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

上一篇   下一篇

耶和華之受膏者為王

萬邦萬民敵擋耶穌基督

1-5  1外邦為什麼爭鬧﹖萬民為什麼謀算虛妄的事﹖2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他的受膏者,3說:我們要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4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5那時,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在烈怒中驚嚇他們,

這一段,喜歡聽韓德爾彌賽亞曲的就知道,這是男低音所唱的歌。這篇詩篇如同舊約裡許許多多的經文(包括詩篇和以賽亞書),我認為猶太人根本看不懂、沒辦法看懂。因為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上,除非說是一個誇張的描述,他們沒有經歷過這樣的事;沒有說外邦、萬民、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一起敵擋耶和華和祂的受膏者。譬如以色列就從來沒有被我們中國人、蒙古人欺負過。

當然你說這是一個概括之詞,就是在以色列人那環境裡,迦南人、非利士人、亞述、巴比倫等等欺負過他們,甚至聯手欺負過他們。可以這樣講,但第3「掙開他們的捆綁,脫去他們的繩索。」就很難講了。以色列人對外邦人(包括對摩押、以東),在大衛時候,有過很短期的控制他們,因為以色列人強盛的時候不多,但也沒有把所有的鄰邦都綁起來的情形,也沒有看到這些人一起來反抗,除非就把歷史上這些對以色列人小規模的反抗說成是全部的人。

1-3節在歷史上固然可以說應用在外邦人對以色列人(因為以色列人也是耶和華的受膏者)的反抗,但可能最好的說法是:萬邦、萬國、萬民對耶穌基督和祂教會的仇視和反抗。

我們基督徒也不是故意有那被迫害情結,在兩千年教會歷史上,信靠上帝真道,被逼迫的時候多,當然我們也承認基督徒逼迫別人的時候也有,當我們有權有勢時,也會逼迫別人。

在這裡勸各位,信友堂現在算是個比較大一點點的教會,千萬不可以有一點的驕傲,一驕傲自大,上帝的管教立刻來到 。當然我們也不是怕管教而不敢驕傲,我們是真的領受上帝的愛而不敢驕傲。

也記得加拉太書4:29的話:「當時,那按著血氣生的逼迫了那按著聖靈生的,現在也是這樣。」我認為起碼教會和基督徒在勢單力薄、被逼迫、受委屈的時候,是比較安全,當然誰都不喜歡這樣;當教會強盛、有權有勢、發好施令時,是比較危險,因此我寧願選擇教會和我自己是為義受逼迫,而不希望我有極大的權勢會去逼迫別人。

教會歷史上也是,在被逼迫時(包括基督徒個人或團體),這逼迫跟第一章講的溪邊的樹一樣,一定要不斷的倚靠主,否則產生憤世嫉俗、自憐自義的情緒也是非常不好,甚至更不好。我的確看到有時在艱難的時候,主的恩待下,他就會去倚靠上帝。當然最好的情形就是他實在都是一帆風順,但從來也不會驕傲、自大,也更去倚靠上帝。

13節,對以色列人固然略略有一點應驗,不過最多的應驗是在講耶穌和教會。這件事情,在使徒行傳427就引用了這節經文,那裡是在講到使徒把「耶穌被釘十字架,和教會被猶太人逼迫」連在一起看:「希律和本丟彼拉多,外邦人和以色列民,果然在這城裡聚集,要攻打你所膏的聖僕(僕:或作子)耶穌,」,也攻擊耶穌的門徒。

但我們有個非常大的信心、喜悅,就是外邦所要做的最醜惡的一件事,卻成就了上帝最奇妙的恩典。所有的人一起來攻打耶穌,結果就「成就你手和你意旨所預定必有的事。」我們不能作惡以成善,但上帝的確把一件最醜惡的事,變成一件最榮耀、光輝的事,就是耶穌救贖工作的完成,以及教會對上帝的順服和在逼迫中的成長。

當外邦在那裡逼迫、攻擊上帝時,「那坐在天上的必發笑;主必嗤笑他們。那時,他要在怒中責備他們」。這「笑」和「怒中責備」當然都是擬人化的說法,上帝並不是有那哈哈的笑聲,更不要把它想成那種得意忘形的狀況,這只是嗤笑那些不自量力的世人。

在怒中責備」,上帝是會發怒的,在詩篇裡看到很多,甚至「在烈怒中驚嚇他們」。這句話並不誇張,上帝所恨惡的、久久不歸向上帝的,上帝會嚇他。

這「嚇」也不要想成是上帝作鬼臉來嚇你、故意來整你。在人沒有死的時候,上帝對人溫柔的吸引或管教的驚嚇,都是要你去歸向祂;我們都要把這些想成正面而不是負面的,但驚嚇是真的。

