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tion:TopicID=101}一 前言
传道书是希伯来圣经较短中之一本,但它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它的宝藏,仍待努力去发掘。在希伯来智慧文学的发展中,它占着一定的地位。
传道书一方面肯定传统智能的价值,劝喻人追求知识与真理,但另一方面,它也提出尖锐的问题。传道者(一2,十二8、9)以人生多方面的经历验证智慧教师的理论,以批判的精神衡量智慧文学的立场,和以开放的态度重估人生命的意义。传道者的挣扎是诚实和认真的,他的反省相信可启发现代信徒,指引我们如何在俗世化的社会和变幻莫测的人生中,正确地认识生命的本质、接受死亡的事实,承认知识的有限和体会人生的价值。传道者为我们分析人的境遇,指示出生命的实况,他所持的人生态度,并不是悲观,而是“如实观”。
传道书不是一本容易掌握和明白的书。很多经文的原意含糊,节与节之间的关连也不十分清楚。为了从不同的译本给读者了解经文的用意,本注释除了以中文圣经国语和合本(简称“和合本”)为主外,还经常引其他不同的古卷和中英文译本作比较。古卷包括希腊文七十士译本(Septuagint)、叙利亚文译本(Peshitta)和拉丁文武加大译本(the Vulgate)。中文译本主要有:吕振中圣经译本(吕译本)、现代中文圣经译本(现代本)、天主教思高圣经译本(思高本)、当代圣经译本(当代本)和谢友王在《虚空与充满》一书中的译本(谢氏本)。本注释在必要时也引用一些主要的英文版本:新英本(New English Bible)、新美本(New American Bible)、标准本(the Revised Standard Version)和耶京本(Jerusalem Bible)等。为了使读者容易跟随经文的注解、明了经文的中心思想和传道书作者的思路,本注解在每段注解前,抄录和合本翻译的经节,而在注解中,引用其他翻译作比较,从其异同中不难发现圣经的翻译与解释的密切关系,二者是互为因果的。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传十一1~2,和合本以施济为主题作翻译:
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因为日久必能得着。你要分给七人,或分给八人,因为你不知道将来有甚么灾祸临到地上。
但现代本则以海外投资来理解经文的意思:
把你的钱投在国外市场,总会有赢利的一天。要有不同的地方,或好些地方投资,因为你不知道在这世上会遭遇甚么噩运。
二 谜样的书
传道书可说是一本怪诞而谜样的书。我们很难确定它的成书日期、地点、背景、结构、成书文字及其中心信息等,甚至它的书名本身,与其被编纂于正典内,都是不可思议的。
作者是谁?现时仍未有充分数据作判断。他曾被称为悲观主义者、怀疑主义者,或享乐主义者。然而,任何主义都不能全然总括他整个的思想。故此,给予他任何绰号都像不大恰当似的。书中引用许多正统观念和谚语,但也提供不少反传统的言论。
历来对传道书的诠释,大致上可归纳为两种观点:(一)从传道者的悲观人生态度立论,生命是虚空而又毫无意义的;(二)强调传道书的正面宗教意义与神学观点。前者说明了智慧文学的限制与困难,知识无法成为人生奥秘的钥匙,反而成为人与 神之间的障碍;某些基督教传统认为传道书乃阐明没有基督的人生景况,将它当作基督教宣教或护教的工具。后者则过分着重传道书的正面教训,忽略了此等“正统”观点可能是成书过程中所加插的,未必是原作者的意念。无疑书中确有某种正面的人生态度,但传道者在寻索真理的过程中,也提出了不少疑惑和困扰的问题。
不同观点对书中某些重要词句的翻译和解释都是有影响的,例如:第一种观点将 amL 译作“劳苦”或“劳碌”,持第二种观点的人,则认为该字并无辛劳或痛苦之意,故只译成“作工”; anh (一13,三10,五19),前者译作“经练”,后者却译作“职业”或“工作”,全无忍受困苦的意思; hbL ,前者译作“虚空”,后者解作“短暂”或“不可捉摸”,含有不协调、不一致的意思,并没有厌世的消极思想。
传道书能取得犹太教和基督教的正典地位,也是一个谜。他勒目(Talmud)认为它所以被保存下来,是因该书开首和结尾都有宗教训诲。其实,传道书中某些正统虔诚的观念(如二26,三17,八12、13),是有助它被接纳为正典的,但这些言论却不一定代表传道者的思想,有时他引用谚语,目的是提出多种角度或意见作讨论,最后他可能想修正或推翻这些流行的观念,例如“智慧胜过勇力”(九16)的说法,传道者便认为需要修正,因为贫穷人的智慧,被人藐视。此外,传统上把所罗门看成该书的作者,无疑对它的正典地位有莫大的帮助。
三 书名
传道书的希伯来名称── Koheleth 或 Qoheleth ,未曾在其他旧约书卷中出现。原文字根 Kahal 意思是“集会”、“收聚”、“汇合”。“会众”一词便是由它演化出来的(民十7,十四5;申五22)。
Koheleth 属阴性单数分词(Singular feminine participle),通常解作“召集人”,“领会人”或“会众”。传道书可说是“智慧”的言论,传道者就是“智慧”的化身,“智慧”就是 Koheleth ,然而该字在传道书中,用作阳性名词,可能因作者以大卫之子所罗门自居之故。 Koheleth 很可能表示某种专业,而传道者是人民的教师,并专心搜集智慧语(十二9~11)。
Ecclesiastes 取自希腊文七十士译本;“传道”一词源自马丁路德,他称该书为Der Prediger Salomo,意指一位在会众面前作教导或宣讲的人,即传道者(Preacher)。按该书的内容而言,作者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会众的一员,用朋辈的身分跟人辩论,可说是辩论者(Debater)。诺克斯(Knox)译本用“发言人”(Spokesman)解释作者的角色。Koheleth 也可以指收集者(Compiler),负责收集和编纂箴言,著作成书。
四 作者
犹太教与基督教皆认定所罗门是传道书的作者。旧约传统推举所罗门是最有智慧的君王,王上三6~15记载所罗门求 神赐他智慧,可以判断以色列民,也能辨别是非;结果 神赐他极大的智慧,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很大的成就,并且建立起良好的国际关系(王上四29~34),列国君王慕名远至,甚至示巴女王也远道而来觐见他(王上十1~23)。圣经更以赞赏的话总结所罗门的影响:“所罗门王的财宝与智慧,胜过天下列王,普天下的王都求见所罗门,要听 神赐给他智慧的话,他们各带贡物,就是金器、银器、衣服、军械、香料、骡马,每年有一定之例。”(王上十23~25;代下九22~23)。
传道书却没有提及所罗门王的名字,祇有第一章有以下的话:“在耶路撒冷作王、大卫的儿子”(一1),“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王”(一12)。此外,传道者在第二章用君王身分自述经历(二7~8)。然而其他各章却显露了传道者的平民身分和心态:他尊敬君王,惧怕王权(八2~5),更指出审判之处有奸恶(三16,五8);在国中有欺压之事,使受欺者流泪,无人救援(四1),而且他劝那些看见在一省中穷人受欺压,权利不受尊重的人用不着惊奇(五8~9)。传道者不自称与统治者有关连,或参与任何败坏与贿赂的事,他也不觉得自己能改变这境况。按照我们对所罗门的认识,他不可能抱这种灰暗观点来评价自己的统治权;另一方面,从文字上看,传道书所用的希伯来文,也不会是所罗门时代的文字。传道书最后一章,传道者只是一位普通的智能教师,他以智能教导人。
希伯来正典收集了三部传统上以所罗门为作者的经卷,即箴言,传道书和雅歌,基督教更正宗也接纳了这个正典传统。从内容上看,这三卷书都有不同的关心:箴言是正统智慧传统的书卷,教导初入智慧之门的年轻人如何过道德的生活;传道者则帮助人进深一步反省智慧的限制,不但重新衡量智能的价值,而且评估世人其他物质的收获和成就,指出世人没有一种具永恒价值的东西,能确保人生的意义,或成为生命的依靠,传道者认为世人不可能控制生命,也无法完全明白人生的奥秘,或测度 神的作为;雅歌主要说明爱的真谛,指出爱 神是人生的最终价值,“爱”才能给予生命真正的意义。正典传统以所罗门王把这三卷书连系起来,成为追求智慧的三个里程碑,从刚入门的初学者进升为熟练的探索者,与生命之主建立圆满的关系。因此,以智慧君王所罗门作为智慧文学的作者,有其深一层的意义,古代近东社会常以智慧者为君王,而所罗门王既被尊崇为最有智慧的君王,便可给予经文更大的权威性了。
