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主耶稣在耶路撒冷 19章11节至21章38节 |
主耶稣从耶利哥步向耶路撒冷。十九章11~27节是进入圣城的「过渡」。自此以后,主耶稣骑驴驹英雄式地进城(28~40节)、预言耶路撒冷之被毁灭(41~44节)、洁净圣殿(45~48节)。
圣城内,主耶稣与犹太教领袖人物的论争持续演变着:(一)主耶稣巧妙地回避过文士祭司长的圈套把柄──纳税予罗马皇帝(廿19~26),(二)驳倒撒都该人有关死人复活的讽问(廿27~40),(三)巧言质诘为何大卫的子孙的耶稣又是大卫的主(廿41~44)。
在圣殿内主称赞穷寡妇的奉献(廿一1~4)后,在橄榄山上主预言祂再来前末期的预兆(廿一5~38)。自此以后,路加福音便进入了主被卖的一晚──最后的晚餐与翌日的十字架苦难了。
兹将主在圣城的最后一周列表如下:
星期日 十九章28~44节
星期一 十九章45~48节
星期二及星期三 廿章1节~廿二章6节
星期四(包括星期四晚至星期五黎明) 廿二章7~71节
星期五 廿二章
星期六 路加未记(参阅太廿七62~66)
星期日 廿四章1~49节
主向门徒显现的「四十天」 廿四章50~53节(参阅徒一1~5)
第一章 交银予十仆的比喻(路十九11~27)
主耶稣设交银的比喻,为了要说服误以为主到圣城要设神国的众人(参阅廿四21;可十37)。比喻的重点:(一)主耶稣如贵胄要离开;(二)祂「得国」──降圣灵建立属灵的千禧年王国后,才要回来(再临),实现永远不震动的神国(天上国度),(三)不接纳耶稣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的仇敌──一切不信的、违背基督教训的,都要受再临的主的审判(帖后一8、9;启廿10~15,廿一7、8;加一6~9;太七21~23)。
交银予十仆(路十九11~27;太廿五14~30)
第十一节 众人听见「救恩到这家」及其他有关主耶稣神国的福音,便以为神国立刻会显现于耶路撒冷。其实,主耶稣「今日」引进救恩,但与末期、最后的审判及天国的实现尚有一段距离。
第十二节 「贵冑」──王公贵族,主耶稣的自喻。往远方去──即归回天上的父那边(约十四1~3,十六16、28)。祂要「得国」──赐所应许的圣灵,建立属灵的王国(来十二22;启廿一2;约十八36;腓三20;弗二6),「回来」即以后末日的再临(徒一8~11;犹14、15;启一7;太十六27,廿六64)。
第十三节 他召唤「十个仆人」(参阅十童女,太廿五1~13;「三个仆人」太廿五14~30;十或三均为约数)。交予每人各一锭银子(大约十个弥拿mina等于三个月的工资)──指圣工的职份、恩赐。仆人受银的任务:「做生意」即为神救恩的工作结果子(约十五5、8、16;赛五十四2、3;西一6~11),一直到主耶稣的再来。
第十四节 「贵冑本国的人」不要他做他们的王,指犹太人恨恶、弃绝祂(主耶稣)(廿9~15;太廿一33~45;约一5、11;路十七25),不要耶稣做他们属灵的王。
第十五节 他「得国回来」要知道仆人做生意做了多少(太廿五19;十八23;林前九19~22),指祂藉圣灵完成救赎工作后要再来的时侯,祂要按人的行为审判(罗二4~11;林后五10),按工作果子赏赐(林前十五58;太十三12,廿五29)。
第十六~十七节 头一个仆人向他的主人报告,原来的一锭银子,又赚了十锭──类似撒种比喻中的百倍收成(太十三8、23)与领受五千另赚五千的仆人(太廿五16、20)。
主的判语:这仆人是良善的(太廿五21),小事忠心(十六10;林前四2;太廿五21、23),当然大事也必忠心(十二42)。
报偿:「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并分享主人筵席的快乐(属灵喜乐)(太廿五21)。恩赐的给予与善用,有工作的果效,主就要交托相对重大的责任,如但以理(但六3)、彼得(太十六15~20;路廿二31~32;约廿一15~18)、保罗(加一14~17;腓三5~7;徒九1~16;林后十一23~29)。
第十八~十九节 一锭银子赚五锭的仆人,得到类似第一个仆人的报赏。
第廿~廿一节 第三个仆人代表「又恶又懒」工人或信徒(名实不符的假信徒)(太廿五26)。他将原有的银子原封不动地交还。理由:(一)他对主人畏惧──因自己坏品行、灵修没上进、不务神家的生产结果工作为产生一种自我消极、退缩与堕落的心态。神要我们在软弱中靠主刚强(林后十二9~10;腓四13;弗三16),亲近神(雅四8;约廿一7,十三23)与竭力做主工不可徒受恩典(林后六1;林前十五58;约六28、29,四35~36)。
他对主人所说的「你是严厉的人、没有存放的还要取拿,没有播种的还要收割。」是一种应用银行与田家的喻语(马太「没有种的地方要收,没有散的要聚敛」,则纯粹是农家用语,太廿五24)。这位恶仆人事实上掩饰自己的过错,而归罪、怨尤于他的主人。诚然,主人是严厉的──代表公义威严的神圣性格(向知罪而犯罪的人,神是严厉的,参阅罗二1~5;十一22),主人对他的仆人要求高──正如神要求真信徒、工人在灵修完全、工作事奉上的标准上高(太五48;创十七1;腓三13~15;帖前五23;林前十五58;徒廿24,廿一13,廿四16)。但,仆人不仅没有认错求宽恕(参阅太十八23~27),而且反咬主人一口,控诉主人为「忍心」、「严厉」(太廿五24)、剥削压榨别人的人。
