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和寫作日期
以斯帖記是一卷沒有署名的作品。依照他勒目(Baba Bathra 15a)的說法,是古猶太拉比大會中的人(以斯拉時代)寫了這卷書。猶太史家約瑟夫及拉比傳統則認為本書的作者是末底改。根據書中記事,這位作者必是帶有濃烈民族情懷的猶太人。他用了不少筆墨寫普珥節,叮囑「不可廢掉」(九28)。他熟悉波斯習俗,記冬宮書珊城瞭如指掌。書中隻字未提耶路撒冷、聖殿、獻祭,說明作者長住波斯,能見到瑪代和波斯的管方文獻(二23;九20;十20。按九章20節所載「末底改記錄這事」,表示此書若非全部,至少也有一部分是他所寫的。
本書的撰寫日期約在主前470年。此書寫在亞哈魯為王時,486-464 B.C.,普珥日事件(473 B.C.)後過不久,而全書故事共十二年,故約在主前470年寫成。
教導和正典資格
本書從頭至尾未提到神的名字,也沒有提到耶路撒冷、聖殿。新約沒有一書引用本書的話,或提到本書。所以引起一些學者質疑其正典資格。但細心觀察,整個事件的過程卻無處不見到神的全能的手,這正是作者寫作手法出眾之處。舉例來說,猶太人為即臨的危機禁食(四3,16-17);在舊約中,禁食幾乎總是和禱告分不開的,目的就是要感動上帝施行作為;以斯帖的時勢造英雄不是出於偶然,哈曼的失敗也非意外。本書也讓讀者看見神的刑罰。哈曼死在他自己為末底改預備的木架上。其中所隱含的,也不出神在逼迫時刻仍保護其約民的主題。以斯帖記成為歷史上猶太人最愛讀的書,正是由於這事實。
我們的聖經把以斯帖記列入歷史書最後一卷,而希伯文聖經則把以斯帖記列為第八卷聖卷。它乃是希伯來聖經中的「五卷」,或稱「彌基錄」(即「軸卷」之意)──路得記、雅歌、傳道書、耶利米哀歌、以斯帖記──中的最後一卷,都是使用在重要的節期之儀節中。猶太人稱這舊約五卷為「彌基錄」,乃因其極佳、廣泛的使用程度所致。以斯帖記的正典地位一直也不是一個嚴重的爭議問題。贊成其正典資格者所持的理由是:1. 猶太教和基督教會雙方都接受書中的歷史,以及 2. 此書作為教導神眷顧猶太人的例證是有價值的(參羅九至十一;啟七,十四)。
歷史背景[1]
處在《以斯拉記》六章(516 B.C.)與七章(458 B.C.)中有五十八年之光景,《以斯帖記》內轟天動地的故事即在那段時期內發生。
自古列頒佈以色列人大歸回之詔諭後,先有所羅巴伯與耶書亞率領五萬人歸回,繼有以斯拉帶隊兩千人回歸,尼希米之回歸只是很小的數目。留在波斯的猶太人上千萬,他們或熱心不足,或留戀外邦,或已在波斯國中成為政要人物,沒有在神施恩之時返歸故土,但慈愛的神仍憐憫他們的愚妄,隨時保守看顧,不然早被外族殲滅,再無剩下的餘種了。
當時在波斯亞哈隨魯為王(486-464 b.c.),他乃亞達薛西(拉七1)之父(故亞達薛西很可能是以斯帖之子,也是尼希米侍奉之王),「亞哈隨魯」是王的尊號,意「尊貴王」(如亞達薛西即「大王」;大利烏即「瑪代王」)。在波斯史中他名「薛西」,是顯赫一時之王。在一次盛大的管筵中,因其妻后不肯現身在人面前受「審美」,他盛怒之下把她廢位,而從民間挑選了猶太孤女以斯帖為妾,把她升為王后之身份,於是一連串戲劇性之故事便接繼而生。
內容提要
以斯帖記乃聖經內一本最奇特的書,因書內全無神之名字出現。申三十一18可解釋書內無神名之因,又因此書記載有關那些抛棄歸回機會之猶太人所遭之境遇,故作者故意不用神之名字。神之名在書內雖無出現,惟神的活動顯而易見,因本書所要指出的乃隱秘處之神(參番三14-16;賽四十五15)。
本書可分為三段,首段論以斯帖入宮為后的過程(1-2章);中段論當時猶太人的一個危機(3-7章),而這危機被剛選入宮為后之以斯帖解救,可見神在祂選民的背後奇妙安排一位民族救星(四14)(以斯帖之名原意「星」),默然保守他們;末段以猶太人危機解除後向敵人施行報復的手段為終(8-10章)。
全書又記有三大筵席,意義相貫。故事開啟記亞哈隨魯設筵;中段乃以斯帖設筵;末後乃猶太人設筵。第一次筵席乃全書故事之起因;第二個為故事的過程;第三個為故事的結果。因有第一筵席才有第二;有第二才有第三。全書的故事皆環繞在第三個筵席所附帶或相關的事件。書內各故事頗富戲劇性,多記絕處逢生的事跡,頗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