可是,所罗门并不是传道书的作者,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但谁是传道书的真作者呢?我们至今仍无法解答。也许是作者故意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我们祇好接受这个事实罢了。到底传道书是个人的作品,抑或是多人合编的呢?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必先了解该书的结构,下一节将有较详尽的讨论。
五 结构与分析
传道书是否一卷前后一致的书,有一定的次序、统一的观念、清楚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呢?这是研究传道书的一个重要课题。该书看来好像一卷格言集或谚语录,并没有严谨的结构和编排次序,甚至部分语句互相矛盾和不协调。这种现象使人怀疑该书不是出自一人手笔。例如:
因为世人遭遇的,兽也遭遇,所遭遇的都是一样,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气息都是一样,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都归于尘土。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魂是下入地呢?(三19~21)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赐灵的 神。(十二7)
以上两段经文,对人的灵魂与 神的关系有不同的见解;又例如:二15与七12~19对智能的价值有不同的看法。显出经文来源不一,也不是某一人的作品。因此,学者提出几种见解:
一 传道书的原作者对传统的“智慧”抱着怀疑的态度,甚至批评“智能”的价值,但后来保守的或正统智能传统维护者加以修改,使人容易接纳该书。
二 传道书取材甚广,经常引用古代近东当时流行的智慧箴言和谚语,尝试从不同角度探讨问题,或为了支持个人的见解,或为了抨击部分时下的观念。故此,传道者并没有明确的立场,只是采取开明的、批判的求真态度,作多方面的反省。换言之,所有结构上的分析,都是徒然的。
三 传道者以自我辩论的形式,把不同的立场铺陈出来。
四 传道书记录作者一生不断探索的过程,他的见解随着年龄和经验不断转变;因此,书中记述了作者早期和晚期不同的思想。
五 传道书可能是几个编辑的工作成果。基本内容原出自一位悲观主义者,他向当时智慧文学作出挑战与抨击,他的见解有理,而且能反映出生命的真实情况,却不易被人接纳。后来有位智能文学的卫道之士感到原著过分激进,于是增订一些传统智能的言语(如:四5~15,七11、12,九17、18等),平衡书中那种对抗性心态,该书才能纳入主流正统思想中。有些虔诚的犹太传统拥护者,认为修订后的传道书仍有欠缺,因而加插了一些宗教言论,如敬畏 神和 神的审判等观念。最后由某“总编辑”加入一些不是以第一身说的话(一1~11,七28,十二8~10)。
传道书的跋(十二9~14)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但是该书的结语,教导读者应如何阅读传道书,而且成为箴言、约伯记和传道书等智慧文学释义的关键。传道书多以第一身单数作主词,但十二9却用了第三身单数。“跋”也有数值特殊的用词:“我儿”(十二9。这是箴言的常用语)、“谨守祂的诫命”(十二13。这不是该书的中心,祇是“敬畏 神”乃智能文学的主题)。总括而言,传道书十二9~14是约伯记、箴言和传道书的结语,可说是智慧书卷编者的按语。
从上述的分析,可看见传道书的不同层面。可是,我们无法肯定地区别出各不同手笔的经文,只能承认书中确有一些编辑过的痕迹,如序言(一1)和跋(十二9~14)中可见一斑。此外,我们还可看见传道者内心的挣扎,对人生的基本问题,采取开放的态度,没有提供任何必然的或绝对答案,祇是从不同角度探索人生现象。
六 文字与体裁
现有的传道书原著是用晚期的希伯来文写成的,所用的语法和修辞较接近拉比的“米示拿”希伯来文(Mishnaic Hebrew),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圣经由希伯来文演变成米示拿希伯来文的过渡时期之文字演变的特征。传道书也有一些亚兰文的词汇(参八2,十8,十一3),有些学者(如 Zimmerman, Burkitt, Torrey, H. L. Ginsberg 等)认为该书的原文是亚兰文,后来译成希伯来文,因此书中保存不少亚兰文的词汇。或说该书至少也受了亚兰文的影响(学者 Robert Gordis)。
戴皓德(Dahood)却企图证明传道书是以迦南腓尼基语(Phoenician)写成的。无可否认,传道书是用后期的希伯来语写成,而且借用了一些波斯的字汇(例如“园囿”二5;“断定罪名”八11等)。传道书的希伯来文与旧约后期的书卷较接近,如历代志上下、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以斯帖记。
传道书到底用甚么体裁写成呢?这是不易回答的问题,因它既不是严谨的诗歌体裁,也不是全然散文;既不是传道者的公开讲词或讲义,也不是叙事文或日记式的记叙文。作者从丰富的人生经历出发,反省生命的意义和奥秘;从不同角度与立场,探讨人生,不时引用当时流行的谚语和格言,可是我们不清楚他是否同意所引述的说话,有时讲述传统的立场,也不过是为了作反面论证罢了。
七 写作时代
传道书的作者是谁?我们无法找出肯定的答案。只是我们可以肯定他不会是所罗门,也不会是所罗门王时代的人,而是后于所罗门王时代数百年的人。他曾说:“我得了大智慧,胜过我以前所有管理耶路撒冷的人。”(一16。吕氏译本)书中也看不见所罗门王统治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状况;相反地,作者描述一个恶人当道的社会,贪官污吏横行的腐败政治,例如:
在审判之处有奸恶,在公义之处也有奸恶。(三16)
看哪,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四1)
你若在一省之中见穷人受欺压,并夺去公义公平的事,不要因此诧异。(五8)
以上经文描写社会秩序紊乱的情况,跟所罗门王时代太平盛世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传道者以平民身分批评这种社会罪恶。
另一方面,传道书所反映的政治社会状况,也不是主前第二世纪时的外族统治,叙利亚王安提阿哥四世(主前一七三至一六四年)在宗教上的种种迫害,也不是传道者当时的经历。
传道书成书日期可能在主前第三世纪末、第二世纪初,若与写于主前一八○年的传道经(Ecclesiasticus, Jesus Ben Sirah)比较,不难看出传道书成书较传道经为早。从智慧文学的发展史上看,后期某些观念在传道书成书时代仍未形成,但在传道经及所罗门智慧书(主前一三○年),这些思想便已趋成熟了,例如:智慧与以色列人律法和历史的关系。
传道书中某些特殊句语具有特别功能。“我专心”(一13、17),说明作者的关怀,也是他探讨问题的偈语。“我心里说”(二1、3、15,三17、18),表示作者内心的反省和挣扎。“我转念”(二12,四1、7),这是作者改换话题或角度的用语。“人莫强如……”(二24,三12),是作初步结论的语句。其次,还使用劝喻或训诲的形式:“你到 神的殿,要……你在 神面前,不可……”(五1~6、8),“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十一9~10,十二1~2)。
不同释义传统皆将传道书列入智慧文学范围,根据结尾一段,便知道作者身分和职责:
