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警告与挑战(十六14

约翰写作福音书之际,逼迫已经临到教会,因此有些人离开了教会。启示录斥责那些人是胆怯的,不信的(启廿一8)。比推尼亚(Bithynia)总督皮里纽(Pliny)审问民众是否基督徒时,他致函皇帝他雅努(TrajanTrajanus)谓:“他们从前是基督徒,但许多年前已放弃了基督徒的信仰,有些人甚至二十年前就弃教了。”连那些早期教会的英雄,也敌挡不住迫害,没有足够的耐力在信仰上站稳。

耶稣预见这一点,所以事先提出警告。他不愿意有任何人说不知道基督徒应持的态度。丁道尔(Tyndale)由于把圣经译成英文供给英文语系的民众,反对他的人主张处死他,他却很冷静的说“这并未出乎我的意料。”耶稣赐给我们荣耀;但他也给我们十字架。

耶稣提到跟随他的人可能遭遇的两种迫害。

他们可能被赶出会堂。这对犹太人而言,是相当严重的下伤。会堂就是 神的家,在犹太人的生活中占极其特殊的地位。甚至有些拉比说,只有在会堂所作的祷告才有效力。其实,会堂对犹太人的影向尚不止此。大学者或大神学家可以不需要友伴;他可以独处,终日与伟大的思想和学说为伍。然而主的门徒只是普通人;他们需要友谊。他们需要会堂和敬拜的生活。如果被赶出会堂,人人向他关起门来,将是很悲惨的下伤。贞德说:“单独与神同在极其美好。”人有时候必须学习独处;单独生活乃是与 神交往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耶稣也说,有人以为把跟从他的人杀死,乃是一种服事 神的行为。“服事”一词,耶稣所用的是latreia,这是专指祭司在圣殿从事的工作,是一种典型的宗教服事。宗教的悲剧之一就是人往往相信他们若迫害自己所认为的异端,乃是对 神的一种服事。保罗相信自己所做的,乃是对 神的忠诚服事,所以他尽力除灭耶稣的名和教会(徒廿六911)。西班牙的异端裁判所(Inquisition)的法官和执行官在历史上也留下了恶名;他们相信藉着刑罚和虐待使异端者接受他们所认为的真理,乃是对 神的一项服事。他们自以为是从事救灵的工作,免得人进入地狱。罗兰夫人(Madame Roland)说:“自由啊!多少罪恶假你的名而行!”人何尝不是假借宗教的名作罪恶的勾当?

耶稣说,他们这样做,是由于认识 神。教会的悲剧是有些人努力传扬他们自己的宗教观念;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取得了 神真理和恩典的专利权。甚至在今天仍然有此现象;这就成了教会团结与合一的障碍。迫害是永远存在的──即使不是以杀害或摧残身体的形式出现,只要人相信接近 神祗有一途,那么赶出 神的家则是另一种迫害的形式了。

耶稣懂得如何对付人。他说:“我把世上最难的使命托付你们。我给你们的使命会叫你们粉身碎骨,心肠断裂,你们有足够的信心接受吗?”人人都知道,一八四九年罗马受到围攻,意大利的爱国领袖加里波的(Garibaldi)征召新兵时,说:“我所能够给你们的,不是粮食、金钱、或房屋,而是饥饿、干渴、强制行军,战斗和死亡。凡是真心爱国的志士,而不是口头爱国的人,都来跟从我吧。”于是一呼百应,有好几千人参军跟随他打仗。西班牙前往征服南美时,皮泽洛(Pizarro)也给士兵一个选择。看他们愿意冒险去得秘鲁的财富,或安稳地攻克贫乏的巴拿马。他拿剑在沙地上划一条线,说:“弟兄们,在那一边是劳苦、饥饿、赤身露体、风暴、被撇弃与死亡;在这一边是苟安。那边是富饶的秘鲁;这边是贫苦的巴拿马。每一个人都必须善加选择。至于我,我宁可选择南方的秘鲁。”在片刻的沈静和思考之后,有一个老舵手和十二名士兵走到皮泽洛那一边,这就是他们征服秘鲁的开始。

