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 
        由第九章起,我們很容易發現保羅的話題變了,他轉而 
論以色列人去了。為什麼要這樣呢?因為在前面八章,保羅 
一直在論到外邦人可以在耶穌基督的恩典裡得稱為義,外邦 
人也可以稱為神的兒女,很自然的會引起以色列人的質問: 
「外邦人能稱為神的兒女,那我們以色列人呢?神是否背棄 
了祂的約了?」因此保羅就要回答這些問題。 
        在這三章聖經裡,保羅指出神並沒有背棄祂的約,神的 
應許並沒有落空。他從三方面回答這些問題: 
一. 因得救在乎應許 (九:1 - 9) 
        保羅先指出,人蒙恩得救是在乎應許,不是在乎肉身的 
關係。 
  1.  保羅對以色列人的關懷. (九:1- 3) 
        保羅先交代,他之所以說外邦人能得救,不是因為他憎 
恨以色列人,相反,他對以色列人是有無限的感情的,而他 
這份感情是真實的。 
  A.  因是在基督裡的 
        「我在基督裡說真話、並不謊言。」他對以色列人的關 
愛,是有耶穌基督可以作證,因為他是在基督裡說話,完全 
沒有說謊。 
  B.  因有良心為證的 
        「有我良心被聖靈感動、給我作見證。」保羅的良心也 
可以見證他這份感情是真實的。 
  C. 是憂傷的 
        「我是大有憂愁、心裡時常傷痛。為我弟兄、我骨肉之 
親、就是自己被咒詛、與基督分離、我也願意。」保羅這份 
感情不是表面的,是裡面的,憂傷而真誠的,他甚至願為他 
們受咒詛,只要他們能得救,因為他們和保羅有骨肉之情。 
  2.  保羅知以色列人的優越 (九:4 - 5) 
        同時保羅又指出以色列人的優越地位,這是他知道的, 
又是他讚嘆的。 
  A.  有兒子的名份 
        「他們是以色列人,那兒子的名分....」。以色列人被稱 
為神的兒子,這名分是無可比的。 
  B.  有一切的福份 
        「榮耀、諸約、律法、禮儀、應許、都是他們的。」這 
是福分,就是全本舊約所啟示和記載的。這些都是從他們而 
出,而且歸他們所有。 
  C. 基督是從他們出來的 
        「列祖就是他們的祖宗、按肉體說、基督也是從他們出 
來的、他是在萬有之上、永遠可稱頌的神。阿們。」更重要 
的是,基督也是從他們這個民族而出,這基督不是一個普通 
人物,乃是萬物之主,是唯一的神,這真是以色列人最值得 
驕傲的地方,世上再沒有別的民族有這殊榮。 
  3.  神兒女的條件 (九:6-9) 
         可是,保羅立刻指出作神的兒女的條件來。 
  A.  不是靠肉身關係 (九:6-8) 
         作神的兒女不是靠肉身的關係的。為什麼呢? 
   a.  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 (v.6) 
        「這不是說神的話落了空。因為從以色列生的、不都是 
以色列人。」按肉体來說以色列人所生的當然都是以色列人, 
但是按屬靈的層面來說,肉身所生的以色列人,不都是神應 
許中的那種以色列人。按神給雅各以色列這個名字,意思是 
「與神一同得勝的王子」(創世記卅二:28),因此,神心目中 
的以色列人是得勝的,像祂一樣得勝的。可是肉身的以色列 
人不都是得勝的。 
  b.  亞伯拉罕生的不都是後裔 (v.6) 
        「也不因為是亞伯拉罕的後裔、就都作他的兒女。唯獨 
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同樣的道理,不是凡亞 
伯拉罕生的都能稱為神心意中亞伯拉罕的後裔。事實上,以 
實瑪利,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等都不是 
神心意中的後裔。 
  c.  肉身生的不一定是神的兒女 (v.8) 
        「這就是說、肉身所生的兒女、不是神的兒女。」再進 
一步說,凡肉身生的不都能稱為神的兒女,這道理是更明顯 
的了。 
        那麼什麼人才算是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神的兒 
女呢? 
