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哈王朝(王上20:1-22:40)
20 章一開始的時候,就冒出一個對以色列國造成威脅的亞蘭王便哈達。當時亞述王撒縵以色列三世興起,經常進軍亞蘭,亞蘭王與周圍的族長和地方首領想以強硬手段威嚇亞哈,迫使以色列參加對抗亞述的聯盟。那時以色列大概已經臣服亞蘭,並按時進貢,所以當便哈達圍攻撒瑪利亞,向亞哈苛索銀子、金子、他的妻子和兒女的時候,亞哈就答應用這些貢物和人質作為換取和平的代價。大抵亞哈以為口頭上正式承認亞蘭王的主權就能滿足他的要求,但是當亞蘭王再要求讓他以實際行動搶掠那城的時候,亞哈就拒絕了。便哈達知道亞哈的弱點,聲稱會粉碎撒瑪利亞,企圖以此恐嚇亞哈。於是亞哈就以一句希伯來的諺語來回覆他。20:11“才頂盔貫甲的,休要像摘盔卸甲的誇口。”意思是說“佩帶武器的人,不可像解除武器的那樣誇口”也就是說:“還沒在戰場決一高下,先不要過早誇口吧”。這句話一傳到便哈達耳中,他就下令軍隊擺陣了。
這個時候,有一位不知名的耶和華的先知前來見亞哈,再一次證明以利亞不是在以色列唯一事奉耶和華的人。事實上,這位不知名的先知能公開工作,不再遭到殺害,而亞哈也聽取他的話,可見之前以利亞在迦密山打敗450 個巴力先知的事,多多少少影響了亞哈。亞哈接受了先知在戰事上的特別指令。他以230位由省長招募回來的青年人作先鋒隊,再加7000 名當時駐城的常備軍,對抗亞蘭大軍,在正午亞蘭軍在帳幕中休息喝酒的時間,突襲他們,當便哈達聽說有230個以色列人向他走來,他就吩咐要將他們活捉。這就給了以色列人戰爭的優勢,讓他們大大擊殺了亞蘭人。便哈達雖然戰敗了,但他與他的主要官員和同僚最終都能逃回家鄉。耶和華的先知警告亞哈,亞蘭軍明年會再回來,要他作好準備。
這時,亞蘭軍正對事件作出重新評估。由於以色列人在山上戰勝,便哈達和他的臣僕們就認為耶和華是山神。於是他們打算在平原發動另一場戰役。以為這樣以色列軍就會打敗。另一方面,他也認為與他一起攻打亞哈的32 個王明顯不善作戰,便哈達的臣僕就建議用有經驗的軍長代替他們。
弟兄姊妹,聽到這裡,或許你也會恥笑便哈達和他臣僕對神的理解是這樣的膚淺,看見以色列軍在山上打勝就認定以色列人信的神是山神。但我們再細心想想,會不會有時候我們這些屬神的子民,也會犯上同樣的錯誤,只將神的能力局限在某一方面、某一地點,而沒有膽量相信祂有管理全宇宙一切的能力?但願我們不要小看了神!
20:26,我們看見次年便哈達果然再次帶兵攻打色列。以色列軍與亞蘭軍相比,就像兩小群山羊羔。一個神人來告訴亞哈,耶和華要讓便哈達知道,祂不單管轄群山,也能管轄平原。在戰場上,以色列人殺了十萬個亞蘭步兵。逃走的亞蘭兵試圖在亞弗城的城牆邊找保護的地方,但城牆倒塌,壓死二萬七千人。
便哈達與他的幾個官員藏在城裡的一間密室裡,後來,他的臣僕提議向亞哈求情,以求保全便哈達的性命。他們腰束粗糙的黑布,表示哀傷後悔,又頭套繩索,表示屈服和願意成為勝利者的守門人。亞哈接見了降兵,沒有按所應該做的殺了他們,卻愚昧地稱便哈達為“兄弟”。亞蘭人立即抓住這番話,說“便哈達是王的兄弟”。於是人將便哈達帶到亞哈面前,便哈達答應歸還從亞哈父親巴沙手中得來的城邑,並讓以色列人在大馬色享有貿易特權,正如亞蘭人可以在撒瑪利亞享有貿易特權一樣。
為甚麼亞哈會在完全得勝的情況下,這麼慷慨地對便啥達呢?原因很簡單:那時亞述的勢力已經在東面疆界隱隱冒起,而亞哈相信他需要亞蘭的勢力作為緩衝來對抗亞述,如果戰事爆發,彼此就可以成為盟軍。亞哈這樣的想法,再一次突顯出他不信任耶和華的保護。雖然神兩次救他脫離便哈達的手,但亞哈還是寧可依靠便哈達,也不依靠耶和華。為此,亞哈將要付上代價。從亞哈和便哈達的交往,可見人的善忘和軟弱。亞哈沒記取神的恩典,卻只記著便哈達的強勢。另一方面,也可見外交上的決定未必有利於宗教信仰。但宗教信仰上的決定卻直接影響國家的命運。弟兄姊妹,在你處理日常事務中,是以甚麼原則為依歸的呢?是靠自己?靠別人?還是靠神?我們會不會也像亞哈一樣,有事的時候靠神,但困難一過,就立即將神撇在一旁,繼續我行我素?
