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篇

第115篇

上一篇   下一篇

--得福也賜福

    我們只能估計這詩篇的寫作背景。在第2節,詩人問那經典的問題:「你不顧你的名嗎?」(1節;書七9);這是否暗示神的子民在那嘲弄的世界中,正受某種威脅呢?或者更可能的是,他們剛剛打完仗,故此王或軍隊配受讚美。那些敵人,滿了偶像,也許正嘲弄這群相信一位看不見的神的人。也許更可能的是,這詩篇是幻想性的,主題是迦南地的生活:靠著神,他們在這激烈的戰爭中得勝了,證明外邦人所供奉的是死的偶像,也證明神是可靠的(1),祂主宰所有安排(16)。本詩篇的結構說明這一切:

       (1-3)讚美只歸與那至高的天上的神

       (4-8)偶像和那些拜偶像的

       (9-15)神和那些信靠神的

       (16-18)讚美只歸與那至高的天上的神

 

    這詩篇的形式是一種對唱形式的敬拜詩歌(參拉三10-11)9節上、10節上、11節上和9節下、10節下、11節下豈不像兩班詩班彼此對唱?12節上是否全會眾的宣告?12下至13節是否兩個詩班的同聲回應呢?也許圍繞這樣的核心,第13節和1618節是由全會眾讀出,48節和1415節則是敬拜領袖的宣告,他陳述偶像的無能,並宣告神對以色列的祝福。的而且確,這詩篇無論在崇拜的過程,或是在神學上,都是極富動力的。

4-8

    這是舊約的偶像及拜偶像者的典型觀點。一方面,偶像是假的,並沒有真實的屬靈力量和背後的實體;偶像並非看不見的「神」;偶像只是人手所造的物(4-7節;賽四十18-20,四十一5-7)。然而,偶像會毀掉那些拜偶像者(8節;賽四十四6-20)。而且,偶像不能說話(「口」),無道德感(參五十三2),不會回應祈禱(「聽」),不會因祭物而饒恕人(「聞」;創八21),不會關心(摸的「手」;九十五7),沒有動作(「走」)或思想(「出聲」,低聲細語表示沉思)

11節「敬畏耶和華」

    在後期,「敬畏神的人」成了一個專有名詞,形容改入猶太教者。在這兒則描述910節兩個概括性的組別──全體以色列民和祭司。信靠與崇敬──前者的單純和親密與後者的又敬又畏相輔相成,它們是神子民的兩大特質。

17

    這詩篇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危機,而解救的應許已啟示出來(1)。若沒有神的干預及勝利,死亡會臨到眾人身上。因此,在第18節,可找到更多的原因要頌揚神。我們若解讀第17節作為代表舊約對死後狀態的看法,一如我們解讀八十八篇1012節,我們便大錯特錯了。八十八篇所描述的是,死在神的憤怒下──沒有盼望的死。但此回,第18節展望「直到永遠」的讚美。故此,若非神的拯救(17),便沒有這首無盡的讚美詩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