耶稣即使在今日所要给我们的,也不是安逸的道路,而是荣耀的道路。他希望凡跟随他的人睁大眼睛,为他的名的缘故去冒险。

圣灵的工作(十六511

门徒都感到困惑,也都满心忧愁。他们只知将要失去耶稣。然而耶稣告诉他们,他这样做是与他们有益的,他去了,就差帮手圣灵来。耶稣在世上受到身体的限制,不能同时在各地与他们同在;因此常常有离合的情形。他在世上受到身体的限制,不能同时接触各地的人的心灵,因时空的因素限制了他。然而圣灵不受任何限制。无论人走到那里,圣灵就跟到那里。圣灵来了,就应验了主的应许说:“我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20)。圣灵使人永远不断的交往;圣灵也带给传道人能力与果效,无论他到那里,圣灵都帮助他。

这里已经把圣灵的工作完全说了出来。约翰所用来形容圣灵工作的字是elegchein,译作责备。事实上这个字很难译得贴切。意思是严密询问见证人,询问被告,或询问辩论的对方。圣灵就是来叫我们盘问自己,直到我们发现自己的错,或承认我们没有看见的力量。希腊人对这个字有两个用法,它一方面叫人省察后定自己的罪和认明所犯的错;一方面叫人承认自己理屈,同时承认对方有理。在本段经文所用的这个字,含有上述定罪和承认两种意思。现在我们看看耶稣所说圣灵的工作是甚么。

(一)圣灵能定人的罪。犹太人把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的时候,他们不相信这样做是错的;反而认为这乃是对 神的服事。但后来门徒传扬耶稣被钉的事,犹太人听见这话,就觉得扎心(徒二37)。忽然发现耶稣钉死乃是历史上最大的罪行,而自觉有罪。是甚么因素使人感觉到有罪呢?是甚么理由使人面对十字架,自然有谦卑的表现呢?一个宣教师在印第安人的村落,利用灯笼和白粉墙放映基督传的幻灯片。映到基督受钉的镜头时,有一个印第安人突然向前跨出一步,喊说:“下来,应该是我钉在那里──不是你。”何以一个两千年前在巴勒斯坦被当作罪犯被钉的人,一直到今天仍能感动人心呢?此乃圣灵的工作。

(二)圣灵使人知义。我们若看到基督的义,就会知道义是甚么了。耶稣是当作罪犯受钉。他受过审讯;被判罪;犹太人认为他是一个邪恶的异端者,罗马人认为他是一个危险分子;他受到罪犯所可能受到的最重的刑罚,并被当作重犯和 神的仇敌看待。甚么因素改变一个人的观念,使我们像百夫长那样,从一个钉死在十字架上的人看出他是 神的儿子(太廿七54);或像保罗在大马色的路上亲身遇见耶稣呢(徒九19)?何以世人会永远信赖一个钉死的犹太罪犯呢?这是圣灵的工作。藉着基督的复活和归回父那里去,他使世人认明基督的义。

(三)圣灵使人知道审判。在十字架上,罪恶受到谴责,并被击败。圣灵使人知道未来必有审判。他叫我们确知,将来每一个人都要来到 神的审判台前接受审判。

(四)还有一件事,约翰暂时没有提起,我们若受到圣灵的定罪,也知道基督的义和将来的审判,那么,圣灵也把基督救恩和赦免的确信带给我们。圣灵叫我们知道,受钉的这一位,就是我们的救主与个人的主。圣灵叫我们知罪,也叫我们认识救主。

真理的灵(十六1215

对耶稣而言,圣灵就是真理的灵,其主要的任务就是把 神的真理带给世人。这种工作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作启示。这一段经文对于启示的原则之解说,是新约圣经当中最好的。

(一)启示乃是一种渐进的过程。耶稣所知道的许多事,他不能一下子全部告诉门徒,原因是他们还没有能力接受。我们告诉人的事,应该不超出他理解的范围。我们开始教小孩子代数,绝不会从二项式定理着手。而是按部就班地慢慢教到那里。我们教小孩子几何,也是采逐步渐进的方式,不是一下子就教他们高深的理论。同样,教学重读习拉丁或希腊文,也是从容易的开始,不会一下子就教他们读深奥的段落。 神对世人的启示也是如此,他按照人的理解力来教导我们。这个重要的事实,有若干结果:

1)这是部份旧约圣经有时叫我们担心的理由。因为在那个阶段的人对 神的真理,祗能明白一部分,而非全部。举一个实例来说,旧约圣经有许多地方提到,一旦攻取敌人的城池,必须把敌方的男女老幼一律杀光。在这些经文的背后,含蕴一个重要的思想,那就是以色列人不许冒险去沾染外邦或低级的宗教。为避免冒险,应该将不敬拜真神 神的人除灭。换句话说,犹太人在那一个阶段,把握到宗教的纯洁须好好维护的事实;为了维护纯洁,必须除灭外邦人。耶稣来了以后,世人才发现维护纯洁的方式,是带领外邦人归信 神。旧约时代的人只把握到真理的一面。启示就像这样; 神只作人所能理解的启示。