  B. 乃是靠應許 (九:9) 
        保羅在此一再指出,只有按神應許的生才能算亞伯拉罕 
的後裔。(v.8) 
        神的應許在聖經裡是很清楚的。 
        神應許亞伯拉罕的話是:「從以撒生的、纔要稱為你的 
後裔。」,「到明年這時候我要來、撒拉必生一個兒子」。 
        由此可見,只有那些出於神應許的,才能算是神的後裔。 
神向亞伯拉罕應許時,曾告訴他:「萬國都要因他的後裔得 
福」,因此,作為神兒女的,不僅限於以色列人,也包括非 
以色列人,這是神的應許。 
二. 因得救在乎揀選 (九:10 - 十:21) 
        其次,保羅又指出,神的應許沒有落空,因為人能蒙恩 
得救是在乎神的揀選,神有祂的主權去揀選祂認為合宜的人。 
  1.  歷史的事例 (九:10-18) 
       保羅從歷史裡證明人蒙恩是出自神的揀選。 
  A. 神揀選了雅各 (九:10-13) 
        保羅先舉出了以色列人最熟悉的歷史 -- 神揀選了他們祖 
宗雅各的事例。 
       「神就對利百加說、『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正如經 
上所記、『雅各是我所愛的、以掃是我所惡的。』」(v.10- 
13) 神揀選了幼子雅各,這是以色列人都清楚的。神揀選雅 
各因為神認為他合適,神運用了祂的主權。 
  B. 神揀選了法老 (九:14-18) 
        也許有人會不服氣,認為神不公。「這樣、我們可說甚 
麼呢?難道神有甚麼不公平麼?斷乎沒有。」(v.14) 
        保羅又立刻舉出了神揀選法老的歷史 -- 神揀選人成就祂 
旨意的事例。 
        「因他對摩西說、『我要憐憫誰、就憐憫誰、要恩待誰、 
就恩待誰。』據此看來、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 
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神。因為經上有話向法老說、『我將 
你興起來、特要在你身上彰顯我的權能、並要使我的名傳遍 
天下。』」(v.15-17) 
        神可以揀選雅各,同樣可以揀選法老,只要祂認為合適, 
能成就祂的心意,祂就會揀選。 
  2. 神揀選的主權 (九:19-29) 
        神在歷史上的確是有過這樣揀選的事例,不過,人還是 
會問,既然一切都是神的揀選,人不能抗拒,那麼人為什麼 
還要受責呢?神這樣做公平嗎?「這樣、你必對我說、他為 
甚麼還指責人呢?有誰抗拒他的旨意呢?」(v.19) 
         保羅在此就指出神的主權問題來。 
  A.  人無權過問 (九:20) 
        「你這個人哪、你是誰、竟敢向神強嘴呢?受造之物豈 
能對造他的說、你為甚麼這樣造我呢。」(v.20)保羅提醒人 
有關創造者與被造者的關係,人是無權過問的,因為受造的 
沒有這樣的權柄。 
  B.  神有主權 (九:21 - 29) 
        保羅又辯證,神是應該有絕對主權去做祂認為合理的事, 
因為祂是造物的主。 
  a.  窯匠有權做他喜歡的事 (九:21) 
        「窯匠難道沒有權柄、從一團泥裡拿一塊作成貴重的器 
皿、又拿一塊作成卑賤的器皿麼。」窯匠可以照他的意思去 
作器皿,這是他的主權,他應有的主權,因為他是製造者。 
  b.  神有權做祂認為對的事 (九:22-29) 
        「倘若神要顯明他的忿怒、彰顯他的權能、就多多忍耐 
寬容那可怒豫備遭毀滅的器皿,又要將他豐盛的榮耀、彰顯 
在那蒙憐憫早豫備得榮耀的器皿上。這器皿就是我們被神所 
召的、不但是從猶太人中、也是從外邦人中、這有甚麼不可 
呢?」同樣道理,神照祂的意思去作事又有什麼不可以呢? 
