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第七章

百夫長的僕人(七:1-10節)

1 耶穌對百姓講完了這一切的話、就進了迦百農。 2 有一個百夫長所寶貴的僕人、害病快要死了。 3 百夫長風聞耶穌的事、就託猶太人的幾個長老、去求耶穌來救他的僕人。 4 他們到了耶穌那裡、就切切的求他說、你給他行這事、是他所配得的。 5 因為他愛我們的百姓、給我們建造會堂。 6 耶穌就和他們同去。離那家不遠、百夫長託幾個朋友去見耶穌、對他說、主阿、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 7 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 8 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作這事、他就去作。 9 耶穌聽見這話、就希奇他、轉身對跟隨的眾人說、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 10 那託來的人回到百夫長家裡,看見僕人已經好了。

百夫長是一種羅馬軍官率領一百名士兵,在那時候巴勒斯坦在羅馬統治之下大約己有一百年,羅馬軍官很普遍地是殘酷和被鄙視的人,但是其中有些受猶太教的影響是很好的人,第一個外邦人被接納入教會的就是一個百夫長,名叫哥尼流(徒十章)。

這個百夫長為猶太人建造的會堂在迦百農(路七:5節),耶穌常常就在這會堂教訓人並且醫好被鬼附的人(可一:21-23節:),在1905年一隊德國探險家發現一個會堂的遺址,證明是主後第四世紀所建築的,在它的地闆下面又發現一個更古老的會堂,據想就是耶穌施教的那個會堂(可一:21;路七:5),靠著西面的牆有石的座位是文士和法利賽人所坐的地方,講臺是在北邊盡頭處,從圖中可以看見主耶穌所站的地方[參下圖]。

2節:這個軍官是一名百夫長,在羅馬軍隊中帶領一百名士兵。他托人求耶穌,是因為他相信耶穌是從神那裡來的,而不是他已走頭無路,或是因為覺得耶穌很神奇。本來他已很尊重猶太人,認為他們有從神而來的信息,書中記載他很愛這一個民族,為他們建會堂;當他有需要的時候,自然來找耶穌去幫助他。

為什麼這位軍官不親自去求耶穌,而要請猶太的長老去呢?一是他知道猶太人恨惡羅馬軍兵,怕打擾了他們的聚集。另外他日常的工作就是分配士兵去執行任務,他也就採用了這種方法把他的要求傳給耶穌。

3節:馬太福音說那位百夫長親自去見耶穌(參太5),而路加福音這裡卻說他托猶太人的長老去求耶穌。耶穌與那些猶太長老交往,就是與這位軍官交往。馬太向他的猶太讀者強調這個人的信心,而路加則是向他的外邦讀者突出猶太長老和這位羅馬軍官的良好關係。

9節:百夫長沒有到耶穌那裡去,他也沒有要求耶穌到他那裡去。就如他不在場,士兵也能執行他的命令一樣,他相信耶穌治病也不需要在場。百夫長是外邦人,並非自小就認識神,所以他的信心叫人特別驚訝。

拿因寡婦的兒子復活(七:11-17節)

11 過了不多時、〔有古卷作次日〕耶穌往一座城去,這城名叫拿因、他的門徒和極多的人與他同行。 12 將近城門、有一個死人被抬出來。這人是他母親獨生的兒子、他母親又是寡婦。有城裡的許多人同著寡婦送殯。 13 主看見那寡婦就憐憫他、對他說、不要哭。 14 於是進前按著杠、抬的人就站住了。耶穌說、少年人、我吩咐你起來。 15 那死人就坐起,並且說話。耶穌便把他交給他母親。 16 眾人都驚奇、歸榮耀與神說、有大先知在我們中間興起來了。又說、神眷顧了他的百姓。 17 他這事的風聲就傳遍了猶太、和周圍地方。

這是三次叫死人復活其中的一次,參可五22及約十一1,耶穌可能還有使別的人復活(七22),衪曾吩咐十二門徒叫死人復活(太十8)。

11-15節:這寡婦的情況非常悲慘,她已失去了丈夫,現在獨子又死了,她賴以維生的最後一線希望也失去了。那群送殯的人回家去以後,她會變得既沒有錢,也沒有朋友,除非有親友來幫助她,否則她的前景非常暗淡。但是,正如路加不斷強調的,她正是耶穌樂於幫助的那種人,他也的確幫助了她。耶穌能夠為任何悲慘的境況帶來希望。