传道者因有智能,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陈说许多箴言,传道者专心寻求可喜悦的言语,是凭正直写的诚实话。(十二9~10)
文字上,传道书是用晚期希伯来文写成的,其中也有使用一些亚兰文和希腊词汇;此外,加上书中所反映的政治社会背景来看,我们可以推测该书的成书时期,约在主前第三世纪末、第二世纪初。作为宗教与文化中心的耶路撒冷是最合理的写作地点了。
八 在旧约神学中的地位
智能文学与其他旧约经卷有很大分别。在寻索真理的方法上,智慧文学从经验入手,观察各种事物与人生的现象,经过理性的分析和反省,归纳出一些观点,作为人生的指标。智慧文学的真理,并不宣称来自 神的启示,不像律法书和先知书具有权威地位,也从不要求他人必然地遵守任何规条或诫命,它采取教导与训勉的方式,希望唤起他人的响应,在现实生活中实践出来。
智能文学的写作对象是个人,并没有选民的观念,也不着重 神在历史中的救赎事件,更没有引用立约与西乃山颁赐律法的传统;智能文学注意现世的生活,教导的对象不限于跟“耶和华”立约的以色列民。传道书和约伯记一样,称呼宇宙与人类的创造主为“ 神”(Elohim),避免采用以色列宗教的“耶和华”(Yahweh)。
希伯来人的文化传统,是古代近东文化体系的一部分,希伯来的智慧文学,是古代近东的历史中最年幼的,也可说是后起之秀,吸纳优良的传统,发扬一神信仰。希伯来智慧文学中,“敬畏”的观念给予智慧传统更强的宗教意义,“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基础(箴一7、29,二5,三7,八13,九10,十27,十四2、26、27,十五16、33,十六6,十九23,廿二4,廿三17,廿四21,卅一30等)。这观念成为追求知识的规范和指针,于是智慧传统与宗教上的历史启示信仰连系起来,而且智慧、历史和律法都得着共同的神学基础,较晚期的传道经和所罗门智慧书便是明显的例子了。
智慧文学没有讨论 神存在的问题,大多数圣经学者都赞同:智慧文学假定了 神的存在,而且祂是宇宙的创造主,宇宙按创造秩序而运行不息。智慧教师相信人类社会也要建基于宇宙的创造秩序中,社会若要平稳安定,人际关系若要得着和谐,便要与创造秩序相配合;而智慧文学所关心的是人类生活的和谐与公义,它富有强烈的人文色彩,超越种族界限。寻找生命的定律和人生的原则,教导世人离恶行善,是智慧文学的写作目的。
传道者相信 神是创造主(十二1),创造本身是美善的, 神所造的人类原是正直的,但人却寻出许多巧计(七29)。传道者没有深入探究罪恶的来源,只是描述世人心中充满罪恶的情况(九3)。
传道书从不提及 神在以色列历史中的伟大作为、出埃及的救赎事件、西乃山颁赐律法和立约,不着重 神对以色列民的拣选和应许,或任何 神的启示。传道者关心人对 神的认识,以普世人类为对象,与以色列国家民族没多大关连。
传道书的 神是一位限制世人的主,祂是无法测透,不能完全理解的奥秘,祂不让世人看明祂的作为,即使世人运用自己多大的智慧,也无法理解万事之理(三11,七23~25,八16、17),人类既不能完全掌握大自然生命成长的知识,又岂能明了 神的作为呢?
风从何道来,骨头在怀孕妇人的胎中如何长成,你尚且不得知道,这样,行万事之 神的作为,你更不得知道。(十一5)
传道者肯定 神是掌管万有的主,教导世人要察看 神的作为(七13),虽然可能书中的正统观念和虔敬的言辞,是编辑所增订的,为了平衡原著的激烈立场,好让犹太信仰接纳该书卷;但是现有的传道书确实记载了智能文学的虔诚正统观念,劝勉世人接受人生的限制和奥秘,承认 神的掌管权,以敬畏 神作为生活的基本态度(三14,参十二13、14)。
传道者清楚地刻画出人生的困境:(一)人生活在限制中:面对生命的奥秘,人一无所知,虽然智能的价值重大,能指导人如何生活,但是智慧却有一定的局限。(二)生命早被命定:人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无论人有多少的财富、智慧和努力,人仍受着命运的操纵:
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赀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原来人也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鱼被恶网圈住,鸟被网罗捉住,祸患忽然临到的时候,世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九11、12)
(三)死亡的威胁:死亡是人最终的定期,我们不知它何时来临,但它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不能逃避的,人和兽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三20,十二7)。在死亡面前,人是完全无能为力的:
无人有权力掌管生命,将生命留住,也无人有权力掌管死期,这场争战,无人能免。(八8)
近代神学家保罗·田立克(Paul Tillich)在《生之勇气》一书中,分析本世纪人类的焦惧,其实人对命运与死亡的焦惧,及空虚和无意义的焦惧,也是二千多年前传道者的人生体会。传道者反省人生的意义和限制后,仍然正面地、积极地面对生命,劝导世人要欢喜快乐地接受人生的局限,在时空的限制下,积极地生活下去。
生命既掌握在 神手中,也是祂所赐的,人就应尽一己之责:
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 神已经悦纳你的作为……当同你所爱的妻,快活度日,因为那是你生前,在日光之下劳碌的事上所得的分。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九7~10)
无论境遇怎样,都当接纳现实,因为喜乐与遭难的日子,都是 神安排的。(七14)
九 “劳碌”的意义
“劳碌”(amal)一词在传道书中共出现三十五次,其中二十二次用作名词(一3,二10、11、18、19、20、21、22、24,三13,四4、6、8、9,五15、18、19,六7,八15,九9,十15);用作动词共八次(一3,二11、19、20、21,五16、18,八17);用作形容词共五次(二18、22,三9,四8,九9)。和合本主要用“劳碌”翻译该词,共三十九次。其余六次则用:“功”(二11);“所得的”(二19);“工作”(二20);“得来的”(五18);“费力”(八17);“所得的分”(九9)。
Amal 一词除了有“劳碌”与“费力”负面意思外,还可用作正面意义的,“成功”和“获得”是指工作的成果与报酬。学者戈登(C. H. Gordon)发现 amal 与亚喀得文: nemelu 同根,意即“利润”或“收益”。 amal 若译作“利润”,二18、19便更明显了, amal 是指一些可以留给后代的东西,和合本用“劳碌”与“得来的”翻译 amal :
我恨恶一切的劳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劳碌,因为我得来的必留给我以后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谁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劳碌所得的,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用智慧所得来的,这也是虚空。(二18、19)
但较合理的翻译是:
我恨恶我在日光之下所得的利润,因为必留给以后的人……他竟要管理我所获的利润,就是我用智慧获取的,这也是虚空。
这翻译可帮助我们理解传道者在卷首中所提的问题:“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甚么益处呢?”(一3)传道者并不想寻找劳碌或艰辛的意义,而最关心的是人所获得的报酬或利益,到底有没有益处。经文中的“劳碌”(amal)与“益处”(yithron)有一定的关系,传道者的问题是:人在世上所获取的利润是否有“真正”的益处?