        神可顯忿怒在可毀滅的器皿 (九:22)。「倘若神要顯明 
他的忿怒、彰顯他的權能、就多多忍耐寬容那可怒豫備遭毀 
滅的器皿。」當神看見可怒的事時,祂有權發出祂的忿怒, 
這是可以理解的。 
        神亦可顯榮耀在蒙憐憫的器皿上(九:23-24)。「又要將 
他豐盛的榮耀、彰顯在那蒙憐憫早豫備得榮耀的器皿上。這 
器皿就是我們被神所召的、不但是從猶太人中、也是從外邦 
人中、這有甚麼不可呢。」神當然也有權將祂的榮耀顯明在 
那蒙憐憫的人身上,這亦是可以理解的。這些蒙憐憫的人可 
以是猶太人,也可以是外邦人,只要神看為合宜,他們就可 
以被憐憫。 
        神有權揀選人 (九:25-29)。保羅指出這是神的權柄可以 
揀選人,並且引用聖經來支持他的論點。 
    i.  何西亞書的證明。「就像神在何西阿書上說、『那本來 
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稱為我的子民。本來不是蒙愛的、我要 
稱為蒙愛的。從前在甚麼地方對他們說、你們不是我的子民、 
將來就在那裡稱他們為永生神的兒子。』」原來,神在聖經 
裡早就有這樣的宣告,祂會揀選那些本來不屬祂的人作祂的 
子民。 
   ii.  以賽亞書的證明。「以賽亞指著以色列人喊著說、『以 
色列人雖多如海沙、得救的不過是剩下的餘數; 因為主要在 
世上施行他的話、叫他的話都成全、速速的完結。』又如以 
賽亞先前說過、『若不是萬軍之主給我們存留餘種、我們早 
已像所多瑪、蛾摩拉的樣子了。』」保羅又引證以賽亞書上 
的話,說明神有權柄廢棄以色列人,因為他們作惡。若不是 
神留有慈愛,他們就早已滅絕。保羅指出,神這樣合理的行 
使祂的主權,有何不可呢? 
  3.  猶太人的錯誤 (九:30 - 十:21) 
        至此,保羅指出,神揀選了外邦人是因為他們做對了。 
神不喜悅猶太人,是因為他們做錯了。然則,猶太人做錯了 
什麼呢? 
  A. 不憑信心求 (九:30- 33) 
        以色列的大錯誤是不憑信心,乃靠他們的行為。 
  a.  外邦人之所以得 (v.30) 
        「這樣、我們可說甚麼呢?那本來不追求義的外邦人、 
反得了義、就是因信而得的義。」外邦人雖然本來沒有追求 
義,但是當他們知道只要信耶穌就可以稱義,他們就信了, 
因此就得著了義。他們得以成為神的兒女,因為他們肯信。 
  b.  以色列人之所以不能得 (v.31-33) 
        「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義、反得不著律法的義。這是 
甚麼緣故呢?是因為他們不憑著信心求、只憑著行為求,他 們正跌在那絆腳石上,就如經上所記、『我在錫安放一塊絆 
腳的石頭、跌人的磐石; 信靠他的人必不至於羞愧。』」以 
色列人得不著神的義,因為他們想靠行為,輕看「信」,故 
此就跌倒,失落。 
  B.  想立自己的義 (十:1 - 4) 
        以色列人是想要成為義的,只是他們不照神的義,卻照 
自己的義,因此失敗。 
  a.  不是按真知識 (v.2) 
        「弟兄們、我心裡所願的、向神所求的、是要以色列人 
得救。我可以證明他們向神有熱心、但不是按著真知識。」 
以色列人不錯是向神有熱心,想要成為義,只可惜沒有按著 
真知識。所謂沒有真知識就是「不知道神的義」,不知道神 
心意中的義是什麼,那麼人無論怎樣作都不會成功的了。 
  b.  不服神的義 (v.3-4) 
        不但如此,以色列人還不服神的義。「因為不知道神的 
義、想要立自己的義、就不服神的義了。律法的總結就是基 
督、使凡信他的都得著義。」可見,無知就生不服。對神無 
知就不服神,對神的義無知就反對神的義。其實神的義就是 
基督,祂是律法的總結,凡信祂的人就可以成為義。 
  C.  不明白信心的義 (十:5 - 13) 
        以色列既是因對神的義無知,以至於跌倒,那麼神的義 
