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一1】「耶和华的话临到亚米太的儿子約拿,说:」
先知名字为約拿,他是亚米太的儿子,既说出他家庭的出身,就不是无名小卒。根据列王记下第十四章二十五节,他是迦特人,是耶罗波安二世的时期。那他是北国人,而且在主前第八世纪,与何西阿(及南国的阿摩司)是同时代的了。况且那是在叙利亚强权逐渐衰微,亚述即将崛起的时代。「約拿」原意为鸽子,有的经学家将本书作寓意的解释,认为約拿为代表以色列。因为以色列是愚蠢无知的鸽子(何七11)。这句引言也着重于先知与神的关系,因为先知的工作只是秉承神的旨意,来作成主的工。──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要顺服主的呼召(拿一1~3)】約拿闻主差派他到尼尼微传道,心里何等焦急,所以不肯听神的呼召,不愿往尼尼微城去。各位弟兄姊妹,主如呼召你,你不要怕困难。行道会的创办人,马得逊先生,是美国北部一个农夫的儿子。他在十七岁时,有一天,正在田间耕种,忽然被圣灵感动,觉得有很大的力量催逼他,他就往树下去祷告,后来得到神清楚的呼召,叫他不要再耕田,专心事主。并要他到从没有听闻过主名的中国传道,他完全顺服的来到中国传道,创立了行道会,时在一八九零年。──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一九六、約拿为何不肯去尼尼微传道? (拿一1~3)】
答:我们查看圣经所记約拿的言行事迹,得知他是一个神的忠心仆人,也是一个成功的先知。他所说的预言,也能准确的应验,(王下十四24)。他的灵性看来虽有软弱后退堕落迹象(拿一5,6),那是另当别论。实际上他是敬畏真神,曾在众人面前作出美好的见证(拿一9)。当海浪翻腾危险临到的时候,他毫无胆怯,满有爱心,宁愿拣选死以挽救全船人的生命安全,而使他们认识敬畏真神,并且祷告,献祭,许愿(拿一11,12,14~16)。他在深海的鱼腹中,仍然昼夜迫切祈祷,以致得救,显出何等大的信心(拿一17;二1~10)。最后复奉神命,前往尼尼微传达信息,虽然不是出于甘心乐意,但总是尽了自己的职份,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拿三1~4;四1~4)。約拿既有前面所述这些优异之黠,是一位成功的先知,为何首次违背神命不肯奉差遣去尼尼微传道,而想躲避逃往他施去呢?(拿一1~3)。其主要的原因,他是一个爱国的先知(拿四1,2)。他深知尼尼微是亚述帝国的首都,亚述为当时一等强国,是曾经入侵以色列的仇敌。深恐强邻压境,祖国要被灭亡。由于爱国心的驱使,他宁愿看见神因尼尼微城人的罪而立施审判,以致毁灭,除去这些强暴之民,(拿三8)。不愿看见他们因悔改而蒙神恩待赦免,所以他置生死于度外,不肯顺服神命去那里传道,做了一次逃跑的先知。——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拿一2】「“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为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
这里神的命令有三项:起来、去、呼喊。「起来……去」常含着紧急的用意,也是十分兴奋的语气。呼喊是宣告,是先知基本的功能,他好似先驱者,在前面呼喊,宣告重要的信息。神的命令一定要祂的仆人有行动的表现。
「呼喊」在亚兰文译本作「豫言」,说明这是先知的工作。在第三章一节「宣告」是同一个字。所以宣告或呼喊都是传道,或宣讲豫言,或宣讲福音。
尼尼微大城是在底格里斯河的东岸,原为巴比伦人所建立的(创十12及以下)。它是亚述的京城,或亚述大联盟的会员国。这里说这城大,也许指物质文明或财富,也指它的罪大恶极。──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3】「約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下到约帕,遇见一只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给了船价,上了船,要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
