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書的獨特之處在於談論先知本人過於他的預言。先知的心靈狀態和神對他呵護備至的管教,能指導讀者學習謙卑。”
~威廉斯
壹.在正典中的獨特地位
約拿(希伯來文意指鴿子)是眾先知中惟一一位不是用口說預言,而是用自己的生命和經歷來說預言的。他的經歷反映出以色列國的古今與將來:
1. 神希望他在外邦中作祂的見證人。
2. 對於救恩信息惠及外邦人這事妒忌不已。
3. 被扔在海中(外邦世界),被列國吞併,卻沒有被同化。
4. 被拋回在干地上(在以色列地得到復興),以及成為列國的祝福。
他的經歷中,與以色列歷史有所不同的只見於第四章。聖經中從沒有提及當千禧年的祝福流及外邦列國時,以色列會板着臉生氣。
貳.作者
第二章,約拿在大魚肚腹中,寫下極為個人的“詩篇”,全書只有這一處以第一身(我、我的)來描述。其余三章有關約拿的事情都以第三身寫成(他、他的)。不過,並無影響他是全卷書作者的看法(傳統觀點)。其它聖經作者,包括摩西也不時這樣做。然而,我們不應以此書作者來鑑定約拿書是否合乎正統,因為本書事實上並無提到作者是誰。
叁.寫作日期
約拿受命往尼尼微城一事,發生在北國最有權能的君王耶羅波安二世年間(王下一四25),年分約為主前七九三至七五三年間。亞述的碑文中並沒有提及他們在這年代中曾大大復興,但其中有不少事件與約拿書吻合。眾所周知,古代的異教視饑荒和日蝕為神靈顯示未來災禍的征兆。耶和華適時地使用亞述在主前七六五至七五九年間發生的饑荒,以及主前七六三年六月十五日發生的日全蝕,令尼尼微城人的心預備好,約拿的傳道工作便事半功倍。而且,王后色米拉米斯和與她共政國事的兒子亞大得尼拉力三世(主前810年至782年)曾一度轉為信奉單一神教,這事也可能是由於約拿的傳道工作所致。
肆.背景與主題
約拿是亞米太(意指〔對神〕信實)的兒子。從列王紀下十四章25節,我_們知道他的家鄉是在加利利的迦特希弗。
他在亞述威脅着北國以色列的時期說預言。神差遣他往亞述首都尼尼微城傳悔改的道。他不願意去,因為恐怕那城的人悔改而得赦。亞述是一個極為殘酷的國家,我們若相信亞述碑文的記載,便看見他們曾把敵人活活地剝皮,把他們的頭顱放成一堆堆,還做出種種可怖的暴行。亞述王西拿基立的發言人拉伯沙基曾說出傲慢自負、褻瀆神的話,記載在列王紀下十八章17節並及下的經文。
因此,約拿逃往他施,卻在途中被大魚吞下。他被救後,便遵從耶和華的任命,往尼尼微城傳道。尼尼微全城的人都悔改,得到赦免,約拿卻極為不悅!
主耶穌用約拿作為祂死亡、埋葬和復活的預表(太一二40;一六4)。
約拿書是羅馬書三章29節的一個註釋:
難道神只作猶太人的神嗎?不也是作外邦人的神嗎?是的,也作外邦人的神。
本書也解釋羅馬書十一章1 2和1 5節。當約拿被拋在海裏,全船的外邦人都得着救恩。當他被拋在干地上,整個城市都得着救恩。因此,以色列的敗亡使外邦世界得益,然而,借着以色列的復興,流注全世界的祝福就更大了!
大綱
壹.先知不肯遵命(一)
一.約拿的傳道呼召(一1,2)
二.約拿逃往他施(一3)
三.海上的大風暴(一4~10)
四.約拿從船上被拋下海,繼而被大魚吞下
(一11~17)
貳.先知得拯救(二)
一.約拿的禱告(二1~9)
二.神的回答(二10)
叁.神借先知宣告的信息(三)
一.審判的警告(三1~4)
二.全城悔改(三5~9)
三.審判撤消了(三10)
肆.先知不悅(四)
一.約拿任性的禱告(四1~3)
二.神銳利的問題(四4)
三.約拿在城外慍怒(四5)
四.有關神主權憐憫的實例教訓(四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