四4中,amal 与“灵巧的工作”平衡,两者都是邻舍嫉妒的主要原因,所以 amal 若译作“利润”或“报酬”的话,经文的意思便很清楚了。假若 amal 是指“技能”、“工艺”或“专业技术”,那么就更适合二20~21节的内容:
故此,我转想我在日光之下所从事的专业,深感失望。因为有人用智能,知识,灵巧所从事的专业,却要传给未曾作业的人为分,这也是虚空,也是大患。
古代近东有一种传统,就是父亲的专业技艺或家业要传给儿子。传道者质疑这种传统。此外二24和合本的翻译有点牵强:
在劳碌中享福,我看这也是出于 神的手。(二24。和合本)
若 amal 理解作“专业技能”,我们便更明白传道者的教导: 神喜悦人在所从事的工作上得着满足和福乐,即敬业乐业的精神。
十 与创世记思想的比较
传道书肯定 神是创造主,宇宙万物都在祂掌管之下,有一定的秩序与规律(一5~8),这种有秩序的世界和有规律的自然界观念,跟创世记的基本思想相同。 神曾应许挪亚:“地还存留的时候,稼穑,寒暑,冬夏,昼夜,就永不停息了。”(创八22)
传道书的人观跟创世记相同。人本来自尘土,却也有 神的气息(参创二7;传三20,十二7)。 神造人原是正直的,但人却寻出许多巧计来(传七29),因此世人充满罪恶,世上并没有不犯罪的义人(传七20,八11,九3)。创世记第二、三章描写人犯罪的情况,女人与罪的关系;传道者看有等妇女比死还苦,且成为人的网罗与锁炼,容易使人陷于罪中(七26~28)。
其次,两卷书对知识的态度相同。传道者说人向往知识,追求智能,可是,知识与智能都是有限的,不能完全揭露宇宙人生的奥秘,也不能让人掌握未来(传八7,十14下),创世记也没有忽略人与知识的问题,虽没有谈论 神为甚么限制人追求知识,但祇说 神禁止亚当和夏娃吃“知识树”(吕译本)(和合本译作“分别善恶树”),人有追求知识的欲望,知识是人的引诱,创世记的故事说明了这点: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 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 神能知道善恶。”于是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又给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创三4~6)
创世记说出 神在知识方面给人一定的限制,但人宁愿违背 神的吩咐,也要追求知识,而且人实在能获取知识:“他们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创三7)
人除了渴求知识外,还渴望能得到“生命不朽”或“永生”。古代近东世界里,认为“知识”与“永生”都属乎 神的,人却时常希望能拥有两者,但受造的人在这两方面都有限制,创世记用两棵树比喻“永生”和“知识”:“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知识树。”(创二9。吕译本)人虽然争取了知识,但得不着不朽的生命, 神不把“永生”赐给人,因为祇有 神才可永远活着,而死亡是人生必经的: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三19下)
传道者对人与兽的命运也有同感:
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传三20)
创世记记述 神的判语,清楚说明人生的事实:
耶和华 神说:“那人已经与我们相似,能知道善恶,现在恐怕他伸手又摘生命树的果子吃,就永远活着。”(创三22)
于是 神把人逐出伊甸园,并且严严把守生命树的道路(创三23、24),也就是说人虽可寻得知识,但绝不能得到永恒的生命。
还有,两卷书对工作的态度也相近。创世记第二、三章记述 神吩咐人管理 神所创造的世界(创二15);另一方面,工作是人生的劳苦:
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你必汗流满面才得餬口。(创三17下,19上)
不但身体上会有辛劳,传道者进一步说明劳心和忧虑所带来的困苦。(传二22、23)
综合上述多方面的比较,可见传道书与创世记的思想很相似,传道者像是承继并发扬创世记的传统。
十一 传道书的基本观念及其现世意义
传道者抱着怀疑态度追求真理,这是近代的寻索与批判精神,也就是客观的科学精神,从不随便接纳或依从传统观念,进而敢于向传统信念拥护者挑战,跟当代的社会思潮和宗教观念辩论。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传道者从实际生活经验质疑赏善罚恶因果律的普遍性。
传道书是一卷富现世意义的书,不受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它从智慧传统角度拥护智能的价值,但传道者不是盲目地误认智慧是万能的,而是肯定智能有不可磨灭的功能,对人有一定的益处:
惟独智慧能保全智慧人的生命,这就是知识的益处。(传七12)
箴言有相同的见解,智慧带给人生命,寻得智慧,就是寻着生命(箴八35)。传道者承认智慧的限制,它不能救人脱离死亡,也不能助人掌握未来。大致上,智慧可助人在生活中得着指引,而且在安定的社会里,知识便是力量,能使人得着福乐,生活于幸福中,因此,智慧总比愚昧好。可是,智慧是无法赋予人终极意义的(传二14~16,八16~九1)。
传道者说明了人生的价值,如财富、知识、工作成果、享乐的生活等,都有一定的好处,值得世人追求和向往的,但是人应知道这一切都是短暂的,且没有绝对价值和永恒意义。假若世人误认这些东西能给予生命绝对价值的话,那么人一定会遭遇失望和感到虚空。传道者讽刺那些过分倚靠工作成果、金钱财富、名誉地位和知识学问的人,他们以为这些东西可保证人的生命,生活便有意义,也会得着幸福和快乐。其实人生的虚空,就是人不认识这些东西的真正价值,且在不知不觉中以它们为人生的目标,心中的偶像。在现实生活里,我们不难找到无数例子,说明人追求工作成就、知识和物质,结果反被劳役和支配,失去应有的自由和责任感。传道者挑战持着“追求”和“获取”心态的人,他们这种心态背后只有物质享乐带来的危机,故此,他用王者身分反省追求名利的梦想(传二4~11),显示那种所罗门式价值观的幻象;同时,他也以平民身分,反映出社会中的“获取”心态所造成的不公平现象,与及种种奸恶的事实(传三16,四1~3,五8,七7)。
最后,传道者以智慧教师身分,劝勉众人对生命应有的正确态度:(一)现有的生命是人唯一可能拥有的,人不能在此生命以外,寻得任何生命的意义。(二)此生命充满了限制。生命是短暂的,人生都是“虚空与捕风”(传一14),人一切奋斗和努力都是虚空的,即使是欢乐(二1~3)、财富(二4~11)、工作成就(二18~23)、智慧学识(二13~17)和名誉(六4,九5),这些皆是虚空。而人生最大的虚空,就是死亡,它使一切停顿下来(三19~21,六3、6、12)。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义人与恶人,智者与愚者,富者与穷者等都会遭遇灭亡。死亡是人生的大限(三19~22,九5~6、11~12)。(三) 神是生命的主宰,祂决定万事。历史的事件和走势(三1~8),都不在人的手中,乃受时间和际遇所决定(九11~12)。 神才是真正的主宰,祂的作为和旨意是非人所能测透的(三10~15,十一3~5)。对有限的人来说, 神是不可捉摸的奥秘;因此,人生必然有许多不可预测的部分。(四)在人生的纷乱与不可知中, 神吩咐我们要享受福乐与欢欣(二24~26,三12~13、22,五18~20,八15,九7~10,十19,十一7~10),因为吃、喝、快乐是 神给人的恩典和赏赐,也是人应得的分。传道者劝人要完全投入生命中,以喜乐欢欣的态度过活。这种立场与基督教信仰中的禁欲主义底灵物二分观念,成为强烈的对比。