是怎樣的呢?在此,保羅指出什麼是信心的義來。 
  a.  信心的義容易得 (十:5-10) 
        「摩西寫著說、『人若行那出於律法的義、就必因此活 
著。』惟有出於信心的義如此說、『你不要心裡說、誰要升 
到天上去呢?就是要領下基督來。誰要下到陰間去呢?就是 
要領基督從死裡上來。』他到底怎麼說呢?他說、『這道離 
你不遠、正在你口裡、在你心裡。』就是我們所傳信主的道。 
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 
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保羅指出,信心的義是很容易得到的。 
        它不需要靠行律法(v.5)。 
        它也不是離人很遠,不需要人上天下地那麼麻煩(v.6-7)。 
        它是在人口裡和心裡,就是在乎人自己要不要。 
        得救稱義是非常簡單的,只要人做到兩件事就可以了: 
        第一,口裡認耶穌為主。認耶穌是主表示承認祂是神, 
承認這位神是他救主,也承認祂是主人。 
        第二,心裡信祂從死裡復活。信耶穌從死裡復活表示相 
信祂是神,因保羅在本書第一章四節就說過:「因從死裡復 
活,以大能顯明祂是神的兒子」。能從死裡復活的神才是生 
命的主,才能將生命賜給人。 
        人只要做這兩件事,人就必得救,這就是神的義。 
  b.  信心的義人人可得 (十:11-13) 
        信心的義人人可得,因為條件相同:只要信就可以,沒 
有種族之分。(v.11-12) 
        信心的義人人可得,因為救主是相同:祂喜歡厚待凡求 
告祂的人。(v.12-13) 
        這麼簡單、容易的救恩,這麼容易可以在神面前稱義, 
可是以色列人卻不知道,也不要。 
  D. 不聽從神的話 (十:14 -21) 
        最後,保羅指出以色列人最大的錯誤是不聽從神的話。 
  a.  信道是從聽道而來 (十:14-17) 
        人能信道,是因為他聽見神的道。 
        「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聽見他、怎能信 
他呢?有沒傳道的、怎能聽見呢?若沒有奉差遣、怎能傳道 
呢?如經上所記、『報福音傳喜信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 
美。』只是人沒有都聽從福音,因為以賽亞說、『主阿、我 
們所傳的有誰信呢?』可見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 
督的話來的。」保羅一連串的推論,指出人能信道是由聽道 
而來,就是聽主的話。 
  b.  以色列人不聽從神的道 (十:18-21) 
        以色列有神的道嗎?他們有聽見嗎? 
        「但我說、人沒有聽見麼?誠然聽見了。『他們的聲音 
傳遍天下、他們的言語傳到地極。』我再說、以色列人不知 
道麼?先有摩西說、『我要用那不成子民的、惹動你們的憤 
恨,我要用那無知的民、觸動你們的怒氣。』又有以賽亞放 
膽說、『沒有尋找我的、我叫他們遇見。沒有訪問我的、我 
向他們顯現。』至於以色列人、他說、『我整天伸手招呼那 
悖逆頂嘴的百姓。』」 
        保羅指出,以色列人是聽見過的。 
        因為先知們的聲音傳到每一角落(v.18)。 
        因為神曾用外邦人作他們的警戒(v.19)。 
        因為祂曾不斷向他們發出呼喚(v.21)。 
        他們聽是聽見,只是沒有反應吧了。 
三. 因以色列人終必得救 (十一:1 - 36) 
        最後,保羅指出,神的應許沒有落空,因為以色列人將 
來終必全家得救 (v.26)。 
        事情是怎樣的呢? 
