一樣。

「你在什麼事上論斷人」。當然我們不能這樣很死板的說,譬如一個法官在判斷說:「你貪污,罰多少錢」你就說:「你是法官,你自己也貪污,該罰多少錢。」很多法官並不貪污。也就是保羅怎麼可以說你是「定自己的罪,因為你所行卻和別人一樣」,因為很多論斷別人的,所行的跟別人並不一樣。這我們非常清楚,如果保羅會犯這樣的錯誤,他就不是神的僕人了。保羅怎麼會沒有看到這一點?並不是每個論斷人的所行的都跟別人一樣。保羅還是在講重要的那一點:除非靠著神的恩典,我們沒有一個人是真的對神敬畏、認識、信靠。所以猶太人在批評別人的時候,包括我們基督徒在看到假神遊街時,你要想到一件事情,就是要想到如果不是神的憐憫,你也跟他一樣。就算在神的憐憫之下,不要忘記,你也常常心中有假神的。

我們不論斷人,千萬不要因為這些經文就說:「我不論斷人,因為別人也會掀我的底,所以我不要講你,你也不要講我。」這不是保羅的意思。很多人你所行的是比別人好,你沒有行別人所行的,而保羅這句話一樣應用在你身上,就是你沒有行別人所行的,你卻自居為神,定人家的罪、自大,那你行的就跟別人一樣了,因為有個基本的一樣,就是沒有把神當作神。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