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 (十二:9至14)
书的要旨 (8) ━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
一、作者自荐 (9)
这是作者的忏悔录,是他的金玉良言。他是一个智能人,许多人曾远道往访,特地要听他的智慧话,他虽然过了一段愚昧胡涂的生活,但现在「仍将知识教训众人」 (十二:9)。他善意地教人如何按智慧行事。他插入个人的经验,用以儆戒读者。他用「默想,考查,又陈说许多箴言」,初非粗制滥造之作。「传道者专心寻求可喜悦的言语,是凭正直写的诚实话」 (十二:10)。这表示作者所用语气,都精益求精,经过仔细的斟酌,非花言巧语者可比。他的目的是为要造就人,句句都是苦口婆心的真言实语。
由传道书我们看见了一位典型的传道人。他是一位放下属世职位,而看破世界的人。他有人生丰富的经验,而觉悟到惟有敬畏神,遵守祂的诫命,乃为人生之正则。他看出凡事都在神的手中 (二:24-26,三:10,14,15,17,五:18-20,十一:9,十二:14)。他对于工作是殷勤的 (九:10)。他的信息是出于阅历与灵感 (一:12,13,十二:9-13),是正直可靠的。他不但苦口婆心劝人,且还著书立说,以文字传道,用智能话教训后人。
二、本书价值 十二:11-12
1.「智慧人的言语,好像刺棍;会中之师的言语,又像钉稳的钉子」。
作者以智慧人自居;他是会中之师,意即聚会时讲道的人,他传神的信息,作主的仆人。他的话叫人扎心 (徒二:37)好像刺棍一样,催促督责 (提后三:16);又如钉稳的钉子,叫人心思坚定,不致犹预不决,心怀二意。
2.「都是一个牧者所赐的」。作者承认所说的不是由于自己,乃是出乎主的感动。
3.「我儿,还有一层,你当受劝戒。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
多读人的著作,未必叫人得着实益,甚至反而叫人厌倦。写书宁精毋滥,否则是没有意义的;但本书既出乎灵感,所以希望读者要受劝戒。
三、本书总意 十二:13-14
1.「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遵守祂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所罗门过去的尝试,因为离弃了「敬畏神」的原则;结果,在「日光之下」,一无收获,反而满身疮痍。现在痛定思痛,劝告人当「敬畏神,遵守祂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一个敬畏神的人,必能顺服神的旨意,遵守祂的诫命;一个尽本分的人,因其顺天者昌,必能得着神的赐福,而享快乐与幸福。参八:12,13。
2.「因人所作的,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 (注:本书未用过「耶和华」,只用「神」字,故作者仅述神之伟大权能而未及神之仁爱慈悲。)
「敬畏神」,就是宗教信仰;「遵守祂的诫命」,就是信仰生活;「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这是宗教信仰的总结。从反面来讲,如果人不敬畏神,偏行己路,不遵守神的诫命,则逆天者亡,无论如何,逃不出神的手。
F人所作的,无论怎样隐藏秘密,在神面前,终必显露,善恶迟早,终有报应,难逃神的审判。切记!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