  1.  神恩典的餘數 (十一:1 - 5) 
        「我且說,神棄絕了祂的百姓麼?斷乎沒有。」保羅告 
訴人,以色列人終必得救,因為神沒有完全棄絕祂的百姓, 
神仍保守祂的百姓。 
  A.  自身的經驗 (v.1) 
        保羅從自身經驗,知道神沒有棄絕以色列,因為他本身 
正是以色列人。 
        「因為我也是以色列人,亞伯拉罕的後裔,屬便雅憫支 
派的。」他信主,深知自己已成為神的兒女,因此見證神沒 
有丟棄以色列人。 
  B.  因為是神所知的 (v.2) 
        其次,神沒有棄絕以色列人,因他們是神所知道的。 
「神並沒有棄絕他豫先所知道的百姓。」神認識他們,是早 
就認識他們,是曾和亞伯拉罕立約要施恩給他們的。 
  C.  因神會保留 (v.2 - 5) 
        他們雖然不好,但神仍保守、留下些敬畏祂的人。這在 
舊約歷史已有先例可援。 
        「你們豈不曉得經上論到以利亞是怎麼說的呢?他在神 
面前怎樣控告以色列人、說、『主阿、他們殺了你的先知、 
拆了你的祭壇、只剩下我一個人、他們還要尋索我的命。』 
神的回話是怎麼說的呢?他說、『我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 
未曾向巴力屈膝的。』如今也是這樣、照著揀選的恩典還有 
所留的餘數。」從前怎樣,今天神對他們還是怎樣,會保守 
他們。 
  2.  以色列人暫時失落 (v.6 -24) 
        不過,目前以色列人是失落的,未得著救恩的。 
  A.  因他們拒絕恩典 (v.6) 
        「既是出於恩典、就不在乎行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 
典了。」保羅這句話似乎暗示,以色列人一味想靠行為,拒 
絕恩典,因此他們失落。 
  B.  因他們頑梗 (v.7 - 10) 
        他們失落是因為他們心硬,他們變得頑梗不化。 
        「這是怎麼樣呢?以色列人所求的、他們沒有得著。惟 
有蒙揀選的人得著了、其餘的就成了頑梗不化的。」因為大 
部分以色列人拒絕,只小部分人得到,其餘的人就成了頑梗 
不化的人。 
  a.  聖經的證明 (v.8) 
        以色列人頑梗是有聖經證明的。 
        「如經上所記、『神給他們昏迷的心、眼睛不能看見、 
耳朵不能聽見、直到今日。』」悖逆的人就是這樣,眼睛看 
不見,耳朵聽不見,保羅是歸納了眾先知們的話而說的。 
  b.  大衛的證明 (v.9 - 10) 
        「大衛也說、『願他們的筵席變為網羅、變為機檻、變 
為絆腳石、作他們的報應。願他們的眼睛昏矇、不得看見。 
願你時常彎下他們的腰。』」這是大衛在詩篇六十九篇廿二 
至廿三節的話。大衛指證以色列人是心裡剛硬,以至心眼看 
不見,以至他們以為好的東西反成了他們的絆腳石,使他們 
跌倒。 
   C. 因救恩要傳給外邦 (v.11-24) 
        以色列人失落,不要救恩,神就藉此將救恩傳給外邦人, 
叫外邦人可以靠恩得救。以色列人的失落就成了外邦人得救 
的機會,這原是神的心意和計劃。 
  a.  外邦人可以有機會 (v.11-12) 
        「我且說、他們失腳是要他們跌倒麼?斷乎不是。反倒 
因他們的過失、救恩便臨到外邦人、要激動他們發憤。若他 
們的過失、為天下的富足、他們的缺乏、為外邦人的富足, 
何況他們的豐滿呢。」 
        以色列人不要救恩,救恩因而臨到外邦人,這就是以色 
列人的缺乏而使外邦人富足。 
        以色列人的缺乏、缺點可以成為外邦人的富足,那麼他 
們的富足就更能使別人蒙更大的福了。當他們悔改歸向神, 
重投神的懷抱時,那時他們的影響力就更大了。 
  b.  外邦人可以成聖 (v.13-16) 
        「我對你們外邦人說這話,因我是外邦人的使徒、所以 
敬重我的職分。〔敬重原文作榮耀〕或者可以激動我骨肉之 
親發憤、好救他們一些人。」(v.13-14) 
        保羅先以身為外邦人的使徒身份對外邦基督徒說這些話, 
目的是希望藉此激發一些以色列人知所悔悟,趕快信主。 
        然後再告訴他們,以色列人的失落可以使外邦人成為聖 
潔。「若他們被丟棄、天下就得與神和好、他們被收納、豈 
不是死而復生麼。所獻的新麵若是聖潔、全團也就聖潔了。 
樹根若是聖潔、樹枝也就聖潔了。」以色列人暫時被丟棄, 
外邦人就可以趁機與神和好,將來有一天,他們再被神接納, 
那麼他們就好像是死裡復生一樣,那時就全團都聖潔了。 
        外邦人在以色列人眼中是被看為污穢、不潔的,是與神 
無關無分的。現在因以色列人被丟棄,外邦人得救,並因主 