传道者所持的生活态度,给现世生活一种深入意义,也能帮助信徒反省信仰与伦理生活的关系。基督教信仰中,来生与新天新地的远象,有助信徒面对今生的挫败和创伤,得着勇气和盼望。可是,这种思想却又促使某些信徒采取厌世的心态,不会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甚至很难在职业上找寻意义,更不用说在世俗工作中实践使命。某些基督教信仰传统,过分强调现有世界与人生的败坏,这是一个魔鬼所掌管的世界,因此,信徒最大的责任是拯救灵魂远离这罪恶世界。传道者指出人不能在此生以外寻着别的生命,也不能在生命以外寻得别的价值,生命是 神所赐的,不是人劳力赚取得来的, 神仍是世界的主宰,祂命定人要享受生命的权利。生命如实观是传道者的人生哲学,他认识生命的局限,与及人的困境:人不能测透未来,对身后之事一无所知,成败得失非人所能控制的,但人仍要奋斗努力,即使人永不可逃脱死亡的网罗。
约伯记用简洁的伟大诗句,道出了传道者的生命如实观:
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伯一21)
智慧文学所揭露的生命奥秘就是生命智慧,这是今天信徒不可忽视的,它显示的人生实况也是万古常新的情况,而它对生命的情操和态度,更是值得我们钦佩的。
传道书大纲
第一章 一1~18
一 传道者的言语 一1
二 传道书的主题 一2
三 引论──人生的意义 一3~11
四 以智慧探求查究人生 一12~18
第二章 二1~26
一 试验喜乐与福祉 二1~11
二 衡量智能的价值 二12~17
三 评定工作的成果 二18~23
四 人莫强如吃与喝 二24~26
第三章 三1~22
一 万事均有定期定时 三1~8
二 神作为不能参透 三9~11
三 享乐乃 神的恩赐 三12~15
四 人的遭遇与兽无异 三16~22
第四章 四1~16
一 人世间的欺压暴行 四1~3
二 同辈间的嫉妒竞争 四4~6
三 “孤单无二”与“二比一好” 四7~12
四 “那第二位”的遭遇 四13~16
第五章至第六章 五1~六12
一 宗教与敬虔之事 五1~7
二 欺压、不足、得失无常 五8~17
三 享用所得的乃 神之恩 五18~六6
四 人的命运不能改、不可知 六7~12
第七章至第八章 七1~八17
一 以智慧慎思生死 七1~14
二 以中庸面对善恶 七15~22
三 智慧不能测透万物 七23~29
四 智慧的功效与限制 八1~17
第九章至第十章 九1~十20
一 智愚善恶皆遭死亡 九1~6
二 享受人生、尽力作工 九7~10
三 定期与命运不可预知 九11~16
四 智慧人与愚昧人之言 九17~十20
第十一章一至第十二章 十一1~十二14
一 智者敢作冒险的抉择 十一1~6
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十一7~十二7
三 传道书的主题 十二8
四 后记──编辑与总结 十二9~14
传道书译文
第一章
一 传道者之言 一1
1 大卫的儿子,耶路撒冷的君王、传道者的语录。
二 传道书的主题 一2
2 传道者说:“极度的虚空!至大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三 引论──人生的意义 一3~11
3 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阳光下的劳碌,
有何益处呢?
4 一代过去,一代又来,
大地却仍然长存。
5 太阳上升,太阳落下,
匆匆归回原处,再从那处升起。
6 风往南刮,又往北转,
不断地旋转,循其道周行不已
7 江河都往海里流,大海总不满溢;
江河流向所往之处,川流不息。
8 万物皆疲乏困倦,人不能说得尽;
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
9 发生过的事,还要发生;
做过的事,还要再做。
阳光下并无新事。
10 有哪一件事人能说:
“看哪,这是新事”?
那在我们以前的世代,
却早已有过。
11 往昔的事,没有人追念;
将来的事,后人也不怀念。
四 以智慧探求查究人生 一12~18
12 我是传道者;我在耶路撒冷作过以色列的君王。
13 我曾专心用智慧考察、探究阳光下所发生的一切;
──这实在是 神赐与人类一项艰难的工作。
14 我观察了在阳光下所发生的一切;看哪!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15 弯曲的不能变直;亏缺的不能足数。
16 我认真的在自己心里说:
看哪!我得了极大的智慧,
胜过一切在我以前管理耶路撒冷的人;
我的心也经验了许多智能和知识的事。
17 我专心要明白智慧,要明白狂妄和愚昧。
我才发现,连这项工作也是捕风。
18 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烦恼;
增加知识,就增加忧虑。
第二章
一 试验喜乐与福祉 二1~11
1 我对我的心说:“来吧!我要以喜乐试试你,你只管享享福!”
看哪!这也是虚空。
2 我称欢笑为“疯狂”,对喜乐说:“这有甚么作用?”
3 我心里探究,如何用酒使我肉体舒畅;但我的心仍为智慧所引导,
又如何固执着愚昧,等到我看明人生在世短促的日子中所作的事,
有甚么好处为止。
4 我扩大我的工程,为自己建造房屋,为自己栽种葡萄园。
5 为自己修造庭院和果园,在其中栽种各样果树。
6 我为自己挖造水池,以浇灌在生长中的树木。
7 我买来仆婢,也有生于家中的僮仆;
我有许多牛羊,胜过我以前所有在耶路撒冷的人。
8 我又为自己聚敛金银、和君王的珍宝,并各省的财宝;
我拥有许多歌唱的男女和人所喜爱之物,并许多的妃嫔。
9 我虽强大昌盛,胜过我以前所有在耶路撒冷的人;
但我始终保持我的智慧。
10 凡我眼所求的,我没有加以拒绝;
凡我心所愿的喜乐,我也不如以阻止;
因为我的心从我一切的劳碌获得快乐。
这就是我从一切劳碌中所得的分。
11 但当我回顾我手所作的一切工作,以及工作时所付出的辛劳;
看哪!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在阳光下并无益处。
二 衡量智能的价值 二12~17
12 我转念察看智慧,狂妄和愚昧;
在王以后来的能作甚么?也不过行早先所行的就是了。
13 我便看出智慧胜过愚昧,如同光明胜过黑暗。
14 智者高瞻远瞩,愚者行在黑暗中。
但我却知道这两种人都要遭遇同样的命运。
15 我就心里说:“愚昧人所遭遇的,我也必遇见,我为何要有智慧呢?
