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导论

上一篇   下一篇

【一六一、何谓耶利米哀歌?作者是谁?  (哀一16,二11)】

答:1 耶利米哀歌The Lamentation Of Jeremiah,在希伯来原名意思是「如何」,就是一章一节的「何竟」之意。希伯来圣经常将第一个主要字作为书名,例如创世纪的原名是「起初」一样。(创一1)。本书在有的古卷里是与耶利米书原为一书,并不分开。有的古卷则被称为耶利米书卷二。当七十士从希伯来文译成希腊文时,曾在卷首写下如此之序言「当以色列被掳,耶路撒冷成为荒凉之后,耶利米坐着哭泣,以此哀歌志哀,」他也「曾为约西亚王作哀歌」(代下卅五25)。本书为哀悼耶路撒冷的被毁,自然也被称为哀歌之名了。

2 本书系记述先知耶利米哀悼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率领迦勒底人毁坏耶路撒冷时之悲哀与恐怖的情景。在希伯来文旧约圣经,本书是被列在诗歌书中。但因其视为耶利米书的附录,且含有预言,故自古犹太拉比,以迄七十士译本皆将本书编列耶利书之后,为大先知书之第三部,(赛、耶、哀)。犹太人极为重视,每逢亚笔月Abib,即民历七月九日朗诵本书哀歌,以纪念哀悼耶路撒冷之被毁。

3 本书体裁是属于离合体诗Acrostic,原始即分章节,与圣经其它各卷不同。其诗格极为巧妙,成为字母诗。例如希伯来字母共有22个,第一、二、四章,每章包括22节,每节前缀是以希伯来字母次序排列的。只有第三章例外,有66节,第三节以一字母为首。第五章虽有22节,但未依字母次序的体例,略逞不规则。这类离合体诗,是为便于读者之记忆而有的。在诗篇中亦有同样的字母诗,如诗篇廿五,卅四,一一九各篇等是。

4 本书为大先知耶利米Jeremiah(意高举),约于主前五八六年在被毁之耶路撒冷所著。书中语气除抒予一己哀悼忧伤之外,更对惨遭掠劫之犹大人而唤起国魂。据说在耶路撒冷城北墙外面各各他山的对面,有一隐密黑暗之严洞,称为耶利米的山洞。相传先知曾经在此处凭弓哀伤哭泣遭毁之圣城,并写下如此哀恸之哀歌,令人读之感叹不已,一些爱国的犹太人,每逢星期五也诵读本书,以表追悼忘国之痛。——李道生《旧约圣经问题总解(上)》

 

【本书名称】中文名称乃取材自拉丁文通俗译本之名目,在原文希伯来文圣经中,只根据书中第壹个字「如何」为名;在七十士译本中,乃按本书内容定名为「耶利米的眼泪」。──《新旧约辅读》

 

【作者】按犹太和基督教的遗传,耶利米乃是哀歌的作者,这些遗传之中,以七十士译本为最早以「耶利米坐为耶路撒冷哀哭」为题。另外,我们也不难发觉本书的文体与耶利米书有很多极相似之处(参哀一16上,二11及耶九118,十三17……等等);并且二书的教训都是相似而吻合的(参哀四21及耶四十九12)──同样是强烈地表达爱国之情怀。──《新旧约辅读》

 

【写作目的】本书哀痛神管教耶路撒冷时之苦;其中有代子民向神乞求赦罪,提醒子民其苦乃咎由自取,要从罪恶和投靠外邦人的恶行中返回,归向信靠神的救恩,持守与祂所立的约。──《新旧约辅读》

 

【卷名】希伯来文《耶利米哀歌》的第一个词是 'ekah,即英语的 how(“多么!”“何等!”之意)。希伯来圣经以该词作为卷名。《塔木德》说古代犹太人称该卷为 Qinoth(即“哀歌”),七十士译本译为 Threnoi。拉丁武加大译本采用了希腊文卷名并加上传统所认定的作者,成了“先知耶利米哀歌”。英文卷名即为“耶利米哀歌”。——吴涤申《耶利米哀歌》

 

【作者】犹太人和基督徒自古以来都认为《耶利米哀歌》的作者是先知耶利米。这一点最早的证据是在七十士译本哀歌的开头语中:“以色列亡国,耶路撒冷毁灭以后,耶利米坐着哭泣,为耶路撒冷作哀歌,说道……。”虽然没有证据证明这段文字在希伯来原文中就有,但可以表明至少早在公元前二世纪时一部分犹太人的信念。以后的证词见诸于《塔木德》、《塔古姆》,以及在公元400年左右把圣经译成拉丁语的基督教希伯来文大学者哲罗姆的著作。

  现代的考证学者对耶利米的作者身份提出怀疑,他们的看法主要依据是在圣经中没有其他地方提到耶利米写哀歌,署有他名字的预言书编排在希伯来圣经的第二部分──先知书──之中,而哀歌则与它分开,排在第三部分──圣文集──之中。考证家们还指出哀歌的某些段落不符合耶利米其他作品所表现的风格(哀一21;哀二9;哀三59-66;哀四17,20)。

