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修建城墙的人员名单和顺序。
1 那时,大祭司以利亚实和他的弟兄众祭司起来建立羊门,分别为圣,安立门扇,又筑城墙到哈米亚楼,直到哈楠业楼,分别为圣。
那时,大祭司以利亚实。大祭司以利亚实这时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后来他与多比雅“结亲”(拉13:4),犯了玷污圣殿的罪(尼13:5)。根据尼12:10,11的大祭司家系,以利亚实是约雅金的儿子,是跟随所罗巴伯从巴比伦回来的耶书亚的孙子(拉2:2;3:2)。
本章的特殊目的似乎是表扬该表扬的人,记录了那些在重要时刻挺身而出,牺牲安逸,负起责任,甘冒敌人攻击的人(尼4:18-20)。
和他的弟兄。即所有的祭司。第28节告诉我们,祭司除了这里所提到的工作之外,还要负责建造一部分东部的城墙。
羊门。似乎已经完全毁坏了。它位于北部城墙的东端,是圣殿建筑的尽头(见本书406页地图)。羊市场可能就在附近,所以叫羊门(见约5:2)。
分别为圣。似乎是初次的奉献礼,与尼12:27-43所描写的不同。羊门竣工,城墙向西延伸到哈楠业楼以后,祭司们希望自己举行一次特殊的奉献礼,以尽早承认工程的神圣性质。
楼。指哈米亚楼(希伯来语是Hamme'ah,直译为“一百”)和哈楠业楼,显然属于圣殿的营楼(见尼2:8注释)。由于没有提到造楼的活动,这些楼可能是完好的。
2 其次是耶利哥人建造。其次是音利的儿子撒刻建造。
耶利哥。靠近以利亚实的那段城墙是耶利哥人所重建的。拉2:34说明回归的犹太人中包括耶利哥人。
撒刻。所列的各段城墙长短不一,修复所需的工作量似乎也不同。有些墙段需要动员全城的力量,有些只需一个人或一家人就够了,如撒刻的情况。撒刻是利未人,后来在百姓与上帝所立的特殊公约上签名(尼10:12)。
3 哈西拿的子孙建立鱼门,架横梁、安门扇,和闩锁。
鱼门。可能靠近推罗人卖鱼的市场(尼13:16),大约位于北部城墙的中间(又见尼12:39;代下33:14;亚1:10)。
哈西拿的子孙。见拉2:35注释。
锁。希伯来语是man'ulim,含义模糊。有人理解为插销,合叶或扣带。
闩。经常出现在圣经中,用来从里面闩住大门。
4 其次是哈哥斯的孙子、乌利亚的儿子米利末修造。其次是米示萨别的孙子、比利迦的儿子米书兰修造。其次是巴拿的儿子撒督修造。
米利末。其家族在所罗巴伯的时代无法证明其祭司身份(见拉2:61)。他曾是以斯拉的旅伴(拉8:33;参尼3:21),现在建造两段城墙(尼3:21),并在几个月后签署誓约(尼10:5)。
米书兰。是十三年前陪同以斯拉从巴比伦回来的主要人物之一(拉8:16)。他现在负责建造两段城墙(尼3:30),并以后作为家族的首领签署尼希米的圣约(尼10:20)。虽然他是尼希米事业的忠诚支持者,但尼希米还是责备他把女儿嫁给了仇敌的儿子多比雅(尼6:18)。
5 其次是提哥亚人修造;但是他们的贵胄不用肩(原文作颈项)担他们主的工作。
提哥亚人。提哥亚是一个小镇,在伯利恒南面约五英里,现名Teq?`。约押曾派一个提哥亚来的“聪明的妇人”,去感化大卫让押沙龙回家(撒下14:2,3)。可能因为这个城镇太小,故没有列在随所罗巴伯归回者的城镇名单上(拉2:20-35),也没有列在尼11:25-36的人口清单上。
修造。提哥亚人口很少,所以给他们安排了一段只需修理,无需重建的城墙。但他们似乎满腔热情,还要负责修复第二段城墙(第27节)。
贵胄('adirim)。上层阶级。直译是“高贵的人”。他们脱离劳动,就像公牛摆脱颈上的轭(见耶27:11,12)。他们远远地袖手旁观,让平民从事劳动。这是尼希米所记录的第一个消极的事例。在他以后的记录中还有其他的事例。
