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背景

一、時间:
    (一)先知哈該工作的時间不长,大约是西元前520年(大利乌王第二年)一年
          之内。
    (二)本书与撒迦利亚书大约同期。
    (三)比西番雅书晚了约一世纪,当時波斯打败了巴比伦,也使部份从前被巴
          比伦掳的犹太人得以回到家园。但是干旱和土地贫瘠( 该1:1-11 ),
          再加上当地的人(撒马利亚人)的反对及诬告,当時的所罗巴伯并未能
          够重建荒废了数十年的圣殿( 拉 4:4-23 )。

  二、作者:
    (一)「哈該」,希伯来文意义是「节期」,可能因为先知是在节期中生的。
    (二)哈該是被掳归回后的第一個先知。不過生平背景资料很少。被掳归回后
          先知不多,所以只要提起先知,似乎大家就知道是指那個哈該,所以不
          用纪录太多背景资料。拉 5:1  6:14
    (三)有些古译本把某些诗篇冠上哈該的名字,例如:七十士译本把诗篇
          138篇及146-149篇冠上哈該与撒迦利亚的名字。
    (四)一般学者认为哈該应該是祭司中的一位,在巴比伦出生,青年時回归耶
          路撒冷,看到圣殿的重建完成。也有一种说法是哈該看過旧圣殿的荣耀
          ,所以这時他的年纪已经八十幾岁,写完此书就去世,因此略为后期的
          撒迦利亚书没有提到哈該的名字。不過希伯来的传统认为哈該没有祭司
          的身份。
    (五)书中许多地方采用第三者的口吻,很可能是先知故意使用第三者的身份
          来写作,或者哈該书是由先知的门徒一类的人充当书记加以整理而成。

  三、信息:
    (一)哈該书的信息是关於「耶和华神」、「圣殿」与「未来的受膏者」三大
          项。
    (二)鼓励众人早日完成圣殿重建的事工,这一代的福祉维系於圣殿的重建。
    (三)当時回归耶路撒冷的犹太人仍持守律法,因为被掳的日子记憶犹新,所
          缺乏的乃是对属灵的事上采取行动的心志。身为先知的哈該认为唯有专
          心致力於重建,摆至正确,因此,哈該恳求百姓「反省自己的行为」。

  四、特点:
    (一)本书是旧约中第二短的书卷,仅比俄巴底亚书长。
    (二)本书有相当多的篇幅有诗文的形式,不過也有些地方是以散文的形式表
          达。
    (三)本书的经卷保持相当完整,很少有不同抄本、译本上的差异。死海古卷
          的Murabba'at中发现了三分之二本哈該书,時间约在西元132年左右,
          与马索拉经文相当一致,仅有两处极小的差异。
         
  五、時间对照表
    出处 大利乌年代 月份 新月之日   日期 对照西元前日期
     該1:1   第二年 六月 八/29    初一 八/29 520BC
     該1:15   第二年 六月 八/29    二十四 九/21 520BC
     該2:1   第二年 七月 九/27    二十一 十/17 520BC
     亚1:1   第二年 八月 十/27    -- --
     該2:10   第二年 九月 十一/25    二十四 十二/18 520BC
     該2:20   第二年 九月 十一/25    二十四 十二/18 520BC
     亚1:7   第二年 十一月 一/23    二十四 二/15 519BC
     亚7:1   第四年 九月 十二/4    初四 十二/7 518BC

☆参考资料:
  1.「丁道尔旧约圣经注释--哈該书、撒迦利亚书、玛拉基书」,包德雯著,刘
     良淑译,校园出版社。
  2.「天道圣经研究丛书--十二先知书注释(四)」,唐佑之著,天道书楼。
  3.「人人圣经注释--哈該书、玛拉基书」,沃尔夫著,谢国英译,宣道出版社。
  4.「十二先知书注释(下)」,克莱基著,戴哲民译,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5.「新国际版研读本圣经」,更新传道会。
  6.「启导本圣经」,海天书楼。
  7.「中文圣经注释:哈該书+撒迦利亚书+玛垃基书」,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8.「那鸿书+哈巴谷书+西番雅书+哈該书」,Prof. J.N boo Heflin 海富林著,
    天道研经导读。
  9.「灵修版圣经」,国际圣经协会。
  10.「哈該书信息」,杨浚哲牧师,福音文宣社。


☆代号说明:
  「●」:经文注释
  「◎」:個人感想与应用
  「○」:相关经文
  「☆」:特殊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