第廿二~廿三节 主责骂这恶仆人,以「你说的话,定你的罪」即一个人的话语(太十二34~37)与行为(罗二1~3;启廿二12)将为主算帐、赏罚的依据。
主人退一步忍受仆人所加给他的严厉收取利息的评语,质问为何至少不把钱放在有利孳的银行存款帐户呢?──要有起码的属灵见识、智慧与对神家的关注、忠诚与劳力。
第廿四~廿六节 仆人原有的一锭银子被夺,给那原有十锭的。灵意上而言:(一)神国内无闲站不务生产的人(太廿1~7),大家都拟领受神所讲定的「一钱银子」(太廿8~10):神的基本应许「天国永生福气」。(二)神对工人报赏的多少,依据人的工作量、奉献心力的程度(林前三10~12;太廿五14~30)。(三)为主做工、奉献、领受恩赐、职责,愈是尽心尽力,愈要从神那儿领受更丰盛的恩赐、更大的责任。这就是神国的「恩上加恩」、「力上加力」、「荣上加荣」的属灵原则(约一16;西一9~12;林后三18)。因此,「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八18;太十三12,廿五29;可四25)。
第廿七节 15节至26节描写主跟祂的教会算帐,27节则跟犹太人(参阅本章14节)──新约的信徒包括在内算帐。「杀」在旧约时代指在王面前对恶人、仇敌的杀戮(撒上十五33),主再来的时候,指审判定永刑的罪(启十四10;帖后一9、10)。
第二章 主耶稣进入圣城(路十九28~40)
主入圣城(路十九28~40;太廿一1~9;可十一1~10;约十二12~19)
主的行进、活动(九章51节以下),现在进入最后一阶段。主在圣殿(十九45~47,廿1,廿一1、37~38)充份表露了祂的神权与祂的死,祂将以属灵的圣殿代替物质的圣殿。
第廿八~廿九节 主耶稣在马大、马利亚、拉撒路三姊弟住的伯大尼(人口约七百人)通往西边的耶路撒冷的路上。
第卅~卅一节 主吩咐往对面的村庄(即橄榄山东边、伯大尼西北的伯法其)解开一只驴驹牵来,「主要用它」。
「驴驹」为少壮的雄驴。其性温驯忠一(参阅创四十九14;赛一2~3)。多用作乘载、驮运工具(创廿二1~5;出四20;书十五18;撒上廿五20、23、42)。
主耶稣要用的驴驹,是「从来没有人骑过」的。其精义寓意在于要献给神的人、动物或器皿,必须分别为圣。没有残疾「未曾负轭」(未耕过田地)的红母牛(民十九2)、未耕过地,未曾负轭的母牛犊(申廿一1~9)都是摩西律法上祭司用来代替不洁、罪的动物。套在「新车」上的两只未负轭的母牛,用来抬运约柜(撒上六7),也是舍己、专为奉献的典型。
新约时代,圣徒是许配基督的童贞女(罗十二1;林后十一1~2;申六4~9),神所拣选的「十四万四千人」(象征性的数字),从普天下用基督宝血赎出来的选民,「未曾沾染妇女」(指未与世界妥协──启十四1~5;约壹二15~16;启十八1~4;雅四4~5)。他们应将身体当作圣洁合用的活祭来事奉神(罗十二1~2)。
第卅一~卅三节 主耶稣是无所不知的神,故预知将要应验的事(太十七27;约一47、48)。
第卅四~卅五节 牲口的主人听到「主要用它(驴驹)」,即刻让门徒牵去。原因:(一)「主」耶稣有更高的权威、天地万物的所有者(来一2、3;诗五十9~12)。(二)主耶稣实际上在伯大尼享有先知、教师、神的儿子等声誉──祂多次来访,拉撒路的复活与逾越节六日前的居留(十38~42;约十一17、18,十二1~8),为人所耳熟深知。
门徒用衣服搭在驴背当作坐鞍。并且扶耶稣上骑(参阅太廿一1~7;可十一1~7)。
第卅六节 中文「众人」的希腊原文指门徒「他们」。门徒(马太福音的「众人」仍应是门徒众人;太廿一8)将衣服铺在路上让耶稣所骑的牲口走过,这是对王尊的敬意(参阅王下九13)。路加省略了树枝(棕树枝)铺在路上的细节(太廿一8;可十一8)。
第卅七节 橄榄山下坡路中,隔着汲沦溪低谷,圣城圣殿在望。门徒想起主耶稣的大能权威与奇妙行迹,加上入圣城的一种庄严历史感,不禁欢乐高呼赞美神!
第卅八节 路加特写门徒对主耶稣的崇敬与对神的赞美。「前行后随的众人」(太廿一9)──除了别人以外,门徒他们一行喊着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诗一一八26)。这段描写中,路加省略了马可福音的原始材料「和散那,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可十一9、10)。
(一)路加顾虑到希伯来文「和散那」(拯救)对外邦入信的一种陌生感。
(二)马可的「那将要来的我祖大卫之国,是应当称颂的」(可十一10),对路加而言,「大卫之国」犹太人均认为是地上政权的想法,这是错误的。路加认为「神国」并不是即时实现在耶稣要进入的圣城内(参阅十九11,廿二18)。
「在天上有和平(平安)、在至高之处有荣光(荣耀)」此句可与主降生时天使报佳音(二14)比较。平安为何在天上,而不是「归与地上神所喜悦的人」?原因:(一)天上的神是赐平安的神(腓四7~9;林前一3);(二)主耶稣的平安是永远的平安,来自天上的,不像世人所赐的(约十四27,十六33;西三15)。
第卅九~四十节 在旁的听众法利赛人──对耶稣友善的一部份(参阅约三1;路七36,十一37,十四1)──要求主耶稣约束门徒的「狂热」。这种反应,与祭司长、文士的起恶感大同小异(太廿一14~16)。
主耶稣回答:纵然门徒闭口不宣扬耶稣基督的救恩,石头也会大声高呼。「墙里的石头必呼叫,房内的栋梁必应声」(哈二11)──不是为蒙羞祸患之事,而是为救世主的威荣!