6 巴西亚的儿子耶何耶大与比所玳的儿子米书兰修造古门,架横梁,安门扇和闩锁。
古门。希伯来语是sha`ar hayyeshanah。尽管可以有多种译法,但原文并不像许多翻译者和注释者所认为的有错。有些注释家认为缺了“城”字,应为“古城门”。这个说法依然不可接受。因为“古门”处在城墙的新增部分。七十士译本把yeshanah 译为地名Isana。那么希伯来语就成了“耶沙拿门”。该门的名字可能得自耶沙拿城,现名拜亚伊萨那(Burj el-Isaneh),在巴力-夏琐的西北,离耶路撒冷以北约十五英里(代下13:19)。一般认为“古门”就是王下14:13和耶31:38的“角门”,位于城墙的西北角。
7 其次是基遍人米拉提,米伦人雅顿与基遍人,并属河西总督所管的米斯巴人修造。
基遍。现名埃吉布(ej-Jib),在耶路撒冷西北9.6公里。
米伦。地理位置不详。一定靠近基遍和米斯巴(见代上27:30)。
米斯巴。可能位于耶路撒冷以北14.4公里的泰勒拿什巴(Tell en-Nasbeh)。
总督所管的。原文含义不明确。可以指建筑这段城墙的人来自什么地方,也可以指他们修墙的范围。依据前一种解释,这些人来自基遍、米伦和米斯巴,以及北至“河西的”总督的所在地,也就是说,有些犹太人群体来自来总督的驻地大马士革或阿勒颇。依据后一种解释,“总督所管的”指的是总督出差来到耶路撒冷时的住宅。若是如此,一定是近城墙附近。
8 其次是银匠哈海雅的儿子乌薛修造。其次是做香的哈拿尼雅修造。这些人修坚耶路撒冷,直到宽墙。
银匠。像银匠和药剂师这类技术人员,可能不像其他建筑者那样属于固定的家族或城市单位,所以单独列出。
修坚。希伯来语是`azab,意为“预备”。七十士译本译为“他们离开”。但这种译法与上下文不合,尽管`azab 在其他地方有这样的含义。大多数译者认为这是建筑用语。最近发现的沙姆拉角(叙利亚)文本中经常使用`adab 意为“做”、“准备”、“安排”。在相关的闪族语言中,d可以代替希伯来语的z。在亚兰语中也是如此。所以可以肯定沙姆拉角文本中的`adab 就是尼3:8里的`azab。译文基本上是准确的。
宽墙。耶路撒冷地形的这一细节不详。
9 其次是管理耶路撒冷一半、户珥的儿子利法雅修造。
城墙内似乎没有分开。但七十士译本暗示城墙以外也归属该城。这个区域可能分成两个部分,各有首长负责(见第12节)。
10 其次是哈路抹的儿子耶大雅对着自己的房屋修造。其次是哈沙尼的儿子哈突修造。
耶大雅修建的那段城墙位于他自己房屋的面前。他的房屋可能靠近城墙。他自然特别有兴趣修复保护他的那段城墙。第23,28-30节也用了相同的或相似的话。
11 哈琳的儿子玛基雅和巴哈摩押的儿子哈述修造一段,并修造炉楼。
一段。直译是“第二段”。经文暗示,较长的城墙分给了两队工匠。但奇怪是只提这个第二段,而不提第一段(见第19-21,24,27,30节)。但在这七次提到第二段的情况中,有两次的建筑者以前还从事另一段城墙的建筑。其他五种情形可能与此相同,只是留到今天的记录说得不明显罢了。
炉楼。在尼12:38中还会提到,一定是在西部的城墙上,尽管无法断定其确确的位置。
12 其次是管理耶路撒冷那一半、哈罗黑的儿子沙龙和他的女儿们修造。
女儿们。大多数翻译家喜欢译成“村庄”(如尼11:25-31节)。这些村庄可能就是沙龙所管理的半个地区。但有些注释家接受直译,认为沙龙的女儿们在工程上帮助了他。基于民族的背景,这种观点不能排斥,因为在东方,女人从事重体力劳动是常有的事。
13 哈嫩和撒挪亚的居民修造谷门,立门,安门扇和闩锁,又建筑城墙一千肘,直到粪厂门。
谷门。见尼2:13注释。
撒挪亚。在伯示麦附近,离耶路撒冷西南约22.4公里。现名希尔拜沙努(Khirbet Zan?`)。