我有何优胜之处呢?”我就在内心说:“这也是虚空”。
16 因为智慧人和愚昧人,同样不为人长久记念,
在将来的日子都被人遗忘。可叹啊,智慧人和愚昧人同样死去!
17 故此,我恨恶生命;因为阳光下所发生的事,都使我烦恼;
因为一切都是虚空,都是捕风。
三 评定工作的成果 二18~23
18 我也恨恶我一切的劳碌,因为我在阳光下所劳碌的,
都要留给后人。
19 那人是智是愚,谁能知道?但他要管理我在阳光下
以劳碌,以智慧所得的一切:这也是虚空。
20 我回想我在阳光下劳碌所得的一切,就失意绝望。
21 因为有人用智能、知识和技巧所劳碌得来的,都要留给未曾为此劳碌过的人为分:
这也是虚空、亦是大不幸。
22 因为人从他一切的劳碌和操心,就是他在阳光下所劳碌的,得着甚么呢?
23 因为他一生的日子都是痛苦,他的劳苦便是愁苦;
而且夜间他的心也得不着安息:这也是虚空。
四 人莫强如吃与喝 二24~26
24 人莫强如吃喝和让自己享受劳碌所得的,
我看这也是出于 神的手。
25 因为离了他,谁能享用吃喝?谁会忧虑困苦呢?
26 因为他赐智能,知识和欢乐给他所喜悦的人,
至于罪人, 神却给他劳苦,叫他将所收聚的,所积蓄的,
归给那使 神喜悦的人:这也是虚空,亦是捕风。
第三章
一 万事均有定期定时 三1~8
1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
2 生有时,死有时;
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
3 杀害有时,医治有时;
拆毁有时,建造有时;
4 哭泣有时,欢笑有时;
举哀有时,舞蹈有时;
5 同房有时,分房有时;
怀抱有时,冷落有时;
6 寻找有时,遗失有时;
保存有时,舍弃有时;
7 撕裂有时,缝补有时;
静默有时,说话有时;
8 爱慕有时,憎恨有时;
战争有时,和平有时。
9 那么,作工的人从劳碌中得甚么益处呢?
10 我看出 神将劳碌之事给人,
使他们在其中受磨炼。
11 神造万物,按其定时都很美好,
他也将隐秘置于人心里,
以致 神从始至终的作为,
人都不能参透。
二 享乐乃 神的恩赐 三12~15
12 我便知道,人莫强如欢欣喜乐,一生享福;
13 并且人人吃喝,在他一切的劳碌中得享福乐,
这也是 神的恩赐。
14 我知道 神一切所作的,都必永存,
无所增添,无所减少,
神这样行,为要叫人敬畏祂。
15 现今的事,早已有过;将来的事,先前也有过了;
神使逝去的往事,重新出现。
三 人的遭遇与兽无异 三16~22
16 我又看见在阳光下,在审判之处有奸恶,
在公义之处也有奸恶。
17 我对我的心说:“义人和恶人 神都要审判,
因为各样事务与一切工作同样都有定期。”
18 我对我的心说:“这是 神为人的缘故,试验他们,
使他们看清自己与走兽无异。”
19 因为人遭遇的,兽也遭遇,他们都有一样的遭遇;
这个怎样死,那个也怎样死;二者都有一样的气息:
人不能强于兽,都是虚空。
20 他们都归一处,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
21 谁知道人的灵是往上升,兽的灵是下入地呢?
22 故此我看,人莫强如在他所作的事上喜乐,
因为这是他的分;
他身后的事怎样,谁能使他回来看呢?
第四章
一 人世间的欺压暴行 四1~3
1 我又转念,见阳光下所行的一切欺压:
看哪!受欺压的流泪,且无人安慰;
欺压他们的有权势,无人惩治他们。
2 故此,我祝贺那已死了的死人,
他们胜于那还活着的活人。
3 那还未出生的,比这两种人更有福,
因他们还没有见到阳光下所行的恶事。
二 同辈间的嫉妒竞争 四4~6
4 我又见人为一切的劳碌,和各样技巧的工作,
就被邻舍嫉妒。这是虚空,也是捕风。
5 愚昧人游手好闲,吃自已的肉。
6 满了一手掌,得享安逸,胜过双手捧满,劳碌捕风。
三 “孤单无二”与“二比一好” 四7~12
7 我又转念,见阳光下有一件虚空的事:
8 有人孤单无二,无子无弟,他的劳碌也无止境。
他的眼从未以财富为足,从来不问:
“我劳劳碌碌,刻苦自己,也不享乐,到底为了谁?”
这也是虚空,是极重的劳苦。
9 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因为二人劳碌,同得美好的果效。
10 因为若有人跌倒,另一人可以把他的同伴扶起来;
若是孤身跌倒,没有别人扶起他来,这人就有祸了。
11 再者,二人同睡,同得温暖;若孤独一人,怎能暖和呢?
12 有人攻击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敌挡他。
三股合成的绳子,不容易折断。
四 “那第二位的遭遇” 四13~16
13 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而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14 他虽是从监牢中出来作王,而且在国中出身贫寒。
15 我见在阳光下一切行动的活人,都随从那第二位,
就是那代替老王的少年人。
16 在他面前虽有无数的百姓,在他后面也有许多的人,他们都不喜悦他。
这真是虚空,也是捕风。
第五章
一 宗教与敬虔之事 五1~7
1 当你到 神的殿去时,要谨慎脚步,
你前去听讲,胜过愚昧人的献祭;
因为他们不知所作的是恶。
2 你在 神面前不可赶紧开口,你的心也不可急于发言;
因为 神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总要少。
3 夜梦由于事务繁多,愚昧之声显在多言。
4 你向 神许愿,还愿不可迟延;因为祂不喜悦愚顽人,
所以你许愿就得还愿。
5 你不许愿胜过许了而不偿还。
6 不可让你的口使你肉体犯罪;免得你在天使面前说是错许了。
为何要 神因你的话而发怒,破坏你手所作的工呢?
