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
1、人物
在整本何西阿书中论说何西阿个人事情甚少,故很难发现其人的家乡。
(1)做先知前的身份及如何蒙召等事,但他很可能是北国以色列人,因他对以色列的宗教情况、政治、社会环境非常熟悉,并且他的信息的绝大部分是指向以色列。
(2)从信息的内容可深知何西阿在传信息时非常有技巧地使用修辞,并他深知以色列的历史传统,籍过去传统信仰指责当时社会、宗教、政治的弊病。
(3)何西阿做先知的时候年纪很轻,正是结婚的年龄——25岁左右,他在婚姻和家庭生活方面遭受十分痛苦的打击,他的妻子是淫乱的妇女,三个儿即又是从淫乱生出来的可怒之子,但他从这种惨痛的经历中体会耶和华的心肠,这种经历欲成为神使用他传递信息的器皿。
先知怎样将一个不贞又离亲自己,跟随了另一个男人的淫妇赎回,仍做自己合法的妻子,神也照样将她罪大恶极的百姓——在灵性上不贞淫乱,背亲神恩的百姓——赎回,使他重归神的怀抱,享受神的恩爱与眷佑,所以何西阿与妻子歌篾的关系象征式的表明神与以色列人的关系。
2、时代
何西阿在富足与和平的北国耶罗波安二世统治的时代做先知一直到北国灭亡为止,身历四分之一个世纪(B.C750-721),耶罗波安二世之时乃以色列民族分裂王国时代之鼎盛时期,政治安定,经济繁荣,贸易畅达,但在宗教上异邦宗教盛行,巴力社敬拜乃风靡整以色列国。
1)政治的局面
何西阿出任为先知时正逢耶罗波安二世统治以色列北国时期之末年(何1:4)政治、经济情况稳定,但宗教上信仰耶和华之心早已丢失(何1:2,2:2-15, 4:1~5:7)。
耶罗波安二世之后,血淋淋之弑君案发生,嗣子撒迦利雅被沙龙杀,沙能篡位一个月后,米拿现杀沙龙,米拿现献朝供亚述来延续其统治,米拿现子比加辖(Pekahiah)继位,同父亲以亲亚述国延续政权两年,妇加鼓吹反亚述同盟而杀比加辖,何西阿又弑比加降伏于亚述,之后背逆亚述讨好埃及最后亚述国以番以谢五世带兵进攻北国王府撒马利亚,B.C724何细亚王被掳(何13章)。
※耶罗波安二世à撒迦利雅à沙龙à米拿现à比加辖à比加à何细亚
2)经济的状况
耶罗波安二世统治期间北国享空前的政治稳定及经济富裕,因政治军事上的安定与强盛带来贸易员商业的发达,人民享受象牙体,弹琴鼓瑟唱消闲的歌曲、安逸无虑(摩6:1-6)
3)宗教的情况
主前八世纪的当时异邦宗教替代了耶和华信仰,木偶,木杖夺取了人民之儿去敬拜人偶像(何4:11-14), 随著经济上的富裕加增了不少异邦宗教, 迦南宗教乃是宗教上最大威协,威协信仰耶和华,诱惑信仰耶和华。
迦南宗教竟然是怎样的呢?
原来出埃及的以色列在尚未进入迦地之前,迦南原住民所信奉的乃是迦南宗教,迦南宗教思想在左右迦南原住民的思想、文化、风俗、习惯。
在迦南圣杀最高社乃是埃(EL),他的妻子是亚舍拉(Ashela)(天上18:19)埃与亚舍拉的儿子是巴力(Baal),巴力乃雨神,土产神,巴力之妻是阿拿斯(Anas)(士2:13),亦称亚斯他碌,阿拿斯乃爱之神,战争之神,每年死亡之神,莫特(Mot),击杀巴力神,所以夏天有旱灾,但阿拿斯把莫特神击杀十年然后救巴力脱离死亡而复活,在秋季巴力与阿拿性关系即会使土产丰收成为丰年.所以迦南宗教乃使五谷丰收,宗教时性即为此目的而且宗教式祭仪,藉此宗教仪使土产丰富,他以敬拜即是以性关系为主,圣殿教宗预备圣娼,就在圣殿进行神圣之性关系,性关系即代表巴力与阿拿斯的性关系,而此性关系可以使五谷丰收。故迦南人相信丰收,雨乃巴力所赐的。
其实以色列初次进入迦南地已持有耶和华信仰(西乃山信仰)是圣的百姓与神已立好契约的百姓,但他的进入迦南 时不受到迦南文化之影响,原来畜牧为生的以以列人在迦南定民后改行便 以农业为主,故农业生活的替代渐渐巴力信仰亦在多形中被接受(士师记就是耶和华与巴力之战争)。
慢慢的持续下来,到了耶罗波安二世巴力信仰已在社会盛行,耶和华信仰渐渐退化起来了(何2:1-13)认为给以色列人五谷、新酒、油、金银是巴力,使葡萄树,无花果树长成的亦是巴力、巴力成为以色列人供奉的对象,以色列人早已忘记神与他们在西乃山所定的约(出20~ )
埃 亚舍拉
(最高神)
巴力 阿拿斯
(雨神、土产神) (爱神、战争神)
莫特
(死亡神) 与阿拿斯作战
莫特战败、巴力被复活
3、信息
在整个何西阿的信息中何西阿最极力强调最申重之事项乃是“神与以色列百姓所立之约”,这约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在西乃山上所定立之约,这约的中心思想是“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神,以色列民是耶和华的面姓”这句话表明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神,耶和华要保护他的百姓,引领他的百姓,以色列民有遵守耶和华律法之义务。两者具有义务要遵守,两者中一者若违约要受处罚,一切责任由违约者担当。
何西阿即就强调耶和华信仰之传统,力求百姓回转重新来到神面前建立好的契约关系。
那么使以色列走入灭亡之路的因由何在?