一千肘。具体描述了从谷门到粪厂门的距离──444.4米。有人怀疑一组人无法修复这么一大段城墙,因而解释说这里只是附带说明两个门之间的距离。其实经文讲得十分具体。城墙的有些部分损坏程度不及其他部分,所以容易修复。
14 管理伯哈基琳、利甲的儿子玛基雅修造粪厂门,立门,安门扇和闩锁。
粪厂门。见尼2:13注释。
伯哈基琳。过去被认为是耶路撒冷以西7.2公里处的艾因凯里姆,但最近被认为是耶路撒冷以南3.2公里的拉莫斯拉合尔(Ramoth Rahel)。
15 管理米斯巴、各荷西的儿子沙仑修造泉门,立门,盖门顶,安门扇和闩锁,又修造靠近王园西罗亚池的墙垣,直到那从大卫城下来的台阶。
泉门。见尼2:14注释。
米斯巴。指米斯巴地区,而不是米斯巴镇(见第19节;见第7节注释)。
西罗亚。参赛8:6和约9:7,11。还有一个镇叫西罗亚(路13:4),现名锡勒万(Silwan),位于橄榄山西南坡。希西家所建造的石渠现在依然把汲沦溪谷的基训泉水引向西罗亚池(见王下20:20注释)。正是在这个渠道里发现了著名的西罗亚铭文(译文见本书卷二第87页)。
王园。位于汲沦谷南部。Silwan居民如今在那里拥有菜园。
台阶。意义不明。由于“大卫城”坐落在东南的山上,这一定是指从城的高处到城墙内南部低地西罗亚池子附近的一段台阶。
16 其次是管理伯夙一半、押卜的儿子尼希米修造,直到大卫坟地的对面,又到挖成的池子,并勇士的房屋。
押卜的儿子尼希米。不要和《尼希米记》的作者混淆。
伯夙。后来在马加比时代成为名城,现在叫希尔拜图北克(Khirbet et-Tubeiqah),在希伯伦以北约6.4公里处。美国考察队于1931年和1957年发掘了该地。
大卫坟地。位于城内(王上2:10;11:43;等),在使徒时代仍为人所知(徒2:29),但以后其准确位置就不为人知了。
挖成的池子。只知道是一个人工池子。
勇士的房屋。位置不详。一定是军事总部或者武器库。
17 其次是利未人巴尼的儿子利宏修造。其次是管理基伊拉一半、哈沙比雅为他所管的本境修造。
基伊拉。今名基拉,在希伯仑西北八英里。基伊拉在大卫的早期历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见撒上23:1)。它靠近非利士边境。
18 其次是利未人弟兄中管理基伊拉那一半、希拿达的儿子巴瓦伊修造。
19 其次是管理米斯巴、耶书亚的儿子以谢修造一段,对着武库的上坡、城墙转弯之处。
一段。见第11节注释。上面没有提到以谢修哪一段城墙。但有提到“米斯巴人”(第7节)。以谢要么是他们的首领,或者是原来首领的继承者。
上坡、城墙转弯之处。这句话尼希米时代的人是能理解的,我们却不清楚。那时耶路撒冷可能有好几个武库(见赛22:8)。“武库的上坡,在城墙转弯之处”,显然在东部城墙的转弯处。从汲沦溪谷有台阶或小路通往这个武库。
20 其次是萨拜的儿子巴录竭力修造一段,从城墙转弯,直到大祭司以利亚实的府门。
巴录。这里特别表扬了巴录。他迅速完成了指派给他的第一段任务(尼希米的名单中没有提到,见第11节注释),现在承担了第二段任务。
竭力修造。尽管希伯来语原文结构有些复杂和模糊,但译文已相当明确。
府门。这里只提到“门”,或许以利亚实的住宅太大,难以作为令人满足的标志。这个词说明大祭司的住宅在圣殿以南,东部城墙附近。
21 其次是哈哥斯的孙子、乌利亚的儿子米利末修造一段,从以利亚实的府门,直到以利亚实府的尽头。
米利末。第4节提到了他所造的第一“段”。第二段不会太长,因为它似乎只是沿着大祭司住宅的一部分。
22 其次是住平原的祭司修造。
特别指出是住平原的祭司。 “平原”,希伯来语是kikkar。他们在约旦河谷平原地带一定拥有地产。吉卡(Kikkar)通常指耶利哥附近地区。
