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篇 “遭难的日子”
这个“遭难的日子”是战争逼近之日,由第7节的战车可以看出。本诗的结构将当时的情景呈现在我们面前:王正准备出兵,他已作过祷告,献过祭物,军事计划已拟妥,战士们也已各按旌旗归队。首先,群众祝王遂其所愿(1~5节),这是集体的祝福祈祷。接下去的响应,由一个人发言,也许是王自己,他宣称神必定答应他们的祈求(“现在我知道……”,6~8节)。最后众人再以为王祷告作响应(9节),内容简短而迫切。
这是诗篇中情绪最激昂的几篇之一,因为一场生死之战即将展开,胜负就在此一举。下一篇是其相伴之师,充满了欢欣鼓舞之情。
{\Section:TopicID=216}愿耶和华成就你一切所求的!(二十1~5)
1. 全篇的“你”都是单数,第6节指出这位便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所有人民都视祂为全国的代表,为全国命脉之所系:祂是“我们鼻中的气”,如“荫”能护蔽人(哀四20),是“以色列的灯”(撒下二十一17)。就实际而言,这个角色太重大,除了弥赛亚之外,任何人都担当不起,只是祂的预表罢了。
以色列人并不以为神的名具有魔力(好像某些异教的作法),而认为是神的自我启示,以及祂已准备听人祈祷(7节)……这里又提到祂对雅各和其后裔的承诺。由民数记六24以下所记祭司的祝福看来,神让他们“奉我的名为以色列人祝福”,似乎将他们视为祂的产业。除此观念之外,他们也可为神行事,这是第5节的想法,以及亚撒呼求的概念“我们仰赖祢,奉祢的名来攻击”(代下十四11)。这些观念都带进了新约之中,如:约翰福音十四14,十七6;使徒行传三6;启示录三12。
2、3. 圣所一字,其实只是“圣”,这里用作锡安的同义词,当时神的约柜已经在那里,代表祂的同在,但圣殿尚未建立(撒下六17)。这个祷告的精神,与以利时代只靠赖约柜本身的态度,或先知时代只靠赖献祭的心态,完全不同,后者是企图藉此类方式强迫神行事。惟有神会将他们所当得的赐予他们(悦纳的直译是“使富有,或认为富有”)。
4. 虽然在希伯来文中,“将你心所愿的赐给你”,与二十一2的表达略有不同,但二者美好的衔接,使这两篇成为危机之前与之后的祷告与感恩之诗。筹算一字有时译为谋略或计谋:参以赛亚书十一2,三十六5,本诗承认人的计划有其极限,而这两处经文则从天上与地下暴露出这一点。
5. 本节与第6、9节译为胜利的诸字(和合:夸胜、救护、拯救),其字根为“拯救”(参,耶稣之名)。在战争的情况下,这层含义使“拯救”不仅是单单救出来,更多了一积极的内容。神的名请参第1节的注译。竖立旌旗(希伯来文是一个字)令人忆起民数记二2等处,各支派按次序排列(“各归自己的纛下”),以及雅歌六4、10中活灵活现的描写:“展开旌旗的军队”。诗六十4用了另一个不同的字。最后,在这节中请注意,成就的深远含义,即它与筹算(4节)和祈求的关系:参以弗所书三20;帖撒罗尼迦后书一11。
{\Section:TopicID=217}祂必应允(二十6~8)
此段突然转为肯定的把握,请看第六篇结尾的注释。这时景观也扩大了:原本是向锡安求助(2节),现在帮助则来自天上。
7. 夸(AV、RV“信靠”,和合:题)是翻译添进去的,不过相当合理;这一句惟一的动词是“我们要题起”(RV)。有人认为,这个动词的特殊含义,是在崇拜时宣告神的名,将祂的能力带进来(见1节的注释{\LinkToBook:TopicID=216,Name= 願耶和華成就你一切所求的!(二十1~5)}),有点像基督徒奉基督的名求神的保护或得胜。但是由这一词组的前置词看来,它比较符合旧约对联盟或关系的表达(如:赛四十八1:“题说”)171。在约书亚记二十三7,它与“起誓”并列,这很像我们俗语的用法,我们会说一个人“奉”某项药物或精巧之物“起誓”(译注:即深信其效能之义)。车与马是古代最可畏的武器,但以色列人却由此回忆起神奇妙的拯救,如:在红海边与基顺河旁(出十四章;士四章)。
{\Section:TopicID=218}应允我们(二十9)
希伯来文(加上传统的标点)直译为:“耶和华,赐下胜利;愿王回答我们(或,王将回答我们),在我们呼求的日子”。但 RSV 所译的第一句话:耶和华啊,赐胜利给王,与希伯来文的意思相符,且使这一行与下一行的长度相同172。这一点似乎勉强算为可取,不过大致上两者的意思都甚接近。
最后一句,直译为“在我们呼求的日子”,与本诗首句成了先后回响。遭难的日子成了祷告的日子,这项事实使得第6~8节充满希望的精神,成为实际的信心,而不是幻想式的乐观。
171 见 Childs, p.14.
172 但 MT 第二行为第三人称:“让他回答”,或“他将回答”。七十士译本、叙利亚本,与耶柔米都读为祈使词,“回答我们”,与 MT 的子音有一个不同,即 (wa)nenu,而非 yanenu。──《丁道尔圣经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