之後20:35-43 記述了亞哈受到先知的責備。先知的一個門徒奉耶和華的命叫他的同伴打他,那人沒有照他的話做,也就是不聽神的吩咐,結果被獅子咬死了。之後先知找到另一個願意聽他的人,把他打傷。他就用頭巾蒙眼,改換面目,在路旁等候王。當亞哈王從那裡經過,先知告訴他在戰場上有人要他看守敵軍俘虜,如果俘虜走失了,他要麼以性命代替他的性命,要麼要交出三十公斤銀子。這先知告訴王他因為有很多事忙亂,結果讓俘虜逃走了。現在先知大概想向亞哈求情,但亞哈拒絕幫助他。之後,先知除去裝扮,讓亞哈認出他是先知。之後先知告訴亞哈,由於他放走了便哈達,並沒有服從神的命令把他處死,所以他要賠上自己的生命來交換便哈達的生命。亞哈聽了就悶悶不樂,返回撒瑪利亞。
弟兄姊妹,但願我們能從亞哈學到專一聽神吩咐的功課。有時神給我們一樣特定的責任,最初我們盡心去做,可後來有別的事插進來,我們就變得忙亂,用自己的方法,去做其他的事,卻忽略了最主要的那一件。亞哈起先也是按先知吩咐的方法打仗,後來卻按自己心意處理俘虜,結果不光得罪神,自己也要付上相當的代價。
21 章起,追溯到引致亞哈死亡的事情。這事與亞哈的內政有關。在處理完與亞蘭的戰爭後,亞哈開始閑休,著手處理他的私人事務。他特別有興趣在耶斯列的冬宮附近建造一所花園。那塊地是拿伯的,他在那裡栽種了葡萄園。亞哈提出買下那地的要求,拿伯拒絕了。因為摩西律法規定了,要禁止人售賣由父親遺留下來的產業。(利25:23-28;民36:7;結46:18)亞哈得不到那塊地,就發脾氣,不吃飯。亞哈的妻子耶洗別知道丈夫苦惱的原因後,就吩咐當地的長老和貴冑,宣告禁食,召開審判,又叫兩個匪徒作假見證誣告拿伯,說他謗瀆神和王。因此,拿伯就被拉出去城外,給人用石頭打死了。由於在拿伯死後,產業歸他的兒子們,因此耶洗別把他們也殺了。
在這宗兇殺裡,拿伯的忠貞和亞哈、耶洗別並她同黨的邪惡形成強烈的對比。雖然拿伯只是一介草民,又居住在不信的人當中,但他還是堅持自己對神的敬畏和教導,亞哈看上他的產業,對他威迫利誘,他都不為所動,記住以色列人理當各守各的產業,雖然因此而失掉生命,但他活得正直漂亮,留下忠貞的見證。反而亞哈身為一國之君,不單不愛惜百姓,反而貪圖百姓一塊葡萄園,又任由耶洗別擺佈,雖然他得到所喜愛的田地,但他死時根本帶不走那塊地,而他的罪必須帶到神面前受審判。他作王本來大有榮耀,卻因犯罪使他蒙羞而死。
耶洗別更是惡毒。藉著王后地位權勢任意妄為,她為自己作惡成功自鳴得意,卻不知等著她的將是神的審判。
耶斯列的長老貴冑,因懼怕王后而助紂為虐陷害忠良,也難逃神的追究。神是聖潔公義的,必不以有罪為無罪,必為受屈者伸冤,施行報應。當亞哈正要下去得葡萄園,以利亞就去見他,讉責他殺人搶劫。以利亞預言亞哈將要被殺,凡屬他的男丁也要被殺,王朝要結束,耶洗別的屍體被耶斯列的狗所吃,並且亞哈的後裔都不得被埋葬。
亞哈聽到了自己的結局,就在耶和華面前自卑。為此,神決定對他妻子和他家的審判,在他死後才進行。從21:28-29,我們看見了神的憐憫。正如結33:11說:“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我斷不喜悅惡人死亡,惟喜悅惡人轉離所行的道而活。以色列家啊,你們轉回,轉回吧!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雖然亞哈表面的悔改帶來緩期執行審判,但下一章證明了亞哈的心沒有徹底改變。因此神將亞哈交給滅命的天使。
22 章提到了亞哈最後的戰役。之前亞哈釋放便哈達的時候,便哈達曾答應歸還一些城邑給亞哈,但後來他卻沒有這麼做。於是亞哈就想攻打亞蘭,好從他們手上取回約但河東的基列的拉末。那時猶大王約沙法正列訪,他表示願意與亞哈一起出兵。但敬畏神的約沙法提議先藉著先知求問耶和華。那時亞哈宮中400個先知都唯唯諾諾順從亞哈心意贊成攻打亞蘭,可約沙法還是感到不安,就再問是否還有耶和華的先知可以求問。這就帶進勇敢無懼的先知米該雅。亞哈很討厭他,因為他不說逢迎妥協的話。米該雅很清楚自己服侍的是神而不是自己的肚腹,所以敢於直言,雖然他的直言帶來君王的厭棄,同行的辱打,但他還是忠於說神要他說的話。他預言亞哈會戰死沙場。亞哈聽了他的話,雖然心中不安,但還是堅持要打亞蘭。另一方面怕敵軍認出他是以色列的王,於是用人的方法補救,改裝上陣,但人的辦法沒有使他逃脫失敗的結局,神用一個兵士隨便開弓就把亞哈射中,當天晚上他死了。亞哈的遺體被送到撒瑪利亞安葬,但他的戰車卻在城外的一些池子被清洗,那些池子是用作洗衣服、妓女洗澡、動物喝水的地方,而野狗就在那裡舔他的血。這只是以利亞對亞哈下場部份的應驗。因為亞哈自卑,神才憐憫地將預言推延至亞哈的兒子約蘭的時候,才完全應驗。