2) 神的启示是没有终结的。世人所犯的错误之一,是把圣经当作 神的唯一启示。好像是说 神的启示从主后一百二十年新约圣经最后一本写完之后,就中止了。其实 神的灵经常是活跃的;他不断启示他自己。耶稣乃是 神至高无上的启示,不过他并不只是书里的一个人物,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神的启示继续显明在他身上。 神继续带领我们更多地了解耶稣所作的启示。 神的启示不是在主后一百二十年后就停止的。他仍然继续地把他的真理启示出来。

(二) 神向人所作的启示是全部真理的启示。 神的启示并不只限于神学真理。 神不仅是向神学家或牧师启示祂的真理。一个诗人得到默示,能写出留传千古的伟大作品。莱特(H. F. Lyte)写作“夕阳西沉”(Abide With Me)这首诗歌时(编按:见一九七七年普天颂赞修正本四八一首),并不是他自己要写,而只像是把灵感所得的记下来。伟大的音乐家也会得到特殊的默示。韩德尔(Handel)谈到他如何写“哈利路亚合唱曲”时,说:“我看到天开了,伟大圣洁的 神坐在宝座上。”这个异象帮助他写下了不朽的作品。科学家得到 神的启示发明了各种使人节省体力的东西,改善人类的生活;外科医生得到启示,发现新的技术抢救人的生命,减轻人的病痛。若有人发现新的医疗法,为痛苦中的人带来希望,这就是 神的启示。一切真理都是 神的真理,一切真理的启示乃是圣灵的工作。

(三)启示来自 神。 神是一切真理的拥有者与施与者。真理不是人的发现;而是 神的恩赐。真理不是我们创造的;而是随时准备向人启示的。在一切真理的背后都是同一位的 神。

(四)启示就是把耶稣所说所作的意思,向我们阐明。耶稣的伟大,其中的一个特色是他永无穷尽的性质。没有人完全了解他所说的。没有人完全了解他对人生、信仰、个人、世界、社会、国家所说的话的含义。启示乃是不断阐明耶稣的教训。

还有一个要点:启示是来自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来自书本或信条。我们若更接近耶稣,就更认识他。我们若更像他,他便更多地向我们启示。我们先得接受他的管理,才能多了解他的启示。

忧愁变为喜乐(十六1624

耶稣超越现世,看到未来的新时代。他并且使用犹太人极其熟悉的二分法。犹太人相信所有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代──现世与来世。认为现世全然不好,全然该受谴责;来世则为 神的黄金时代。在两个时代当中,在弥赛亚把新时代带来之前,主的日子先到,主的日子是可怕的。在黄金时代来临之前,世界将会粉碎。犹太人习惯把这两个时代当中的可怕时期称为“弥赛亚来临之前的阵痛。”旧约圣经和新旧两约之间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对这可怕时期的描述。“耶和华的日子临到,必有残忍、忿恨、烈怒,使这地荒凉,从其中除灭争人”(赛十三9)。“国中的居民,都要发颤,因为耶和华的日子将到,已经临近。那日是黑暗、幽冥、密云、乌黑的日子”(珥二12)。“尊贵的成为羞耻,有力量的成为令人轻蔑的,廉洁已经不存在了,美丽成为丑陋”(巴录启示书下廿七章)。“但主的日子要像贼来到一样,那日天必大有响声废去,有形质的都要被烈火销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烧尽了”(彼后三10)。这就是弥赛亚来临之前的阵痛。

耶稣知道这些经文,心里也常存这个印象。现在他告诉门徒:“我要离开你们,但还要回来;有一天我要同来统治,那时我的国度就开始,不过在这事成就之前,你们要经历可怕的事,像妇人生产时的阵痛,假使你们忍耐到底,福气喜乐是没有人能夺去的。”他继而指出那些忍耐到底的基督徒的结杲。

(一)忧愁要变为喜乐。有一段时候看起来,作基督徒除了忍受痛苦之外没有别的指望,属世界的人除了享乐之外,也没有别的。但有一天,这种情形要颠倒过来。世界的快乐要变为忧愁;基督徒的忧愁要变为喜乐。基督徒必须常常记得,信仰的代价虽大,但这并非事情的结局,而是忧愁变为喜乐。