「躲避耶和华」,是躲避耶和华的面。但是神是无所不在的,正如诗人说:「我往那里逃,躲避你的面?」(诗一三九7下)
约帕是惟一的港口,是在埃及与迦密山之间的地中海海岸线的海港。「他给了船价」,船价一词附有代名词,是阴性的,指那船的票价。七十士译本作「他的船价」,似较合理。背叛神,仍是要付代价的,而且是相当重大的代价。
他与船上的人同往他施。船上的人是外邦人,他原憎厌外邦人,现在却夹杂在其中,主要的是逃避耶和华,离开圣地,耶和华居住的所在(参阅创四14;撒上廿六19以及王下十七20、23)。──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人无法躲避神的面(拿一3)】神是无所不在。从前有一个牧师,家里有一个小孩,一次他们全家搬迁,收拾好行李,准备上车的时候。他的小孩很天真地说;爸爸妈妈,等我一等,我祷告后纔走。于是他跪下祷告说:「天父啊,我现在要搬家了,请你在这里住吧,再会,再会。」各位弟兄姊妹,这是成年人应该说的话吗?我们知道神是无所不在的。但有许多人也好像約拿似的逃避主,目的去躲避耶和华。──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躲避耶和华是什么意思?(拿一3)】我们要用以利亞和以利沙的话来解释它:「耶和华拣选你们站在他面前事奉他」(代下二十九11)。「躲避耶和华」又可直译作「离开耶和华的面」。
「站在他面前」意思既是「事奉他」,「离开耶和华的面」意思就是「不事奉他」了。当「約拿却起来,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华」,他的意思就是主动地放弃他先知的职分和先知的地位,不愿意负起向尼尼微人宣告神的审判和救法,免得尼尼微得救而以色列灭亡。这是他躲避耶和华的原意;我们要弄清楚这点才不至误解本书之信息的。——巴斯德《归纳性研经》
【拿一4】「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
狂风原意为「摇撼」,是一种震动的行动。在这种情形之下,「船」也人格化,因为原意为船自忖必会破碎。七十士译本只作「危险」,船在极端的危险之中。这里可能又是作者的用意,在风浪之中,连船都自感危险,而約拿却麻木不仁。这里就有尖锐的对比。──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有主的人在任何环境都不怕(拿一4~5)】从前有一对夫妇,丈夫是基督徒,有一次他们坐船忽然遇着大风。妻子很惧怕,丈夫非常镇静,妻子觉得很奇怪,风停后,妻子问丈夫说:「到底你为甚么不怕。」丈夫没有答她,只到厨房拿了一把刀,刺向妻子,问她怕不怕?妻子说:不怕。丈夫又问她,你为甚么不怕?她说:因为这刀是在爱我的人手中,所以我不怕,如果在强盗手中,我就怕了。我们也是这样,信了耶稣的人,有主可靠,就不用怕了。──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违背神命,损失无数(拿一4~15)】約拿往他施去,买了船票,要多少钱,圣经无清楚记载,但是神有美好的旨意。約拿到他施去,真是得不偿失,既遇风浪,财物损失,又被大鱼吞入鱼腹中,你想这遭遇是何等大的损失。
从前有一个智慧人,做了一个很大的棋盘,是用珠宝,镶在其中,拿去见国王。国王见此美丽棋盘很爱它,就想和他买,问他要多少钱。他说很简单,如要买是照每方格计算,这棋盘一共有六十四个方格。第一个方格一斗米,第二个方格二斗米,第三个方格四斗米,第四个方格八斗米,这样推算下去,各位弟兄姊妹,你们算算,你以为要多少米呢?我曾请两位弟兄代我算,一位弟兄算得不对,第二位弟兄算来算去,仍不够对,大概要十四亿亿斗米,哦!偌大的数目,恐怕若干农村所收的米,也无法买得起这个棋盘哩!約拿亦是这样损失,违背神的命令就有这样的结果。──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拿一5】「水手便惧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们将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为要使船轻些。約拿已下到底舱,躺卧,沉睡。」
腓尼基是信奉巴力的,巴力是自然之神,他们希望他们的神明能施恩。但是他们的宗教是虚无的,祷告当然没有功效。所以其次的行动,是将船上的货物抛掉,减轻船的重量,但是船一轻,可能摇撼得更加厉害。信心失败了,行为也无济于事。所以他们在完全无助之情况之下。