7 因为多梦和多言,就多有虚幻,你只要敬畏 神。
二 欺压、不足、得失无常 五8~17
8 你若在一省之中看见欺压穷人,违反公道和正义的事,不要因此诧异;
因为一位高级官员有比他地位高的监管他,而他们都受更高级的监管。
9 地的收益是为众民,君王也为田地的耕种。
10 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财富的,也不因得财利知足。这也是虚空。
11 财物加多,吃的人也加多;物主得甚么益处呢?不过是眼看过而已。
12 劳工不拘吃少吃多,总睡得香甜;但富有人饱食,却难于安眠。
13 我看见在阳光下有一件惨痛的事:财主积蓄财富,反而害到自己。
14 因艰难的遭遇,财富尽失;他生了一个儿子,手里却一无所有。
15 他怎样从母胎赤身而来,也必照样赤身而去;他劳碌得来的,他的手甚么也不能带去。
16 这是一件惨痛之事:他怎样来,也怎样去;他为了风而劳碌,有甚么益处呢?
17 况且他一生在黑暗中生活,多有烦恼、疾病和悲愤的事。
三 享用所得的乃 神之恩 五18~六6
18 看哪!我所看为善为美的事,就是人在 神所赐的短少的日子里吃喝,
享受他在阳光下一切劳碌得来的成果,因为这是他的分。
19 并且每一个人, 神既赐给他财富资产,也使他能够吃用,能取自己的分,
能在他的劳碌喜乐,这正是 神的恩赐。
20 因此人就不必顾虑自己的日子,因为 神以喜乐响应他的心。
第六章
1 我看见阳光下有一不幸之事,重压在人身上。
2 就是人蒙 神赐他财富、资产、尊荣,以致他一切的心愿,一无所缺;
但 神却使他没法吃用,反而有外人来吃用。这是虚空,也是一件不幸的事。
3 人若生一百个孩子、活许多岁数,他的年日虽多,却没有随心享受福乐,且不得安葬。
我说那流产的胎儿比他倒好。
4 因为胎儿虚空而来,暗暗而去、名字被黑暗遮蔽,
5 并且没有见过阳光,也毫无知觉;这胎实在比那人更享安息。
6 那人即使活一千年,再活一千年,却没有享过福乐,众人还不是都归同一个地方去么?
四 人的命运不能改、不可知 六7~12
7 人的劳碌都为口腹,他的心却不能满足。
8 智慧比愚昧有甚么益处呢?穷人在众人前知道如何行有甚么益处呢?
9 眼睛看到的胜过心里奢望的:这也是虚空,也是捕风。
10 现今存在的,早已起了名,并揭示何为人,他不能与那比他强的抗辩。
11 因为说话多,必多增虚幻;这对人有甚么益处呢?
12 在短促的生命里,人如影儿般度过他虚幻的日子,谁知道甚么是对人有益处呢?
谁能告诉人,他身后在阳光下会发生甚么呢?
第七章
一 以智慧慎思生死 七1~14
1 良好的声誉强如美好的膏油;人死的日子,胜过人生的日子。
2 往居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去;因为死是人的终局,活人应将此事放在心上。
3 忧愁强如喜笑,因为面带着愁容,会使内心愉悦。
4 智慧人的心,在居丧之家;愚昧人的心,在欢笑之家。
5 听智慧人的责备强如听愚昧人的赞美。
6 愚昧人的笑声、好像锅下荆棘的爆裂声。这也是虚空。
7 勒索使智慧人愚妄;贿赂能败坏人心。
8 事情的终局,强如事情的起头;忍耐的心强如傲慢的灵。
9 你不要心里急躁而恼怒,因为愤怒是存在愚顽人的胸怀中。
10 你不要问:“为甚么往昔的日子比现在的好呢?”因为你问到这事,并不是出于智慧。
11 智慧加上产业是好的,对那得见阳光的人都有益处。
12 因为在智慧的荫庇下,好像在金钱的荫庇下一样。
但认识智慧的益处,在于保全拥有智慧之人的生命。
13 你要察看 神的作为:因他使为曲的,谁能变为直呢?
14 在境遇好的日子你要享受;在患难的日子你要察看;
神使这两样并列,为的是叫人查不出他身后有甚么事。
二 以中庸面对善恶 七15~22
15 在我虚空的日子里,我都见过这些事:
有义人在他的义中灭亡;也有恶人在他的邪恶中享长寿。
16 不要行义过分,也不要过于自逞智慧,何必自取败亡呢?
17 不要行恶过分,也不要作愚昧人,为甚么要未到时而死呢?
18 你持守这个为美,那个也不要松手,因为敬畏 神的人,对二者都会留神。
19 智慧使智慧人有能力,胜过城中十个长官。
20 时常行善而不犯罪的义人,地上实在没有一个。
21 人所说一切闲话,你不要倾心去听,免得听见你的仆人咒骂你。
22 因为你心里知道,你也多次咒骂过别人。
三 智慧不能测透万物 七23~29
23 这一切我都用智慧试验过。我说:“我有智慧了”,而它却离我很远。
24 万事之理既遥远,且极为深奥,谁能测透呢?
25 我心反复思量,要知道、要探究、要寻求智慧和诠释,
又要知道愚昧的邪恶和狂妄的愚昧。
26 我发现有一种妇人,比死更厉害:她一身是罗网;她的心是陷阱,她的手是锁链;
凡蒙 神喜悦的人,必能躲避她;爱犯罪的人却被她缠住了。
27 传道者说:看哪,这是我所发现的,是在诠释时,一点一点发现出来的。
28 但我心里还继续寻找,却还未曾发现:一千人中我发现到一位男子,
但在其中却未发现一位女子。
29 我唯一发现的,就是 神造人原是正直的,但他们寻出许多巧计来。
第八章
四 智慧的功效与限制 八1~17
1 谁像智慧人,谁知道事情的解释呢?
人的智慧使他的脸发出光芒,并改变他粗暴的脸。
2 王的命令你要遵守,这是为了向 神起的誓言。
3 不要急躁离开王的面前,不要在艰难的事上执着;因他凡事随己意而行。
4 原来君王以权威行事,谁敢问他说:你在作甚么呢?
5 凡遵守法规的,必不经历艰难的事;智慧人的心能辨识时候和定理。
6 各样事务实在都有定时和定理,况且人的不幸,重压在他身上。
7 因为他不知将来要怎样,将来实在如何,谁能告诉他呢?