耶穌的聖潔可以成為聖潔。這也是神對外邦人的恩典和計劃, 
將來和以色列人一起都成為聖潔的一團。 
  c.  外邦人可以被接上(v.17-24) 
        保羅帶著警告的口吻告訴外邦人,我們可以在神的救恩 
裡有分,不要因此誇口,也不要輕看以色列人,因為外邦人 
只是被接上而已。 
        「若有幾根枝子被折下來、你這野橄欖得接在其中、一 
同得著橄欖根的肥汁,你就不可向舊枝子誇口。」(v.17)以 
色列人因不信,暫時被折下,而外邦人好像是野橄欖,被接 
上而得根的肥汁,故要謹慎,不要誇口。 
        外邦人是枝而不是根,不可逾越。「若是誇口、當知道 
不是你托著根、乃是根托著你。」(v.18) 
        外邦枝子也有被折下的可能。「你若說、那枝子被折下 
來、是特為叫我接上。不錯,他們因為不信、所以被折下來。 
你因為信、所以立得住。你不可自高、反要懼怕。神既不愛 
惜原來的枝子、也必不愛惜你。可見神的恩慈、和嚴厲,向 
那跌倒的人、是嚴厲的,向你是有恩慈的。只要你長久在他 
的恩慈裡,不然、你也要被砍下來。」(v.19-22) 外邦人得 
以被接上,是出於神的恩慈,並不是他們比以色列好。故要 
常在神的恩慈裡,人若離開神的恩慈,也會有被砍下的可能, 
像神對以色列一樣。 
        以色列人還會被接上。「而且他們若不是長久不信、仍 
要被接上。因為神能彀把他們從新接上。你是從那天生的野 
橄欖上砍下來的、尚且逆著性得接在好橄欖上、何況這本樹 
的枝子、要接在本樹上呢。」(v.23-24) 野生尚且可以被接 
上,那麼本來是好的,是神所栽植的,再被接上就沒有什麼 
不可以了。 
  3.  以色列人終必得救 (v.25 - 36) 
        「弟兄們、我不願意你們不知道這奧秘、(恐怕你們自 
以為聰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 
目添滿了,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v.25-26) 
        保羅要人知道神計劃的奧秘,就是以色列人終必得救。 
目前以色列人的確是失落的,但是他們有一天還是會全家得 
救的。怎會有這事呢?事情是怎樣的呢? 
  A.  因外邦人數目滿足 (v.25) 
        「以色列人有幾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 
於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當最後一個外邦人信主時,滿 
足了外邦人的數目,以色列人也就會歸向神,全家得救。 
  B.  因救主來到 (v.26-27) 
        他們能得救,因為救主來到。「如經上所記、『必有一 
位救主、從錫安出來、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惡。』又說、 
『我除去他們罪的時候、這就是我與他們所立的約。』」救 
主來時他們就悔改歸向祂,於是他們的罪就得赦免,就全家 
得救。這時已是主第二次到地上來的時候了。 
  C.  因蒙憐恤 (v.28-32) 
        他們所以得救,因為他們是蒙憐愛的。「就著福音說、 
他們為你們的緣故是仇敵。就著揀選說、他們為列祖的緣故 
是蒙愛的。因為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你們從前 
不順服神、如今因他們的不順服、你們倒蒙了憐恤。這樣、 
他們也是不順服、叫他們因著施給你們的憐恤、現在也就蒙 
憐恤。因為神將眾人都圈在不順服之中、特意要憐恤眾人。」 
        在福音的角度來看,神因為要讓外邦人有得救機會,讓 
以色列人成為祂的仇敵,然而,從揀選的角度看,他們因列 
祖的原故,實在是蒙愛的,因此,神一定會救他們,因為神 
應許過的,絕不會反悔。 
        以色列人蒙愛,其實外邦人也一樣蒙愛,因為他們本來 
也是不順服的,但卻得了救恩,這就是蒙愛。 
        總之,全人類都是不順服的,但也都是蒙愛的,神沒有 
偏心,祂的愛一視同仁。人人都有得救的機會。 
  D.  因神的大智 (v.33-36) 
        寫到這裡,保羅被神的大愛和智慧感動,大大的讚美神。 
        「深哉、神豐富的智慧和知識。他的判斷、何其難測、 
他的蹤跡何其難尋、誰知道主的心、誰作過他的謀士呢?誰 
是先給了他、使他後來償還呢?因為萬有都是本於他、倚靠 
他、歸於他,願榮耀歸給他、直到永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