23 其次是便雅悯与哈述对着自己的房屋修造。其次是亚难尼的孙子、玛西雅的儿子亚撒利雅在靠近自己的房屋修造。
亚撒利雅是祭司,与以斯拉共负朗读和解释律法的职责(尼8:7)。他也是尼希米庄严誓约的签署者之一(尼10:2),后来参加了城墙的奉献典礼(尼12:33)。
24 其次是希拿达的儿子宾内修造一段,从亚撒利雅的房屋直到城墙转弯,又到城角。
这里所提到的弯或角都不能确定位置,看一下尼希米时代耶路撒冷的城墙图(本书406页),就可得知东部的城墙绝不是直线,正如考古队的挖掘所证实的。
25 乌赛的儿子巴拉修造对着城墙的转弯和王上宫凸出来的城楼,靠近护卫院的那一段。其次是巴录的儿子毗大雅修造。
不知 “上”的原文是指“塔”还是“楼”。大多数注释者认为是指“塔”。 位于圣殿南面的“王上宫”,可能就是大卫故宫的所在地。所罗门的王宫则造在东北的山上。和所罗门的王宫(耶32:2)一样,大卫的宫殿自然有其囚室。尼12:39的“护卫门”就因此而得名。
26 (尼提宁住在俄斐勒,直到朝东水门的对面和凸出来的城楼。)
俄斐勒。俄斐勒似乎是东部山的北段,也就是大卫城的位置,靠近圣殿的南界。这里居住着许多圣殿人员,直到后来基督的时代。
水门。一定是东部城墙的一个门,能俯瞰汲沦溪谷的基训泉。城门名称的来历可能是因为泉水通过此门运进来。
凸出来的城楼。英国考古学家1923到1925年所发掘的可能是其废墟。位于汲沦溪谷基训泉上方。
27 其次是提哥亚人又修一段,对着那凸出来的大楼,直到俄斐勒的墙。
提哥亚人。见第5节注释。
28 从马门往上,众祭司各对自己的房屋修造。
马门的地点,据代下23:15和王下11:6相对照,似乎离圣殿和王宫不远。参照尼3:27和28,表明它在俄斐勒城墙附近,可以被视为该城墙的一部分。马门可能位于圣殿东南角,摩利亚的山坡上。
29 其次是音麦的儿子撒督对着自己的房屋修造。其次是守东门、示迦尼的儿子示玛雅修造。
撒督。可能是音麦家族的祭司长(拉2:37)。
示玛雅。示玛雅是东门的守门人示迦尼的儿子,不会是代上3:22大卫王的后裔示玛雅。
东门。可能是东墙一个圣殿大门,有人认为是第28节的马门。这里提到示玛雅是东门的守门人而不是修建者。可能这个门完好无损,不需要修复。没有说他在哪里工作。他可能是一个祭司(见尼12:6)。
30 其次是示利米雅的儿子哈拿尼雅和萨拉的第六子哈嫩又修一段。其次是比利迦的儿子米书兰对着自己的房屋修造。
哈拿尼雅。这位祭司可能参加了城墙奉献典礼(尼12:41)。
米书兰。见第4节注释。
31 其次是银匠玛基雅修造到尼提宁和商人的房屋,对着哈米弗甲门,直到城的角楼。
银匠。有文本为“银匠的儿子”。见第8节注释。
尼提宁……的房屋。尼提宁人是住在俄斐勒的(第26节),故“尼提宁的房屋”一定圣殿旁边的办公楼。
商人的房屋。似乎不是商人的住所,而是仓库,可能存放圣殿崇祀所需要的香料。
哈米弗甲门。希伯来语miphqad,还被译为“总数”(撒下24:9;代上21:5)和“派”(代下31:13)。这里似乎是圣殿区域的一个地名,在结43:21中它被译为“预定之处”。有些注释者认为叫“哈米弗甲门”是因为它通往以西结所指的圣殿特殊部位。在这个疑问得到解答以前,还是采用原译为宜。其位置一定在圣殿东墙的北部,或现在哈兰米什谢里夫(Haram esh-Sher?f) 的“金门”附近。
32 银匠与商人在城的角楼和羊门中间修造。
羊门。见第1节注释。城墙已经合围。
第三章补充注释
要充分理解有关尼希米夜间勘察被毁城墙(尼2:13D15),修造城墙(尼3章)和献殿礼(尼12:27-43)的记录,就必须了解耶路撒冷的地形。
