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圣经所载,神民之劲敌有三:即以东、亚述与巴比伦。在俄巴底亚书内,我们已看见神如何刑罚以东,于那鸿书内,又看见神如何刑罚亚述(尼尼微为亚述之京城)。在本书内即看见神如何刑罚迦勒底(京城即巴比伦)。所以本书是紧与那鸿书相接。而且在那鸿书内,曾论及亚述人如何逼迫犹大,令其进贡;在本书则论犹大在脱离亚述人的轭以后,复肆无忌惮陷于重罪,先知则预言他们必将被毁于迦勒底。但迦勒底也必不免受刑。
一、著者 书之著者,即先知哈巴谷。其为先知之时,约在犹大王约西亚王之末年。其事迹除本书外,皆无从考究。或以看他的祷词,正如诗篇,且可用谱调歌唱,则以为他必是列在圣殿内之音乐班中,按犹大古传,他即书念女子,因以利沙为之祷告所生之子,且因以利沙之祷告而复活者(且言那鸿即撒勒法寡妇之子,曾经以利亚祷告而复活者)。但其所处年代不甚符合,即以为他的寿命较长,曾被天使带到但以理的狮子洞中,去供给但以理。此遗传固不可凭。按灵意说,却是对的,因他既为一代之信心伟人,且是“因信而得生”。凭信生活的但以理(但l:12-13),当然是得了他灵性上的供养,连他在狮子洞中时,未尝不是得了哈巴谷信心的力量。
二、引言 书之引言,只有一句话,即“先知哈巴谷所得的默示”。此引言虽是极简单,却是最真确的。一则,他是先知,是神所宣召、所兴起、所任用、所启示的。因为他是神的先知,虽未明言他的出身、他的家乡、他的年代,只说他是主的先知。他的资格已经够了。二则,他得了默示,按“默示”原文是“重担”,对于他的责任,并他发表的一切问题,真是一个“重担”。三则,他所发表的,是他所看见的。按“所得的默示”之“得”字,原文是“看见”。他所见证的,是他看见过的事,不是他的言论,他的理想,乃是他所看见的,他已经见过的,他是主的见证人。在本书里,主特以哈巴谷为见证人,因而他所说的。皆是他所见过的,他无愧为主作见证。非见过,不够见证的资格。主曾论他自己的见证说:“我们所说的,是我们知道的,我们所见证的,是我们见过的”(约3:11)。
三、要旨 书之要旨,解经者或看法不同:
(一)神之眷顾
即神如何眷顾他的子民,虽受异邦之侵凌,或各方面之困难等等,皆在神眷顾之下。“耶和华在他的圣殿中;全地的人都当在神面前肃敬静默。”
(二)是为神利用者受刑
神借迦勒底人刑罚犹大,并非以迦勒底人比犹大人好,不过神借迦勒底人为工具,“如同杖、如同棍”借着责打他的子民。可是迦勒底人过于凶残,“吞灭比自己公义的民”,以自己的势力为神,如此“自尊为大”,以“人血建城”,能不重遭天谴吗?
(三)论信心的生活
本书最要的意思,即论到信心的功用与价值。啥巴各即信心的先知,显明了信心的实际。总起来说,这三种看法还是相合的,神实在是眷顾了他的子民,在他子民被掳遭难的一切过程中,处处皆表显了神的美旨。那些迫害神民,掳掠神民的,虽一时被神所用,终不免受神的谴责。我们信徒在这一切遭遇中,只需凭信心,即可安然度过,因知神的旨意,皆是尽美尽善的。
四、名称
书名哈巴谷,不但是因为先知哈巴谷所著,且以书之要义即“哈巴各”。以“哈巴谷”之意,即怀抱神的旨意。人在苦难中,如何能有镇静的态度、坚忍的精神、不变的信心,甚至“以苦为乐、以辱为荣”呢?必是要作“一个哈巴谷”,怀抱了神的旨意,确知神的旨意永不会错,神也永不误事。他的旨意,我虽然一时不明白,好像阴雨弥漫,但不久即见晴天白日显出来,使我可以恍然于神旨的美妙,并苦难的功用与价值!
五、分段
(一)一种分法
1、先知之问言(1:1-2:4)
(1)第一问言并答复(1:2-11)
(2)第二问言并答复(1:12-2:4)
2、先知之宣示(2:5-3:19)
1、论骄纵(2:5-20)
2、论公义(3:l-l9)
(二)二种分法
1、先知悲痛的呼求(1:2-4)
2、先知所得之答复(1:5-11)
3、先知痛心之诘问(1:l2-17)
4、先知儆醒之守望(2:l-3)
5、先知种种的警告(2:4-20)
6、先知最高之祈祷(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