在他们慌张中,走投无路,又搬运货物,可能是谷物,在船舱内到处搬,这样就发现約拿。他下到底舱睡觉。这用词是亚兰文,是指船尾的底舱,可见船有好几层,他在最低一层。──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6】「船主到他那里对他说:“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
「船主」原意为掌绳者,因为航海的船有许多绳索,用来扯蓬及控制船舵。「你的神」正如水手各人哀求他的神。但是这里「神」字(「以罗欣」)是复数,或是指多神,因为外邦人是信多神的;或是指尊贵的主神(华丽的复数 "Plural of Majesty" 指神的权能与伟大)。
「顾念」或可译为「思想」或「设想」,加上「为我们」,「为我们设想」确是顾念的意思。「不至灭亡」在七十士译本作「拯救」,在亚兰文译本作「怜恤」。在涵义上相同。「或者」表明一种愿望或可能。──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7】「船上的人彼此说:“来罢!我们掣签,看看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于是他们掣签,掣出約拿来。」
船上的人看这风浪是神的震怒与刑罚,因为这是极不寻常的情形。有罪才会遭致刑罚。他们想查究,惟一的方法是掣签。早期以色列人也曾用这方法,扫罗查出約拿单犯了禁令(撒上十四42),箴言中有话说:「签放在怀里,定事由耶和华。」(十六33)
于是他们掣签,掣出約拿来。这虽然不是高明的方法,却仍显露神的旨意,神甚至利用人不完全的观念与作法,显出祂的公义。这是神要将約拿暴露出来,使約拿不能逃避。──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拿一7)】掩盖的事,没有不灵出来;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所以掩藏罪的,必不亨通,这是圣经清楚告诉我们的。
有一个人因穷,想到朋友处借钱,恰巧那朋友不在家。朋友的妻子招呼他到客厅里坐,然后她因有事情要到内室里去。客人坐下之后,看见台上有一个闹钟,很美丽。就起了贪念,把闹钟拿下来,放在口袋里,于是不告辞就走了。刚走到门口,恰巧朋友回来了。朋友见了他,很高兴,握过手,留他吃过饭才走。请他再入客厅里坐,他很骇怕,不敢进去,朋友再三请他进去,很客气倒茶给他,留他吃饭。在吃饭时,朋友很快乐地和他谈话,他却心中不平安。忽然闹钟在他的口袋里闹起来,朋友望望桌上的闹钟,不见了,谁偷去呢?他那时真觉得不好意思,把钟交回朋友,垂头丧气走了。各位,好像約拿的事情似的,被各人追究,掣韱把他掣出来,众人都知道,是他犯了罪。──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拿一8】「众人对他说:“请你告诉我们,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以何事为业?你从哪里来?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
「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哪一个国?实际上问他从甚么地方来,「你的地方是甚么?」这地方可指国家或国土的地理环境。「哪一族」实际是那一种人民,当然也包括种族。原来的问题是:「有关人民种族方面,你从哪里来?」所以这一连串的问题,反映水手们困惑的心。也从他们慌张惊惧的心理,发出一些重复的问语。──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9】「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神。”」
「希伯来人」是外邦人对以色列人的称谓。这是一种特殊的种族,是与外邦异教的人有别。希伯来原意是「经过」、「过来」,他们是过来人,也许是指他们经过红海得着神的救赎(Cross over)。