本书406页的地图表明,在耶路撒冷和周边地区,有几个山和谷。耶路撒冷西侧是欣嫩谷,该城的西山在那里隆起。西山南侧的山谷向东在隐罗结泉(现名约伯泉或尼希米泉,海拔2,000英尺)与汲沦溪谷相接。在西山东侧与两座东山,即摩利亚山和锡安山之间是蒂洛泊伊安谷(Tyropoeon,“乳酪制作者”之意)。该谷圣经没有提到,是约瑟弗斯起的名字。第三个主要的山谷是汲沦谷,把该城的东山与橄榄山分开。这个山谷当中有终年不断的基训泉(2,087英尺,现名处女泉)。
西山是耶路撒冷的最高的山(2,525英尺),从中世纪开始被误认为锡安山。圣殿山(摩利亚山)是第二高的山(
过去认为大卫城在西山上,反映在其传统名称锡安山上。现这种看法早已放弃。在过去七十五年的考古调察,证明这里是耶布斯人古代的要塞。后来的大卫城即锡安,则位于东南山上,圣殿在东北山上。
最早的定居者所造的城墙仅围绕一个城堡,因为它靠近至少两个水源:汲沦溪谷的基训泉和汲沦溪谷与欣嫩谷交汇处的隐罗结泉。现已干涸的第三个泉,即尼2:13的野狗井(或龙井),可能在蒂洛泊伊安谷(Tyropoeon)或欣嫩谷西部。
所罗门在东北山(摩利亚山)上建造圣殿,并在这里和大卫城之间建造自己的王宫。所以该城的规模扩大了。许多学者认为古时,可能是所罗门当政期间,西山包括在城防系统中。
1967年以来,在犹太考古学家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挖掘,大大增加了我们对古耶路撒冷的认识。仅仅上文提到的亚维迦得教授所发现的一段西部城墙,就与我们这里的研究有关。六日战争以后的大多数发现的都与耶稣在世时所熟悉的希律城有关。
K·肯扬在基训泉的上方、东南山的东坡挖掘时,确认了尼希米所建造部分城墙。这个发现证明,至少在这里尼希米的城墙并没有按照古城墙的走向,而是造得高一些,靠近山脊,比被掳前的城墙更靠西一些。如果该城的其他部分也是如此的话,尼希米的耶路撒冷要比老城小得多。
尽管N·亚维迦得和K·肯扬的挖掘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有用资料,但是我们不太了解旧约时代城墙的准确走向。
可以确定大卫城是在东南山上。所罗门把城市向北扩张,包括现在Harramesh-Sherif的大部分地区。北山又称为圣殿山,上面有圣殿和王宫。至于耶路撒冷当时有没有向西延伸,究竟延伸了多远,我们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在公元前700年以后,部分西山已包括在城墙之内。这样的规模一直继续到被尼布甲尼撒毁灭为止。
由于耶路撒冷的规模无法确定,406页的地图就有两种可能性。宽墙,炉楼,谷门和粪厂门,都有两种可能的位置。如果尼希米把耶路撒冷大体恢复到被掳以前的规模,那就包括地图上虚线所示的西部地区。另一方面,由于回归后的人口较少,城市建筑就会限制在所罗门时代耶路撒冷的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城墙的大致走向就是沿着406页地图上的粗体线。
N·亚维迦得教授在1970年和1971年的挖掘中,发现了一段被掳前弯曲的城墙,长四十米,宽七米,在406页的地图标中用黑线标出,证明西山那些墙段是与被掳前的城墙相连的。挖掘者们把这个新发现的古城墙确定为约公元前700年。这种推定如果正确,希西家就是其建造者(见《以色列考古季刊》Israel Exploration Quarterly,22期 ,1972年,193-195页)。代下32:5证实了这个犹大国王曾修建和巩固了耶路撒冷的防御工事。但不知道尼希米的城墙有没有完全遵循了被掳前城墙走向。
耶路撒冷的西部,在约西亚的日子里称为密西拿(Mishneh),在英文RSV版王下22:14中有提到。其建筑规模在希西家时代可能是过去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