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导百姓律法
  一、文士以斯拉在百姓面前宣读律法书  8:1-8 
    (一)七月一日以斯拉将摩西律法带来到水门前的广场准备念给成熟的犹
          太人听。8:1-3 
          ●「七月」:指的是西元前445年的10-11月,以斯拉於西元前458年就回到耶路撒冷,为何延迟了十三年才宣读教导律法?不過圣经虽然只记载以斯拉在这里宣读律法书,我们却不能说以斯拉十三年来只宣读了一次律法书,更不能说以斯拉只宣读了这次律法书。这里应該是城墙建好后,一個特殊的庆典记载。这里是城墙完成后百次的回应。
          ●七月有三大节日:七月一日是「吹角的日子」 利 23:23-25 (也是
                            新年) 民 29:1-6 、七月十日是「赎罪日」
                             民 29:7-11 、七月十五到二十二日是「住棚节
                            」 民 29:12-38 。
          ●「请」:「吩咐」。原文是复数型态,表示是百姓主动邀请以斯拉
                    来念律法。
          ●「七月初一日」:西元前445年十月八日離城墙建好 6:15 只有四
                            、五天。是希伯来历新年的第一天,根据
                             民 29:1-6  利 23:24-25 ,这天要守为圣安息
                            日,吹角作纪念,当有圣会,什么劳碌的工都不
                            可做。
          ●  尼 8:1 「文士」:在巴比伦文士是指国家的高官( 拉 4:8 )
            。古代中东的文士负責纪录与管理军上活动、强迫劳役、建筑城市
            。在波斯時代,文士地位仅次於长官( 拉 4:8-9, 17, 23 )。
            以色列的文士则负責官方文件,监管圣殿财富( 王下 12:10-11 )。
            在联合王朝和犹大王朝時期,文士多为利未人。以斯拉是一位通达摩西律法书的文士( 拉 7:6,12,21 )。
          ●在尼希米记前半记载耶路撒冷重建城墙发生种种事情時,直到第八章我们不知道以斯拉才突然出现( 8:1 ),到底之前以斯拉身在何处,有人认为在尼希米建城墙这段時间以斯拉曾经回到巴比伦去,也有人认为这段经文应属於以斯拉记。不论如何,此時因为以斯拉是作文士的祭司( 8:9 ),所以比省长尼希米更適合宣读律法书。
          ●「水门」:耶路撒冷东边的城门,通往基训泉。
          ●「水门前的宽闊处」:目的是让更多人可以参加,如果在圣殿中举
                                行,就只有洁净的男人可以听见。
          ●藉摩西「传给」:「吩咐」、「命令」、「指示」。
          ●「律法书」:传统上认为是摩西五经,照 拉 7:14,25 的说法,以
                        斯拉带回来的律法书也是以色列人自古熟悉的律法书。虽然也有不少学者认定这是「申命记」或者是P典。
          ●「从清早到晌午」:「从黎明到正午」,百姓至少站了五個小時。
          ◎当時百姓刚刚完成了城墙的修造,似乎也经历了信仰的复兴。大家
            願意花很长的時间听律法、了解律法,很难想像五個小時的解经讲
            道听起来是什么滋味,可是百姓却乐意听上帝的话,也因此导致进
            一步的信仰更新。不靠神迹、没有醫病赶鬼,只有上帝的律法就带
            来了更新。现代的基督徒可以领会想像吗?
    (二)以斯拉站在木台上,助手站在两边,利未人一起让百姓明白律法的意
          义。8:4-8 
          ●「木台」:「木制的了望台」或「木制的高台」。
          ● 8:4 中跟以斯拉同站在台上的13個人可能是利未人或社群当中的
            领袖,为的是给以斯拉官方的认可或道德上的支持,也有可能是辅
            助他宣读律法。
          ●「米书蘭」:很有可能与以斯拉一同回归( 拉 8:16 );他把女儿嫁给多比雅的儿子( 6:18 ),并修了两段城墙( 3:4,30 );不赞同以斯拉处理外邦妻子之事的方式( 拉 10:15 )。
          ●展開这「书」:「书卷」、「卷轴」。
          ●「称颂耶和华」:阅读律法书前有简短颂赞上帝的惯例。
          ●「举手」:表示他们认同以斯拉,与他同心赞美,也表示信靠神,向他敞開心胸。
          ●「面伏於地」:直译为「鼻子朝地」。
          ●「敬拜」:原文是「俯伏」、「下拜」。俯伏在地是個人敬拜時常有的举动。
          ●「和利未人」:应該翻译为「就是利未人」。意思是 8:7 的人名都是负責教导律法的利未人。
          ●「沙比太」:他是管理上帝殿的外事 11:16 ,以斯拉处理与外族通婚的事情時,他是反对者之一 拉 10:15 。
          ●「基利他」:可能是一位娶外邦女子的利未人 拉 10:23 。
          ●「百姓都站在自己的地方」:直译是「百姓都留在原处」,意思是
                                      是由十三位利未人移动位置教导百姓。
          ●「清清楚楚」:「清楚地公告」,后来此字也用来指「由希伯来文
