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至一三四篇 第五個三部曲:當目標已達成
這3篇詩全都以錫安為中心。朝聖的旅程已成過去;現已安抵目的地。不過,這3篇詩之間亦有不同的轉變過程:由城和君王是出於神揀選和建立的客觀事實(一三二篇),變成在主的大家庭中享受主所命定的美好相交(一三三篇),再變成真正站立在主的面前(一三四篇)。這是朝聖旅程的總站:主與我們同在(一三二篇),教會享受美好的團契(一三三篇),主的僕人在聖所中(一三四篇)。
第一三二篇 主在錫安:祂的揀選
這篇結構優美的詩篇是默想撒母耳記下七章的作品。根據那裏的記載,大衛原本計劃為主建造殿宇,卻發現主竟然反過來建議大衛為自己建立家室,因此,大衛在此所起的誓言(2-5節),便與主的誓言(10-11節)互相對稱。兩者之間都有相同的模式:祈求(1、10節)、陳述(2、11節)、說話(出於大衛,3-5節;出於主,11-12節)、進一步的陳述(6、13節)和最後的說話(勸勉,7-9節;應許,14-18節)。由此,人的計劃和願望(1-9節),便與神的計劃和肯定(10-18節)相互平衡及配合。大衛在起誓之後(1-5節),會盡力去實踐所承諾的(6-9節);而主在起誓之後(10-12節),亦定意去成就所起的誓(13-18節)。我們可以想像,在被擄之前的眾民,在其中一個週年的節期中,為到大衛熱心建造聖所,以及主承諾依祂的旨意成就此事而歡欣歌唱。第1節「苦難」
將約櫃運到錫安的過程,並非沒有經過失望和苦難(撒下六5-9),而且還要作出準備、付出代價和承擔損失(撒下六12-23)。這個字詞亦帶有「羞辱/深深的羞辱」的含義,可以指大衛不獲許親自建殿(撒下七5、13;王上五3;代上二十二8,二十八3)。
第2節
這些誓言完全沒有記在歷史當中。這篇詩可能是用作補充的資料,或借助詩篇的體裁來特別刻劃大衛,描寫他為著尊榮神,而計劃建都於錫安和興建聖殿的一片熱誠。「大能者」(創四十九24;賽四十九26,六十16;參賽一24)強調「能力」。
第3-5節
第3-5節將私生活和個人的安舒看為次要,放在最首要的事情之後。「帳幕」:一個舒適/寬敞的居所,亦出現在7節。
第6節「以法他」
「以法他」的意思不詳,但它總是與伯利恆相提並論的(創三十五16;得四11)。「基列耶琳」是約櫃被搶之後送回,暫時存放的地方(撒上七1-2)。
第7節「居所……腳凳」
會幕(聖殿)的重要性,是在乎它乃神居住在祂百姓中間的居所(出二十九43及其後;王上八10-11、13、27)。在會幕(放置約櫃的地方),尤其是施恩座(或蔽罪座;出二十五17-22;利十六13-14),正是聖潔的神碰觸大地的地方。
第8節 「興起」(民十35)。「你有能力的」(書三11;撒上五章)。
第9節 「披上」參16節,象徵屬性、能力、承諾,亦即是使他們的稱義。「聖民」:神以不變的愛去愛他們,他們也以愛去回應神。
第10-18節
全詩4次直接提到「大衛」的名字(1、10、11、17節),並有7次是暗指到他。主過往一直為錫安和大衛家系所行的一切事,都是出於祂原初所起的誓(11節),和神對其應許的信實不變。祂在誓言中明確表明揀選錫安(13節;來十二22);主住在祂的城中(14節;結四十八35;啟二十一2-3);祂賜福氣──包括物質上(15節)和屬靈上(16節);以及最終的目標就是彌賽亞的來臨和祂的得勝(17-18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