第三章 耶路撒冷的厄运(路十九41~48)
主为圣殿哀哭(路十九41~44)
为耶城──尤指公元7O年将被罗马兵攻毁,犹太人的短视、漠不关心,主耶稣悲怆地哀哭(参阅:耶六6~21;赛廿九1~4)。
第四十一节 主的哀哭,除了本节尚记于「约十一35」。
第四十二节 正如耶利米先知之为圣城哀恸(耶八18~22,十五5),主耶稣亟愿耶路撒冷(原意即为「平安」之城,来七1;诗七十六2,一二二6~9,一四七12~14)明白这城市面临危险急难之事。有关圣城的下场是隐藏尚未显露的。多少人尚以为有平安,其实祸患即将临到(耶六14)。
耶路撒冷与它的圣殿为以色列民族信仰的重心,可惜历代神差先知义人(耶七25~26)传警告,不少人却被凌辱杀害(太十17、23;代下廿四20~21)。主耶稣有意如母鸡对小鸡一样招聚它的居民(参阅诗十七8,卅六7,九十一4;申卅二11),可是耶路撒冷却要把它的「平安王」、「公义者」──耶稣基督(来七1;赛九6;约壹二1)弃绝并钉十字架。
第四十三~四十四节 因此,耶路撒冷要受敌人围攻、烧灭、成为「荒场」(太廿三38)。圣殿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个石头上(廿一6;太廿四2;可十三2)。
为何会遭毁灭?因为以色列民不知道「眷顾」他们的时候:
(一)「眷顾」:神的恩佑祝福(创五十24;出三16;伯十12,廿九4;路一30;创廿一1);(二)「眷顾」也指「神的审判」(耶六15,十15;赛廿九6;彼前二12)。主耶稣来宣扬神眷顾祂选民的福音,但百姓尤其是宗教领袖们硬心对抗神。因此,神的审判就要来到。
主耶稣洁净圣殿(路十九45~48;太廿一12~17;可十一15~18;约二13~17)
圣殿立在神名下(申十二11;王上八18~29)、为祈祷、献祭(赛五十六7;耶七11)的殿。为了方便到圣殿守节献祭的国内外犹太人,圣殿成为兑换银钱、出售牛羊鸽子的场所,大大俗化了神圣的地方。
第四十五~四十六节 路加省略主耶稣为圣殿焦急热切,义愤地驱逐那些买卖人(参阅约二13~17)的细节,而只淡描他赶出作买卖的人,说他们把祷告的殿,变成贼窝。
主在圣殿教训(路十九47~48;约八2)
正如路加四章14~15节主开始在加利利传道,主耶稣在耶路撒冷最后完成十字架救恩前,在圣殿教训百姓。同时,也遇到祭司长与文士的反对、阻挡、与迫害。
第四十七节 主那稣于传道生涯的最后一周,照样「天天」不辍地讲论神国之事(可十四49;路廿一37~38)。
第四十八节 平民专心倾听,上流显要的社会、宗教人士却想法要除掉耶稣。
第四章 主在圣殿的教训(路廿1~廿一4)
除了省略可十二28~34,路加接近马可十一章27节至十二章44节的叙述过程(太廿一23~廿二46)。重点在阐述(一)主耶稣的救主身分;(二)犹太宗教领袖对耶稣的质疑抗论(廿1~8、20~40),要找出主权威能力的依据与祂对摩西律法的态度;(三)主耶稣警告百姓提防这些祭司长、文士、法利赛人,并攻击文士、法利赛人的错误与伪善。
辩驳耶稣的权柄(路廿1~8;太廿一27~32;可十一27~33)
第一~二节 「有一天」,即主耶稣洁净圣殿的那一天。主在圣殿对认真听道的「百姓」(一如平凡的加利利人)讲论福音。犹太教的祭司长、文士和长老──「公会」的三种成员──来问那稣「权柄」的来源。
第三~四节 主回避直接答复。祂反问他们施洗约翰的洗礼是来自天上抑或亦自人间(即从神抑或人而来)(参阅徒五38~39)。
主耶稣认为约翰先知的权柄乃出自神。
第五~六节 祭司长、文士、长老被主的「反问」(主善用「反间」太十二11,十五3)难倒。(一)他们如认约翰洗礼出自神命,则耶稣比施洗约翰更伟大,更有神的权柄,然而,他们为何不相信比约翰大的耶稣?(二)如果他们否认约翰出于神,则信服约翰的百姓,会起来用石头打他们。
第七~八节 进退两难的文士、祭司长、长老只能回答:「不知道。」主耶稣因而拒绝回答他们本来的问题。言外之意已很清楚:耶稣的权柄是出于神。
凶恶园户的比喻(路廿9~18;可十二1~12;太廿一33~46)
第九节 「有人」即「园主」(太廿一33)指「天父」(太廿1),「葡萄园」以及其压酒池及周围的篱笆(太廿一1;参阅赛五2)。
「租给园户」指神将祂的圣言──律法交给文士、律法师为代表的以色列(罗三1~2)。
「就往外国去住了许久」,是一种借喻(太廿五14)。形容旧约时代以来的时间。
第十~十二节 「仆人」指先知义人,「当纳的果子」指旧约时代以来,犹太教祭司,领袖与以色列民对神应该履行的契约义务──尽心尽意尽性尽力爱神、遵行祂的律例典章诫命(申六4~9,八11~20;弥六8)。但是园主所差遣的「仆人」都被园户打伤、驱逐。
历代神差先知义人到以色列传警告、宣告以色列家拜偶像沾污圣殿、不守安息日、社会压榨、腐败的罪状,都被忽略、弃绝,甚至杀害了。
第十三节 「园主」决定差遣「爱子」到园子去。预表天父决定差遣耶稣基督降世(加四4~7)。
第十四~十五节 园户却恶待园主的儿子──要承继产业的后嗣(罗八16~17;加四6~7;弗三6)。他们把他推到葡萄园外杀了。喻犹太人弃绝耶稣而把祂钉死在「城外的」十字架(约十九17;来十三12~13)。
第十五~十六节 15节下半句,是耶稣对听众的一个补白,插问(参阅十七9)。随着,耶稣说园主要来除灭这些凶恶的园户(即神要来施行审判、刑罚不肖的以色列民)。而把葡萄园转让给别人(把神国的福音,转向其他忠实的犹太人与外邦人,太廿一43;徒十三46~47;罗十一11)。