「我敬畏耶和华」,敬畏是分词(Participle),有继续不断的行动之意。我一直敬畏神。这里,「敬畏」不只是一种心理的状态,也是指敬拜事奉。七十士译本就有这涵义,甚至可译为事奉主的,或主的仆人。译者的用意是否在于約拿说明他的身分。但是看整句话,似乎只着重他的信仰,不在他的身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10】「他们就大大惧怕,对他说:“你作的是甚么事呢?”他们已经知道他躲避耶和华,因为他告诉了他们。」
他们看见风浪中的危险,感到惧怕(5节)。现在知道危险的原因,就更加惧怕了。他们说:你作的是甚么事呢?这不是一种问话,而是一种谴责,也是在惊惧中的叹息与呼叫。──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11】「他们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腾。」
翻腾是由两个字组成的。前一个字是「疾走」,后一个字是「摇撼」。前者是加重的语气(Poel),而两个字都是分词,有继续的行动。这两个字放在一起,也有「越发」或「变本加厉」的意思。
「这话是因……」原文若有这涵义,是叙述者的描写。但是原文中并没有「这话」,只有连接词「因为」。所以也可能是水手的话。他们看出情形的恶化,而发出这样的呼喊:「我们当向你怎样行?」──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12】「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
他本来想逃避耶和华,现在他必须面对。他为自己宣判,因为他承认这罪,他知道圣洁的神,有严厉的公正,他是无可逃脱的。
「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抛」字即第四节的「起」字,神在海中将风抛去。水手将货物抛在海中(4、5节)。现在約拿必须被抛在海中。货物抛在海中无济于事。问题不在货物,而是約拿。海要平静,必须除去約拿,抛他出去,问题才解决。約拿要他们抛他在海中,并不是他替代他们受苦。他也无法逃避所受的使命。他只是愿意承受后果,他必须接受刑罚。──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12】「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
先知約拿这话虽然平淡,却隐藏着极不平凡的勇敢。他叫人把他抛在海中,等于叫人把他处死。虽然他认罪的结果,须要面对死亡,但他还是勇敢地为自己的错失负责。现今在神家里所起的许多「风波」,多半是由一、两个不肯为自己错失负责的「約拿」而起的。可能过失并不严重,但却一味地设法掩饰,寻找代罪羔羊,诿过于人,于是制造是非,散播谣言,使许多单纯爱主的信徒无所适从,初信或幼稚的信徒灰心跌倒,魔鬼得着了许多机会作拆毁的工作。─ 陈终道《十分钟短讲集》
【拿一13】「然而那些人竭力荡桨,要把船拢岸,却是不能;因为海浪越发向他们翻腾。」
他们极力荡桨,照着原意,他们好似在海面上耕田一般,但是海不是地,怎么拼命,也是徒然的。
他们推想,神不愿約拿上船,还是回去,让約拿回到约帕下船。船中没有約拿,海上的风浪也可止息了。就问题的本身来处理,总比处死約拿,让他淹死,葬在海里好。但是人力到了尽头,一切的努力与可能都无法解决。「海浪越发翻腾」是重复第十一节的叙述。真的照約拿所说的去做是下策,但是神看是上策,約拿也认清这一点。──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14】「他们便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们恳求你,不要因这人的性命使我们死亡;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与我们;因为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
他们原哀求过各人的神,这样的祷告完全没有功效。现在他们从約拿的口中与他的态度中,认识耶和华。看海中的狂风,更知道神的大能。所以他们决定照約拿所说的来作。在没有将約拿抛入海里之前,先求神的怜悯,表明他们无意杀人。流人血的必受刑,他们虽是外邦人,也知道这公正的法则。经过祷告,流血的罪必得赦免(申廿一8)。
