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概论 | 
壹、引言
    「因为人子来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那位至尊、至荣的主耶稣,就是这样来到世上服事众人。本书即是从仆人的角度介绍耶稣基督。他的人生是一个服事、给予的人生,值得我们效法。
贰、导论
一、作者:马可。
    1.马可——罗马名,意为铁锤。另犹太名为约翰,意为神的恩慈。
    2.圣经提及作者马可之处:
        马可福音十四章52、53节;使徒行传六章36、38节;提摩太后书四章11节;彼得前书五章13节。
    3.生平大要:
        家居耶路撒冷,出身基督化家庭,或由彼得带领信主(参彼前五13),虽然他不是耶稣拣选的使徒,但由于他家常被初代教会借用来聚会,又参加过海外宣道,前后做过巴拿巴、保罗、彼得的助手,因此他对于福音和耶稣生平的认识匪浅,本书据说是彼得口传,由他笔录成书。
二、受者:罗马人,至少写书的情境在罗马。
    由书中的两个线索判定:
    1.作者对书中的犹太名词均加以解释。
        例:三章17节「半尼其」,七章11节「各耳板」。
    2.经文中有一些拉丁语句。
        例:四章21节「斗」,六章27节「护卫兵」。
三、写作时间:约为西元六十~六十五年。
四、写作地点:可能在罗马。
五、写作目的:
    1.藉着许多耶稣生平事迹的描述,显明耶稣生平的历史性,驳斥当时幻影派人士,以耶稣为幻影而非实际存在的谬论。
    2.指出耶稣是旧约预言的神仆(赛四十~五十)。
    3.安慰,坚固在罗马皇帝尼禄迫害下的教会。
叁、内容
一、主题:神仆耶稣
二、大纲:
    1.引言:神仆的预备(一1~13)
    2.神仆的工作(一14~十三37)
        a.加利利事工    (一14~九50)
         (1)公开事工    (一14~八26)
            (a)第一阶段    (一14~45)
            (b)第二阶段    (二1~三34)
            (c)第三阶段    (三35~五42  )
            (d)第四阶段    (六1~八26)
         (2)门徒训练    (八27~九50)
            (a)首言受难    (八27~38)
            (b)登山变像    (九1~13)
            (c)医癫痫童    (九14~29)
            (d)再言受难    (九30~50)
        b.往耶路撒冷的路上(十)
        c.在耶路撒冷的事工(十一~十三)
         (1)进京          (十一1~13)
         (2)面对质询      (十一14~十二44)
         (3)末日预言      (十三1~37)
    3.神仆的受难与复活(十四1~十六20)
        a.受难前夕        (十四1~42)
         (1)在伯大尼被膏  (十四1~11)
         (2)最后晚餐      (十四15~26  )
         (3)客西马尼园    (十四27~42  )
        b.受难经过        (十四43~十五47)
         (1)被捉拿        (十四43~52)
         (2)公会前受审    (十四53~72)
         (3)彼拉多前受审  (十五1~20)
         (4)钉十字架      (十五21~47)
        c.复活            (十六)
三、重要性:
    1.可能是第一卷写成的福音书,也是其他福音书的参考资源。
    2.提到受苦仆人的生命榜样,足够服事主的人效法。
四、特点:
    1.写作风格写实,简洁,刻画详细生动。
    2.特重行为的记载。
    3.突显耶稣仆人的身分(无家谱、童年,只有工作记录)。
    4.多叙述,少评论。
肆、参考书
     林斯基(R.C.H.Lenski) 马可福音注释               道声
     摩根(G.C.Morgon)     摩根解经丛书               活泉
     金斯勒(K.F.Ross)      马可福音归纳式查经法       华神
     蔡张敬玲                义仆耶稣                   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