听众「万不可这样做」的反应,是针对园主可怕报复作为而发出。
第十七节 主耶稣提出旧约圣经的「房角石」(诗一一八22)。意为,建屋的匠人认为没有用的石头,已成了「房角石」──应验到主耶稣是属灵圣殿──新约的真教会的房角石(头块基础石)(弗二19~22;彼前二4~8;徒四11;罗九33;赛廿八16)。
第十八节 「凡掉在那石头上的,必要跌碎。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砸烂谁」:
(一)「非人手所凿出来的石头」(神的审判),打碎「半泥半铁的脚」即末世纷争的列邦与万物要被毁灭。然后,「一座大山」充满天下:主建设的「祖国」即天国实现(但二31~45)。
(二)使徒教会的建立(徒一8;徒二1~4、37~47,四4、32~35),与末世真教会的实现(该二6~9;赛四十三5~7,廿四14~16,五十九19;结四十三1;启五9~10,七2~4,廿一1~2;弗二19~22)而言,教会有主赦罪留罪的审判(约廿21~23;太十八18)。凡要敌挡逼迫教会的,就是用脚踢刺(徒廿六14),自取咒诅败亡(太十33)。例如亚拿尼亚夫妇欺哄圣灵与圣徒(徒五1~11),以吕马敌挡真道而瞎眼(徒十三8~12)。今日故意亵渎圣灵与祂的真教会的人亦不例外。
该撒的物归该撒(路廿19~26;可十二13~17;太廿二15~22)
罗马帝国对她统辖的省份征收税捐。犹太人厌恶这象征被统治的罗马税收。主耶稣青少年时代,犹太省已爆发过反抗赋税的暴动。
犹太教领袖确认主耶稣对他们的传统、及权威是严重的威胁,已商议要如法下手斩草除根。他们现在很恶毒地想把耶稣陷于政治上的罪名。
第十九节 文士和祭司长看出耶稣的比喻是针对他们。想下手加害耶稣,但是惧怕「百姓」,即(一)认耶稣为先知的众人(七16,廿四19),(二)想拥护耶稣为王的人(约六15),(三)在耶路撒冷城门口欢迎耶稣与门徒的人(十九37~38),(四)目睹耶稣叫拉撒路复活,医治瞎子(约十一41~46,九1~25),及其他神迹因而信服耶稣的人(约十一39~44,十二10、17~19)。(「百姓」的原文与「众人」有别)。
第廿节 文士祭司长打发奸细假装为「好人」──即代表犹太教律法,或以奋锐党为主的犹太爱国运动的人。他们拟抓住耶稣任何反罗马政府的话柄,以便向罗马巡抚控告(十一54;可十三9)。
第廿一~廿三节 他们对主设「圈套」的质问:答案只可能是全是或全非。
他们以谄媚、伪善表示完全接纳顺服耶稣的「正道」(诗一一九1;徒九2)。又赞扬耶稣不以貌取人,是诚实传神道的人(申八6,十12~13;伯廿三11;诗廿七11,一一九15;徒十八26)。笼络了耶稣的感情后,再以激将法,要耶稣不苟私地讲论祂认为是正道的话。最后,毒辣地问,该不该纳税给罗马皇帝?
巴勒斯坦除了属希律安提帕的加利利外,犹太、撒玛利亚及南地自公元6年起自罗马政府缴纳男丁税。
第廿三节 无所不知的耶稣,已洞察他们的诡计(太廿二18)。这种圈套式的问题,否定的答案,将构成叛乱罪。而肯定的答复,会使极端份子认为是对神绝对权威的反抗,甚至在爱国人士心目中,是一种对外来统治者投降的妥协主义。
第廿四~廿五节 他们答主耶稣所问。银钱的像与年号是罗马皇帝的。主耶稣的答复:「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主的话背后有「你遵守王的命令,既对神起誓,理当如此」的圣经根据(传八2)(当然,「王」意谓地上的君王与天上的神)。另一方面,主的答复清楚指出;既然银钱有罗马政府的皇帝铸像与年号,就应该按照政府法律纳税。
主耶稣指示了(一)对神、对政府有应尽的义务;(二)属灵的应与属世的分开。基督徒应认清「神的物当归给神」──颂赞、荣耀、服事(诗廿九、九十五、九十六、一○三~一○五篇;约十七4;罗十一33~36;林前六20,十31,十六1~2;代上廿九2~17)以及当纳的什一及奉献(玛三8~12;尼十三5、12;林前十六1~2;林后八6~12)。对于世上治理的权威机构,应当尽义务、服从(罗十三1~7;彼前二13~17)。然而,任何权威的命令如与神的旨意、生命与敬虔的事业相违抗的时候,则当遵守神的命令(但三13~18,六10)。
第廿六节 奸细得不到把柄,又因耶稣的聪明应对,而哑口无言(参阅廿40;可十二34)。
复活问题之辩论(路廿27~40;可十二18~27;太廿二23~33)
不信复活、天使存在的撒都该人对耶稣提出了「谑问」。他们引犹太社会为了传宗接代立名,弟继亡兄娶嫂的婚姻制度(levirate marriage),嘲弄似的谈到女人身后归属问题。
第廿七节 「撒都该人」属于贵族、祭司家庭(参阅王上一38~39),控制了圣殿及一切崇拜献祭之事。为保持他们既得的政治社会利益,他们抵制任何政治上、宗教上的改革。他们对法利赛人律法的解说及天使、死人复活的信念,都十分反对(参阅徒廿三8)。
撒都该人(可十二18;太廿二23~34,三7,十六1、6)是以后使徒教会的反对者(徒四1,五17)。他们是犹太社会重要构成份子,只相信摩西五经为惟一权威圣经。
第廿八~卅三节 这几个就近主耶稣的撒都该人引旧约兄死弟继娶嫂立嗣的事例(申廿五5~6;创卅八7~9)。不信死人复活的他们,举出一个不寻常也不太可能的假设:相继死亡的七个弟兄与都做过他们妻子的妇人都死了。
第卅四节 撒都该人的问题:复活后的这位妇人当归属给那一位弟兄?