  但是上面的理由没有一个是结论性的。不论是保守的,还是持批评态度的学者,都相信《耶利米哀歌》写于耶利米的时代。此外在耶利米书和哀歌之间,存在着用语和题材方面显著的一致性,说明哀歌系耶利米所著。

  由于没有否认他为作者的明确证据,我们没有理由拒绝犹太人古代的信念──耶利米是哀歌的作者(见《先知与君王》461-463页)。——吴涤申《耶利米哀歌》

 

【历史背景】《耶利米哀歌》的历史背景是犹大王国的最后日子,尤其是耶路撒冷的毁灭,以及在最后围城期间和之后耶路撒冷的一切罪恶。义王约西亚逝世以后,在约哈斯、约雅敬、约雅斤、西底家的统治下,犹大在政治、社会和宗教方面迅速败落下去。耶路撒冷在公元前588-586年最后的围城期间受了很大的苦楚。事实上,整个犹大民族因巴比伦接踵而来的征服和囚掳浪潮而遭到扫荡,只有当地最穷的人留下来,散居在几乎是空荡荡的城乡之中。怪不得《耶利米哀歌》的作者倾吐出痛苦和悲伤的情调。——吴涤申《耶利米哀歌》

 

【历史背景】像耶利米哀歌这一类的挽歌,在古时的近东并不罕见。苏默人(Sumerians)最早写下言辞悲壮的作品,以纪念其被敌军入侵攻陷的大城,其中最著名的是哀悼吾珥被灭的文章。因此,当耶利米为公元前五八七年耶路撒冷的毁灭和犹大的荒芜而悲伤时,他其实是置身于历史悠久且受人景仰的文学传统中。耶利米用诗歌体裁来宣泄他的感情。他哀伤地评论犹大人在耶路撒冷被围时和之后所经历的痛苦;并且为全国的罪孽而认罪。对作者而言,举国犯罪才是犹大陷落的真正原因。哀歌中所记念的究竟是何事,是毫无疑问的;同样,这些篇章以强有力的笔触所描绘的浩劫,其阴郁亦毋庸置疑。──《丁道尔圣经注释》

 

【主题】在耶路撒冷陷落的一百多年以前,先知弥迦就已预言到它的毁灭,因为犹大的领袖们“以人血建立锡安,以罪孽建造耶路撒冷”(弥三10)。耶利米恳劝犹大百姓悔改达40年之久;他设法扶持约西亚和他子孙们的手,在国内建立一个公正的政府,对外采取智慧和减实的政策。最主要的是,他警告犹大:如果她怙恶不悛,毁灭就一定会临到。《耶利米哀歌》是这些预言的高潮。这些预言见证上帝所宣布的惩罚一定会实现。不过这些信息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在凄凉的图景之中贯穿着一条希望的线索:主将施行赦免,解救祂百姓的痛苦。在最后一章的一个祈祷中,传出了这个希望之声,“耶和华啊,求祢使我们向你回转,我们便得回转。求你复兴我们的日子,像古时一样。”(哀五21)——吴涤申《耶利米哀歌》

 

【纲要】

   一、一度骄傲的耶路撒冷的悲惨状况(一1-22

         1、城内的惨境(一1-11

         2、该城哀诉自己的状况(一12-17

         3、该城的认罪和祈祷(一18-22

   二、上帝对罪恶的耶路撒冷的惩罚(二1-22

         1、战争、围攻和毁灭(二1-13

         2、被虏和痛苦(二14-22

   三、痛苦中的希望(三1-66

         1、百姓因痛苦而绝望(三1-20

         2、百姓转而对上帝存盼望(三21-41

         3、进一步描述上帝的惩罚(三42-54

         4、承认上帝恩慈的祈祷(三55-63

         5、祈求上帝惩罚祂子民的仇敌(三64-66

   四、因犯罪而临到犹大人民的惩罚(四1-22

         1、即将临到百姓的灾难(四1-12

         2、先知和祭司的罪恶(四13-16

         3、犹大王国的灭亡(四17-20

         4、预言降于以东的惩罚(四21-22

   五、祈求重得上帝的悦纳(五1-22

         1、耶路撒冷陷落后百姓的苦境(五1-18

         2、承认只有上帝能恢复(五19-22

——吴涤申《耶利米哀歌》

 

【耶利米哀歌大纲】

   一、第一首哀歌(一1-22

         1、耶路撒冷被毁(一1-7

         2、灭亡随犯罪而来(一8-11

         3、呼求怜悯(一12-22

   二、第二首哀歌(二1-22

         1、神对子民的忿怒(二1-9

         2、饥荒造成痛苦(二10-13

         3、真假先知(二14-17

         4、流泪的祷告(二18-22

   三、第三首哀歌(三1-66

         1、灾民的哀哭(三1-21

         2、回想神的怜悯(三22-39

         3、呼吁灵命的更新(三40-42

         4、罪的后果(三43-54

         5、安慰与咒诅(三55-66

   四、第四首哀歌(四1-22

         1、追忆往事(四1-12

         2、罪及其后果(四13-20

         3、预言以东遭报(四21-22

   五、第五首哀歌(五1-22

         1、呼求怜悯(五1-10

         2、罪的本性(五11-18

         3、求神复兴(五19-22

──《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