他们认识耶和华的权能。「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神作甚么都有目的,祂的心意定然行出来,决不迟延与保留。外邦人称呼耶和华,是很特殊的情形。这是本书的特色,救恩是为万民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15】「他们遂将約拿抬起,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
「平息」原意为站着不动,完全到静止的状态。海对以色列人常是不可想象的、可怕的威胁,在本章内反复提及。这里似乎有两种用意。海浪是神对約拿发怒的工具,因为約拿背弃神,海的威胁引发他觉悟知罪。海浪另外一个功用,是显明神的大能,使水手们有敬畏的心。──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16】「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
结果他们就从惧怕至敬畏(原文是同一个字,但意义即有极大的差别)。約拿的违命失败,他不祷告的那种冷淡的情形,没有使水手看为宗教的无益或信仰的空洞。相反地,他们所看的是神的能力,不是人的软弱。所以他们只有敬畏地敬拜。他们敬拜的方式,是以色列传统的形态:献祭与立愿。──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一16】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这些船员代表人类悲惨的处境:在现代,如果我们以为只有那些在过去的生活里盲目地追随罪恶的人,才需要真正的『转变』:而那些像船员那样有人类好质量的人不需要,那么我们就错了!我有一次遇见一位年轻人,他真诚地后悔他以前的生活实在太堕落,因此,他说,他转向基督的信心是彻底的、惊人的。那些普通的船员,固然有他们做人的尊严和优点,但他们都要从所面对的灾祸中被拯救出来。他们只有从上帝那里才能找到释放,这是所有真正转变者的道路。――《每日研经丛书》
【拿一17】「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約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
神的恩惠就是生命,祂怎能任祂的仆人随意灭亡,祂要救垂死的人。因此大鱼成为神奇异的恩典,不但救約拿的性命,也保护他不受海浪的吞灭与困扰。
約拿在鱼腹中三日三夜。在旧约常以三日为旅程。三日三夜在苏默人(Sumerian)的神话里,是去阴间的时间。在約拿的祷告中确曾提起阴间,那却并不说明这有神话的因素。不过这三日三夜約拿所经历的,确是从死里得生,从阴间出来,到活水之地。最后由洋海至旱地,得着救恩,那是事实。当主耶稣提到約拿的神迹,三日三夜,是豫言主在地里头,就更着实死亡的经历。──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耶和华曾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約拿。在神前面,不但诸天的使者和军队要服从祂的命令,甚至一条大鱼,都要服从神的吩咐,完成神的旨意。
当我们想到一条大鱼都听从神的安排,我们对自己的悖逆实在无限惭愧。神选召我们,就非祂无可用之兵,实在是祂恩待我们,给我们一个最难得最宝贵的机会。── 吴恩溥《没药汁》
【吞了約拿的大鱼究竟为何物?他如何得知度过的时间?(拿一17)】
答:先知約拿因违背神命,于逃往他施的途中,狂风大作,般人危惧,約拿乃被水手投于海中(3-15)。「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下約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17)的时间祷告仰望主,终于得救从鱼口中吐出来(二1-10)。这条大鱼,在英文圣经中误译为鲸鱼。其原文的意思,就是大鱼或称为海怪的。就实际上说,确有许多大鱼足可吞下一人,如阿尔德氏G. C Aalolers(Problems Of Jonah)指出,有若干种巨大的海中动物,是能够容易的把一个成人吞下。经上所记的大鱼,想必会是一种抹香鲸,在地中海里确能遇到它们的。这种大鱼并不像其他鲸鱼那样,只具有狭窄的喉咙;而其他类别的鲸鱼,也不生活在地中海里。由此可知,吞了約拿的大鱼,大概是属于抹香鲸那一类吧!