第卅五~卅六节 主指出两种境界:有婚嫁的属物质世界,与宛如天使般不婚不嫁的属灵世界。将来属灵的国度不能以现世来比较、想象。毕竟「我们现今仿佛面对着镜子,模糊不清。到(主再来,我们或改变升天,或从死里复活)那时,就要面对面了。如今知道的有限,到那时就全知道,就如同主知道我们一样。」(林前十三12)描写了目前今世所知来世灵界是多么的模糊不清,片断不全。
主耶稣提到「配得那世界」的人(约三3、5,五29;腓二12~13,三20~21;提后四7~8):主来时,还存留在世的人要「改变」(腓三21;路九29),已死的人要「复活」(林前十五50~54),然后「义人」一起被接入那永远福乐、光明的天家。他们不能再死,和天使一样(林前十五42、52),要称颂神的儿子(约一13;约壹三2;伯一6,二1;诗二7;徒十三33)。
第卅七节 「荆棘篇」指米甸旷野(亚喀巴湾的东岸,今日沙乌地阿拉伯境内,与西乃半岛相对)摩西在燃烧中的荆棘丛异象中,受神的呼召(出三6;参阅徒七30~33)。神对摩西
说明祂是「自有永有者」(可十二26)。摩西称神为「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一)耶和华真神是游牧三代「族长」的神。祂坚定祂向他们所立的契约与应许(创十二2、3,十三14~17,十五5~7,十七1~8,廿二17~18,廿六2~5、23~24,廿八10~15);(二)神照契约要把迦南地赐予以色列人,而以色列人要做祂的选民,其后裔要多如天星、海沙。
灵意上,新约的选民因信接受主宝血洗礼称义都称颂「真的以色列人」(罗二28~29;加六15,三27~29;启五9~10,七1~4,十四1~3),应许的迦南地,即天国(来十一13~16)。
「神是活人的神,不是死人的神」:神是那些灵性由水灵重生而有基督生命的义人的神,而不是那些灵魂丧失沈沦的人的神。复活而能进入永生天国的人,神才是他们的神(启廿一1~4;林后六16~18;参阅利廿六12;结卅七27;赛五十二10)。
第卅九~四十节 相信死人复活,永生的几个法利赛人、文士喝釆着赞同主所说的话,而撒都该人哑口无言(可十二34)。
弥赛亚的身份(路廿41~44;可十二35~37;太廿二41~45)
旧约以来犹太律法师承认弥赛亚(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参阅旁经以斯拉二书十二章32节,死海书卷中的「弥赛亚见证」、「族长的祝福」篇章。路加福音强调了这点(三23~38;十八38;太一1,九27)。
本段圣经表明耶稣基督的超验、先验存在(约一1~3;箴八22~26;西一16;来一10)。祂就是那位「自有永有」者(出三6;启一17,廿二13)。就肉身而言,祂是生在律法下,为大卫的子孙(太一1;加四4)。就神性与永能而言,祂是大卫的主,也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西一16;约八56~58,十30,十四8~11)。
第四十一节 文士相信基督(受膏者)是大卫的子孙(撒下七12~16;诗八十九20~37;赛九2~7,十一1~9;耶廿三5~6,卅三14~18;结卅四23~24,卅七24)。但在犹太教民族运动时,「弥赛亚」被认为是地上政治复国的救世主。主耶稣就是以「犹太人的王」的罪名被钉十字架(廿三2、38)。
第四十二节 主耶稣引诗篇第110篇1节「主(耶和华)对我主(基督)说:你坐在我的右边......」。主耶稣与当代的犹太人确认大卫与诗篇的权威性。
大卫称弥赛亚「我主」。这是耶稣要让犹太人明白主耶稣是大卫伟大的主(参阅约八56~58)。
以诗篇证明主耶稣是基督常见于新约(可十四62;徒二34,七55;罗八31;林前十五25;弗一20;西三1;来一3、13,五6,七17、21,八1,十12~13;彼前三21)。
「坐在神的右边」原意是「受神能力的保护」。救恩时代,主耶稣以「中保」、「大祭司」身份(约十四6;来三1~6,四14~16,五1~6,七22,八6,九15,十二24;约壹二1;启五1~10)引人得救归向天父真神。
一直到救恩的完成,在实现了的天国里,耶稣基督把国交与父神、「子」自己服在神大能下,叫神为万物之主──「子」的名号、位份因救赎的完成而归回这一位「父神」。启示录的「神和羔羊(基督)的宝座」与「万民都要事奉祂」(启廿二34)均指同一位神:那时「中保」「神的羔羊」基督即是父神本身,祂的名就是耶稣(约十七6、11、26;约十30;弗一20~23;腓二5~11;来二9)。
第四十三节 「仇敌作你的脚凳」即降伏制服仇敌的意思(书十24:胜利者踏在败者的颈上)。基督所胜的即天上的、地下的一切执政、掌权的、天空属灵气的恶魔(弗六12;腓二10~11;林前十五24~26)。基督要胜过黑暗与死亡权势(来二14;林前十五24、54~57;启廿11~15,三3~8)。
第四十四节 主耶稣的提问,指出了结论:基督是大卫的子孙,也是大卫的主,神的儿子、神的羔羊。
主斥责文士
(路廿45~47;太廿三7~8、13~36;可十二38~40;路十一37~52)
主耶稣在路加十一章已彻底批判了伪善的文士。在圣殿,再次针对犹太教的弊病,主斥责了文士的傲慢、贪婪、与假冒伪善。同时,侧示了文士如何利用律法师的地位去巩固他们社会上与宗教上的势力,争取货财田产的监护与所有权。