(二)有两件事是关于基督徒的喜乐的。(1)这喜乐没有人能夺去。它不受世上机遇和改变的影向。事实很浅显:每一个时代遭遇极端痛苦的人,都能诉说与基督同在的甘甜。世界所给人的喜乐,系根据世界的情势而定;然而主所给人的喜乐,完全不受世界情势的影向。(2)这喜乐是完全的。世上即使最大的喜乐,也是不完全的,像是还少了甚么,或多少还带有一点美中不足的遗憾;而人也知之甚明:这种喜乐是不会持久的。然而基督徒的喜乐,就是与基督同在的喜乐,是完全的,没有瑕疵的。

(三)在基督徒的喜乐里,苦楚已成过去。母亲生下孩子后,看到孩子的喜乐,就不再记念以前的苦楚。殉道者巴望天上的荣耀,就忘了一切的痛苦。就像布朗宁在墙上的烈士碑上所写的:

我曾在火中受煎熬,
尔后有一只手,
穿过熊熊的火焰,提升
我至现在所见到的基督面前;
沙吉亚弟兄为我
写下见证悬于墙上。
而我──则早已全都忘怀。

倘使人为了忠于主,必须付上极大的代价;那么在他得着永远与主同在的喜乐之后,便很快地忘记以前所付出的代价。

(四)将会有完全的知识。耶稣说:“到那日,你们甚么也就不问我了。”在今生里,总有许多疑问和得不到解决的难题。总之,我们必须凭信心跟随主而不是凭眼见;必须不断地接受心里所不明白的事。无论是真理的把握或则是对 神的认识都是零零星星的;然而在来世与基督同在,就会有全备的知识。

就像布朗宁在Abt Vogler这首诗中所写的:

邪恶是无效力的,不存在的,是终归死寂的声音;
对邪恶而言,以前美善的,将依旧美善,且更为美善;
地上那破碎的弧,到了天上却是个完整的圆。
凡我们对美善心深所系、所希望、所梦寐的都将存在;
不是它的幻影,而是美善本身;
美丽、美善或权力的声音不会消失,而每一个都为作曲家而存留,
永恒肯定了时间的观念。
高处无法穷尽,尘世的英雄故事路途艰辛,
离开世上的激情:到了天上就失去了自己。
透过爱侣与诗人,音乐达到 神的天庭。
他已经听得够多了,我们也要一点一点旳听闻。

我们若完全与基督同在,疑问的时期就成为过去,答案的时期业已降临。

(五)和 神有了新的关系。我们若完全的、实在的认识 神,就能来到 神跟前,向他求任何的事。我们知道通往 神的门已经开启;他的名叫 神;他的心满有慈爱。我们一如子女确信父亲乐意见到我们,也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思与他交谈。耶稣说,在这种关系之下,我们可以求任何的事。让我们用人际关系来说明。一个孩子若信靠并且爱他的父亲,他知道有时候父亲会拒绝他的要求,因为父亲出于爱心,知道甚么是最好的,他是有智慧的。我们若与 神有亲密的交往,也可以和 神无所不谈,不过结尾要说:“愿你的旨意成就”。

(六)新的关系是藉着耶稣建立的;是奉他的名才存在的。由于耶稣,我们的喜乐是完全的,无法摧毁的,我们的知识是完全的,他为我们开启了通往 神心扉的新道路。尽我们所知的,都是从耶稣得来的。我们奉他的名祈求,奉他的名获得;奉他的名来到 神的跟前,奉他的名受到 神的接待。

直接的途径(十六2528

标准修订版说,耶稣总是用比喻来教导门徒。希腊文Paroimia意指耶稣所说的比喻。原来的意思是指难解的话,或乍听之下意思不很清楚,必须经过思考之后始能明白的话。智者可能用这种简明含蓄的说法,必须经过大脑去揣摩它的含义;也可以用这个字指谜语,让人尽可能去猜测。耶稣说:“以前我一直是给你们暗示和隐意,我给你们的真理并非昭然若揭;你们必须花一点精神去思索它的含义,现在我要直截了当地把真理告诉你们。”接着他告诉门徒,他是从 神那里来的,也要回到 神那里去。这实在是一个重大的宣布──他不是别人,乃是 神的儿子;十字架对他而言,不是罪犯羞辱的死刑,而是他回到 神那儿的途径。