关于約拿被幽闭在大鱼的腹内三日三夜的记载,如果这经上的原意,是要我们按照字面去理解的话,可能就不见得是約拿本人所计算出来的。因为他在鱼腹中不见天日,即使头脑清醒,也无法计出这段时间来。这里三日三夜时间的分晓,一定是由水手们告诉他的。从另一方面看,三日三夜可能是从另一段不太长的时间大约的讲法(参三4,书二16)。总而言之,本书所着重的是一个神迹的出现,证明約拿的使命是神给他的;若没有这样惊人的神迹出现,尼尼微人一定不会注意約拿的信息(路十一30);而这样的神迹,更是基督三日后复活的预表,被主所注重而亲自引用的(太十二39,40)。―― 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
【約拿蒙召(一1~2)】
一、約拿蒙召的确实:約拿蒙召的确实,有神的话,清楚临到他
二、約拿蒙召的条件:約拿蒙召的条件有两个:
1、起来──神首先要他起来,起来是表示有生命,因为有生命纔能起来
2、「往尼尼微大城去」──这是神要約拿对工作的地点,由神安排
三、約拿蒙召的目的:約拿蒙召的目的,神要他责备尼尼微人的罪恶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約拿背命(一3)】
一、背命的原因
1、他没有信心──他以为尼尼微城罪恶极大,人心又刚硬,断不肯悔改的
2、他缺少爱心──他以为尼尼微城罪恶大,应受刑罚
3、他惧怕艰难──他以为尼尼微城大,人口多,有一百万的人口
4、他只顾名誉──看看他后来怎样对神说,就知道約拿只顾自己的名誉
5、他贪爱钱财──他施是出产贵重物品的。证明約拿到他施去,目的是做生意
二、 背命的巧遇:約拿违背了神的命令,是来了机会。他一到约帕,就有船到他施
三、背命的目的:躲避耶和华,他以为神只在以色列地,不在他施,所以他下约帕到他施去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約拿遭遇大风(一4~5)】
一、大风的现象(4~5):約拿在船上遭遇大风。门徒一离开主,就会遇着大风。
二、众人的态度(5上):在此遭遇大风浪中,见到众人有三种态度:
1、惧怕──惧怕是人犯罪后的情形
2、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们不单惧怕,而且各人哀求自己的神
3、 将货物抛在海中,为要使船轻些──众人在这样的危险中,仍想凭着自己的力量智慧来救自己,所以将货物抛在海中
三、約拿的表示(5下):在大风浪中,水手们惧怕,他却不惧怕,水手们祈祷自己的神,他却不求自己的神,水手们把货物抛在海中,他却安然沉睡。其原因有三:
1、 因他思想往下──他先下约帕,继下底舱,躺卧沉睡
2、 因他心中不平安──他因违背了神的命令
3、 因他想推卸责任。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約拿被抛入海后的情景(一15~17)】
一、风浪平息(15节)──約拿被抛入海中,风浪就平息,完全平息
二、神得荣耀(16节)──遵从神的旨意,顺服神,神的名就得荣耀
三、約拿蒙保守(17节)──約拿的性命蒙主保守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約拿蒙召(一1~3)】
一、約拿的诏命
1、神的话临到他——他清楚蒙召
2、亚米太的儿子——亚米太即“真理”之意。传道人该是真理所生,生在真理中
3、名叫約拿——約拿即“鸽子”之意(太十16;三16;歌六9)
二、約拿的使命——宣告尼尼微的罪行,尼尼微城是亚述的京城
1、尼尼微大城
(1)城的名声大(创十11)
(2)城的范围大(三3)
(3)城的权柄大
(4)城的财富大(鸿二9;结卅一2~9)
2、尼尼微之大罪——“他们的恶达到我面前”
三、約拿之违命
1、逃避之原因
(1)因为嫉视——亚述是犹太人的仇敌
(2)或因畏难——因为报的是凶信
2、逃避的举动
(1)却起来——违命
(2)逃往他施——走自己的路
(3)下到约帕——走下坡路
(4)遇一只船——巧遇,不是神旨
(5)付了船价——环境许可
(6)躲避神面——愚昧的举动
——贾玉铭《圣经要义》
【罪身投海(一4~16)】
一、神的追赶
二、約拿的酣睡(5)
1、船上人的态度—— 一面哀求神;一面尽人本分
2、約拿的态度——他以一时之安,藉无理之理欺哄良心
三、船主的警告(6)
1、是喊叫——“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参弗五14)
2、是劝告——“起来,求告你的神。”
3、是希望——“或则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至灭亡。”
四、罪身之投海——是悲惨的事,然而是必须之事
1、約拿被查出(7~11)
(1)请其说明原因
(2)请其说明办法
2、約拿自定罪刑(12)
(1)深知风浪的原因
(2)不欲累及大众
(3)让人将他抬起抛在海中
3、約拿被投于海
(1)始则不肯照办
(2)继而求神原宥
(3)终则将其投于海中(弥七19;罗六6)
五、事情之结局(15~16)
1、海浪平静(诗四十二7)
2、众皆识神(16)
——贾玉铭《圣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