第四十五~四十六节 上段主攻击文士的教条,现在针对文士的行为。
(一)「好穿长衣游行」:宗教形式主义、注重外表与装腔作势(参阅太六1~8)。马太记他们把「佩戴的经文做宽了」(犹太人将申命记六章4~9节的「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的神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及其他律法教训写在羊皮或布上。特别在祈祷时戴在前额、臂上)。
「穿长衣」(可十二38;太廿三5):犹太人的衣袍是一块长方形布缝成,衣的四角系有繸子(民十五38~41;申廿二12;太九20,十四36)。穿长衣游街,招人注目。
(二)「喜爱人在街市上问安」(可十二38;太廿三7):犹太人的习惯,对律法知识上、地位上长者,应先问候请安,以示敬意。文士的心态就是要人称呼「夫子」,要人先对他们请安,受人尊重。
(三)「喜爱会堂内的高位」(太廿三2):会堂内有「摩西的座位」(太廿三2)则放置在突出地方,专为律法师、长老面对着听众讲道教训的特别椅子。也比喻「好充当权威教训人」的意思(参阅太五1)。
(四)「好居筵席上的首位」(可十二39;太廿三6)就像会堂内靠近放置圣经羊皮书卷所在的(面对听众)椅子,筵席的首位是指接近主人或明显的贵宾席。
第四十七节 (五)文士侵吞寡妇的财产,有以下的形式:(1)以不法的律师代书、托管名义手段,剥夺侵占寡妇的房产;(2)寡妇奉献予圣殿用的财产济以私用;(3)擅用百姓对穷苦鳏寡的救济财产等。
(六)文士好作长祷告(参阅太六7)于公共场所,以得到虔诚的赞誉,以便得人家的信托。
主警告这些文士,及其他法利赛人:他们「有祸」了(太廿三1~12、13~36)。因为他们要「受更重的刑罚」(可十二40)。
穷寡妇的奉献(路廿一1~4;可十二41~44)
与上章有虔诚外表而欠实意的文士(廿47)对比,本段的穷寡妇表现了爱神的尽心、尽意、尽性、尽力。主耶稣称赞寡妇在「自己不足」中所捐的比「众人还多」。
第一节 圣殿中有很多贮存贵重物件的库房,其中一间特别为存放捐项(参阅王下十二9~16)。在女院地方(圣殿的东边)放有13个号角形状的奉献箱。人们按照自己的心愿捐献不同的项目予主持的祭司。财主所捐的是「捐项」(原文是「礼物」即奉献予神的财物,参阅太五23)。
第二节 主耶稣看见了一个穷寡妇献了两个小钱(lepta),约平常一日工资(denarii)的八分之一。
第三~四节 主从神看人内心的观点对门徒说明:比例上看,得主恩典而爱主的穷人,对神的奉献比别人还多。有钱的人是「有余」中奉献,而穷寡妇则在「不足」尽心力投出了「一切养生」的(参阅林后八1~5,九6~8)。
第五章 末期的临近(路廿一5~38)
结局的来临(路廿一5~38;可十三1~37;太廿四3~44,廿五46)
主耶稣再临前的末期预兆,其应验有历史特定事件性的、有其渐进持续复演性的、有片面局部性的、有属物质与属灵的及最后全部性的总应验成全。神的预言与其应验,又如天外有天,山中有山之深邃、又有限、又无穷的展现。
兹将主耶稣有关历史应验方面,末期结局预兆陈述如下:
(一)圣殿被行可憎恶的毁坏(廿一20、24;太廿四15;可十三14;但九27,十一31,十二11;帖后二3~8)。但以理书的预言,应验于希腊时代的叙利亚王安提古斯.厄彼法尼斯(Antichus Epiphanes),于公元前168年在圣殿内放置希腊天神宙斯像(Zeus即罗马天神周彼得Jupiter),并焚烧圣经书卷、逼害犹太人(参阅旁经玛可比一书一章54~64),引起玛可比家族的反叛。公元4O年罗马皇帝卡利古拉试将自己的雕像放在圣殿内供人参拜而未果。
主对圣殿被毁的预言(廿一20、24,十九43、44;太廿四15)应验于公元70年罗马将军提多率大兵攻灭圣城。公元132年,罗马皇帝哈德雷因(Bardrin)下诏,禁止皮肉的割切(包括犹太人的割礼)并立了一座外邦神的庙宇于旧殿址。犹太人在西门巴可西巴(sinmon Bar Kosibah)领导下叛变,反抗事败。犹太人除了每年一天可进入圣殿哀哭(即闻名的「哭墙」的缘起),从此不得进入圣城。公元135年罗马天神周彼得(Jupiter即希腊天神宙斯)的庙宇被建于旧圣殿地方。这是圣殿一连串被玷污毁坏。
(二)历代先知所预言的以色列复归国土(赛十四2,五十一11;结卅四13;耶卅三7,十六15,卅3,卅一17、23等等。第一次应验于犹太人被掳巴比伦70年后的重建圣殿,参阅代下卅六22、23;拉一1~4),应验于公元1948年以色列独立建国于巴勒斯坦。
在大而可畏的主再临日子以前,末期的重要预兆如下:
(一)假基督假先知的兴起、混乱真道、迷惑人心(十七23,廿一8、9;太廿四4、5、23~28,七15;帖后二2~4;启十三11~15)。
(二)战乱、天灾人祸遍布各处(廿一10、11;太廿四6~8)。
(三)基督徒受逼害、离道背教(廿一12~19;太廿四9~13;十17~22;可十三22;提前四1;帖后二3)。
(四)爱心冷淡、人伦道德低落(太廿四12;提后三1~5)。