也很遺憾的就是,如果我們不去傳福音、提醒人,當然就算你傳了、提醒了,人家還是不一定「受嚇」、嚇了也不一定會醒悟過來。我自己也是越來越覺得不信上帝的人就天天在恐懼中。一生個什麼病、或一怎麼樣了,就怕自己是不是犯了什麼沖;這些議員,甚至中央研究院、留美博士、工程的、醫學的,迷信起來,厲害得不得了:太太沒有生孩子,就懷疑自己什麼地方錯,甚至還有重男輕女的觀念,迷信風水、卜卦。這世界上不認識上帝的人,就真的在恐懼中。上帝也會繼續的嚇他們,是要他們收斂自己的狂傲、謙卑的歸向上帝。而且,上帝不只要嚇他們,還宣告一個好消息:第6節。

6     說:我已經立我的君在錫安我的聖山上了。

上帝是神,在人間也有個代理的彌賽亞,就是那個君王。當上帝立他作君的時候,第7節:受膏者就要傳聖旨。

7     受膏者說:我要傳聖旨。耶和華曾對我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

這位耶和華所立的君,是耶和華對他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有人說這是指以色列或大衛上帝喜歡的君王。在神的觀點裡,以色列或大衛可以算是上帝的兒子。

這樣的講法是可以的,不過我們更要用新約來瞭解這話。新約在使徒行傳和希伯來書很喜歡引這句話;教會歷史上也引這句話來證實耶穌有上帝完全的神性,因為這裡是說「生」。人「生」的就是人,人「造」的就不是人;上帝「生」就是上帝,上帝「造」的就不是上帝。上帝是「生」了耶穌,不是「造」了耶穌,所以耶穌是有完全上帝的形象。

「今日生你」在神學上也有講,並不是昨日耶穌沒有生的時候祂就不存在,這「今日」是指在神裡的「今日」,就是永恆。「我今日生你」,從神學來講,神什麼時候生耶穌?在永恆的今日中生的。意思就是說:耶穌永遠是上帝的兒子。

如果從人類的歷史來看,耶和華上帝什麼時候生耶穌?什麼時候耶穌這位彌賽亞被稱為上帝的兒子?從人來看,當然就是祂道成肉身的時候;馬利亞懷胎生下耶穌時,也是上帝生耶穌的時候。

還有另外兩個地方:一個在耶穌受洗的時候,也有天上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另一個地方就是在變像山上,有聲音從雲彩裡出來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所以我覺得當耶穌顯出祂榮耀時,也是上帝生祂的時候。你說:受洗的時候有什麼榮耀?有榮耀。受洗是耶穌的卑微,把自己認同是一個罪人,罪人才需要悔改,接受這悔改的洗禮。耶穌沒有罪,但來受洗是一種卑微、降卑、對上帝的順服,更顯出祂的榮耀,祂是上帝的兒子。

所以,什麼時候上帝生耶穌是祂的兒子?前面說了:生的時候可以是,受洗的時候可以是,變像山上時可以是。還有一個時候,可以說是剛才這三個的一個重要總結,就是耶穌死的時候。在耶穌死的時候,天父沒有講,但耶穌自己有講,就是:「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裡」;百夫長有講,就是:「這人真是神的兒子!」。耶穌用自己順服到死顯出祂是上帝的兒子。

在初代教會,什麼時候說耶穌是上帝的兒子?使徒行傳13:32開始,保羅講道說:「神已經向我們這作兒女的應驗,叫耶穌復活了。正如詩篇第二篇上記著說: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所以什麼時候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第五個,是祂復活的時候。

這些都是從人性、救恩歷史來講。從神性來講,耶穌從來沒有哪一個時候不是上帝的兒子。這一點對我們有很重要的意義,因為我們也是上帝的兒子,雖然我們是領養的、被造的兒子,但要經歷你是上帝的兒子,恐怕也要經歷剛才耶穌的那些步驟,你也應該道成肉身。我們當然不是道成肉身,但也應當把我們的話語化成生活中的行動,也應當把自己跟弟兄姊妹認同,也應當順服上帝到死;如果我們在死的形狀上跟祂聯合,也會在復活的形狀上跟祂聯合。「你是我的兒子,我今日生你」,願你今天有順服上帝到死的經驗,願你今天也經歷到上帝叫你從死裡復活的經驗,願你今天知道你是上帝的兒子。

8     你求我,我就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

這當然又是指耶穌人性的部分,也是指教會和基督徒需要學習的部分。就神性來講,耶穌不需要求什麼。在約翰福音17章,耶穌說:「父阿,現在求你使我同你享榮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榮耀。」就是祂神性早就有的榮耀。

從人性來講,「現在求你再把這榮耀賜給我。」這是耶穌的謙卑和順服。耶穌不必求的,但祂不以與神同等為強奪的(腓2:9),神就把祂升為至高。願上帝的兒女我們都是這樣,對上帝有那謙卑尋求、祈求、承認自己不配的這個心。

「將列國賜你為基業,將地極賜你為田產」,這不就是我們今天教會宣教工作所禱告的?希望福音一直傳到地極、列國、萬邦都歸在耶穌的名下。

9     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你必將他們如同窰匠的瓦器摔碎。

「你必用鐵杖打破他們」,在聖經裡,「鐵」都是形容權柄,耶穌(上帝的國度) 把這些打破,是指列國當中不順服的。當上帝的君王,就是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藉著教會把祂作王、是彌賽亞、是救主的信息傳遍時,天下會有兩個反應,一個是信靠、歸順耶穌的人,就像約翰福音講的,是別的羊圈的羊就歸於耶穌的羊圈之下,這就是順服的結果。另一個就是悖逆,結果就是這些瓦器都要被摔碎。

看這經文有一點艱難,好像上帝很兇。其實上帝沒有很兇,只是聖經裡除了告訴我們上帝極其慈愛之外,上帝也有很嚴厲的部分。不要去跟上帝硬碰硬,硬碰硬的結果,你是一個瓦器跟鐵去碰,自找苦吃。

10   現在,你們君王應當省悟!你們世上的審判官該受管教!