8 没有人有权力掌管气息,将气息留住,也没有人有权力掌管死期;
在战场上没有人能退役,邪恶也救不了作恶的人。
9 这一切我都见过,也用心查考阳光下所作的一切事:这人的权力辖制那人,令他受苦害。
10 我看见恶人被抬去安葬在坟墓里,从墓地回来,有人在他们生前作恶的城中称赞他们。
这也是虚空。
11 因为惩恶的裁决未有迅速执行,故此人类充满作恶的心事。
12 虽然罪人作坏事百次,倒享长久的寿命,然而我实在知道:敬畏 神的人,就是在他面前敬畏的,必得福乐。
13 但恶人却不得享乐,他的时日如影,必不能长久,因为他在 神面前没有存着敬畏。
14 在世上有一件虚空的事:有义人所遭遇的,反照恶人所行的;又有恶人,所遭遇的,是照义人所行的。
我说:“这也是虚空”。
15 我就称赞喜乐,因为人在阳光下,莫强如吃喝快乐;因为他在阳光下,就是在 神所赐他一生的年日中,这必在他的劳碌中伴着他。
16 当我用心认识智慧,要看世上所作的事──甚至昼夜不睡觉,不合眼;
17 我就看见 神一切的作为,知道人不能测透阳光下所作的事,任凭他怎样劳碌去追寻,也不能测透;纵使智慧人说要认识,他还是不能测透。
第九章
一 智愚善恶皆遭死亡 九1~6
1 我用心去考究这一切的事,就看明了:义人和智慧人,以及他们的行为,都在 神手中;
或是爱,或是恨,人不能知道,二者都会在他们面前。
2 众人都有同一的遭遇:义人和恶人,好人和坏人,洁净人和不洁净的人、献祭的和不献祭的、都是一样;好人怎样,罪人也怎样,起誓的怎样,怕起誓的也怎样。
3 在阳光下所作的一切事上,有一件是不幸的,就是所有人都有同一的遭遇。
并且人的心都充满了恶事;他们一生心里都是狂妄,后来都到死人那里去。
4 诚然,谁尚与活着的人相连的,还有指望;因为活的狗比死了的狮子还强。
5 因为活着的人还知道会死,死了的人则毫无所知;他们再得不到赏赐,
因为他们的记念也被人遗忘了。
6 连他们的爱,连他们的恨;连他们的嫉妒,早已经消失;在阳光下所作的一切事上,
永远再没他们的分。
二 享受人生,尽力作工 九7~10
7 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开怀畅饮你的酒;因为 神已经悦纳你所作的工。
8 你的衣服常要洁白;你头上也不要缺少膏油。
9 在你一生虚空的年日,就是 神赐你在阳光下虚空的年日中,当同你所爱的妻子,
共享人生之乐;因为那是你在生命中,在阳光下劳碌中所得的分。
10 凡你的手遇到的事,你总要尽力去作;因为在你所要去的阴间,没有工作,
没有计划,没有知识,也没有智能。
三 定期与命运不可预知 九11~16
11 我又转念,看见在阳光下,赛跑的未必给轻快的先跑到,战争未必给勇士得胜利,粮食未必给智慧人得着,财富未必给明哲的赚得到,恩宠也未必给有知识的人得到:因为他们所遇见的,就只是定时与机会。
12 因为人并不知道自己的定期:鱼怎样被致祸的网圈住,鸟怎样被网罗捉住,当不幸的时运忽然临到,人陷在其中,也是如此。
13 我在阳光下又看见一个智能的事例;依我看来,大有意思。
14 有一个小城,其中的人稀少;有一个大君王来攻击它,包围它,周围筑了高垒。
15 城中有一个贫穷但却具有智慧人,他用自己的智慧救了本城;可是没有人记念这贫穷人。
16 我说,虽然那贫穷人的智慧被藐视,他的话也无人听从,但智慧比勇力更强。
四 智慧人与愚昧人之言 九17~十20
17 在安静中聆听智慧人的言语,胜过统治者在愚昧人中的喊叫声。
18 智能比打仗的武器更强,但一个罪人能败坏许多好事。
第十章
1 一个死苍蝇使作香膏者的膏油发出臭气;一点点愚昧比智慧和尊荣更有力量。
2 智慧人的心居右;愚昧人的心居左。
3 并且愚昧人走在路上,心神尽失,他的行径说明他是愚昧人。
4 掌权者的怒气若向你发作,你不要离开你的本位,因为柔和能避免大错。
5 我看见阳光下有一宗不幸的事,实在是出于执政者的错误。
6 愚昧人得立在高位上;富足人倒坐于低位。
7 我见过仆人骑马;王子却像仆人在地上步行。
8 挖陷阱的,自己必掉在其中;拆墙垣的,必有蛇会咬他。
9 开凿石头的,必受损伤;劈砍木头的,必遭危险。
10 铁器若钝了,人不将刀刃磨快,他就必多费力气;智慧的效用是使人成功。
11 蛇若在未施咒语以先咬人,能念咒语的人也没有效用。
12 智慧人口中的话给人恩惠;愚昧人的嘴却吞灭自己。
13 他口中的话起头就是愚昧;他话的末尾是可恶的狂妄。
14 愚昧人多增说话,人还不知将来要怎样;他身后的事谁能告诉他呢?
15 愚昧人的劳碌使自己困乏;因为连进城的路他也不知道。
16 邦国呀,你的君王若是孩童,你的群臣早晨宴乐,你就有祸了。
17 邦国呀,你的君王若是贵冑之子,你的群臣按时吃喝,为要补足体力,不是为了酒醉,你就有福了。
18 由于懒惰,房顶就塌下;由于手懒,房屋就滴漏。
19 摆设筵席,是为喜笑。美酒能使人的生命愉快;金钱能应万事的需要。
20 就是在你的思想中,你都不可咒诅君王;在你卧房里,也不可咒诅有财势的人;
因为空中的飞鸟能传扬这声音,有翅膀的也会述说这话。
第十一章
一 智慧敢作冒险的抉择 十一1~6
1 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上,因为日子久了你就有所得着。
2 将产业分作七份或八份,因为你不知道将来有甚么不幸的事临到地上。
3 云若充满了水气,雨就倾降在地上;树木若倒向南方,或倒向北方:树倒在甚么地方,它就在甚么地方。
4 看风的必不撒种,观云的必不收割。
5 正如你不知道风吹的路向如何,和骨头在孕妇腹中怎样长成,照样你更不知道行万事之 神的作为。
6 早晨要撒你的种,到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那一样能生长,是这样或那样,或是两样都好。
二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十一7~十二7
7 光乃是佳美的,眼见阳光也是美善的。
8 人若能活多年,就当快乐多年;但也当想到黑暗的日子,因这日子必多,将要来的都是虚空。
9 少年人哪,在你幼年时当快乐;在少年的日子使你的心欢畅,按你心所愿的而行,看你眼所爱看的。但你要知道,为这一切, 神会使你受审判。
10 你当从心中除掉愁烦,从肉体除去恶事;因为幼年和青春之时都是虚空的。
十二章
1 你要在年少的日子记念创造你的主;不要等到衰败的日子来到,就是你所说对于它毫无渴望的那些日子临近,
2 不要等到太阳,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雨降后乌云返回。
3 当那日,看守房屋的发颤,身壮力健的倾跌,推磨的婢女因稀少而停工,从窗户眺望的妇人消失。
4 两扇街门关闭,推磨的响声微弱;麻雀却起来歌唱,唱歌的雀鸟也谈论。
5 他们还从高处观看,见路上尽是荒场;杏树虽然仍开花,但蚱蜢繁殖,续随子却减损。
6 不要等到银炼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囗破烂。
7 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 神。
三 传道书的主题 十二8
8 传道者说:“极度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四 后记──编辑与总意 十二9~14
9 再者,传道者是有智慧的,他不断将知识教训人;他又衡量,又考虑,又编撰许多箴言。
10 传道者专心寻求可羡慕的言语,将真实的话正正确确的书写出来。
11 智慧人的言语好像刺棍;诸子大师的语录好像钉稳的钉子;都是一个牧者所赐的。
12 此外还有,我儿阿,你当留意: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
13 这一切都听过了,总之, 神你要敬畏;祂的诫命你要遵守:这就是人的一切。
14 因为人所作的一切事,或善或恶,连一切隐藏的事, 神都必审判。
──《中文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