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四1】「这事約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
神不降灾与尼尼微,是祂的恩慈,却成为約拿生气的原因。这里作者又巧妙地以相同的字眼来描述,「不悦」也是「恶」或「灾祸」的字。尼尼微作恶而遭致「灾祸」,但是他们切实悔改,那「恶」(灾祸)就不再临到他们。他们的恶除去了,那恶却在約拿身上,因为他大大的恨恶,当神的怒气停止了,約拿的怒气却发作。──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四2】「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吗?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
約拿的观念仍是以耶和华为圣约的神,祂与以色列是建立在恩典的关系上。神有恩典与怜悯,是信实的爱。神不轻易发怒,所以后悔不降所说的灾。但是这样的怜悯似乎不只在以色列,也在万国。他应该认识神是普世的主,祂的关怀也是全世界的。
約拿似乎说,我既信这些观念,也必会实行出来,那么豫言尼尼微城倾覆的事,岂不是只成为一种威胁而已。神到时还是舍不得刑罚,使約拿的信息完全不能实现,这是一件非常难堪的经验。──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四3】「耶和华啊!现在求你取我的命罢!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約拿求死,似乎与以利亞十分相似。先知以利亞实在为打倒巴力的崇拜者疲于奔命。他很想继续先贤者的遗志,除去异教的毒害,但是他也没有成功,不如归到他们那里以死来了结。他求死的理由是「因为我不胜于我的列祖」(王上十九4)。但是約拿只说:「因为我死了比活着更好。」約拿究竟不如以利亞,因为以利亞所作的,只有叫約拿更惭愧。耶和华拯救了約拿,但是他还是依然故我,没有真正改变。──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四4】「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吗?”」
神先没有责备他,只以问话促他省察。他在鱼腹中,知道要感谢,现在却没有感恩的话。他知道救恩出于耶和华,神看重他的性命,他又怎可求死呢?神拯救他,为使他去拯救别人。他曾一度顺服,往尼尼微城去。但是一看见那城的救赎,他又成为一个反叛者。神必须责备他,促他醒悟。神必须教导他,使他明白,但是教育的过程实在是艰难的。──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四5】「于是約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約拿出了城在外面,盼望那城最后终于倾覆,而他却及早逃离,必有安全。他总是要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尼尼微城。
他为自己搭了一座棚,是用树叶与树枝编成的,在用字方面,作者可能蓄意使读者联想住棚节,因为住棚节的棚字也是同一个字的(Sukka,利廿三40-42;尼八14-18)。这样从身体的需要来说,白天可遮太阳,晚上可免寒气。但是他心理方面的好奇,还是要看看那城有甚么情形会发生,最好还是到时倾覆,证实他先知的信息,看见神公义的忿怒。──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传道却不顾念人(拿四5)】約拿到城外要看看那城到底如何,这是幸灾乐祸之表示。在第一章我们可以看见,当风浪如此大,他却到底舱去睡觉,他总不介意。现在他传道后,如果神将城毁灭,他就喜悦,但如今他见神不降所说的灾,他就大失所望。他到城外去看看,那时他巴不得尼尼微毁灭,我们有如此吗?我亲眼见过一位弟兄,他信主很久,但他的妻子儿女都没有信。他从来不叫家人来聚会,但却与别人讲道,而没有劝妻子来听福音。有一次我问他,你妻子儿女为何不来听福音?他说:不要理她们,她们太无用,不要给她们听福音,他是何等自私,只是顾自己。──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拿四6】「耶和华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約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約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
神安排一棵蓖麻,为补那草棚的不足,因为那棚不能使約拿避寒与避暑气。神完全为約拿豫备保护的恩典。
蓖麻是在巴勒斯坦一种十分多的灌木,这是七十士译本所定的,因为希腊文字义不甚清晰。有人照亚甲文译为棕树(Ricinus Communis: Palm-christ),大约在五、六个月之内可长八吋之高。有的以为是埃及的长春藤(Kiki)。約拿为这植物大大喜乐。身体的舒适使他心里快乐,除掉他的怒气。──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四7】「次日黎明,神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
神安排植物,原为約拿的舒适。现在为教导約拿,又安排虫子,来咬蓖麻,以致枯槁。在表面看,这里又有一项矛盾。神出尔反尔,既为恩慈的安排,又有毁灭的力量。在自然界许多也都是互相冲突的,虫子比蓖麻小,却比那植物有力,可以任意摧残。那么旺盛的生命,在短时间内就完全毁坏。
这里虽译为一条虫子,可能是指一群,以单数来说明集体名词,是那一类虫子,一来就迅速破坏。神无非用这些作为实物教材(Object Lesson),促約拿醒悟。这也是一个很好的考验,看看約拿关怀的到底是甚么?是谁?──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四8】「日头出来的时候,神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約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