「你們君王應當省悟」,最好的醒悟就是看到上帝的話就知道醒悟,不要抗拒上帝,要順服。如果你還不肯,那就看一看那些敵擋祂的人的下場,就應該醒悟。最好的是「學而知之」,「學而不知」起碼「見而知之」,看到別人,會成為一個鑑誡、會反省。我們基督徒在這方面實在太遲鈍,沒有看到神藉這些人給我們的提醒。

「君王要醒悟」,你是王,要把你的王權交在神手裡;「審判官該受管教」,審判官不要以為你是法官,都懂;你需要受上帝的管教。

11   當存畏懼事奉耶和華,又當存戰兢而快樂。

這話我們能夠懂嗎?又是畏懼,又是戰兢,又是快樂?天主教裡有講到我們對上帝的敬畏、懼怕叫做「孝畏」對一個最好的父親的那種恭敬的態度;而不認識上帝的人對上帝的懼怕叫做「奴畏」。

我自己也覺得很多基督徒對上帝的懼怕,很多時候是「奴畏」― 我知道有上帝,所以來聚會,因為如果不聚會、不奉獻、不愛主、傳福音,說不定祂會罰我,相反的,如果我作這些,祂會祝福我。這種都是奴隸的心,我們需要把它改變過來。

神也可以藉著這種心,讓我們慢慢脫離這種心。原來是因為懼怕祂而不去作惡事,慢慢地,會有上帝的心,厭惡那些惡事,而不是懼怕那作惡的審判。如果因著懼怕祂,慢慢地去行那些良善、信靠上帝,久而久之,你會愛這些良善,而不是愛那行了良善後會給你的賞賜。

好比我今天持守貞潔、不在外面拈花惹草,對我太太好,是因為跟這人結婚在一起好痛苦,但忍受、忍受,將來到天上因為我這一輩子的忍,所以神給我很多祝福,你說這樣好嗎?一天到晚就想拈花惹草,但因那地獄的火可怕就不要犯,這樣實在是心裡不良善。我們需要的是那種讓我們拒絕罪惡的良善,或讓我們喜悅良善的良善;我希望今天對我太太有那種從愛產生的,不要讓她傷心、難過的懼怕。

這很難描述,即使用「孝畏」來講也不太容易,因為很多時候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並不完全是那種親情,也有很多懼怕。不過聖經裡讓我們認識這位上帝是大而可畏,又是非常可親的。

在哥林多後書5:11保羅也說:「我們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勸人」,他前面講:我們要得主的喜悅,又講主是可畏的。希伯來書12:29也講到:「我們的神乃是烈火」。

詩篇才講到這裡,就看到上帝多少「可畏、發怒」的時候,我覺得這些是今天需要強調的部分。好像我們實在太隨便、太輕慢上帝了。

12   當以嘴親子,恐怕他發怒,你們便在道中滅亡,因為他的怒氣快要發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當以嘴親子」這是一個順服、聽命的表現。撒母耳記上10:11,列王記上19:18都看到「親嘴」是一種順服的表現。

為什麼不是「以嘴親父」?因為從這篇詩篇看到,父已經立子為君王,聽子就是聽父。約翰福音5:23,尊敬子的就是尊敬父「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來的父。」。約翰壹書也講:有了子的就是有父,「凡不認子的,就沒有父;認子的,連父也有了」,當然有了聖靈,就有了子。讓我們對耶穌是敬畏的、是愛的。

這是啟示裡很重要得一環,如果沒有耶穌,我們對上帝談不上真的愛和敬。所以猶太人和回教徒對上帝再多的恭敬,因為沒有「以嘴親子」,就都是枉然。

「他的怒氣快要發作」,當然這怒氣我們也等了很久,神常常忍怒不發。神的怒氣在末後的世代會來,在現在的生活中我們也會經歷到,讓我們有這個信心。

帖撒羅尼迦後書第2章說到:那大罪人應該顯出來,但有個攔阻。我們不太知道那攔阻是什麼,解經家有很多不確定的說法,有人說那攔阻就是上帝自己的寬容。但當那攔阻除掉時,不法之徒一顯出來,耶穌就要用口中的氣滅掉他,用降臨的榮光廢掉他。

對我們來講,不管等多久,這都是一個快要發生、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這個「快要」也可以是第7節講的「今日」,今日我們就成為上帝的兒女,今日我們就順服祂,今日我們就經歷復活的喜樂,今日我們不悔改,祂的怒氣也快要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