1)无知(何4:6):即不认识神的律法、轻视典章、律例
2)骄傲(何5:5 7:10,16 13:6):高傲之心使自己犯罪,因患
心病
3)不稳定(何6:4):生活因假冒为善与形式而变得窒息,假
冒使生活不稳定
4)太世俗(何7:8):生活、思想被异邦人污染,掺杂成没有自
己的立场,政治立场太功利主义,投向力
量强大的
5)败坏(何9:9 4:2):宗教太腐败、败坏、不道德、犯罪违戒
6)背道离亲(何11:7):违背道德已成习惯,随心背道
7)忘记社(何2:13 8:14 13:6):忘记造天地万物之主,忘记
敬拜神,不知神的恩(11:3)
8)偶像崇拜(何8:4 13:2 11:2):拜牛犊金像、事奉巴力
9)不求告神(何7:7,10-11,14):不求告神,不寻求神,欲求告
埃及,亚述。
上述九项是至少在何西书可以发现的,因此以色列人就走入灭亡之路,走入灭亡之路之最基本因由就是违约不遵守律法即西乃山律法。
神对于以色列人的罪行藉先知何西阿发布了怎样的信息呢?
1)去爱(何3:1):饶恕之爱、赦免这爱、赎回之爱(何3:1-3)
2)说安慰话(何2:14):引领到旷野,说劝导的话,安慰的话
3)聘你归我(何2:19):重新接纳为妻,并永远成为妻子
4)救赎(何13:14):从遭难中救赎,脱离灾害
5)应允你(何2:21-22):应许五谷、新酒、油
6)医治(何6:1,7:1,14:4):医治背道之病
神藉何西阿发布“慈爱(Hesed)之信息”盼望与以色列百姓重新和好,那时耶和华必重新复兴以色列百姓。
那么以色列百姓应采取怎样的态度,才能与神和好,建立良好关系呢
1)认识神(何6:6 6:3):从律法认识神
2)归向耶和华(何6:1 14:1-2 12:6):不归向外邦君王,外邦军事
3)寻求耶和华(何10:12 5:15 3:5):专事奉耶和华、除掉巴力
4)为自己栽种公义(何10:12):为了收割慈爱
5)顺服神:顺服胜过献祭,顺服才能挽救自己脱离败坏
所以整个信息用一言蔽之便是“回到神慈爱的怀抱中好建立过去的 约”
4、以色列信仰传统
以色列民族是从耶和华信仰结合的特殊民族,他们自出埃及以后,进迦南并在迦南定居全部历程中连 以色列民族的即是“信仰传统”这“信仰传统”对以色列极其重要,在何西阿书中何西阿继承了这传统极力让以色列百姓回想并继承此传统。
1)出埃及传统
“埃及”此名词常出现于何西阿书,(7:11,8:13,9:3,6,11:1,5,12:9,14,13:4)
“埃及”此语与出埃及传统相连,即言明神主动的对毫无力量的以色列施行拯救,真正的拯救者是耶和华。
2)旷野传统
“旷野”此名词对以色列人是印象极深,旷野乃以色列全然顺服地,在旷野中唯依靠,信赖的是耶和华,何2:14说领以色列人到旷野。旷野虽属绝望之地但从旷野信仰可知真正的帮助,给食物的不是巴力(何2:12)乃是耶和华,何2:14何西阿对旷野有新的见解即“说安慰话语语地”旷野二字出现于何2:14,9:10,13:5,2:3
3)立约传统
耶和华与以色列民是藉“约”形式的关系,虽然是耶和会神主动的拣选了以色列民,但关系的建立乃靠“约”,约的立定可从亚伯拉罕开始,甚至是挪亚、亚当,但针对全体民族的立约乃在出埃及后的西乃山(出19-20章)故“立约的关系”是一直存储着的,但后来以色列单方面的毁约造成自己不幸的末路,所以可这说神对以色列的审判乃基于以色列自己的破约而非神的责任,以色列人的破约是两方面的一是对人关系的破约,二是对神关系的破约。
①对人关系
何4:2言明以色列人的违约,即违背十戒中亡者律法有关违背戒命的经文如下 4:2,13-14,7:1
②对神关系
不守约束离亲神,造偶像、木偶(4:12,17,8:4,13:2)
供奉 巴力(2:8)
何西阿在书中处处责备以色列人违约,破坏立约规
矩,(4:6,6;7,7:13,8:1,12,10:4)并呼求
以色列人认识神(4:6,6:3,6)以致归向神(12:6)
5、大纲:
从个人与国家来看大体可分为两部分
1-3章 何西阿个人生活
1.3章记录何西阿的结婚生活儿女
2章以婚娶之关系说明以色列人的生活
4-14章 国家历史
4:1-5:7 耶罗波安二世时代
5:8-9 大马色与以法 同盟时期
10-14 何细亚时代
何西阿书 内容大纲:
1:1-9 神对何西阿的呼召及以色列百姓
的态度(审判)
★1:10-2:1 预言犹大,以色列的复兴
2:2-13 以色列百姓的整体性的 淫乱
与神的刑罚
★2:14-3:5 神对以色百姓的恢复与眷顾
4:1-19 对以色列祭司与人民的指控与审判
5:1-15 对以色列政治首领的指控和审判
★6:1-3 对以色列的医治与劝导
6:4-7:16 对以色列学习、首领、社会的指控
8:1-10;15 以色列政治外多的危机与神的审
判
★11:1-11 神对以色列百姓的引导与怜爱
11:12-13:16 以法莲以色列的罪恶与审判
★14:1-9 神对以色列人再次应许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