11-17節:這件事說明了救恩的真理。整個世界都死在罪中(參弗1),好像這寡婦的兒子死了一樣。死了的人再也不能做什麼。但神憐憫我們,差派耶穌來使我們復活,與他的生命連在一起(參弗4-7)。死人不會在生命中再有任何機會,我們也不能在基督裡賺取新生命。但我們可以接受神所賜的生命,為此而讚美他,並為主而活。

12節:在猶太傳統中為死人送殯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死者的屍體用麻布包裹好,放在擔架上,送殯的隊伍會抬著他走遍整個城市,親屬尾隨,路旁的旁觀者也可以加入送殯的行列中。喪家會僱用一些哭喪者大聲哀號,來引人注意。一般來說,家人會哭喪三十日。

16節:人們以為耶穌是先知,因為他和舊約時代的先知一樣宣告神的信息,又能叫死人復活。以利亞和以利沙都曾經使孩童復活(參王上117-24;王下18-37)。人們認為耶穌是先知的想法是對的,不過他不止是先知,他還是神。

約翰差人問主(七:18-35節)

18 約翰的門徒把這些事都告訴約翰。 19 他便叫了兩個門徒來、打發他們到主那裡去、說、那將要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20 那兩個人來到耶穌那裡、說、施洗的約翰打發我們來問你、那將要來的是你麼。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 21 正當那時候、耶穌治好了許多有疾病的、受災患的、被惡鬼附著的。又開恩叫好些瞎子能看見。 22 耶穌回答說、你們去把所看見所聽見的事告訴約翰。就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痲瘋的潔淨、聾子聽見,死人復活、窮人有福音傳給他們。 23 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 24 約翰所差來的人既走了、耶穌就對眾人講論約翰說、你們從前出去到曠野、是要看甚麼呢。要看風吹動的蘆葦麼。 25 你們出去到底是要看甚麼。要看穿細軟衣服的人麼。那穿華麗衣服宴樂度日的人、是在王宮裡。 26 你們出去究竟是要看甚麼。要看先知麼。我告訴你們、是的、他比先知大多了。 27 經上記著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你前面、預備道路。』所說的就是這個人。 28 我告訴你們、凡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然而神國裡最小的比他還大。 29 眾百姓和稅吏、既受過約翰的洗、聽見這話、就以神為義。 30 但法利賽人和律法師、沒有受過約翰的洗、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二十九三十兩節:或作眾百姓和稅吏聽見了約翰的話就受了他的洗便以神為義但法利賽人和律法師不受約翰的洗竟為自己廢棄了神的旨意〕 31 主又說、這樣、我可用甚麼比這世代的人呢。他們好像甚麼呢。 32 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彼此呼叫說、我們向你們吹笛,你們不跳舞,我們向你們舉哀、你們不啼哭。 33 施洗的約翰來、不喫餅、不喝酒。你們說他是被鬼附著的。 34 人子來、也喫也喝。你們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稅吏和罪人的朋友。 35 但智慧之子、都以智慧為是。

這是約翰被囚之時。耶穌的聲望達到最高峰。

約翰因指責加利利的希律王安提帕娶嫂為妻,因而招致了這位暴君的報復,將約翰囚禁在死海山麓附近的馬開如斯(Machaerus)城砦的監獄之中。(太十四:3-4)

他曾經十分確定耶穌就是那「將要來的」。這是猶太人所迫切等候的彌賽亞最通用的一個標題(參可十一:9,路十三:35,十九:38,來十:37,詩一一八:26)。

一個隨時隨地會遭受殺身之禍的他,想要找出答案,因此差遣他的門徒來問耶穌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要我們等候別人呢?]這個問題的背後,蘊藏了三個因素:

1。有的人認為約翰提出這個題一點也不是為了他自己,而是為了他的門徒。

可能當約翰在監裏跟他們說話的時候,他們問他:「耶穌是不是要來的那一位?」

約翰回答說:「如果你們有甚麼懷疑,你們祗要去看衪在做些甚麼,這樣你們就不用懷疑了」。如果情形確是這樣,他真的答得好。給我們基督徒備了課。如果有人跟我們爭辯有關耶穌的事,或者問為何要信耶穌,其他的宗教也不是教人為善嗎?最好的答覆並不是用爭辯來還擊爭辯,而是對他說:

「把你的生命獻給耶穌,看衪能夠對你做些甚麼。」體驗基督改變人生的力量,比智慧的辯論,更能為耶穌作美好的見證。

2。也許約翰提出這個問題是由於他的不忍耐,約翰所傳的是定罪的信息(太三:7-12)。斧子己經放在樹根上,簸麥的工作己經開始,有潔淨作用的審判之聖火己開始燃燒。也許約翰想:[耶穌要到甚麼時候才開始行動呢?甚麼時候才向仇敵開火呢?甚麼時候上帝神聖的毀滅才會來到呢?]約翰等耶穌等得不耐煩了,因為耶穌並不是像他所期望的。其實凡是盼望嚴勵天譴的人,永遠都會對耶穌感到失望;惟有仰望上帝慈愛的人,他的盼望永不至於落空。

3。有人認為約翰的問題就是顯示信心和盼望落實的意思。他曾在施洗的時候見過耶穌,如今在監獄裏,他越是想念耶穌,就越加確定耶穌就是將要來到的那一位;

他並不是一位失望者或不忍耐者,而是滿心充滿希望的信服者;他別無所求,只求堅定自己的盼望。

於是耶穌答覆了他的問題。耶穌對約翰門徒的答覆乃是:「回去吧!不用把我的話告訴約翰,只要告訴他我正在做甚麼;也不要把我所要求的告訴他,只要告訴他所發生的事]。耶穌所要的是以最嚴重的考驗,應用到衪身上,即工作與效果的考驗。

惟有耶穌才能絕對地,不加條件地要求人說,不要憑衪所說的,只憑衪所作的,來判斷衪。耶穌今天仍向我們發出同樣的挑戰,衪不說:[來!聽我告訴你的話]。

衪是說:[來!看我能為你作些甚麼!看看我己經為別人作了多少!」

耶穌在加利利宣佈作成的事,衪今天仍舊在做。凡是對自己和自己的同胞,以及對上帝真理盲目的人,耶穌都開啟了他們的眼睛;凡是在正道上腳步走得不堅定的人,耶穌加強了他們的力量;凡是沾染到罪惡之病的人,得到了耶穌的潔淨;那耳聾聽不見良心和上帝之聲音的人,能夠聽見;在罪惡中死亡失去力量的人,得以復活,獲得更新與愛的生命;貧窮的人承受到上帝豐富的慈愛。

最後,主耶穌說了警戒的話:「凡不因我跌倒的,就有福了」。這是對約翰講的;因為約翰只領略到一半的真理。約翰所傳的福音,是上帝那帶毀滅性之聖潔;耶穌卻傳上帝那帶有愛的聖潔的福音,所以耶穌對約翰說:「也許我並沒有做你期望我做的事,但罪惡的權勢己經失敗了,不是被不可抵抗的能力,而是藉著無法回報的愛」。

耶穌很少稱讚人像稱讚施洗約翰這樣多。(七:24-35)

衪問人們成群結隊地到曠野,到底是要看些甚麼。是去看風吹動的蘆葦嗎?是去看穿細軟袍子的人嗎?前者是在約但河一帶長著的最普通的長籐草;而後者是要到宮庭才可以看到穿華麗衣裳的官宦人家。兩者都不是人們要看的和可以看到的。

那末,他們是不是去看一位先知呢?

先知是上帝真理的預言者,是上帝所信任的人。「主耶和華若不將奧秘指示他的僕人眾先知,就一無所行」。(摩三:7)先知包含著兩種意義;他是一位帶來上帝信息的人,他也是一位有勇氣傳播那信息的人。先知是一位頭腦中有上帝智慧,口裏有上帝真理,心裏有上帝的勇敢的人,約翰的確就是一個這樣的人。但是約翰卻有超乎先知的地方。猶太人從古至今都有一個堅定的信仰,他們認為在彌賽亞來到以前,以利亞要來作衪的開路先鋒。直到今日,猶太人在守逾越節:的筵席中,仍要為以利亞留下一個空位。「看哪!耶和華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亞到你們那裏去。」(瑪四:5)。耶穌宣稱,約翰就是那一位由上帝而來的使者,其責任和權利,乃是走在前面宣告彌賽亞的來臨。約翰是上帝使者,從沒有人擔負比他更重大的責任。這是耶穌給與約翰極大的讚譽。有史以來婦人所生的,沒有一個大過約翰的;但跟著說一句令人驚異的話:「然而在天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