                          翻译为亚蘭文」的动作,不過当時的百姓应該都还
                          懂得希伯来文 尼 13:24 ,所以这里可能就是「念
                          清楚」或「解释清楚」的意思。
          ◎除了朗读圣经之外,还有一批利未人帮助百姓明白律法。圣经没说
            利未人如何帮助百姓明白律法,但至少我们知道不是依靠「念咒语
            」似的读经,而是透過人内心真正的明白神的话,才会带来信仰的
            更新。至於如何帮助人了解上帝的话,每個時代应該有每個時代的
            方式与管道。
  二、百姓对律法书的回应  8:9-12 
    (一)百姓悲哀哭泣,尼希米和以斯拉要百姓停止哭泣,彼此分享食物守节
          。 8:9-10 
          ●「都哭了」:或许是因为他们发现没有善用圣经上神要赐福的应许,
                        或者是发现他们犯罪因而受苦,因而流淚。
          ●「神的圣日」:七月一日是吹角节,要守为圣日 利 23:24 。
          ●「肥美的」:原文是复数型态,意思应該是「节日的食物」,是含
                        有肥油之类的食物。
          ●「甘甜」:原文是复数型态,意思是甜的饮料。
          ●「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也可以翻译为「耶和华的喜乐」,这
                                      样翻译的话,就是指上帝因为节日而
                                      喜乐。
          ●叫百姓要欢乐,把食物分给穷乏的人,乃是遵照 申 12:12  14:29 。
          ●「力量」:「避难所」、「保护」、「保障」。
    (二)百姓静默、快乐分享食物,因为他们明白了律法。 8:11-12 
          ●「不要忧愁」: 申 16:15 提到神的客人应該「非常的快乐」。
          ◎了解神的话语之后,难過是应該的,因为人本来就亏欠神的荣耀。
            但尼希米要大家喜乐,并且认为在圣日中百姓应該要喜乐。我们在
            敬拜或服事中,享受了喜乐吗?而且我们可以看见这些百姓喜乐的
            根源是「明白神的话(律法)」。
          ◎百姓研读神话语的反应v.s.如今门徒研读圣经時的反应是否有差异。
          ◎这段让我们看到神并不是要我们時時刻刻都像弹簧一样紧繃,人不
            见得一定要冷峻拘谨過日才能圣洁。神的日子是可以充满喜乐与能
            力的!
          ◎这段也让我们看到在欢乐之余附带了一個吩咐:要分给贫穷者。
  三、百姓過住棚节  8:13-18 
    (一)百姓透過以斯拉知道律法上对住棚节的要求。8:13-15 
          ●「次日」:「七月二日」。
          ●「族长、祭司,和利未人」:都是负有教导职責的人
          ●「留心听」:「要获得领悟」、「研究」的意思。
          ●「见」:他们「发现」律法要求他们遵守住棚节(收藏节)。以色列人应該不会不知道住棚节,但是这?媕雩茯O发现要「所有人都住棚」,所以引发这個前所未有的住棚节。
          ●「律法上写著」:是引用经文時表示权威的惯用语(参 10:34,36 
                             13:1 )。
          ●「七月节」∶直译为七月的节日。称为收藏节也叫住棚节,
                        又称耶和华的节。
          ●「住棚节」:「住棚节」也称为「耶和华的节期」( 利 23:39-43 )
                        ,以色列人要在耶和华面前欢乐七日( 利 23:40 )。
                        时间是由七月十五到二十二日。住棚节即「收藏节」。
                        以色列人通常聚集在打谷场庆祝丰收,他们饮酒、跳舞、大肆庆祝。这個节日原本是纪念以色列民出埃及時,神曾使他们住在帐棚里。
          ●「并要在各城和耶路撒冷宣传报告」:这不是律法的规定,而是以斯拉等人的作为。
          ◎这是一個领袖查经班,他们聚集要研究圣经。他们的研经带来的不只是知识,还包含了行动:庆祝住棚节。
    (二)百姓举行了前所未有的住棚节,众人就都大喜乐。8:16-18 
          ●「房顶」:房子最上层的平台,以色列人的房子是平顶的。房顶通常是招待客人的地方,平常用来做些休闲活动或是晒东西,也可以搭帐篷。
          ●「院」:以色列人的房子通常有院子。
          ●「以法莲门」:位於耶路撒冷的北边。
          ●「没有这样行」:不是没有過住棚节,事实上 拉 3:4 也记载了被掳归回的人守住棚节。而是没有这样「全会众」住棚,每天读律法书的住棚节。
          ●「严肃会」:指停止一切工作,专心敬拜神的集会。
          ◎照理说庆祝住棚节应該是一档麻烦事,但百姓人人照做的状况下,却享受了大喜乐。原来人顺服神可以是一件快乐的事,这一点实在是值得我们注意与思考。
          ◎住棚节的意义:正如「第一次出埃及」给予这节期原有的意义—要百姓回憶神過去的带领,并以欢乐回应神的慈爱;除此之外,也要提醒百姓不要以为「城墙」是永遠的,所以是「在神里面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