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使命
(1:1-8)
一. 从使徒行传看大使命 (1:1-8)
1.  不同的国 (1:1-8):
 当时的以色列国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门徒所求的是他们的国家在政治上得到复兴,而耶稣心中却想念神的国。
2.  不同的日期 (1:6):
 门徒巴不得耶稣立刻复兴以色列国,耶稣认为关乎神国的日期只有天父知道。
3.  不同的权柄 (1:7):
 政治的权柄往往是来自枪杆子,而耶稣所指的是天父属灵的权柄。
4.  不同的使命 (1:8):
 门徒的使命是要自己的国家得到复兴,而耶稣的使命是要福音传遍地极。
a. 圣灵降临:那是特定时间,圣灵降临后,教会便成立。
b. 能力:是指属灵的能力,渔夫也能因而变为使徒。
c. 见证─见证的区域
 i. 本土:耶路撒冷──意指任何信徒所居住的地方。
 ii.  本地邻国:犹太、撒玛利亚──意指自己的国家和邻国。
 iii.万国:直到地极─意指万民、万  国或普天下。
d. 我的见证 (1:8,2:32,3:15,4:33)
 i.  见证的中心:主耶稣。
 ii. 见证的焦点:主耶稣从死?复活。
二. 从马太福音看大使命 (太28:19-20)
1.  对象:
 使万民作主的门徒─世界上所有群体,要特别注意“福音未及之民”。
2.  行动:
 你们要去─不要单单接受,大使命要有实质的行动。
3. 目标:
 作我的门徒─不要单作信徒,要接纳耶稣基督为主,按照圣经的指示作一个认真的门徒。
4. 植堂:
 若有人信了主,我们应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施洗,使他加入教会,加强教会增长的观念,并鼓励植堂。“中国晨曦”的节目是鼓励内地信徒传福音和植堂。
5. 教育:
 凡耶稣所吩咐的,都要遵守,这是指一般信徒初信后的栽培。
6.  应许:
 神的同在─信徒若遵行大使命,神就答应和他们同在。
三. 从使徒 (宣教士) 的努力看大使命
1.  神颁下大使命:
 因为神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所以他颁下大使命。
2.  十一位门徒:
 那是第一批接受大使命的人。
3.  新约教会:
 这十一位门徒都变成新约教会的长老,大使命自然变成新约教会的使命。
4.  保罗─今天的宣教士:
 巴拿巴和保罗是第一对宣教士,今日教会应多差派宣教士。
5.  今日的教会要努力完成使命:
 教会在大使命上的承担是:祈祷、奉献、差遣。尼尔会督指大使命至今仍未完成,我们实应加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