這裏所顯示的是一個真理。耶穌的降世,帶給了世界完全而絕對嶄新的情形。

先知是偉大的,他們的信息是寶貴的,但耶穌卻帶來更偉大的事物,更奇妙的信息。

蒙提弗雷(C。G。Montefiore)是一位猶太人,他不是基督徒,他曾如此寫說:「基督教在人類的文化與宗教的歷史中,標誌著新的紀元。世界對於耶穌和保羅有無限的虧欠。在這兩位偉人來到世界以前,事情絕不會像現在,人的思想也不會有現在的那樣子」。

即使一位非基督徒,也很自然地承認,由於耶穌來到世界,一切的事才變成現在這樣。

可是約翰缺少甚麼呢?有甚麼東西是基督徒有的,而約翰永遠也不會有的呢?

對於這答案十分簡單,也十分重要:約翰從來也沒有看過十字架,因此約翰永遠也不能知道上帝慈愛完全的啟示。他可能知道上帝的聖潔,他也可能宣揚過上帝的公義,但是他永遠也不能知曉上帝完全的愛。我們只要去聽聽約翰的信息和耶穌的信息就可以知道,沒有人會把約翰的信息稱作福音或好消息;其實他的信息根本是?滅的威脅。必須等到耶穌和衪的十字架,才可以向人顯示出上帝慈愛的長闊高深。

有一個最令人驚異的事實,就是最謙卑的基督徒之認識上帝,可能比舊約時代偉大的先知還要深。那曾經看見過十字架的人看見了上帝的心意,是在十字架以前的人永遠也看不見的。這樣看來,在天國最小的,的確要比以前時代的人更偉大了。

約翰遭遇了與某些人相似的命運,他擔負了指示人進入某種偉大的使命,可是他自己並沒有進到裏面去。有些人作了上帝的指路標,他們所指示的新觀念和新意向,使別人能以進到他們自己無法進入的境地。偉大的改革家,很少是頭一個為那種改革而辛勞耕耘的先行者,因而使他的名字長留青史。很多人壯志未酬身先死,但為後來者奠下了基石。

上帝要使用約翰,上帝需要他的路標來為人引路,雖然他自己沒有達到目的地。

18-23節:施洗約翰對耶穌的認識是不完全的,耶穌的信息對他也是意料之外的,所以他感到困惑。他的懷疑是自然又合理的,耶穌沒有因此而責備他。相反,他以約翰能夠明白的方法來回答他,向他解釋他實際上是完成彌賽亞的工作。神能夠處理我們的疑惑,他歡迎我們提出問題。

20-22節:這裡所列出證明耶穌是彌賽亞的證據非常重要。這些證據都是一些可以看得到的行動,而不是理論,是耶穌同時代的人看到了,又記錄下來的,讓我們在今天能夠閱讀到。先知曾預言彌賽亞要做這些事情(參賽35-6;61)。這些具體的證據能夠幫助約翰,也能幫助我們認識耶穌是誰。

28節:沒有一個人比約翰更能完成神的旨意。然而,在神的國度裡,那些在約翰以後來的有更大的屬靈遺產,因為他們較約翰更清楚耶穌受死和復活的意義。約翰像是一位舊約先知般預備人迎接彌賽亞時代的降臨。耶穌不是將約翰跟個別基督徒作比較,他是把在基督以前的生命,與在他國度裡的豐盛生命作對比。

29-30節:百姓和稅吏在聽到約翰的信息後,都悔改了。相反,那些宗教領袖卻拒絕他的話,他們要按自己的意思來生活,所以拒絕聽其他人的意見。你不要把自己的計劃強加給神,你要嘗試發掘神對你的計劃。

31-35節:宗教領袖討厭任何人講真理和暴露他們的偽善行為。他們去挑剔別人,但從不費心思考所挑剔的事是否一致。他們抨擊施洗約翰禁食和不飲酒;又指摘耶穌與稅吏和罪人一起吃喝。當然他們真正要反對的與飲食習慣無關,他們不能容忍的是自己的偽善被暴露出來。

33-34節:法利賽人不會因為對施洗約翰和耶穌的矛盾態度而煩惱,因為他們滿有「智慧」去為自己辯護。我們也會為自私的行為和信念作解釋。然而,我們若不在神的真理中檢討自己的心思,就會跟法利賽人一樣損人利己了。