(五)属灵的以色列国──属灵的真教会兴起(太廿四32~35;结卅七26~28;赛二2~4;耶卅一8~28,卅三7~9;徒一8,十五14~17;彼前二9;罗二28、29,九6~8;赛廿四14~16,四十三5~7,六十4、5,四3~6)。这以色列国的建立,被毁、重建预表末世「神国」、「属灵真以色列」的建立(使徒教会)、被掳(宗教黑暗世代)与重建(晚雨圣灵真教会的建立于末世)。所罗门圣殿的建立、被毁与重建(该二9),也预表末世真教会的最后成全。
(六)天国的福音要传遍天下(太廿四14,廿八19;可十三10;启十四6~7,五9、10)。
(七)空前大灾难临到,包括敌基督的恶魔大军对圣徒的营作(属灵的真教会)最后的大围攻、大会战──「哈米吉多顿之战」(启十六14~16,廿4~9;太廿四21、22、9~13)(以巴勒斯坦中北部耶斯列平原关口的军事要塞,北方大军团攻圣城耶路撒冷,喻最后的属灵大战之艰难)。
至于那必来而速速将到的「末日」兆头:
(一)人子来时,宇宙间的大变乱:日月星辰、地上海洋陆地的震撼、气候反常(廿一25、26;太廿四29;珥二10、11;启八12、13)。
(二)人子降临的威严、大有能力(廿一27;太廿四30、31;亚十四4;帖前四16;犹14、15)。
第五节 有人评论圣殿的堂皇。
第六节 主预言圣殿将没有一块石头留在另一块上头(十九44;参阅可十四58;约二19)。
末期异态的兆象(路廿一7~11)
第七节 门徒由圣殿将被毁的事问主耶稣相关的预兆。
第八节 主提醒门徒及听众要谨慎自守(弗五14;帖前五6~8;罗十三12~14),不要受迷惑(太廿四4;路廿二40)。因为:
(一)很多人会「冒主的名」(参阅太七21、22)而自称是「基督」、「先知」。
(二)有人私意宣称「时候近了」(十七23;可十三21~23;太十四23、26),甚至指定某年某月某日为主再来的时候(主再来的日子、时辰均不可预知,参阅太廿四36、44、50;徒一6、7;帖前五1、2)。
第九节 打仗(太廿四6、7;但十一44;启六8,十一13)和扰乱动荡之事(雅三16;耶四23~30;赛廿四17~20)充斥各地。然而这种战祸纷争是末期必然的现象。末日尚未紧接而来。
第十节 人祸。「民攻民、国攻国」指人间、世界的弱肉强食、仇恨争夺,天下无宁日。
第十一节 天灾、地震──如临盆分娩前的阵痛频率愈密集、痛苦愈剧烈地发生。饥荒(赛八21,十四30;启十八8)瘟疫与人口膨胀、生产、经济萧条、大战祸及新式武器(核子武器、死光、化学战等)有关(参阅启八7~九19;珥二2~10、亚十四12~15)。
「可怕的异象」:原文即(眼可见)恐怖现象」与「大神迹」(应是原文的「大异兆」)均指天上的光怪陆离现象:如日月无光、变血色、可怕的殒星、火雹。
门徒受逼迫(路廿一12~19)
第十二节 在这天上地面上的异兆发生之前,门徒为了主名的缘故被交予会堂、政府、监牢(参阅徒九1,廿二19,四1~13、19~22,五17、18)。
第十三节 被押拿、审问、监禁的事转成为主名作见证与宣扬祂的救恩大功的好机会(徒四5~12、19~20,九15~16,廿二1~21,廿三1、6、11,廿四10~21,廿六1~29,廿七21~26,廿八23~28)、基督徒的行为也作了活见证(林后六1~10,十一22~32;腓一12~14)。
第十四~十五节 在公会、官府、众人面前,主要赐门徒以「口才智慧」(十二11、12;参阅出四11~12;赛五十一16;徒四8、13,六3、10,廿六24~32)。
第十六~十七节 不信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近亲、邻居、知己者都要成为道理信仰的敌挡者(太十21~22;可十三12;参阅结卅八21;创四8;来十一4;创廿七4)。
有的门徒要被害死(徒七54~60,十二2)。
第十八~十九节 然而,门徒一根头发,也不会受损(参阅撒上十四45)。神不仅在肉体,而且更在灵魂上保全门徒──虽然如司提反殉道,但神接纳他的灵魂而得救(徒七54~60;参阅太十29~30;腓一19;彼前五10)。「忍耐到底必然得救」(太廿四13;来十36;雅一3)。
耶路撒冷城毁灭(路廿一20~24;太廿四15~21;可十三14~19)
第廿节 「荒凉」:一邦或一地的荒废、被神遗弃。是神审判的结果(参阅耶廿二5~9,四7,七34,廿五18,四十四6、22;诗七十三19)。
第廿一节 罗马大军围攻耶路撒冷时,在犹大地(即耶路撒冷所在地的巴勒斯坦南部)应向隐蔽的山区逃命(参阅创十九17;王上廿二17;结七16;鸿三18;耶十六16)。在耶路撒冷的人应向外疏散避难。
第廿二节 圣城之被攻灭是神对多行不义的耶路撒冷居民之报应(申卅二35;何九7;耶四十六10、21,五十27、31,五十一6),应验经上所写(十八31,廿四44;徒十三29,廿四14;参阅王上九6~9;但九26;弥三12)。
第廿三节 当灾难的日子,怀孕的(帖前五3;启十二2)和乳养小孩的妇女,累赘重重,因而受祸。
「灾难」(林后十二10;帖前三7;参阅番一15)与「震怒」(番一15、18;赛廿二5;耶卅7;帖前二16)都是神对罪世公义审判的表现。
第廿四节 犹太人有的被刀剑所杀戮(参阅耶廿4~6,廿一7),有的被掳(参阅申廿八64;王下十八11~12,廿五11;结六8~12)。耶路撒冷城被外邦人──神刑罚以色列人的鞭(参阅赛廿八11)践踏(亚十二3;但八10、13;赛六十三18;诗七十九1;启十一2)。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指外邦人管制圣城的期间有限(参阅可十三20;但八13~14,十二5~13;亚八、十二~十四章)。