約拿没有了树木遮盖,而现在又是热风,使約拿更无法忍受。这东风似是沙漠的干风,在阳光之下,更加炙热,无法经受得起(这种风称之为Sirocco是沙漠特有的)。于是他第二次求死,这次生气要比第一次更甚。他撒野的情形几乎无法收拾。他的怒气与失望,就以这样撒野作为武器,来对付一切,包括神。他的自我受了中伤(所谓Ego-Injury),就更加敏感,草木皆兵。──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四9】「神对約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吗?”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
神仍继续忍耐,没有明明责备,好似第一次一样,依旧促他自省。这次神认为約拿发怒的理由更可笑,只为一棵蓖麻,比本来服事传道的工作,实在微乎其微。但是約拿硬着颈项,居然与神争辩起来。他自认有充分的理由,他要硬到底,决不妥协,绝不低头,情愿以一死来表白。──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拿四10】「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
神教导約拿,用三项实物教材,以蓖麻为主,再有虫子与炎热的东风。现在详加解释给他听。耶和华对約拿说:你爱惜这蓖麻,不过贪图短暂的安舒。它对你到底有多少价值?你对它的需要,也只是一时的,没有真正深切的关怀。你爱惜的其实不是它,而是你自己。
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你爱惜它,为它作过甚么?你既没有付上任何的代价,一夜发生,使你有过享受,一夜干死,你也不可有甚么闲话。你所得到的都是恩典,领受了,感谢,失去了,就心存顺服,没有甚么遗憾,又怎么可以发怒呢?──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神为什么把他对尼尼微城的人的爱惜比作約拿对蓖麻的爱惜?(拿四10)】約拿之爱惜蓖麻子,不单因为这植物本身的美或香等等,更重要的是这棵植物之死亡对他来说是极之重要的。这就如神对尼尼微城的人的爱:不是因为这些人本身有什么价值,而是因为这些人对神的心来说是极之重要——这个比方对約拿来说真是有极重要的启迪力!对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来说,这思想也是何其宝贵!我们每一个人对永活的神都是十分重要的,是他所宝贝的。不管我们是男是女,是老是幼,亦不管我们是什么种族肤色的人,他心中以为至宝的就是我们。不是因为我们有什么好处,全是因为他的慈爱——这真是叫人心弦震动。——巴斯德《归纳性研经》
【拿四11】「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
尼尼微是大城,罪恶大(一2),面积大(三2),人口也众多(本节)。姑且不论成年的居民,单论儿童,就有十二万多人。除了大城中「至小的」(三5),甚至还有许多牲畜,都是神所爱惜的。
幼童是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申命记第一章三十九节:「不知善恶的儿女」。希伯来的思想,右手为善,左手为恶,所以右左指善恶。
有时善恶也未必指道德方面,也指实用方面(Pragmatic),好坏或合宜与否。牲畜,大概指家畜,或畜养的牛羊。牠们的生命是神赐的,也是神养活的。牠们因人的罪而在苦役之中。神也照样舍不得将牠们灭绝。── 唐佑之《天道圣经注释──约拿书》
本卷书是以问话作为结束的。为甚么要这样呢?是因为圣灵要把我们带到约拿书里面,让我们听见神让約拿听见的话,使我们能够反复思想,然后知道这卷书原来是一本用来塑造我们的书。我们自己就是约拿书里的主角。── 陈希曾《与主同轭──约拿书剪影》
【拿四11】「我岂能不爱惜呢?」本书以问话作为结束,表示要我们经反复思想而看见自己就是本书的主角。从前有位先生,很喜欢批评别人。他有着高度的「进视眼」,一次,他同他的太太到一家饭店,刚要进大门的时候,忽然看见一个人,他觉得非常不顺眼,就批评起来了。「你看那个人,大腹便便,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一付非常不对称的模样。」他大声的讲。他太太在旁边一直拉他,叫他不要讲啦!说:「前面是一面镜子,你所骂的那个人就是你自己呀!」约拿书就像一面镜子,其目的不只是让我们知道一点約拿的故事,更是要把我们带到这卷书里面,并提醒我们──我们就是那个人。── 陈希曾《与主同轭──约拿书剪影》
【約拿三次受神造就(四)】
一、论約拿第一次受神造就(四1~4)
1. 先论約拿之表示(四1~3)──当神造就約拿时,他向神所表示的态度:
(1)嫉妒仇恨
(2) 愚昧的祷告
(3) 高抬自己
(4) 灰心失望
2. 神造就他(四4)──神怎样造就他呢?神问他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么?」。
二、第二次造就(四5~8上)
1. 約拿的表示──他出到城外,坐在城的东边,为自己搭了一座棚,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
(1)他贪图安逸
(2)他幸灾乐祸
2. 約拿再受神的造就——神安排一棵篦麻树,又安排一条虫,咬这篦麻树,以致枯槁,神又安排炎热之东风。
三、神第三次造就約拿(四8下~11)
1. 約拿的表示──約拿的表示有两样错误。
(1)他喜怒无常:见篦麻树已死,就求死。
(2) 他刚硬到底:神对他说:「你因这棵篦麻发怒合乎理么?」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
2. 神第三次造就他(四10~11)──神造就約拿,他虽背逆,但神造就他,对他一直说到篦麻之来源,篦麻不是他所栽种的,但他爱惜。
——杨浚哲《约拿书七讲》
【神教训約拿(四1~11)】
一、約拿对于神的态度(四1~4)——約拿对人没有慈爱,对神没有敬畏,他不以神心为心
1、大大不悦(四1)
(1)或因嫉妒
(2)或因仇视
2、与神辩论(四2~4)
(1)第一次的理由(参太二十五24)
(2)第二次的理由(四3;参王上十九4)
二、約拿在城外的观望(四5~8)
1、在城外搭棚(四5)
(1)或怕城倾覆
(2)或恐房屋震倒
(3)或因不愿受城众责问
2、神的恩惠和警戒
三、約拿所受的教训
1、一颗蓖麻——无数圣灵(太十六26)
2、非你栽培——乃我生育
3、一夜长起 ——多年历史
4、一夜干死——永远关系
——贾玉铭《圣经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