35節:智慧之子就是跟從耶穌和約翰的人。他們的生命改變了,他們正直的生活顯示了耶穌和約翰所教導的智慧。

有罪的女人(七:36-50節)

36 有一個法利賽人、請耶穌和他喫飯。耶穌就到法利賽人家裡去坐席。 37 那城裡有一個女人、是個罪人。知道耶穌在法利賽人家裡坐席、就拿著盛香膏的玉瓶、 38 站在耶穌背後、挨著他的腳哭、眼淚溼了耶穌的腳、就用自己的頭髮擦乾、又用嘴連連親他的腳、把香膏抹上。 39 請耶穌的法利賽人看見這事、心裡說、這人若是先知、必知道摸他的是誰、是個怎樣的女人、乃是個罪人。 40 耶穌對他說、西門。我有句話要對你說。西門說、夫子、請說。 41 耶穌說、一個債主、有兩個人欠他的債。一個欠五十兩銀子、一個欠五兩銀子。 42 因為他們無力償還、債主就開恩免了他們兩個人的債。這兩個人那一個更愛他呢。 43 西門回答說、我想是那多得恩免的人。耶穌說、你斷的不錯。 44 於是轉過來向著那女人、便對西門說、你看見這女人麼。我進了你的家、你沒有給我水洗腳。但這女人用眼淚溼了我的腳、用頭髮擦乾。 45 你沒有與我親嘴、但這女人從我進來的時候、就不住的用嘴親我的腳。 46 你沒有用油抹我的頭,但這女人用香膏抹我的腳。 47 所以我告訴你、他許多的罪都赦免了。因為他的愛多。但那赦免少的、他的愛就少。 48 於是對那女人說、你的罪赦免了。 49 同席的人心裡說,這是甚麼人、竟赦免人的罪呢。 50 耶穌對那女人說、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的回去罷。

有人把這個女人認作是抹大拉的馬利亞或伯大尼的馬利亞是毫無根據的,要知道這裏澆香膏和在伯大尼澆香膏(約十二1-8)根本不是同樣的事,當地人家中宴會是一種很公開的事,耶穌斜倚著一張睡椅上,面朝著桌子,兩膝向內彎著,這樣方便使那個女人接近衪,她在主面前哭泣用嘴連連親衪腳,把名貴的香膏抹上,又用她自己的頭髮把她所滴的眼淚擦乾----她在主腳前這樣俯伏自卑並且全心敬愛衪,這樣做使我們有身分的人何等羞愧!耶穌對於誤入迷途的女人態度十分的仁慈(約四18,八1-11)。然而卻沒有一個人會認為衪的動機不純正(約四27)。

36節:在耶穌的工作後期,也有一次類似的事(參太26-13;可13-9;約11-11)。

38節:這婦人不是被邀請的客人之一,但她仍然進了這房子,站在耶穌背後,挨著他的腳。在耶穌時代,猶太人吃飯時一般都是側臥著,頭靠近桌子,用一隻手支撐著身子、腳伸到後邊。因此,這婦人不必到桌子那裡,也能膏耶穌的腳。

44節:西門沒有為耶穌洗腳(這是當時待客的禮節:,因為人們穿著草鞋,雙腳易沾滿泥土),沒有用油膏耶穌的頭,又沒有親吻歡迎耶穌,顯出對主的不尊重。也許他覺得自己太高貴,不值得這樣對待耶穌?相反,這個有罪的女人用眼淚洗耶穌的腳,用珍貴的香膏抹耶穌的腳,又不住地用嘴親他的腳。在這個故事裡,罪得到赦免的是這位慷慨的妓女,而不是那吝嗇的宗教領袖。神的國度會接納那些尋求赦免的罪人,卻拒絕那些自以為義,認為自己不會犯罪的人。

47節:深摯的愛是對赦免的自然反應,也是信心的應有結果。然而,惟有那些認識到自己是罪孽深重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神完全赦罪的宏恩。不論跟隨耶穌的人曾經是多麼的奸惡,或是多麼的善良,耶穌都把他們從永遠的滅亡中拯救出來。你知道他的恩慈多麼廣大?你是否感激他的赦免?

50節:法利賽人相信惟有神才能赦罪,因此他們不明白為何耶穌說這個婦人的罪得赦了。他們領會不到耶穌就是神。


版权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