人子的再临(路廿一25~28)
第廿五~廿六节 日月星辰的异兆(本章7、11):日头冥暗、月亮变血(太廿四29;可十三24;参阅赛十三10;结卅二7~8;珥二10,三15;启六12~14)。地上万国惶恐惧栗,因为飓风海啸(诗六十五7,八十九9;拿一15),天势震动──星球脱轨、坠落、撞击,混乱(参阅该二6~7、21;赛卅四4)。想起这些恐怖不定的未来,人会吓得魂不附体。
第廿七节 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地,在火焰中,众天使号角中,驾云自天空降临(亚十二10,十四4;启一7,十四14~16,廿11;犹14~15;但七13)。
第廿八节 一有主再来的盼望(约十四1~3),门徒应昂首挺身(出十四13~14;诗廿四7;伯十15)──勇敢、站立得稳与思念仰望主(书一8~9;申廿3,卅一6、8;林前十六13;十五1;弗六14;西三2~4;来十二2)。
「得赎」指自灾祸苦难中得解脱、救恩的成全(参阅诗一一一9;赛六十三4;启六9~11;罗八23;弗一14,四30)。
夏天近了(路廿一29~33)
第廿九~卅节 「无花果」(巴勒斯坦常见的植物之一)和其他树木在春天芽长嫩叶,人们就知道夏天已不远了。这是明确的时序征兆。
第卅一~卅二节 「神国」──近指教会(廿二16;罗十四17;林前六9;加五21)、远指天上荣耀的属灵国度(提后四18;来十三14),在主所指示众预兆的中间逐渐实现。
凡事都有神的时候(传三1;耶五24)。同时,主耶稣告诉人们当知道分辨时候(十二56)。从第一世纪五旬节圣灵降临建设初期使徒教会,神国(属灵以色列)开始了播种时期。可惜,有异端(林后十一3~4;加一6~9;约贰9~10)与罗马天主教的成长干扰。真理的圣灵遂不与堕落的教会同在。这是教会历史的严寒季节(耶三2~3;犹19;王上十七1;启十二1~6)。及至末世圣灵再次如春雨沛然降临建设真教会,复兴「有真理、圣灵、神迹奇事」的使徒教会(摩九11;王上十八36~45;赛一25~27,六十1~3;弗一10;但二41~44;约五25;亚十1;启十八1~4)。酷烈的夏天──神的忿怒与审判的日子已不远(来十30~31;犹14~15;罗二6~9)。在这春雨收割时节,主要用祂的宝血洗净、赎出各方各国、各民、各地的人,归在祂名下(启五9~10,十四4;加三27~29,四4~7;弗二19~22),以便如庄稼纳入天仓(启十五14~16;太十三29~30、39~43)。
这「世代」:(一)同一始祖的后代,即由亚当而出的众世人(徒十七26;路三38);主耶稣所称的「这世代」相同于祂所说的「天地」──我们看得到世界与尚存的时空(太五18),即稼穑、寒暑、冬夏昼夜永不止息、血肉居住的这地上(创八22,九11)。
(二)指属同一时代精神特征的人们,如挪亚的世代(创六9)或晚雨圣灵的世代。
(三)特定的「这世代」──主耶稣当代(太廿三36,廿四34)。
我们当了解的是「全视全知」神的时间、意念不是人的时间、意念(彼后三8~9;赛五十五8~9)。神经纶的预言与应验,在历史时空范畴内,有其片面性与全面性。主所说的「这世代还没过去,这些事(上述的预兆)都要成就」。一则指自主耶稣成全十字架救恩开始,预兆、预言已部份一一应验。二则指今日末期及至主最后的再临前,都要全部实现。
第卅三节 主重申祂的话,坚定永存、昨日今日永远不变(太五18;诗一○二25~27,一一九89、160;赛四十6~8,五十一6;来十三8;彼前一24~25;约壹二17)。
儆醒预备主之再来(路廿一34~36,十二35~40;可十三33~37)。
第卅四~卅五节 「谨慎」──战兢作成得救工夫(帖前五6、1;腓二12)戒慎「贪食醉酒」──会如外邦人以肚腹为神(腓三19)、宴乐(加五21;林前六9、10;弗五18;帖前五7)因此犯罪蒙羞(创九21,十九30~38;启十七2、6)。「今生的思虑」(太十三22)使人失去信靠神、失去对「神国神义」的活泼盼望与追求心。这是信仰上的「荆棘」(八14)。
要临到全部世人的「那日子」(十12;帖前五4)指主再来的日子,本为等待已久、可喜乐的日子,因贪食醉酒思虑等等,却成为「网罗」(传九12;赛廿四17;罗十一9;提前三7,六9),而不能得救。
第卅六节 门徒一定要时时儆醒(可十三33;弗六18;彼前五8)、随时多方祷告(弗六18;西四2、12;罗十二12),以便:(一)逃避这一切要来的灾难;(二)能坦然站在人子审判台前(帖前五23;腓二15;林后五5~10)。
主在圣殿传道(路廿一37~38)
本段简扼形容主耶稣每日日间在圣殿传道,夜间落宿橄榄山,与廿二章39节有行动上的衔接。
第卅七节 与马太廿一章17节比较,主耶稣日间传道教训、夜间经橄榄山往伯大尼住宿。另一可能(参阅廿二39),则露营于橄榄山──犹太人守逾越节有在此搭帐棚的习惯。
第卅八节 本节提示了:(一)主清早便开始做圣工──祈祷(可一35;诗八十八13,五3)、教训。(二)爱慕道理的人也清晨赶到圣殿听主耶稣讲道(参阅尼八3、5~8;诗一四三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