我们应该记住耶稣说的,属他的人都是 神所爱的,可以直接走到 神面前;他无须代转,每一个人都可以自己直接向 神祈求。最后我们不可忘记的是:往往我们印象中的 神是震怒的,而耶稣是慈爱的;耶稣所行的像是努力去改变 神对人的态度,使审判人的 神变为慈爱的 神。然而耶稣在被钉之前说:“ 神爱你们,你们自己可以直接到 神的面前。”不是因为他的死才使 神成为满有慈爱的 神;他的死只是见证 神就是爱。耶稣到世上来,非因 神憎恨世人,而是 神爱世人。因此他把 神的爱带给世人。

他告诉门徒他的使命已经完成。他从 神那里来,现在藉十字架,他回到 神那里去。每一个人通往 神的路都是开启的。他不必把我们的祷告转达给 神,我们可以直接向 神祈求。爱基督的人正是 神所爱的。

基督与他的恩赐(十六2933

本段经文很奇妙地说明门徒最后如何向耶稣降服。他们忽然完全了解耶稣,他不用问任何问题。这是甚么意思呢?回到十七与十八这两节,我们看见门徒不了解耶稣所说的话。十九节开头说,耶稣知道他们有人要问他,就自动回答他们的问题。换句话说,耶稣能看透人心,就像看一本摊开的书一样。这是他们相信他的理由。古时苏格兰有一位旅行者,听过两位牧师讲道,形容其中一位说:“他把 神的荣耀显明给我看。”形容另一位说:“他叫我清楚地查验了自己的心。”然而耶稣同时能做到这两方面。他对 神和对世人都有充分的认识,使得门徒相信他就是 神的儿子。

但耶稣是一个重实际的人。他明白告诉门徒,虽然他们相信他,然而他们将会遗弃他。这或许是耶稣最独特的所在。他知道属他的人的弱点,他知道他们的失败,他知道在他最需要援助的时刻,他们都会背弃他;然而他依旧爱他们;更奇怪的是──他仍然信赖他们。他知道人性最软弱之处,却仍然爱他们,信赖他们。人也许能够原谅对方,但同时向对方清楚表示今后不再信赖他。不过耶稣却说:“我知道你们的软弱,你们将会背弃我;但我也知道你们依然会成为得胜者。”世界上除了耶稣之外,大概没有人把宽恕和信赖连在一块儿来想的。这是耶稣重要的教训,他教导我们如何宽恕,也教导我们如何信赖失败的人。

耶稣在这一席话里含有四个重点。

(一)耶稣的孤单。门徒和跟随他的人都背弃他。但是他并不孤单,因 神仍与他同在。任何站在公义一边的人,永远是不会孤单的;因为 神永远与他同在。义人不会完全被人撇弃,因为 神绝不撇弃他。

(二)耶稣的宽恕。我们在前面提过,他知道门徒都会背弃他,但他并没有预先谴责他们,事后也没有责怪他们。即使人有那么多的缺点,他还是爱他们;照人的本相来爱他们。爱必须是很清醒的。如果我们把某人偶像化,认为他绝对没有过失,结果一定会令我们失望。我们必须照人真实的本相来爱他。

(三)耶稣的同情。耶稣说:“我将这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乍看之下,这节圣经安插在这里像是不甚妥当。其重点是:如果耶稣没有事先指出门徒的软弱,事后门徒想起他们不忠于主的时候,可能会很绝望。耶稣就像在这里告诉他们:“我知道所要发生的事,你们不要以为一时的不忠会使我感到震惊。我知道这事即将发生,然而你们的行为,不会影向我对你们的爱。你们事后回想起来,也不必绝望。”耶稣的这一席话,表现出属天的怜悯和宽恕。耶稣心里所想到的,不是人的罪对他构成甚么样的伤害;而是关心人的罪对人本身的伤害。假使有人伤害我们,我们却不去想我们受到多少伤害,而只是考虑别人伤害我们时,他们心里将会多么懊悔和伤心的这一方面,那么我们的反应和态度就会有极大的差异。

(四)耶稣的恩赐是:勇气和征服。不久,门徒将会发现世人即是用最残酷的手段对待耶稣,却未能胜过他。他说:“我所获得的胜利,也可以成为你们的胜利。世人虽以最残酷的手段待我,我依旧会得胜。你们的人生可能也是最悲惨的,然而你们也可以得胜。你们也能够获得十字架的勇气与得胜。”──《每日研经丛书》

 


中华圣网整理制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